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蘭花是
『壹』 梅蘭花的品質詩句
吳嘉紀《三月三日絕句》
船頭昨夜雨如絲,
沃
我盆中蘭蕙枝,
繁蕊爭開修禊日,遊人正是到家時。
朱彝尊《顧夫人畫蘭》
青樓人去筆床空,往事西州說謝公。
猶有秦淮芳草色,輕紈勻染夕陽紅。
王士慎《馮女郎畫蘭》
丐得騷人筆下妍,玉池清照影駢娟。
一從弱質辭空谷,冶葉倡條盡可憐。
石濤《墨蘭》
根已離塵何可詩,以詩相贈寂寥之。
大千香過有誰並,消受臨池灑墨時。
《墨蘭》
豐骨清清葉葉真,迎風向背笑驚人。
自家筆墨自家寫,即此前身是後身。
《墨蘭》
撇開瑤草點春星,倦想黃庭夢亦聽。
葉下穿雲交半面,世間何句得全青。
信他寒谷無邊醉,簪我衣裙沒骨丁。
相勘凡花痴不了,縱澆塵土有餘馨。
愛新覺羅.玄燁《秋蘭》
殿前盆卉,芳蘭獨秀,昔人稱為王者香,又以方之君子,因題四韻。
猗猗秋蘭色,布葉何蔥青。
愛此王者香,著花秀中庭。
幽芬散緗帙,靜影依疏欞。
豈必九畹多,侈彼離騷經。
《雲棲竹樹甚茂幽蘭滿山》
山徑紆徐合,溪聲到處聞。
竹深陰戛日,木古勢干雲。
倚檻聽啼鳥,攀崖采異芬。
韶華春已半,萬物各欣欣。
《詠幽蘭》
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
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
程 樊《詠懷》
蘭為王者香,芬馥清風里。
從來岩穴姿,不競繁華美。
曹 寅《冬蘭》
冬草漫寒碧,幽蘭亦作花。
清如辟穀士,瘦似琢詩家。
叢秀幾釵股,頂分雙髻丫。
夕窗香思發,風影欲篝紗。
朱載震《建蘭》
叢蘭生幽谷,莓莓遍林薄。
不紉亦何傷,已勝當門托。
輦至逾關山,滋培珍幾閣。
掉頭忘閩海,傾心向京洛。
輕思晝回芳,清泉晚宜瀹。
玉軫一再彈,天際如可作。
華 岩《蘭》
雲壑固聿曼,幽芬清且修。
涼風動夙夜,佳人惠然求。
高鳳翰《題鄭板橋畫蘭陳溉夫畫松》
溉夫畫鬆鬆支離,板橋畫蘭蘭離披。
蘭離披,蘭有香,松枝拂之松風長。
披風坐,北窗涼,老奴消受太清狂。
黃 任《題畫蘭》 (三首)
何來爾室香,四壁即空谷。
一拳古而媚,美人伴幽獨。
沅澧多所思,遠道我心痗。
紙窗招香魂,貌之不敢佩。
磁斗養綺石,源清者香遠。
君從輞川來,而得此粉本。
了 亮 《寫蘭石有寄》
一片空山石,數莖幽穀草。
寫寄風塵人,莫忘林泉好。
『貳』 梅蘭花武俠小說人物
風流小馬哥
『叄』 長角梅蘭花最貴的時候多少一苗
600萬。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加入到養花的隊伍中來,養花不僅能夠把我們家裡的環境打扮得非常漂亮,而且還能起到一定的凈化作用,每當看到自己精心培育的花卉綻放花朵的那一刻,更是讓人有一種油然而生的喜悅感,在花落之時,靜賞花落也是一種內心的回歸,所以養花的過程更是一種美的享受,尤其是蘭花。
天彭牡丹,天彭牡丹下山於四川,屬於多鼻多舌多瓣奇花的牡丹花,位居春蘭奇花之首,是春蘭裡面當之無愧的頂級奇花,花開出架,開花後就像一朵牡丹花一樣,給人一種雍容華貴的感覺,曾賣到600萬一苗,讓人遙不可及,現在已經跌到不足百元一苗,已經進入尋常百姓家中,是一款性價比極高的優秀蘭花,有著很高的觀賞價值。
『肆』 梅瓣和荷瓣蘭花的區別是什麼
一、形態特徵不同
梅瓣蘭花萼頂端的中心處,允許有波浪形凸起,但其凸起體,必須向內微扣卷。萼端緣,包括中放角處的葉緣必須緊縮,並微向內卷,即緊邊。若無緊邊,只能稱為荷形水仙瓣。
荷瓣蘭花花容端莊,結構圓結,質地厚實柔潤。外三瓣短圓,有的瓣端有尖峰,稍向內兜呈匙形,形似梅花的花瓣,並要求緊邊、收根,平肩,萼基細小,像湯匙一樣向內合,形似梅花的花瓣。
二、花瓣狀態不同
梅瓣蘭花瓣短圓並必須有兜,兜前有白色邊。瓣端有「白頭」,緊邊,向里扣卷,使捧瓣有增厚感,或硬變成拳頭狀的硬捧。唇瓣短圓,必須堅實,舒直不向後卷,花開足時也不下掛反卷,或上翹。短而圓。以劉海舌、如意舌為優。
(4)梅蘭花是擴展閱讀:
一般來說蘭花的花朵是由3個外瓣,即植物學上所說的萼片,2個捧瓣和1個唇瓣組成,蘭花荷瓣花的花形好似剛開的荷花,其理想的標准一句話概括就是:外三瓣短闊收根放角,捧瓣短闊不起兜,唇瓣闊大圓正,具體如下:
1、外三瓣短闊(長寬比例一般小於2:1)超過3:1的只能稱為荷形,收根,花瓣上部兩側呈明顯的鈍角,也叫放角,這點很重要,沒有放角的不能稱為荷瓣;
2,捧瓣不起兜,短闊,並呈向內合抱狀,無增厚,無白頭,以能合蓋鼻頭為佳;
3,唇瓣圓正,舒展而不卷為佳,有時微卷。
『伍』 關於京劇梅蘭花演的霸王別姬的小知識
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於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
「有美人名虞」,但是並沒有以後世流傳的「虞姬」其名稱呼;直到唐《括地誌》等書才出現「虞姬」其名。當然,「姬」只是代稱,並非虞姬的本名。虞姬其人有姓無名,名早已漶滅在歷史斷裂的黑洞里了,五代時期的詞牌名則乾脆以「虞美人」呼之。
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說:「司馬遷據《左氏》、《國語》,采《世本》、《戰國策》,述《楚漢春秋》,接其後事,訖於天漢。」其中《楚漢春秋》一書乃漢初陸賈所著,至南宋時亡佚。毫無疑問,司馬遷著《史記》時參考過《楚漢春秋》一書:「蓋司馬遷撰《史記》據《楚漢春秋》,故其言秦、漢事尤詳。」(王利器)
可是,《楚漢春秋》中記載的「美人和之」的和歌,注重細節兼好奇的司馬遷卻沒有錄入《史記》。唐張守節《史記正義》從《楚漢春秋》中引錄了這首和歌:
歌曰: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一直以來,就有人懷疑這首和歌是後世的偽作,理由是秦漢沒有如此成熟的五言詩。但是,《漢書·外戚傳》記錄的戚夫人哀歌卻已是相當成熟的五言詩:「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幕,常與死為伍!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女?」酈道元《水經注·河水》記錄的秦時民謠也已是相當成熟的五言詩:「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哺。不見長城下,屍骸相支柱。」因此,《楚漢春秋》所錄的這首和歌並非偽作,應無問題。
《楚漢春秋》和《史記·項羽本紀》是「霸王別姬」故事的最早記載。二書都沒有涉及虞姬的結局。以常情度之,虞姬不可能活下來,否則就不會有民間口耳相傳的虞姬自刎情事,就不會至唐時尚有「項羽美人冢」的地望方位。垓下一戰,四面楚歌聲中,飲劍楚帳只能是虞姬惟一的結局。
通說以為:「霸王別姬」故事,反映的是虞姬和項羽感天動地的愛情;楚霸王英雄末路,虞姬自刎殉情。這悲情一瞬,已定格在中國文學的字里行間,定格在中國戲曲的舞台上,成為中國古典愛情中最經典,最盪氣回腸的燦爛傳奇。
對歷史事件的追根溯源,揭破真相,只能依賴於對原始文本的讀解。仔細玩味虞姬的和歌,我從中發現了這個愛情故事的疑點。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頭兩句是客觀紀實,同時也是虞姬即將抒發感慨的情境鋪排。虞姬對形勢的判斷和項羽的疑惑是一致的——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可是,令人不可思議的是,虞姬對形勢的判斷居然直接導致了對項羽精神狀態直至未來命運的否定!大王您繼續戰斗的意氣已經到頭了,我也不願苟活了。虞姬憑什麽判斷出「大王意氣盡」了?僅僅憑項羽聞楚歌而「夜起,飲帳中」嗎?如果這是激將之辭,以自己不願苟活激勵項羽繼續戰斗,那麽項羽和諸將的反應就不應該是「泣數行下」,「左右皆泣」,而應該是怒發沖冠,決一死戰。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話語的煽動力和傳染性,虞姬精心設計的「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這一情境鋪排所產生的奇妙效果——它真的讓項羽和諸將失去了決戰的意氣!
『陸』 這是樓梅蘭花嗎求解
是中國古典的四君子,不是一種花~~! 它們分別是——梅花 蘭花 竹子 菊花
『柒』 梅蘭花學藝,我發現三句話都是在講什麼
《梅蘭芳學藝》,我發現三句話都是在講他的藝術,我覺得應該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他的藝術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專業,所以它應該是非常熱愛自己的專業的。
『捌』 帝皇梅蘭花的種植方法
帝皇梅蘭花,指梅瓣蘭花。梅瓣蘭花,屬於春蘭的一個品種。栽植宜在內秋末進行。栽植前先容用清水浸泡過數小時瓦盆。盆的大小以根能在盆內舒展為宜。培養土以蘭花泥最為理想,或用腐葉土(或腐殖土)和沙壤土各半混勻使用。切忌用鹼性土。
先在盆底排水孔(最好能有3個排水孔)上墊好瓦片,再墊上碎石子、爐渣等物,約占盆的1/5,其上鋪一層粗沙,然後放入培養上。最好將蘭苗放入盆中,將根理直,讓其自然舒展,填土至一半時,輕提蘭苗,同時搖動花盆,使蘭根與盆土緊密結合,繼續填土至盆沿,壓緊。上留約3cm沿口,以便施肥與澆水。
新植蘭花第1年不宜施肥。經過1~2年的培養待新根生長旺盛時,才可以施肥。一般從4月起至立秋止,每隔20天施1次充分腐熟的稀薄餅肥水。盛夏酷暑,需停止施肥。施肥時間以傍晚為宜,並避免液肥沾污葉片。
『玖』 梅蘭花是什麼樣子的
梅蘭花喜散射光,放室內明亮處通風處才可以,干透澆水,見干見濕比較好
『拾』 「梅」「蘭」「竹」「菊」四幅十字綉掛飯廳牆上,應該按什麼順序呢有人說應該是春蘭夏竹秋菊冬梅
布局「梅蘭竹菊」、「蘭竹菊梅」均可;
1,梅蘭竹菊指:梅花、蘭花、竹、菊花。被人內稱為「四君子」;容
2,梅蘭竹菊,品質分別是:傲、幽、堅、淡;
3,梅、蘭、竹、菊,成為中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徵,也是詠物詩和文人畫中最常見的題材,正是根源於對這種審美人格境界的神往,也是詠物詩文和藝人字畫中常見的題材,號稱花中四君子。
4,四君子並非浪得虛名,它們各有特色 :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為高潔志士;
蘭:空谷幽放,孤芳自賞,香雅怡情,是為世上賢達;
竹:篩風弄月,瀟灑一生,清雅澹泊,是為謙謙君子;
菊:凌霜飄逸,特立獨行,不趨炎勢,是為世外隱士。
5,十字綉 ,是一種古老的民族刺綉,具有悠久的歷史。在中國許多民族的日常生活中,一直以來就普遍存在著自製的十字綉的工藝品。由於各國文化的不盡相同,隨著時間的推移,十字綉在各國的發展也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風格,無論是綉線、面料的顏色還是材質、圖案,都別具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