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知否
1.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意思
譯文:詢問正在卷簾的侍女,她卻說海棠花依舊是昨天那樣。知道嗎?知道嗎?這個時節本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這句詩出自宋代詞人李清照的《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作於公元1100年前後。
《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譯文
昨夜雨雖然下得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酣睡一夜仍有餘醉未消。問那正在卷簾的侍女,外面的情況如何,她卻說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樣。知道嗎?知道嗎?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
賞析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勾勒寫詞時間與環境,寫出暮春時節的景象,渲染了詞人花下醉酒的悵然之感。後兩句「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中侍女的回答讓詞人喜出望外卻又無奈黯然,
「卻」字道出了「卷簾人」不解詞人心以及詞人的意外之喜。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表明詞人對窗外景象的推測與判斷,此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委婉地表達了作者憐花惜花的心情,含有不盡的無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充分體現出作者對大自然、對春天的熱愛,也流露了內心的苦悶。
2.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寫的是哪種花
寫的是海棠花,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出自宋代女詞人李清照的早期詞作《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作品原文: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釋義:昨夜雨雖然下得稀疏,風卻颳得急猛,沉沉的酣睡卻不能把殘存的酒力全部消盡。問那正在卷簾的侍女:庭園裏海棠花現在怎麼樣了?她說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樣。你可知道,你可知道,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
(2)海棠知否擴展閱讀: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既是對侍女的反詰,也像是自言自語:這個粗心的丫頭,你知道不知道,園中的海棠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稀少才是。這句對白寫出了詩畫所不能道,寫出了傷春易春的閨中人復雜的神情口吻,可謂「傳神之筆。
「應是」,表明詞人對窗外景象的推測與判斷,口吻極當。因為她畢竟尚未親眼目睹,所以說話時要留有餘地。同時,這一詞語中也暗含著「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雖好,風雨無情,它是不可能長開不謝的。
一語之中,含有不盡的無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謂語淺意深。而這一層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簾人」所不能體察也無須更多理會的,她畢竟不能像她的女主人那樣感情細膩,那樣對自然和人生有著更深的感悟。
這也許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綠肥紅瘦」一語,更是全詞的精絕之筆,歷來為世人所稱道。「綠」代替葉,「紅」代替花,是兩種顏色的對比;「肥」形容雨後的葉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後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謝稀少,是兩種狀態的對比。
本來平平常常的四個字,經詞人的搭配組合,竟顯得如此色彩鮮明、形象生動,這實在是語言運用上的一個創造。由這四個字生發聯想,那「紅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漸漸消逝,而「綠肥」正是象徵著綠葉成蔭的盛夏的即將來臨。這種極富概括性的語言,又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這首小詞,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詞人因惜花而痛飲,因情知花謝卻又抱一絲僥幸心理而「試問」,因不相信「卷簾人」的回答而再次反問,如此層層轉折,步步深入,將惜花之情表達得搖曳多姿。
3. 關於海棠依舊,這個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有啥關系
海棠依舊是女詩人對於上一個問題的答案。
本詞作於詩人醉酒之後的一個雨天後,正直晚春時節,海棠花已經隱隱有敗落之勢,有經歷一場疏風驟雨,難免會顯得頹唐。
詩人在清晨轉醒後問僕人,海棠花如何了。而僕人卻說,海棠花還是原來的樣子,並沒有出現凋落的情況。
詩人本就是多愁善感的人,對於人事變化自由自己的一番心得與體會。她定然是知道海棠花的頹勢以不可避免,所以顧自搖頭,說,不知道么,應該是紅花凋零,綠葉繁茂了。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詩人自己的答案,或是說是詩人心中已經確定的。
既然已經確定為什麼還要問僕人呢?
一來,詩人既已知道海棠境況不甚樂觀,卻還是僥幸的想聽一聽。從側面表現出詩人是愛花人,也是心思敏感的人。
二來,她想聽到的答案必定不是這種敷衍的答案,既然人是物非了,那就接受好了,也不至於欺騙自己說人物依舊。所以才有了後面一句。
兩句話其實都是對於』海棠如何『的回答,只不過一句是僕人的答話,一句是詩人所感所想。詞人為花而喜,為花而悲、為花而醉、為花而嗔,實則是傷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嘆自己的青春易逝。
-------------------------------------------------------------------------------------------------------------------
不知道你是不是在做題,所以這邊另附一標准答題格式(如下):
海棠依舊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都是對於海棠境況的回答,前句對後句起到了襯托的作用,而兩句截然不同的答案突出表現了詩人細膩柔婉的感觸和以花自喻,哀嘆青春的自憐之情。
----------------------------------------------------------------------------------------------------------
最後:推薦你看關心則亂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4. 《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壹)》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壹)》(關心則亂)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P2fbKZkw0ZVSIPhHKlpNVg
書名: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壹)
作者:關心則亂
豆瓣評分:7.8
出版社:中國電影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1
頁數:304
內容簡介:
民事法庭書記官姚依依,因一場泥石流成為盛府庶出的六小姐盛明蘭,娘親衛姨娘剛因難產去世,明蘭頓時成了爹不疼又沒有娘親為她謀劃的五歲女孩。
姚依依覺得,她原來的美滿人生被偷走了,古代庶女的命運太危險,不想成為《紅樓夢》中的賈迎春,還是躺在床上睡死算了。直到明蘭被祖母相中,帶到身邊親自撫養,成人靈魂模仿童言童語的結果,反而凸顯出明蘭的成熟早慧,因而深得祖母歡心,雖然跟兄姐們偶有不快,但在祖母蔭庇下逐漸融入這個世界,並深刻體認到古代的「庶女法則」。盛明蘭,這個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輟學少女該如何在勾心鬥角的大宅院中自學古代生存法則?
作者簡介:
關心則亂,晉江文學城簽約作者,現居浙江舟山。1980年代出生的寫手,循規蹈矩讀書就業,完全按照國家規劃的人生履歷,生活寧靜踏實。迤邐的書中世界是宅女的生活必需品,因屢屢陷入巨型坑洞,遂提筆自力更生,豐衣足食。喜歡輕松浪漫的文風,也執著於嚴謹合理的結構,寫文是快樂並糾結的事。
5. 《海棠依_:知否知否_是_肥_瘦卷七那人_道,海棠依_完》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卷七 那人卻道,海棠依舊 完》(關心則亂)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jq4qR2bh68lbU0RHytDE_A
書名: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卷七 那人卻道,海棠依舊 完
作者:關心則亂
豆瓣評分:8.7
出版社:三采
出版年份:2013-4-19
內容簡介:
顧廷燁:「你嫁給我後,一直待我很好,體貼周全,聰明伶俐……這些年來,你想做的事,你想知道的,哪一椿哪一樣,我沒有依你?可你就是不放心,暗中揣測我,一言一行半點錯處都不肯落下!好好好,我果然是討了個好媳婦!」
盛明蘭:「祖母是真心疼我,才給自己惹上這遭劫難……心裡真惦著一個人,就會急中出錯,所謂關心則亂,像祖母這樣……我總覺著,真心所愛,不是看他做了多少聰明事,而是看他,做了多少傻事。」
他對自己很好,專心一意的好,全力讓他們母子安穩太平,這就足夠了,他們是多麼迵異的人,不過都盼著,歲月靜好,天長地久……
和顧廷煒分了家,擺脫了佛口蛇心的太夫人後,明蘭應該就此能過著舒心的日子,偏偏和顧廷燁發生婚後第一次的吵架,理由是丈夫覺得妻子不誠心,老想著耍小聰明;明蘭卻覺得丈夫太麻煩,太平過日子就好了嘛,真心又不能當飯吃……
正當夫妻兩人冷戰時,王氏的娘家人進京了,仗著有王老太夫人及王舅父撐腰,康姨媽竟然攛唆王氏對盛老太太出手,只為了對付明蘭、出口惡氣。得知此事的明蘭奮不顧身,不惜和康、王、盛三家長輩翻臉,就算從此被丈夫厭棄,也要為疼愛她的祖母討回公道!一向性子軟和的明蘭,卻在此時有了驚人之舉,會因此影響到他們的夫妻感情嗎?令人感動的最終回!
作者簡介:
關心則亂,1980年代出生的寫手,循規蹈矩讀書就業,完全按照國家規劃的人生履歷,生活寧靜踏實。迤邐的書中世界是宅女的生活必需品,因屢屢陷入巨型坑洞,遂提筆自力更生,豐衣足食。初次網路寫作為同人小說《HP同人之格林童話》,喜歡輕松浪漫的文風,也執著於嚴謹合理的結構,寫文是快樂並糾結的事。
6.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 海棠依舊, 知否 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昨來天夜裡雨點雖然稀自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一夜,然而醒來之後依然覺得還有一點酒意沒有消盡。於是就問正在卷簾的侍女,外面的情況如何,她說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樣。你可知道,你可知道,這個時節應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了。
一、原文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二、出處
【作者】李清照【朝代】宋
(6)海棠知否擴展閱讀
賞析
這首《如夢令》,便是「天下稱之」的不朽名篇。這首小令,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小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語言清新,詞意雋永。
起首兩句,辭面上雖然只寫了昨夜飲酒過量,翌日晨起宿酲尚未盡消,但在這個辭面的背後還潛藏著另一層意思,那就是昨夜酒醉是因為惜花。這位女詞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謝,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飲了過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餘醉。
三、四兩句所寫,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盡管飲酒致醉一夜濃睡,但清曉酒醒後所關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園中海棠。詞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驟風疏雨的揉損,窗外定是殘紅狼藉,落花滿眼,卻又不忍親見,於是試著向正在卷簾的侍女問個究竟。
7.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是什麼意思
女主人聽了,嗔嘆道;「你可知道那海棠花叢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出自南宋李清照的《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詞的大意是:
1、昨夜雨疏風猛。當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風雨就來逼迫了,心緒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酒吃得多了,覺也睡得濃了。結果一覺醒來,天已大亮。但昨夜之心情,卻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詢問意中懸懸之事。
2、於是,她急問收拾房屋,啟戶卷簾的侍女:海棠花怎麼樣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還不錯,一夜風雨,海棠一點兒沒變!」女主人聽了,嗔嘆道;「傻丫頭,你可知道那海棠花叢已是綠葉繁茂,紅花凋零?」
3、這首小令,有人物,有場景,還有對白,充分顯示了宋詞的語言表現力和詞人的才華。小詞借宿酒醒後詢問花事的描寫,曲折委婉地表達了詞人的惜花傷春之情,更惜自己那逝去的青春年華,語言清新,詞意雋永,令人玩味不已。
(7)海棠知否擴展閱讀:
賞析:
1、起首兩句,如何理解頗有爭議。蓋推以事理邏輯:既然是「濃睡不消殘酒」,("濃睡"時如何知屋外"風雨"?)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風驟」,這豈不是自相矛盾?詞人的本意實不在此,而是通過這兩句詞表達無限的惜花之情。大凡惜花的詩詞都言及風雨。
2、接下去三、四兩句所寫,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詞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驟風疏雨的揉損,窗外定是殘紅狼藉,落花滿眼,卻又不忍親見,於是試著向正在卷簾的侍女問個究竟。
3、一個「試」字,將詞人關心花事卻又害怕聽到花落的消息、不忍親見落花卻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達得貼切入微,曲折有致。
4、這首小詞,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卻寫得曲折委婉,極有層次。詞人因惜花而痛飲,因情知花謝卻又抱一絲僥幸心理而「試問」,因不相信「卷簾人」的回答而再次反問,如此層層轉折,步步深入,將惜花之情表達得搖曳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