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業花坪蘭花
『壹』 廣西哪裡有蘭花多
是廣西樂業、那坡和環江三縣「中國蘭花之鄉」稱號,樂業縣境內的雅長林場因發現了世界上最大的莎葉蘭野生居群及豐富的野生蘭花種質資源而名揚海內外。
『貳』 廣西最名貴的蘭花出自那裡
廣西最大的蘭花生產基地廣西佑瀚農業開發公司今天在和平路蘭花展銷部開展,品種豐內富的蘭花品種容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觀賞。
北海屬於亞熱帶,氣候溫暖,空氣濕潤,日照充足,非常適宜蘭花等植物的生長繁衍。深厚的蘭文化底蘊以及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為北海的蘭花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人文環境和市場潛力。目前,在北海推廣種植的蘭花品種數量繁多,主要有墨蘭、春蘭、寒蘭、四季蘭、蕙蘭、蝴蝶蘭、文心蘭以及少量珍希高價品種。從1995年首次參加全國性的蘭博會到2005年,北海養植的蘭花共獲金獎12個,銀獎18個,銅獎12個,為廣西區內蘭協獲獎總數之冠,北海蘭花也因此而名揚國內外。
『叄』 百色樂業大石圍天坑的簡介
大石圍天坑東西走向長600多米,南北走向寬420米,垂直深度613米,象個巨大的火山口,四周似刀削的懸崖峭壁,異常險峻。灌木叢生,發現有比世界上與恐龍時代同期生長的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桫欏還古老的短腸蕨類植物,稀有綠色蘭花,還有我國首次發現的面積500多平方米的帶刺方竹等。最神秘的是在大石圍天坑底部發現有兩條巨蟒爬行過的痕跡,寬約40厘米,按此推算,這兩條蟒蛇之大,可想而知了。
大石圍地下洞口寬約20米,高約40米,地下溶洞中,巨大的石筍、石柱、石瀑、石簾等千姿百態,晶瑩剔透,猶如一片巨大的寶藏,鋪滿晶瑩閃爍的寶石,令人驚嘆。洞內有兩條地下河,水流湍急,最神奇的是河水一熱一冷。在樂業縣「飛貓」探險隊的協助下,國家及廣西區科考組幾次進入大石圍天坑底部考察,至2013年,考察了約6公里長度,至於地下河還有多長?地下河的源頭、出口在哪裡?(暗河一直向東北流到位於樂業境內的百朗大峽谷的洞口成為地面河,然後匯入紅水河。 )為什麼河水一熱一冷?都還是個謎,尚待後人去探明。
站在大石圍天坑的觀景台,俯瞰天坑底部,陰天的時候霧氣繚繞、時濃時淡、似夢如幻、恍如仙境,晴天的時候,地下原始森林鬱郁蔥蔥、神秘莫測。遠眺前方峭壁,不知是自然的巧合,還是天意的顯靈,上面清晰地赫然顯現著一幅倒著的「中國地圖」,非常之逼真,令你不敢想像,就連海南島、台灣島都非常清晰,整個「中國地圖」的總面積約9600平方米,堪稱「中國地圖」之最。 大石圍天坑的神奇,一方面是它的形成、地下河的探秘、地下溶洞的發現,另一方面就是好多無法解釋的事情。
一神,數字吻合。大石圍天坑底部的地下原始森林面積是9.6萬平方米,峭壁上的中國地圖面積為9600平方米,和中國總面積960萬平方公里都形成了一種科學上無法解釋的關系。這也許是數字的一種巧合,但從迷信的角度,好像是冥冥之中上天給的暗示,讓人費思不得其解。
二神,神秘失蹤。在1999年11月9日廣西電視台及科考隊第二次進入大石圍天坑底部考察,1999年11月10日在過天坑底部一條水不足沒膝、寬不過5米的地下河時,隨同武警少尉覃禮廣同志攙扶著電視台攝制組成員及專家一個個過河,就在人們都過了河時,就那麼一片地方,就那麼一片空間,不幸的事情發生了,19時42分,年僅25歲的武警少尉覃禮廣同志剎那間不見了蹤影。地面「飛貓」探險隊聞訊後,馬上組織人員下到坑底開展搜救工作,經過一個多星期的搜救,還是不見覃禮廣同志的蹤影,最後不得不宣告搜救工作失敗。(這支當地旅遊局組織的探險隊在進入地下河後,大石圍周邊突降暴雨,探險隊未能得知情況,繼續向前探索了5公里,在返回途中遭遇洪水,當地協助探險的武警少尉覃禮廣一腳踩空落入河中失蹤。 )一年以後,一對美國探險專家夫婦進入大石圍天坑考察,意外地發現了1999年武警少尉覃禮廣同志的遺骸,還有散落在旁邊的警服、警徽等。這對探險夫婦把這些收集好,用東西包好後,帶到洞口,系在一棵樹上,作了標記,上了坑後才通知我們的人員。可能在坐的各位朋友會問我,這對美國夫婦為什麼不把覃禮廣的遺骸帶上來,不好意思,我真的沒辦法回答你們,不過,我可以告訴你們一點,有人親眼看見,這對生活在非常發達的美國,思想高度解放的夫婦在進入大石圍天坑前,在樂業縣城買了雞、鴨、魚等物品,在坑口祭祀後才進入天坑的。說到這里,順便告訴大家,也算是一個善意的提醒,我們以前的團隊在游覽大石圍天坑時,好多人不知出於什麼想法,往大石圍天坑中扔百元大鈔。我不敢對此行為妄加評論,但單從環保的角度而言,這種行為絕對是不可取的,或者說適得其反。你想一想,連最平凡的人都喜歡潔凈,更何況神靈呢?所以提醒大家,在進入大石圍天坑旅遊區內,嚴禁亂扔喝完的飲料瓶、果皮、面巾紙等垃圾!
三神,坑頂迎客松。在大石圍天坑頂部觀景台上方的山頂上生長著一棵枝繁葉茂、青翠欲滴的迎客松,你可別小看了這棵松樹,它在這個山頂上生長了多少年,沒有人知道,更沒有可考的歷史。在大石圍天坑開發初期,施工隊明令告知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不得破壞大石圍里的樹木。一個叫吳明的工人,可能是抱著為了留名千古的心理,在搭建大石圍天坑觀景台時,一個人爬上頂部,用一把小刀在迎客松上刻,剛刻了一刀,全身一麻,從頂部滾落到了觀景台,幸好沒滾落天坑。第二天,吳明的右手開始腫脹難忍,第三天,右手開始腐爛。在醫院打了近一個月的滴水仍不見好轉,後經人提醒,帶上供品到迎客松樹下祭祀。兩天後,吳明的右手痊癒。一時間,吳明的故事傳的沸沸揚揚,更增加了大石圍天坑的神奇色彩。
四神,大石圍天坑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不得帶出。說的是2002年5月8日,大石圍天坑接待了來自北京的一個科考團,共9人,全部是男性。在沒進大石圍天坑之前,導遊人員已經把這一點講清楚了。可能是大石圍滿山遍野的美麗櫻花和極具觀賞價值的奇石的誘惑,出來時多數人的口袋裡都鼓鼓的,這時導遊人員嚴勵地告訴大家,把東西都放回去。好多人雖然極不情願,但還是聽從了導游的勸誡,只有一位同志最後趁導游不注意,最後還是偷偷地把一塊好看的石頭帶在身上。在車快出大石圍的時候,不幸發生了車禍,其餘8人都安然無恙,唯有這位姓梁的先生不幸身亡。
五神,大石圍的天氣。據當地人說,只要有人下坑或大的石頭滾入坑底,哪怕是晴朗的天氣,也會突然間烏雲密布、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大雨傾盆,好像一下子整座大山都搖晃起來。好多人都嚇的兩腿發顫、面色蒼白,一些女遊客嚇的蹲在觀景台上,兩手死死抓住欄桿,一動也不敢動了。而一但騷動和響聲停止了,馬上就會雲消霧散、雨住風停、艷陽高照。對於這神秘的天氣速變現象,至今沒有定論,只是猜測可能是因為這里特有的地理環境、氣壓、氣流等緣故。
六神,大石圍的附近還有一個蓮花洞,洞中發現了大大小小的岩溶蓮花盆200多個,還有為數眾多的「穴珠」。蓮花盆是一種石鍾乳,因其形狀酷似舒展於水面的睡蓮而得名,專家考察認為,蓮花盆是因岩石被水溶蝕後形成的;而穴珠是碳酸鈣在一定的地質條件下附著在某一內核上形成的鍾乳石珠,其成因與珍珠相似。蓮花洞為什麼發育了如此眾多的蓮花盆和穴珠?其發育的條件是什麼?這些問題還有待專家進一步研究。 (讓人聯想到《西遊記》中菩薩的蓮花寶座) 溶洞群中那些千姿百態,絢麗多彩,玲瓏剔透的各種類型的洞穴次生化學沉積物,件件都是巧奪天工的精美藝術品,每個洞都有不同的景觀,讓你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總之,來到這兒,你將領略到世界「天坑」溶洞博物館和「國際洞穴探險基地」的雄渾和壯觀,「國家地質遺址」和「世界自然遺產」的獨特魅力。
『肆』 中國稀有蘭花主要生長在那個保護區
中國稀有蘭花主要生長在廣西雅長蘭科植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蘭科植物作為植物界種類最豐富的家族之一,可在地上或樹上、石上生長,從而成功地生活在地球幾乎每一種棲息地。
因此,蘭科植物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組成,可以說保護蘭科植物也是保護整個生態系統。蘭科植物多為珍稀瀕危植物,許多物種具有重要的觀賞價值、葯用價值和文化價值。
2005年,我國成立了以蘭科植物為主要保護對象的廣西雅長蘭科植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雅長保護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樂業縣境內,保護區內蘭科植物多達173種。
雅長保護區在加強蘭科就地保護的同時積極開展了野外蘭科植物的本地調查。
天貴卷瓣蘭、雅長無葉蘭等五種蘭科新種以及在自然界消失80多年的貴州地寶蘭,在雅長保護區被首次發現和再次發現,都引起世界植物界的廣泛關注。
貴州地寶蘭是在1921年德國植物學家在貴州的羅甸縣發現的新物種,就是以羅甸縣地名命名的貴州地寶蘭。
從1921年到2006年,重新在雅長保護區發現了這個物種,說明以前消失了80多年,科學家才在自然界發現這個物種,這對我們有非常高的科研價值。
『伍』 有「中國野生蘭花之鄉」之稱的是哪個省花總量達多少
在中國被譽為“中國蘭花之鄉”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地區:浙江省金華市蘭溪市,福建省漳州南靖縣, 雲南省保山市,雲南省迪慶州維西縣,雲南省大理巍山縣、永平縣、鶴慶縣、劍川縣、賓川縣,廣西省百色市樂業縣、那坡縣, 廣東省韶關市翁源縣,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湖北省隨州市。
一、浙江省金華市蘭溪市
蘭溪是中國的蘭花之鄉,蘭花是蘭溪市的市花,為了弘揚蘭溪傳統的蘭文化,蘭溪在明正德皇帝曾親筆題詞“蘭蔭深處”的蘭蔭山麓建起了蘭花村。 蘭花村是個充滿文化氣息的城市主題公園,也是蘭花培育基地,村落的建築風格突出蘭花,建有小橋流水,舞榭歌台,村中居住的村民房前屋後遍植蘭花,徜徉在蘭花村中,即象是在江南水鄉的農家院落做客,又像是步入蘭香幽遠的蘭蔭深處。
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通常以“蘭章”喻詩文之美,以“蘭交”喻友誼之真。也有借蘭來表達純潔的愛情,“氣如蘭兮長不改,心若蘭兮終不移”、“尋得幽蘭報知己,一枝聊贈夢瀟湘”。1985年5月蘭花被評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
『陸』 樂業天坑,可以下坑底去玩嗎
不可以,景區不給的,下去了上不來,還不又得救你
『柒』 樂業天坑群不解之謎有哪些
天坑成群原因何在1998年國土資源部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地區樂業縣進行土地資源調查時,發現一種世界罕見的地質奇觀――喀斯特漏斗群,又稱天坑群。1999年2月至10月,有關方面再次組織了水文地質專家對當地進行了全面的考察。結果確定,這里是世界已發現的最大的天坑群。由20多個天坑組成,其中最大最深的天坑叫大石圍天坑,深達613米,南北走向寬420米,東西走向長600米,周邊為懸崖絕壁,底部有大片原始森林和山上的原始森林相連接。
而專家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這些天坑是如何形成的?有專家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地下暗河長期腐蝕造成巨大地下空洞後引起地表大面積坍塌所致。據了解,迄今為止全球已經在俄羅斯、澳大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現類似的天坑。近年來,重慶南川地區也發現了3個深約300米的天坑。而樂業天坑之多之深卻是科學待解之謎。天坑中是否有洞螈樂業天坑四周被刀削似的絕壁所圍,形成一個巨大的豎井。天坑的底部則是一片人類從沒有涉足過的極為罕見的原始森林,面積達幾十平方公里,森林裡有溶洞群、地下河流相通。專家們認為,這里極有可能會發現一些已經被認為是絕跡的動物,如洞螈、盲魚等。它們是兩種生活在地下河流中的遠古動物,視力退化。目前只在斯洛維尼亞曾有發現。人們是否在這里也能有所發現呢有人形容樂業天坑是遠古植物的天堂和動物的王國。在1999年組織的一次考察中,已經有人拍到了藍色的石頭、方形的竹子以及許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專家認為,此次考察,有可能發現遠古時代的植物,如桫欏等。他們甚至希望能發現一些不為人知的動植物品種。
『捌』 廣西山上有沒有野生蘭花在那些地方生長博白這邊的山嶺有沒有
山大了什麼 都有草都有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廣西有適合蘭花生長的環境 所以你可以 找找看 一般會在 山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