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荷花池
㈠ 附近景點哪裡廈門好玩
給你推薦廈門周邊大約2個小時車程,動車1個小時車程的地方
推薦人少的適合自駕游的漳州詔安。詔安的旅遊,並沒有發展起來,正因為如此保持了它的原汁原味,景點:烏山紅色之旅、九候岩山石水之美、懸鍾古城海邊靈秀、金光明寺晨鍾暮鼓,驚險刺激的哈溪漂流,傲雪寒冬的梅花園,怪石嶙峋的石腳桶……詔安還有很多特色的小吃美食、詔安的海鮮大排檔滿大街都是好吃的有鐵爐港海鮮大排檔、後林海鮮大排檔,詔安的甜湯、菜頭粿和蚝烙是詔安人夜宵的最愛,大街晚上的甜湯攤位常常人滿,體育中心附近的蒸食膳家的菜頭粿和蚝烙堪稱一絕不管是夜宵還是午晚餐,都是詔安人隔三差五都要去吃一下的美食。詔安的貓仔粥,各家有各家的煮法,懶得煮的就去保欽家或者五一菜市場邊上的貓仔粥店裡來一份。另外麥熟估計整個中國只有詔安有,這個只有各人家裡才會做一般過年後到立夏都會有人吃,過了這個時間就沒人吃了,特別的味道出門在外的詔安人最是念想。
㈡ 詔安一中和漳州實驗中學哪個好
來說實話吧,
我初中的時候是漳州一中分校的(也就是現在的實驗中專學)
這次漳州實驗中學屬出了一個漳州市理科狀元——朱志帥。這個人是神人,我很佩服她,但是也只是她考得比較好而已,跟自身有很大的關系。因為是第一屆,所以這一屆抓得比較緊,
實驗中學保送班一二班才會比較好,平衡班真的不好。以前我們班裡面倒數的學生都可以上的班級,能有多好。不過實驗中學的活動比較多,比如什麼藝術節啊科技節啊運動會啊都會辦得很大,這一點是詔安一中不能比的。
我很喜歡詔安一中的那個荷花池(好吧,跑題了)
如果你是詔安人,初中在詔安讀的話,我建議你在詔安一中讀。
㈢ 中國最美大學有哪些,至少說一個。
1.清華大學
本部大樓
我覺得這5所大學里廈門大學的風景最浪漫,香港大學的建築最氣派,清華園的荷花最美麗,武大的櫻花最魅惑,北大的未名湖畔最神秘。它們各有千秋,我卻不知道該怎麼給它們排名了。你覺得應該怎麼給它們排名呢?
㈣ 關於漳州的歷史文化.
漳州具有悠久的歷史。唐武後垂拱(685-688年)以前,這個地方還沒有建制。秦漢時只在閩粵通道的盤陀嶺設蒲葵關;晉代初年在梁山下建綏安縣;梁天監(502-519年)年間在荊城(今靖城)建蘭水縣;梁大同六年(公元504年)在九龍江畔建置龍溪縣;隋開皇十二年(公元592年),並綏安,蘭水入龍溪縣。
唐高宗總章(668-760年)年間,閩粵一帶少數民族常連結一起反抗唐王朝。至儀鳳(676-679年)年間,高宗詔令玉鈴衛翌府左郎將歸德將軍陳政,率府兵二千多入閩,並統領嶺南行軍奮力征戰。陳政死後,其子陳元光繼承父志,率領其眾,平定了閩粵邊境,在雲霄縣的漳水之北且耕且。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陳元光經奏准在泉、潮二州之間設置一州,州治最初設在雲霄縣的西林,因旁有一水叫"漳江",所以叫"漳州"。同時,在綏安故地設置漳浦縣。開元四年(公元716年)漳州治移到李澳川(今漳浦縣城),到貞元二年(公元786年),又遷往龍溪(今漳州薌城區),改稱漳州郡。元代改稱漳州路,明清兩代稱漳州府;民國初年並為汀漳龍道;1934年改為福建省第五行政區;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改為福建省第六行政區,又叫龍溪專區;1969年改為龍溪地區。1985年7月實行"地改市、市管縣"行政體制,原來的龍溪地區改為漳州市。
漳州建置後,沿革多變,管轄范圍和縣份不一。唐垂拱時,分出泉州所轄龍溪縣一部分隸漳州,分置漳浦和懷恩兩縣;開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廢懷恩縣,割龍溪縣來屬;宋乾德(963-968年)時,領縣除龍溪、漳浦外,還有龍岩、長泰,共四縣;元時增設南勝縣(後改為南靖縣);明成化(1465-1487年)年間,增加漳平縣;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析出平和縣;嘉靖九年(公元1734年)龍岩分出升為直隸州,並管轄漳平、寧洋兩個縣,漳州府范圍剩下七個縣。民國以後,從漳浦分出了雲霄縣,劃漳浦和詔安的一部分建置東山縣,復從龍溪縣分出了華安縣,這時管轄又增加為十個縣了。1949年9月19日,漳州解放。1951年6月1日,在行政專員公署所在地建立了漳州市;1960年春,龍溪縣與海澄縣合並為龍海縣;1985年6月,地市合並改稱漳州市,原漳州市建制改為薌城區。1993年6月,龍海撤縣建市(縣級市);1997年1月,龍海市、薌城區各劃出一部分轄區成立龍文區。漳州市遂轄八縣一市二區,即漳浦、雲霄、東山、詔安、平和、南靖、華安、長泰縣和龍海市、薌城區、龍文區。
漳州名人薈萃,文化昌盛。歷史上除了開辟漳州的將領陳政、陳元光,丁儒外,還出現了高登、陳淳、林偕春、黃道周、張燮、唐朝彝、藍鼎元、庄亨陽、蔡新等一大批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史學家、數學家和地理學家。清初出現了以謝琯樵、沈古松、汪志周為代表的「詔安畫派」。現代詔安畫家較著名的有「三沈」:沈福文、沈柔堅、沈耀初。近代著名的文學家則有林語堂、楊騷、許地山。
http://www.sowto.com/zzwf/zjzz/zzmr/Index.html
http://www.sowto.com/zzwf/
漳州歷史悠久。相傳遠古時代便有太武夫人在此拓土而居。從在市郊蓮花池山發現的舊石器看,早在4至8萬年之前就有先民在這里生息,開辟這塊土地。現全市已發現古文化遺址292處、古窯址22處,其中新石器時代貝丘遺址4處(約5000年左右),商周至西漢時期文化遺址3處(約3500年至4000年左右),商周至西漢時期文化遺址1處,岩畫30多處。漳州戰國屬越。公元前221年秦統一中國後,又於公元前214年征服百越,建立了桂林、象郡、南海和閩中郡。今漳州地區梁山山脈以北屬閩中郡,梁山山脈以南歸南海郡。東晉義熙九年(413)在今漳州境域內建置了綏安縣;梁天監(502-519)年間又置蘭水縣;梁大同六年(540)在九龍江畔建置龍溪縣;隋開皇十二年(592),並綏安、蘭水入龍溪縣。唐垂拱二年(686)正式建州置郡,因州治臨漳江而稱漳州。初州治設在今雲霄境內的西林,開元四年(716)又遷至今漳浦縣城的李澳川。貞元二年(786)又遷至龍溪縣治所在地(今漳州市區)。
希望可心幫助到您。
㈤ 漳州旅遊必去的十大景點有哪些
「潭州」是長沙的別稱,也是湖南省的省會城市,自古以來都有著「屈賈之鄉」和「瀟湘洙泗」的稱號,其實這里適合遊客們遊玩的景點還是非常眾多的,每一個景點都有著自己的特色,都可以作為潭州的一張旅遊名片,接下來就隨小編來認真了解一下吧。
第1個值得推薦的旅遊景點就是嶽麓山風景區了,嶽麓山風景區位於湖南省長沙市的嶽麓區,是南嶽衡山72峰的最後一峰,在當地以及國內都非常的出名。這個旅遊風景區的級別是5a級的,而嶽麓山總共有4個核心景區組成,要山有山,要水有水,要洲有洲,要城有城,來潭州遊玩這個景點千萬不能錯過。
其實除了這兩個旅遊景區外,橘子洲風景區也是十分值得一去的,同樣是國家5A級的旅遊風景區。當然每一個人對於潭州的了解也都不盡相同,每一個人的喜好都是不一樣的,不知道大家認為這里還有著什麼樣值得推薦的景區呢?
㈥ 這個季節福建省或者附近省有什麼地方好玩的,求推薦!!4天半。。
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自駕車、騎自行車、坐輪船、坐竹筏、徒步遊玩陽朔,都是很不錯的選擇。價廉物美,心情愉悅。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高度概括陽朔山水在世界所佔有的重要位置。
陽朔百里山川,處處奇山秀水,時時秀色可餐,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整個陽朔恰似一座魂麗多彩的大公園,吸引著眾多的中外遊人。豐富的文化遺產、古建築、古橋梁、名人紀念地、摩崖石刻等,點綴於山水之間,為山光水色又添神奇色彩。
1.乘竹筏游覽國家AAAAA景區【灕江】(游覽約120分鍾)上的「黃金鑽石」風景段,精華景點絡繹不絕,不同的氣候,有著它不同的神韻,沿途可欣賞楊堤風光、文筆峰、童子拜觀音、浪石風光、蘋果山、下龍風光、九馬畫山……
2.國家AAAA景區【世外桃源】(游覽約80分鍾)全國首批農業旅遊示範點和世界旅遊組織推薦的旅遊勝地,世外桃源景區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古橋、流水、田園、老村與水上民族村寨融為一體的絕妙畫圖「世外桃源」主要有荷花池、燕子湖、燕子洞、侗鄉風情和原始部落組成「這是一個被遺忘的故鄉,這是一個放鬆身心快樂人生的樂土
3.【遇龍河竹筏漂流】,穿梭於迷人的山水之間,獨特的田園山水,定讓你驚喜不已。在清澈見底的遇龍河上打水仗、嬉水,或躺在竹筏的躺椅上悠哉游哉,好不愜意。
4.上碼頭後,游興未減繼續游古榕公園、聚龍潭---圖騰古道(國家AAAA景區)、蝴蝶泉(國家AAA景區)等。
5.晚上欣賞張藝謀導演的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常言「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堪稱甲桂林;看了《印象•劉三姐》,真心想做桂林人。」
6 .桂林九馬畫山是桂林灕江著名的景觀之一,是大自然的筆墨奇觀。位於興坪鎮西北4公里,山高400餘米,寬200米。宋代詩人鄒浩比作天公醉時的傑作:「應時天公醉時筆,重重粉墨尚橫」。 九馬畫山峽谷漂流全程3.5公里,從高空俯瞰,宛如一條玉帶深闕峽中,整體落差80米。峽谷中水流鮮活澄靜,空氣清新,兩岸盡是蔥郁植物。
一漂一景的獨到設計,漂流途中每一個休憩處都有觀景區。縱情飛舟,投身自然,搖曳之中邂逅九馬畫山一隅,讓遊客們漂在峽谷中觀望灕江山水,可以欣賞到多角度、多層次的秀麗風光。
7.劉三姐水上公園漂流: 陽朔縣城經福利鎮至普益鄉長約20公里的灕江下流水道,被一些旅遊專家譽為「鑽石水道」,謂其比上游段「黃金水道」更具特色。這一河段曲折、江面寬闊,水流平緩,有別於上游江段的高峻奇崛。從縣城碼頭出發,一路上可飽覽諸多名勝景點,由白鶴飲江、碧蓮出水到龍脊聳翠、橋影雙虹;過大橋後可觀卓箋挺立、書童獨秀;雪嶺雙獅、秀才看榜;過獅龍後有飛鳳騰霄,麒麟送子;到福利則可領略古鎮遺風和渡頭流韻;由此而下可欣賞白面明碑和留公三潭。
8.銀子岩(國家AAAA)-------俗話說:「遊了銀子岩,一世不缺錢。」溶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貫穿十二座山峰,屬層樓式溶洞,洞內匯集了不同地質年代發育生長的鍾乳石,晶瑩剔透,潔白無瑕,宛如夜空的銀河傾斜而下,閃爍出像銀子、似鑽石的光芒.
、、、、、、
行程安排:
第一天:陽朔十里畫廊套票:大榕樹+聚龍潭+圖騰古道+蝴蝶泉+朝陽碼頭-工農橋漂流
晚上 張藝謀導演的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
第二天:世外桃源(4A)+ 灕江精華游 晚上 西街---洋人街、地球村
第三天:灕江下游(劉三姐水上公園)+福利古鎮+銀子岩
第四天:桂林經典一日游(三山一洞) 夜遊 兩江四湖
游多多旅遊自助超市-------陽朔妹小莫
㈦ 雲水謠古鎮值得去嗎
我是本地的,雲水謠古鎮還不錯哦。來南靖比較值得推薦的地方。雲水謠古鎮是5A級景區,福建5A的景區也不過5個啊。雲水謠古鎮是南靖土樓旅遊的B線,主要的景點包括最高的土樓和貴樓,也是唯一建在沼澤地上的土樓、最精美的土樓懷遠樓、電影《雲水謠》的外景地雲水謠。還有周邊的南靖古八大景之一的南華岩景區、土樓媽祖梅林。不僅能看到土樓,還可以看到風景秀麗的雲水謠,不錯的選擇!過來可以加我扣扣:2474832220哦。也可以到我們官網看看,網路「雲水謠雲水情」就行!
㈧ 來廈門最值得去的景點
最值得一去的 就是鼓浪嶼
廈門旅遊介紹•xiamen
廈門位於福建省東南部,是我國最早設立的經濟特區之一。它西與漳州接壤,北與泉州相連,面對金門諸島,與台灣和澎湖列島只有一水之隔,下轄思明、湖裡、集美、海滄、同安、翔安六區,是福建省第二大城市。
廈門曾名「鷺島」,宋太平興國年間,因島上產「一莖數穗」 稻而名「嘉禾嶼」,明初易名「中左所」,不久改稱「廈門城」,寓意國家大廈之門,明末清初,鄭成功又將「廈門」改為「思明洲」,清康熙年間復稱廈門。
廈門是典型的「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城市,島、礁、岩、寺、山、海、洞、園……一應俱全,鼓浪洞天、萬石疊翠、雲頂觀日、五老凌霄、菽庄藏海、金山松石、胡里炮台、虎溪夜月、金榜玉笏、鴻山織雨、大輪梵天、鰲園春暉、皓月雄風、北山龍潭、篔簹鷺影、青礁慈濟、太平石笑、天界曉鍾、東環望海、東渡飛虹是廈門二十景,山海靈動、美不勝收。
廈門還是我國有名的僑鄉,擁有眾多的僑胞,這里空氣清新、城市環境整潔,不僅是「國家衛生城市」,還是「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廈門最佳旅遊時間•xiamen
廈門總體氣候比較溫和,雨量充沛,屬海洋性氣候。這里夏季較為炎熱,7、8月份一般都在30℃以上;冬季溫度則經常低於10℃;全年平均氣溫為21℃。日照時間長,太陽光充沛,所以廈門一年四季花木繁盛。
除了8月份台風季節,海邊的船隻全部停開,不能欣賞到優美的海景,其他時間去廈門旅遊都很好。
廈門美食以廈門菜為代表之一的閩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以蒸、煎、炒、爆、炸、燜為主要烹制手段,具有清、鮮、淡、脆且帶微辣的獨特風味,尤以海鮮、仿古葯膳、素菜及風味小吃著稱。
廈門較著名的菜餚有十八羅漢佛跳牆、枸杞碎龍蝦、脆皮明蝦球、黃魚翅、蓮環鮑魚、沙拉香麻鰻、香酥魚排、鷺島松子魚、吉利甘露球等上百款海味菜。 廈門的風味小吃久負盛名,有200多個品種。咸點主要有燒肉粽、魚丸湯、蝦面、薄餅、芋包、蚝仔煎、土筍凍、沙茶麵、油蔥果、炒粿條等等;甜食有花生湯、圓仔湯、貢糖夾餅、炸麻花、炸棗、炸蒜、麵茶等。
另外,到了廈門不可不吃燉罐,味道好極了
廈門美景
鼓浪嶼
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別名"圓洲仔",明朝改稱"鼓浪嶼"。鼓浪嶼位於廈門島西南面,與廈門島只隔一條寬600米的鷺江,輪渡5分鍾可達。乃因島西南方有一礁石,每當漲潮水涌,浪擊礁石,聲似擂鼓,人們稱"鼓浪石",鼓浪嶼因此而得名。鼓浪嶼面積僅1.91平方公里,是廈門最大的一個衛星島,常住居民2萬人。島上岩石崢嶸,挺拔雄秀,因長年受海浪撲打,形成許多幽谷和峭崖,沙灘、礁石、峭壁、岩峰,相映成趣。鼓浪嶼街道短小,縱橫交錯,清潔幽靜,空氣新鮮,島上樹木蒼翠,繁花似錦,特別是小樓紅瓦與綠樹相映,顯得格外漂亮。鼓浪嶼樓房鱗次櫛比,掩映在熱帶、亞熱帶林木里,日光岩奇峰突起,群鷗騰飛……組成一幅美麗的畫卷。鼓浪嶼是"音樂家搖籃","鋼琴之島",小小鼓浪嶼有鋼琴600台,其密度居全國之冠。只要你漫步在各個角落小道上,就會不時聽到悅耳的鋼琴聲,悠揚的小提琴聲,輕快的吉他聲,動人優美的歌聲,加以海浪的節拍,環境特別迷人。音樂,已成為鼓浪嶼的特別絢麗的風景線。鼓浪嶼是"建築博覽館",許多建築有濃烈的歐陸風格,古希臘的三大柱式陶立克、愛奧尼克、科林斯各展其姿,羅馬式的圓柱,哥特式的尖頂,伊斯蘭圓頂,巴洛克式的浮雕,門樓壁爐、陽台、鉤欄、突拱窗。爭相鬥妍,異彩紛呈,洋溢著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色彩。鼓浪嶼的夜顯得清靜幽雅。尤其是夜景工程建設後,代表著自然景象的日光岩、代表著異國建築風格的八卦樓、代表著音樂島鋼琴造型的候船廳和矗立在覆鼎岩上的鄭成功雕像等,在各色燈光映照下透明通亮,熠熠發光。特別是有幾條激光射線跨越鷺江海空,變幻搖曳,令人眼花了亂。隔江遠眺鼓浪嶼夜景,猶如一座大花盆聚集著熾目艷麗的花叢,與廈門中山路的霓虹燈、高層建築的射燈和許多彩色聚光燈,交相輝映,閃耀奪目,使島上、海上、天上三維空間燦爛迷人。
大嶝島
英雄三島指的是同安區的大嶝、小嶝和角嶼,距金門僅2000米左右。三島中面積最大的是大嶝島,為12.18平方公里,其次是小嶝島面積為0.8平方公里,最小是角嶼面積僅0.25平方公里。三島總面積為13.2平方公里,人口近2萬人。歷史上大嶝屬於金門縣,而金門縣歷代屬於同安縣管轄,但大嶝島也曾隸屬於南安縣,1971年劃歸同安縣(今為同安區),至今,大嶝三島仍然屬於同安轄區范圍。由於歷史原因,大嶝島一直處於對金門的最前沿位置。人們不會忘記,在那特殊的年代,大嶝人民為鞏固國防而努力,作出極大的貢獻,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因而被譽為英雄三島。以前烽火連天的地方,現在變為旅遊勝地,變為盼統一最近的地方。 如今,大嶝有了一條自己建起來的海堤,同安公共汽車第5、6、12路都可以直達大嶝。大嶝不但有了路,而且也有電燈和自來水了。人民生活條件變了,生活環境變好了,以前荒廢的海灘地,如今綠樹成蔭,而且交通非常方便。隨著兩岸關系緩和,不少國內外客商爭先投資商貿,大嶝也就成為最靠近金門的小商品市場了。在旅遊業蓬勃發展的今天,大嶝很自然地也成為看金門、游海島、吃海鮮、購買小商品的旅遊熱土。這里建起400多間小商店,被稱為對台小商品市場,兩岸商品琳琅滿目,而且價格便宜,人們就稱她是旅客購物的小天堂。大嶝有閩南特色的王爺宮寺廟,卻氣派非凡。來大嶝旅遊,最突出的是吃、住、行、娛、游、購一條龍配套,加以秀麗的海島風光,借汽艇、舢船環游島嶼,那是另一種樂趣,人們將會留連忘返。若是參觀英雄三島史跡展覽館,穿越當年戰時坑道,人們就會聯想起戰火硝煙彌漫年代的景象。可是今日若盪舟海上,看到近在咫尺的金門、烈嶼,人們就會激起愛國熱情,盼望早日實現兩岸統一。
鰲園
鰲園原為集美東南海濱的一個小島,島上有一小廟,叫鰲頭宮,又名千里宮,抗日戰爭時期,被日軍摧毀;1950年,陳嘉庚先生在這片廢墟上興建了鰲園,面積為8990平方米。 鰲園可分為三部分:門廊、集美解放紀念碑和陳嘉庚先生的陵墓,門廊兩側均為立體組畫人物青石浮雕,人物干姿百態,形象生動。集美解放紀念碑豎立在園中央,通體以花崗岩建成,基座兩層,台階下層八級,上層三級象徵著八年抗戰和三年解放戰爭。 在紀念碑的南側是陳嘉庚先生的陵墓,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里以水磨花崗岩砌成墓碑,其上有15幅陳嘉庚先生前半生重要經歷的浮雕圖像,墓前祭亭和墓後照壁均以青石砌制,雅朴莊重,鰲園園內短牆、欄桿、亭柱處刻有國家領導人及各界名流題贈的詩詞對聯50餘幅。
日光岩
日光岩俗稱"晃岩"。位於鼓浪嶼中部偏南的龍頭山頂部,海拔92.68米,為鼓浪嶼最高峰。岩頂築有圓台,站立峰巔,憑欄遠眺,廈鼓風光盡收眼底。沿龍頭路來到日光岩門口。進入大門,抬頭可見巨大的龍頭山巨石橫亘在面前,幾十米高的巨石上書寫著"天風海濤"、"鼓浪洞天、鷺江第一"等幾個大字,蒼勁有力的筆畫,預示著日光岩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拾階越過山門。但見蓮花庵就在眼前,落日余暉中的寺庵,已顯得幾分平靜,小巧的寺宇,就建在巨石之下。巨大的石洞作為寺宇的一部分,於是有人又將蓮花庵俗稱為一片瓦。沿寺邊石階而上,但見山中怪石嶙峋,題刻不斷。"曲徑通幽"正顯示了山石的奇趣,而"九夏生寒"四個大字則預示著山中林木茂密,即使九伏天來到這里,也能寒風習習,不僅不感炎熱。反而有寒意,豈不怪哉?題刻書寫"心存雙於補天工,八閩屯兵古今同,當年故壘依然在,日光岩下憶英雄。"這首蔡廷鍇將軍手書的詩詞,既感嘆自己人生之艱難,愛國豪情難迸發。又難以抑制對先烈鄭成功的無比緬懷。看先人故去,豪情猶在,歷史之悠悠,人情今古同。思來想去,不免英雄惜英雄。 抬頭一望,只見兩個黑衣武士把守著山寨門,巨石之中壘砌的山寨門更顯當年鄭成功明末清初抗清之豪氣。鄭成功收復台灣之前,屯兵廈門,日光岩就是其重要據點之一,當年屯兵遺跡,雖歷經三四百年,而今依然清晰可見。為了更好地保存歷史遺跡,福建省政府將其定名為"龍頭山寨遺址"加以保護。 鄭成功屯兵廈門之際,每到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佳節那種"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情懷,在古人階陳休那裡一樣存在,雖滿懷反清復明之豪氣,戰士們仍難免思鄉思親之情。為排解戰土思鄉之苦,鄭成功及部將發明了一種博餅游戲,即流傳至今-每年八月十五廈門人仍要召集親朋好友集會一場的"中秋會餅"。鄭成功部將洪旭、為了寬慰士兵離鄉背井、思鄉思親之情,巧設中秋會餅,讓士兵賞月博餅。中秋會餅每會63塊餅,取民間流傳的賭具骰子6個,以一秀、二舉、三紅、四近、對堂、狀元為不同等第,依次為序讓參加者投擲玩耍。中秋博餅活潑有趣,雅俗共賞,鄭成功親自批准從農歷八月十三至十八日,前後六夜,軍中按單雙日輪流賞月博餅。中秋節玩會餅博狀元的習俗流傳至今,三百多年在廈門代代相傳,成為有趣的一種民俗活動。 經過一段時間的攀登。腳下難免有越走越重之感,不勝體力者則有坐下歇息之意,不過古人言,"腳力盡時山更好",提示你無限風光在後頭。不過幾十米路程,但見三塊巨石橫亘眼前,"古避暑洞"下似有路可通,巨大的石頭恰似一頂天立地的天然避暑勝地,洞中石頭凳子,已為你准備好歇息的場所,不妨坐下歇歇,領略一下天風海濤的神韻。
日光岩頂,號稱百米高台,走起來汗流浹背,其實離海平面不過百米,何高之有?不過要提醒旅遊者的石,日光岩頂坡陡路窄,四周高岩聳立,落差幾十米,小小路徑擠滿了人,倒是需要注意安全。到了日光岩不上百米高台猶如到了八達嶺不上長城一樣,是非上不可。但要注意安全。
從日光岩頂後山下,人工築成的石階正好助你一臂之力,來到階下,當年鄭成功操練水兵的水操台就在眼前。信步而下,坐落在日光岩內的鄭成功紀念冠,則可給人以一種思古撫今之情懷。鄭成功紀念館建於1962年,全館分七個館區,展出各種文物、資料、照片、雕塑、模型三百多件,比較系統地介紹了鄭成功的生平事跡。 光岩後英雄山,有觀光纜車相連通,日光岩的門票價已包含纜車費,遊客可自行根據時間決定乘坐與否。
集美學村
集美系福建省"十佳"風景區(點)之一,是風景薈萃的游覽區,距市區17公里,面積2.83平方公里。以它命名的"集美學村"是集美各類學校及各種文化機構的總稱。它由陳嘉庚先生於1913年創辦,前後耗資一億多元,譽滿東南亞。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目前,集美學村的總建築面積達十萬多平方米,擁有在校師生一萬餘人。學村包括有廈門水產學院,集美航海專科學校,福建體育學院,集美師范專科學校,集美財經專科學校等高校以及中專、中小學和幼兒園、托兒所。除校舍之外有大禮堂、游泳池、體育館、電影院、醫院、航海俱樂部等。規模之宏大,設備之完美,在國內尚屬罕見。 集美學村是在陳嘉庚先生親自指導下創立的,由於學村的建築熔中西風格於一爐,成為集美的一個象徵。尤其是集美中學的道南樓、集美僑校的南薰樓、航海學院的教學大樓,或巍峨挺拔,或凌空欲飛,建築很富有個性。 在集美中學道南樓前,長800米、寬300米的龍舟池,七座式樣各異的亭台水榭,屹立在龍舟池畔,龍脊鳳檐,雕梁畫棟,朱繞翠環,稱為"七星墜地"。池中央有兩座水榭,凌波展翼,名為"孤星伴月",這是陳嘉庚先生親自設計修造的。每年端午節,這里金鼓齊鳴,南曲悠揚,波光水影,人聲鼎沸,七彩龍舟,劈波斬浪,別有一股豪情。這里還舉行過多次國際性龍舟競賽,吸引了大批國內外遊客。陳嘉庚先生十分敬重愛國詩人屈原,痛恨"東亞病夫"的恥辱稱號,主張國人要強身健體,報效祖國,他生前曾多次主持龍舟賽會。
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於市區五老峰下,面對龍海市南太武山,南面是廈門大學。南普陀寺是廈門著名古剎。建於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年),明末(1628年)毀於兵火。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靖海侯施琅將軍重建,因寺院是奉觀音菩薩為主,又位在我國四大佛教道場之一的浙江舟山普陀山之南,故稱南普陀寺。1924年,南普陀寺由臨濟宗轉逢和尚改為十方叢林選賢制,會泉法師任第一任方丈。寺內有1925年創辦的為國內最早的佛教學府--閩南佛學院。1934年,弘一法師又增辦佛教養正院,迎來了南普陀寺建寺以來前所未有的興旺時期。1937年,佛學院因抗戰而停辦。十幾年間佛學院共培養學生200餘人,不少人為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的佛教事業做出巨大貢獻。1985年,佛學院重新辦學,現設養正院、預科班、正科班,各為兩年制,1992年起又增設二年研究班,在國內及東南亞地區有著廣泛的影響。南普陀寺與廈門大學僅一牆之隔,卻兩種意境:"古樸與摩登並存,小和尚和大學生為鄰。"南普院寺規模宏大,總佔地25.8公傾,建築面積21270平方米。從南到北主軸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和藏經閣四座,加上左右廡廊,鍾樓鼓樓、功德樓、海會樓、普照樓、太虛圖書館、佛學院教室、養正院等。所有這些建築依傍山勢,層層托高,庄嚴肅穆。近些年來,在天王殿南面有放生池、兩座新建的萬壽塔和兩個涼亭以及荷花池等,在兩池之間有七座由釋迦牟尼佛、迦葉佛等七尊佛像組成的七佛塔,萬壽塔高11層,富有南亞佛教建築的風格,使南普陀寺風景更加美麗。
菽庄花園
來到菽庄花園一定要去被譽為中國唯一,世界一流的鼓浪嶼鋼琴博物館看看。本館由原籍鼓浪嶼的旅居澳大利亞鋼琴收藏家胡友義先生提供珍藏的30台古鋼琴,展現世界鋼琴發展史,以傳播鋼琴音樂知識,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突現鼓浪嶼音樂之島、鋼琴之鄉的形象。裡面展出了十九世紀德國、奧地利產的古鋼琴,都是胡先生的私人藏品,免費供遊人參觀的。菽庄花園原是台灣富紳林爾嘉的私家花園,50年代氣辟為公園,近年又建了許多設施,面積也擴大了3000多平方米,是頗有特色的海濱公園。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後,被迫簽訂了屈辱的《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可台灣軍民拒絕割台,總兵劉永福等帶領「黑旗軍」進行抵抗,腐敗的清政府又下令駐台官兵回大陸。時任台灣墾撫兼團防大臣的林維源不敢逆旨,於1895年全家內渡,定居於鼓浪嶼。林維源,原籍龍溪,其先祖於乾隆年間赴台灣淡水墾殖發家,在台北建有「板橋別墅」即林家花園。其子林爾嘉從小就生活在那裡,別墅的一切給他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菽庄花園集世界園林藝術十大特點中的三個最有藝術個性的特點於一園,是很難得的。第一個特點是「藏海」:就是人走在路上見不到海,到了花園門口甚至進了門仍見不到海,一堵黃牆擋住了視線,待到轉出月洞門,繞過竹林,突然「海闊天空」,取得突然見海的驚奇效果。先把海「藏」起來,而後大海奔騰聚至,引人踏海而行,來到海中的「觀潮樓」,觀賞海景,真是豪情滿懷,可惜觀潮樓被台風吹倒後一直未能恢復。瑞士園林專家參觀菽庄花園後說:「我們只有藏湖,而廈門有藏海,十分難得。」菽庄花園的第二個特點是「巧借」:是林爾嘉把臨海的坡面,海灣里的礁石,漲落的海水全部利用起來,圍地砌階,造橋建亭,使原本十分狹窄的一個小海灣,借四周自然美景為鋪墊,變成涵納大海,頗有層次,視野寬廣的海上花園。這在中國的任一個城市,任何一個公園都無法領略到如此美妙的意境和情趣,這是菽庄花園最秀人的地方。
㈨ 說不盡的橋
淺渚波光雲影 小橋流水江村
這是一副石橋的楹聯
只是記不清鐫刻在水鄉的哪一座版石橋
江南的水權鄉生活就像門前流淌的小河
斑斕的日子解讀著駁岸邊石枕上的滄桑
河阜的村姑沖刷著<<似水年華>>的愁傷
祥和的老人絮叨著<<林家鋪子>>的蒼涼
碧綠如藍的河水裡,縈繞著」梁祝」的吟唱
鮮苔班駁的石階上,飄逸著」花雕」的酒香
這就是姑蘇城外的用直
一個譫泊而寧靜的古鎮
一平方公里的水鄉,四十座石橋相貫
宋元明清共領風騷,精心雕刻千姿百態
水鄉的小橋沒有雄壯的氣勢,卻溫柔 儒雅
似小家碧玉,朴實而古香古色
真可謂」水巷小橋多,人家盡枕河」
㈩ 漳州家薌一年四季作文
家鄉 漳州 的四季
我的家鄉在漳州。那裡景色迷人,一年四季風景如畫,十分美麗!讓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家鄉吧!
那裡有許多好吃的特產、小吃。
春天,光禿禿的樹幹上長出了嫩綠嫩綠的葉子。公園里的花兒開了。有白的,有黃的,有紅的,還有紫色的。五顏六色,猶如仙鏡一般。燕子從空中掠過唧唧地叫著,好像在說: 春天到,春天到!
夏天,大家穿著涼衣涼褲,在院子里一邊乘涼一邊吃剛從冰箱里取出來的冰冰涼涼的西瓜。有的人跑到游泳池裡游泳。池裡的荷花開了。有紅色的,有粉色的,白色的,還有白里透紅的,五光十色,讓人看的目不暇接。荷花姿態各異。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展開了,露出了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爆開似的。
秋天,翠綠的樹葉變成了金黃色的,樹上的水果成熟了。麥子被穀粒壓彎了腰。
冬天,下雪了,大家在雪地上打雪仗,堆雪人
啊,家鄉的四季多麼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