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湯河海棠

湯河海棠

發布時間: 2022-06-07 20:26:38

㈠ 沂州海棠的發展

㈡ 臨沂三區概況

蘭山概況
蘭山區位於山東省東南部,地處中國東部地區南北交匯地帶和長三角、環渤海兩大經濟區的中間地帶,是臨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和商貿中心,轄7鎮4街道、472個村社區、1處省級工業園,總面積839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06萬,流動人口56萬。近年來,蘭山區共榮獲國家環保模範城、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全國法制縣區創建先進單位、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區、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省服務業發展先進區、省雙擁模範區省級文明區、全省最佳投資城市等多項省級以上榮譽稱號。
蘭山區歷史文化悠久。駐地臨沂城,始建於公元前492年,至今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山東省的重點歷史文化名城。境內有出土《孫子兵法》的漢墓竹簡博物館,是書聖王羲之、「至孝」王祥、著名書法家軍事家顏真卿、「篤聖」閔子騫的故里,素有「魯南古城秀,琅琊名士多」之美譽。
蘭山區交通運輸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區內公路、鐵路、航空等交通網路四通八達,京滬高速、膠新鐵路縱貫南北,日東高速、兗石鐵路橫跨東西,327、205、206國道和數條省際幹道縱橫交織。臨沂飛機場已開通國內16個城市的航線,是魯南地區最大的航空港。
蘭山區人居環境優越。轄區河網密集、城水相依,沂河、祊河、涑河等七條河流穿境而過,擁有水面50平方公里;鎮山、孝河和羲之園風景區別具特色;氣候條件良好,全年平均氣溫14.1℃,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成功創建了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環保模範城、國家衛生城市。
蘭山區商貿物流發達。商貿批發城總營業面積900萬平方米,各類專業批發市場93處,市場經營戶4萬多家,從業人員20多萬人,日客流量30萬人次,年交易額850億元。現代物流發達,電子商務、會展經濟、網上交易活躍,物流配送覆蓋全國各地。現有金蘭、天源、林豐等大型物流貨運配載市場13家,配載業戶4000多家。先後被授予中國市場名城、中國十大品牌市場、全國現代物流基地示範城市、中國最具競爭力品牌市場等稱號。
蘭山區產業特色鮮明。培育發展了食品、板材、有色金屬、機械等八大特色產業,是全國最大的肉製品加工基地、板材生產基地,電解銅生產加工能力國內名列前茅。有4家企業進入中國民企500強,3家企業(金鑼集團、山松生物、億利達集團)在境外上市。
蘭山經濟發展迅速,立足「全市當龍頭、全省爭先進、全國創一流」,圍繞建設「區域經濟龍頭區、現代服務業核心區、宜居城市標志區、先進文化示範區」,牢牢把握科學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積極應對宏觀形勢的新變化,堅定信心抓機遇,攻堅克難促發展,千方百計保民生,實現了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和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近年來,蘭山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各部門的關心支持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全市「四三二一」思路和「三年翻番、五年跨越」要求,團結奮進,務實拼搏,科學發展,勇爭一流。2011年,全區完成生產總值578.5億元,增長12.3%;地方財政收入30.16億元,增長21.9%;固定資產投資381.6億元,增長23.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24232元、9342元,分別增長15.2%和15.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20億元,增長18%。

羅庄概況
臨沂市羅庄區位於山東省東南部,地跨東經118°05′~118°25′,北緯34°45′~35°03′。北靠蘭山區,東與河東區隔沂河相望,西與蒼山縣接壤,南與郯城縣為鄰。南北最大縱距31.3公里,東西最大橫距29.5公里。總面積500平方公里。
羅庄區地理位置優越,是魯南蘇北重要的交通樞紐。境內206國道縱貫南北,兗石鐵路橫穿北部,距臨沂飛機場10公里,距日照、嵐山、連雲港三大港口僅百公里。區內設有國家社會發展綜合實驗區、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省級開放開發綜合實驗區和省級外向型農業開發示範區。

地形地質
羅庄區境內以平原、丘陵兩種類型為主,地勢西高東低,東部是沂河沖積平原,西部多為丘陵。
境內地質構造比較古老,處於沂沭斷裂帶西側,其構造體系大部分屬新華夏系第二隆起帶。地層主要出露古生界、中生界地層,在沂河沖積平原覆蓋有新生界第四系鬆散堆積物。按出露地層從老到新依次是:(1)奧陶系,岩性主要有含燧石結核及條帶的白雲質灰岩、角礫泥灰岩、泥灰岩及泥質灰岩,總厚度687—750米,主要分布在高都、付庄及冊山等街道辦事處;(2)石炭系,岩性為頁岩、砂岩、殘余鐵礦、粘土頁岩及煤層等,總厚度267—317米、主要分布於羅庄、盛庄、高都、冊山、付庄等街道辦事處;(3)三疊系,岩性為砂岩、頁岩、粘土岩、砂質頁岩夾煤層,厚度達355米,零星分布於羅庄、雙月湖街道辦事處。(4)白堊系,岩性為砂岩、砂礫岩、凝灰質角礫岩,僅分布在高都街道辦事處的東部。(5)第四系鬆散沉積物,主要分布在沂河附近,其岩性為沖洪積亞沙土、亞粘土及中粗砂夾礫石,部分地區為中細沙。

土壤
羅庄區地處臨郯蒼平原腹地,土質肥沃,主要有褐土、潮土、水稻土和砂姜黑土4大類。
褐土類,面積約11.5萬畝,包括褐土性土、淋溶褐土、潮褐土和褐土4個亞類,主要分布在羅庄街道辦事處西部和付庄街道辦事處西部。
潮土類,面積約5.2萬畝,包括潮土和濕潮土2個亞類,潮土主要分面在盛庄、高都和冊山街道辦事處的近河區域,小面積的濕潮土分布在湯庄街道辦事處南部。
水稻土類,面積約5.5萬畝,主要分布在冊山街道辦事處、高都街道辦事處的西南部和盛庄街道辦事處的東南部。
砂姜黑土類,面各約2.5萬畝,主要分布在羅庄街道辦事處東部、盛庄街道辦事處西南部和湯庄街道辦事處的西北部。

山脈河流

境內山脈均起自蒙山,共有大小山嶺48座,海拔55米至272.4米,相對高差217.4米。
慶雲山位於冊山、付庄、羅庄三個街道辦事處交界處。
石猴山,原名五子山,位於雙月湖街道辦事處湖西崖村西。
蟠龍山,位於羅庄街道辦事處山南頭村西北。
響馬嶺,位於盛庄街道辦事處紅土屯村西;
青風嶺,位於盛庄街道辦事處花埠圈村西,兩嶺系姊妹嶺。
鳳凰嶺,位於付庄街道辦事處西部,景色清幽,林蔥水碧,綿延五里。
境內有沂河、武河、南涑河、陷泥河、燕子河五大河流,共有25條干支流,河流總長度186公里,分屬沂河河系和中運河河系,統屬淮河水系。
沂河,又稱沂水,發源於沂源縣松山北麓,全長574公里,流域總面積1.07萬平方公里,有大小支流入羅庄區境內,為羅庄、河東兩區界河。流經我區盛庄、西高都、冊山三個街道辦事處,境內流長18.5公里。沿河地帶人口密集,土地肥沃,資源豐富。
武河,又稱邳蒼分洪道,系清康熙年間為引沂濟運而開挖,1957年,為承泄江風口分洪閘分泄沂河洪水又進行了開挖。武河全長74公里,羅庄區境內流長5公里,是高都街道辦事處、冊山街道辦事處與郯城縣的界河。陷泥河、南涑河、燕子河均流入武河。
南涑河,發源於蘭山區義堂鎮堰西村,全長40.5公里,總流域面積250.3平方公里。由蘭山區馬廠湖鄉流入我區,流經羅庄、付庄、湯庄三個街道辦事處。
陷泥河,發源於蘭山區大嶺鎮的南沙埠庄村西北,全長31公里,流域面積180.6平方公里。由蘭山區金雀山街道辦事處流入我區,流經盛庄、高都、冊山三個街道辦事處,境內流長22.74公里。

自然資源
羅庄區自然資源比較豐富,為經濟繁榮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提供了十分優越的條件。
礦產資源。
現已發現的有煤炭、鋁釩土、石灰石、砂粘土、鐵礦石、焦寶石、瓷石、花崗石、矸土等40餘種。其中煤、鋁釩土、石灰石儲量居全市首位。煤炭主要分布於羅庄、付庄、冊山、湯庄等街道辦事處,儲量7024.36萬噸。鋁釩土主要分布於盛庄街道辦事處,儲量242萬噸。石灰石主要分布在冊山街道辦事處,儲量1.8噸。河沙儲量極為豐富,沙色肉紅,抗壓性強,質地優良,沂河河床沙層平均深15米左右,儲量達2.02億噸。
水資源。
水質優良,大都符合人畜飲水和工農業生產用水標准。多年平均降水量為875.8毫米,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6—9月份多年平均降水量為627.3毫米,占年降水量的73.1%。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為1.2億立方米,可供開采量7763萬立方米。全區水資源人均佔有量少50立方米,是全國人均佔有量的1/6。
生物資源。
全區有小麥、水稻、玉米、地瓜、穀子等糧食作物10餘類,花生、大豆、棉花、黃煙、蔬菜等經濟作物品種300多個,香稻、小豌豆、蠶豆等稀有作物10多種;有楊、柳、椿、泡桐、法桐、馬尾松、側柏、板栗、柿子、核桃、山楂、蘋果、銀杏、梨、桃、杏、花椒等樹木300餘種;玄參、太子參、棗仁、杜仲、薄荷、半夏、蟾酥、全蠍等野生葯材近百種;豬、牛、羊、驢、馬、雞、鴨、鵝、鴿、鹿、鴕鳥等養殖動物50餘種;狐狸、野兔、刺蝟等野生動物20餘種;麻雀、燕子、啄木鳥、貓頭鷹、喜鵲、烏鴉、山斑鳩、環頸雉等鳥類50多種;鯉魚、鰱魚、鯰魚、鱉等淡水魚類20多種。

氣候特點
區境屬暖溫帶季風區半濕潤大陸性氣候,氣溫適宜,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季回暖較快,少雨多風,空氣乾燥,常發生春旱,又由於受寒潮侵襲,易發生晚霜凍和倒春寒危害。夏季溫度高,濕度大,降雨量集中。秋季氣溫下降迅速,降水變率大,常出現初霜凍、連陰雨等災害性天氣。冬季空氣寒冷乾燥,雨雪稀少,乾冷天氣較多。常年盛行風向多為西北、北、東北、東南和西南風,旱、澇災害較為嚴重

河東概況
河東區座落在美麗的沂河東岸,是1995年初臨沂撤地設市時建立的新區,是市委、市政府致力打造的「半壁江山」,是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全國生態建設示範區、全國節水先進區、全國綜合利用先進區、全國最具有創新發展潛力的市區、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區、全國供銷社綜合改革試點區、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示範基地和中國脫水蔬菜加工城、中國五金產業工貿城、中國地熱城、中國蓮藕之鄉;是山東省投資環境十佳縣區、山東省縣域經濟最具發展潛力十佳縣區和全省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區、全省新農村電氣化先進區、全省教育工作先進區。全區轄9個鄉鎮、街道和1個省級工業園區、1個臨沂湯泉旅遊區,版圖面積730平方公里,人口63萬。
河東是一片古老的土地,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是東夷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全區共有各類文物古跡256處。距今1萬年前的鳳凰嶺文化,填補了山東省上古人類社會發展史的空白,也確立了沂蒙文化的早期文化基礎。民間流傳的「湯神」、「雹神」、「商神」三種神文化影響深遠。西周時期,建有禹國及魯國啟陽、祝邱、中邱等邑,有祝邱城遺址、大范庄遺址、泉上屯遺址、鳳凰嶺遺址、青峰嶺遺址等著名遺址。春秋時期,齊國名相管仲曾在今相公街道居住。明清古建築群——崔家大院,對明清時期文化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褚庄泥塑被國家文化部授予民間藝術一絕,150多年歷史的「龍燈扛閣」秧歌多次獲國內外民間文化藝術大賽獎項。革命戰爭年代,劉少奇、陳毅、羅榮桓、粟裕、張雲逸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在這里工作、戰斗過,河東軍民在黨的領導下團結奮戰,在這片熱土上譜寫出了光輝燦爛的篇章。境內有新四軍最後一個軍部舊址、華東軍區暨華東野戰軍誕生地、華東軍政大學舊址等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河東是一片秀麗的土地,環境優美、資源豐富。地處臨郯蒼平原,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物產豐富,是全省知名的優質商品糧和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擁有沂州木瓜、沂州海棠、「沂平」牌蕃茄、「正旺」牌大蒜、「長虹嶺」牌草莓、「玉湖」牌蓮藕、湯河條柳編、「河陽紅」春水蘿卜等12種名優特產;是中國蓮藕之鄉、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示範基地、山東沂州海棠之鄉、山東木柳工藝之鄉和全省農業產業化先進縣區。境內沂河、沭河、湯河等河流經過,水資源豐富。湯頭溫泉聞名遐邇,溫泉開發山東第一、全國領先,被授予「中國地熱城」。沂河三道橡膠壩形成了31平方公里的水面。境內有濱河景區、臨沂國際影視城、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湯泉旅遊區、萬畝荷花園、萬畝板栗公園等旅遊度假勝地。
河東是一片開放的土地,經濟發展、充滿活力。東臨日照、嵐山、連雲港三大港口,兗石鐵路橫穿東西,陸海大通道膠新鐵路臨沂北站位於境內,臨沂飛機場與全國各主要城市通航,三條國道和兩條省道縱橫交錯,京滬高速、日東高速和即將開工建設的長深高速、嵐棗高速,構成城區的「井」字型外環,海運、路運、空運交通便利。工業經濟蓬勃發展,食品加工、五金機械、紡織服裝、輕工工藝四大主導產業優勢明顯,脫水蔬菜、木柳工藝兩大產業集群群峰凸起,脫水蔬菜產業被評為「山東省最具影響力十大產業集群」之一,被授予「中國脫水蔬菜加工城」。城市建設快速推進,一座最適宜居住、最適宜創業、最具競爭力的現代化濱水生態城市正在沂河東岸快速崛起。第三產業欣欣向榮,湯泉旅遊、商貿物流、濱河開發「三大板塊」齊頭並進。五金鋼材,江北第一、物流天下,被授予「中國五金產業工貿城」。對外開放深入推進,已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濟技術合作關系,國際市場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
河東更是一片希望的土地,人心思進、前景廣闊。2007年,河東再次迎來了新的發展的春天。臨沂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確立了「以河為軸,跨河東進,把河東打造成與河西相對應的『半壁江山』」的戰略部署,為河東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使河東成為臨沂發展的主戰場,極大振奮了全區幹部群眾的精神,鼓舞了全區幹部群眾的鬥志。為全面貫徹市委、市政府打造「半壁江山」的戰略部署,區委、區政府審時度勢,科學決策,精心謀劃運作,制定了五年發展規劃,即把2007年確定為打造「半壁江山」的「啟動年」,把2008年確定為「突破年」,把2009年確定為「提升年」,把2010年確定為「優化年」,把2011年確定為「爭強年」,確保一年有一年的新目標,一年見一個大成效,一年上一個新台階,保證三年變樣、五年大變樣。2008年,全區完成地方生產總值增長16%,規模以上固定資產增長27%,地方財政收入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4%,全區綜合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經濟結構明顯優化,城鄉面貌明顯變化,人民生活不斷得到實惠和提高,經濟社會在新起點上實現了新發展。

2009年是我區打造「半壁江山」的提升年。按照科學發展的目標要求,結合全區發展實際,區委、區政府研究制定了「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標以及城鎮建設「345」發展戰略定位。「一二三四五」
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標,即緊緊圍繞打造「半壁江山」這一目標,抓住「城鎮建設和項目建設」兩個關鍵,打造「湯泉旅遊、商貿物流、濱河開發」三大板塊,突出「大工業、大開放、大園區、大品牌」四個重點,實現「黨的建設、鎮域經濟、文化發展、新農村建設、和諧河東」五個提升。城鎮建設「345」戰略定位,即「3」就是「三最」,建設「最適宜居住、最適宜創業、最具競爭力」的現代化濱水生態城市;「4」就是「四區」,打造「鳳凰文化區、工商物流區、湯泉旅遊區、幸福宜居區」;「5」就是「五城」,五金城、地熱城、食品城、汽車城、航空城五個品牌,全面建設富強美麗的新河東。【圖文編輯/河東區政府網路信息管理中心】

㈢ 湯河的湯河鎮

湯河鎮位於臨沂市河東區境內,轄38個行政村, 人口5.2萬,面積52.4平方公里,耕地3.8萬畝。該鎮交通便利,兗石鐵路、嵐濟公路穿越境內,程梅公路、臨湯公路貫穿全境,鄉村公路四通八達,通信設施先進,電力資源豐富,全鎮東有沭河相依,中有湯河貫穿、南有義相河經過,眾多的河流孕育了湯河這塊肥沃的沖積平原,也培育出了一批高產高效農業項目。全鎮因盛產杞柳、沂州木瓜及各種優質苗木花卉被喻為「杞柳之鄉」、「沂州木瓜之鄉」、「苗木花卉之鄉」等美譽。 湯河鎮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鎮,群眾自古就有「重農業、善林果、好花卉「的優良傳統,早在80年代,就以育山楂苗而出名,隨著農業結構的調整和市場的需求,逐步轉向各類經濟林苗木培育,成為全省最大的經濟林苗木集散地。近幾年,根據社會的發展,又逐步轉向綠化苗木和花卉的培育,特別是利用本地特有的木瓜嫁接而成的沂州海棠,以其花期長、花色艷等特點,遠銷廣州、深圳、大連、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成為人們交流交往的重要禮品,深受國內外客戶歡迎。每年春節前,全鎮僅到廣州經營海棠花的人員就近千人,銷售海棠花100多萬盆,經營收入達3000萬元。 近年來,鎮黨委政府立足人多地少實際,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發展思路,積極引導農民進行種植結構調整,大力發展苗木花卉產業。目前,全鎮農業已形成規模化、區域化、產業化發展態勢,糧經比例達3:7,種植苗木10000畝,木瓜海棠2000畝,木瓜1000畝,杞柳1.2萬畝,全鎮豐產林10000畝,經濟林2000畝,森林覆蓋率達67%,居全區第一。全鎮形成了東部苗木花卉爭艷,南部杞柳加工成片,中部木瓜飄香,北部谷糧滿倉的產業化格局,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農民收入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大大改善。我鎮還先後和省農科院、山農大、市果茶研究中心採取科技聯姻,聘請專家教授為技術顧問,使一批品質優良的國外新品種落戶到湯河。 目前,全鎮已建起大南庄、後東庄等6處科技示範園區,成立「沂州木瓜研究所」和「沂州海棠研究所」2處,發展科技帶頭人300餘人,無糧專業村達到3個,發展各類果苗200餘種,綠化苗50餘種,每年有千萬株花卉苗木銷往全國各地,木瓜產業也實現了木瓜汁 、木瓜花卉、觀賞盆景等多層次開發。2006年,僅苗木花卉產業一項使農民增加收入7000萬元,人均增收1000餘元。 湯河鎮轄38個行政村:旦彰街 前張庄 後張庄 南辛庄 禹屋村 管嶺村 李湖村 邢湖村大程子河村 小程子河村 東嶺村 西嶺村 周官莊 東洽溝 西洽溝溝崖村 中洽溝 前踅庄 後踅庄 曲坊村 前東庄 後東庄 大南庄後西庄 前西庄 大坊塢 西北坊塢 後坊塢 西南坊塢 後朱寺 前朱寺橋頭村 趙故縣 小南庄 張故縣 樓子村 王故縣 周故縣

㈣ 原生老樁東洋錦是有老根的好還是粗枝乾的好

老根的好。
東洋錦是薔薇科、木瓜屬的一種植物,原產地是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湯河鎮。
1、形態特徵:花單瓣,花冠復色,白色、粉色、紅色,花絲黃色,花瓣圓勺形,花期2月底到3月初。生長習性:落葉灌木,株形擴張,喜光照,較耐寒耐旱,適生於疏鬆肥沃、排水較好的土壤。開花結實特性:4-5年始花期;花期3-4月;果熟期9-10月。氣候帶:溫帶。
2、東洋錦海棠對溫度的適應性較強,但最好養在溫暖的環境中。生長階段定期澆水,保持土壤略微濕潤,生長緩慢時保持土壤偏乾旱。給東洋錦海棠合理施肥,上盆時施入基肥,後期隨著生長追施薄肥。將東洋錦海棠養在光照好的位置,給予充足的陽光。保證好土壤條件,養在疏鬆、透氣、肥沃的土壤中。養東洋錦海棠期間,應注意定期澆水,如果缺水的話,會導致乾旱引起枯萎。必要的水分是生長的重要因素,所以應根據生長來澆水,保持土壤略微濕潤,在生長緩慢時,要保持土壤偏乾旱一些。

㈤ 在臨沂前景最看好的苗木是那種升值空間大的。

北美海棠系列的:長壽果、開心果。價格非常的好。我是臨沂市河東區湯河鎮的。

㈥ 剛種長壽冠海棠花花蕾死了怎麼處理

剛種長壽冠海棠花花蕾死了,把花蕾摘掉就可以了。
長壽冠,是沂州海棠的典型品種之一,紅色復瓣品種,花期長達1個月,不結果、觀賞價值極高,初定名為『滿堂紅』,後改名為『紅寶石』,因為其花期長、紅色經久不變色,又取名『長壽冠』,現取名『沂蒙紅』。
形態特徵
為直立小灌木,株高30至3750px,株型豐滿;莖干生長期為灰褐色,休眠期變為黑褐色,有稀疏針刺;葉互生,長橢圓形,長5至1lcm,有腎形小托葉;花3至7朵簇生,重瓣11枚以上,花冠國旗紅色,直徑5至175px,雌蕊發育不正常;花期3至4月份,花色純正、花期長,顏色持久不變,結果極少。株型小,成花易,枝條可隨意成形,適合製作盆景觀賞。 [1]
分布范圍
耐寒耐熱,分布於我國臨沂。
主要價值
盆栽佳品,室內觀賞。特別適合做微盆。
沂州海棠,是主產於臨沂河東湯河的觀賞植物及雜交種的統稱。在臨沂市河東區栽培面積達到1200hm2。由於其花朵碩大,花色艷麗,花期長,品種資源豐富而受消費者歡迎。
1994年以來,臨沂市沂州海棠研究所對長久存在且廣泛種植的沂州海棠觀花植物種質資源進行調查整理,初步掌握了部分主要品種的生物學特點,總結了繁育種植技術。『沂蒙紅』、『時代紅』、『綠寶石』、『錦綉彩』、『醉西施』、『藍黛顏』、『長壽樂』是其中性狀穩定、表現優良的品系。除『長壽樂』外,其餘6個品種均於2010年12月29日,正式通過了山東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組織的林木良種品種審定。
經過多年嫁接、扦插等無性繁殖試驗觀察發現,該7個品系在臨沂地區生長發育正常,觀賞性狀穩定,適應性強;在花期長短、花形、果量和抗逆性等方面明顯優於原有單瓣貼梗海棠栽培品種,花期明顯比常見栽培品種單瓣貼梗海棠延長,不結果或少結果,觀賞價值極高。

㈦ 在臨沂適合什麼苗木

各地有各地的主打品種,莒南的黑松、小龍柏,郯城的銀杏,河東湯河的木瓜、海棠,羅庄和沂水的桂花等。

㈧ 沂州海棠的主要品種

臨沂市沂州海棠花卉研究所 管其德
摘要:通過資源調查,總結整理了當地長期栽培利用的『沂蒙紅』、『時代紅』、『綠寶石』、『錦綉彩』、『醉西施』、『藍黛顏』、『長壽樂』,等7個性狀穩定、表現優良的沂州海棠品種.較詳細地介紹了各品種的植物學特性、物候期、繁育種植管理技術等,為促進沂州海棠品種資源審定.開發應用優良沂州海棠花卉資源,擴大沂州海棠種植規模,提高經濟效益,改善人們的生活居住環境提供了技術依據。
關鍵詞:沂州海棠;品種;介紹
中圖分類號:S661.4 文獻標識碼:B
臨沂市沂州海棠花卉研究所隸屬河東區湯河鎮人民政府,是集科研、技術推廣為一體的集體機構。2003年9月注冊「沂州」 商標,2011年3月又成功注冊「沂州海棠」商標。2010年被確定為臨沂市市花。
沂州海棠(Chaenomeles』yizhou』)是主產於臨沂河東湯河的觀賞植物及雜交種的統稱。在臨沂市河東區栽培面積達到1200hm2。,由於其花朵碩大,花色艷麗,花期長,品種資源豐富而倍受消費者歡迎。
1994年以來,臨沂市沂州海棠研究所對長久存在且廣泛種植的沂州海棠觀花植物種質資源進行調查整理,初步掌握了部分主要品種的生物學特點,總結了繁育種植技術。『沂蒙紅』、『時代紅』、『綠寶石』、『錦綉彩』、『醉西施』、『藍黛顏』、『長壽樂』是其中性狀穩定、表現優良的品系。除『長壽樂』外,其餘6個品種均於2010年12月29日,正式通過了山東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組織的林木良種品種審定。
經過多年嫁接、扦插等無性繁殖試驗觀察發現,該7個品系在臨沂地區生長發育正常,觀賞性狀穩定,適應性強;在花期長短、花形、果量和抗逆性等方面明顯優於原有單瓣貼梗海棠栽培品種,花期明顯比常見栽培品種單瓣貼梗海棠延長,不結果或少結果,觀賞價值極高。
品種介紹 紅色復瓣品種,花期長達1個月,不結果、觀賞價值極高,初定名為『滿堂紅』,後改名為『紅寶石』,因為其花期長、紅色經久不變色,又取名『長壽冠』,現取名『沂蒙紅』。
為直立小灌木,株高30~150cm,株型豐滿;莖干生長期為灰褐色,休眠期變為黑褐色,有稀疏針刺;葉互生,長橢圓形,長5~1lcm,有腎形小托葉;花3~7朵簇生,重瓣11枚以上,花冠國旗紅色,直徑5~7cm,雌蕊發育不正常;花期3~4月份,花色純正、花期長,顏色持久不變,結果極少。株型小,成花易,枝條可隨意成形,適合製作盆景觀賞。 緋紅色復瓣品種,因其花序大、花梗長、花朵大.當地的花農因其花冠深紅艷麗,富麗堂皇,稱其為『大富貴』、『沂州紅』,『世界一』,現取名』時代紅』。
為直立小灌木,樹皮灰色,皮孔明顯,主枝無枝剌。生長季枝條黃褐色,幼葉黃綠色,邊緣紅褐色;成葉葉片互生.深綠,橢圓至橢圓狀披針形,基部楔形,先端急尖.葉緣稀生圓鈍重鋸齒;托葉腎形,基部偏斜,先端尖;花3~7朵簇生於短枝,花梗長,綠色;花瓣28~30枚;花冠淺橙紅色,花萼5。萼片綠色,宿存或脫落,萼筒鍾形。花色十分艷麗。結果極少且多畸形。株型較大,成花易,枝條可隨意成形,適合製作盆景觀賞。 綠白色復瓣品系,花期長達20天。結果較多,觀賞價值較高的優良類型,因其初花淡綠色,花萼始終保持綠色,人們稱為『銀長壽、』綠寶石』、也叫『綠萼』、『白雪公主』,現取名『綠寶石』。
小灌木,樹皮灰色,幼葉黃綠色,邊緣紅褐色,成葉葉片互生,葉色深綠,橢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基部楔形,葉緣重生鈍鋸齒,先端急尖;托葉腎形,基部偏斜,先端尖;花3~5朵簇生,先葉開放;花瓣17~25枚,圓勺形,具短爪,初花淡綠色,盛花綠白色(略帶黃),花蕊鮮黃,花絲淡綠;花萼5,萼片綠色,宿存或脫落,萼筒狹倒圓錐形,綠色。花色由綠黃變綠白。結果較多。株型中等,成花易,枝條可隨意成形,適合製作盆景觀賞。 多色復瓣品種,其花期比較長,結果一般,觀賞價值很高,初定名為『復色』、『錦綉』,後改名為『錦綉彩』。
生長勢較強。樹皮灰色,枝幹黃褐色,具枝刺。幼葉黃綠色,多少帶紫紅色,無毛。成葉無毛。橢圓形或長橢圓披針形,黃綠色;平展,具光澤;基部楔形;葉緣鋸齒圓鈍。多重生。托葉腎形,基部偏斜,先端尖。花3~5朵簇生,花梗近無:單瓣,圓勺形,基部有短爪;花冠2.5~3.5cm。花冠復色.大紅、粉紅與白色(帶紅暈)相嵌合,同株、同枝、同簇、同朵花色彩各異;花柱5,花萼5,萼片半圓形。宿存或脫落;萼筒倒圓錐形。結果較多。果實小。黃綠色,果表細滑。株型中等.成花易,適合製作盆景觀賞。 橙紅色復瓣品種,其花期長,結果少,小扁園形,具皺褶,觀賞價值高,初定名為『長壽樂』、『賀歲紅』,現取名『長壽樂』。
小灌木,嫩葉亮綠色。成葉葉片黃綠色,橢圓至卵圓形;托葉腎形。花3~5朵簇生,先葉開放,花梗短。花瓣5~1 5枚,3~5輪.圓勺形,向上捲曲,具瓣爪;花冠紅色,略帶橙。花萼5,萼片半圓形,有的中間有缺口,宿存或脫落。該品種為優良的觀賞品種.在臨沂地區廣泛栽培,當地花農因其顏色鮮艷。又稱做『賀歲紅』。 粉紅色復瓣品系,其花期長,花初開外紅內綠白,後漸變粉紅(淺紅),花蕾帶紅色.萼筒向陽面為紅褐色,宿存。該品種重瓣性強,結果少,長橢圓形,光滑,花色觀賞價值極高,初定名為『貴妃醉』、『紅牡丹』、『佳人』後取名為『醉西施』。
小喬木,老枝無刺,2年生枝具細枝刺。幼葉黃綠色,邊緣紅褐色,密生白色柔毛;成葉葉片互生,無毛,長橢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深綠;基部楔形;葉緣重生尖鋸齒。托葉腎形,基部偏斜,先端尖。花3~5朵簇生於短枝,花梗近無。花瓣約25枚,近圓形,瓣爪短。花徑3~5cm,花初開外紅內綠白,後漸變粉紅(淺紅),花蕾帶紅色,花萼5,萼筒長圓錐形,萼片半圓形至三角形,向陽一面為紅褐色,宿存。該品種重瓣性強,花初開外紅內綠白,後漸變粉紅(淺紅),觀賞價值高。 暗紅色復瓣品種,其花期長,花蕾紅色,初開胭脂紅色,花冠暗紅色。帶藍色底蘊,雌蕊發育不正常,萼簡向陽面為紅褐色,宿存。花梗近無。花復瓣,顏色持久不變。花瓣邊緣呈起伏狀波浪型,問或有異化花,花蕊瓣化被花瓣間隔,觀賞價值極高,現取名『藍黛顏』。
中大型灌木,株高2~3m,老枝無刺,2年生枝具細枝刺。幼葉黃綠色;成葉長橢圓狀披針形至長卵圓形;深綠;葉緣重生尖鋸齒。托葉腎形。花3~7朵簇生於短枝,花梗近無。花復瓣,花瓣11~20枚,近圓形,瓣爪短。花徑3~5cm,花開胭脂紅色,花蕾紅色,花冠胭脂紅色,帶藍色底蘊,雌蕊發育不正常,花萼5,萼筒長圓錐形,萼片半圓形至三角形,向陽一面為紅褐色,宿存。該品種顏色持久不變,花瓣邊緣呈起伏狀波良型,間或有異化花,花蕊瓣化被花瓣間隔,觀賞價值極高。

熱點內容
墨蘭花上盆 發布:2025-09-15 01:11:07 瀏覽:16
魚類的花語 發布:2025-09-15 00:59:00 瀏覽:713
讓自己的生命為他人開一朵花作文 發布:2025-09-15 00:26:48 瀏覽:657
帶條紋的茶花 發布:2025-09-15 00:23:14 瀏覽:335
榛樹花語 發布:2025-09-15 00:11:46 瀏覽:450
中葯丁香過敏 發布:2025-09-15 00:08:52 瀏覽:273
七夕我不在 發布:2025-09-14 23:55:00 瀏覽:473
櫻花石送人 發布:2025-09-14 23:45:30 瀏覽:697
情人節ip 發布:2025-09-14 23:21:35 瀏覽:318
象淮花藝 發布:2025-09-14 23:16:17 瀏覽: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