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蘭花
『壹』 以再也沒有玩耍的時間寫一篇文章圍繞學習
時間在流逝
時間靜靜地溜走了,世界悄悄地變了,我們也慢慢地長大了.過去的每一分鍾也將成為了歷史.
為何我們的時間一去不復返呢?
時間流逝.回憶那時,我們還是一個個不懂事的孩子,踏入小學大門.跟著老師學著"a,o,e"在那時,我們每天都是無憂無慮的.轉眼間,我們已是初中生
了.時間流逝.每天似乎都過得很快.過不了多久,又到下午.每天都一樣:反反復復,復復反反.時間流逝像飛箭.當我們回過頭來要把握時間時,時間卻從我們
的手逢理溜了.
所以,我們要把握現有的時間.俗話說得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平等的,沒有說哪個人多哪個人少的.看的只是你有沒有把握
住,好好利用時間,這樣每個人取得的結果都不一樣.記住!時間是一去不返的,過去的時間是永遠的歷史,永遠成為過去.珍惜時間,就等於珍惜自己.
時間在流逝,過去的,美好的,也隨時間去了,曾經純真的友誼,不知逝去了哪裡……
在青年人眼中,時間只是用來虛度的;在父母中,時間是用來給孩子讀書的;在老年人中,時間是用來珍惜的.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有許多人都後悔自己在青少年時期虛度了時光,想改變時間流逝的速度,但那是無發達成的願望.可是無法達成,也可以想
象的啊!所以,青年的我們,請不要被歡樂蒙蔽著,不要被歡樂扼殺了我們的青春!請不要再虛度時光,不要再浪費青春吧!一寸光陰一寸只要我們使用得好,時間
總是夠的.
時間在流逝
安徽省含山中學吳耀新
時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這是詩人眼中的時間流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是哲人眼中的時間流逝;「聽時光飛舞」 這是文人眼中的時間流逝.而我眼中的時間流逝則是「不悔昨天,不怨今天,不怕明天」.
時
間在流逝,對於過去的昨天,我選擇「讓過去過去」的不悔.對於昨天的過去,有人說,回憶是遺忘的開始,遺忘是回憶的結束.有人說,過去應該銘記而不應該忘
記.有人說,戀舊的人是現在活得不幸福的好人.而我卻一直堅持著自己當初的認為.記得在一次考前心理輔導課上,面對著那一張張年輕四溢但懊悔異常的青春臉
龐,我動情地說了一句「如果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那麼我們就要在上面把了(le)變成了(liao)!」,是呀,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無論我們的過去是
如何地輝煌或是如何地不堪,當我們去直接面對它們時,我們只能選擇放下,事實上也是我們只有選擇了放下,我們才能抽身、轉身、離開,然後再次出發!前兩
天,我讓我的學生們寫了「我這三年」的命題作文,不少孩子都在追悔虛度的光陰,後悔年少的無知,懊惱之情溢於言表.而我想告訴他們的是:過無悔人生是我們
每一個人的人生追求,對於一個青年人來說,就是要想到就做,做過即了!如此,當我們年老的時候,坐在溫暖的火爐旁回首往事時,我們臉上的每一個皺紋都會微
笑著說——我的一生是在無悔中度過的.
時間在流逝,對於現在的今天,我選擇「讓現在正在」的不怨.對於今天的現在,不滿者甚眾:怒發沖冠者有之,
怨氣沖天者有之,更有甚者,怨天怨地怨自己.而我選擇的是「漫隨天際雲卷雲舒」的不驚,「笑看庭前花開花落」的無意,只追求,不強求!在一次與青年教師的
座談中,我說「作為年輕人,我們應該多一點朝氣,少一點怨氣;多一點底氣,少一點傲氣;多一點銳氣,少一點怒氣」,此話不假的:工作中,生活中,可謂是
「人人有困境,個個有煩惱」,然而,我們不可怨,不能怨!常言道「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當一個人怨氣太重時,他就會怨天尤人,就會不思進
取,就會「不為成功找方法,只為失敗找借口」,一般人如此,青年人更容易如此,所以,我常教導我的學生說「永遠不要抱怨那些無法改變的東西,用行動改變那
些可以改變的東西,用智慧去分辨這兩者」,而我自己不僅是這樣說的,也是努力這樣做的,因為,只有如此,才有可能成為一個「看得透、想得開,放得下,忘得
掉」的生活智者.
時間在流逝,對於未來的明天,我選擇「讓未來到來」的不怕.對於明天的未來,我不怕,因為「未來還未來」,這是我所帶的高三理
(2)班教室後面黑板報上的一句格言.它也是我所激賞的一種生活態度.我業余從事心理咨詢工作已有八九年時間了,在我接待的形形色色的來訪者中,更多的是
各種各樣的焦慮症患者:應試焦慮、職業焦慮、情感焦慮.不一而足,但是對未來的高度焦慮卻是這些人群的共有特點,其實也是他們的真正病因!有資料說,焦慮
症已經成為了我們這個社會的首要心理通病,我不知道這是不是轉型社會的特點,是不是社會發展的代價,但我清楚也明白:如果一個人老是活在對未來的恐懼中,
他是不可能幸福的!雖然,我不敢說未來是為我而來的,但我知道未來不是虛幻,未來是今天的明天;我不想說明天會更好,但我明白努力了明天就會大不一樣;我
不會說世界有我不值一喜世界無我不值一悲,但我了解生活不是生下來活下去,而是應該擦亮夢想,舞動人生.
時間在流逝,對於過去的昨天,我選擇「讓過去過去」的不悔;對於現在的今天,我選擇「讓現在正在」的不怨;對於未來的明天,我選擇「讓未來到來」的不怕.你的選擇呢?
時間在流逝
青島 矯友田
許多年來,在我的書桌抽屜里一直珍藏著一條老手帕.它,是用那種現在已經很少見的白色粗布裁製的.手帕上面,用紅黃絲線綉著兩只憨態可掬的小白兔.那些原本鮮艷的絲線,也早已經開始褪色.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同學們都有一條圖案漂亮的小手帕,唯有我的那條是母親用白布裁製的.我就纏著母親,希望她能夠給我購買一條漂亮點的花手帕.母親笑言:「你自己在手帕上畫一幅畫,我來給你綉.」
於是,我就在手帕上畫了兩只小白兔.母親年輕時,是我們這兒的綉花高手.因此,她很輕松地就把我原本畫成四不像的兩只小白兔,綉得活靈活現.
手帕雖然是用白粗布裁製的,但是同學們都很羨慕.因為上面的那幅可愛的圖案,是我自己親手設計的……數十年的時光匆匆而逝,而那條老手帕,好像是歲月送給我的一份特殊禮物.每當將它展開的時候,我的眼睛都會陡然穿透那些泛黃的記憶,彷彿看到那兩只可愛的小白兔……
有一次,我拿起那條老手帕來到母親的病床前,母親用那隻會活動的手掌,在泛黃的手帕上輕輕撫摸一會兒.隨後,她笑著說:「這還是在你上小學三年級時我給你綉的.那個晚上下著雨,為了買一條新手帕,你鬧的情緒比雨還大哩.」
母親對它的記憶竟然如此清晰!我忍不住淚水,悄悄地轉身拭掉了.時間在流逝,我的容貌逐漸老去,但是我的性格好像一點都沒變.內心深處仍時時彌散著漂泊天涯的勇氣,渴望著尋找到精神的自由.同時,我也始終保留著那一份童年時即有的善良.
偶爾在跟同學聚會的時候,他們也總是會這樣對我說:「只有你的性格沒有多大改變,還是像從前一樣,喜歡聆聽,喜歡沉默.」
難道我收藏那條老手帕,與自己現在的心境是一種巧合嗎?我希望自己像那條手帕一樣,隨著時光慢慢老去的同時,仍然能夠珍藏溫暖的親情,並保留住一個真實的自我.
時間在流逝
柳州 青絲
千年之前,蘇軾在《赤壁賦》里發出感嘆:「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與滾滾不盡的長江相比起來,人生不過須臾.時間就像浩瀚的長江,動態的,你只有
緊緊跟住它的腳步,才不至於被拋下.只有乘舸中流,與之搏擊,才能感覺到生命的脈搏,體察到社會的呼吸,了解自己將要做些什麼.如果只是在河岸上觀望,除
了徒自傷悲,什麼也不會得到.
面對流逝的時間,我們絕不可能另闢蹊徑,唯一可把握的,是合理和充分地利用時間.這一切的前提,是對自己的人生有著明確的規劃,有著堅定的信念,即使遭遇挫折,也不能回頭,只能愈挫愈勇.夢,總應該有,沒有夢想,也就不會有努力,只會溫吞水一樣地生活,渾渾噩噩.
時間對於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意義.對於智者來說,它是上天賜予的最好禮物,因為它能讓智者看到更多的人生精彩,學到更多的知識,從而令生命和精神走向永
恆;但是對於愚者來說,時間就像一段揮之不去的夢魘,空虛不實,沒有明確目標與信念,難免迷失方向,只能麻木虛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直到再也不能重復
為止.
雖然怎樣定位人生的方向和坐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始終相信,只要按照自己的信念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同樣可以走出一片天地.因為,凡是對人生有著明確規劃的人,對於時間的把握往往也會做得更好,能將時間的效用發揮到極致.
戰國時期的寧越就是很著名的例子.寧越是個每天扯牛尾巴耕作的農人,因不堪勞苦,就詢問他人,怎樣才能改變這種生活方式?旁人告訴他,只有讀書,讀三十年的書,就可以免掉這樣的勞苦.於是寧越在別人玩耍時依然不懈苦讀.經過十五年的努力,最終成為周威王的國師.
盡管我們並不一定要認同這樣的人生,但是我們可以從中嘗試著去印證另一種答案,找到人生的另一種詮釋.而這,就是時間與人生的辯證法.只有善用時間,人生才有可能富有效率,才有可能讓人生更為精彩生動.
點評:文章認為,面對時間在流逝,傷悲、徘徊是徒勞的;我們能做的合理並充分利用時間.文章多是說理,倘若能運用一些事例充實文章,文章的論證會更有力.(張飛)
時間在流逝
北京 韓浩月
問一個五年級小孩,「你覺得時間過得慢嗎?」他愁容滿面:「太慢了,什麼時候才能到暑假啊?」同樣的問題問給一個處在青春期的少年,他臉上有復雜的神情:「一個月我感覺就像一年那麼漫長……」
記憶深處的一個夜晚,突然醒來,難以入眠.廚房的水龍頭每隔三五秒滴上一滴,落在水池,亦落在一個少年容易感懷的心頭.那瞬間,我感覺到時間的速度和重量.在等待的過程里,三五秒變得像三五分鍾甚至三五十分鍾那樣漫長,輕盈的水滴穿過耳膜到達心頭,猶如錘擊.
漫長的時間讓人絕望,它如同午夜悄然覆蓋沙灘的黑色海水,而你卻如一條體力盡失的弱小之魚,在被淹沒之前,只求能夠小小地呼吸一口氧氣.當時間如此緩慢的
時候,確實有生命被吞噬之感;但反過來看,何嘗不是時間送給生命的禮物?它在每一顆靈魂上都留下烙痕.以天為單位,印上均等的刻度,在刻度之間,你可以從
容書寫每一分每一秒.當你的靈魂被飛揚的慾望所牽引、被沉重的生活所壓迫時,你會懷念靈魂被放養的那段簡單歲月.
時間是從什麼時候突然快起來的?25歲?30歲?抑或40歲、50歲?沒人能找到那個節點,只是突然覺得,那頭永遠在山坡上悠然自得的食草動物,突然化身
為動作迅捷、貪得無厭的食肉動物,它最感興趣的事情就是爭奪、撕扯,對此有人恐慌、有人無奈,也有人憤怒、抗爭.
時間把人的生命分為兩半,如同詩人所寫:「一半是光亮,一半是黑暗」.也像歌者所唱:「一天用來出生,一天用來死亡」.對待時間的態度,決定我們的生命質量,把時間用來做什麼,決定我們的人生方向.
時間,求求你,停下來——我們只能用自己的情感給冰冷的時間賦予熱度.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會有很多人掌握了「留住時間」的秘密和訣竅,他們是那些把生命當「相冊」的人,在這部「相冊」里,理想、追求、人生、情感……
點評:專業作家的文章多以才氣為文,普通學子「可望」而不必「及」的.時間讓人「絕望」地「漫長」,而又快速飛逝.我們對待時間的態度,決定了我們生命的質量;我們用時間做什麼,決定了人生的方向.人應當用理想、追求、情感去溫暖冰冷的時間.(張飛)
時間在流逝
曲阜 紀廣洋
今年春天的某個上午,朋友送我一盆含苞待放的文殊蘭.長劍一樣的葉片翠綠肥厚,有一種水汪汪的感覺,似剛從花棚里搬出來的.自葉片中心直立竄出一根足半米
多長的花葶,挺拔高挑,粗壯堅硬.花葶的上端又分生出十多個花序,長長的花苞或說花骨朵,粉紅里透著殷殷的紫紅,賞心悅目,心生愛憐.
下午,我把文殊蘭搬進朝陽的書房,明媚的春陽正從軒窗里斜照進來.我的心底豁然一亮,而且是那種隱含著芬芳氣息的明亮.期待她在明媚的暖陽里早點吐蕊.
剛剛沏好一杯茶,還沒喝完,我發現那束明媚的光,隨著太陽西移,已經偏離了文殊蘭.我放下茶杯,趕緊將文殊蘭搬動到那束被軒窗剪裁成的長條形的春光里.
打開電腦,檢索有關文殊蘭的內容——它居然被寺院定為「五樹六花」!(即佛經中規定寺院里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忽然覺著,這為葳蕤清芬的植物又平添幾分神秘色彩.
誰知,當我再次轉過身來,對這盆蘭花刮目相看時,發現那束動態的春陽又悄無聲息地轉移了位置……我趕緊起身,將花盆挪動到那束不斷移動的春陽里.我才真正
意識到「光陰」二字的不可挽留!今天,我看到了光陰的真實面目、感受了光陰的緊迫性和不可逆轉性、領略了光陰的冷酷和無情.
就這樣,在這個下午的大約三個小時的時間里,在我書房的有限空間里,追隨著不斷移動陽光,我一連搬動了七八次文殊蘭.
也許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吧?就在日落西山、春陽終於逃逸出我的房間時,剛剛入住的文殊蘭,居然一次性綻開五朵花蕊.這五朵靜然綻放的碩大的花朵,每朵有6片
細長的花瓣,中間紫紅,兩側粉紅,正徐徐向四周舒展,並漸漸向後側彎曲,生動宜人、雅麗大方,似乎正盡力地向我展示著她們的美麗與嫵媚……瞬息之間,整個
書房花香濃郁,滿堂飄香.不過,文殊蘭的花期並不長,沒過幾天就凋謝了.
我心生珍惜……
光陰是一朵芬芳的幽蘭,靜然花開,但時不待我.
點
評:敘事性的文章要麼以情節取勝,要麼以情感取勝.這篇文章屬於後者.而情感具有相通的地方,而考場命題作文的題旨又是相對明確的.那麼文章只能結合自己
個性化的生活來表情達意.我想這篇文章對於考生的啟示就在於,我們要將自己的生活融於寫作之中,要將普遍的情感裝到自己的生活中,才能做到以情動人.
(張飛)
時間在流逝
杭州 陸勇強
魯迅講過一個笑話:主人喜得貴子.有人說「這個孩子以後會當大官的」,主人很高興,重賞了這個人.另外一個人卻說:「這個孩子遲早是要死的.」主人非常生氣,把他逐出了家門.
誰的預言最靠譜?自然是後者.從時間的維度去考量,在這個世界上,最後的勝利者肯定是時間.
真理常常醜陋,甚至赤身裸體.而謊言總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受到大家歡迎.日子如東流之水,再無西歸的可能.生命如春花,一場夜雨,枯黃的葉子會生機盎然;可逝去了的時間,即便夜夜大雨,也逃不了斑駁滄桑.
時間易逝,歲月催老.時間一件件地抽走了你的所愛:你看著長輩們一個個地離我而去,或遭變故或罹絕症;你的朋友青春勃發,但面對真實的社會,卻被生活壓垮,頹廢了……你就站在旁邊,看著他們滑入深淵,無能為力.
在時間面前,如果你覺得這個世界上什麼都不可能了,不可能改變什麼,自己也不想改變什麼.如果這樣,那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人為什麼有意義,為什麼有能力去愛人?他的愛,如果不融入更高的愛,就永遠走不出時間的魔咒,要麼頹廢,要麼窮奢享受.人與人最大的區別在於對時間的利用.
元代的大畫家黃公望,早年醉心仕途,直至中年做了一個小官,卻因上司貪污連累入獄,差點丟了性命.出獄後自暴自棄,終日飲酒為樂.直到晚年才幡然而悟,把
一切功利都放下,垂暮之年在富春江邊畫下了《富春山居圖》,不久便去世了.黃公望終於抓住了屬於自己的時間尾巴,給後人留下了「天下山水第一神品」.當世
人都在為兩岸《富春山居圖》合璧賦予諸多「意義」時,很少有人想到黃公望的晚境,那「最後幾筆」的人性光彩.
人生歸「零」的論斷,對於貪心熾旺之人,反而會助燃熊熊慾火,就像柳宗元筆下的那種蟲子,把途中所看到的一切,不斷背在自己的身上,終於被壓在泥淖之中.
而對於一個參破人生的人來說,他知道屬於自己的時間並不多,只有輕裝上陣,才能最快地抵達終點,就像滑翔運動,需要奔跑,然後拋掉身上無益的重量,才能飛
得更高.
點評:以魯迅講過的笑話引出時間的話題,切合題意.觀點是面對時間的逝應當輕裝上陣,拋卻功利才能實現飛翔.(張飛)
時間在流逝
陳家橋
霍金先生坐在臨街的窗子旁,數著桌上彩色的小球,他知道再過半個小時,咖啡就會涼下來,而那個叫做麗達的女生不知會不會來.不過他唯一能確定的是,麗達
在昨晚是答應過要來的.他在等待.對於霍金先生來說,等待麗達,既是對年輕人的支持,同時也緣於他對這個年輕人的信任.如果要追問起來,其實他本來就不認
為跟麗達這樣的女孩交往有什麼不妥.
然而,時間在流逝.霍金先生有些不懷好意的笑了笑,這笑意被那個服務生看到了,他悄悄地堆另一個服務生
說,等人的霍金先生在偷偷笑呢.另一個服務生說,霍金先生也很珍惜時間啊.起先那位服務生顯然不這么看,他說,霍金先生可不這么簡單呢.就在他兩這樣聊著
的時候,霍金先生輕輕地握住咖啡杯,他抬起杯子,細心的望著杯沿上的一隻小蟲子,他看的入神,沒有發現麗達小姐已經進來了.
他本來是准備等她
半小時的,所以他沒有抬頭,他看不到麗達小姐,而麗達小姐也沒有認出霍金先生來,她雖然知道他的長相,她不過是不能相信坐在拐角的那個老頭就是霍金先生.
於是她向那兩個服務生做了個手勢,便在霍金先生相對著的遠處拐角坐了下來.兩個服務生為她服務,沒有料到她就是霍金先生要等的人.
霍金先生還
是做了幾件事,霍金先生盯著咖啡杯,他看見了黑洞,看見了宇宙深處,也有一間咖啡館,那兒坐著自己和麗達,正在講話.他有些心煩了,似乎是在指責這個女
孩,為什麼要遲到呢?女孩說,時間如果太快,不是黑洞會坍塌么,那我們就不能坐在這里了.霍金先生說,霍金說你已經夠慢的了.那女孩說,我是說假設.霍金
先生說,這是很難做到的.
女孩只是笑,而在這間真實的2011年的咖啡館,這個女孩仍然坐在桌旁,沒能向霍金先生走來.對於霍金先生來說,他已經
認出了她.他知道咖啡已經涼了.但是他沒有向她招手,他對那個服務生說,你去幫我問下那個女孩,就說那邊有位叫霍金的先生很冒昧的問,您是麗達嗎,他正在
等你.
點評:考場作文最忌含蓄.這樣的文章樣式不適合大多數考生.(張飛)
時間在流逝
常河
當秦始皇把徐福和他率領的一幫童男童女送到海邊的時候,他的心裡一定充滿著期待,他堅信這個叫徐福的術士能給自己找來長生不老之葯,從而讓時光在他身上停頓,讓自己在皇帝的位子上千秋萬代地「始皇」下去.
他不會想到,若干年後,他的這一貌似庄嚴的舉動成了最大的笑話.
可以肯定的是,當他在六國的土地上縱橫馳騁、攻城略地的時候,耳邊獵獵風聲攜裹著得,一定是韶華的快速流逝,每一次戰役之後,他在營帳中對鏡感嘆的,都
是白發的日趨增多,那時,他一定希望時間走得快一點,讓自己一統天下的壯志早日實現.而當他雄睨硝煙正在散去的天下時,他的內心在滿足的同時一定溢滿了悲
涼:時光在流逝,海闊的家業誰可分享?
這樣的感慨,在梟雄和英雄面前一樣公平,一樣強烈.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曹操,似乎更願意把自己的無奈投放到廣闊的宇宙之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這已經不再是對人生小我的感慨,橫向無邊的宇宙,和縱向無窮的時光,人已經渺小到可以忽略的地步.
盡管連孔子這樣的大師都在「逝者如斯夫」的時光面前徒喚無奈,但人們從來沒有停止前行的腳步,前行的姿態,本身就是對時光的抗衡,以短暫抗擊永恆,需要
的是挾泰山以越北海的勇氣.就是在這樣的悲壯對峙中,人類才創造出一個個奇跡,於是我們看到:時間在流逝,我們在成長.即便霜染白發,哪怕生命消失於無
形,我們也會給自己的內心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
我曾被那樣一組圖片深深感動:一對貴州偏遠山區的山民夫妻,在街上買了一個餅子,一掰為二,各
自幸福而滿足地吃著,他們的手,飽經生活滄桑的手,緊緊牽在一起……那可能是他們第一次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也可能是他們唯一一次走出大山,更多的時候,
他們在大山深處獨對飛鳥,耕種,勞作,喂雞,挑水……他們唯一的慰藉,就是勞作閑暇相視一笑,什麼都沒說,卻已經把眾生的感悟交流殆盡.
時光與他們,是毫無意義的,因為他們的生存已經超越了時光的流逝.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在張若虛的惆悵中,我們看到的是綿綿不絕的抗爭和奮然前行的悲愴,無論時間如何流逝,我們要做的只有一件事,讓自己在流逝中不斷成長.
點
評:文章由秦始皇、曹操、孔子寫到貴州的山民夫妻.面對「時間在流逝」的重大問題,作者思接千載,神遊古今.文章的觀點引人深思:讓我們用積極有為的行動
對抗時間的流逝,讓我們在時間的流逝中不斷成長.需要說明的是「時間在流逝」這個命題本身不是觀點,而是擺出了一種現象、一種存在.面對這種現象和存在,
我們應當保持這樣的態度,這才是觀點.觀點應當給人以啟迪,當然要啟發人向上.這篇文章觀點明確,能啟發人積極向上的思考.(張飛)
時間在流逝
張峪銘 (247200)安徽省示範高中東至三中
高山幽谷中蜷縮的最後一撮雪終於綳不住身子,委落於草叢中,化成了一絲水,匯成了一股泉,流成了一條溪.時間與它結伴而行,也流逝到光陰深處……
是啊,還有什麼能像河水那樣滔滔不絕地詮釋著時間,又有什麼像河水一樣在宇宙間「三態」切換得那麼自如?不可捉摸的時間,人們無法直接描述,只好藉助神奇的河水來形容了.於是就有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感嘆.
在北雁南飛時,我們知道了季節的更替;從青絲到白發知道時間的流逝.「少年不知愁滋味」,大多因為對時間的認識還是一種混沌狀態,等弱冠不在,自然有了
衣帶漸已緩,歲月忽已晚的悔恨.所以有許多憾事與時間有關,如在某個時間段,愛沒說出口,卻成了他人所愛.在流逝的時間中,孝未盡到位,親人卻不待.
時間給予每個人都是一天二十四小時.可每個人對時間的態度卻迥然不同.有的人說自己的時間太多,多得整把的拋撒也在所不惜,於是在燈紅酒綠里泡著,在紙
醉金迷中躺著,在「桌上長城」邊坐著,就這樣時間在酒杯中流走了,在奢靡里消蝕了,在賭桌邊輸盡了.這些人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可他們哪
里知道,「春去春回來,花謝花會再開」,只是季節的輪回,春已不是昨日春,花已不是先前花了.
他們也許會說,我這一生不也活過來了.是的,你
生命的長度達到了,可你就像一根豆芽菜,單薄得形影相弔.你回首一生時,你生命中有幾多讓人感動,有幾分讓人珍重?當然我不是說人人都要建立驚世偉業,但
只要在如水流逝的時間里踏踏實實做點事,即使是打工耕種,也能憑忠厚勤勞傳家,因為傳承一個品質比渾渾噩噩混日子好得多.
時間如流水,一去永
不回.時間的流逝比水更決絕.水可以停留,水可能倒流,可時間呢,你用什麼力量讓其停下,那怕是停一秒都做不到.時光倒流只不過是人類的夢想.所以古今中
外有許多聖賢先哲都勸人要珍惜時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已成了耳熟能詳的傳世箴言.可人的劣根性是,醉後方知酒濃,失去才覺可貴.就像
咋富的拆遷戶,等揮霍得所剩無幾時,悔之晚矣.
智者不一樣,他明白時間是無限的,但生命長度有限.於是他在有限的生命里做了許多事.錢學森,
這位科學泰斗,一生不題字,不參加宴請,不出席鑒定會.他說,我時間不多了,我還有許多事情需要做.是啊,人的差別在於是否珍惜時間,若在有限的時間內去
做更多有益的事情,也就在生命體里注入了內核.等到生命終結的一天,人們會說,他的一生是殷實而沉甸甸的.
時間在流逝,功業尚未成,對於有抱
負的人來說是一件苦惱的事.想當年辛棄疾報國無門,嘆時間流逝,盡管將「欄桿拍遍」,也無人知曉其「登臨意」.於是他吟出了「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
此」的詩句.真是英雄淚灑吳鉤,歲月不堪回首.而今開明的時代,我們沒有理由不去珍惜時間,實現人生價值.
時間在流逝.雖然雪年年有,春年年在,但這些只不過是飛逝的時間列車沿途丟下的旅客而已.因為水是去年的雪,春是昨天的冬.
時間在流逝,我們必須將愛說出口,將孝盡到位,將事做到好……抓住機遇,只爭朝夕.雖然我們不能遏減時間流逝的速度,但我們可以激起時間長河中的浪花,那怕只一朵.
『貳』 求以《時間在流逝》為題的作文
時間在流逝
時間靜靜地溜走了,世界悄悄地變了,我們也慢慢地長大了.過去的每一分鍾也將成為了歷史.
為何我們的時間一去不復返呢?
時間流逝.回憶那時,我們還是一個個不懂事的孩子,踏入小學大門.跟著老師學著"a,o,e"在那時,我們每天都是無憂無慮的.轉眼間,我們已是初中生了.時間流逝.每天似乎都過得很快.過不了多久,又到下午.每天都一樣:反反復復,復復反反......時間流逝像飛箭.當我們回過頭來要把握時間時,時間卻從我們的手逢理溜了. 所以,我們要把握現有的時間.俗話說得好: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每個人的時間都是平等的,沒有說哪個人多哪個人少的.看的只是你有沒有把握住,好好利用時間,這樣每個人取得的結果都不一樣.記住!時間是一去不返的,過去的時間是永遠的歷史,永遠成為過去.珍惜時間,就等於珍惜自己. 時間在流逝,過去的,美好的,也隨時間去了,曾經純真的友誼,不知逝去了哪裡…… 在青年人眼中,時間只是用來虛度的;在父母中,時間是用來給孩子讀書的;在老年人中,時間是用來珍惜的。 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時間是一去不復返的,有許多人都後悔自己在青少年時期虛度了時光,想改變時間流逝的速度,但那是無發達成的願望。可是無法達成,也可以想像的啊!所以,青年的我們,請不要被歡樂蒙蔽著,不要被歡樂扼殺了我們的青春!請不要再虛度時光,不要再浪費青春吧!一寸光陰一寸只要我們使用得好,時間總是夠的.
時間在流逝
安徽省含山中學吳耀新
時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這是詩人眼中的時間流逝;「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這是哲人眼中的時間流逝;「聽時光飛舞」 這是文人眼中的時間流逝。而我眼中的時間流逝則是「不悔昨天,不怨今天,不怕明天」。
時間在流逝,對於過去的昨天,我選擇「讓過去過去」的不悔。對於昨天的過去,有人說,回憶是遺忘的開始,遺忘是回憶的結束。有人說,過去應該銘記而不應該忘記。有人說,戀舊的人是現在活得不幸福的好人。而我卻一直堅持著自己當初的認為。記得在一次考前心理輔導課上,面對著那一張張年輕四溢但懊悔異常的青春臉龐,我動情地說了一句「如果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那麼我們就要在上面把了(le)變成了(liao)!」,是呀,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無論我們的過去是如何地輝煌或是如何地不堪,當我們去直接面對它們時,我們只能選擇放下,事實上也是我們只有選擇了放下,我們才能抽身、轉身、離開,然後再次出發!前兩天,我讓我的學生們寫了「我這三年」的命題作文,不少孩子都在追悔虛度的光陰,後悔年少的無知,懊惱之情溢於言表。而我想告訴他們的是:過無悔人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追求,對於一個青年人來說,就是要想到就做,做過即了!如此,當我們年老的時候,坐在溫暖的火爐旁回首往事時,我們臉上的每一個皺紋都會微笑著說——我的一生是在無悔中度過的。
時間在流逝,對於現在的今天,我選擇「讓現在正在」的不怨。對於今天的現在,不滿者甚眾:怒發沖冠者有之,怨氣沖天者有之,更有甚者,怨天怨地怨自己。而我選擇的是「漫隨天際雲卷雲舒」的不驚,「笑看庭前花開花落」的無意,只追求,不強求!在一次與青年教師的座談中,我說「作為年輕人,我們應該多一點朝氣,少一點怨氣;多一點底氣,少一點傲氣;多一點銳氣,少一點怒氣」,此話不假的:工作中,生活中,可謂是「人人有困境,個個有煩惱」,然而,我們不可怨,不能怨!常言道「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當一個人怨氣太重時,他就會怨天尤人,就會不思進取,就會「不為成功找方法,只為失敗找借口」,一般人如此,青年人更容易如此,所以,我常教導我的學生說「永遠不要抱怨那些無法改變的東西,用行動改變那些可以改變的東西,用智慧去分辨這兩者」,而我自己不僅是這樣說的,也是努力這樣做的,因為,只有如此,才有可能成為一個「看得透、想得開,放得下,忘得掉」的生活智者。
時間在流逝,對於未來的明天,我選擇「讓未來到來」的不怕。對於明天的未來,我不怕,因為「未來還未來」,這是我所帶的高三理(2)班教室後面黑板報上的一句格言。它也是我所激賞的一種生活態度。我業余從事心理咨詢工作已有八九年時間了,在我接待的形形色色的來訪者中,更多的是各種各樣的焦慮症患者:應試焦慮、職業焦慮、情感焦慮。。。。。。不一而足,但是對未來的高度焦慮卻是這些人群的共有特點,其實也是他們的真正病因!有資料說,焦慮症已經成為了我們這個社會的首要心理通病,我不知道這是不是轉型社會的特點,是不是社會發展的代價,但我清楚也明白:如果一個人老是活在對未來的恐懼中,他是不可能幸福的!雖然,我不敢說未來是為我而來的,但我知道未來不是虛幻,未來是今天的明天;我不想說明天會更好,但我明白努力了明天就會大不一樣;我不會說世界有我不值一喜世界無我不值一悲,但我了解生活不是生下來活下去,而是應該擦亮夢想,舞動人生。
時間在流逝,對於過去的昨天,我選擇「讓過去過去」的不悔;對於現在的今天,我選擇「讓現在正在」的不怨;對於未來的明天,我選擇「讓未來到來」的不怕。你的選擇呢?
時間在流逝
青島 矯友田
許多年來,在我的書桌抽屜里一直珍藏著一條老手帕。它,是用那種現在已經很少見的白色粗布裁製的。手帕上面,用紅黃絲線綉著兩只憨態可掬的小白兔。那些原本鮮艷的絲線,也早已經開始褪色。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同學們都有一條圖案漂亮的小手帕,唯有我的那條是母親用白布裁製的。我就纏著母親,希望她能夠給我購買一條漂亮點的花手帕。母親笑言:「你自己在手帕上畫一幅畫,我來給你綉。」
於是,我就在手帕上畫了兩只小白兔。母親年輕時,是我們這兒的綉花高手。因此,她很輕松地就把我原本畫成四不像的兩只小白兔,綉得活靈活現。
手帕雖然是用白粗布裁製的,但是同學們都很羨慕。因為上面的那幅可愛的圖案,是我自己親手設計的……數十年的時光匆匆而逝,而那條老手帕,好像是歲月送給我的一份特殊禮物。每當將它展開的時候,我的眼睛都會陡然穿透那些泛黃的記憶,彷彿看到那兩只可愛的小白兔……
有一次,我拿起那條老手帕來到母親的病床前,母親用那隻會活動的手掌,在泛黃的手帕上輕輕撫摸一會兒。隨後,她笑著說:「這還是在你上小學三年級時我給你綉的。那個晚上下著雨,為了買一條新手帕,你鬧的情緒比雨還大哩。」
母親對它的記憶竟然如此清晰!我忍不住淚水,悄悄地轉身拭掉了。時間在流逝,我的容貌逐漸老去,但是我的性格好像一點都沒變。內心深處仍時時彌散著漂泊天涯的勇氣,渴望著尋找到精神的自由。同時,我也始終保留著那一份童年時即有的善良。
偶爾在跟同學聚會的時候,他們也總是會這樣對我說:「只有你的性格沒有多大改變,還是像從前一樣,喜歡聆聽,喜歡沉默。」
難道我收藏那條老手帕,與自己現在的心境是一種巧合嗎?我希望自己像那條手帕一樣,隨著時光慢慢老去的同時,仍然能夠珍藏溫暖的親情,並保留住一個真實的自我。
時間在流逝
柳州 青絲
千年之前,蘇軾在《赤壁賦》里發出感嘆:「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與滾滾不盡的長江相比起來,人生不過須臾。時間就像浩瀚的長江,動態的,你只有緊緊跟住它的腳步,才不至於被拋下。只有乘舸中流,與之搏擊,才能感覺到生命的脈搏,體察到社會的呼吸,了解自己將要做些什麼。如果只是在河岸上觀望,除了徒自傷悲,什麼也不會得到。
面對流逝的時間,我們絕不可能另闢蹊徑,唯一可把握的,是合理和充分地利用時間。這一切的前提,是對自己的人生有著明確的規劃,有著堅定的信念,即使遭遇挫折,也不能回頭,只能愈挫愈勇。夢,總應該有,沒有夢想,也就不會有努力,只會溫吞水一樣地生活,渾渾噩噩。
時間對於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意義。對於智者來說,它是上天賜予的最好禮物,因為它能讓智者看到更多的人生精彩,學到更多的知識,從而令生命和精神走向永恆;但是對於愚者來說,時間就像一段揮之不去的夢魘,空虛不實,沒有明確目標與信念,難免迷失方向,只能麻木虛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直到再也不能重復為止。
雖然怎樣定位人生的方向和坐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始終相信,只要按照自己的信念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同樣可以走出一片天地。因為,凡是對人生有著明確規劃的人,對於時間的把握往往也會做得更好,能將時間的效用發揮到極致。
戰國時期的寧越就是很著名的例子。寧越是個每天扯牛尾巴耕作的農人,因不堪勞苦,就詢問他人,怎樣才能改變這種生活方式?旁人告訴他,只有讀書,讀三十年的書,就可以免掉這樣的勞苦。於是寧越在別人玩耍時依然不懈苦讀。經過十五年的努力,最終成為周威王的國師。
盡管我們並不一定要認同這樣的人生,但是我們可以從中嘗試著去印證另一種答案,找到人生的另一種詮釋。而這,就是時間與人生的辯證法。只有善用時間,人生才有可能富有效率,才有可能讓人生更為精彩生動。
點評:文章認為,面對時間在流逝,傷悲、徘徊是徒勞的;我們能做的合理並充分利用時間。文章多是說理,倘若能運用一些事例充實文章,文章的論證會更有力。(張飛)
時間在流逝
北京 韓浩月
問一個五年級小孩,「你覺得時間過得慢嗎?」他愁容滿面:「太慢了,什麼時候才能到暑假啊?」同樣的問題問給一個處在青春期的少年,他臉上有復雜的神情:「一個月我感覺就像一年那麼漫長……」
記憶深處的一個夜晚,突然醒來,難以入眠。廚房的水龍頭每隔三五秒滴上一滴,落在水池,亦落在一個少年容易感懷的心頭。那瞬間,我感覺到時間的速度和重量。在等待的過程里,三五秒變得像三五分鍾甚至三五十分鍾那樣漫長,輕盈的水滴穿過耳膜到達心頭,猶如錘擊。
漫長的時間讓人絕望,它如同午夜悄然覆蓋沙灘的黑色海水,而你卻如一條體力盡失的弱小之魚,在被淹沒之前,只求能夠小小地呼吸一口氧氣。當時間如此緩慢的時候,確實有生命被吞噬之感;但反過來看,何嘗不是時間送給生命的禮物?它在每一顆靈魂上都留下烙痕。以天為單位,印上均等的刻度,在刻度之間,你可以從容書寫每一分每一秒。當你的靈魂被飛揚的慾望所牽引、被沉重的生活所壓迫時,你會懷念靈魂被放養的那段簡單歲月。
時間是從什麼時候突然快起來的?25歲?30歲?抑或40歲、50歲?沒人能找到那個節點,只是突然覺得,那頭永遠在山坡上悠然自得的食草動物,突然化身為動作迅捷、貪得無厭的食肉動物,它最感興趣的事情就是爭奪、撕扯,對此有人恐慌、有人無奈,也有人憤怒、抗爭。
時間把人的生命分為兩半,如同詩人所寫:「一半是光亮,一半是黑暗」。也像歌者所唱:「一天用來出生,一天用來死亡」。對待時間的態度,決定我們的生命質量,把時間用來做什麼,決定我們的人生方向。
時間,求求你,停下來——我們只能用自己的情感給冰冷的時間賦予熱度。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會有很多人掌握了「留住時間」的秘密和訣竅,他們是那些把生命當「相冊」的人,在這部「相冊」里,理想、追求、人生、情感……
點評:專業作家的文章多以才氣為文,普通學子「可望」而不必「及」的。時間讓人「絕望」地「漫長」,而又快速飛逝。我們對待時間的態度,決定了我們生命的質量;我們用時間做什麼,決定了人生的方向。人應當用理想、追求、情感去溫暖冰冷的時間。(張飛)
時間在流逝
曲阜 紀廣洋
今年春天的某個上午,朋友送我一盆含苞待放的文殊蘭。長劍一樣的葉片翠綠肥厚,有一種水汪汪的感覺,似剛從花棚里搬出來的。自葉片中心直立竄出一根足半米多長的花葶,挺拔高挑,粗壯堅硬。花葶的上端又分生出十多個花序,長長的花苞或說花骨朵,粉紅里透著殷殷的紫紅,賞心悅目,心生愛憐。
下午,我把文殊蘭搬進朝陽的書房,明媚的春陽正從軒窗里斜照進來。我的心底豁然一亮,而且是那種隱含著芬芳氣息的明亮。期待她在明媚的暖陽里早點吐蕊。
剛剛沏好一杯茶,還沒喝完,我發現那束明媚的光,隨著太陽西移,已經偏離了文殊蘭。我放下茶杯,趕緊將文殊蘭搬動到那束被軒窗剪裁成的長條形的春光里。
打開電腦,檢索有關文殊蘭的內容——它居然被寺院定為「五樹六花」!(即佛經中規定寺院里必須種植的五種樹六種花)忽然覺著,這為葳蕤清芬的植物又平添幾分神秘色彩。
誰知,當我再次轉過身來,對這盆蘭花刮目相看時,發現那束動態的春陽又悄無聲息地轉移了位置……我趕緊起身,將花盆挪動到那束不斷移動的春陽里。我才真正意識到「光陰」二字的不可挽留!今天,我看到了光陰的真實面目、感受了光陰的緊迫性和不可逆轉性、領略了光陰的冷酷和無情。
就這樣,在這個下午的大約三個小時的時間里,在我書房的有限空間里,追隨著不斷移動陽光,我一連搬動了七八次文殊蘭。
也許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吧?就在日落西山、春陽終於逃逸出我的房間時,剛剛入住的文殊蘭,居然一次性綻開五朵花蕊。這五朵靜然綻放的碩大的花朵,每朵有6片細長的花瓣,中間紫紅,兩側粉紅,正徐徐向四周舒展,並漸漸向後側彎曲,生動宜人、雅麗大方,似乎正盡力地向我展示著她們的美麗與嫵媚……瞬息之間,整個書房花香濃郁,滿堂飄香。不過,文殊蘭的花期並不長,沒過幾天就凋謝了。
我心生珍惜……
光陰是一朵芬芳的幽蘭,靜然花開,但時不待我。
點評:敘事性的文章要麼以情節取勝,要麼以情感取勝。這篇文章屬於後者。而情感具有相通的地方,而考場命題作文的題旨又是相對明確的。那麼文章只能結合自己個性化的生活來表情達意。我想這篇文章對於考生的啟示就在於,我們要將自己的生活融於寫作之中,要將普遍的情感裝到自己的生活中,才能做到以情動人。 (張飛)
時間在流逝
杭州 陸勇強
魯迅講過一個笑話:主人喜得貴子。有人說「這個孩子以後會當大官的」,主人很高興,重賞了這個人。另外一個人卻說:「這個孩子遲早是要死的。」主人非常生氣,把他逐出了家門。
誰的預言最靠譜?自然是後者。從時間的維度去考量,在這個世界上,最後的勝利者肯定是時間。
真理常常醜陋,甚至赤身裸體。而謊言總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受到大家歡迎。日子如東流之水,再無西歸的可能。生命如春花,一場夜雨,枯黃的葉子會生機盎然;可逝去了的時間,即便夜夜大雨,也逃不了斑駁滄桑。
時間易逝,歲月催老。時間一件件地抽走了你的所愛:你看著長輩們一個個地離我而去,或遭變故或罹絕症;你的朋友青春勃發,但面對真實的社會,卻被生活壓垮,頹廢了……你就站在旁邊,看著他們滑入深淵,無能為力。
在時間面前,如果你覺得這個世界上什麼都不可能了,不可能改變什麼,自己也不想改變什麼。如果這樣,那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人為什麼有意義,為什麼有能力去愛人?他的愛,如果不融入更高的愛,就永遠走不出時間的魔咒,要麼頹廢,要麼窮奢享受。人與人最大的區別在於對時間的利用。
元代的大畫家黃公望,早年醉心仕途,直至中年做了一個小官,卻因上司貪污連累入獄,差點丟了性命。出獄後自暴自棄,終日飲酒為樂。直到晚年才幡然而悟,把一切功利都放下,垂暮之年在富春江邊畫下了《富春山居圖》,不久便去世了。黃公望終於抓住了屬於自己的時間尾巴,給後人留下了「天下山水第一神品」。當世人都在為兩岸《富春山居圖》合璧賦予諸多「意義」時,很少有人想到黃公望的晚境,那「最後幾筆」的人性光彩。
人生歸「零」的論斷,對於貪心熾旺之人,反而會助燃熊熊慾火,就像柳宗元筆下的那種蟲子,把途中所看到的一切,不斷背在自己的身上,終於被壓在泥淖之中。而對於一個參破人生的人來說,他知道屬於自己的時間並不多,只有輕裝上陣,才能最快地抵達終點,就像滑翔運動,需要奔跑,然後拋掉身上無益的重量,才能飛得更高。
點評:以魯迅講過的笑話引出時間的話題,切合題意。觀點是面對時間的流逝應當輕裝上陣,拋卻功利才能實現飛翔。(張飛)
時間在流逝
陳家橋
霍金先生坐在臨街的窗子旁,數著桌上彩色的小球,他知道再過半個小時,咖啡就會涼下來,而那個叫做麗達的女生不知會不會來。不過他唯一能確定的是,麗達在昨晚是答應過要來的。他在等待。對於霍金先生來說,等待麗達,既是對年輕人的支持,同時也緣於他對這個年輕人的信任。如果要追問起來,其實他本來就不認為跟麗達這樣的女孩交往有什麼不妥。
然而,時間在流逝。霍金先生有些不懷好意的笑了笑,這笑意被那個服務生看到了,他悄悄地堆另一個服務生說,等人的霍金先生在偷偷笑呢。另一個服務生說,霍金先生也很珍惜時間啊。起先那位服務生顯然不這么看,他說,霍金先生可不這么簡單呢。就在他兩這樣聊著的時候,霍金先生輕輕地握住咖啡杯,他抬起杯子,細心的望著杯沿上的一隻小蟲子,他看的入神,沒有發現麗達小姐已經進來了。
他本來是准備等她半小時的,所以他沒有抬頭,他看不到麗達小姐,而麗達小姐也沒有認出霍金先生來,她雖然知道他的長相,她不過是不能相信坐在拐角的那個老頭就是霍金先生。於是她向那兩個服務生做了個手勢,便在霍金先生相對著的遠處拐角坐了下來。兩個服務生為她服務,沒有料到她就是霍金先生要等的人。
霍金先生還是做了幾件事,霍金先生盯著咖啡杯,他看見了黑洞,看見了宇宙深處,也有一間咖啡館,那兒坐著自己和麗達,正在講話。他有些心煩了,似乎是在指責這個女孩,為什麼要遲到呢?女孩說,時間如果太快,不是黑洞會坍塌么,那我們就不能坐在這里了。霍金先生說,霍金說你已經夠慢的了。那女孩說,我是說假設。霍金先生說,這是很難做到的。
女孩只是笑,而在這間真實的2011年的咖啡館,這個女孩仍然坐在桌旁,沒能向霍金先生走來。對於霍金先生來說,他已經認出了她。他知道咖啡已經涼了。但是他沒有向她招手,他對那個服務生說,你去幫我問下那個女孩,就說那邊有位叫霍金的先生很冒昧的問,您是麗達嗎,他正在等你。
點評:考場作文最忌含蓄。這樣的文章樣式不適合大多數考生。(張飛)
時間在流逝
常河
當秦始皇把徐福和他率領的一幫童男童女送到海邊的時候,他的心裡一定充滿著期待,他堅信這個叫徐福的術士能給自己找來長生不老之葯,從而讓時光在他身上停頓,讓自己在皇帝的位子上千秋萬代地「始皇」下去。
他不會想到,若干年後,他的這一貌似庄嚴的舉動成了最大的笑話。
可以肯定的是,當他在六國的土地上縱橫馳騁、攻城略地的時候,耳邊獵獵風聲攜裹著得,一定是韶華的快速流逝,每一次戰役之後,他在營帳中對鏡感嘆的,都是白發的日趨增多,那時,他一定希望時間走得快一點,讓自己一統天下的壯志早日實現。而當他雄睨硝煙正在散去的天下時,他的內心在滿足的同時一定溢滿了悲涼:時光在流逝,海闊的家業誰可分享?
這樣的感慨,在梟雄和英雄面前一樣公平,一樣強烈。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的曹操,似乎更願意把自己的無奈投放到廣闊的宇宙之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這已經不再是對人生小我的感慨,橫向無邊的宇宙,和縱向無窮的時光,人已經渺小到可以忽略的地步。
盡管連孔子這樣的大師都在「逝者如斯夫」的時光面前徒喚無奈,但人們從來沒有停止前行的腳步,前行的姿態,本身就是對時光的抗衡,以短暫抗擊永恆,需要的是挾泰山以越北海的勇氣。就是在這樣的悲壯對峙中,人類才創造出一個個奇跡,於是我們看到:時間在流逝,我們在成長。即便霜染白發,哪怕生命消失於無形,我們也會給自己的內心交上一份完美的答卷。
我曾被那樣一組圖片深深感動:一對貴州偏遠山區的山民夫妻,在街上買了一個餅子,一掰為二,各自幸福而滿足地吃著,他們的手,飽經生活滄桑的手,緊緊牽在一起……那可能是他們第一次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也可能是他們唯一一次走出大山,更多的時候,他們在大山深處獨對飛鳥,耕種,勞作,喂雞,挑水……他們唯一的慰藉,就是勞作閑暇相視一笑,什麼都沒說,卻已經把眾生的感悟交流殆盡。
時光與他們,是毫無意義的,因為他們的生存已經超越了時光的流逝。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在張若虛的惆悵中,我們看到的是綿綿不絕的抗爭和奮然前行的悲愴,無論時間如何流逝,我們要做的只有一件事,讓自己在流逝中不斷成長。
點評:文章由秦始皇、曹操、孔子寫到貴州的山民夫妻。面對「時間在流逝」的重大問題,作者思接千載,神遊古今。文章的觀點引人深思:讓我們用積極有為的行動對抗時間的流逝,讓我們在時間的流逝中不斷成長。需要說明的是「時間在流逝」這個命題本身不是觀點,而是擺出了一種現象、一種存在。面對這種現象和存在,我們應當保持這樣的態度,這才是觀點。觀點應當給人以啟迪,當然要啟發人向上。這篇文章觀點明確,能啟發人積極向上的思考。(張飛)
時間在流逝
張峪銘 (247200)安徽省示範高中東至三中
高山幽谷中蜷縮的最後一撮雪終於綳不住身子,委落於草叢中,化成了一絲水,匯成了一股泉,流成了一條溪。時間與它結伴而行,也流逝到光陰深處……
是啊,還有什麼能像河水那樣滔滔不絕地詮釋著時間,又有什麼像河水一樣在宇宙間「三態」切換得那麼自如?不可捉摸的時間,人們無法直接描述,只好藉助神奇的河水來形容了。於是就有了「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感嘆。
在北雁南飛時,我們知道了季節的更替;從青絲到白發知道時間的流逝。「少年不知愁滋味」,大多因為對時間的認識還是一種混沌狀態,等弱冠不在,自然有了衣帶漸已緩,歲月忽已晚的悔恨。所以有許多憾事與時間有關,如在某個時間段,愛沒說出口,卻成了他人所愛。在流逝的時間中,孝未盡到位,親人卻不待。
時間給予每個人都是一天二十四小時。可每個人對時間的態度卻迥然不同。有的人說自己的時間太多,多得整把的拋撒也在所不惜,於是在燈紅酒綠里泡著,在紙醉金迷中躺著,在「桌上長城」邊坐著,就這樣時間在酒杯中流走了,在奢靡里消蝕了,在賭桌邊輸盡了。這些人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憂,可他們哪裡知道,「春去春回來,花謝花會再開」,只是季節的輪回,春已不是昨日春,花已不是先前花了。
他們也許會說,我這一生不也活過來了。是的,你生命的長度達到了,可你就像一根豆芽菜,單薄得形影相弔。你回首一生時,你生命中有幾多讓人感動,有幾分讓人珍重?當然我不是說人人都要建立驚世偉業,但只要在如水流逝的時間里踏踏實實做點事,即使是打工耕種,也能憑忠厚勤勞傳家,因為傳承一個品質比渾渾噩噩混日子好得多。
時間如流水,一去永不回。時間的流逝比水更決絕。水可以停留,水可能倒流,可時間呢,你用什麼力量讓其停下,那怕是停一秒都做不到。時光倒流只不過是人類的夢想。所以古今中外有許多聖賢先哲都勸人要珍惜時間。「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已成了耳熟能詳的傳世箴言。可人的劣根性是,醉後方知酒濃,失去才覺可貴。就像咋富的拆遷戶,等揮霍得所剩無幾時,悔之晚矣。
智者不一樣,他明白時間是無限的,但生命長度有限。於是他在有限的生命里做了許多事。錢學森,這位科學泰斗,一生不題字,不參加宴請,不出席鑒定會。他說,我時間不多了,我還有許多事情需要做。是啊,人的差別在於是否珍惜時間,若在有限的時間內去做更多有益的事情,也就在生命體里注入了內核。等到生命終結的一天,人們會說,他的一生是殷實而沉甸甸的。
時間在流逝,功業尚未成,對於有抱負的人來說是一件苦惱的事。想當年辛棄疾報國無門,嘆時間流逝,盡管將「欄桿拍遍」,也無人知曉其「登臨意」。於是他吟出了「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的詩句。真是英雄淚灑吳鉤,歲月不堪回首。而今開明的時代,我們沒有理由不去珍惜時間,實現人生價值。
時間在流逝。雖然雪年年有,春年年在,但這些只不過是飛逝的時間列車沿途丟下的旅客而已。因為水是去年的雪,春是昨天的冬。
時間在流逝,我們必須將愛說出口,將孝盡到位,將事做到好……抓住機遇,只爭朝夕。雖然我們不能遏減時間流逝的速度,但我們可以激起時間長河中的浪花,那怕只一朵。
『叄』 800字作文,溫柔是成績的刺
青春,使三千尺飛流,逆行;讓八萬里大地,倒轉。即使博得個遍體鱗傷,也要橫掃八荒。
青春,腳踏六合,在咆哮;氣吞萬宇,在怒吼。即使落得個粉身碎骨,也要扭轉乾坤。
想那氣蓋五洲的嬴政,雖有萬夫不當之勇,卻仍要臣服於青春的膝下。想那漢武大帝,雖開辟一代盛世,卻在行將就木之年苦尋駐足青春之術;想那一笑傾城,再笑傾國的伊人,若非迷失了青春的本性,又怎會在廣寒宮中獨守。
帝王伊人亦如此,我又何為?
曾頂著漫舞的風雪,掙扎在一臉的茫然;
曾迎著刺眼的陽光,尋覓蒸發了的足跡;
曾逆著霜冷的長河,哭追遺失了的青春;
終於,在一株紫蘭花的身上發現了青春的身影。它昂首闊步,毅然將足跡覆蓋在每一縷陽光可以到達的地方。它打破了時空的禁錮,東南西北,春夏秋冬,都將是對青春堅定的信仰者。雖然,每一縷芬芳都要沾染上血腥的味道;雖然,每一次成長都要慾火奮戰;雖然,一次挫敗都讓它日夜煎熬。但它始終會為了心中的那份青春的嚮往將生命進行到底。
一陣風掠起我深埋已久的嘴角,我輕輕的蠕動著,生怕泛起了我闊別多時的淚海。一個不小心,決堤了。奔涌著,閃爍著,拍打著。一道道,一痕痕,一行行,漫無目的的在我的臉頰上炫耀不可一世的威風。我才知道,即使是溫柔的心碎,即便是含笑的眼淚,也無法令你為之動容。
惆悵因為你的鐵石心腸隨即襲來,打得我措手不及,毫無招架之力。苦苦地哀求,希望最後一滴眼淚能夠挽留住你前進的步伐,即使給我指明你要去的方向,也能阻止紅豆在我心中生根發芽。
可是你的這一劍刺得太溫柔!
於是乎,我放縱了。
時而飲一斛愁緒,時而品一杯蕭索,時而借著月光痛飲,三分酒入豪腸,七分釀成對你的嚮往,綉口一出,吐出了對往事的回憶。
曾記,寒山寺的鍾聲,悠悠的回盪在天際,沐浴掉了喃喃的經聲,便少了幾分俗氣,多了幾分天真;曾記,武陵人的紙鳶,飄逸灑脫,不時的引吭高歌,紅了花,綠了草。雖不失傳奇之經典,又不乏現實之潮流。但終究被一線所困。既無法實現「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情,也無法達到「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壯志。
就這樣毫無破綻的把青春給悶殺了!
凋零的花撞擊塵土的聲音把我的思緒硬生生地拽了回來。木木的我,彳亍在青春的小巷,失去了方向感的我,只能靠著花開的窸窣聲來判斷該走的方向。因為我知道花所綻放的味道,必將彌漫著青春的氣息
青春來的時候就註定了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