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溫縣馬海棠

溫縣馬海棠

發布時間: 2022-05-15 21:04:09

海棠花語是有什麼故事

海棠花的花語:苦抄戀、溫和、美麗、快樂,象徵著遊子思鄉,離愁別緒。

背後故事:相傳在很久以前,望京坨的深山老林里住著一對以打獵為生父女,父親叫馬山河,女兒叫海棠。一天,海棠跟著父親去望京坨打獵,在途中,遇見了一隻兇猛的老虎,老虎張著血盆大口向父親馬山河撲去,海棠為了救自己的父親,冒死想拼,但是由於實力的懸殊,最後死了。

山上砍柴、放羊、采葯的鄉親們問聲而來,齊心協力打倒了老虎,救了海棠,在回家的途中,海棠一直在流血,她的血滴過的地方開滿了火紅的山花,為了懷戀捨身救父的海棠,人們把這種花命名為海棠花。

(1)溫縣馬海棠擴展閱讀

海棠花語的由來:

還有一個名字,叫斷腸花,意思是苦苦的愛戀著一個人,卻終究沒有結果,因此有了苦戀這個花語。海棠花的花朵好看,花型嫵媚,古代都用它描述美麗的女子,因此有了美麗這個花語。海棠花不但代表戀人之間的感情也可以代表親人之間的思念之情,於是就有了離愁這個花語。

⑵ 海棠花的花語

海棠花花語——溫和、美麗、快樂 ,也有人說是跟隨他人的引導走。

海棠花的代表意義:遊子思鄉、離愁別緒、溫和、美麗、快樂、也有人說是跟隨他人的引導走 。

關於海棠花:

海棠花別名梨花海棠、斷腸花、思鄉草、樹皮灰褐色,光滑、葉互生,橢圓形至長橢圓形,先端略為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平鈍齒,表面深綠色而有光澤,背麵灰綠色並有短柔毛,葉柄細長,基部有兩個披針形托葉。花5朵-7朵簇生,傘形總狀花序,未開時紅色,開後漸變為粉紅色,多為半重瓣,少有單瓣花、梨果球形,黃綠色。

海棠花較小,「其花甚豐,其葉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綽如處女」,被譽為「花中神仙」。陸游曾贊曰「蜀地名花擅古今,一枝氣可壓千村,若便海棠根可移,揚州芍葯應羞死」;其花姿瀟灑,花開似錦,「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一點紅」,似少女掩面,綽約羞澀之盛,被譽為「花貴妃」、「花尊貴」,在皇家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貴」的意境;其嬌艷而淡雅,似雲霞片片,花落時則宛若淡妝素抹,被譽為「睡美人」,令人心醉神迷、蘇東坡曾贊曰「東風弱弱泛崇光,香霧空朦月轉廊、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海棠花的象徵意義:象徵苦戀

海棠無香,因為海棠暗戀去了,她怕人聞出了心事,所以捨去了香。秋海棠象徵苦戀。當人們愛情遇到波折,常以秋海棠花自喻。古人稱它為斷腸花,借花抒發男女離別的悲傷情感。花語就便有「苦戀」了。

當人們愛情遇到波折,常以秋海棠花自喻。古人稱它為斷腸花,借花抒發男女離別的悲傷情感。

⑶ 《天下第一》里的海棠是怎麼死的

36集中(40集版)死的。

一個蒙面忍者殺了傅鐵成大學士,忍者臉上沾到了海棠灑的磷粉。海棠追忍者來到了天涯家,看到了飄絮,海棠問飄絮怎麼了,飄絮說朗兒被人抓走了,自責說為什麼要自廢武功啊,並提到自己當初是斷了一條經脈來費武功。而海棠扶飄絮的時候發現她的經脈完好無損。海棠在臨走的時候用針熄滅了蠟燭,飄絮臉上閃著磷粉的光。海棠問飄絮是為什麼,飄絮向海棠托出了他們的一切計劃,說完後,柳生但馬守一刀刺入海棠,海棠被飄絮以雪飄人間殺死。

《天下第一》,是由王晶監制,鄧衍成導演,程小東擔任武術指導的一部古裝輕喜武俠劇,由郭晉安、李亞鵬、霍建華、葉璇、黃聖依、高圓圓等兩岸三地演員聯合主演的一部大型古裝輕喜武俠連續劇。

該劇主要講述了明朝中期「護龍山莊」天地玄黃四大密探,和權傾天下、野心勃勃、狠辣兇殘、陰謀篡位、殘害忠良的曹正淳以及雄才偉略、城府頗深、膽識過人、至情至性、匡正時弊的鐵膽神侯朱無視之間的明爭暗鬥,愛恨情仇的故事。

(3)溫縣馬海棠擴展閱讀:

影片評價:

正方觀點「」

故事新穎

一般的武俠大劇,都有金庸或古龍等名家名作先聲奪人,而《天下第一》講述了大內高手之間的權勢與武力之爭,故事前所未聞,之前該劇也很少做宣傳,但在廣州台播出,最高收視達到5.1,實屬不易;另外該劇的演員陣容也很強大:李亞鵬、葉旋、霍建華、高圓圓、郭晉安等主演,連客串演員張衛健、黃聖依等人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反方觀點;

劇情拖沓鬆散

該劇劇情沒有多少亮點。與以往的武俠劇相比,沒有太多的新意,與王晶的電影一樣,始終透著典型的搞笑,語言插科打諢、表演誇張詼諧。但是,劇情就顯得比較鬆散,主要角色的四條線索雖然齊頭並進但關系不大,基本屬於各行其是。」

⑷ 武術術語的天龍八部

佛教名詞。佛經說擁護佛教的有諸天及龍神等八部,經常參與聽佛說法。《法華經·提婆達多品》:「天龍八部、人與非人,皆遙見彼龍女成佛。」(非人,即形貌似人而實際不是人的眾生。)天龍八部即「非人」,包括八種神道怪物,因以「天」及「龍」為首,故名。八部者,一天,指天神;二龍,指龍神;三夜叉,食鬼之神;四乾闥婆,只食香氣的樂神;五阿修羅,執拗而善妒之神;六迦樓羅,食龍之大鳥;七緊那羅,頭上生角的樂神;八摩睺羅迦,大蟒神。這八種神道精怪,各有奇特的個性和神通。金庸將「天龍八部」作為他一部小說的名字,小說寫的是北宋時武林中的故事,其中並無神道精怪,借用此名是象徵書中那些性情各異的塵世人物。
夫妻臉
一對夫妻生活久了,兩個人的相貌會變得相似,名之「夫妻臉」。與之相類似,又有「朋友臉」。妙手李天回見到大風堂的趙簡和上官刃時,大感驚訝,認為是極難見到的「朋友臉」,於是以高超的手術將二人面貌互換,趙簡的身份成了上官刃,上官刃成了趙簡。後來,變成上官刃的趙簡利用易容後形象,打入四川唐門老巢唐家堡,甚至連自己的兒子趙無忌都認不出來而險些釀弒父悲劇(見古龍《白玉雕龍》)。現代科學已經注意到所謂「夫妻臉」的現象。
五行
中國傳統哲學的范疇之一,包括金、木、水、火、土五個構成萬物的元素。這五個元素的性質相生與相剋,因而可以說明事物間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約的規律。「相生」意味著相互資生、助長,如,木生火、之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相剋」意味著相互制約、阻抑,即: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五行說」在古代運用廣泛,統治者視為治理山川國家的法則,兵家以五行述勝負因素的相互關系,醫家用來觀察人病理變化,辯證施治,拳家以五行結合拳式和人體,用以解說拳理和鍛煉法則。如以五行的形態、性能、方位為基準,將某些基本拳式配組為五行系統,作為構成拳式、拳招等的基本動作。五行中「木」可以彎曲、伸直,那麼形意拳中直線出來的崩拳就屬木;劈拳如斧頭下劈,而金屬屬「金」,那麼形意拳中的劈拳便屬金。此外,五行各自的分布方向是南方火、北方水、東方木、金方金、中央土,所以太極拳中將步法中「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作為五行。
以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來解釋拳理,攻防依此而設計,便產生了五行拳。形意拳譜說:「劈拳之形似斧,性屬金;鑽拳之形似電,性屬水;崩拳之形似箭,性屬木;炮拳之形似炮,性屬火;橫拳之形似彈,性屬土。」這樣,按照五行相生的原理,「劈拳能生鑽拳」,也就是能由劈拳動作轉接為鑽拳動作,依此類推。這種理論,使五行拳的動作規范化、程式化,如果用於實戰,則將大大拘泥了。此外,在武俠小說中還多處出現以五行原理而設置的各種花木陣、土石陣或者刀劍陣等。根據相生相剋的關系,組織起程序化的陣式是可能的,但如果說一踏入所謂陣中,頓時令人心智迷失,樹木土石皆「活」了起來,則屬無稽之談。
丹田
人體部位之一。丹田共有三處:兩眉之間的印堂穴為上丹田,兩乳之間的膻中穴為中丹田,臍下一寸三分處為下丹田。丹田是元陽之本,真氣生發之處,人體生命動力之源泉。能鼓舞臟腑經絡氣血的新陳代謝,使之流轉循環自動不息,生活因此得以保持,生命亦賴以相繼。故丹田有「性命之祖」之稱,也稱之「十二經之根」、「五臟六腑之本」。又因為丹田是「呼吸之門」,又是任、督、沖三脈所起之處,全身氣血匯集之所,故此又稱為氣海。古代醫家十分重視丹田的作用,「陰陽闔辟存乎此,呼吸出入系乎此,無火而能令百體皆溫,無水而能令五臟皆潤。此中一線不絕,則生氣一線未亡。武術家認為:「練成丹田混元氣,走遍天下無人敵。」丹田之氣由精產生,氣又生神,神又統攝精與氣。精是本源,氣是動力,神是主宰。丹田內氣的強弱,是決定人的盛衰存亡的關鍵。一旦內功練成,內氣可收可發,收時內氣堅凝於腹臍之間,發則氣隨意轉,力從氣均無所不至。用之於技擊之中,隨意運行發放至身體所需要的部位,其威力甚大。在武俠小說中,形容武功大成者每每氣海(即丹田)涌動,力量忽如排山倒海般而出,系誇張之語。
內家1
剛隱於內的武術風格,或以內功為主的武術家,或「以靜制動」的拳術。一般將武術兩大流派之一的武當拳稱為內家。從明代起武術界始有內外家之說,而以清初黃宗羲所撰《王征南墓誌銘》中始記載內外家之分。他說:「少林以拳勇名天下;然主於搏人,人亦得以乘之。有所謂內家者,以靜制動,犯者應手即仆,故別少林為外家。」至清時,有人將太極、形意、八卦劃為內家,少林等多種拳術劃為外家。《國技論略》載:「南派——其中以太極為主,又有八卦、形意兩門,與太極拳為一派。北派門類甚多,其尤著者為彈腿、查拳、八番、長拳、迷蹤、二郎短打、地趟、八極、批卦等。」內家拳歷史上被認為起於明代道士張三豐。今之所謂內家拳的代表拳術是太極拳,由清康熙時河南溫縣陳家溝的陳王廷,據戚繼光《拳經》創編而成,後衍傳有陳式、楊式(楊露禪傳)、武式(武禹襄傳)、孫式(孫祿堂傳)、吳式(吳鑒泉傳)等家。後代一些造詣高深的武術家,一般都是內外雙修,既長於內功,也精於搏擊。武俠小說中,有些過於誇大內容的「內功」,可於無形中發也飛沙走石、摧花折樹之力,屬於妄談。參見「外家」條。
內家2
俗稱方外人為外家,俗家人為內家。也有稱方外人為內家,俗家人為外家。
內家3
俗稱習武之中在家修煉的為內家,行走江湖的為外家。
點子
江湖上的黑話,意思為看守或者跟蹤的目標。 梁羽生《白發魔女傳》:「白敏道:『那兩個傢伙是硬點子,我起初還能和他們打個平手,後來越打越不行了。』」
扎手
江湖上的黑話,意味厲害,難以對付。梁羽生《游劍江湖》:「老大老二都是不禁吃了一驚,心道:『想不到這黃毛丫頭也是這么扎手!』」
風緊
江湖唇典之一,唇典即黑話。
古時江湖綠(讀作「lu」四聲)林道中多以打家劫舍為生。但綠林人也是好人多,因古時貪官污吏甚多,苛捐雜稅甚多,欺壓百姓者甚多,很多人為了吃飯活命,佔山為王的,打家劫舍的,有的有組織,有的打野戰。
以打家劫舍者為例,如果在集市上看到某個贓官在街上招搖,欺負人,那麼也許綠林人之間就會交流,合計是不是要把這贓官做掉,如果都用普通的語言,自然就暴露了身份和行動,於是才有江湖黑話誕生,這樣即便當著老百姓大聲說出來,人家也不會明白,這很安全。這是黑話的由來。
風緊,是黑話中入門級的詞語,意思是,形勢對我方不利。後來有人將之升級,就是很多小說、影視作品中出現過的「風聲緊」之類的詞,都表示這個意思。
風緊一詞,通常與「扯呼」連用,「扯」,意為「快跑」,「呼」,只是一個語助詞,沒什麼特別的意思,但是我指的是「扯呼」中的「呼」,不包括「呼」的其他用法。也有說「風緊,扯」的,這無所謂了。
瓢把子
指頭部,有時也指幫會的老大、舵主、匪首。
見真章
或說「見個真章」,指較量,分個高下,梁羽生《風雷震九洲》:「即是要以平生武學,與仲長統見個真章。」
坐關
指閉關靜坐,修煉上乘武功。靜坐修練上乘內功,有四個境界。第一關是「風」,靜坐中陡覺「萬竅灑灑生清風」,這是真氣開始在體內暢通的階段。第二關是「喘」,練功者覺得真氣充滿體內,處處是氣,便自然而然地要發出深長面急促的呼吸,但與普通的喘氣不同,並無難受之感,而是喘得安適愉快。第三關是「氣」,坐中因喘急而發奇聲,這便是氣達重關,功行將滿的境界。清詩人龔定庵有夜坐詩雲:「萬一禪關若然破,美人如玉劍如虹。」說的大抵就是這個境界的跡象與感受了。第四關通「息」,驀地「砉」然一聲,嘯聲突然中斷,大功告成。所謂通息,即是神功已成,轉為和平寧靜的氣息。(見梁羽生《狂俠天驕魔女》)
打尖
江湖唇典。意指旅人中途吃飯。如小說《紫拐烏弓》中,少俠吳湘到泰安城高升店,店小二迎上來問:「客官是打尖,還是住店?」
打坐
習武的種入門方法,即閉著眼睛盤足而坐。這也是僧道修行方法的一種。打坐的基本內容有三:不動心,數息,破生死關。這些也是學習正宗武術的三個基本條件,否則,武功再好,亦只能算野狐禪。人之一身,由心主之。心如君王,手足為臣足。君有乾綱獨斷之明,臣民則效指揮如意之勢。儒家所謂天君泰然、百體從令便是這個意思。有些人練習技擊,平時一切本極從容,一旦倉猝應變,立感受氣息上浮,手忙腳亂,雖技擊工深,終難收效於頃刻。此即心動氣散之相。倘能出生入死心不為動,技擊自達神化之境。
數息本是道家修養法,佛門亦然。初學技擊者,脈沉靜氣脈沉靜,直達氣海,拋卻萬念,靜聽氣息之出入,默記其數,由一至五、至十,但不可記數太多,以免神昏心亂。比數息進一步的是聽息。一掌既出,好似有氣自肩腋而來,直貫掌緣五指之尖,靜心聽之,臂彎指掌間似有膨脹伸張之意。數息和聽息練到一定火候,則無論如何跳躍,氣亦不致辭喘促,下實則上輕。生死之關,為眾生之大關鍵。武功經絕是與克敵制勝聯系在一起的,質而言之,即曰「殺人之術」。故而生死之念,不可不先破,如能早早勘破生死關,則臨敵時毫無畏怯,即使敵人筋力勝過自己,也能靜以待之,乘虛而入,如操勝券。
東廠
官署名。明成祖於永樂18年(1420年)在京師東安門北設立東廠,緝訪謀逆、妖言、大奸惡事,採用特務手段監視官員,鎮壓人民。用宦官提督,常以司禮監秉筆太監察院之第二、第三人充任;設帖刑官二人,由錦衣衛千戶、百戶充當;隸役、緝事等官校亦由錦衣衛撥給。諸事可直接報告皇帝,權在錦衣衛之上。東廠內有不少武林強人,常於半夜三更潛入文武百官私第窺探,內閣大員聞之色變。明朝成化年間,東廠曾和錦衣衛一同奉旨查抄吏部尚書唐國瑞府第。 白馬非馬
古時公孫龍學派的名辯命題。他們認為「白」是命「色」的,「馬」是命「形」的,「形」「色」各不相干,「白馬」就是「白馬」,不能說「白馬是馬」。只能說「白馬非馬」段譽嫻於此學,頗有論辯之才。曾以此詰難南海鱷魚,使這個文墨不通的南海鱷神如墜五里霧中(見金庸《天龍八部》) 外功
所謂外功者,乃專練剛勁,如鐵臂膊等。這種功夫制人有餘,自衛則不足了。內功是專練柔勁,行氣入膜,以充全身,雖不足以制人,可是練到爐火純青的時候,不但拳腳不能傷其毫發,就用刀劈劍刺亦難使其毫發,就用刀劈劍刺亦難使其受損。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乃內外功之總括。如以《易筋經》論,「揉」為內功,「打」為外功;就太極拳而言,太極之「形」為外功,太極之「功」為內功。內功只有積精累氣一條正路,氣在丹田任督間流行者為內功,亦稱道功;由丹田積累而運達四肢全身筋骨皮者為正宗外功,此外還有一些不知運氣的鄉下土把式以及旁門左道的外功。內功為武術之體,外功為武術之用。人們常認為內功優於外功。涵靈禪師說:「習外功者,劈、擊、點、刺,念念皆在制人,是重於攻。攻者非但能夠殺人,亦能夠自殺,所以稱為死機。習內功者,運氣充體,如築壁壘,念念在於自保,任他來攻,縱有硬功和兵器,亦不能毀其得逞,終必知難而退,所以稱為生機。」
外家
剛顯於外的武術風格,或以外功為主的武術家,或以少林拳法為代表的武術。屬於外家的拳術種類甚多,有少林拳、少林十二式、少林七十二藝、大小洪拳、炮拳、長拳等約五十多種。相傳外家武術的創始人為北魏時中國佛教禪宗祖師達摩,經今人考證,達摩創立少林武術之記載不確。一般認為內家尚柔,以靜制動;外家剛健,以勁力見長。但這並不意味著內家重於內功,而外家偏於外勁。內外二家之分,是就兩大流派的技術風格而言,二者之差別在術不在氣。武術的內功與外功是各流派都具備的,均強調「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的內外雙修。代表外家拳的少林武術,在內功方面亦有極高要求,如「拳打十分力,力從氣中出。運氣貴乎緩,用氣貴乎急。緩急神其術,盡在一呼吸」等。外家武術的著名內功有易筋經、混元一氣功、十八羅漢手等。參見「內家」條。 馭劍四妙
即輕、靈、疾、固四字。指輕快、靈巧、疾威以及盤心固掌內力深湛。鐵海棠以此教訓郭彩菱,認為她最後的「固」字功夫不到家。(見蕭逸《馬鳴風蕭蕭》)
西廠
官署名。明憲宗時為加強特務統治,於成化13年(1477年)在東廠以外增設西廠,用太監汪直提督,其人員權力超過東廠,活動范圍自京師遍及各地。西廠搜羅武藝高強之人,為其所用。綠林大盜鄭四海就託庇於西廠,任錦衣校尉,曾奉汪直之命潛入大學士商輅家行刺。後來,西廠因遭到反對而被迫撤銷。武宗時宦官劉瑾專權,又一度恢復西廠,劉瑾被殺後廢除。東廠、西廠、錦衣衛三個特務組織狼狽為奸,時人並稱為「廠衛」。 自封血脈
又作「自閉經脈」,術語。以上乘內功封閉經脈、血脈,停止經絡中物質和血液流動。中醫認為,人體循環系統除血管外,還有經絡系統,並認為其中亦有一定物質在流動、運行。經脈和血脈封閉的時間過長,人體會僵化不動。雲海和尚被白蠟針射中後,深恐白蠟蟲汁隨著血脈、經絡流遍全身,遂立即自封血脈。(見蕭逸《天龍地虎》)
自殘肢體比武
茅山花女珍薇在秦淮花會上選夫比武,拳掌、兵刃難分上下,於是她提出了這種自殘肢體比武方式。比武雙方各持一柄利劍,她在先,自行斬掉左手小指,對方隨後;再削去五指,再削手臂、左、右腿,挖目取心,直到分出勝負為止。自殘肢體比武,殘忍乖戾,自不足取,因而秦淮花會主持人取消了這種方式。(見卧龍生《七絕魔劍》) 閉關
武學術語,又稱「坐關」,語出自佛教。「閉關」在佛教中指個人或數人結伴,閉門專心結期修禪或數人結伴,閉門專心結期修禪或學經、懺悔、寫作等,斷絕一切事務與人事交往。結期的時間,最短者為三天、七天,中等者為二十一天、四十九天、三個月,長者可達一年乃至三年。閉關一般是獨居一室或一座小院,藏傳佛教的瑜伽行者則多獨居山洞。有專人照料其生活起居稱為「護關」,在武俠小說中則稱為閉關者「護法」。入關之後,洞口或門戶須封閉,僅留一送食物的小窗口,待修煉期滿,才能打破關口出關。結期閉關專門修禪,對於一般散亂多的人來說,顯然易闖過散亂關,使修行功夫在較短時間內迅速提高,乃至深入各種禪定。小說家筆下的武學大師閉關修煉,多是為了突破練功中的難點或潛心修煉某種新奇武功。據說此種閉關必須經過「風、喘、氣、息」四個大關。閉關之初,幻覺較多,靜坐人會突有「萬竅灑灑生清風」的感覺,是為「風」關;在這一階段,最易走火入魔。到了第二階段,真氣充滿四肢百骸,練功者自然會發生深長而急促的呼吸,是為「喘」關;到第三階段因喘急而發奇聲,是為「氣」關;在通了氣息之後,轉為寧靜和平,便是過了「息」關。四關過後,大功告成,閉關人恢復正常。閉關期間,人體處於非常狀態,不但毫無拒敵之力,而且極忌干擾,否則後果不可設想。閉關練功在許多武俠小說中無多有述及,皆以其小說家言,未可輕信。 守宮砂
守宮,蟲名,蜥蜴的一種,又名壁虎。因它經常守伏在屋壁宮牆,捕食蟲蛾,故得名,據晉朝張華撰《博物志》載:「蜥蜴——以器養之以硃砂,體屬赤,所食滿七斤,治搗萬杵,點女人支體,終本不滅,有房室事則滅,故號守宮。」這便是守宮砂的由來。峨眉派女弟子拜師之時,均由師父在臂上點下守宮砂,逢到祖師郭襄誕辰時,均要檢視,凡婚嫁或失身者,守宮砂消失,便不能傳授本門最高深的功夫。(見金庸《倚天屠龍記》) 並肩子
江湖黑話,即朋友之意。

⑸ 請問這個有關海棠(或其他花)的悲劇,是什麼傳說故事

這是一種:
海棠雖紅嫩嬌妍,但缺少香味。不過,據說海棠原是有天香的,後來不知什麼原因就沒有了。也有人舉證說古昌州和四川一些地方的海棠仍有香味,據說是偷偷放香的。究其原因,原來是這么回事:

說是在玉帝的御花園里有個花神叫玉女。因為嫦娥溫柔又漂亮,玉女與嫦娥就成了好朋友,並經常到廣寒宮去玩。有一次,玉女看見廣寒宮里新種了十盆奇花。 那是一種從未見過的仙花,小花數朵簇生成傘形,甚是奇巧可愛。花蕾是紅色的,花朵兒卻是嬌羞的淡紅色。花枝上還結著果實,長長的橢圓形、黃黃的顏色。花兒和果兒都散發出濃郁的香味,實在逗人喜愛。玉女想到玉帝的御花園中什麼花兒都有,唯獨沒有這種花。因此請求嫦娥姐姐送她一盆,好拿回去栽種在御花園里。但是嫦娥卻搖搖頭說,這是王母娘娘的花,是如來佛特意為慶賀王母娘娘的壽辰,派人從天竺國送到廣寒宮來的。因為這花耐寒,所以才種在廣寒宮中。玉女連連請求,只說廣寒宮中花兒這么多,少一盆也沒什麼關系,王母娘娘也發現不了的。嫦娥經不住玉女這么「姐姐長」「姐姐短」的直央求,就答應了。

玉女好不容易說服了嫦娥,得到了這盆馨香迷人的奇花,高興地捧起花盆就往外走,邊走邊說:「謝謝!謝謝!」不想剛剛走到廣寒宮門口,迎頭就碰上了王母娘娘。她一見玉女手捧著天竺國送來的仙花,一邊嘴裡直道謝,便明白嫦娥一定私下將她的花兒拿去送人,因而怒氣沖天地訓斥嫦娥膽大妄為。而且,她邊說邊奪過玉兔的石杵,將玉女和她手中的那盆花兒一起打下了凡間。

這盆花正巧落在一個靠種花為生計的老漢的花園中,老漢有個女兒叫海棠,姑娘的面貌也像花兒一樣美麗。老漢見一盆花從天而降,種花人自然是愛花惜花,便連忙伸手去接,怕有閃失,又忙叫女兒過來幫一把,口中連叫:「海棠、海棠!」 海棠姑娘聽見了,急急地跑過來,看見爹爹手裡捧著一盆花兒,連叫「海棠」。便高興地問:「爹爹,這美麗的花兒也叫海棠嗎?」老漢接住了這盆花,只見是一種從未見過的叫不上名兒來的花,聽見女兒這么一說,覺得這花兒的確和女兒一樣美,就乾脆將錯就錯叫它「海棠花」了。

只是海棠花兒雖被愛花的老漢接住了,並且從此培植在人間,但它的香魂卻隨風飄去了。這就是為什麼有人傳說海棠花原有天香,如今卻沒有了香味的緣由。
這是第二種:
據傳,在很早以前,望京坨的深山老林里住著父女二人,父親叫馬三河,女兒叫海棠。父女倆以打獵為生,相依為命。一天,年方二八的海棠姑娘,跟隨父親在望京坨打獵,這里野獸繁多,忽見一隻惡虎張著血盆大口,帶著呼呼風聲向馬三河撲來。海棠姑娘為了救助父親,挺身上前與虎相拼,難耐身單力薄,倒在了惡爪之下。山上砍柴、放羊、采葯的鄉親們聞訊趕來,打跑了惡虎,把她救下望京坨,沿著這三十多華里 長的溝谷回村,一路上鮮血滴滴流淌。後來在灑滿鮮血處開滿了火紅 的山花。鄉親們為懷念捨身救父的海棠,將此花命名為海棠花。
這是第三種:
海棠花還有另一個名字叫斷腸花,聽起來很凄慘的感覺,可是那卻是一個女子對自己心愛的人的期盼.查了資料才知道這個花背後的傳說,故事說的是一個女子在等自己心愛的人回來,她每天站在牆邊期盼,後來女子死去了,在她站過的地方竟然開出了鮮艷的花朵,那花朵紅的如鮮血,是女子的眼淚和愛澆灌而成的.

⑹ 請問這是什麼植株

圖一 蟋蟀草

蟋蟀草幼苗淡綠色,鋪散成盤狀。成株期莖稈扁,自基部分枝,斜升或伏卧,高內15~容90厘米,莖稈、葉堅韌不易撥斷。葉片條形,葉脈明顯,常自中脈向外折疊。葉鞘扁而具脊,無毛或疏生疣毛,葉舌短。須根細密,紮根較深,分櫱率多,不易拔除。穗狀花序2~7枚,呈指狀簇生於稈項。小穗綠色或褐色,無柄,合3~6朵小花,成2行排列於花軸外側。

⑺ 1068 海棠花的故事

百里峽海棠女的傳說

據傳,在很早以前,望京坨的深山老林里住著父女二人,父親叫馬三河,女兒叫海棠。父女倆以打獵為生,相依為命。一天,年方二八的海棠姑娘,跟隨父親在望京坨打獵,這里野獸繁多,忽見一隻惡虎張著血盆大口,帶著呼呼風聲向馬三河撲來。海棠姑娘為了救助父親,挺身上前與虎相拼,難耐身單力薄,倒在了惡爪之下。山上砍柴、放羊、采葯的鄉親們聞訊趕來,打跑了惡虎,把她救下望京坨,沿著這三十多華里 長的溝谷回村,一路上鮮血滴滴流淌。後來在灑滿鮮血處開滿了火紅 的山花。鄉親們為懷念捨身救父的海棠,將此花命名為海棠花。這條溝谷,也就改名叫海棠峪了
http://tieba..com/f?ct=335675392&tn=PostBrowser&sc=2339908524&z=242426244&pn=0&rn=50&lm=0&word=%CC%EC%CF%C2%B5%DA%D2%BB#2339908524

⑻ 如何辨別各種海棠

幾種常見海棠的辨別

海棠花原產我國華北、華東及長江流域,現各地普遍栽培觀賞,是著名的春花,早於漢代即已植於宮廷欣賞;歷代皇家宮、苑,達官內無不於宅院中植數株觀花。常可看到與牡丹、玉蘭相配,取「玉堂富貴」之意;若再配幾株迎春,則稱「玉堂富貴迎春」,更有種植金腰帶(即連翹的別名)與玉蘭、海棠、牡丹和迎春相配,取名「金玉滿堂、富貴迎春」。

由於海棠花的栽培歷史悠久,人們都很喜愛,在後來發現了與它的花相似的植物,往往把它們命名為某某海棠,如貼梗海棠、金絲海棠、棒子海棠等就此命名;貼梗海棠雖也是薔薇科樹種,但它卻是木瓜屬,與木瓜、倭海棠、西藏木瓜、木瓜海棠同屬;而金絲海棠則連科也不同,為藤黃科(或稱金絲桃科)植物;棒子海棠離得更遠,它是馬鞭草科植物,是與海州常山、龍吐珠同屬的爪哇常山的別名,它們與海棠花毫無親緣關系。

人們通常說的海棠花是指薔薇科海棠屬的一種花木,其種名為spectabilis,為醒目的意思,指它的花艷麗醒目,招人喜愛。海棠花高達8米,喬木,樹冠卵形,多呈灌木狀。葉橢圓至長橢圓形,長5至8厘米,緣齒細密而緊貼,葉柄長1.5-2厘米。花序近傘形,具4-6個花,花梗長2-3厘米,花瓣卵形,蕾期粉紅色,開後白色。果近球形略扁,熟時黃色,徑2-2.5厘米,梗長3-4厘米,梗窪及萼窪均凸起,萼常宿存。海棠花有兩個變種:白花重瓣海棠Var.albiplenaSchelle,花白色而重瓣;紅花重瓣海棠Var.riversiiRehd,花深粉紅色而重瓣。

目前各地栽培的所稱西府海棠者,實際為紅花重瓣海棠,並非西府海棠。真正的西府海棠,其樹形相似,但其主幹明顯,分枝明顯均勻,葉大都為橢圓形或長橢圓卵形,基部漸窄而為楔形,且葉柄長達2厘米至3.5厘米,長於海棠花約為其1倍;花概為粉紅色而比海棠花深;果熟時為紅色,球形而小於海棠花,徑僅1至1.5厘米,其梗窪和萼窪均不凸起,萼幾全部脫落,學名為MalusMicromalus.Mak。它也有紅花品種CV.Plena,花深粉紅色而花重瓣。有分類學家認為它是海棠花與山荊子的自然雜交種。從樹形、葉形和果形、果色,應該能分開。

海棠花屬共有35種,大都產於暖溫帶至寒溫帶,我國約有20餘種,是海棠屬分布中心,幾乎所有種都具觀賞價值,其中也有不少果實酸甜可口,除蘋果外,海棠果、楸子等都是常見的水果。山荊子、重絲海棠、河南海棠、湖北海棠、三葉海棠等都是園林中觀賞花木,其中重絲海棠,花梗很長而花下垂,在長江南北到長城以南,處處可見,和海棠花一樣也可作盆栽造形,也可於元旦、春節前入溫室催花用作年宵花。

⑼ 有沒有四時之風的詩句

【描寫春風的詩句】:
1、盡日春風吹不散,只應分付客愁來。——唐·杜牧《邊上聞笳》

【全詩】胡雛吹笛上高台,寒雁驚飛去不回。盡日春風吹不散,只應分付客愁來。

2、春風用意勻顏色,銷得攜觴與賦詩。——唐·鄭谷《海棠》

【全詩】春風用意勻顏色,銷得攜觴與賦詩。穠麗最宜新著雨,嬌饒全在欲開時。莫愁粉黛臨窗懶,梁廣丹青點筆遲。朝醉暮吟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

3、輕花細葉滿林端,昨夜春風曉色寒。——唐·宋雍《春日》

【全詩】輕花細葉滿林端,昨夜春風曉色寒。黃鳥不堪愁里聽,綠楊宜向雨中看。

4、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唐·李白《春思》
【全詩】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5、春風也是多情思,故揀繁枝折贈君。——唐·韓愈《游城南》

【全詩】浮艷侵天難就看,清香撲地只遙聞。春風也是多情思,故揀繁枝折贈君。

6、故人洞庭去,楊柳春風生。——唐·陳子昂《送客》

【全詩】故人洞庭去,楊柳春風生。相送河洲晚,蒼茫別思盈。白蘋已堪把,綠芷復含榮。江南多桂樹,歸客贈生平。

7、覺後梨花委平綠,春風和雨吹池塘。——唐·溫庭筠《春愁曲》

【全詩】紅絲穿露珠簾冷,百尺啞啞下纖綆。遠翠愁山入卧屏,兩重雲母空烘影。涼簪墜發春眠重,玉兔熅香柳如夢。錦疊空床委墮紅,颸颸掃尾雙金鳳。蜂喧蝶駐俱悠揚,柳拂赤欄纖草長。覺後梨花委平綠,春風和雨吹池塘。

8、春風最窈窕,日曉柳村西。——唐·杜牧《茶山下作》

【全詩】春風最窈窕,日曉柳村西。嬌雲光占岫,健水鳴分溪。燎岩野花遠,戛瑟幽鳥啼。把酒坐芳草,亦有佳人攜。

9、春風一夜吹香夢,夢逐春風到洛城。——唐·武元衡《春興》

【全詩】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春風一夜吹香夢,夢逐春風到洛城。

【描寫夏風(南風)的詩句】:
1、夏風多暖暖,樹木有繁陰。——唐·元稹《表夏》

【全詩】夏風多暖暖,樹木有繁陰。新筍紫長短,早櫻紅淺深。煙花雲幕重,榴艷朝景侵。華實各自好,詎雲芳意沉。

2、南風不用蒲葵扇,紗帽閑眠對水鷗。——唐·李嘉佑《寄王舍人竹樓》

【全詩】傲吏身閑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樓。南風不用蒲葵扇,紗帽閑眠對水鷗。

3、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唐·白居易《觀刈麥》

【全詩】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復有貧婦人,抱子在背傍。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田家輸稅盡,拾此充飢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4、六月南風吹白沙,吳牛喘月氣成霞。——唐·李白《送蕭三十一之魯中兼問稚子伯禽》

【全詩】六月南風吹白沙,吳牛喘月氣成霞。水國鬱蒸不可處,時炎道遠無行車。夫子如何涉江路,雲帆裊裊金陵去。高堂倚門望伯魚,魯中正是趨庭處。我家寄在沙丘傍,三年不歸空斷腸。君行既識伯禽子,應駕小車騎白羊。

5、夏早日初長,南風草木香。——唐·白居易《早夏遊平泉回》

【全詩】夏早日初長,南風草木香。肩輿頗平穩,澗路甚清涼。紫蕨行看采,青梅旋摘嘗。
療飢兼解渴,一盞冷雲漿。

6、相送難相別,南風入夏初。——唐·杜牧《邊上聞笳》

【全詩】懷中天子書,腰下使君魚。瀑布和雲落,仙都與世疏。遠程兼水陸,半歲在舟車。相送難相別,南風入夏初。

【描寫秋風的詩句】:
1、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生。——唐·陳子昂《感遇詩》

【全詩】蘭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幽獨空林色,朱蕤冒紫莖。遲遲白日晚,裊裊秋風生。歲華盡搖落,芳意竟何成。

2、薔薇花落秋風起,荊棘滿亭君自知。——唐·賈島《題興化寺園亭》
【全詩】破卻千家作一池,不栽桃李種薔薇。薔薇花落秋風起,荊棘滿亭君自知。

3、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唐·賈島《憶江上吳處士》

【全詩】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團。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蘭橈殊未返,消息海雲端。

4、蕭蕭茅屋秋風起,一夜雨聲羈思濃。——唐·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邊上聞笳》

【全詩】白馬馱經事已空,斷碑殘剎見遺蹤。蕭蕭茅屋秋風起,一夜雨聲羈思濃。

5、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唐·劉禹錫《秋風引》

【全詩】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6、秋風動地黃雲暮,歸去嵩陽尋舊師。——唐·李商隱《東還》

【全詩】自有仙才自不知,十年長夢采華芝。秋風動地黃雲暮,歸去嵩陽尋舊師。

【描寫冬風(北風)的詩句】:
1、慘慘寒日沒,北風卷蓬根。——唐·戎昱《塞下曲》

【全詩】慘慘寒日沒,北風卷蓬根。將軍領疲兵,卻入古塞門。回頭指陰山,殺氣成黃雲。

2、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唐·孟浩然《早寒有懷》

【全詩】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3、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唐·高適《別董大》

【全詩】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4、北風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飛雪。——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全詩】北風卷地白草拆,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台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5、北風裂地黯邊霜,戰敗桑乾日色黃。——唐·曹唐《哭陷邊許兵馬使》

【全詩】北風裂地黯邊霜,戰敗桑乾日色黃。故國暗回殘士卒,新墳空葬舊衣裳。散牽細馬嘶青草,任去佳人吊白楊。除卻陰符與兵法,更無一物在儀床。

6、飄蕭北風起,皓雪紛滿庭。——唐·元稹《書異》

【全詩】孟冬初寒月,渚澤蒲尚青。飄蕭北風起,皓雪紛滿庭。行過冬至後,凍閉萬物零。奔渾馳暴雨,驟鼓轟雷霆。傳雲不終日,通宵曾莫停。瘴雲愁拂地,急溜疑注瓶。洶涌潢潦濁,噴薄鯨鯢腥。跳趫井蛙喜,突兀水怪形。飛蚋奔不死,修蛇蟄再醒。應龍非時出,無乃歲不寧。吾聞陰陽戶,啟閉各有扃。後時無肅殺,廢職乃玄冥。座配五天帝,薦用百品珍。權為祝融奪,神其焉得靈。春秋雷電異,則必書諸經。仲冬雷雨苦,願省蒙蔽刑。

熱點內容
黑百合獵手 發布:2025-09-18 03:31:00 瀏覽:350
論插花藝術txt 發布:2025-09-18 03:27:14 瀏覽:981
最後的玫瑰泰國電影 發布:2025-09-18 03:13:22 瀏覽:450
情人節公益廣告 發布:2025-09-18 03:03:31 瀏覽:432
虎跑梅花開 發布:2025-09-18 02:53:00 瀏覽:772
香蕉盆栽葉蔫 發布:2025-09-18 02:36:31 瀏覽:461
花藝民工 發布:2025-09-18 02:34:54 瀏覽:807
牡丹江蔬菜 發布:2025-09-18 02:27:46 瀏覽:209
綠植加工工序 發布:2025-09-18 02:22:41 瀏覽:801
七夕軼事 發布:2025-09-18 02:20:30 瀏覽: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