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養蘭花經驗

養蘭花經驗

發布時間: 2022-05-24 21:01:30

Ⅰ 養蘭花需要注意些什麼

蘭花是花中君子,淡泊高潔、氣質非凡。古人有詩贊曰:蘭為王者香,芬馥清風里。從來岩穴姿,不競繁華美。

家裡養一盆蘭花,叫人心曠神怡,感覺室內的檔次提高了不少。

那麼蘭花該怎麼養,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事項呢?

簡而言之,就是栽培環境,澆水,施肥,病蟲危害防治,這是蘭花栽培管理的五大要素。

施肥方式要以根外追施葉面肥為主。基肥施肥要掌握時機,在我們對蘭花進行翻盆換土時,在不接觸蘭根的前提下,可加適量基肥。切記肥料過多易燒傷蘭根、生黑斑。如果施肥得當能出壯苗、開好花。給蘭花施肥要記住基本原則,一要量少,二要清淡,三要薄肥勤施。

Ⅱ 蘭花怎麼養才長得好

很多花友都說蘭花好看不好養,主要是它對生長環境要求比較高,而一般家庭養蘭花又很少能滿足它生長所需的條件,導致蘭株經常會出現問題。

但是只要了解了它的生長習性,平時只要為其提供適宜生長的土壤,並做到合理澆水、施肥,也是能將蘭花長得非常旺盛。

總結:家中養蘭花,最好先去了解一下它的生長習性,然後再養殖過程中為其提供適宜生長的植料,並做到合理的澆水和施肥,避免強光直曬,一般都能將蘭花養得非常旺盛。

感謝您的閱讀和點贊,想了解更多養花知識,請關注養花小院,每天與大家分享養花經驗。

Ⅲ 如何養好蘭花

2013.06.17
"三分栽,七分養",這是古人的養蘭經驗。養護好壞關繫到蘭花是否繁茂和能否開花,所以前人對此十分重視是有道理的。下面具體介紹養護和管理蘭花的方法。

一、 場所

蘭花放置的場所很重要,它直接影響蘭花的生長發育。蘭花一般在春、夏、秋三季放在露地(夏季放在露地蔭蔽處),冬季則放在室內。室外最好要四周空曠,空氣濕潤。室內要有充足的光線,最好朝南。這樣,有利蘭花生長。蘭盆最好放在木架或桌子上,不要放在地面上。

二、 蔽蔭

蘭花多屬於半陰性植物,多數種類怕陽光直曬,需適當遮蔭。蘭花在4月上、中旬,可多照陽光促進其生長。4月下旬以後要適當遮蔭。夏蘭、秋蘭中直立性葉的品種最好放在蔭蔽處的南面,使其適當多受陽光;垂葉性的秋蘭和春蘭,每天以受兩小時的光照為好。從6月開始到9月,每天要提早蔽蔭,如用蘆簾可以用密簾或兩層稀簾。10月以後天氣轉涼,陽光較弱,可推遲蔽菜,但中午前後仍需注意做好蔽蔭工作。

三、 防雨

蘭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陣雨或連續下雨。在霉雨季節,特別要做好防雨工作。自6月下旬至9月中旬,常有陣雨。如下雨時間短,而雨量又小,在傍晚應多澆水,使盆內熱氣排出,否則會使蘭花損傷,甚至爛根枯死。如果陣雨後接著又出太陽,需及時蔽蔭,以免地上熱氣上升影響蘭花生長。

雨水多的季節,正值蘭花抽生葉芽的階段,如盆土太溫會引起葉芽生長不好或招致病害。此時,可撒少量草木灰,以調節盆土濕度。
四、 澆水

花諺說:"干蘭濕菊",這話有一定道理。一般說,蘭花以八分干,二份濕為最好。如果過濕,容易使花爛根而死。澆水的原則應是:干則澆,濕則停,適當偏干。具體掌握時,一般應注意:在生長期(5-6月底)應適當多澆水,抽生葉芽期(約3-4月)和開花期(約3-4月)應適當少澆水,休眠期(冬季),則更應少澆水或不澆水。花盆大而蘭花植株小的應少澆水,盆小植株大的應多澆水。氣候炎熱乾旱時應適當多澆水,冷涼潮濕時(如霉雨季節等)應少澆或不澆水。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如果根系稀少或斷根較多,要少澆水,使盆土干一點,這樣不致爛根,有利於抽生新葉。

五、 施 肥
蘭花施肥要看蘭花生長情況來決定。凡是生長茂盛而無病害的可以施肥,生長差的,則不可施肥或少量施肥。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新根未發前切忌用肥,需經1-2年的培養,待新根旺盛時才可施翠姆肥,否則易遭枯死。

Ⅳ 如何養殖蘭花

1、植盆方式參考:選合適新盆,將植料(參考進口椰殼使用說明)填充根部、基部。新芽位置:擺在盆中央,長大便在盆中央,根系位置:向四周均勻展開,不要互相擠壓。 2、植株固定:用支柱、線帶固定,以免傷及根部。從兩側輕輕稍壓緊植料。 3、進口椰殼使用說明:用清水浸泡幾個小時,撈出瀝干,反復操作幾次。植料的選擇依不同的區域、傳統、喜好等等,所用植料都不一樣,按蘭根氣生根特性,掌握好「瀝水透氣」配比:幾種植料混和使用,效果會更好,硬植料可參考選用如下配方:①小鵝卵石90%(直徑0.8-1.5cm)+椰殼10% ②小鵝卵石70%+發酵好的樹皮30%

③碎磚料(直徑0.5-1厘米)90%+椰殼10% 4、純專用發酵好的樹皮種養(樹皮使用前無需浸泡水)。

蘭花
蘭花
4、進口長效肥(顆粒)180天使用說明:科學配比的氮、磷、鉀及其它微量元素,自動施肥緩性釋放,土壤溫度25度左右可維持180天,高(低)溫誤差量約為加(減)20%用法用量:用量:4寸盆放6-8個5寸盆放8-10個作底肥時:先在盆底鋪一層植料後,視花盆大小,放適量長效肥,再栽種。作追肥時:視花盆大小,將適量長效肥均勻撒於盆邊,輕拌後澆水(不能用茶葉水)

5、使用馮氏蘭花專用營養土栽培(向下翻,有專門圖文介紹) 營養土性狀是微潤偏干型,可直接上盆使用。用之前先將土拌勻,種植時,把粗纖維團狀墊於盆底,盆口處略細。選好蘭盆,將蘭根均勻分開,將營養土均勻填充使植料充分與蘭根接觸,輕輕搖動盆體、拍打盆壁,使蘭根與植料吻合,依空隙情況再適當添加土,直至蘆頭處或剛剛蓋住假磷莖,無需壓擠,如要壓擠請輕輕的哦!保持盆內植料泡松透氣即可。盆面可鋪放一層小石頭或小草點綴裝飾,並可防止水大將土溢出,搭配些網套更理想。種好後溫柔的澆透水1次,第2天復水1--2次,也可浸盆10分鍾左右,以後即可正常管理

蘭花的日常澆水施肥

水是蘭花的生命之源,是蘭花生長之根本。給蘭花澆水是蘭花栽培管理中最重要的環節。古人雲:「養蘭一點通,澆水三年功」 。這話是頗有道理的,它說明給蘭花澆水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需要經過長期的實踐和探索才能掌握。前人實踐經驗的積累和現代科學的探索,對蘭花澆水問題的認識,很值得大家去學習、去思索、去研究。

蘭花
蘭花
清代古書《第一香筆記》說:「瘦蘭切勿驟施,肥蘭切勿久瘦……」前人的經驗很值得借鑒。如何根據各種蘭草的需肥習性、生長不同時期的需肥要求、苗情的壯、弱、病、殘等情況,對蘭草合理施肥?施肥就像當教練一樣……當對您自己的運動員有一定了解,才能適當加強項目,不然也是會起反作用的……。故分二步,第一:建議新手如果硬植料的話,用最簡易的控釋肥比如說「好康多」配合些蘭花有益菌營養液,一般簡易操作既可……軟植料的話,一般里頭肥份已較充分了,如果省事的話,可以選擇配合些蘭花營養液管理就行了:生長慢的季節比如冬天少施點,生長旺期比如春,施的時間可以間隔短些,也就是」薄肥多施」。第二:建議當您了解光肥水三要素後,再細分施肥種類和方法,定當能培養出國家級動動員。第二管,用句古話:蘭蕙葉黃而薄,則宜上肥;葉黑而焦,則傷於肥;葉干而毛,則宜澆水;葉生白虱,則傷於水;葉顯絲路,則根傷矣。必使各葉入手柔潤,油然而光,斯為得之。

一年四季入手劃分一下:春 所謂春暖花開,萬物復甦,春天的蘭花,同時進行著花蕾的孕育與綻放,

蘭花
蘭花
葉芽的萌發與生長,植株同時進入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所以,管理的好壞,將影響到蘭株全年的長勢。此時,應做好促花疏蕾工作,我認為每盆植株留花不超3葶,凡影響觀賞的花蕾一律剔除,以減少開花造成營養消耗,同樣剔除多餘的花蕾,使蘭株生殖生長,能迅速地轉化成營養生長,這對壯芽多發芽至關重要。春天雨水豐沛,空氣濕度大,容易滋生病害,注意及早防範。夏烈日當空的夏天,又是蘭花處於生長的旺盛時期,營養消耗大,因此,對蘭株不同的生長期施不同的肥料是非常重要,新芽展葉後,多施氮肥,蘭芽長到半成苗時,施以鉀為主的肥料,使其假鱗莖增大,葉片增厚,成苗後要勤施磷肥,使蘭株進入生殖生長,但蘭株進入休眠期應停止施肥,高溫做好遮陽防曬,增加濕度,澆水是關健,這期間氣溫高,盆土,植株水份蒸騰快,如果蘭盆缺水嚴重,易使新苗僵化,這對壯苗非常不利。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早晚可各澆水一次,夜間,可以向蘭葉噴霧使水不滴為限,這對蘭株生長相當有好處的。秋 進入 秋高氣爽的季節,此時大部分新苗已長大成熟,有的花蕾也破出土面,蘭株進入了生殖生長期,施肥要以 磷鉀肥為主,到後期要盡量不要扒土看蕾觀芽,以防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冬天氣轉冷,進入寒冬,此時蘭株盡量接受陽光普照,日常保持盆土濕潤,提倡中午澆水,增施磷鉀肥促蕾抗寒。傍晚以後不提倡澆水,以防天寒苗凍。

澆水也還要根據氣候和環境季節不同:比如泥瓦盆等透氣性較好的盆,每周澆透水1-2次,塑料盆等透氣性不好的盆7-15天澆透水一次,冬季和陰雨天可以再延長幾天,視情而定!春夏天高溫季節請在溫度降下以後澆水,傍晚或早上太陽出來之前1-2小時左右澆水,目的是為了能夠讓葉心裡的水有充足的時間揮發;秋冬天選擇在接近中午有太陽的時候澆水,防止結冰凍傷蘭根。

注意通風。萬物生長靠陽光,春秋冬盡量全光照,夏季根據不同的蘭種遮陽。光照好才能讓土裡的肥效完全被蘭花吸收,這樣蘭花的發芽率才會上升,苗體健康、抗病力強。

施肥:本身馮氏蘭花營養土的營養成分比較均衡,肥料的選擇:固體顆粒類:比如控制肥「好康多」;第二種液體類:比如蘭花有益菌營養液,葉面肥和根肥。「養好蘭花,先養好菌」,那怎麼養好菌呢,免不了合理的環境,科學化的手段。菌,就是有益菌,能和蘭花寶寶們一起共生,一起玩耍的夥伴,當外敵來犯時一起抵擋的. 大家都知道,一個好的環境對於花花草草的生長是很關鍵的,所以蘭花有益菌營養液是當今養蘭一個很好的科學手段。

具體的管理還要根據環境的通風、氣候的變化、光照的運用等靈活掌握、科學管理。

Ⅳ 養蘭花的經驗

"三分栽,七分養",這是古人的養蘭經驗。養護好壞關繫到蘭花是否繁茂和能否開花,所以前人對此十分重視是有道理的。下面具體介紹養護和管理蘭花的方法。
一、 場所
蘭花放置的場所很重要,它直接影響蘭花的生長發育。蘭花一般在春、夏、秋三季放在露地(夏季放在露地蔭蔽處),冬季則放在室內。室外最好要四周空曠,空氣濕潤。室內要有充足的光線,最好朝南。這樣,有利蘭花生長。蘭盆最好放在木架或桌子上,不要放在地面上。
二、 蔽蔭
蘭花多屬於半陰性植物,多數種類怕陽光直曬,需適當遮蔭。蘭花在4月上、中旬,可多照陽光促進其生長。4月下旬以後要適當遮蔭。夏蘭、秋蘭中直立性葉的品種最好放在蔭蔽處的南面,使其適當多受陽光;垂葉性的秋蘭和春蘭,每天以受兩小時的光照為好。從6月開始到9月,每天要提早蔽蔭,如用蘆簾可以用密簾或兩層稀簾。10月以後天氣轉涼,陽光較弱,可推遲蔽菜,但中午前後仍需注意做好蔽蔭工作。
三、 防雨
蘭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陣雨或連續下雨。在霉雨季節,特別要做好防雨工作。自6月下旬至9月中旬,常有陣雨。如下雨時間短,而雨量又小,在傍晚應多澆水,使盆內熱氣排出,否則會使蘭花損傷,甚至爛根枯死。如果陣雨後接著又出太陽,需及時蔽蔭,以免地上熱氣上升影響蘭花生長。
雨水多的季節,正值蘭花抽生葉芽的階段,如盆土太溫會引起葉芽生長不好或招致病害。此時,可撒少量草木灰,以調節盆土濕度。
四、 澆水
花諺說:"干蘭濕菊",這話有一定道理。一般說,蘭花以八分干,二份濕為最好。如果過濕,容易使花爛根而死。澆水的原則應是:干則澆,濕則停,適當偏干。具體掌握時,一般應注意:在生長期(5-6月底)應適當多澆水,抽生葉芽期(約3-4月)和開花期(約3-4月)應適當少澆水,休眠期(冬季),則更應少澆水或不澆水。花盆大而蘭花植株小的應少澆水,盆小植株大的應多澆水。氣候炎熱乾旱時應適當多澆水,冷涼潮濕時(如霉雨季節等)應少澆或不澆水。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如果根系稀少或斷根較多,要少澆水,使盆土干一點,這樣不致爛根,有利於抽生新葉。
古人說的:"秋不幹,冬不濕"的經驗,是對春蘭、夏蘭怎樣澆水的很好總結。但在北方一些地區,由於冬季、春初氣候過於乾燥,也不有使蘭花過於乾燥。
澆水時間:夏秋兩季以在日落後澆水,使蘭花葉面在入夜前乾燥為宜,也可在清晨澆水;冬春兩季以在日出前後澆水為好。不可在太陽的灼曬後驟用冷水澆灌,以免土溫降低,影響根系吸水,干擾生理平衡。澆水量不可過大,以利抑制病害發生。
澆水方法:澆水要從盆籩澆入,不可澆入花蕾內,以免引起腐爛。
前人對蘭花澆水,有很好的經驗總結,例如於照在《都門藝蘭記》中根據一年內二十四個節氣分別提出了不同的澆水方法,茲節錄如下,供參考。但需注意兩點:一是《都門藝蘭記》是以北京的氣候為標準的;二是文中的月份是指農歷而不是公歷,如"正月"實際上是公歷的二月。
1、 立春、雨水,春蘭已著花,土不宜太干,沿盆籩微微潤濕;秋蘭盆如未乾至底,不澆。
2、 驚蟄,春蘭盆干至半盆(上空下實)時,可以潤水,惟不宜多,秋蘭同前。
3、 春分,春蘭已花謝,忌潮濕,盆半干時可潤水。
4、 清明、穀雨,盆土勿使過干,每5天潤水。
5、 立夏,蘭開始出房,宜澆透水一次。
6、 小滿,盆土勿過乾和過濕,葉上生斑即為過濕,新芽枯尖即為過干,每4天澆水一升(約干茶杯),使盆土自下而上2/3濕潤為宜。
7、 芒種,氣候乾燥,更宜注意勿過干過濕。
8、 夏至,盆土忌過干,若遇大雨,只能忍受一日,如連朝陰雨需將盆移置通風處。
9、 小暑,此時空氣過濕,盆土不可過濕,盆宜放於通風處,若燥熱少雨,每2天澆水一升,大雨或大濕一次,必須俟干至盆土2/3,否則不宜再澆。
10、 大暑,盆土易一干到底,需注意每天只宜大雨或大濕一次。
11、 立秋,蘭於此時正需水分,每3天需澆水2升,並宜秒為避風。
12、 處署,每5天澆水一次,除連朝霾雨外,可令其受雨露。
13、 白露,秋蘭較春蘭尤需勤澆水,但水濕之後必須大幹,始可再濕。
14、 秋分,秋蘭若已出花,澆水宜稍少;若未出花,澆水宜稍增加。
15、 寒露,秋蘭宜澆透水,春蘭則不宜透宜潤。
16、 霜降,蘭宜入房,澆水時間改為日中,澆後需置日中曝1-2小時。
17、 立冬,只宜潤水,每5天約半升。
18、 小雪,花房忌暖,不宜過濕,若過潮濕可引起爛根、瘢葉以至枯萎,若盆不幹至底,只需稍潤土皮。
19、 大雪,秋蘭不需水,春蘭宜微潤
20、 冬至,均不宜灌溉。
21、 小寒,均忌澆水。
22、 大寒,秋蘭仍不需水,春蘭可微潤以水。
五、 施 肥
蘭花施肥要看蘭花生長情況來決定。凡是生長茂盛而無病害的可以施肥,生長差的,則不可施肥或少量施肥。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新根未發前切忌用肥,需經1-2年的培養,待新根旺盛時才可施肥,否則易遭枯死。
一般說,在6-7月當蘭花葉芽伸長約1.5厘米時,可施用1-2次稀薄腐熟的液肥(不宜用化肥),但在高溫季節不宜施肥。到8-9月再施1-2次腐熟稀薄的液肥。素心種的蘭花,可施用1-2次草木灰浸出液,效果甚好。施肥時間在傍晚進行最好,第二天清晨再澆一次清水。
區別蘭花是否需要施肥,較簡便的方法是看葉色的深淺。葉現黃而薄是缺肥,應追肥;葉呈黑而葉尖發焦是施肥過多,應停止施肥。
肥料,可用上面介紹過的各種辦法自製肥料。施用這些肥料時,需加水8-9倍稀釋,切不可過濃。施肥時,要施入植株的根際,切不可施到葉面上。 蘭花主要施肥次數及日期
次數 日期類別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備 注
春蘭類 六月下旬 七月中旬 八月中旬 九月上旬 第四次要特別稀薄
夏蘭類 六月下旬 七月中旬 八月中旬 九月上旬 第四次要特別稀薄
秋蘭類 六月上旬 六月下旬 七月下旬 八月中旬 第四次要特別稀薄
六、 修 剪
在蘭花培養中要不斷進行修剪。在老葉枯黃時應及時剪去,以利通風,有些葉子的葉尖乾枯也應剪除。尤其是有病蟲為害的葉片需及時清除,以免傳染。在剪除病毒病的葉子時,用的剪刀不要再來剪無病的葉子,以防病毒傳染。如用同一把剪刀,則需進行消毒。
名貴蘭花花芽出土之後,如花芽太多,應留壯芽,將其餘瘦小的花芽除去,每盆以留1-2朵花芽為宜。如花芽太多,既會使年當的花開不好,又要過多消耗母本養分影響下年開花。一般蘭花可不剪除花芽。
春蘭的花,約開半月,即需將花剪除;夏蘭的花,到花序上最後一朵後開放一周時,也應將花序剪除。名貴的品種不應使其受粉結實,否則影響翌年開花。如果作為雜交育種的,則另需加意培養,使其果實飽滿成熟。
七、 防 寒
秋蘭宜提早做好防寒工作,如氣溫在2-3℃時,即可搬入室內。寒蘭生長在南方更需提早防寒。春、夏蘭耐寒性較強,如有冰凍出現也要及時搬入室內。室溫能保持1-2℃即可越冬。萬一有嚴重寒流侵襲,室溫降到零度以下時,需及時進行加溫,一般能保持室內不結冰就好。
在室內,秋蘭需放在向南的一面,春、夏蘭放另一面。在中午前後,朝南和東南面要開窗通風(秋蘭在攝氏1-2℃的陰天,不可開窗,以防冷風吹襲凍傷葉子)。秋蘭冬季喜干一些,其餘蘭花盆土宜保持濕潤。
八、 摘 花
對生長差的蘭花,每叢葉子不多,或根部不好的,應進行摘花。對較好的品種,春蘭可適當地摘去1-2個花苞,夏蘭待花苞伸長時留1-2個花苞,其餘的可摘掉,這樣花可開久些,又可使新葉多抽,老葉也不易枯死。
名貴春蘭花開3-5天應摘掉,使葉芽生長茁壯;夏蘭的花開到頂上一朵時也可離盆面厘米處剪下。
九、 防 汛
栽培場所如四周空曠,地勢較高,夏季遇有大風或台風過境時,需做好防風工作,以免夏蘭或寒蘭的葉子被折傷。
十、 噴 霧
乾旱季節,每天傍晚在放置盆花的陽台上進行噴霧,主要使地面潮濕,增加空氣濕度。蘭花的盆面也要進行噴霧。噴霧時要向上噴,使霧點落下細勻,葉面濕潤,這樣可促使蘭花生長良好,葉面富有光澤。
十二、病蟲害防治
要進行殺菌處理(在烈日下曝曬即可),以防病害發生。蘭花在多雨高溫的季節最容易發生白絹病,可用托布津800倍液或波爾多液噴施預防。如發病嚴重可用托布津500-750倍釋,每隔7-10天噴一次。蟲害中以介殼蟲發生最多,此蟲附著在葉的基部,如發現介殼蟲,應及時剔除。如要避免介殼蟲侵襲,從4月份開始,可用"1059"2000倍液防治。
為了抑制蘭花病害的發生,除平時對盆土的干濕度應作適當的控制外,還應在花盆的選上盡可能多用泥盆,少用釉盆。特別對生長差的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必須用泥盆栽種。這樣做使盆土容易干,可促進蘭花生長,減少發病

Ⅵ 大家養蘭花多久了可否分享下你的養蘭經驗

我個人養蘭花也有好幾年了,剛開始養殖的時候死傷很多,就算是勉強存活下來,也難以開花,後來我慢慢地從中摸透了一些技巧,就能順利地長爆盆,開花也簡單得多了。

關於光照,個人建議每天三小時的直射光,早晨的陽光比較好。澆水的話,我個人是看濕度情況而定的,用手輕敲花盆側壁,如若發出的響聲是清脆的,那麼就說明水分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可以及時地補充水分了。又或者用花草土壤濕度探測儀測一下水分含量,水分剩餘60%時就需要澆水了。

關於蘭花的養護技巧,我給大家分享到這,以上純屬個人養護經驗,新手養蘭花,學會這幾個訣竅,爆花指日可待。想要入手蘭花的朋友,建議入手香妃,因為香妃的香氣是非常濃的, 花期在所有蘭花當中算是比較長的了,養護也容易,摸透了以上幾個門道,爆花起來就比較簡單了。

Ⅶ 蘭花要怎麼養

1. 養蘭花不爛根一點兒都不難,別弄那麼多花里胡哨的植料。

當我還是個養蘭菜鳥的時候,也曾對換盆用什麼植料大感頭疼。翻了很多書,看了不少論壇,更搜羅了一系列的所謂植料,各種混合,各種攪拌...但是最後無論什麼比例,什麼配方,蘭花根該爛照爛,到最後那個水,澆也不是不澆也不是。一次去拜訪一位做蘭花生意的朋友,他帶我去見了一位蘭農,我逮住機會,死纏爛打要進人家的蘭房,其實就為了看看他們這些高手到底用什麼當植料?!結果看見他面積超過一個大倉庫的蘭房中,所有蘭花都用且只用一種植料,我就凌亂了——樹皮,他只用樹皮。

回家之後,我把家裡那幾盆奄奄一息的蘭花全體扒出來,把裡面的植料清空,盆底放上一層石頭,然後就用大塊樹皮種上,一個星期後,又綠又嫩的新根冒了出來,也從這時候開始,我對蘭花有信心了。之後更試過分株的時候,把分下來的新株消毒處理後,包上一點兒水苔,然後綁在木頭上,往有遮陽的蘭棚裡面一放,那根長的,嗷嗷的。

蘭農老爺爺說了為什麼不要用那麼多花里胡哨的植料。因為我們這些菜鳥都很怕蘭花不夠水,所以猛澆水,但是其實蘭花比起來乾燥,更怕的就是過濕。雖然人人都知道蘭花不幹不澆,但是對於新手來說,什麼才叫干?想必沒幾年經驗也很難掌握,因為不可能每次澆水的時候都扒開植料看看是不是干透了,而且植料都是從外向內乾的,很多時候當我們看到外層的植料乾的不行了,其實中心的植料還是潮濕的,特別是用了水苔的植料。這時候澆水,裡面的根不爛才怪。

所以,老老實實地跟老爺爺學,就用樹皮。

2. 蘭花不開花,大多跟肥沒什麼關系。

養了這幾年蘭花,最費勁的就是蝴蝶蘭,開始是個難題,一一攻克了之後就一點兒挑戰性都沒有了,所以現在家裡收藏的蘭花一盆蝴蝶蘭都沒有。很多人肯定跟我一樣,最初接觸蘭花,都是從蝴蝶蘭開始,也肯定都不同程度的覺得蝴蝶蘭不好養,因為它總也不開花總也不開花。一種思維慣性是,如果植物不開花就是因為肥不夠。然後就是各種施肥,再然後就是各種燒根、黃葉、植株死亡。其實蘭花不是一種需要下大肥的植物,你想想它們的原生狀態,在岩石上,在樹枝上,很少有蘭花生長在地上,它們哪兒來那麼多肥料?其實決定蘭花抽不抽花梗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溫差。熱帶雨林區的氣候悶熱多雨,夜晚白晝的溫差大,這才是促使蘭花抽花梗的原因。

關於給蘭花施肥也是非常有講究的。老實說,我沒有見過這里的蘭農給蘭花施根肥,他們的肥料都是跟水混合在一起,然後在蘭房中定時噴灑的,真正的薄肥勤施。自家施肥的時候最好也能做到這樣,把噴灑在葉面上的復合肥用水混合,盡量稀釋,不用怕太稀,薄肥么,就不能濃。然後噴灑在葉面上讓蘭花吸收,最好在清晨或者黃昏進行,不要在中午太陽正大的時候,施肥之前先給植株澆水,等植株不滴水的時候就可以施肥了,用不完的肥液不要澆進盆中,應該倒掉,以免燒根。

3. 想讓蘭花長的好,不能太待見它。

我理解很多蘭花愛好者對於心愛蘭花的喜愛,我也愛的不得了,以至於開始的時候愛不釋手的一會兒摸摸葉子,一會兒看看花,恨不得隨身攜帶。結果可好,那株曾經最愛的蝴蝶蘭被我嚇的三年都不開花。終於,它不得寵了,被我放在蘭房一角,幾乎被遺忘。突然有一天走進蘭房,一根花梗從蘭心抽出,看那個粗壯勁兒,肯定是一串驚艷的大花,結果果然不出所料。所以,這里奉勸愛蘭如命的蘭迷們,別老移動蘭花。蘭花對於環境要求雖然不高,但是對於環境變化極其敏感,一點兒變化都可以讓它們變的緊張,只要蘭花被嚇著了,它就很可能拒絕開花。你想啊,就算你讓一個人天天滿世界顛兒,人也受不了啊。

4. 到底要蘭房還是蘭棚。

剛開始養蘭花的時候,不懂得給蘭花造一個好環境,經常是往花園里樹下一掛,結果太陽西移,總把一些蘭花給曬死。終於花了大筆銀子,弄了一個蘭房,開始的時候挺好,花長的歡快,可是沒過多久噩夢開始了。蘭花開始生病,各種病菌和蟲害,那段時間幾乎天天喂葯,結果還是無力回天。後來又去禍攪老爺爺了,他一聽我說的蘭房情況,就開始罵。原來都是不通風惹得禍。

其實,懂得給蘭花提供一個好環境是對的,但是太好的環境只會適得其反。蘭房雖然是個造價高,又專業的洋蘭設備,但是對於養蘭花玩玩的人來說實在用不到。但是不遮陽又不成,最後乾脆把蘭棚的塑料給撤了,換上了黑色遮光布,沒想到效果極好,蘭花長的歡快,很少有病害了。

5. 蘭花要的不是多水,而是潮濕。

這里想說的是蘭花澆水的問題。很多人都懂得給蘭花澆水的基本原則——不幹不澆。但是這個乾的程度,卻沒有一個絕對的標准。大多數人在買花卉的時候,都會問商家一個問題:「多少天澆次水?」,這里我要說的是,別完全相信商家說的。商家只是商家,他們大都不是種植花卉的人,而且他們給的答案也只是個參考,就算他們是種植花卉的人,但是因為家裡的環境肯定比不上人家溫室的環境,所以澆水的次數也肯定不同。

新購進的蘭花,如果看到植料還是濕的,就先不要澆水,新蘭進宅,放在一個陰涼的角落兩三天,讓它淡定下來之後,再澆水。澆水的時候不要從高處把整株都淋個透濕,要從比較低的高度,用相對溫柔的水流,把蘭花徹底澆透。所謂的澆透,並不是澆到有水從盆底漏出來,只要蘭花的植料不是用土,水都會很快從盆底漏出來,但是這不是澆透,讓蘭株在水流下待個兩到三分鍾吧。停水之後讓蘭盆里的水控干,不滴水的時候就可以擺回原位了,千萬不能為了省事兒把蘭花連盆坐在水盤里,必定爛根。

沒事兒的時候可以一天幾次向蘭株噴水,不要在大太陽的時候噴水就可以了,盡量不要留水珠在葉面和花朵上面,以免造成燒傷,特別是白色的花朵,非常容易。

噴水是為了增加空氣濕度,其實相比較勤澆水不如勤加濕來的靠譜,蘭花會非常感謝您的付出的。

6. 如果有蘭花不幸染上病菌,不要心疼,殺之。

心愛的蘭花被病菌感染是一個很讓人難過的事情,因為基本救得了的機會不大,而且就算救活了,蘭株也元氣大傷,更可怕的是,病菌感染是會傳染的,特別是同一個屬的蘭花,最容易被傳染。

好吧,如果你想要救治的話,那可真的要頗費周折,所以這時候就要揮慧劍,忍痛割愛。把病株集中在一起——燒!

7. 不要等到花謝花開。

好不容易,蘭花開花了,美美的,看著實在養眼。好吧,正常情況下,蘭花的花期都能堅持個超過兩個禮拜,但是你可知道,蘭花因為這幾個禮拜的花期,會致使元氣大傷,嚴重情況恐怕第二年就不開花了。花農們其實為保蘭株茁壯,在蘭花開花之初就會把花朵剪去,不過我們這么做實在不合情理,但是我們卻可以不必等到花謝了再剪掉枯蕊,在花朵開到中期的時候就可以剪下來當切花,找個瓶子插上,同樣美觀。只是剪的時候不要一剪子到低,留一截花梗給蘭株慢慢收回營養,以免刺激到蘭株。

Ⅷ 怎麼養蘭花——經驗集錦(2)

蘭草養殖是一個系統工程,養蘭場地又是系統中的基礎,地位十分重要。而大多數蘭友的養蘭場地是因地制宜,在自家的陽台和室內辟出地方養殖蘭草。陽台和室內養蘭場地與山上蘭草生長的地方相比較,普遍存在沒有地氣和露水,夜間溫度偏高,濕度偏低的不足。由於地域和位置不同,同是陽台和室內的養蘭場地其情況也不相同,有的多陽,有的少陽,有的風大,有的風小等等。一旦選定養蘭場地後,必須要清楚地了解自己養蘭場地存在的不足,只有正視存在的不足,才能通過蘭盆、植料、管理方法等加以補救和改變。養蘭場地要保持清潔。 陽光萬物生長靠太陽,蘭草雖是陰性植物,但也喜歡陽光,陽光能供給蘭草養份,又能殺毒滅菌,是壯草的重要因素,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多曬陽光。陽光充足下養出的蘭草草形偏短,草質偏厚,草色帶黃,健康強壯。其草開的花花瓣厚實,質感細潤,花色鮮艷。當人在太陽下感到熱或不舒服時,可以遮陽了。 溫度溫度是影響蘭草生長的重要因素。蘭草在低溫時生長緩慢,溫度越低,生長越緩慢,直至進入休眠狀態。在適合蘭草生長的溫度時,蘭草開始生長,溫度越高,生長越旺盛。在高溫時生長又緩慢,溫度越高,生長越緩慢,直至進入休眠狀態。自然生長或養殖的蘭草,大多是處於生長緩慢期,處於生長旺盛的時間較少。低溫期、高溫期,適合溫度期的溫度不是固定不變的,是隨蘭草的特性和強壯不同而變化。蘭草在不斷變化的溫度下生長,不斷變化的溫度產生了溫度差,溫差是影響蘭草強壯的重要因素。蘭草生長與溫度相關,蘭草的消耗同樣與溫度相關,溫度越高,消耗越大。要想蘭草強壯,在加大養份供給的同時要減少蘭草的消耗,最簡單有效的辦法是降低夜間的溫度,拉大溫差。封閉陽台和室內夜間的溫度普遍偏高,高溫時要特別注意,降低夜間溫度,拉大溫差。人的養生之道講究春捂秋凍,其實蘭草也一樣,也要春捂秋凍,讓蘭草有一個適應溫度變化的過程,增強蘭草的抗性,春不出的道理也在於此。蘭草抗高溫、耐低溫的抗性與蘭草的強壯和溫差相關,蘭草越強壯,其抗性就越好。溫差越大,蘭草的抗性表現越佳。 濕度蘭草在不同的濕度環境下均能正常生長,其對濕度的要求也是寬松隨意的。濕度隨溫度和通風的變化而變化,溫度高、通風強則濕度低。江南自然環境下濕度就能滿足蘭草生長需求,不必在濕度上多花心思,需要注意的一點,不高溫高濕就行。如要加濕,最好選擇在夜間進行,既模擬自然,又降低溫度,增加溫差。 通風古人十分講究通風,稱通風為養蘭第一要義。通風在蘭草養殖中起著調節干濕,調節溫度,養份交換的動力等作用。通風分盆內通風和環境通風。盆內通風主要是選好蘭盆、植料,管理上蘭盆不能常濕沒干時。環境通風主要是利用自然風,盡量多開門窗,設置溫差,讓空氣對流,使用風扇等。自然風中的大風、寒風宜避之。 擺放同一場地內,因位置不同,其陽光、溫度、濕度、通風等也不相同,要按蘭草的持性和蘭盆干溫的情況選擇合適的位置擺放,這樣既符合蘭草的特性,又能在管理上求得統一。蘭盆入架擺放後,不宜經常變動位置,改變方向。高溫時不能讓太陽直射盆身。 環境陰涼、潮濕、通微風。養蘭必須遮陰,或置於樹蔭下,或用遮陽網遮陰。遮陽網用多少層,隨蘭種、地區、季節而不同。用黑色遮陽網吸熱,相對用銀色的更好。總之人在其中舒適,蘭花就舒適。建蘭較喜光,墨蘭則更喜陰。一般蘭書上強調通風,我覺得應為通微風。蘭花忌強風直吹,尤其是干強風,否則易造成蘭葉脫水和形成黑斑;蘭花喜空氣微微流動,蘭葉輕拂,有蘭友更謂之「通氣不通風」。因此,蘭棚四周遮陽網要落地,離地約1.5米以下要用雙重遮陽網,這樣一方面可過濾強風,另一方面可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蘭花喜歡清新而沒有污染的空氣,養蘭場所要遠離馬路、油煙、灰塵。蘭盆架高40-60公分種植,過高空氣乾燥,過低不通風,取個平衡。養蘭環境適宜的空氣濕度為50%-80%,家庭陽台養蘭濕度不夠是個難題,可在地面放置吸水物質,如紅磚、海綿等,定期往地面灑水,也可增設水槽,但水槽的水要經常更換,否則會滋生細菌和蚊蟲,四周種些蒸騰作用較強的花木,如元寶樹、綠蘿、散尾葵等。不要在蘭葉上噴水,尤其是晴天高溫的時候,如果這樣無疑會給病菌和害蟲提供溫床,要付出代價的。 解決通風與濕度的矛盾通風與濕度:即空間通風與空間濕度和盆內透氣與植料濕度,這是大環境與小環境的兩個問題。如何將大環境與小環境的兩個問題處理的恰當,這就是養蘭的興趣與關鍵所在,這就是養蘭之謎!通風與濕度相對之下誰重要?兩者都重要,兩者不可分割。但如濕度在80-90時,通風就顯得極為重要。如濕度在40-50時或低於40時,增濕就極為重要。所謂的通風,不是指大風,而是指透氣,即盆中植料要透氣,室內要微風,經常換新鮮空氣,不可捂氣。「通風應擺在第一」:應准確地說,在濕度達到60-80時可考慮通風第一的問題,如低於50以下應考慮增濕。當然各種蘭類對濕度的要求也不一樣,如蕙蘭,濕度可相對低一點,在50之間即可,而墨蘭濕度要高點,應在80之間。當然在盆具與植料上也可區別,如蕙蘭可用瓦盆與出汗盆,因透氣;而墨蘭可用塑料盆與紫砂盆,因保濕。對待問題與矛盾絕對不能本本主義與教條主義,一定要綜合考慮,不可單獨強調那一個方面,無論是通風、濕度、施肥、用葯、光線還是盆具與植料,都應綜合考慮,只要能將栽培的環境達到「幽」就為最佳。 高溫季節封閉式陽台。通風要適度,自然通風最好。高溫悶熱是養蘭之大敵。因此,高溫季節封閉式陽台養蘭通風很重要。封閉式陽台一般都有推拉式可自由開關的鋁合金玻璃窗,可利用推拉窗開啟的程度控制對流,形成自然通風。夏季艷陽高照,熱浪襲人,白天推拉窗開啟不能過大,一般以20厘米為宜,這樣可利用陽台與窗外的溫差形成自然對流,微風輕拂,蘭葉搖曳,恰到好處。如窗戶開得過大,溫差過小,形不成對流,反而通風不好。實踐證明,封閉式陽台完全可以利用推拉窗開啟形成自然對流,一般不用電風扇吹風,還是自然通風的好。濕度要適中,切忌過濕過干。夏季蒸發快,晴朗天氣空氣濕度低,是制約陽台養蘭的瓶頸,必須努力營造適宜蘭花生長的小環境。根據我的經驗,夏季利用水槽增濕是提高空氣濕度的好辦法。水槽最好與蘭架設置在一起,每層蘭架都要設上水槽,水槽深度一般以20-30厘米為好,注滿水,上面覆蓋鋼絲網,蘭盆端坐其上,既增加了空氣濕度,又能有一定的降溫作用,一舉兩得。再配合地面噴水,陽台白天濕度可達40%左右,基本能滿足蘭花對濕度的要求。濕度並非越高越好,尤其在夏季,濕度過高是蘭花百病之源,蘭友應引以為戒。 避免小環境內的暖濕氣流帶。陽台式小蘭室植蘭由於面積小一個風向,沒有出現暖濕氣流現象,而今陽光房內面積較大採用了掛壁式風扇,小環境內暖濕氣流帶的形成是和我們給風系統配置不科學導致的,一旦出現幾種不同方向的風道交錯形成不合理的局面時就會造就暖濕氣流帶的形成。我們在每次大水沖淋蘭花後,開動風扇本以為蘭芽積水就會快乾,其實不然,暖濕氣流帶內生長的蘭花,由於物理水汽運行特點使之芽內積水難干,在微含水量的時候我們肉眼一般是不容易發現的,這個時候就會給有害菌造成最佳的滋生溫床,最終導致該地帶經常發病。走訪多位浙江蘭友,參觀了他們的蘭室內配置,使用集成控制系統暫且不談,但其風力系統的配置確實有獨到之處,如蘭葉高處蘭架中間裝置兩個抽風扇相隔3-5米一列,遠觀成排成列朝向一致輕風吹送。同時在兩頭牆面上嵌入的進排風扇的抽吸排出配合作用下,使得蘭室內蘭花始終處在新鮮空氣中,花葉並茂茁壯成長也就不奇怪了。定時進排風,是確保蘭花轉換新鮮空氣的需要,並促進蒸騰代謝合理,使蘭花長得鬱郁蔥蔥,這無疑是非常優秀的設計。所以,風扇布置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順勢朝向一個方向。 如何澆水才正確 養蘭老前輩說:「澆水三年」,也就是說要正確的給蘭花澆水,必需花費三年的時間才能掌握訣竅,為什麼澆水這么困難,最主要是每年氣候變化不同、蘭園環境不同(山上、山下或溫室、陽台及有無加濕……等)、放置地點(同一蘭園每個地方光線、通風不同,影響每一盆蘭花乾燥的時間不同)盆子大小(盆大的乾的慢,盆小的乾的快,澆水時間便不一)植材不同(不同的植材吸水率不一,故澆水方法便不一樣,例如以植金石大粒種殖,可能要每隔十分鍾澆一次,每次澆水五秒鍾,連續來回澆五次,盆內才夠濕,而其它混合材料可能澆二次就夠濕)蘭株狀況(蘭花健康大叢越耐旱可較干再澆、老頭小苗或單株因根部不健全,在快要干時就要澆水)及蘭蕙種類(可看蘭花根部,越粗越大較耐旱,可干一點再澆;根細小長不耐旱,要快乾就要澆)等不同,均影響澆水時間不同,所以澆水並無一定不成不變的方法,而是靠個人經驗的累積,但仍有一些不變的原則如下: (一)不幹不澆:蘭花的根肥又粗,儲存相當水份,基本上是相當耐旱,因此澆水要「干濕分明」也就是乾的時候很乾,澆水的時候要澆的很濕,最怕半濕半干或久濕不幹,蘭根有點像氣球,吹飽了再放氣,可吹再多次都不怕,但是如果吹飽了不放氣,一個星期以後就沒有彈性,氣球也失去原有功能,所以蘭花會爛根,大部份是太濕及盆內通風不良造成,所以如果盆面材質未乾及葉子沒有稍為下垂,則不需要澆水。 (二)「涼爽」:澆水的時候,要選擇氣溫28°-20°,稍為有風的涼爽天氣,當夏天時28°可能是晚上十點以後,而冬天20°就變為中午十二點(溫度越低越暖和澆水),所以在有陽光時22°以下都可以澆水(低溫時選有陽光澆水,蘭根生長情形較好),22°以上則選陰天、黃昏或晚上澆水(溫度越高越晚澆水)。 1 (四)師法自然:蘭花什麼時候需要水,什麼時候不需要水,最主要看蘭花如果發芽,那麼生長期就到了,我們看梅雨季節一下一個月,植物吸取大量水份,所以快速成長,至於夏天及冬天,過於酷熱及嚴寒,不適合蘭花生長是休眠期,因此蘭盆幹了就要澆水,而夏天因氣候嚴熱,水份蒸發快,所以幹了就要澆,否則,蘭花會脫水而死,冬天氣溫低,如果沒有陽光或風,即使一個月不澆水,蘭花也不受影響,所以,低溫無陽光常澆水,蘭花就容易爛根,至於秋天是蘭花結頭,及預備開花期,所以,要采稍乾的澆水方法,也就是蘭盆幹了一、二天再澆,所以澆水的控制,最主要是看蘭花是生長期、結頭開花期、及休眠期,來決定蘭盆的干、濕度,故要師法自然,看農民歷,來決定蘭花怎麼澆水。(盆內材料太細,則不可淋雨,否則會爛根)

Ⅸ 怎樣養蘭花

"三分栽,七分養",這是古人的養蘭經驗。養護好壞關繫到蘭花是否繁茂和能否開花,所以前人對此十分重視是有道理的。下面具體介紹養護和管理蘭花的方法。 一、 場所 蘭花放置的場所很重要,它直接影響蘭花的生長發育。蘭花一般在春、夏、秋三季放在露地(夏季放在露地蔭蔽處),冬季則放在室內。室外最好要四周空曠,空氣濕潤。室內要有充足的光線,最好朝南。這樣,有利蘭花生長。蘭盆最好放在木架或桌子上,不要放在地面上。 二、 蔽蔭 蘭花多屬於半陰性植物,多數種類怕陽光直曬,需適當遮蔭。蘭花在4月上、中旬,可多照陽光促進其生長。4月下旬以後要適當遮蔭。夏蘭、秋蘭中直立性葉的品種最好放在蔭蔽處的南面,使其適當多受陽光;垂葉性的秋蘭和春蘭,每天以受兩小時的光照為好。從6月開始到9月,每天要提早蔽蔭,如用蘆簾可以用密簾或兩層稀簾。10月以後天氣轉涼,陽光較弱,可推遲蔽菜,但中午前後仍需注意做好蔽蔭工作。 三、 防雨 蘭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陣雨或連續下雨。在霉雨季節,特別要做好防雨工作。自6月下旬至9月中旬,常有陣雨。如下雨時間短,而雨量又小,在傍晚應多澆水,使盆內熱氣排出,否則會使蘭花損傷,甚至爛根枯死。如果陣雨後接著又出太陽,需及時蔽蔭,以免地上熱氣上升影響蘭花生長。 雨水多的季節,正值蘭花抽生葉芽的階段,如盆土太溫會引起葉芽生長不好或招致病害。此時,可撒少量草木灰,以調節盆土濕度。 四、 澆水 花諺說:"干蘭濕菊",這話有一定道理。一般說,蘭花以八分干,二份濕為最好。如果過濕,容易使花爛根而死。澆水的原則應是:干則澆,濕則停,適當偏干。具體掌握時,一般應注意:在生長期(5-6月底)應適當多澆水,抽生葉芽期(約3-4月)和開花期(約3-4月)應適當少澆水,休眠期(冬季),則更應少澆水或不澆水。花盆大而蘭花植株小的應少澆水,盆小植株大的應多澆水。氣候炎熱乾旱時應適當多澆水,冷涼潮濕時(如霉雨季節等)應少澆或不澆水。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如果根系稀少或斷根較多,要少澆水,使盆土干一點,這樣不致爛根,有利於抽生新葉。 古人說的:"秋不幹,冬不濕"的經驗,是對春蘭、夏蘭怎樣澆水的很好總結。但在北方一些地區,由於冬季、春初氣候過於乾燥,也不有使蘭花過於乾燥。 澆水時間:夏秋兩季以在日落後澆水,使蘭花葉面在入夜前乾燥為宜,也可在清晨澆水;冬春兩季以在日出前後澆水為好。不可在太陽的灼曬後驟用冷水澆灌,以免土溫降低,影響根系吸水,干擾生理平衡。澆水量不可過大,以利抑制病害發生。 澆水方法:澆水要從盆籩澆入,不可澆入花蕾內,以免引起腐爛。 前人對蘭花澆水,有很好的經驗總結,例如於照在《都門藝蘭記》中根據一年內二十四個節氣分別提出了不同的澆水方法,茲節錄如下,供參考。但需注意兩點:一是《都門藝蘭記》是以北京的氣候為標準的;二是文中的月份是指農歷而不是公歷,如"正月"實際上是公歷的二月。 1、 立春、雨水,春蘭已著花,土不宜太干,沿盆籩微微潤濕;秋蘭盆如未乾至底,不澆。 2、 驚蟄,春蘭盆干至半盆(上空下實)時,可以潤水,惟不宜多,秋蘭同前。 3、 春分,春蘭已花謝,忌潮濕,盆半干時可潤水。 4、 清明、穀雨,盆土勿使過干,每5天潤水。 5、 立夏,蘭開始出房,宜澆透水一次。 6、 小滿,盆土勿過乾和過濕,葉上生斑即為過濕,新芽枯尖即為過干,每4天澆水一升(約干茶杯),使盆土自下而上2/3濕潤為宜。 7、 芒種,氣候乾燥,更宜注意勿過干過濕。 8、 夏至,盆土忌過干,若遇大雨,只能忍受一日,如連朝陰雨需將盆移置通風處。 9、 小暑,此時空氣過濕,盆土不可過濕,盆宜放於通風處,若燥熱少雨,每2天澆水一升,大雨或大濕一次,必須俟干至盆土2/3,否則不宜再澆。 10、 大暑,盆土易一干到底,需注意每天只宜大雨或大濕一次。 11、 立秋,蘭於此時正需水分,每3天需澆水2升,並宜秒為避風。 12、 處署,每5天澆水一次,除連朝霾雨外,可令其受雨露。 13、 白露,秋蘭較春蘭尤需勤澆水,但水濕之後必須大幹,始可再濕。 14、 秋分,秋蘭若已出花,澆水宜稍少;若未出花,澆水宜稍增加。 15、 寒露,秋蘭宜澆透水,春蘭則不宜透宜潤。 16、 霜降,蘭宜入房,澆水時間改為日中,澆後需置日中曝1-2小時。 17、 立冬,只宜潤水,每5天約半升。 18、 小雪,花房忌暖,不宜過濕,若過潮濕可引起爛根、瘢葉以至枯萎,若盆不幹至底,只需稍潤土皮。 19、 大雪,秋蘭不需水,春蘭宜微潤 20、 冬至,均不宜灌溉。 21、 小寒,均忌澆水。 22、 大寒,秋蘭仍不需水,春蘭可微潤以水。 五、 施 肥 蘭花施肥要看蘭花生長情況來決定。凡是生長茂盛而無病害的可以施肥,生長差的,則不可施肥或少量施肥。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新根未發前切忌用肥,需經1-2年的培養,待新根旺盛時才可施肥,否則易遭枯死。 一般說,在6-7月當蘭花葉芽伸長約1.5厘米時,可施用1-2次稀薄腐熟的液肥(不宜用化肥),但在高溫季節不宜施肥。到8-9月再施1-2次腐熟稀薄的液肥。素心種的蘭花,可施用1-2次草木灰浸出液,效果甚好。施肥時間在傍晚進行最好,第二天清晨再澆一次清水。 區別蘭花是否需要施肥,較簡便的方法是看葉色的深淺。葉現黃而薄是缺肥,應追肥;葉呈黑而葉尖發焦是施肥過多,應停止施肥。 肥料,可用上面介紹過的各種辦法自製肥料。施用這些肥料時,需加水8-9倍稀釋,切不可過濃。施肥時,要施入植株的根際,切不可施到葉面上。 蘭花主要施肥次數及日期 次數 日期類別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備 注 春蘭類 六月下旬 七月中旬 八月中旬 九月上旬 第四次要特別稀薄 夏蘭類 六月下旬 七月中旬 八月中旬 九月上旬 第四次要特別稀薄 秋蘭類 六月上旬 六月下旬 七月下旬 八月中旬 第四次要特別稀薄 六、 修 剪 在蘭花培養中要不斷進行修剪。在老葉枯黃時應及時剪去,以利通風,有些葉子的葉尖乾枯也應剪除。尤其是有病蟲為害的葉片需及時清除,以免傳染。在剪除病毒病的葉子時,用的剪刀不要再來剪無病的葉子,以防病毒傳染。如用同一把剪刀,則需進行消毒。 名貴蘭花花芽出土之後,如花芽太多,應留壯芽,將其餘瘦小的花芽除去,每盆以留1-2朵花芽為宜。如花芽太多,既會使年當的花開不好,又要過多消耗母本養分影響下年開花。一般蘭花可不剪除花芽。 春蘭的花,約開半月,即需將花剪除;夏蘭的花,到花序上最後一朵後開放一周時,也應將花序剪除。名貴的品種不應使其受粉結實,否則影響翌年開花。如果作為雜交育種的,則另需加意培養,使其果實飽滿成熟。 七、 防 寒 秋蘭宜提早做好防寒工作,如氣溫在2-3℃時,即可搬入室內。寒蘭生長在南方更需提早防寒。春、夏蘭耐寒性較強,如有冰凍出現也要及時搬入室內。室溫能保持1-2℃即可越冬。萬一有嚴重寒流侵襲,室溫降到零度以下時,需及時進行加溫,一般能保持室內不結冰就好。 在室內,秋蘭需放在向南的一面,春、夏蘭放另一面。在中午前後,朝南和東南面要開窗通風(秋蘭在攝氏1-2℃的陰天,不可開窗,以防冷風吹襲凍傷葉子)。秋蘭冬季喜干一些,其餘蘭花盆土宜保持濕潤。 八、 摘 花 對生長差的蘭花,每叢葉子不多,或根部不好的,應進行摘花。對較好的品種,春蘭可適當地摘去1-2個花苞,夏蘭待花苞伸長時留1-2個花苞,其餘的可摘掉,這樣花可開久些,又可使新葉多抽,老葉也不易枯死。 名貴春蘭花開3-5天應摘掉,使葉芽生長茁壯;夏蘭的花開到頂上一朵時也可離盆面厘米處剪下。 九、 防 汛 栽培場所如四周空曠,地勢較高,夏季遇有大風或台風過境時,需做好防風工作,以免夏蘭或寒蘭的葉子被折傷。 十、 噴 霧 乾旱季節,每天傍晚在放置盆花的陽台上進行噴霧,主要使地面潮濕,增加空氣濕度。蘭花的盆面也要進行噴霧。噴霧時要向上噴,使霧點落下細勻,葉面濕潤,這樣可促使蘭花生長良好,葉面富有光澤。 十二、病蟲害防治 要進行殺菌處理(在烈日下曝曬即可),以防病害發生。蘭花在多雨高溫的季節最容易發生白絹病,可用托布津800倍液或波爾多液噴施預防。如發病嚴重可用托布津500-750倍釋,每隔7-10天噴一次。蟲害中以介殼蟲發生最多,此蟲附著在葉的基部,如發現介殼蟲,應及時剔除。如要避免介殼蟲侵襲,從4月份開始,可用"1059"2000倍液防治。 為了抑制蘭花病害的發生,除平時對盆土的干濕度應作適當的控制外,還應在花盆的選上盡可能多用泥盆,少用釉盆。特別對生長差的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必須用泥盆栽種。這樣做使盆土容易干,可促進蘭花生長,減少發病

Ⅹ 怎樣養好蘭花

"三分栽,七分養",這是古人的養蘭經驗。養護好壞關繫到蘭花是否繁茂和能否開花,所以前人對此十分重視是有道理的。下面具體介紹養護和管理蘭花的方法。
一、 場所
蘭花放置的場所很重要,它直接影響蘭花的生長發育。蘭花一般在春、夏、秋三季放在露地(夏季放在露地蔭蔽處),冬季則放在室內。室外最好要四周空曠,空氣濕潤。室內要有充足的光線,最好朝南。這樣,有利蘭花生長。蘭盆最好放在木架或桌子上,不要放在地面上。
二、 蔽蔭
蘭花多屬於半陰性植物,多數種類怕陽光直曬,需適當遮蔭。蘭花在4月上、中旬,可多照陽光促進其生長。4月下旬以後要適當遮蔭。夏蘭、秋蘭中直立性葉的品種最好放在蔭蔽處的南面,使其適當多受陽光;垂葉性的秋蘭和春蘭,每天以受兩小時的光照為好。從6月開始到9月,每天要提早蔽蔭,如用蘆簾可以用密簾或兩層稀簾。10月以後天氣轉涼,陽光較弱,可推遲蔽菜,但中午前後仍需注意做好蔽蔭工作。
三、 防雨
蘭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陣雨或連續下雨。在霉雨季節,特別要做好防雨工作。自6月下旬至9月中旬,常有陣雨。如下雨時間短,而雨量又小,在傍晚應多澆水,使盆內熱氣排出,否則會使蘭花損傷,甚至爛根枯死。如果陣雨後接著又出太陽,需及時蔽蔭,以免地上熱氣上升影響蘭花生長。
雨水多的季節,正值蘭花抽生葉芽的階段,如盆土太溫會引起葉芽生長不好或招致病害。此時,可撒少量草木灰,以調節盆土濕度。
四、 澆水
花諺說:"干蘭濕菊",這話有一定道理。一般說,蘭花以八分干,二份濕為最好。如果過濕,容易使花爛根而死。澆水的原則應是:干則澆,濕則停,適當偏干。具體掌握時,一般應注意:在生長期(5-6月底)應適當多澆水,抽生葉芽期(約3-4月)和開花期(約3-4月)應適當少澆水,休眠期(冬季),則更應少澆水或不澆水。花盆大而蘭花植株小的應少澆水,盆小植株大的應多澆水。氣候炎熱乾旱時應適當多澆水,冷涼潮濕時(如霉雨季節等)應少澆或不澆水。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如果根系稀少或斷根較多,要少澆水,使盆土干一點,這樣不致爛根,有利於抽生新葉。
古人說的:"秋不幹,冬不濕"的經驗,是對春蘭、夏蘭怎樣澆水的很好總結。但在北方一些地區,由於冬季、春初氣候過於乾燥,也不有使蘭花過於乾燥。
澆水時間:夏秋兩季以在日落後澆水,使蘭花葉面在入夜前乾燥為宜,也可在清晨澆水;冬春兩季以在日出前後澆水為好。不可在太陽的灼曬後驟用冷水澆灌,以免土溫降低,影響根系吸水,干擾生理平衡。澆水量不可過大,以利抑制病害發生。

熱點內容
梅花茶杯 發布:2025-09-16 22:25:06 瀏覽:220
龍木盆栽 發布:2025-09-16 22:16:08 瀏覽:968
300櫻花傘 發布:2025-09-16 22:16:01 瀏覽:933
西天一朵雲 發布:2025-09-16 21:59:42 瀏覽:686
現摘插花 發布:2025-09-16 21:34:26 瀏覽:761
情人節語錄英文版 發布:2025-09-16 21:33:50 瀏覽:808
推廣西蘭花 發布:2025-09-16 21:23:18 瀏覽:268
百合牌黃金 發布:2025-09-16 21:23:14 瀏覽:415
牡丹李山甫 發布:2025-09-16 21:20:40 瀏覽:929
七夕開店 發布:2025-09-16 21:13:08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