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字木蘭花淮上女
❶ 減字木蘭花的典範詞作
【宋】張先《減字木蘭花·垂螺近額》 垂螺近額,走上紅裀初趁拍。只恐輕飛,擬倩游絲惹住伊。
文鴛綉履,去似楊花塵不起。舞徹《伊州》,頭上宮花顫未休。
2.【宋】蘇軾《減字木蘭花·己卯儋耳春詞》
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
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捲起楊花似雪花。
3.【宋】蘇軾《減字木蘭花·維熊佳夢》
作者題註:
秘閣古《笑林》雲:晉元帝生子,宴百官,賜束帛。殷羨謝曰:「臣等無功受賞。」帝曰:「此事豈容卿有功乎?」同舍每以為笑。余過吳興,而李公擇適生子,三日會客。求歌辭,乃為作此戲之。舉坐皆絕倒。[1]
正文:
維熊佳夢,釋氏老君親抱送。壯氣橫秋,未滿三朝已食牛。
犀錢玉果,利市平分沾四座。多謝無功,此事如何著得儂。
4.【宋】蘇軾《減字木蘭花·雙龍對起》
5.【宋】蘇軾《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
6.【宋】蘇軾《減字木蘭花·回風落景》
7.【宋】蘇軾《減字木蘭花.琴》
8.【宋】王安國《減字木蘭花·春》
9.【宋】秦觀《減字木蘭花·天涯舊恨》
8.【宋】黃裳《減字木蘭花·競渡》
10.【宋】朱敦儒《減字木蘭花·劉郎已老》
11.【宋】李清照《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
12.【宋】淮上女《減字木蘭花·淮山隱隱》
13.【清】納蘭性德《減字木蘭花·新月》
14【清】納蘭性德《減字木蘭花·燭花搖影》.
15【清】納蘭性德《減字木蘭花·相逢不語》
16.毛澤東《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
17.【南宋】 向子諲 《減字木蘭花·斜紅疊翠》
18.【宋】李清照《減字木蘭花》
19.【宋】張修玄《減字木蘭花·紅杏》
20.【宋】范成大《減字木蘭花》
臘前三白。春到西園還見雪。紅紫花遲。借作東風萬玉枝。
歸田計決。麥飯熟時應快活。身在高樓。心在山陰一葉舟。
21.【南宋】朱淑真《減字木蘭花·春怨》
獨行獨坐。獨倡獨酬還獨卧。佇立傷神。無奈輕寒著摸人。此情誰見。淚洗殘妝無一半。愁病相仍。剔盡寒燈夢不成。
❷ 急需李清照《減字木蘭花》的翻譯
淮山隱隱,千里雲峰千里恨。淮水悠悠,萬頃煙波萬頃愁。山長水遠,遮住行人東望眼。恨舊愁新,有淚無言對晚春。
這是一首喪亂詞。
在公元1120年前後,金國北面受到蒙古軍隊的進攻,被迫南渡黃河,將京城由北京南遷到開封,國力日趨衰微,但與此同時,卻連年攻宋,企圖以此作為補償。在金軍屢次進犯及狼狽逃竄之際,不知有多少人民遭到殺戮擄掠,不知多少財物遭受破壞掠奪。淮上女就是千千萬萬不幸的犧牲者中的一個。
上片,寫故鄉的山水。淮上女在寫故鄉永別之際,她依戀地目送著故鄉的山山水水。淮山隱隱,淮水悠悠。千里山峰,雲煙繚繞;萬頃煙波,波濤縹緲,山山水水都充滿了仇和恨。
下片抒發對故鄉的戀情。旅途是那樣漫長,千山萬水,遮住了行人的雙眼。她淚眼模糊地不斷回顧故鄉,面對暮春的晚景,無限的舊恨新仇,一齊湧上了心頭。
據《續夷堅志》卷四《泗州題壁》詞:「興定末,四都尉南征,軍士掠淮上良家女北歸。有題《木蘭花》詞逆旅間雲……」整個詞,語言明白如話,字里行間充滿了對故鄉山水的眷戀,充滿了對敵人的仇恨。這是一首用血淚凝成的詞篇。(蒲仁)
❸ 減字木蘭花 nal
基本介紹:
《減字木蘭花》,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簡稱《減蘭》。減字木蘭花《張子野詞》入「林鍾商」,《樂章集》入「仙呂調」。
雙調四十四字,與《木蘭花》相比,前後片第一、三句各減三字,改為平仄韻互換格,每片兩仄韻,兩平韻。
又有《偷聲木蘭花》,入「仙呂調」。五十字,只兩片並於第三句各減三字,平仄韻互換,與《減字木蘭花》相同。
詞牌格律:
格律對照詞:蘇軾《減字木蘭花·空床響琢》
中平中仄(韻),
空床響琢,
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花上春禽冰上雹。
中仄平平(韻),
醉夢尊前,
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驚起湖風入坐寒。
中平中仄(韻),
轉關濩索,
中仄中平平仄仄(韻)。
春水流弦霜入撥。
中仄平平(韻),
月墮更闌,
中仄平平中仄平(韻)。
更請宮高奏獨彈。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對照詞使用粗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
平:填平聲字;仄:填仄聲字(上、去或入聲);中:可平可仄。逗號「,」和句號「。」:表示句;頓號「、」:表示逗。粗體字:表示平聲或仄聲韻腳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韻腳。下劃線:領格字。『』:例作對偶;〖〗:例作疊韻)?
典範作品:
1.【宋】張先《減字木蘭花·垂螺近額》
2.【宋】蘇軾《減字木蘭花·己卯儋耳春詞》
3.【宋】蘇軾《減字木蘭花·維熊佳夢》
4.【宋】蘇軾《減字木蘭花·雙龍對起》
5.【宋】蘇軾《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
6.【宋】蘇軾《減字木蘭花.琴》
6.【宋】王安國《減字木蘭花·春》
7.【宋】秦觀《減字木蘭花·天涯舊恨》
8.【宋】黃裳《減字木蘭花·競渡》
9.【宋】朱敦儒《減字木蘭花·劉郎已老》
10.【宋】李清照《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
11.【宋】淮上女《減字木蘭花·淮山隱隱》
12.【清】納蘭性德《減字木蘭花·新月》
13.毛澤東《減字木蘭花·廣昌路上》
14.【南宋】 向子諲 《減字木蘭花》
15.【宋】李清照《減字木蘭花》
❹ 減字木蘭花是誰寫的
減字木蘭花
詞牌名,簡稱《減蘭》,雙調四十四字,前後闋各兩仄韻,兩平韻,換韻方式為「甲乙丙丁」。
很多人以這個為題寫過詩 以蘇軾的名聲最大 不知道樓主問的是誰的?
❺ 減字木蘭花·淮山隱隱的介紹
《減字木蘭花·淮山隱隱》是南宋淮上女所作。詞中記錄了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對祖國的依戀之情。上片寫被擄北去時告別故土的沉痛心情,下片寫對故鄉的眷戀以及對敵人的仇恨。整首詞的抒情哀婉真摯,深刻地反映了社會的動亂給百姓帶來的苦難。
❻ 表達思鄉之情的古詩名句
表達思鄉之情的古詩句還是比較多的,比如說,穿越巫山到嘉善乾州一國千帆里的句子就很好。
❼ 為什麼宋代好多女子寫的詞都沒有詞牌,並且都為《減字木蘭花》
你的問題問得很好,可見你的觀察很細,因為一般情況下,如果說到詞代女詞人,人們想到的往往是李清照,即易安居士。你能觀察到其他女性詞人(雖然名氣不大,多數是曇花一現),真是難能可貴。你的例子找得也很好,我在回答你的問題時,也幫助了我自己,因為我正在寫一篇關於宋詞論文,上網查資料時發現了你的問題,於是簡單說一下我的看法。
之所以宋代好多女子寫的詞都沒有詞牌?
是因為:
女性在封建社會不受重視,受教育者少之又少,能進行創作的則更少了。她們的作品也多數不被認可。所以傳世量不多。有些女性文人,再進行所謂的詩詞創作時,態度也不端正,只當游戲而已。故詩詞格律一般不夠精嚴。有時寫作時並不想好詞牌,而是詞牌套用。故出現很多詞無牌的現象。但這種情況在宋詞中也是不多見的。一般情況下,即使無牌,後人也可以根據其詞的格律,猜出詞牌名稱的。
之所以很多詞牌為《減字木蘭花》,是因為:
宋代的女性詞人不多,頂頂有名的只有李清照一人,其他所謂女性詞人,多數為歌女(如你舉的例子中的淮上女就是一歌女)民女(蔣興祖女應該就是此類,但我沒聽過此人,只是從按照宋女詞人命名的方法推斷,她應該是蔣家後人)等。宋代的娼妓文化是很興盛的,歌女們演唱的曲子,實際上就是詞。到如今,宋代詞人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中,還記載著一些詞的曲譜。王菲在春晚上(哪年的春晚我忘了)唱的蘇軾的《水調歌頭》雖然不是還原古音,但其節奏和宋詞長調的唱法是相吻合的——這都說明宋詞是用來演唱的。那麼,既然我們今天有流行歌曲,那麼宋時也有流行歌曲!
《減字木蘭花》這個詞牌的母本是《木蘭花》。《木蘭花》這首詞就詞牌而言,是小令,小令的特點就是演唱時節奏短促,歡快,相當於我們今天的民間小調,是難登大雅之堂的民間俗曲,這樣的曲子自然只適合民女或歌女演唱了,正因為是在民間流傳,波及面大,上口容易,所以人們紛紛效法其格式,進行填詞創作,再加之本身曲子的特點,在當時的特定人群中流行是自然不過的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木蘭花》本有五十二、五十四、五十五、五十六四體,本調只四十四字,以示較原調字數為減,故曰[減字木蘭花]或簡稱曰[減蘭]。因為其字少,律寬,所以深受女子喜愛,畢竟在宋代,受過教育有女子不多。
希望我的回答能解決你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