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意蘭花題詞
❶ 蘭草堪同隱者心,自榮自萎白雲深 什麼意思
【釋義】:蘭草能夠與隱士們的心相提並論,在白雲深的深山中自己興盛自己枯萎。
【賞析】:這是贊美蘭花的句子,蘭花高潔淡雅、神韻兼備,卻長在深山之中,自開自謝,「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不芳。」它不以外物影響自己,可見精神高潔。
【出處】:《師玉峰寫意花鳥》:「蘭草堪同隱者心,
自榮自萎白雲深。春風歲歲生空谷,留得清香入素琴。」
❷ 蘭花怎樣提題詞謝謝!
傾吐斕香引夢還
慧心朴秀正氣端
形單獨影意高潔
根土唯戀幽情傳專
囑思屬托念志清乾
待到明月共團圓
通常見到的花由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雌蕊群和雄蕊群等幾部分組成。
蘭花也有這些結構,不同的是蘭花通常有唇瓣。蘭花有六枚花被(花萼與花瓣區分不明顯,統稱為花被),分為內外兩輪,其中內輪有一枚特化成了唇瓣。
唇瓣的作用是吸引昆蟲來傳粉並為昆蟲駐足提供平台。
❸ 元鄭思肖墨蘭圖的作品賞析
蘭生深谷,不畏風雨,清雅幽香,質朴無華,被中國文人喻為孤傲、超凡脫俗的高尚品格,與梅、竹、菊並稱花中「四君子」。蘭花體態較小,單獨作為畫幅主體在繪畫史上出現較晚。鄭思肖的《墨蘭圖》卷,是畫蘭史上影響最大、最早的作品。詩人屈原對蘭花極為贊美,詩曰:「秋蘭兮清清,綠葉兮紫莖,滿堂兮美人。」故畫蘭亦稱寫「離騷」。
《墨蘭圖》卷是鄭思肖留下的唯一傳世作品,也是反映他創作思想和藝術造詣的代表作。《墨蘭圖》卷畫面幾片蘭葉,兩朵蘭花,構圖簡潔、舒展,蘭花飽滿,蘭葉互不交叉,用筆沉穩流暢,挺拔剛勁,婉轉富有變化,表現了蘭葉挺拔、富有韌性、剛柔相兼之質。這是一幅非常抒情的文人寫意水墨畫,描繪出蘭的野逸、不畏風霜,孤高自傲,無人花自馨的高尚品格。作者借筆墨抒發胸中逸氣,是自我思想品格的寫照。
《墨蘭圖》卷有題詩一首:「向來俯首問羲皇,汝是何人到此鄉?未有畫前開鼻孔,滿天浮動古馨香。」作者借蘭花的自敘,表達自己超凡脫俗、清高自傲的襟懷。這種以詩配畫的表現手法,緣物抒情,深化了題意,也是鄭思肖常用的手法。畫的左下角有一隸書印「求則不得,不求或與,老眼空闊,清風萬古」。表示他的畫不輕易送人,尤其是對前來索畫的元朝官員,更是「頭可斷,蘭不可得也」。至於平民百姓,也許自願奉送。左上角的題詞則是:「芳香渺無尋處,夢隔湘江風雨,翁是閑作楚花,我亦為翁楚舞」。楚花指的是蘭花,楚舞是指為蘭花而舞筆弄墨。也就是說看了這幅蘭花畫卷,不禁要題上幾個字。他曾在一幅菊花圖上題詩:「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北風指元朝統治),以表示自己不屈的愛國情懷。
鄭恩肖將滿腔悲憤化作了一股力量轉入他的繪畫里,在創作時款款寫出,筆端不露絲毫霸悍之氣,從而盡得清逸儒雅的君子風范。《墨蘭圖》卷是無聲的詩,平淡中蘊含著無限的情思,飄逸中流露出力量的內蘊。鄭思肖在元代畫壇上占據著不可替代的位置,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元代大畫家倪雲林在《清閟閣集》卷八《題鄭所南蘭》中評說:「秋風蘭蕙化為茅,南國凄涼氣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鄭思肖的墨蘭在中國繪畫史上散發出千古不滅的馨香。
❹ 蘭花有什麼象徵意義有什麼精神內質
蘭花象徵了一個知識份子的氣質,以及一個民族的內斂風華,蘭花象徵高尚。內很多關於蘭容花的詩句如;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拓展資料
蘭花還有民族上的深沉意義。在中國傳統四君子梅、蘭、竹、菊中,和梅的孤絕、菊的風霜、竹的氣節不同,因此對於蘭花,中國人可以說有著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與性格認同。
對於中國人來說,,蘭花君子謙謙,溫和有禮,有才而不驕,得志而不傲,居於谷而不自卑。飄逸俊芳、綽約多姿的葉片;高潔淡雅、神韻兼備的花朵;純正幽遠、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來受人喜愛。所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養蘭、賞蘭、繪蘭、寫蘭,一直是人們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重要途徑,被譽為"國香"、"王者香"的中國蘭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自古以來人們就把蘭花視為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渝的象徵。。蘭花風姿素雅,花容端莊,幽香清遠,歷來作為高尚人格的象徵。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蘭花被譽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
❺ 國畫題詞:4尺三開的國畫,寫意牡丹,荷花,芙蓉,梅花,竹子,蘭花......
梅蘭竹菊,四季長存抄同學誼
芙蓉丹荷,一生難忘導師情
圖題:滿園芬芳
落款:某某人,某某年月日 題贈老師同學
印章
說明:花不求全,少點什麼也不必在意,桃李滿園,情深意濃,意思到了就好。
字體:自然是毛筆書寫為好,真草隸篆皆可,不必拘泥。但寫意畫題字,以行書、章草為首選。
此外:如果是同屆或者同班同學,「同學」二字也可以改為「同窗」。叫導師似乎比「老師」好。
❻ 國畫蘭花落款詩句
大谷空無人,芝蘭花自香
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明日移舟過洞庭,蘭花斑竹繞沙汀
❼ 蘭花中國畫怎麼提字
中國花鳥畫分寫意來和工筆兩種。蘭自花的畫法當然也是可以採用工筆或者寫意兩種方式。工筆畫需要有一定的白描基礎,先著淡墨勾勒出輪廓,然後層層暈染,同時根據畫面調整墨色再進行輪廓的勾勒。寫意蘭花注重表達蘭花舒展剛韌的狀態,一般用濃墨或偏淡點的墨,墨要飽滿,運筆要流暢,葉中部分要壓筆,葉稍部分要提筆同時快速掃出。構圖方面就要看自己的藝術修養了。
❽ 國畫蘭花的國畫中的蘭花
國畫重在神似,在對蘭花的描寫中同樣著意於蘭花的神韻與秉性特徵。不專同的畫家畫蘭都會有不同的側重屬點。在寫意畫中,畫家筆下的蘭花多用水墨來表現蘭花的美麗葉態和花質的素潔,追求天生素質、大朴大雅的神韻。蘭花還象徵著高尚的友情,比喻同心同德、親密無間、有意長存,也可以比喻夫妻間情投意合。
❾ 寫蘭花的詞
1.柳腰斜舞,杏靨含嬌,明媚春光好。綠窗清悄,香徑軟,百卉迎花如笑。版從蘭獨巧,忽並權蒂四花連繞。想從來一根苗,兩樣英少。
陋室儼如蓬島,似仙娥群聚,弄晴春曉。花客窈窕,湘簾下素影參差回抱。香魂縹緲,又渾似一群嬌鳥。乘東風齊上瓊枝,帶綠煙輕裊。
2.冰姿何必爭時寵,麗質天生淡淡香
最是教人相思處,搖風獨秀自芬芳
秋雁回空,秋江停波。蘭獨不然。芬芳彌多。秋兮秋兮,將如蘭何!
不為無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瑣 .
3.蘭
凈化多少心靈?
純潔多少生命?
淡淡一縷清香,
送來一簾幽夢。
《詩詞三百首》,作者:白玉
❿ 一生蘭花半生竹是什麼意思啊它的"難"難在哪兒啊
就是說用半生的時間才能畫好竹,一生的時間才能畫好蘭花.
蘭竹,看似容易,畫好難。蘭花難畫,首推出枝難,稍不留意,會造成枝葉交替。面蕊難,多節的竹更難,難處在於怕花蕊相疊。
畫蘭,看似寥寥數筆,但是卻難的很,要畫到自然順暢,俊逸瀟灑,真的不容易,正是因為用筆的簡潔,反而是拙筆沒有了藏匿的機會,強使畫蘭的人要筆筆精要,糊塗不得。筆筆精要,不可多也不可少,講究的是筆不連意連,在若有若無之中見勁骨!
「四君子」中竹是最難畫的了,每一環結需要書法的靈活運用。很多畫家都喜歡用寫竹來抒發個人情感,不求其形似,只求其神似,最高境界時,見畫如見人。
http://bbs.guolan.com/topic.aspx?topicid=45874 有專門的介紹.
你是初學嗎? 最好先買本書, 比如芥子園畫譜,那上面會告訴你基本畫法.至於怎樣叫"好"?怎樣叫"拙"?我覺得只能是感覺.我老師的蘭花也是有拙筆. 有時候我覺得我畫的很好,過一段時間 ,就發現毛病在哪裡了.拙/好筆其實只是一個人對美的欣賞,你覺得這樣就是美, 那他就是好筆.我過一段時間就發現毛病在哪裡了,是因為我的審美觀念發生了變化,開始向名家的靠攏.名家的美受到了大多數人的喜愛,所以就成了固定的標准.最重要的就是模仿名家,就像書法的要能讀帖背帖, 他們的畫法你能隨手就來,因為已經印在你的腦子里了.最重要的是"意在筆先", 畫之前你已經知道你的蘭長的什麼模樣.
畫蘭的人很多,其中尤以鄭思肖為最有名。所畫墨蘭,筆力勁挺,花葉秀潤,簡潔疏朗,格調高古。明代畫蘭者更多,如文徵明、周天球、陳古白、徐渭等等,其中尤以文徵明、徐渭為代表。文徵明的蘭花,不論是雙勾還是小寫意,其筆墨流暢,線條舒展,氣韻清和,秀色可餐。徐渭之墨蘭,縱橫恣肆,任筆揮灑,水墨淋漓,開創了水墨大寫意的一代新風。到了清代畫蘭之風盛行,如石濤、朱耷、揚州畫派諸家,都兼善蘭花,還有蕭從雲、諸異、吳昌碩等,其中尤以鄭板橋稱著。鄭板橋終身以蘭竹相伴,又兼善書法、詩文,可謂詩、書、畫「三絕」。其寫意蘭花體貌疏朗,筆力勁峭,老辣縱橫,揮灑自如,氣韻清雅,與其墨竹成就不相上下。近現代畫家中齊白石、潘天壽、李苦禪,亦兼善蘭花,均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獨具匠心。這些人的畫你可以上網查
精到之作一般表現蘭的風骨,而這種風骨就是畫家的風骨. "自然順暢,俊逸瀟灑"是需要氣質的積淀的,所以我的老師知道基本技巧,卻仍然有拙筆.具體用筆上影響不大.拙筆一般沒有靈性,也就是說"氣"斷了.蘭花葉子強調一筆到位, 不能猶猶豫豫. 而一筆到位靠的就是模仿名家苦練. 就像寫毛筆字,每天臨張貼, 你要能做的每天臨名家的一副畫, 到時候就是信手拈來的好筆.
畫蘭的難度並不亞於畫竹。鄭板橋有詩雲:「要知畫法通書法,蘭竹如同草隸然。」所以說,要畫好蘭花,還必須具備較好的書法基礎和功力,才能做到「以書入畫」。特別是要經常觀察、了解和領悟大自然中各種蘭花的生長姿態和神韻,多加寫生和練習,「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一生蘭花半生竹, 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