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海棠糕
① 請告訴我蘇州美食,婉拒形容詞,請用陳述性的文字介紹,謝謝
著名的蘇式招牌菜有:松鼠桂魚、響油鱔糊、蟹粉蹄筋、清溜蝦仁、氽糟、母油整雞、太湖蒓菜湯、雪花蟹斗、櫻桃肉、醬汁肉、薰魚、(魚巴)肺湯、三件子、密汁火方、暖鍋、棗泥拉糕等。
蘇州小吃亦聞名天下,津津豆腐乾、松子糖,玫醬粽子糖、西瓜子,蝦籽鯗魚,棗泥麻餅,方糕、定勝糕、海棠糕、梅花糕、豬油年糕等,都是膾炙人口的美食,不可不嘗。遍布蘇州的麵店,表明澆頭品種很多、講究湯水的蘇式面條是廣受歡迎的小吃。蘇州小吃是中國四大小吃之一
② 作文:廣東台山的特色小吃
「朝陽假日」旅遊團 ——九寨溝游記 安徽省馬鞍山市山南小學601班顧欣然 意外驚喜爸爸媽媽早就向我許諾:期末考試三門主課達到95分以上,就帶我去黃山遊玩。可是期末考試我沒有考出好成績,讓爸爸媽媽非常失望,去黃山的計劃也就變成了幻想。不久,媽媽發表的一篇論文獲獎了,公司的領導安排媽媽去成都參加頒獎活動,還可以去九寨溝遊玩。媽媽和爸爸商量了好久,最後決定帶我坐飛機去成都。去不了黃山,卻能去九寨溝,真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早就在電視里看過九寨溝和松潘黃龍的美景,對九寨溝和五彩池嚮往已久,語文課本里還有一篇描寫五彩池的文章呢!更讓我激動的是坐飛機,飛在藍天白雲上面,是一種多麼好的感覺呀。飛向藍天今天是7月17日,我和媽媽要坐飛機去成都了!這幾天,我不斷地問媽媽何時出發,問得媽媽都有些不耐煩了。換登機牌時,機場的那位阿姨特別照顧我,給了一個靠窗的座位,這樣我就可以方便地觀賞窗外的景色了。我們經過長長的通道登上了飛機,我東瞧瞧,西看看,覺得飛機上的每樣東西都很好玩。飛機起飛前,我看到機艙上方的液晶電視里正給乘客演示遭遇災情時的自救方法,心中又有些緊張。終於要起飛了!飛機沿著跑道滑行了大約5分鍾,開始慢慢地升了起來,下面的樓房樹木變得越來越小,就像展覽館里看到的模型。我仔細觀看公路上的汽車,像一隻只小螞蟻一樣大,它們移動的速度也像螞蟻爬行一樣快。飛機越飛越高,下面的景物越來越小,大地不再像立體模型,變成了一幅平面的畫。飛機不斷升高,我們穿過了第一層雲。看窗外的白雲,有的像—朵—朵的棉花糖,真想把它摘來吃;有的像大莽蛇,追著前方的大白兔。飛機繼續向上攀升,我們又穿過了一層白雲。看到下面雪白的大棉被似的雲,我真想躺在上面睡一覺。這時,藍天配著白雲的美麗圖案,被圓窗戶圈成了—個雙色球,一半藍,一半白,美不勝收。我們一面欣賞窗外的美景,一面吃著點心和水果,不知不覺已經到了成都的雙牛機場!「朝辭白地彩雲間,千里陵一日還」,要是李白和我們同坐一架飛機,真不知道這位詩仙還會寫出多麼美的詩來。朝陽假日旅遊團下了飛機,我們乘車進入市區,住進了滴水琴大酒店。滴水琴酒店有一個很大的會議廳,由「西部論壇」主辦的授獎活動就是在這里舉行的。上午,我在房間里寫完日記,媽媽已經領回了精美的獲獎證書,我真為媽媽感到自豪。下午旅遊公司來酒店組團,准備去九寨溝和松潘黃龍旅遊了。參加頒獎的共有40多人,被分成兩個團。我們這個「朝陽假日」團,除了我還有另外三個小朋友,其中一對是堂姐妹,都扎著一條馬尾辮,在我們面前跳來跳去,非常活潑。一位來自廣東的小弟弟,一邊吃著麻辣川菜,一邊操著濃重的廣東口音,不停的叫著「好辣!好辣!」還有一位東北的阿姨,頭上盤著發髻,戴著一個綠色的發夾,普通話說得也非常好聽。我們大家雖然來自不同的地區,但很快就成了好朋友。走近九寨溝今天我們就要坐車前往九寨溝了。九寨溝位於四川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內,地處岷山山脈南段,是嘉陵的源頭。九寨溝是聞名世界的旅遊勝地,眾多的瀑布、無數的海子、大片的原始森林和九寨十二峰構成了九寨溝迷人的自然景觀。還有藏家木摟、棧橋磨房、晾架經帆和神話傳說組成的人文景觀,被譽為美麗的「童話世界」。中途停車休息,我們意外地看到了白氂牛。遠遠地看,我還以為是大白羊呢!走進—看才知道它們是氂牛。它們的毛像雪一樣白,肚皮下的毛足有30厘米長,一直拖到了蹄子上。氂牛的主人還精心的把氂牛打扮了一番,牛角上掛了小綵球,毛也被梳理的整整齊齊,一塵不染。氂牛姑娘們靜靜地站著,微微的笑著,真是幾位漂亮的氂牛姑娘啊!但許多人騎在氂牛身上拍照,我覺得這么漂亮的氂牛姑娘,騎她們實在有點不禮貌吧。汽車繼續前行,有人向我們揮手,要求搭車。司機友好地停了車,讓他們上了車。上車的是一對兄妹,妹妹扎著紅頭巾,身穿彩色藏袍,脖子上著一條很好看的琥珀項鏈,手上還帶著精美的手鐲。哥哥留著八字鬍;穿著銀白色的藏袍,掛著—把腰刀,還有一些珠寶。兄妹倆落落大方,給我們唱起了藏族歌。妹妹唱得甜美動聽,哥哥唱得悠揚洪亮,他們的歌聲陶醉了一車人,使車內的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丁。媽媽早已發現我的眼睛總盯著那位姐姐脖子上的琥珀項鏈,便和她討價還價,買了下來。我開心地把它拿在手上,左看看右看看。這塊琥珀是金黃色的,晶瑩剔透,裡面還有一隻被困住的小蟲和一些花瓣,小蟲可能是在采蜜時被困住的。九寨溝距成都400千米,路途遙遠,沿途山高路險,道路崎嶇不平,還多次遇到了堵車的情況,影響了開車的速度。我們早上7點就出發,到晚上10點,離九寨溝還有100多千米,導游只好率領我們在松潘縣城住宿了。走進九寨溝早晨5點,賓館的電話鈴聲就將我們喚醒。離天亮還有2個多鍾呢,我迷迷糊糊的起了床,結果把衣服都穿錯了,惹得媽媽哈哈大笑。大家匆匆吃了些稀飯饅頭,跟著導游上了路,繼續向九寨溝前行。上午10點,我們終於到了溝口。溝口是九寨溝風景區的大門,我們在這里購買了門票及觀光車票後,乘坐觀光游覽車進入九寨溝,開始游覽九寨溝的美景。樹正溝九寨溝的著名景點主要分布在樹正溝和則渣窪溝3條風景線上,我們首先進入樹正溝游覽。沿途,我們經過了荷葉寨。荷荷葉寨是九個藏族村寨中最大的一個,以田野風光著稱。荷葉寨的道口有一棵百年占松,蒼勁挺拔,被命名為迎客松。過荷葉寨前行,便來到盆景灘。盆景灘是—片淺灘,長滿了白楊、杜鵑,水從林間流過,樹木千姿百態,水色晶瑩碧藍,如—個巨大的翡翠花盆盆景。樹正瀑布是我們入溝以後見到的第一個瀑布。它寬62米,相當於我們學校的操場;高15米,相當於6層樓房。雖然它是九寨溝四大瀑布中最小的一個,也能讓初游九寨溝的人驚心動魄。上游的水奔流而下,水霧四散,構成了一片水簾。瀑布跌落後,又匯成了一道激流,往下游的磨坊奔流而去,不斷推動著磨房和轉經房的木輪。在瀑布前,我們還遇到了外國的一家人,做著手勢讓我幫他們拍照,可我沒看懂。樹正瀑布前是樹正寨,遠遠望去,只見寨前有一座金黃色的佛塔,飄揚著五顏六色的經幡,那是藏拜神念經的場所,我感到非常神秘。樹正寨的後面,是九寨溝藏最崇拜的達戈男神山,它和日則溝的色嫫女神山遙遙相對。離開樹正寨往上行,便到了犀牛海。傳說一位身患重病,奄奄一息的藏族老喇嘛,騎著犀牛來到這里。飲用了這里的湖水後,居然奇跡般地康復了。於是老喇嘛捨不得離開,騎著犀牛進入了海中。犀牛海是樹干溝最大的海子,水面湛藍,晶瑩透亮,好似一塊藍寶石,又似一面鏡子,讓遊客留連忘返。樹正溝海子很多,除了犀牛海,我印象最深的便是火花海了。火花海四周是茂密的樹林,湖水掩映在重重的翠綠之中,像一個晶瑩無比的翡翠盤。湛藍色的水面上,波光粼粼。如果趕在展霧初散、陽光照耀的時候看海,山於陽光的折射,水面會閃爍出朵朵火花,星星點點,跳躍閃動。日則溝日則溝在諾日朗瀑布與原始森林之間,是九寨溝風景線中最美的部分。我們從犀牛海乘游覽車直達日則溝中間的日則招待所,然後徒步返回,盡情游覽。我們首先到了箭竹海和熊貓海。箭竹海湖面碧藍,四周箭竹茂盛,是熊貓覓食的好地方。箭竹海下方是熊貓海,導游說大熊貓最喜歡來這里游盪、喝水,所以叫熊貓海,可惜我一隻熊貓也沒看見。離開熊貓海,五花海盡收眼底。五花海五光十色,寶藍、墨綠、翠黃、深藍……晶瑩剔透,像只色彩斑斕的水晶盤,令人眼花繚亂。珍珠灘到了。珍珠灘是一片淺灘,長約200米,寬約120米,珍珠灘水珠飛滾,如珍珠滿灘,珍珠灘也因此而得名。我還在珍珠灘喝了幾口清涼的泉水,泉水冰冰的、甜甜的,很好喝。珍珠灘後面是珍珠灘瀑布,寬約160米,落差最多40米,有十幾層樓高,瀑布直沖谷底,吼聲如雷,形成一道巨大的水幕,恰似銀河落九天。著名電視劇《西遊記》中唐僧師徒4人從瀑頂走過的場景就是在這里拍攝的。繼續前進,我們來到了鏡海。鏡海湖水湛藍,恰似—面鏡子。它的倒影堪稱一絕,能把天空映在水裡,讓人分不清哪裡是水,哪裡是天,形成了鳥在水中飛,魚在空中游的奇觀。著名導演張藝謀,還曾在這里拍過電影《英雄》呢。沿著棧道,婉蜒而上,不久便來到了諾日朗瀑布。藏語中諾日朗是雄偉、高大的意思,因此諾日朗瀑布意思雄偉壯觀的瀑布。它落差20米,寬300米,是九寨溝最寬的一個瀑布。滔滔的水流經瀑布頂部流下,如銀河飛瀉,震山撼谷。南端水勢浩大,騰起朦朦水霧,在陽光的照耀下,我看見了一道彩虹橫掛山谷,使得這片瀑布更加豐姿迷人!則查窪溝長海是我們遊玩則查窪溝的第—站。長海是九寨溝最長的—條海子,湖水湛藍,成「u」字形,像戴在大地母親脖子上的水晶項鏈。在長海上的棧橋上,我穿著紅白相間的藏族服裝,戴著一頂毛茸茸的藏族帽子,望著遠方的雪山,媽媽拿著就相機拍了一張,還說我像個藏族小公主。接著我們開始尋找五彩池。為了找五彩池我們走了好多冤枉路。語文書中曾寫過這個五彩池,寫得很美,所以我迫不及待地要看到五彩池,盡管我的腳走的很累。不過功大不負有心人,我們終於來到了五彩池,但我有些失望,因為現在才知道,書中的五彩池是松潘黃龍的,而這里的五彩池不像書中寫得那麼美,它和五花海有些相似,因水草和樹木的映襯,它除了天藍色,又多了翠綠和深藍。我們在五彩池旁邊的棧橋上看見了可愛的小松鼠,小松鼠全身棕灰色,有著一條大大的尾巴,正在吃遊人剩下的餅干,我很想去摸摸它,可它還沒等我靠近就被嚇跑了。晚上,我們下榻九寨鎮上的—家賓館,我睡得很香。攀登黃龍7月21日早晨6點,「朝陽假日旅遊團」又出發了。我們沿途參觀了當地的氂牛肉加工廠、中葯材商店,然後繼續向黃龍前進。黃龍位於松潘的岷山主峰雪寶頂下,海拔4000多米。導游提醒大家爬黃龍會有高山反應,建議體質差的遊客租氧氣,嚇得我也讓媽媽租瓶氧氣來。媽媽叫我別害怕,說只要我堅強,一定能爬上黃龍。下午1點,我們到了黃龍風景區的大門,開始攀登黃龍我們最先看到的是蔚藍色的梯級水池,水池大小不一、形態態各異,湛藍透綠,像—個個碧玉盤,這就是迎賓池。繼續向上攀登,我們接著看到了黃龍的著名金灘鋪地。金灘鋪地是一條長1500米寬100米左右的岩熔坡道,表面凹凸不平,顏色以金黃為主,上面一層薄薄的清水緩緩流動,宛如一條黃色巨龍躺在山坡上,黃龍景區的名字由此而來。這時,我開始出現高原反映,覺得吸不到足夠的氧氣,感到一陣陣胸悶,每爬一級台階,就像爬一層樓。在媽媽不停地鼓勵下,我受到了鼓舞,勇氣倍增,終於登上了頂峰,笑到了最後。無限風光在險峰,我們終於看到最美的五彩池。五彩池是一組艷麗奇幻的彩池群,大小40餘個,形態各異,層疊而上,池水五顏六色,美不勝收,恰似給黃龍帶上了—個五彩的寶石胸針。今天我不僅欣賞到了五彩池美景,也挑戰了自我,體會到了戰勝困難的喜悅。成都小吃從九寨溝回到成都,旅遊公司推出了一道精彩的旅遊項目——品嘗成都小吃。我們來到了一家很大的風味飯店。飯店的天花板上掛著許多方形燈籠,燈籠上畫著許多精美的圖畫。服務員穿著漂亮的旗袍,用精美的盤子端著各種美味的小吃,魚貫而入。第一道是擔擔面,那種又細又薄,又滑又嫩,又麻又辣的滋味,現在回想起來還讓我流口水呢!我平時怕辣,可擔擔面太好吃了,我一邊吃著擔擔面,一邊辣得流出了眼淚。第二道是葉兒粑,它可是鼎鼎有名的成都小吃呦!葉兒粑是用糯米面做的一個小面團,裡面塞上肉餡,再包上桉樹葉子蒸熟。它油而不膩,爽滑可口,還帶著桉樹葉子的清香,好吃極了,我一下子吃了好多個。龍抄手、鍾水餃、賴湯圓……各式各樣的小吃被陸續端上桌子,一道比一道漂亮,一道比一道好吃。我開始後悔起來,後悔前面吃的太多、太快,現在吃不下了。如果沒有品嘗過成都小吃,你就等於沒去過成都。卧鋪火車8月23日晚上,我們已經結束了6天的遊程,登上了成都開往南京的火車。在我的要求下,媽媽才決定乘坐火車回馬鞍山,讓我多看一些沿途的風光,體驗一下坐卧鋪火車的感覺。出了成都不久,火車就開始在大山裡穿行。透過車窗望去,一座座山峰巍然聳立,連綿不斷,像一個個巨人,護衛著祖國的疆土。列車高速前進,山峰不停地飛向後面,流淌成柔和的線條。幾小時後,列車開始翻越秦嶺,這是一座更大的山脈。列車接連不斷地在山洞裡穿行,大約100多個。每過一個山洞,列車就像馳進了黑暗的夜空,讓我感到非常刺激。我用媽媽的手機給爸爸發簡訊,請爸爸做一道紅燒仔雞,等我回家解饞,可就是發不出去,山太高了,手機的信號被屏蔽了。廣播里播放著動聽的歌曲,我一邊吃著成都的水果,一邊和媽媽打牌,真是悠閑快活極了。8月25日中午,列車到達南京站,我撲向等候多時的爸爸,高興得不得了。
③ 魯迅的哪篇散文里描述了田間抓田螺做田螺塞肉的
小吃
吳江路的小楊生煎
粗粗地掰一掰手指頭,上海灘的生煎饅頭店少說也有幾百家,比的咖啡店要壯觀多了。甚至聽上海的朋友講過這樣一段話,「阿拉等情人超過五分鍾,就要發幾句牢騷了,但等生煎饅頭就沒問題。」可見這小小生煎對於上海人是怎樣的重要。小楊生煎是家有著7年歷史的生煎店,個大湯多是特色,每一隻都像嬰兒的小拳頭那麼大,金燦燦的,皮薄如紙,卻薄而不破,互不粘連,肉餡是用剁碎的豬肉,加上醬油、蔥薑末、花椒面、香油調製成的。
地址:吳江路54號、60號
避風塘的九肚魚
避風塘做的是地道的港式點心,九肚魚是一種海魚,潮汕人稱「豆腐魚」,「造型」特別,像大個兒的泥鰍,肉質有點灰白色,而且綿軟少骨,用筷子夾,就得小心了,稍一用力,可就「分屍」了。油炸時加上麵粉拖,形狀美觀,色澤金黃,口味咸、鮮、香,口感外焦里嫩,夾起一塊就往嘴裡送,湯汁和肉質吸滿油水,嫩滑得像豆腐。不過現在外面「大興」的避風塘太多了,吃九肚魚一定要認准正宗的6家。
地址:長樂路175號
打浦路1號金玉蘭廣場
南京西路1333號
張楊路501號第一八佰伴
海寧路358號國際商廈
吳中路1258號(合川路口)
四海游龍的鍋貼
鍋貼是四海游龍的特色,鍋貼的樣子也比較反傳統,是條狀的,長長扁扁的,乍一看有點像北京的褡褳火燒,又感覺更像日本蒸餃。吃這樣的鍋貼覺得比較特別,沒有本地鍋貼那麼油膩,味道不錯。
地址:龍川路121號
田林東路456號
茅台路670號
蟹殼黃
用發酵面加油酥製成皮加餡的酥餅。餅色與形狀酷似煮熟的蟹殼。成品呈褐黃色,吃口酥、松、香。早期上海的所有茶樓、老虎灶(開水專營店)的店面處,大都設有一個立式烘缸和一個平底煎盤爐,邊做邊賣兩件小點心——蟹殼黃和生煎饅頭。
蟹殼黃香酥,生煎饅頭鮮嫩,深受茶客喜愛。20世紀30年代後期,出現了單賣這兩個品種的專業店,如黃家沙、大壺春、吳苑等,名噪一時。
棗泥酥餅
是用油酥面作皮,黑棗泥為餡,經油炸成熟的麵食。其色澤金黃,小巧玲瓏,外皮酥鬆,餡香甜可口,深受港澳同胞及日本旅遊者歡迎。
生煎饅頭
上海稱包子為饅頭,因此,生煎饅頭實為生煎包子。用半發酵麵包餡,排放平底鍋內,用油煎,噴水若干次即熟。其底部色金黃、硬香帶脆,饅身白色,軟而松,肉餡鮮嫩稍帶鹵汁,咬嚼時還有芝麻或蔥的香味。以出鍋熱吃為佳。
生煎饅頭原為茶樓、老虎灶(開水店)兼營品種。餡心以鮮豬肉加皮凍為主。20世紀30年代後,上海飲食業有了生煎饅頭的專業店,餡心花色也增加了雞肉、蝦仁等多種品種。
蒸拌冷麵
是將面條先蒸後煮,再用冷風吹涼,加調味拌食的麵食。上海飲食市場上,冷麵一向是夏季旺銷品種。1937年前後,製法都是將面條煮熟後,用冷水沖涼而成。1949年後,衛生部門因冷麵用生水沖涼而予以禁售。
1952年,四如春點心店採取將面條先蒸後煮,再用冷風吹涼的辦法加工冷麵,獲得成功。不僅符合衛生要求,且加工後的面條硬韌滑爽,受到廣大顧客的歡迎。
陽春面
又稱光面。民間習慣稱陰歷十月為小陽春,上海市井隱語以十為陽春。以前此面每碗售錢十文,故稱陽春面。開洋蔥油拌面又稱海米蔥油拌面。以熬香的蔥油和燒透的海米(上海人稱開洋),與煮熟的面條一起拌食。
面條韌糯滑爽,海米軟而鮮美,蔥油香郁四溢。1945年後,城隍廟有個姓陳的攤販運用蘇北家鄉日常的方法熬制蔥油,用來拌面。蔥香濃郁與眾不同,很受歡迎,流傳至今。現為湖濱點心店的特點小吃。百果餡酒釀圓子
以果料為餡,滾包糯米粉的小圓子與酒釀同煮而成。酒釀味濃甜潤,圓子較糯,餡甜香。
擂沙圓
糯米湯團煮熟後滾上一層擂制的干赤豆粉而成。清朝末年,上海城裡三牌樓附近的雷嫗以設攤賣湯團為生。為多做些生意,她想方設法彌補湯團存放和攜帶不便的缺陷。開始,她把湯團表面滾了一層糯米乾粉,後又試制了各類乾粉,結果採用赤豆粉效果甚佳,大受食客歡迎。
豬油百果松糕
用糯米、粳米摻和,磨成粉,加赤豆、果料等蒸制而成。為舊歲暮新春的時令米食。糕身松軟香甜,糯而不粘,果仁口味多樣。
油氽排骨年糕
豬大排肉佐以小而薄的年糕,經油氽、燒煮而成。該小吃在上海有二種製法,分別以曙光飯店(原名小常州,號稱排骨大王)和鮮得來點心店為代表,這兩家都以經營排骨年糕而著名,但製作方法不同,口味迥異,各有特色,20世紀30年代初在上海出名。
鮮肉貓耳朵
傳統的貓耳朵是用涼水和面製成貓耳朵形疙瘩,用雞丁、肉丁等作配料,帶湯食用。上海喬家柵的貓耳朵獨創一格,用手□麵皮,包入肉餡或豆沙,油氽而成,風味特異。
糟田螺
選用中等大小的田螺,以調制過的陳糟為主要調料,烹煮而成。田螺肉鮮嫩勁韌,糟鹵香味橫溢,鹵汁醇濃,肉鹵同吃,更加鮮美。
高橋松餅
用精白粉、熟豬油、綿白糖、赤豆、桂花為原料,精細加工而成,滋味甜肥,松酥爽口,為高橋四大名點(松餅,松糕、薄脆、一捏酥)之一。淮海中路瑞金路口的高橋食品廠門市部專營。
城隍廟梨膏糖
相傳已有1300多年歷史。100多前上海城隍廟開設了果膏糖店,由於業主善於經營,使城隍廟梨膏糖揚名中外。此糖分療效梨膏糖和花色梨膏糖兩類。療效梨膏糖有止咳平喘、生津開胃之效用。
系採用杏仁、桔梗、茯苓、半夏、冬花、前胡、桔紅等葯材和白砂糖一起經煎熬精製而成。花色梨膏糖則用砂仁、山楂、丁香、佛手、木香等中草葯加上白糖精熬而成。現由豫園商城上海梨膏糖商店專賣。
奶油五香豆
奶油五香豆以本地綠色蠶豆為原料,伴以茴香、桂皮、精鹽、白糖、香精、奶油等佐料精製而成。其特點是微帶甜味,清醇可口、色澤光潔,回味久長,又能生津開胃。
猴銀魚
楓涇丁蹄
十四種上海經典傳統風味小吃
城隍廟梨膏糖
陽春面
蒸拌冷麵
蟹殼黃
海棠糕
條頭糕薄荷糕
開洋蔥油拌面
景點
素有「東方巴黎」之稱的上海是-個現代化,但又擁有傳統文化特色的海派文化城市。上海擁有豐富的人文資源、迷人的城市風貌、繁華的商業街市、歡樂的節慶活動和膾炙人口的各邦菜餚。近幾年來,上海相繼竣工的重點工程更是展示了上海這個國際化大都市的風采:如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上海博物館新館、人民廣場、上海圖書館新館、上海體育場、上海大劇院、金貿大廈、浦東濱江大道、陸家嘴高樓群等一批城市標志性建築。游覽上海,不僅能體驗到大都市的繁榮和文化氛圍,還能感受到上海這座城市人流熙攘、燈火璀璨的活力。
自然景點
大境關帝廟
大境關帝廟位於南市區大境路。原本是上海城牆西門北城箭台,明朝萬曆年間建廟以供關帝,後幾經重修。現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交通:公交線路11、42、64、66、126、926等
東淮候鳥保護區
崇明島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位於崇明島的東部,野生鳥類豐富。候鳥遷徙時常中途棲息於東灘,並常有丹頂鶴等珍稀鳥類歇足。1983年在北京簽定的《中,日保護候鳥》中載明列入保護之列的我國227種候鳥中,崇明島就有綠鷺,中白鷺,天鵝等132種。
鳳凰山
位於松江縣城北11.5公里,是九峰中位置最東者,故古人認為此山如「延頸舒翼宛若鳳翥」,故稱之為鳳凰山。舊時山下有小鎮,名曰鳳凰鎮。山間曾有鳳凰泉,陸寶泉,南村居,三星閣,來儀堂,且止園,梅花樓,東海亭,山月軒,錦溪橋,芙蓉庄諸景緻。
金鰲山
崇明本無山,山體是人為。相傳始築於宋代,清總兵張大治和知縣范國泰分別予以重修,增沒橋、亭、台、樓、榭、月圃諸勝,刻八景詩於碑,時金鰲山為崇明一勝地。其後金鰲山建築逐漸衰廢,後因歷史的原因又幾經榮敗。 1982年起,開始重修金鰲山。至1995年底,已完成圍牆、山門、大有亭、玉蓮池、鎮海塔、清涼洞、得月橋、水香榭、仿草亭、登山石階等項目。1998年3月,又修復了金鰲山塔和抗倭殉職的崇明知縣唐一岑墓。 在風和日麗時,遊客登上山巔,觀浩瀚江面,如一面巨大銅鏡,十分壯觀。覽區范圍約1600畝,中間橫貫一條青商公路,將游覽區分隔成東西兩部分。
小崑山
在橫雲山西南1.5公里,位於縣城西北12.5公里,周圍12里許,是西晉大文學家陸機,陸雲兄弟的故居。在山之陽曾有二陸故居,現已無跡可尋。其西北半山腰原有二陸讀書台,婉孌草台,白駒泉。山之巔舊有泗州塔院,三聖閣。近年在山腰壁間發現「夕陽在山」四字摩崖石刻,為宋代大文豪蘇軾書跡。
人文景觀
東方明珠
在外灘對面的黃浦江邊,矗立起一座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廣播電視塔(高468米),她猶如一串從天而降的明珠,散落在上海浦東這塊尚待雕琢的玉盤之上。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耀人的光芒,成為上海新的標志性建築。
多倫路文化街
擁有一大批如魯迅等文化名人的舊址遺跡,如:川北公寓、白公館、湯公館、左聯會址及紀念館、景雲里、夕拾鍾樓等,同時還保留了鮮明上海特徵的街坊、石庫門建築及風格迥異的小「萬國建築群」。
老城隍廟
位於豫園商城內。城隍廟是上海道教正一派主要道觀之一,位於方浜中路,東至安仁街,北通福佑路,西至舊校場路。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年)知縣張守約將金山神廟改建而成。前殿供奉的是漢代朝博陸侯霍光大將軍,後殿供奉的才是城隍神秦裕伯。歷史上的城隍廟屢毀屢建,今天的城隍廟建築為1926年重建。
李鴻章私邸(丁香花園)
李鴻章私邸為英國磚木式結構建築,坐落在丁香花園內,洋務派人士李鴻章任江蘇巡撫時為寵妾丁香所建。園內琉璃瓦蜿蜒曲折,中國傳統與歐式建築相配,別具一格。
奧麗安娜號游輪
奧麗安娜號是一艘英國皇家退役游輪,也是目前世界唯一的大型游輪博物館,現已成為上海黃浦江畔最具特色的新旅遊景點。「奧麗安娜」號貴為世界四大名船,26年平安航程650萬公里,服務各國高尚遊客40餘萬人次,訪問全球108個著名港口。在首期開放的近3萬平方米展區內,從外觀到內飾均體現出華麗精美的英倫風情,遍及全船的58處特設景區,眾多的人文景觀,極具觀賞價值。
沉香閣
沉香閣又名慈雲禪院,位於上海舊城廂北部沉香閣路29號,為尼僧道場。該院創建於明代,滬上信士潘允端迎奉沉香木雕觀音大士始建閣,額題南海飛渡沉香大士寶閣,二層前出抱廈,猶存精緻洗練的明代建築風格。
人民廣場
上海大劇院
上海博物館
外灘
豫園
南浦大橋
東方明珠
濱江大道
金茂大廈
國際會議中心
靜安寺
龍華寺
大觀園
上海動物園
澱山湖
佘山
當然,還少不了淮海路
城皇廟:25元
玉佛寺:15元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50元
金茂大廈:50元
青浦大觀園:30元
上海動物園:10元
外灘觀關隧道:單向20元雙向30元
龍華寺:10元
大世界:25元
魯迅公園:5元
上海博物館:20元
上海大劇院:40元
上海美術館:20元
奧麗安娜號游覽船票:旺100元淡45元
商場
上海商城是一個功能完善的綜合性建築群,擁有豪華公寓、國際水準的辦公大樓、世界知名品牌的購物商場、五星級酒店以及其它各種設施。在這個"城中城"里,人們可以很方便地享受各種各樣的達到國際標準的服務。
④ 上海有什麼好玩的如題 謝謝了
東方明珠塔-1994年10月1日建成。塔高468米,與外 灘的"萬國建築博覽群"隔江相望,列亞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設計者富於幻想地將11個大小不一、高低錯落的球體從蔚藍的天空中串聯至如茵的綠色草地上,而兩顆紅寶石般晶瑩奪目的巨大球體被高高托起,整個建築渾 然一體,創造了"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意境。 黃浦公園-是上海最早的 歐式花園,始建於1886年,她是外灘百年滄桑的見證人。如今,上海 人民英雄紀念塔屹然挺立,塔底免費開放的外灘歷史紀念館是一部中華民族百年的奮斗史 外灘- 黃浦江與蘇州河交匯處,新辟四面環水的圓島一座,高大雄偉的人民英雄紀念塔聳立於島上,十分壯觀。外灘之夜格外迷人,千萬盞藝術泛光燈和照明燈,把外灘打扮成冰雕玉刻般的人間仙境,給遊人帶來無際的遐思。謹防假冒:旅遊品牌(散客王)打通電話 南京路-南京路是上海最熱鬧、最繁華的一條商業大街,南京路商店林立,千餘 家大大小小商店鱗次櫛比,幾乎 集全市商業之精華,是名副其實的購物天堂。南京東路上的大型商店多集中在西藏路附近, 如中百一店,新世界 商廈、 精品世界、 時裝公司、食品公司、醫葯公司、華麗商廈、華僑 商店等。 「中共一大」會址 奧麗安娜號游輪 八萬人體育場 白雲觀 濱江花園 長風公園 潮音庵 沉香閣 陳化成紀念館 大觀園 大境閣 大理石大廈 大世界游樂城 點春堂 丁香花園 東方明珠 復興公園 高橋烈士墓 高橋太平天國烈士墓 桂林公園 國際禮拜堂 鶴鳴樓 橫沙島 虹橋經開發區 懷恩堂 淮海路 黃道婆祠堂 黃道婆墓 黃浦江 黃炎培故居 錦江樂園 靜安寺 龍華烈士陵園 龍華寺 龍華塔 魯迅公園 魯迅故居 魯迅墓 陸家嘴美食城 馬勒住宅 馬橋遺址 沐恩堂 南京路 南浦大橋 欽賜仰殿 青少年野營基地 人民公園 人民廣場 三山會館 沙遜別墅 上海博物館 上海大劇院 上海動物園 上海共青森林公園 上海古城牆 上海交通大學 上海老街 上海歷史博物館 上海民族文化村 上海宋慶齡故居 上海體育館 上海圖書館 上海學宮 上海展覽中心 上海植物園 上海自然博物館 書隱樓 水上運動場 四明公所 宋教仁墓 宋慶齡陵園 宋慶齡墓 太陽島旅遊度假區 韜奮故居 天山公園 同濟大學 團中央舊址 外灘 文廟 吳昌碩紀念館 小桃園清真寺 徐光啟墓 徐家匯天主教堂 永樂御碑 玉佛寺 豫園 張聞天故居 真如寺 中山公園 中山故居 中央公園 周公館 朱家角鎮 鄒容墓
⑤ 海棠是什麼
海棠是蘋果屬(Malus)多種植物和木瓜屬(Chaenomeles)幾種植物的通稱與俗稱。代表植物海棠花(學名:Malus spectabilis)和木瓜專(學名:Chaenomeles sinensis)都是薔薇科的灌木或屬小喬木,為中國著名觀賞樹種,各地習見栽培。園藝變種有粉紅色重瓣者和白色重瓣者。
海棠類多為用於城市綠化、美化的觀賞花木(雖然其中不乏果實有很高食用價值的品種)。其中許多是著名的觀賞植物,如:西府海棠、垂絲海棠、貼梗海棠和木瓜海棠,習稱"海棠四品",是重要的溫帶觀花樹木。分布於中國山東、陝西、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廣東、廣西。
參考來源:http://ke.haosou.com/doc/5382518-5618877.html
⑥ 海棠糕作文,要描寫味道、做法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在蘇州,有許多美景,什麼園林啊、太湖啊、天平山啊……但在蘇州,不只有美景,還有讓人垂涎三尺的蘇州小吃。
蘇州有許多小吃,什麼梅花糕啊、海棠糕啊,還有蘇州人最喜歡吃的糖粥等等,要說最令我 「口水直流三千尺」的,就是梅花糕。不過我喜歡上梅花糕,還有一段小小的歷史呢。
想當年,我只有八歲,吃過的美食三天三夜都說不完。不知為什麼,我就是不喜歡吃梅花糕,我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反正我一看到梅花糕我就直打哆嗦。為此,奶奶不知皺了多少次眉頭:哎呀,一個蘇州小孩怎麼不喜歡吃蘇州小吃呢?終於有一天奶奶帶我去了蘇州著名的七里山塘街古街。奶奶帶我到梅花糕鋪前,買梅花糕的是一位四五十歲的老爺爺,他慈眉善目,和藹可親。他問我:「小朋友,要買梅花糕嗎?」我聽了,也不敢搖頭,只好一聲不吭。奶奶不管三七二十一,買了一塊給我吃,我不肯,奶奶就硬逼這我吃。她使勁把梅花糕塞在我的嘴巴里,我交了一口。啊,多麼好吃。此糕入口甜而不膩、軟脆適中、回味無窮,甚至勝過奶奶燒的美味佳餚。我一口氣全吃了,嘴裡還說:「我『愛』上它了。」奶奶再買了一個梅花糕,我細細端詳著,它全身呈金黃色、形如梅花、色澤誘人 ,怪不得叫梅花糕。我還想買一個,可是已經賣光了,老爺爺只好從新做一個。只見他取了一些麵粉放入桶內,加等量溫水,用長柄鐵勺攪拌均勻,他說要放四五個小時,就去別的地方了。我們回來後,老爺爺已經做好了。我付了錢,拿起一個熱騰騰的梅花糕。我剛准備吃,老爺爺好心地叮囑道「慢慢地咬,慢慢地咬哦,不要在嘴巴里燙出個泡來。」可是,這么誘人的小東西,還沒等他說完,我早已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於是在老爺爺的笑聲中,實現了他剛才的勸告,但心裡卻是極其滿足的。吃完梅花糕,我細細的回味著……就這樣,我喜歡上了吃梅花糕。
朋友們,看了以上所述,你垂涎三尺了嗎。如果你沒有,那就到七里山塘來, 敞開肚子,盡興地品嘗美味的蘇州風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