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蘭花成本
Ⅰ 西蘭花種植廣泛,西蘭花生長周期是什麼
由於溫度高,西蘭花栽培困難,保鮮程度相對較差。通常建議在4月初播種西蘭花,這樣西蘭花才能在夏天成熟。但由於地域差異,時間選擇對西蘭花的影響很大,是否選擇合適的時間也影響西蘭花的品質。一般來說,最理想的種植時間是4月初,此時降水充足,溫度適中,正好符合溫暖濕潤的氣候環境,非常有利於青花菜的生長。西蘭花基本上可以在5月下旬收割。西蘭花什麼時候成熟
病蟲害防治西蘭花易引起其他病蟲害,應加強田間管理,降低發病率。它需要的種植環境和條件要求不是很高。在光照方面,只要能保證充足的日照。如果吸收更多的陽光,植物可以健康生長,形成強大的營養體,有利於光合作用和養分積累,使花球緻密緻密。就溫度而言,整個生長過程中所需的溫度條件是不同的。發芽期溫度為20-25℃,苗期溫度為15-20℃,蓮座期適宜溫度為20℃左右。在西蘭花的整個生長過程中,對水分的需求很大,尤其是葉片的旺盛生長和鱗莖的形成。如果出現短期乾旱,產量會降低。但如果水分過多,土壤濕度會過高,造成黑腐、黑斑等。所以在種植西蘭花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上幾點,這樣才能收獲更多更好的西蘭花。
Ⅱ 廣東翁源縣有培育蘭花嗎
不是有,而是很多。詳情請看下面這篇報道: 近年來,廣東省翁源縣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根據當地獨特的地理環境及自然氣候資源,把以蘭花為龍頭的花卉產業作為縣域經濟農業支柱來培育,積極探索符合翁源蘭花產業發展的模式,以誠招商、以商促商,推動蘭花產業發展,努力向「中國蘭花第一縣」和「中國蘭花之鄉」的總目標奮進。
產業神話 全國第一
翁源,位於廣東省北部,韶關市南部。南臨廣州,北靠江西、湖南,是珠江三角洲通向內地的必經之路,被稱為「粵北南大門」。
翁源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地形為山地丘陵地帶,具有明顯的山地氣候特徵,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山水奇秀,物產豐饒。
據有關資料記載,翁源是世界蘭花原生分布點之一,全縣七鎮一場均有不同品種的蘭花生長。在全國31種蘭屬植物中,翁源就有10多種。
1998年,有十多年種蘭經驗的台商張建邦先生在翁源朋友的引薦下,來翁源考察當地的氣候環境和蘭花資源,開始在江尾鎮仙北村試種蘭花,這正是翁源花卉產業發展的開端。經過一段時間的試種,張先生在翁源培植的蘭花由於葉面油綠、無黑斑、根粗莖壯、花兒個大色艷、抗病性強,成品花運到珠江三角洲銷售時,被搶購一空,而翁源也從此成為遠近聞名的種蘭寶地。
2002年,珠三角較大型的花卉企業綠科環球有限公司首先進入翁源創辦了仙鶴花卉種植基地有限公司。緊隨其後,台灣九翁企業集團2002年在仙鶴投資2000萬元,創辦了利用高山氣候培育蘭花為主的九仙寨自然生態渡假村。目前,全縣有台灣九翁企業集團、綠科環球有限公司、長春蘭蕙公司等27戶台資花卉企業、廣州華力園藝有限公司等8戶外資花卉企業,當地頗具種植規模的專業種植戶已有150多戶,通過專業種植輻射引導的種植戶達2000多戶。翁源已形成了 「國蘭洋蘭並進,科研生產並舉,精品大眾並存,外商農民並種」的生產格局。全縣蘭花種植面積已發展到7600多畝,僅在江尾鎮境內省道S245線兩旁就建成了長5公里多,面積5000多畝的「蘭花長廊」,成為全國最大的國蘭生產基地,被譽為「中國蘭花第一縣」。蘭花產業年產值達2億元,銷售額達1億元,蘭花銷售量占廣東蘭花出口的4成,為國家創外匯200多萬美元。
翁源以蘭花為龍頭的花卉產業迅猛發展,創造了產業發展的神話,在短短的幾年間成為當地的五大農業主導產業之一。
以誠招商 以商促商
翁源在致力打造「中國蘭花之鄉」過程中,為發揮資源優勢,積極實施「外向帶動」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決策,認真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加強引導、規范管理、積極發展」的方針,制訂了發展花卉產業的扶持優惠政策,在花卉招商工作中,翁源縣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不斷優化環境,積極為客商搞好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增強招商引資競爭力。為使客商進得來,留得住,能發展,該縣成立了花卉產業發展協調小組,協調解決全縣花商在投資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蘭花種植最為集中的江尾鎮「仙鶴花卉長廊」,成立了客商項目跟蹤服務協調小組,建立項目全程服務責任制,每一個項目都由指定的鎮政府有關人員跟蹤服務,大力協助客商開展工作。同時還成立了治安巡邏隊,日夜巡邏,保證「仙鶴花卉長廊」的安全。
以誠招商,以商促商,良好的投資環境不斷增加了客商投資的信心,不少客商不僅對原項目增加了投資,擴大了規模,還主動宣傳當地的投資環境,吸引其他客商前來投資置業。
積極探索 致富一方
蘭花產業實現了全國第一,將來又如何發展呢?「蘭花產業的發展一定要和廣大農民群眾的利益聯系在一起,必須是致富千家萬戶的產業,才有廣闊和長遠的發展空間」,這是翁源**領導人的認識。但蘭花種植是一項高投入、高回報的產業,每畝需投入成本約10萬元左右,普通農民是無辦法參與的。如何摸索出一條符合翁源蘭花產業發展的道路,讓高投入、高回報的蘭花產業成為造福農民、致富一方的事業,翁源的**領導對翁源的蘭花產業發展進行了認真地思考和探索。
為尋求適合翁源花卉產業發展的模式,2006年4月,翁源縣委書記鄧小傑率團赴浙江省參觀考察號稱「中國蘭花之鄉」的蘭溪市,在聽取蘭溪市領導有關蘭花村建設及蘭花產業發展情況的介紹後,參觀了被譽為「中國蘭花第一村」的蘭溪村。通過考察認識到要借鑒蘭溪發展蘭花產業、創建蘭花專業基地和專業市場的經驗和做法,蘭溪市蘭花種植「進入尋常百姓家」的發展模式,要結合翁源實際推廣。
通過多方考察論證,翁源決定以市級農業龍頭企業仙鶴花卉種植基地有限公司為依託,嘗試「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發展簽約種植,確保農民投資的低風險。以公司為支撐建設蘭花生產基地,以基地為中心發展專業戶,以專業戶為重點輻射帶動廣大農戶發展蘭花生產。引導農民科技種花,開拓市場,為花農提供產前、產中、產後和配套服務。公司對貧困專業戶,從技術、資金、農資、種苗等方面進行重點扶持,包銷合格產品。在外商的帶動下,當地有150多戶農戶成為蘭花種植專業戶,種植面積1000多畝。通過外資企業帶動,當地涌現了一批種花致富的典型。
江尾鎮仙北村的村民陳現夫,開始時在仙北村台商開設的蘭園里打工,學種蘭花。經過幾年的工作經驗積累,在2001年,多方籌集資金20萬元,成為當地第一個搭棚種植蘭花的專業戶。目前,他的蘭園面積已發展到20多畝,年純收入8萬元以上,蘭場總價值達300萬元。
為鼓勵農民種植花卉,當地政府出台了優惠政策,例如江尾鎮政府規定:採取政府補貼的辦法,扶持當地農民發展花卉種植,鎮政府對種植花卉一畝以上的農戶,按每畝500元進行補貼;協調好農村信用社的關系,對農戶發展花卉種植給予優先照顧,每戶可得到5萬元以下的貸款;對花卉種植專業戶用水、用電等基礎設施的安裝給予最大的優惠;為農戶提供技術援助,翁源縣蘭花協會每年舉辦四期技術培訓班,並根據農戶的需求,邀請專家和技術員現場指導,為農戶排憂解難;為農戶穿針引線,提供銷售信息,解決銷售問題,使群眾打消顧慮,放心參與花卉產業的發展;實行激勵機制,對花卉產業的發展作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
宏偉藍圖 世界品牌
物質和精神因蘭花而提升,自然有更遠大的目標。翁源的蘭花產業上規模、上檔次後,為形成品牌效應,該縣先後舉辦了海峽兩岸(翁源)暨第五屆廣東省蘭花博覽會、中國國蘭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研討會及中國蘭花產業研討會等盛會。同時,通過行業協會,積極動員組織花卉企業參加各類博覽會。
據統計,自2001年以來,翁源蘭花多次參加全國及省內外蘭博會,展出的荷、蝶、梅精品令各界人士大為贊賞,花卉基地培育出的蘭花品種在全國及省內外蘭花博覽會上獲得的特別金獎、金獎、銀獎等獎項累計60多個。「余蝴蝶」、「寒梅香」、「韶關第一荷」、「北江荷」、「仙鶴錦」等一批珍稀蘭花銘品開始享譽蘭界。2007年,翁源國蘭在 「2007廣東人民最喜愛的土特產評選活動」中被評為廣東人民最喜愛的土特產之一,並榮獲「最佳效益獎」。
面對蓬勃發展的蘭花產業,翁源縣委、縣政府將眼光放得更長,目標看得更遠。
2005年10月,翁源縣委、縣政府出台了《關於加快發展花卉產業的決定》。提出以翁北片的江尾、壩仔兩鎮為中心點向四周輻射擴散,用3-5年時間,建設3-5萬畝以蘭花產業為龍頭的花卉生產基地。
翁源花卉產業發展目標不僅是全國最大的國蘭生產基地、「紅三角」花卉交易中心和珠三角後方花卉生產基地,還要成為中國花卉的世界品牌。2005年12月,廣東省科學技術廳正式批准蘭花生產最為集中的江尾鎮為蘭花專業鎮。為完善花卉產業規劃,確定區域布局,2006年3月,翁源花卉產業管理部門制訂了《翁源縣花卉產業五年(2006-2010年)發展規劃》,介紹了該縣以蘭花為龍頭的花卉產業的現狀和發展前景,指出了花卉產業發展中存在問題,明確了發展花卉產業的總體目標及實施總體目標的主要措施,確定了花卉品種區域布局,勾畫出了翁源蘭花產業發展的紅線圖。
如今,翁源蘭花不但銷往廣州、佛山等珠三角地區,而且遠銷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地。2008年11月18日,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授予翁源縣為「中國蘭花之鄉」。展望未來,翁源不僅僅是「中國蘭花之鄉」、「中國蘭花第一縣」,翁源蘭花也將代表中國成為世界花卉的知名品牌。
Ⅲ 種植蘭花需要多少成本
要看你想把它種成什麼樣~
大約30元以上。。。。。。
由於蘭花的種類不同,原產地氣候條件各異,生態習性不同,其栽培管理方法也因而不同。為了使蘭花愛好者對養好蘭花有一整體概念,特介紹蘭花栽培管理技術的基本原則和前人及我們實踐中的經驗。
蘭花的栽植,不單是指家養的栽培品種(即熟草)的「翻栽」,也包括野生蘭花(生草)的「新栽」。此外,除了以分株繁殖為目的的翻栽以外,遇有特殊情況也需要翻栽,例如合並、加肥、除蟲和治病等。另外,從蘭花栽植的方式來講,又有根據蘭花種類、栽培環境和栽培目的等因素, 而選用盆栽、地栽、附生、筐栽、包蔸、盆景等類。可見,蘭花栽植的概念,已遠遠超出「分株」、 「翻栽」、「分盆」的涵義。
一、培養土的准備
栽植蘭花需要特製的培養土,又稱為「蘭花泥」。蘭花的培養土,以疏鬆透氣、排氣良好、肥料適量、無病蟲害潛藏為宜。培養土的成分,由一種或數種基本成分(基質)製成。這些基本成分有土壤、肥料、還有其他材料,種類頗多。有些成分似乎與「土」無關,但都是蘭花賴以穩定植株和生長發育的基質。
(1)培養土的配方。華東地區植蘭一般喜愛用紹興、餘姚等地的蘭花泥,近年峨媚「荷王」牌仙土亦受人們歡迎,但這些培養土數量有限而價格昂貴,只可供換盆之用。大面積地栽要數以百噸、千噸的培養土,只有就地取材。我們經過多年實踐反復篩選,確定最佳配方是:黃沙土四份、鋸木屑四份、河沙二份;如是黃壤土則河沙一份、鋸木屑一份、黃壤土一份。均經充分混合而成。配成的培養土pH值宜在6.5—6.8之間,疏鬆透氣,保水透氣性俱佳,且營養全面。河沙、鋸木屑起導水透氣之用,鋸木屑被細菌分解,能緩慢釋放氮、磷、鉀等。黃壤土還含有多種微量元素。經過多年觀察,此配方甚宜蘭花生長。尤其適合作野生蘭花馴化栽培的基質,對春蘭、蕙蘭適合,對建蘭、寒蘭也很理想,無論著花率、抗逆性都顯著增加。
(2)竹根泥。系指經過多年栽種的竹叢根部的泥土。這種泥土由於竹鞭、竹根的竄生以及竹葉和筍籜的腐爛,變成結構疏鬆、排水良好、具有一定肥力而又不過分肥沃的土壤,適合於蘭花生長。竹根泥的質量取決於三個因素:首先是原先的土質,這是竹根泥的前身和基礎,以砂質壤土為最好;其次是竹叢栽植的年代,歷時越長,竹根竹葉、竹鞭的作用越充分;再次是離竹蔸的遠近,越靠近竹蔸的泥土越好。
(3)苕糠土。苕糠是將綠肥(紫雲英)的植株收割、曬干、粉碎而成。將苕糠與竹根泥或一般沙質壤土混合、堆積、腐熟,即成苕糠土。其配製方法為:選避雨的場地,一層土壤撤一層苕糠,澆一次豬糞水,如此逐層堆積;堆完後在表面灑水潤濕後,再用稀泥敷上進行封閉。堆積發酵半年後即可使用。使用時按比例摻入其他培養土。
(4)腐葉土。用敗葉或青草、高稈堆積澆水或澆肥,敷以稀泥封閉,經腐熟和篩制而成,最好用未結種子的青草,並經充分腐熟,殺滅病蟲和雜草種子,否則日後蘭盆雜草甚多。
(5)山泥。即原生長野生蘭花的山林土壤。系枯枝落葉多年堆積腐爛與土壤相互混合。自然形成的腐葉土,合有豐富的腐殖質,疏鬆而透氣,很適合蘭花生長。在運輸方便的情況下,大量挖取山泥用以栽植蘭花,比較簡便、經濟,用於馴化生草更好。闊葉林下的腐殖土,尤其是栗樹下的腐葉土是十分理想的蘭花用土。
(6)塘泥。結合冬修水池、魚塘,從中將泥挖出、曬干,然後打碎成細粒,可用以栽培所有花卉,包括蘭花。
(7)田土。即選擇田間疏鬆的表土,摻人少許砂質土或少量礱糠灰,再加入些腐熟的堆肥或經發酵腐熟後的豆餅、菜籽餅等有機肥料,促使改良土壤結構,加強肥效。經過多次翻堆拌勻後,再過篩。這種土壤近中性,沒有腐殖質土那樣好。所以只有在沒有合適的腐殖質土或山林砂質壤土時,才勉強使用,大都用於栽培粗種蘭花之用。
(8)牛糞土。將發酵後的干牛糞敲碎研細,混入砂質土壤或田土的表土,以1:3比例配製成。最好選取冬季喂干飼料的牛糞,因為乾草料經牛胃反芻後,雖然纖維細碎,但仍富有彈性,又是植物纖維,含有一定養分。這種牛糞土松軟多肥,極適合蘭根的好氣。台灣藝蘭界常有人採用這種牛糞土,作為培養地生蘭類的填充材料,效果很好。
在國外,栽培地生蘭類,一般用腐殖土或腐葉土5份加沙1份;或用泥炭土3份加河沙1份、摻入碎於牛糞,充分混和後使用。 附生蘭的栽培基質,是以苔蘚、蕨類為主,加入少量樹葉、小塊木炭和碎干牛糞。
用土壤植蘭之前,用陽光曝曬土壤進行消毒滅菌。在夏日。將土壤攤開,讓太陽曝曬3天以上,可將其中病菌、蟲卵殺死。
培養土在使用前要測定和調整其pH值。對過酸的土壤,可用石灰調節。對過鹼的土壤,使用過磷酸鈣、硫酸亞鐵等混入土中。總之,控制土壤pH值在中性偏酸一點為宜(即pH5.5—7)。利用有機肥,如青草、樹葉漚制肥料,加入土壤中改變土壤酸鹼度是較好的辦法。
此外,在種植蘭花之前,應將營養土過篩分級、使大粒和小粒分開。種植蘭花時將大粒放在盆底,以利排水。同時對土壤干濕程度也應調節好,不宜過濕也不能過干。最好是將土壤團在手中用力一捏,土能成團;松開手抖落一下,土壤又散成顆粒狀,這樣的干濕度才適宜。
二、養蘭場所的准備
1.生產性地栽
地生蘭的原始環境是生長在山林幽谷之間,地勢高爽,有樹木遮蔭,構成潤濕小氣候。溫差小,空氣潔凈。當引種馴化時,應先模擬其野生環境,方能栽得花繁葉茂。目前隨著工業發展和城市現代化、綠化工作一時又不能相應跟上,受工廠和交通工具的污染。所以都市中培養蘭花都不及郊區生長健壯。為此我們所建蘭圃在安徽省會合肥市南郊,地處江淮分水嶺南側,年平均氣溫16℃,年降雨量1008毫米,無霜期250天,與野生蘭花的原牛環境有差距,與寒蘭、建蘭的原生地氣象因子相差甚遠,所以在馴化植蘭場所作了精心設計和對環境因子調節作了切實可行安排。蘭圃佔地約1.5萬平方米,呈長方形,圃有一長方形水塘,用以貯存雨水。圃中每隔2.5米左右固定2.5米高的毛竹一根,上方橫扎毛竹成架,用以鋪扎第一層遮光網,在距第一層遮光網下方20厘米處再置一橫向細毛竹,用以鋪排第二層活動遮光網。第一層遮光網從春到秋基本固定,第二層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收或放。用心調節光、溫。
苗床寬度為1.2米,長度12—16米(隨地形)高度約30—40厘米(5—7塊磚高),苗床間隔50厘米,通道寬130厘米。便於日常管理。冬季時每兩床扎一塑料大棚,進行保暖。下雪天注意清雪、避免雪多壓蹋塑料棚。約每畝(一畝≈667平方米)地砌貯水量1立方米的水槽兩個,以處理自來水。冬季在塑料棚內相隔4米左右設置100—150瓦燈泡,主要用於增溫。
2.露地栽培
(1)樹蔭地栽喬蘭。這是以觀賞為目的,利用有稀疏樹蔭的屋前、牆隅或游覽區適當栽植在地上,但必須挖除原有瘠薄粘土,換入疏鬆腐殖質土或良好田內表土。進入冬令時節,在根部泥面上鋪蓋一些稻草,以免凍傷蘭根。假如有嚴寒,還需在葉叢上面敷設草簾或其他松軟遮掩物,以防凍害。這種地栽養蘭除盛夏酷暑需加強管理防護外,一般都可粗放,任其自然生長。露地栽種的蘭花都是不具瓣型的粗種。翌年春季,天氣轉暖後,方可揭除禦寒遮掩物。經過多年生長後,只要適時澆水,施肥,它的適應性還是比較強的,能年年盛花,幽香瓢遠,為點綴田園之佳品。但是,在布置地栽養蘭時,除考慮布局的幽靜外。對蘭花的習性也應斟酌,如春蘭喜偏陰、蕙蘭宜稍陽,秋蘭、寒蘭、報歲蘭不宜受凍。
(2)盆栽養蘭。也就是指蔭棚養蘭。凡是盆栽養蘭最好用泥盆,即素燒瓦盆,它透氣性良好,能濾水,而且價格便宜。是經濟實惠的栽蘭用品。但瓦盆比較粗糙,不美觀,用於展覽不相宜。瓷盆或釉盆外表美觀,但透氣性、濾水性都很差,如用以長期栽蘭,容易將蘭根漚壞,使蘭花難以生長旺盛。所以在用瓷盆或釉盆栽蘭時,必須在盆底多墊—些排水瓦片。或蚌殼之類填充物;而且澆水要有節制,不宜過量。如果用泥瓦盆栽種蘭花,參加展覽時可將其套在較大的瓷盆或釉盆之內。
宜興紫砂盆,外形美觀大方,又有一定的透氣性能,比較適宜於栽蘭。
新買的蘭盆須用水浸泡數日,尤其剛出窯後的瓦盆更必須讓其吸足水分,完全消除其火燥之氣。一般栽蘭,新栽的蘭多用新盆,換盆時多用舊盆。
凡是盆栽蘭花,最好不要直接坐放在地上,因為容易受到蟲害和雜草叢生的滋擾。尤其是熱夏季,驕陽炙熱,地溫上升,傷害蘭草;每當雷暴雨、梅雨季中,濕熱上升更大,容易蒸壞蘭根;更因緊貼地面通風不暢。不利氣生根生長。為減少上述影響,可將蘭盆放在水泥板壘成的蘭台上,便於上下對流,不斷供給新鮮空氣,促進蘭花呼吸作用,增強代謝機能,積累養分和能量製造,使蘭花生長健壯,又可避免螞蟻、蛞蝓等侵害蘭很。假如受條件限制,可用一隻空泥盆反扣倒置在地上,再將盆蘭放在上面。
3.蘭室栽培
蘭室主要供地生蘭越冬之用。不同種類的蘭花,生態習性不同,所以對於越冬進室的時間和室溫要求也不相同。
地生蘭類只要氣溫不低於7℃—8℃。大都可以露天栽培。江蘇、浙江一帶習慣在「立冬」以後,把要求氣溫稍高的建蘭、寒蘭、報歲蘭搬進室內培養,將一些有花蕾的春蘭和惠蘭移置在廊檐下或避寒的地方,以免受初霜的侵襲,影響花蕾發育。「小雪」以後,把由假鱗莖培育出的盆蘭和瘦弱小草,尤其屬素心瓣的蘭花,逐步搬入室內,安放在靠近窗口的蘭架上,以便受到陽光的照射。「大雪」以後,將全部盆栽蘭花搬進室內養護。蘭花入蘭室前,先把蘭盆周圍汰洗干凈,既可防止泥污沾染蟲卵、黴菌等,又顯得清潔雅觀。蘭盆放置時注意合理排放,既便於陽光透射又有利於通風。
地生蘭在室內越冬時,關鍵是掌握好溫度與濕度。一般室溫要保持在7℃—8℃以上,報歲蘭最理想應保持在10℃—15℃。蘭盆入室後,如果天氣尚未嚴寒結冰,中午前後應將南面窗子打開,北面開小氣窗,便於室內空氣流通。晚時,如果室內溫度仍在5℃以上,可將南北之小氣窗微開;如低於5℃,應把全部窗戶關閉。隆冬季節,只在無風晴日中午,稍半開窗,略為透氣,待太陽稍偏就應關閉門窗,臨晚加掛草簾或棉布簾。如溫度持續降至3℃—5℃以下,則可用有煙囪管的煤爐加溫。
交春之後,氣候逐漸轉暖,晴朗的中午可將蘭室門窗全部敞開,但要注意氣溫的變化;下午溫度漸降,宜將南窗半開半閉;夜幕降臨前仍全部關好。在這期間,蘭室溫度最好經常保持在10℃左右,如果溫度偏高,會引起春蘭的早花品種提早開花,花朵也易於早萎。初春之際,更要防止倒春寒,影響花蕊生長,甚至凍傷蘭根。
「驚蟄」之後,凡沒有花蕾的春蘭和惠蘭都可出房,搬置在露天台架上,晚上在棚架上加蓋蘆簾,防禦霜害。凡帶有花蕾的各類蘭花仍應留在蘭室內養護,待「清明」後,方可搬出室外培養;但晚間仍應注意防止晚霜。
在室內養蘭期,尤其在嚴寒季節,對盆栽蘭花的干濕度必須特別注意。盆土宜干,何時需要澆水,可看盆面,如表層泥土呈粉末松敬狀態時,而下面的土尚微潮,不可等盆土完全乾了再澆水。澆水時先將盆蘭搬下,放在地上,沿著盆口水槽澆水,切忌將水浸入葉束。也可把蘭盆放在水缸中淺浸數分鍾,水以浸及盆腰為限。在澆水時,如水浸入葉鞘中,應及時用於布抹去水痕,或讓陽光曬干後,方能搬回室內。由於蘭花長期放置在室內培養,葉面上常附著許多灰塵,妨礙新陳代謝。可選擇晴暖天氣,中午時分將盆移至室外的陽光下,用細孔噴壺噴灑清洗葉面,沖滌塵垢,待水漬干後,再撤回室內。如果水漬未乾,蘭葉沾濕部位容易發黑、枯萎。
室內養蘭,加溫期間。室內氣溫往往偏高,葉叢顯出乾燥,盆內土面干松,或盆面苔蘚憔悴。就應及時在通道和牆上噴灑些水,讓其蒸騰,以調節溫度。總之,室內養蘭,無論盆內蘭草或盆面苔蘚要保持綠翠為好。
如為業余養蘭者,因條件所限,可利用室外朝南向陽沿牆處,一面倚借牆體,另三面用磚砌成單斜式地箱。面積大小,可根據盆缽多少而定。地箱上的斜面裝置開關兩便的木框玻璃窗或塑料薄膜窗。蘭葉長而高的,放置在靠牆空間較高的位置,應放在倒置的空花盆上,或放在疊壘成有合適高度的磚塊、條木、水泥板上。低矮的蘭盆逐行向前排列、所有的葉尖或環葉頂部都不能觸及窗面的玻璃或塑料薄膜。在嚴寒季節,每當氣溫過低或風雪日子裡,斜窗上必須覆蓋足夠防止寒氣侵入的草簾或其他的遮蓋物。在天氣晴和時,尤當立春以後,陽光照射時,可揭除防寒草簾;中午陽光較強,氣溫稍高,可將蓋窗掀起擱成一條縫隙,調節新鮮空氣。陽光偏射後應立即關起蓋窗。日常要十分注意,在蓋窗玻璃上不能凝聚過多的水滴,防止其滴入葉叢,沾濕部位往往發黑腐爛,甚至枯死。
三、蘭花的栽植
1.栽植時機
無論翻栽或是新栽,時機的選擇對蘭花的成活、長勢、發育都有很大影響。因此十分重要。一般比較適宜的時間是蘭花的體眠期,即3—4月份,新芽沒有出土之前為好;論時令,則是春分到清明之間。若在新芽出土之後,操作十分不便,稍不小心即碰斷碰傷新芽。當蘭花的休眠期即將結束,新芽和新根正處於即將長出而又未長出之際,此時栽植最佳,栽後不久即能走根出芽,恢復正常生長。如果栽植過早,則栽後蘭花不易「還陽」,如遇低溫、寒潮、晚霜、春雷往往造成凍傷。長江流域冬季蘭室很少加溫。冬季十分寒冷,因而不主張在嚴寒冬季分株。
為了分株時操作方便,可以在分株前讓土壤適當乾燥。使根發白,產生不明顯的凋縮,使本來脆而易斷的肉質根變得綿軟,分株和栽盆時不致折傷根部太多。
規模較大的蘭圃,栽植工作量大,前後花費時間較長。應將名貴品種安排在最佳時間栽植。一般品種可以酌情推遲或提早。
2.採用蘭苗
繁殖用蘭花應當選用生長良好無病蟲的蘭苗。蘭花經2—3年栽植,就要換土或換盆,這時應結合分株繁殖。換盆時以左手掌托住花盆底郎,右手手指伸開細心伸入蘭苗葉叢中擋住盆土,然後將蘭盆放倒,盆身傾斜側對人面,盆口下緣觸地。這時兩手同時將盆稍往上提,使盆下緣輕輕地叩撞地面,讓盆土松動,轉動盆身,改變盆口下緣叩撞地面的接觸點,讓盆土逐漸均勻松動而脫離花盆。右手托住蘭株,左手將花盆取下。如果蘭花植株過高,則宜在木椅或水泥台邊沿處叩撞盆門下緣,使蘭葉懸於空中而不受傷折斷。蘭花盆土與盆分離後,將蘭苗及盆土平放,使土坨不致猛然鬆散裂開,導致蘭花根系折斷。再細心把土坨輕輕拍打鬆散,逐步將舊盆土抖落。小心抓住假鱗莖,以免傷及葉和嫩芽,尤其是保護根尖。剪除已枯黃的葉片、假鱗莖上的腐敗苞葉及腐爛干空的老根。但對有新芽的假鱗莖上的葉片應盡量保留,以促使新芽生長良好。
對經選擇已清理好的較大叢植株。找出其兩假鱗莖相距較寬、用手搖動時又容易松動之自然縫隙,將兩個假鱗莖剪開,前人謂之「開馬路」然後用兩手控兩叢基部,沿「馬路」輕搖慢拉將其分為兩叢。
將分開的蘭叢適當修剪,再用800倍清水稀釋的托布津溶液,浸泡10—15分鍾,只宜浸根,不宜浸葉;也可用1000倍水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注意只消毒傷口部分,然後將蘭晾於陰涼通風處。待蘭根發軟、容易彎曲時即可栽植。一般天氣晴朗時,晾半天時間就可以了,當然不能晾得過干。
3.栽植程序
分開的蘭叢,不要拆得太零星,每叢至少有3—5苗,最好是一年生植株、二年生植株和三年生植株保留在同一叢中。
(1)墊盆。盆底用—塊瓦片蓋住排水孔,再用磚塊,瓦片或貝殼逐步填充,其中大隙縫填充以泥粒或豆石,一般約為盆內高度的1/2—1/3。上余的凈高約10—15厘米,留作培養土層。其具體高度應根據蘭花的種類及蘭根的長短和盆的高矮而定。鋪墊物不要填得太密太實,應保留一點孔隙。實踐證明,有的新根能在鋪墊層的孔隙中生長良好。
(2)栽植。在鋪墊層上,先填上2—3厘米的培養土,用手稍壓實,即可將蘭花正立擺布其上,根據植株與花盆大小,可以幾個單株、2叢、3叢或更多叢種在一個盆里。3叢宜栽成鼎足之勢。4叢可栽成四方形,五叢宜列成梅花形。蘭根要自然舒展,葉片要四方披拂。要緩緩地將蘭根放入盆內,使蘭根自然舒展,盡量不與盆內壁碰擦。
蘭株入盆後,就逐步固定蘭株姿勢。—盆栽一叢的,應使老假鱗莖偏居一側,使新芽有發展的餘地。 一盆栽數叢的,每叢的老假鱗莖應相對地集於盆之中間,使新根新芽向外發展各有足夠的空間。
(3)填土。栽植時,一手扶葉,一手添加營養土,執住蘭株基部稍往上提,以舒展根系,同時搖動蘭盆。讓培養土深入根際;繼續添土,並搖動蘭盆,調整蘭株的位置和高度。用手沿盆邊按壓,但切勿過重而傷根,繼續添土並擠壓,直至盆面土壤高出盆口2—3厘米,略呈饅頭形。培養土應將全都蘭根蓋住,掩至假鱗莖基部,
填土的深淺,傳統認為:春蘭宜淺,惠蘭宜深,但一般以不埋及假鱗莖上的葉基為度。新發蘭花在山野里生長時,植株上留下了土表上下的明顯標志,可以此標志為准。花盆的大小也要和植株的大小、多少相稱,既不要盆大而株小又少,也不宜盆小而株大又多。一般植株的數量,以預計2—3年後剛好長滿盆為原則。植株大小與盆的高度相稱。既利於生長,又符合觀賞要求。
(4)鋪面。栽植完畢後,可在盆土表面鋪上一層小石粒或青苔,最好是林下優質苔蘚,既美觀、又可調節水分,還可保護葉面不被泥水污染,新芽也不致感染泥土中病菌而爛心;此外,還可減緩雨水對盆土的沖刷,保持盆土疏鬆。
(5)澆水。栽植完成後,即澆第一遍水,必須讓盆土濕透,水滴宜小,沖力忌大。若置於水盆中浸水、切不可浸泡太久。盆土一經浸濕,立即將蘭盆搬出,然後移置於蔭蔽之處養護。
四、栽植後的養護管理
掌握栽蘭技藝固然很重要,而管理養護好蘭花更困難,故有「三分栽、七分養」之說。蘭花的養護需要了解環境,積累養護經驗,以及耐心細心。最重要的是掌握蘭花生長發育規律,何時出芽、何時長葉、何時開花、何時休眠。再從溫度、濕度、澆水、施肥、通風、植保、惜葉、護花等方面進行養護管理,定能養好蘭花。
1.惜葉
蘭葉柔美而不軟弱,剛直而不僵硬。蘭花動人可愛,但好花不常有,花落無奈何;而蘭葉四季常青,永葆生機,給人以終年不斷之享受。蘭之幽雅,既顯現於花也託附於葉。而葉茂又為花好之前提,葉健茂則其自身製造營養豐富,則花多而美。如葉殘而花多,不過足急劇衰敗的徵兆而已。
惜葉的重點首先是控制奸蔭蔽度、空氣濕度、適當的水肥和保持通風良好。使蘭葉茂盛健全,蔥綠光亮。還要加強病蟲害防治,防止風、雨襲擊和機械損傷。此外要保全葉尖,蘭葉之端猶如劍尖、筆鋒、眉梢,能達意傳神。失去葉尖則顯得突兀、呆滯。保全葉尖,關鍵在於保障蘭花所需水分,養分充足,盆土疏鬆透氣,因而根系發達、完好,植株生長旺盛,無焦尖現象發生。有人認為,蘭花養得好的標志足葉尖穿得過針眼,就是指葉尖完好,鋒芒無損。
不同種類蘭花的葉尖形狀有所區別,有的漸尖,有的鈍而渾圓,有的凹缺,有的上翹;論葉色,有的蘭花品種為「金尖」「銀尖」(即葉尖端為黃色或白色)而顯其珍貴、稀有,這是葉尖在賞葉中的又一層情趣。
養護中平時要注意保護蘭葉,在操作時輕巧細心,不要碰撞蘭葉,保持其自然姿態。對被污染的葉片要小心清洗,噴水不可積存於葉束中心。對於枯黃老葉、病葉要及時剪除。
蘭葉的局部剪除,可於適當部位料剪一刀,剪成的尖角應小於30。也有對剪兩刀的,但不能剪成平頭。
2.護花
花芽出土以後,如果太多,則耗費母體養分過度,有礙葉芽形成和茁壯生長,應趁早去除多餘瘦小花芽,每抹蘭苗留一花芽z即可。每盆宜保留3—5個花芽。根據蘭花的品種和盆的大小、苗的多少來適當保留花芽。為了保護和發展名貴品種,還可以將全部花芽掰去,讓其繁茂增殖。花芽伸長期到開花期的這段時間內要保持適度的光照,使花色鮮麗而飽滿,富光澤而香氣足。光照如果過弱,則花的色調淡薄而缺乏光澤。
花開過久、耗費養分,有礙出芽長葉以及次年開花。春蘭的花約開半月,開敗後應及時將花葶剪除。惠蘭的花,到花序最後一朵花開放l周時,即將花序剪除。掰花葶時一手穩住葉基,一手將花葶向一側壓倒,即可從基部斷裂拔去,也可剪除。解下的花草可以插瓶,尚可玩昧多日。一般蘭花在開花後都不讓其授粉結實,尤其是不很健壯的和名貴品種更是如此,否則影響第二年開花。如果要開展雜交育種,就適時進行人工授粉。並對母本精心管理,使其種實飽滿成熟。
3.溫度
我國大部分地區處於溫帶和亞熱帶,而蘭花一般都出產在氣候溫和濕潤的地方,年平均氣溫較高,無霜期較長。我國東北、西北極少栽蘭,主要是溫度的制約。
在我國分布最北面的蘭屬植物是春蘭和惠蘭。它們的分布線上、冬季有霜凍或短期的積雪,夏季氣溫較高。但是由於蘭花多是生長在闊葉林與針葉林相混交的林內或於竹林之中,林木既遮擋了夏天的烈日,又抵擋了冬季的寒風;即使積雪覆蓋之地,對蘭花影響也不大,因為積雪實際上起著保護蘭花越冬的作用,積雪之下的地溫一般不低於0℃。我們對建蘭、寒蘭的引種馴化,已將它們從原產地向北推移了600—1000公里,而且是進行大規模的地栽。可見蘭花的生存能力與適應性還足比較強的。
在東北、西北及華北大部分地區,冬季過於寒冷,室外不適於蘭花栽培。從10月中、下旬至次年4月下旬,材半年時間。蘭花都需要搬進室內或溫室內栽培。在長江下游地區冬季蘭花也要入室培養或棚內加溫。在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四川、台灣等省、區。寒蘭、建蘭冬季—般不需在室內越冬。江西、湖南和四川部分地區,冬季仍需採取一定措施對蘭花加以保護。
蘭花對溫度的要求:蘭花種子發芽的溫度為:白天21℃—25℃,晚上15℃—18℃。地生蘭成長植株所需溫度,白天20℃—22℃,晚上 13℃—0℃。冬季蘭花休眠期,溫度可降低,如春蘭和惠蘭在冬季晚上最低溫度要求為4℃—6℃,降至0℃也可以,植株葉片在乾燥的條件下降至零下2℃—3℃也無妨。蘭花的花是由花芽發展而來的,花芽的分化與溫度和光線有著密切的關系。前人做過很多關於蘭花花芽分化的研究,結論認為:12℃—13℃的低溫足夠使花芽分化,與日照長短關系不太大。但蘭花照射的光線愈多,則低溫影響花芽形成的效果也愈顯著。所以在春末至秋季將蘭花放在室外培養比戶內生長發育好。
調節溫度的目的,主要有3個方面,即:冬季防寒、夏防炎暑和改變花期。冬季氣溫低於0℃時,蘭花葉片和花蕾易受凍害,葉片出現水浸狀黑斑,花蕾萎蔫。如氣溫驟然急劇下降或特大霜凍,為害則更大。但冬季溫度過於偏高也不好,因為蘭花在冬季是處於休眠狀態,溫度過高會干擾休眠。在夏季若是溫度過高,蘭花遭受暑熱,則葉片發黃,粗糙而無光澤,並易受病害侵襲,往往葉片基部開始腐壞。
蘭花的開花期受溫度影響很明顯,在一般條件下,適當地升高溫度就能提早開花。例如蘭花在平原和城市培養條件下的開花期,往往比原來野生條件下提早15—30天。利用這一生物學特性,可以適當調節溫度使開花期提前半個月至一個月。尤其是春天開花的種類,一般在上年的7—9月即已形成花芽,待其通過冬眠階段,適當調高溫度,即可提前開花,趕上春節節日。但必須指出,調高溫度必須循序漸進。實驗表明,急劇地升溫反而會產生抑製作用,使花期推遲。
調節溫度的方法:溫度對蘭花生長發育影響極大,溫度過高則呼吸作用加快,消耗養分增多;過低則酶活性下降,合成少,生長發育緩。重要的是日溫差和季節溫差必須形成,這樣才能發芽開花。在馴化栽培的溫度調節上,我們採取與原蘭花產地近似的原則,夏季用雙層遮光網對蘭圃遮蔭,其降溫效果明顯,當氣溫高達35℃時,蘭圃中溫度只有31℃—32℃。冬季用塑料大棚保暖,當氣溫低至0℃時,塑料棚內仍可保持在6℃—8℃,冬季的溫差比露地小,這樣既有利於養分貯藏,又不致凍害。
調節溫度除建土蘭棚、蘭室外,還可以在蘭圃周旁栽種喬木、灌木、藤本植物和草坪,夏季可以吸收部分太陽輻射熱,冬季又可減緩地面和空氣中熱量的散失。即以草坪為例,據測定,冬季草地環境氣溫比泥地面高、白天最大差值可達4.4℃,有助於避免凍害;而夏季草地環境氣溫比水泥地低得多,有利防暑降溫。
夏季宜在空中、地表、花台及蘭葉噴霧或噴灑清水。因為水分在蒸發時要吸收一部分熱量,可起到降溫防暑作用;同理如在近旁擴大水面亦有此效,如水池、蓄水池、水溝、水缸等。溫室則需在玻璃上掛簾擋光防熱。炎熱之際,更要注意通風和加強空氣對流散熱,局部掀起棚上遮掩物;蘭室則打開門窗,避免熱氣郁積。
溫度的調節,除氣溫外,還應注意土溫。蘭根在土中生長,盆土的溫度對其生理機能有著直接的影響。一般條件下,土溫與氣溫是成正相關的,氣溫高則盆土溫度也隨之升高,但變化過程比較緩慢。首先是要防止烈日直射花盆,將土壤及盆曬燙,灼傷貼在盆壁近處的蘭根;還要注意澆水時水溫與土溫相近,不宜過分懸殊。
還有—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即人為的保護與蘭花本身的適應能力的關系。同所有植物一樣,蘭花對外界環境也有其適應性。並非天生嬌弱。因此,藝蘭者在為蘭花防暑禦寒時,其措施宜適可而止。遮掩太密,時間過長,必然削弱其抗逆能力。我們蘭圃選從南方600—1000公里以外所引種馴化之寒蘭、建蘭,除採取保護外,還逐步讓其增強抗逆性,遠漸適應新環境。
4.濕度
濕度一般指相對?/ca>
Ⅳ 農村人養一盆蘭花需要花多少錢
不用錢,你來我家,我送你一盆。
Ⅳ 種植一畝西蘭花投資多少錢
因為西蘭花種植成本相對較低且管理方便,只需在種植時施足肥料,整個過程中不需要打葯,到明年2月初就可採收上市,一畝西蘭花總投資大約需要二千元。
西蘭花種植技術如下:
一、播種育苗
1.整理苗床苗床應選擇地勢高爽、肥沃、排水通暢的夾沙土為宜。前茬忌作甘藍、白菜類蔬菜。播種前每平方米施腐熟堆肥15?20公斤,按1.5米凈畦面開溝,溝寬40厘米,整平畦面。
2.播種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種。播種前用西維因或樂斯本防治地下害蟲,澆足底水。22.2平方米可育苗3000多株,移栽1畝大田。播種時每平方米用25%多菌靈20克拌細土1.5-2公斤。播種覆土後搭棚覆遮陽網。
3.苗床管理西蘭花齊苗至三葉期仍需遮陽,若床土過干,於傍晚澆足水。三葉一心後逐步揭去遮陽網煉苗,4-5葉時移栽大田。
二、大田管理
1.栽前准備大田選擇地勢高爽、土壤肥沃、質地為夾沙土或沙壤土的田塊為宜:移栽前每畝施腐熟有機肥2000公斤、高濃度復合肥40-45公斤、硼砂1?1.5公斤作基肥,同時每畝用90%晶體敵百蟲全田撒施,防治蠐螬等地下害蟲。移栽前深挖一套溝,按1.5米畦寬開溝作畦,溝寬30-40厘米。
2.合理密植按60厘米X40厘米組合移栽,每畝密度2700?3000株。移栽後澆足團結水,並及時蓋土保墒。一般在封行前7?10天澆1次水。
3.中耕施肥封行前結合除草中耕鬆土2次。大雨前後及時排澇降漬,雨過天晴要鬆土透氣,預防黑根病。西蘭花需月巴量大,一生總用純氮20?25公斤。大田除施足基肥外,還要追肥三次:第一次在定植後5?7天施提苗肥,每畝施尿素10公斤;第二次在植株葉齡12?13張時追施葉簇肥,每畝施尿素15公斤;第三次在現蕾時,每畝施高濃度復合肥25公斤、尿素10公斤。
4.防病治蟲西蘭花移栽後重點防治黑根病。田間管理上要求沒有明顯暗漬,土壤干濕適宜,爽水透氣。病害發生時,用25%多菌靈、70%甲基托布津進行灌根處理。蟲害以菜青蟲為主,較易防治,每畝用16000萬單位銳星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治一、二齡幼蟲。甜菜夜蛾、斜紋夜蛾則選用除盡、美滿等高效低毒農葯,防效很好。
5.及時整枝現蕾前後,及時去除主莖以下側枝。稀植時上部可留1?2個粗壯枝,於主花球採收後立即追肥,採收側花球。
Ⅵ 求助:調查作業,萬年青,劍蘭,康乃馨,鬱金香,百合,馬蹄蓮,素色蒼蘭,玫瑰,蘭花,水仙,的成本
康乃馨抄 0.5隻襲/元 百合0.8隻/元 劍蘭0.1隻/元 玫瑰0.3隻/元 太陽花0.2隻/元 滿天星1元1捆 鬱金香0.9隻/元 馬蹄蓮 1隻/元 價錢根據 時間 地點 也有很大差距 不管進價多少
賣價最低總是進價的3倍以上 互相搭配好了再加上花言巧語之後 那價錢就更高了 買花送病人不在乎再多幾個錢了。。。。。。。。。
Ⅶ 蘭花怎麼養
分開的蘭叢,不要拆得太零星,每叢至少有3~5苗,最好是一年生植株、二年生植株和三年生植株保留在同一叢中。
墊盆
盆底用—塊瓦片蓋住排水孔,再用磚塊,瓦片或貝殼逐步填充,其中大隙縫填充以泥粒或豆石,一般約為盆內高度的1/2~1/3。上余的凈高約10~15厘米,留作培養土層。其具體高度應根據蘭花的種類及蘭根的長短和盆的高矮而定。鋪墊物不要填得太密太實,應保留一點孔隙。實踐證明,有的新根能在鋪墊層的孔隙中生長良好。
栽植
在鋪墊層上,先填上2~3厘米的培養土,用手稍壓實,即可將蘭花正立擺布其上,根據植株與花盆大小,可以幾個單株、2叢、3叢或更多叢種在一個盆里。3叢宜栽成鼎足之勢。4叢可栽成四方形,五叢宜列成梅花形。蘭根要自然舒展,葉片要四方披拂。要緩緩地將蘭根放入盆內,使蘭根自然舒展,盡量不與盆內壁碰擦。蘭株入盆後,就逐步固定蘭株姿勢。—盆栽一叢的,應使老假鱗莖偏居一側,使新芽有發展的餘地。一盆栽數叢的,每叢的老假鱗莖應相對地集於盆之中間,使新根新芽向外發展各有足夠的空間。
填土
栽植時,一手扶葉,一手添加營養土,執住蘭株基部稍往上提,以舒展根系,同時搖動蘭盆。讓培養土深入根際;繼續添土,並搖動蘭盆,調整蘭株的位置和高度。用手沿盆邊按壓,但切勿過重而傷根,繼續添土並擠壓,直至盆面土壤高出盆口2~3厘米,略呈饅頭形。培養土應將全都蘭根蓋住,掩至假鱗莖基部,填土的深淺,傳統認為:春蘭宜淺,惠蘭宜深,但一般以不埋及假鱗莖上的葉基為度。新發蘭花在山野里生長時,植株上留下了土表上下的明顯標志,可以此標志為准。花盆的大小也要和植株的大小、多少相稱,既不要盆大而株小又少,也不宜盆小而株大又多。一般植株的數量,以預計2~3年後剛好長滿盆為原則。植株大小與盆的高度相稱。既利於生長,又符合觀賞要求。
鋪面
栽植完畢後,可在盆土表面鋪上一層小石粒或青苔,最好是林下優質苔蘚,既美觀、又可調節水分,還可保護葉面不被泥水污染,新芽也不致感染泥土中病菌而爛心;此外,還可減緩雨水對盆土的沖刷,保持盆土疏鬆。
澆水
栽植完成後,即澆第一遍水,必須讓盆土濕透,水滴宜小,沖力忌大。若置於水盆中浸水、切不可浸泡太久。盆土一經浸濕,立即將蘭盆搬出,然後移置於蔭蔽之處養護。
Ⅷ 蘭花為什麼那麼貴呢怎麼養呢
靠種子繁殖是相當不現實的。現在名貴的都是國蘭,就是中國原產蘭花區別於洋蘭如蝴蝶蘭等。國蘭80%都是沒有種子的。只能靠分櫱繁殖。
上萬的都是便宜的。去年成都的蘭花節,最貴的70萬。被廣州一老闆買走,據說這人轉手就賣了100萬。
價格這么高,多數在於炒作,但稀有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蘭花花型奇特,極具觀賞價值。有的品種花型獨一無二!所以它貴。
Ⅸ 蘭花在安徽適合種植嗎成本大嗎
你好:
你是個人愛好想養幾盆還是大批量的養植?蘭花適宜的低溫是在0°以上,在安徽養相比在浙江地區的成本要高,當然比北京地區要低。
Ⅹ 新買的盆栽需要換盆嗎如何養花可以降低成本
新購買的盆花是否應該更換?答案不能一概而論。需要根據特定情況對它進行區別對待。大致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在原始花盆中種植,另一種是商人從花卉基地購買的裸盆栽花卉的重新種植。
種植在花盆中的盆栽植物不同意立即更換花盆。它們需要維護一段時間,並且在恢復電位器時還不算太晚。盆栽花卉,從苗圃到市場銷售,再到家庭維護,生長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水溫和光照環境優良的花園到銷售,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我曾經由花商仔細管理盆栽植物,只定期噴水以免絆腳。可以說這個過程不利於植物的生命力,當我們在家裡購買它時,我們應該對玉感到可惜,並要小心照顧它。
老實說,如果種花只是附庸風雅,裝飾外觀,比較和追逐風,奢侈而富麗堂皇的,實際上沒有多少方法可以節省成本。你不知道嗎,一個花盆價值幾萬,一個花架價值很多,君子蘭的天價是幾千萬。這樣如何降低成本?這被稱為燒錢和種花。如果生長的花是脫離生命的愛情,目的是培養一個人的個性,美化環境,培養氣質,生長的花朵的成本可以大大降低甚至成本,而且鮮花的非凡香味將充分。我幾乎痴迷於生長的花朵,但是,我是一個訪問花卉市場的吝嗇鬼,而不是花一分錢。 Clivia是一位朋友要求的三葉苗。現在培養了一罐七大壯麗蘭花。
被自己繁殖和養殖的綜合植物幼苗積累了不少於一百個幼苗,所有這些都是親戚和朋友的禮物。漫長的花朵是園藝部門假期丟棄的垃圾。如果我得到寶藏,我會拿起他們回家回家。至於蜘蛛廠,少量小枝條從垃圾中擠壓,它被淹沒了。我的朋友有一個珍貴的山茶花。我花了五元買低品質的苗木。經過兩年的維護,求我的朋友嫁接一個。至於灌封土壤,採用本地材料並自己配置。花盆由普通罐和美麗的塑料罐製成,每個人都有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