綠葉映荷花
Ⅰ 我見過雍容華麗的牡丹 原文是什麼
贊梅荷by譚同政 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花。 我見過雍容華貴的牡丹,也見過高貴清雅的菊花;見過婀娜多姿的水仙,也見過枝葉柔弱的丁香;見過朴實無華的油菜花,也見過金黃燦燦的迎春花。然而,我最喜愛的花是傲霜鬥雪的梅花和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梅花,寒風中挺立,一身鋼筋鐵骨,不畏嚴寒,不懼冰雪;頂著嚴寒含苞,冒著冰雪綻放。梅花之堅強,令歷代偉人敬佩「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陸游詠梅詞表達了他飽經憂患,但仍保持著愛國情操;不屑跟排擠他的官僚們爭奪榮華;在黑暗的環境里堅持戰斗,雖粉身碎骨而志不移。毛澤東則用「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表達了對梅花與嚴寒抗爭,傳達春天的訊息。同時,又以「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表達了革命的浪漫主義。 人們常用梅花比喻與黑暗社會作殊死搏鬥的勇士。一曲紅梅贊廣為傳頌,激勵著幾代人。人們贊美梅花,是以梅喻人,表達要象梅花那樣傲霜鬥雪,敢於斗爭,不怕犧牲,爭勝利的大無畏的革命情懷。 荷花,水中之植,水中之生,亭亭玉立,不蔓不枝,樂壞了游魚,樂壞了蜻蜓,片片翠玉,碧波翻滾。「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水天之間綠葉映荷花,使人倍感柔潤清涼。荷花之美,引來眾多文人墨客的贊美,其中宋代周敦頤《愛蓮說》中「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最為精闢,成為千古絕唱。 人們常用荷花贊譽潔身自好,廉潔奉公的人民公僕。焦裕祿、孔繁森等一大批黨的好乾部受到人民的愛戴。人們贊美荷花,同樣以荷喻人,表達了要象荷花那樣「出淤泥而不染」在和平年代拒腐蝕永不沾,永葆革命青春的革命志向。 梅花、荷花雖然習性各異,性格不一。但對於共產黨人來說這兩種性格都應必須具備,尤其在和平年代後者尤為重要。毛澤東曾經告誡全黨「可能有這樣一些共產黨人,他們不曾被拿槍的敵人征服過的,他們在這些敵人面前不愧為英雄的稱號,但是經不起人們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他們在糖彈前面要打敗仗。」陳希同、成克傑、胡長清、陳良宇……,無一不在糖彈面前敗下陣來。 我愛梅花,我贊美梅花。我愛荷花,我敬佩荷花。我愛梅花在冬春之際傲寒而開,以其冰清玉結的品性博得了世人的贊譽;我愛荷花在夏秋之間冒暑綻放,以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贏得人們的尊重。
Ⅱ 關於綠葉的詩句
1.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釋義: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里溫暖的春風,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釋義:碧綠的蓮葉無邊無際好像與天相接,在太陽的映照下荷花顯得格外艷麗鮮紅。
3.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周紫芝《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
釋義:三更雨點點灑上梧桐,一葉葉、一聲聲,都是離別的哀音。
4.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張九齡《感遇十二首·其一》)
釋義:春天裡的幽蘭翠葉紛披,秋天裡的桂花皎潔清新。
5.山城過雨百花盡,榕葉滿庭鶯亂啼。(柳宗元《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
釋義:山城的雨後,百花凋零。榕樹葉落滿庭院,黃鶯的啼叫也顯得十分嘈雜。
Ⅲ 用荷花,畫畫,綠葉,說一段話
荷花又名水芙蓉,來夏日開花,源有紅、白、粉之分。荷葉有清香味,姿態卷舒有致,荷苞嬌態艷姿,隱約於碧葉之間,荷花豐潤清秀,有天然風韻。綠葉紅花,迎風招展,正所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要想在畫畫中達到這樣的意境,真的需要很長很長時間。
Ⅳ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是什麼景物
「接天蓮葉無窮碧」出自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七言絕句《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該作品生動描繪了杭州西湖夏季時的不勝美景,是歌詠該景緻的經典作品。
Ⅳ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意思
到底是六月中旬的西湖,景色和別的季節不一樣,荷葉多得像與天相接,無邊無際,一片碧綠;荷花在朝陽的映照下顯得格外紅艷.
到底還是六月的西湖最美,風光與其他時候大不相同。蓮葉接天一望無際的碧綠,荷花映日呈現出異樣嬌紅。
美麗的西湖到底是在六月之中,湖光山色跟別的時節大不相同。連天的荷葉一望無際顏色碧綠,朝日映照的荷花顯的特別艷紅。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首句看似突兀,實際造句大氣,雖然讀者還不曾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從詩人贊嘆的語氣中感受到了。這一句似脫口而出,是大驚大喜之餘最直觀的感受,因而更強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人用一「碧」一「紅」突出了蓮葉和荷花給人的視覺帶來的強烈的沖擊力,蓮葉無邊無際彷彿與天宇相接,氣象宏大,既寫出蓮葉之無際,又渲染了天地之壯闊,具有極其豐富的空間造型感。「映日」與「荷花」相襯,又使整幅畫面絢爛生動。全詩明白曉暢,過人之處就在於先寫感受,再敘實景,從而造成一種先虛後實的效果,讀過之後,確實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與四時同」的美麗風光。
Ⅵ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西湖六月,盛夏時節,滿湖荷葉,一碧萬頃,遠接藍天。一望無際的綠葉中,點綴著盛開的紅色荷花,尤其在明媚的陽光下,展現一種「別樣紅」。「別樣紅」是怎樣的一種景象?詩人沒有具體描寫,卻讓人感覺到了滿湖荷花的鮮艷醒目和勃勃生機。它也是作者在心情歡快時對荷花產生的特殊感受。
上是蔚藍的天空、燦爛的陽光;下是無際的綠色荷葉、紅色荷花。盡頭藍天與碧荷相接,絢麗多彩,展現出西湖夏日欣欣向榮的景象。
Ⅶ 形容雨中荷花的美的詩句有哪些
1、淥水曲(李白)淥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荷花嬌欲語,愁殺盪舟人。
2、侍從游後湖宴坐(權德輿)中流有荷花,花實相芬敷。田田綠葉映,艷艷紅姿舒。繁香好風結,凈質清露濡。丹霞無容輝,嫭色亦踟躕。
3、馬秀才草書歌(權德輿)伯英草聖稱絕倫,後來學者無其人。白眉年少未弱冠,落紙紛紛運纖腕。初聞之子十歲餘,當時時輩皆不如。猶輕昔日墨池學,未許前賢團扇書。艷彩芳姿相點綴,水映荷花風轉蕙。
三春並向指下生,萬象爭分筆端勢。有時當暑如清秋,滿堂風雨寒颼颼。乍疑崩崖瀑水落,又見古木飢鼯愁。變化縱橫出新意,眼看一字千金貴。憶昔謝安問獻之,時人雖見那得知。
4、秋日偶題(杜牧)荷花兼柳葉,彼此不勝秋。玉露滴初泣,金風吹更愁。綠眉甘棄墜,紅臉恨飄流。嘆息是遊子,少年還白頭。
5、南池荷花(羊士諤)蟬噪城溝水,芙蓉忽已繁。紅花迷越艷,芳意過湘沅。湛露宜清暑,披香正滿軒。朝朝只自賞,穠李亦何言。
6、病中知皇子陂荷花盛發寄王繢(裴夷直)十里蓮塘路不賒,病來簾外是天涯。煩君四句遙相寄,應得詩中便看花。
Ⅷ 關於月亮和荷花的詩句
【詠白蓮(其二)】 唐·皮日休
細嗅深看暗斷腸,從今無意愛紅芳。
折來只合瓊為客,把種應須玉甃塘。
向日但疑酥滴水,含風渾訝雪生香。
吳王台下開多少,遙似西施上素妝。
【蓮】 唐·唐彥謙
新蓮映多浦,迢遞綠塘東。
靜影搖波月,寒香映水風。
金塵飄落蕊,玉露洗殘紅。
看著余芳少,無人問的中。
卜運算元】 荷花 宋·辛棄疾
紅粉靚梳妝,翠蓋低風雨。
占斷人間六月涼,期月鴦浦。
根底藕絲長,花里蓮心苦。
只為風流有許愁,更襯佳人涉。
【南鄉子】 李絢
乘彩舫,過蓮塘,
棹歌驚起睡鴛鴦。
游女帶花偎伴笑,
爭窈窕,竟折團荷遮晚照。
【高荷】 唐·元稹
種藕百餘根,高荷才四葉。
颭閃碧雲扇,團圓青玉疊。
亭亭自抬舉,鼎鼎難藏 。
不學著水荃,一生長怗怗。
【荷花】 唐·李商隱
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
瑤席乘涼設,金羈落晚過。
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
預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醉桃源】 芙蓉 宋·吳文英
青春花姊不同時。凄涼生較遲。
艷妝臨水最相宜。風來吹綉漪。
驚舊事,問長眉。月明仙夢回。
憑欄人但覺秋肥。花愁人不知。
【五律 荷】 清·納蘭性德
魚戲葉田田,鳧飛唱采蓮。
白裁肪玉瓣,紅翦彩霞箋。
出浴亭亭媚,凌波步步妍。
美人憐並蒂,常綉枕函邊。
【秋蓮】 元·劉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誰通。
不堪翠減紅銷際,更在江清月冷中。
擬欲青房全晚節,豈知白露已秋風。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卜運算元 詠蓮】 清·吳綃
誰種白蓮花。秋到花開處。
陶令騰騰醉欲歸。香滿廬山路。
莫笑出青泥。心凈還如許。
一片琉璃照相館影空。常向波中住。
【詠同心蓮】 昭明太子
江南采蓮處,照灼本足觀。
況等連枝樹,俱耀紫莖端。
同逾並根草,雙異獨鳴鸞。
以茲代萱草,必使愁人歡。
【奉和錢七兄曹長盆池所植】 唐·韓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葉長,芳根復誰徙。
露涵兩鮮翠,風盪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誰言盆盎是。
【題白蓮】 唐·白居易
素房含露玉冠鮮,紺葉搖風鈿扇圓。
本是吳州供進藕,今為伊水寄生蓮。
移根到此三千里,結子經今六七年。
不獨池中花故舊,兼乘舊日採花船。
【小庭水植率爾成詩】 錢微
泓然一缶水,下與坳塘接。
青菰八九枝,圓荷四五葉。
動搖香風至,顧盼野心愜。
行可采芙蓉,長江詎雲涉。
【南軒盆植重台蓮移種池】 宋·梅堯臣
彤雲赤霧生綠房,朝霞變蕊朱粉光。
白玉入泥不滿盎,羽蓋裹露明目口。
濁水一石亂蛙龜,鑿池五丈如斗方。
萍根科斗得自在,荷芰明年出水央。
【房蓮】 宋·司馬光
蓮房前後熟,供噉不須齊。
肉嫩山蜂子,稜深天馬蹄。
尚憐食蘂在。深映綠荷低。
脆美如新采,近根猶帶泥。
Ⅸ 夏天荷花綠葉相映成趣的詩句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Ⅹ 哪篇文章的開頭是我見讓雍容華麗的牡丹。
贊梅荷by譚同政
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花。 我見過雍容華貴的牡丹,也見過高貴清雅的菊花;見過婀娜多姿的水仙,也見過枝葉柔弱的丁香;見過朴實無華的油菜花,也見過金黃燦燦的迎春花。然而,我最喜愛的花是傲霜鬥雪的梅花和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梅花,寒風中挺立,一身鋼筋鐵骨,不畏嚴寒,不懼冰雪;頂著嚴寒含苞,冒著冰雪綻放。梅花之堅強,令歷代偉人敬佩「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陸游詠梅詞表達了他飽經憂患,但仍保持著愛國情操;不屑跟排擠他的官僚們爭奪榮華;在黑暗的環境里堅持戰斗,雖粉身碎骨而志不移。毛澤東則用「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表達了對梅花與嚴寒抗爭,傳達春天的訊息。同時,又以「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表達了革命的浪漫主義。 人們常用梅花比喻與黑暗社會作殊死搏鬥的勇士。一曲紅梅贊廣為傳頌,激勵著幾代人。人們贊美梅花,是以梅喻人,表達要象梅花那樣傲霜鬥雪,敢於斗爭,不怕犧牲,爭勝利的大無畏的革命情懷。 荷花,水中之植,水中之生,亭亭玉立,不蔓不枝,樂壞了游魚,樂壞了蜻蜓,片片翠玉,碧波翻滾。「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水天之間綠葉映荷花,使人倍感柔潤清涼。荷花之美,引來眾多文人墨客的贊美,其中宋代周敦頤《愛蓮說》中「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最為精闢,成為千古絕唱。 人們常用荷花贊譽潔身自好,廉潔奉公的人民公僕。焦裕祿、孔繁森等一大批黨的好乾部受到人民的愛戴。人們贊美荷花,同樣以荷喻人,表達了要象荷花那樣「出淤泥而不染」在和平年代拒腐蝕永不沾,永葆革命青春的革命志向。 梅花、荷花雖然習性各異,性格不一。但對於共產黨人來說這兩種性格都應必須具備,尤其在和平年代後者尤為重要。毛澤東曾經告誡全黨「可能有這樣一些共產黨人,他們不曾被拿槍的敵人征服過的,他們在這些敵人面前不愧為英雄的稱號,但是經不起人們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他們在糖彈前面要打敗仗。」陳希同、成克傑、胡長清、陳良宇……,無一不在糖彈面前敗下陣來。 我愛梅花,我贊美梅花。我愛荷花,我敬佩荷花。我愛梅花在冬春之際傲寒而開,以其冰清玉結的品性博得了世人的贊譽;我愛荷花在夏秋之間冒暑綻放,以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贏得人們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