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海棠盆栽
1. 秋海棠要怎樣栽培
春季應將盆栽的秋海棠放在通風的窗口或室外的陽台上,4~5月份每周澆一次腐熟的稀餅肥水專,屬注意肥水不要濺到葉片上,不要用水噴灑葉子,不要施濃肥。盆上保持濕潤,澆水多極易腐爛根、莖。
夏季氣溫升至30℃以上時,要防止烈日直曬,應將秋海棠放在通風的半陰處,暫停施肥,適當控制水分,盆土偏干一些,防過濕爛根。
秋季天氣涼爽陽光減弱,秋海棠進入生長旺期,應剪去枯枝殘葉,加強肥水管理,每周施肥一次,澆腐熟的稀餅肥水或糞肥水促使花繁葉茂。
冬季,霜降後應將其移進室內防凍保暖,室溫保持在15℃以上,放在向陽的地方,適量施肥,可使秋海棠繼續開花。
2. 秋海棠如何種植最好
秋海棠種類繁多,栽培方式各異。如:球根秋海棠為雜交培育種,塊莖可連續多年版種植。3~4月用塊莖盆栽,權栽植深度以塊莖剛被土蓋住為宜,盆土可用培養土加施底肥。栽後澆透水,保持濕潤,溫度18~24℃,1個月左右可出芽。生長季節喜濕潤環境,怕烈日強風。夏季應遮陰養護,經常在周圍噴水,以增加空氣濕度。生長期每周施液肥一次,一般6~7月開花。秋末開始休眠,莖干、葉片變黃,可齊根剪去,取出塊根,用微潮素麵沙土貯藏,置5~10℃處越冬。
蟆葉秋海棠盆栽要求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生長季節施追肥。冬季室溫宜在10℃以上;夏季以21~25℃為好,適當遮陰,並在植株周圍灑水,以增加空氣濕度。春季分株或換盆,換盆時要將腐朽的老根切除,以利新根生長。
四季秋海棠主要用播種繁殖,2年後衰老更新;重瓣品種用扦插繁殖,3年後衰老更新。生長期每7~15天追施液肥1次。最適氣溫為18~21℃,冬季室溫不可長期低於12℃。北方夏季高溫、乾旱季節生長不良,應適當遮陰,並經常噴水增加空氣濕度。
3. 移植了一株海棠花想要做盆栽,應該怎樣培育才能越長越好
深長方形或橢圓形的盆一般用來製作海棠盆景,但也可以根據個人愛好選擇方形或圓形的盆。如果是懸崖狀,可以選擇深千桶盆。盆的材質可以是死紫砂,也可以是釉陶,透氣性好,透水性好。海棠品種多為微酸性,可選擇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以疏鬆肥沃的腐葉土和排水良好的田園土為佳。盆底需要墊一層沙子或蛭石,方便排水。不同的海棠花生長不同,可以根據具體的生長期和休眠期選擇種植時間。春秋兩季都可以,最好是休眠期。種植前,修剪短、長、粗跟,防止植物在盆中彎曲。種植後澆水。置於陰涼處1-2周後,可移至光線充足的地方。
大多數海棠是陽性花,喜強光,不能耐陰。海棠的幼苗應經常放在室外接受充分的陽光,以保證充足的陽光,避免枝葉過度生長,葉片淡黃色,開花時質量差或不開花。秋海棠花抗寒性強,在-15℃能持續生長,在南方冬季能安全越冬。然而,在北方的冬天,零下30℃到零下40℃的地方需要在室內保暖,以防凍傷。夏季氣溫較高時,葉片及周圍環境應噴水降溫。秋海棠是一種中生花卉,在潮濕的土壤中生長最好。春秋旺盛生長期應增加澆水次數。充足的水分有利於花苗的生長發育。夏季氣候炎熱乾燥,水分蒸發大,使花苗脫水,葉子發黃枯萎。秦英應該補充水分,並經常向花苗和周圍環境噴水以保濕。海棠苗感染海棠銹病和腐爛病時可噴灑波爾多液進行處理,蚜蟲發生時可噴灑樂果,山楂葉蟎可噴灑三氯殺蟎醇。
4. 四季海棠,麗格海棠,秋海棠有什麼區別
很多人都覺得栽種秋海棠特別困難,其實只要掌握正確的養護方法,秋海棠都不用經常照顧了,它們有上千個品種,不過在花市上買到的秋海棠都特別便宜,比如常見的麗格海棠、四季秋海棠、竹節秋海棠等。
2、澆水注意
大部分花友的秋海棠養護有問題都是澆水問題,無論是澆水過度或過少都是不好的,大部分朋友都是澆水過多了。
在特別旺盛的時候,澆水過多就容易造成莖葉腐爛,甚至會誘發各種真菌病害,每次澆水可以等土面下3厘米左右的土壤豆幹了再澆水。
3、濕度
無論是麗格海棠還是四季海棠,它們都喜歡濕度較高的環境,如果經常生長在空氣乾燥的地方,它們就很容易葉子干黃,甚至造成枝葉枯萎。
要避免將秋海棠養在空調或暖氣旁,可以在周圍噴霧狀水增濕,也可以在托盤上裝鵝卵石,放一點清水,秋海棠盆栽放在鵝卵石上面。
4、適當的肥料
養護秋海棠一定要定期給肥,特別是在生長旺季和開花期間,剛剛孕育花苞的時候也要適當補充肥料。
在植株較弱的時候可以適當補充一些氮肥較高的肥料,後期就要補充較多的磷鉀肥,促進開花更多。
5、溫度
養護秋海棠在室內環境下的溫度是最佳的,避免冬季凍傷,最低養護溫度在5度以上,夏季養護溫度最好保持在33度以下,避免過熱,酷熱的環境容易蔫。
6、換盆注意
秋海棠喜歡生長在淺盆裡面,因為它們的根系比較短,根系只會長在盆土表面,如果用深盆栽種則容易造成爛根,養護注意每隔幾年換盆,不要換盆過度頻繁,前期可以直接帶土換盆,避免幼株被弄傷根系。
7、繁殖
秋海棠是特別容易繁殖的,只需要剪下來一段長約9~12厘米長的莖,去掉底部的葉子,在切口處抹一些生根粉,直接扦插在微潤的土壤中就能很好生長,一般幾周時間就能生根發芽了。
秋海棠用一片葉子都能扦插生根發芽,當然那樣會生長比較緩慢,最好是用枝條扦插繁殖。
扦插的溫度保持在20度左右,保持通風溫暖和較高的空氣濕度,避免盆土積水,但是要保持土壤濕潤。
8、注意事項
花後及時摘掉殘花,有利秋海棠不斷孕育花苞,保留更多養分,讓植株生長更加健壯。
澆水的時候不要直接澆到葉心和花朵上,避免枝葉腐爛,也能防止感染真菌病害。盆土上面有落葉要及時清除,發現黃葉、枯葉及時摘掉,及時澆殺菌葯,有利防止感染病蟲害。
5. 種植秋海棠的注意要點
養好四季秋海棠水肥管理是關鍵。澆水工作的要求是「二多二少」,即春、
秋海棠
秋季節是生長開花期。水分要適當多一些;盆土稍微濕潤一些;在夏季和冬季是四季秋海棠的半休眠或休眠期,水分可以少些,盆土稍幹些,特別是冬季更要少澆水,盆土要始終保持稍干狀態。澆水的時間在不同的季節也要注意,冬季澆水在中午前後陽光下進行,夏季澆水要在早晨或傍晚進行為好,這樣氣溫和盆土的溫差較小,對植株的生長有利。澆水的原則為「不幹不澆,干則澆透」。
四季秋海棠在生長期每隔10一15天施1次腐熟發酵過的20%豆餅水,菜籽餅水,雞、鴿糞水或人糞尿液肥即可。施肥時,要掌握"薄肥多施"的原則。如果肥液過濃或施以未完全發酵的生肥,會造成肥害,輕者葉片發焦,重則植株枯死。施肥後要用噴壺在植株上噴水,以防止肥液粘在葉片上而引起黃葉。生長緩慢的夏季和冬季,少施或停止施肥,可避免因莖葉發嫩和減弱抗熱及抗寒能力而發生腐爛病症。
四季秋海棠養護的另一特性就是摘心。它同茉莉花、月季等花卉一樣,
秋海棠
當花謝後,一定要及時修剪殘花、摘心,才能促使多分枝、多開花。如果忽略摘心修剪工作,植株容易長得瘦長,株形不很美觀,開花也較少。
清明後,盆栽的可移到室外蔭棚下養護。華東地區4-10月都要在全日遮陰的條件下養護,但在早晨和傍晚最好稍見陽光;若發現葉片卷縮並出現焦斑,這是受日光灼傷後的症狀。到了霜降之後,就要移入室內防凍保暖,否則遭受霜凍,就會凍死;室內擺設應放在向陽處。若室溫持續在15℃以上,施以追肥,它仍能繼續開花。
四季海棠的養護要點是:既要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但又不能讓盆土經常過濕;宜保持較高的相對濕度,可經常用水向葉面及花盆周圍噴
霧,而澆水應使盆土見干見濕,特別要注意不能讓盆土漬水,如盆土長期過濕,會引起爛根,甚至整株死亡。
秋海棠四季海棠的花盆,平時可放在陽台或庭院的半陰養護,並注意蔭,不可讓強光直射。盛夏高溫酷暑時節
,植株處於休眠狀態,要控制澆水,並將其放置在通風良好的陰涼。四季海棠上盆栽植半個月後可施一次腐熟的肥水,以後生長期每隔20-30天施一次清淡的肥水,初花出現後就應減少氮肥而增施磷、鉀肥。花後除留種株外,應打頂摘心,控制株型,促進分枝。同時要澆水,待發新枝後再追肥。冬季移入室內須放置在有充足陽光處越冬,最低溫度不得低於10℃。
6. 秋海棠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分別是
觀葉秋海棠松軟透氣的土壤環境,土壤要養分豐富,且需具備一定的保水能力,但同時又要有良好的排水性能。可以選用兩份園土混合一份沙土作為培土。
秋海棠適合在22℃~25℃的環境中進行培育,能承受的溫度區間為10℃~32℃,超出這個閾限會使它受到不良的影響,生長遲滯。所以高溫天氣要給它進行降溫,低溫來襲要對它進行保溫。
要將秋海棠放到半陰處用散光進行養護,注意不要讓強光對它進行長時間的照射,否則會曬傷植株。在夏季的時候要注意對它進行遮陰。
(6)秋海棠盆栽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秋海棠適合在濕潤的環境中生長,要記得經常給它進行澆水。但澆水時不要過量,否則會導致它盆中積水,進而使植株爛根,不利於它的生長。
2、在秋海棠處於生長期時要及時給它補充養分,最好每半個月對它施用一次經過稀釋的餅肥水。注意施肥的時候不要弄到葉子上。
7. 秋海棠什麼時候開花
秋海棠的花期:7月開始
秋海棠(學名:Begonia grandis Dry):秋海棠科秋海棠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近球形,莖直立,高可達60厘米,有縱棱無毛。莖生葉互生,葉片輪廓寬卵形至卵形兩側不相等,上面褐綠色,常有紅暈,下面色淡,帶紫紅色,托葉長圓形至披針形膜質,花葶有縱棱,無毛;花較多數粉紅色,苞片長圓形,先端鈍,早落;花葯倒卵球形,子房長圓形,蒴果下垂,輪廓長圓形,種子長圓形小,淡褐色數極多,7月開花,8月開始結果。
分布中國河北、河南、湖北、福建等地。有栽培。生山谷潮濕石壁上、密林、灌叢中,該種花、葉、莖、根均可入葯。花形多姿,葉色柔媚。盆栽秋海棠常用來點綴客廳、櫥窗或裝點家庭窗檯、陽台、茶幾等地方。
主要價值
觀賞
秋海棠是著名的觀賞花卉。矮生、多花的觀花秋海棠,用於布置夏天、秋花壇和草坪邊緣。盆栽秋海棠常用以點綴客廳、櫥窗或裝點家庭窗檯、陽台、茶幾,十分清新幽雅。如配裝上優質藝術吊盆,懸掛室內,更顯得可愛。在歐美除私人住宅區以外,還切去花、葉製作花籃或花束,是聖誕佳節饋贈親朋的商品。在中國的江南庭院中,秋海棠常配置於陰濕的牆角、沿階處,增添自然景色。
葯用
傈僳葯:
亞糾俄:果實治療吐血,衄血,咳血,白帶,月經不調,跌打損傷《怒江葯》。
瑤葯:孔賠:全草治瘡毒《桂葯編》。
壯葯:那本岩:全草治胃痛《桂葯編》。
景頗葯:Wuingi mang:治哮喘,氣管炎《德宏葯錄》。
德昂葯:波還:功用同景頗族《德宏葯錄》。
苗葯:常雙七:全草用於健胃行血,消腫,驅蟲,治蛇傷《湘藍考》。
白葯:珠芽秋海棠:根莖用於血崩,赤白帶下,吐血,跌打損傷,出血《大理資志》。
毒性:有微毒,會引起皮膚瘙癢、嘔吐、腹瀉、咽喉腫痛、呼吸困難等症狀。
8. 秋海棠,花型多姿、葉色妖艷柔美,盆栽要如何管理呢
秋海棠,在平時應放在陽光充足、通風良好的地方養護。夏季初秋,應遮陽50%左右。雨季應防盆內積水,最好不讓其淋雨。冬季應移入室內越冬,保持室溫10℃以上為好。春季不宜過早出室,要注意防倒春寒。
9. 秋海棠怎麼栽培
秋海棠類花卉因品種而異,可分別採用播種、扦插和分割塊根、根莖等方法繁殖。
播種球根秋海棠、四季秋海棠等容易結籽的可以播種繁殖。1~2月在溫室(家庭室溫低,可在3~4月)播種,宜選用新淺盆,播種前將素麵沙土找平,洇透水,把種子與細沙混合均勻撒播,不必覆土,上蓋玻璃,放半陰處,保持盆土濕潤。室溫18~21℃,約15~25天出芽。長出2~3片小葉時,可裸根分植到淺盆中,盆土用素麵沙土和培養土各半混合,間距2~3厘米。待苗長到3厘米左右時,再帶土坨用培養土上盆,倒盆時逐次加大盆徑。
扦插繁殖通常在20℃左右的濕潤環境中進行,溫度超過25℃,容易腐爛。插床可用大花盆、木箱或苗床,選粗沙或蛭石效果最好。
枝插多用於竹節、銀星等須根類大株秋海棠。從優良健壯的母株上剪枝條作插穗,長8~10厘米,剪去下部葉片,扦插深度為插穗長的1/3左右。插好後,上罩塑料薄膜或玻璃,保持空氣濕度,遮蔭50%~70%。用粗沙做扦插土的,每日需噴水;用蛭石等保水強的扦插土,可2~3天噴一次水。溫度21~25℃,約2周可生根上盆。也可將剪好的插條下半部泡在清水中,水混濁發白時,用與原水溫度相同的水更換,3周左右可以生根,用素土上盆。葉插:多用於葉片有毛的秋海棠,如毛葉秋海棠。選用健壯、成熟的葉片,每隔2~3厘米,將主葉脈用小刀劃斷,把葉片平鋪在洗凈的素沙土插床上,葉柄埋入沙中,並在葉面壓一些沙粒,使葉背與沙接觸貼實,注意經常噴水,保持插床濕潤。溫度21~25℃,約40天在葉脈橫切口處會生根並長出幼苗來。另外,也可將葉子沿主葉脈切成三角形小塊,垂直插入沙床中,亦可生根長出幼芽。葉插技術要求較高,成活率不高。
分割塊根和根莖分割塊根,如球根秋海棠,宜在早春幼芽生長以前進行,將塊根分割成數塊,每塊帶一兩個芽。切口塗木炭粉或硫磺粉,待切口稍干後,再行栽植。根莖類毛葉秋海棠也在春季分根。因分割法繁殖率較低,除極好的品種外,很少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