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山西凍海棠

山西凍海棠

發布時間: 2022-05-12 00:46:28

① 凍海棠果怎麼做果醬

海棠果醬的來做法
1.
把海棠果洗源凈

2.
用刀切下果肉,棄核不要

3.
把海棠果肉放入不銹鋼鍋

4.
加少許水燒開
熬煮5分鍾左右

5.
加入白糖調味

6.
將其翻拌均勻

7.
繼續熬煮至果肉軟爛

8.
然後用料理機攪打成果醬

9.
晾涼後即可裝瓶保存

10.
裝盤即可食用

② 海棠果怎麼吃

1.直接吃,那些自然成熟而且完全熟透的海棠果,就像小蘋果一樣是可以直接內吃的,人們容在採摘海棠果以後用清水把它清洗干凈,直接咬著吃,能品嘗到海棠果的甘甜脆嫩滋味,而且能盡可能多的吸收海棠果中的豐富營養,它是海棠果最常見也最簡單的一種吃法。

3.糖水海棠,海棠果還能做成甜品再吃,再用它做甜品時,需要把海棠果從中間切開,削掉果皮再挖掉中間的果核,把它放到干凈的不銹鋼鍋中,加入適量冰糖和純凈水加熱,煮開後用小火煮20分鍾左右,煮好以後關火取出降溫入冰箱冷藏幾小時,取出就能享受糖水海棠的美妙滋味了。

③ 海堂怕凍嗎

海棠性喜陽光,不耐陰,忌水濕。海棠花極為耐寒,對嚴寒及乾旱氣候有較強的適應性,所以版可以承受寒冷的權氣候,一般來說,海棠在零下15℃也能生長的很好,完全可以放在室外,不過如果特別寒冷,比如零下三四十℃,就要注意採取保護措施了。海棠喜陽,適宜在陽光充足的的環境生長,如果長期置於陰涼的地方,就會生長不良,所以一定要保持它充足的陽光。

④ 海棠花怎麼吃

新鮮的果子並不十分好吃,口頭不甜,略有酸澀,必須貯存一段時間才好吃。內沒有冷藏設備將果子容裝入周圍鋪乾草的筐內蓋好放在蔭涼通風處,到了大雪、冬至前後,西北風一吹,那果子表面起了一層淡淡的白霜,海棠果的特殊味道才充分顯示出來,甜、微酸、稍脆、果香,而這時的酸味,決非杏、梅可比。天再寒冷,就上大凍了,將果子置於院內,一夜寒風,果子俱凍成一個個棒硬的冰疙瘩。要像化凍柿子那樣,在涼水中拔,等果子外面出來一層薄薄的冰殼,就可以吃了。不過吃凍海棠不能一口一口咬著吃,那果汁就白糟踏啦,得把果子整個放在嘴裡咬住,再把果子的把兒一拽,那果把連著一個小紅珠子似的果核,被拽了出來,留在口內的果肉涼涼的,甜酸適度,天然鮮美。

⑤ 海棠果能吃嗎怎麼做好吃

剛摘下來的由於酸味較重,是不適合有些人的口味。
給你一篇文章,你看看海棠果怎樣吃才好吃的。

資料:
老北京小吃凍海棠
乍一看這個名稱,准有人會說:「海棠凍了還能吃啊?」問得有道理。不過這種海棠還非得凍的才好吃呢。你不信?這種海棠可不是秋後上市的那橙黃色的小海棠果。我說的是深紫紅色的果子,俗名叫「大八棱」。
30年代,住在北京南城清貧人家的孩子們都知道,冬季里零食中能吃上凍海棠的,可以說是當時比較高級的享受啦!「大八棱」海棠果,較元宵略小,長長的果把兒,果子的顏色也與眾不同,紫里透紅,紅里透亮。細看那果子並不十分圓,在果子的立面上,有一道道不十分顯眼的棱,像是地理課講的「條帶丘陵」,大約有七八道,「大八棱」就是這么叫起來的。
每年秋後,剛摘下來的果子,並不十分好吃,口頭不甜,略有酸澀,必須貯存一段時間才好吃。那時沒有冷藏設備,可果農還是有辦法的。將果子裝入周圍鋪乾草的筐內蓋好放在蔭涼通風處,到了大雪、冬至前後,西北風一吹,那果子表面起了一層淡淡的白霜,這時,海棠果的特殊味道才充分顯示出來,甜、微酸、稍脆、果香,而這時的酸味,決非杏、梅可比。天再寒冷,就上大凍了,將果子置於院內,一夜寒風,果子俱凍成一個個棒硬的冰疙瘩。這時小販便拿到街巷出售,一般是在「冰盞兒」車上賣。孩子們花三、五分錢可買回一捧凍海棠,要像化凍柿子那樣,在涼水中拔,等果子外面出來一層薄薄的冰殼,就可以吃了。不過吃凍海棠還真不是一口一口咬著吃,那果汁就白糟踏啦,得把果子整個放在嘴裡咬住,再把果子的把兒一拽,那果把連著一個小紅珠子似的果核,被拽了出來,留在口內的果肉涼涼的,甜酸適度,天然鮮美,那味道非筆下所能寫出來的。
近年來市面很少見這種八棱海棠了,什麼原因呢?據果農講,八棱海棠產量低,又賣不上價,所以很少有人培植,恐怕越來越少。像那有名的郎家園的棗兒,也是這樣,郎家園就剩下一個地名牌子了,北京的這類小食品,非得讓它斷子絕孫不成?
那八棱海棠也可煮熟了吃。洗凈、將果頭的殘苞去掉,用砂鍋煮,加鹽少許,煮得海棠開了花兒,冷卻後,就是極高品味的罐頭,沒有任何添加劑,純天然、好吃、經濟、尤其冬季飯後吃上一小碗,玫瑰紅色的果汁,渾身開花的海棠果,沁人心脾,何苦花那冤錢買罐頭呢?這才是自己動手,足吃、放心地吃,還少開支。 回答:2009-07-23 05:13 共0條評論...

⑥ 海棠果產自哪裡

海棠果(Malus prunifolia(Willd.)Borkh.),又名楸子、海紅、紅海棠果、柰子,因為果實上有八道棱狀突起,又叫「八棱海棠」、「大八棱」。

目錄

簡介水果名稱
中文別名
來源
特別提示
二:海棠果(楸子)物種名稱
中文別名
拉丁學名
科屬分類
產地分布
形態特徵
生長習性
繁殖培育
用途
葯用價值
老北京小吃凍海棠
三:海棠果的營養分析營養
適用人群
食療作用
文獻記載
海棠果製品
海棠果釀酒原料選擇與處理
皮渣處理
前發酵
後發酵
陳釀及澄清處理
產品質量指標
簡介 水果名稱
中文別名
來源
特別提示
二:海棠果(楸子) 物種名稱
中文別名
拉丁學名
科屬分類
產地分布
形態特徵
生長習性
繁殖培育
用途
葯用價值
老北京小吃凍海棠
三:海棠果的營養分析 營養
適用人群
食療作用
文獻記載
海棠果製品
海棠果釀酒 原料選擇與處理
皮渣處理
前發酵
後發酵
陳釀及澄清處理
產品質量指標
展開編輯本段簡介
水果名稱
海棠果
中文別名
不同品種有不同的別名,海棠果因果實鮮紅(見右圖)有紅海棠果、海紅、花紅(林檎的別名也是花紅,但跟此種不同)的別稱,還有楸子、 柰子、八棱海棠的別名。 西府海棠的果實通常就 叫海棠果,也有小海棠果、沙果的別稱。 海棠果
來源
海棠果是薔薇科蘋果屬植物的果實,品種較多,主要有: 1.花白色,果皮色澤鮮紅奪目,果肉黃白色,果香馥郁,鮮食酸甜香脆。河北懷來盛產,其它北方地區多有種植,雲南也有。 2.西府海棠(Malus micromalus Makino. ),又叫小海棠果,花色粉白相間,是著名的觀賞花卉。果實黃中帶紅,酸甜可口,我國北方地區種植較多。 3.垂絲海棠(Malus halliana Koehne. ),又名垂枝海棠,花色粉紅,花梗下垂,非常美麗,也是著名的觀賞花木。垂絲海棠的果實比其它海棠小,色紅黃,玲瓏可愛,主要供觀賞,味酸甜,也可食用。全國都有種植,但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區,尤其是四川。

⑦ 海棠果怎麼吃啊怎麼是又苦又澀的呢

新鮮的果子並不十分好吃,口頭不甜,略有酸澀,必須貯存一段時間才好吃。沒有冷藏設備將果子裝入周圍鋪乾草的筐內蓋好放在蔭涼通風處,到了大雪、冬至前後,西北風一吹,那果子表面起了一層淡淡的白霜,海棠果的特殊味道才充分顯示出來,甜、微酸、稍脆、果香,而這時的酸味,決非杏、梅可比。天再寒冷,就上大凍了,將果子置於院內,一夜寒風,果子俱凍成一個個棒硬的冰疙瘩。要像化凍柿子那樣,在涼水中拔,等果子外面出來一層薄薄的冰殼,就可以吃了。不過吃凍海棠不能一口一口咬著吃,那果汁就白糟踏啦,得把果子整個放在嘴裡咬住,再把果子的把兒一拽,那果把連著一個小紅珠子似的果核,被拽了出來,留在口內的果肉涼涼的,甜酸適度,天然鮮美。 我個人建議買加工好的吧~~味道可能會差點,不會這樣的費工夫~~~~~~~~~~

⑧ 海棠花冬天會凍死嗎

它有著很好的耐寒能力,並不怕凍,冬天就算是在室外養它也能生長,因專為它能耐屬-15℃的低溫。不過,如果養護環境的氣溫低於-30℃,就應及時採取禦寒措施了。在冬天養護最佳溫度是8℃,並且還要讓它多接受光照,同時澆水應適當控制。

一、是否怕凍
從海棠花的習性來看,它有著極其不錯的耐寒能力,可以在冬天生長在寒冷的地方。即便養護環境的氣溫處於-15℃,它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所以說在過冬期間將它放到室外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養護環境低於-30℃,它就很難接受了,則需要注意禦寒保暖了,以免受到低溫刺激被凍壞。

二、冬天養護技巧
1、氣溫:雖然說它的耐寒能力很好,但是為了能確保它能順利過冬,養殖環境的氣溫最好是調整在8℃左右。注意,不能讓養殖環境的氣溫出現忽高忽低的情況。

2、光照:整個冬季都要盡量多的接受光照,不能將它放在室內就不管了,就多搬到光線好的位置養養。並且,在室內養殖還應在中午多多開窗,以此來增加空氣流通性能。

3、水分:溫度低的時候水分蒸發就會很慢,因此這時澆水一定不要太多,需要減少澆水量。土壤只要保持一個半干不濕的程度就行,且澆水的水溫也應和室溫相似。

⑨ 山西保德縣的什麼最好吃

西境內名吃種類繁多,而且內容十分豐富。名吃中,首推頭腦,這是由明末清初著名文人,醫學家傅山發明,為醫用食品,對人體有著滋補作用,效果甚佳。

太原「認一力」蒸餃、平遙牛肉、太谷餅、聞喜煮餅、芮城麻片、太原羊雜割湯、灌腸,高平燒豆腐、介休貫餡糖、忻州瓦酥、平陽泡泡糕都有獨特風味,是名吃中上品。山西麵食,刀削麵、拉麵、刀撥面、擀麵、剔尖、貓耳朵、河撈等各種麵食,都具有山西特色。

保德碗托

保德縣盛產蕎麥,所制蕎面碗托,觀之晶瑩光亮,粉白微青,質地精細,柔軟,光滑,細嫩,清香利口,風味獨特,為忻州地區風味小吃之上品。

碗托的製法:將蕎麥精粉用鹽水拌成面穗,再加水調成糊狀,盛於碗內,用急火蒸至半熟時,攪動一次,以防沉澱,熟後冷卻即成。蕎面碗托宜涼調,宜熱燴,或澆以素湯,或拌以肉醬。不僅是待客之佳餚,還有疏通腸胃,清燥熱,通便之功用。外地人到此,無不以一嘗為快。現保德縣城專營此業者甚多,還有在外地高攤應市,深受食客欣賞。

神池麻花

神池麻花,為五台山區的名食之一,於食品業著稱甚久,蜚聲北方各地,其配料是酵肥三份,水二份半,油半份,糖、鹼少許。炸時用葫油,要清澈澄凈,以不起沫不冒大煙為宜。神池麻花看去色鮮美,聞之撲鼻而香,吃起來脆而不硬,酥而不散,香甜耐嚼,回味無窮。

繁峙疤餅

疤餅,因餅上遍布疤痕而得名,亦名籽餅,始制於明代。其用料有白面、戎油、白糖、雞蛋及蘇打等。製作時將和好的面擀成直徑半尺左右的薄餅,烘烤在鐵鍋內。在鐵鍋內鋪一層碰砂,放一層餅,進行烘烙。熟後的圓餅呈金黃色,麵皮上均勻地布滿圓形小坑,狀若疤痕,其味香甜,其質酥脆,為別具一格的風味餅食,名聞遐邇。

原平鍋魁

原平鍋魁因在歷史奪當地爐食之魁而得名,其狀若塊,約三寸長,寸許寬,卷邊滾圓。不包餡的稱空心鍋魁,包餡的另有名稱。應市的多是甜餡鍋魁,最上乘的是玫澄鍋魁。鍋魁餅面橙黃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點,加之包餡的不同,又各具風味,使人久食不厭。上原平鍋魁供不應求,除暢銷本省外,還直達京津,北上內蒙,南下四川等地。

河曲酸粥

相傳河曲的酸粥的由來純屬一種偶然,李自成起義大軍進京路過此地,當地老百姓皆大歡喜,家家戶戶泡米為大軍士卒准備飯菜,誰知由於情況有變,大軍臨時改變路線,繞道而過,可老百姓泡的米太多,一時半活兒吃不完,放的時間長了就發了酸,老百姓也捨不得扔掉,就用發了酸的米煮成粥吃,誰知意外地發現這用發酸了的米煮的粥並沒有影響其食用價值,後來人們便故意將米泡酸做粥食用,慢慢地發現這種酸粥能開胃健脾,護膚美容,妙不可言。難怪這一帶的婦女即使不用化裝品皮膚也白嫩細膩。

豬黑肉燉粉

取豬的紅熟肉,加土豆、粉條、豆腐和調味作料。在高壓鍋里燉足夠長時間,直到肉和土豆燉爛為止,老幼皆宜食用。

代縣麻片

代縣麻片,在清代頗有名聲,並有面鋪專營此業,生意興隆。其片有二寸長,半寸寬,色淡黃,薄如葉,質脆味香,馳譽省內外。暇時小食三片五葉,美口止飢,耐人尋味。麻片選料嚴格,要用上等麵粉、去皮芝麻仁、純麻油或葫油、良好的蜂蜜與白糖。其做法是,將面拌糖、和油、揉蜜水、擀皮、塗蜜、撒芝麻,然後上鍋烘烙。製作精細,遂為佳品。

定襄蒸肉

豬肉、土豆煮熟切碎,再加粉面、調味作料攬拌混合,放入碗里再蒸。食用時加熱切成塊,味香迷仙。

忻州瓦酥

瓦酥的形狀象瓦片。長約十厘米、寬約四厘米、厚約五毫米,內外一色金黃,化紋顯明,背面著有「忻州瓦酥」四字。每公斤約有五十二至五十八塊。

配料標准:標准粉五十六斤,鮮雞蛋黃十五斤,食油二十七斤八兩,砂糖粉十二斤九兩,生產成品一百斤。

製作方法:先將雞蛋去蛋清,留蛋黃。蛋黃內不能帶入蛋清,否則容易起泡。蛋黃打好後,放入全面容器內,用水棒攪動均勻,然後將全部砂糖和近一半的食油倒入全面容器內,繼續攪動,待油、糖面完全混合均勻為止。餘下的一半麵粉倒在面案上,面中間挖一坑,每次取容器內攪勻的蛋黃二三斤,放入面坑內,合成面團,軟硬適宜,用面棍擀開後,切成瓦酥條狀,在專用模具內,磕製成形。半成品放入油鍋後炸制,炸成金黃色即可出鍋。出鍋後趁熱用森棒壓製成瓦狀。

山西的刀削麵、貓耳朵與撥魚兒

刀削麵在山西有特技,中國境內,除山西本地,也只有北京、西安才有賣刀削麵的。刀削麵是首先要面和得好,揉得勻,又要它堅實得像一塊白石。賣刀削麵的都備有一盤面基堆在案子上,隨賣隨削。所謂削,便是用快刀像削蘿卜皮一般,沿著邊一片片的把面削成四五分厚、兩三寸長的棱形面片,然後按客人的吩咐做成炒的、燴的或涼拌的。這種面片是實面的,所以很有咬勁,炒的用韭黃、冬筍、肉絲,燴的用口蘑玉蘭片(嫩筍干),拌的用水蘿卜(一種華北特產的含水份多肉質細嫩的蘿卜)、雞絲,腴滑脆韌,兼而有之,各種吃法,各有妙處。手藝高的削麵師傅,常常做特技表演,朋友在一次宴會上約了當地的名廚前來獻藝,在酒菜上完,照例出壓席面飯時,削麵師傅便托出一塊和好的面基,用小圓托盤盛著頂在頭上,兩手各執一利刀,左右開弓的削起面來,他完全憑感覺和手勁,使頭上的托盤隨著他的刀鋒旋轉,削下的面片,都是長短厚薄大體勻凈的,然後送進廚房加以調制。我們在舊金山吃日本料理「鐵板燒」,看見廚司當眾切割烹調,做出各種手勢,便大加稱贊,如若和山西這種削麵功夫比一下,那就是小巫見大巫,都要認山西的為奇技了。

貓耳朵和撥魚兒是山西住戶人家的日常主食,做法的高下,調味的好壞,就很難有一定的標准。一般而論,貓耳朵極像義大利的一種做成貝殼形的通心粉。據說義大利的這種出品,就是馬可波羅從中國學會了捏貓耳朵,回去以後仿製的,後來便由機器生產了。貓耳朵是把面和得軟軟的,搓成大拇指的條子,再壓成蠶豆大的小塊,然後用拇指食指捏著一轉,便被捲成像貓耳朵一樣。在開水裡煮熟它,撈起來再配作料大火一炒,耳卷里吸存著湯汁,味道飽和,吃起來十分鮮美。配料各隨其便,一般人家愛用韭菜肉絲和蝦米,就很夠味,講究的用蝦仁、蟹肉、冬菇、火腿,就隨心所欲,沒有止境的了。

撥魚兒和中國南方人煮麵疙瘩大體相同,不過做功要細致些。面是和得很稀的,鍋里燒好一鍋湯(葷素都可以),山西人用枝竹筷,順著碗邊把向下流的面漿,撥亂成細長條,落進沸湯里(南方人用湯匙舀,成為不規則的塊子,所以稱為「麵疙瘩」),隨下隨熟了。直筷子在圓碗邊亂落面漿,總是兩端尖中間胖的面條,在沸湯中翻動,就像游魚一樣,所以便叫做「撥魚兒」了。我也看過一次不用筷子撥,而是由廚司憑手法控制面漿流量的。他把面漿像紙片一樣,落進滾湯中,受熱便自然兩邊卷縮起來,成為一條延續不斷的空心面,堪稱絕技,據說再沒有第二人了。中國有些獨到的本領,但是他不肯傳人、這真是封建社會制度的惡果。

柳葉兒和杭州的「片兒川」形式相似,把面擀成薄片,然後切成狹長的斜方形,像柳樹葉一樣,再用高湯烹燴,這並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壓韭茄子

壓韭茄子也是大同地區的風味小菜,深受民間百姓喜愛,是春夏季節的可口小菜。

製作壓韭茄子方法也很簡單,先將茄子用清水洗凈,去掉茄柄和萼片,用刀縱向在茄子上切開深1厘米的口子5~6條;然後上籠蒸制,至軟硬適中出籠,均勻地擺在木板上,再用另一塊板子壓住,上再放重物壓制脫水,到不滴水為止。料,有蒜泥、韭菜段、生薑末及其他調味料放在一起拌勻。將脫水後的茄子拌上調制好的調料分層碼入壇內,壓緊、封口,3個月後就可食用。這種腌制菜色澤鮮嫩、香味透人、鹹淡適口、清香宜人。

⑩ 在我國古代文學作品中,有三種耐寒植物特別受到贊美,被稱為「歲寒三友」,請問這三種植物指的是( )。

B啊~~!松竹梅,歲寒三友;廉正清,為官三要。

一般人談到歲寒三友皆知為松、竹、梅也。但是早年的京華,每屆隆冬,亦有所謂「歲寒三友」,但非松、竹、梅,而指「「半空兒」、凍柿子、海棠紅」。

所謂「半空兒」,即果仁稀小的花生。那時一般乾果行商,躉進大批花生,分別揀擇其肥瘠,按貨論價。花生果空而不實者,值最低廉,販商購得,炒得焦熟,以其香甜氣味,售諸愛好者,取名「半空兒」。寒冬小巷,常有小販身背大麻袋,叫賣「半空兒,多給」。居民恆有愛食此者,兒童因出少許錢可買一大堆,亦喜而購之。小販雖背大麻包,卻並不沉重,簡單易賣,很快售罄,滿意而去。間亦有狡黠的攤販,以「半空兒」摻入肥碩花生米中,論堆發售,待顧客購得吃時方知上當。

另一「友」為「凍柿子」。柿為秋熟果品。北京的西山、北山產量最豐。柿子初收上市,小販叫賣:「賽倭瓜的大柿子——澀了換喇!」及至霜降過後,叫賣改為:「喝了蜜啦——大柿子!」就此兩種吆喝聲,便可曉得秋柿與冬柿之不同。柿初熟期,皮厚味澀,須經人工「灠」過,則色紅味甘,食之清脆。一遇霜降,柿已熟透,澀味全消,而肉質熟爛,成為蜜汁,所以此時叫賣者以「喝蜜」來形容。到了冬令,經過嚴寒,柿子汁液凍結,用快刀切成薄片,食之涼澈心脾,且有潤燥、利大便之功。當時或有謂能祛除煤氣者,不知此言是否科學。

第三友者是「海棠紅」。所謂「海棠紅」,實是冬天已屆全紅的海棠。這種海棠經過嚴寒,凍得很堅實,街頭小販頗多販賣,買主大多是孩童。此種海棠,手捏把柄,含入口內一咬,冷透牙根。筆者幼時常樂於此道,每與同玩小孩,各持一枚咬之,冰得每人頻頻擠眼而笑。我們淘氣時,就把凍海棠用筷子夾起,接近爐火烤之,海棠冰質漸融;多烤一會,常因海棠皮破而發出吱吱聲,然後再放入口中,那種涼不涼、熱不熱的味道,唯有孩子們才知其中樂趣。由於海棠全身通紅,加上一烤,水汁漾出,其色更為鮮紅,故稱之為「海棠紅」。

「半空兒」、「凍柿子」、「海棠紅」這三位一體的「歲寒三友」,是北京人的獨特享受。有些攤販專賣此「歲寒三友」。

熱點內容
數學一朵 發布:2025-09-18 10:20:16 瀏覽:854
盆栽吸水器 發布:2025-09-18 10:19:16 瀏覽:579
南京玫瑰花牆 發布:2025-09-18 10:10:49 瀏覽:529
七夕節願望 發布:2025-09-18 10:10:45 瀏覽:921
菏澤盆栽牡丹花價格 發布:2025-09-18 10:10:43 瀏覽:342
紫色風信子插花圖片 發布:2025-09-18 10:09:19 瀏覽:659
范縣陳庄荷花節時間 發布:2025-09-18 10:00:22 瀏覽:712
花卉類素材 發布:2025-09-18 09:59:30 瀏覽:507
假山盆景雕刻 發布:2025-09-18 09:55:17 瀏覽:881
觀音蔓綠植 發布:2025-09-18 09:54:37 瀏覽: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