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的花嫁
蘭花又稱蘭草、香祖、國香、王者香、侍女花、燕尾春、空谷佳人、花中君子。古人常用「蘭心蕙性」來比喻人的賢良高雅性情,《易經》亦有雲「同心之言,其臭(嗅)如蘭。」在朋友中,結拜交誼被稱為「義結金蘭」。東晉的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曾在紹興的蘭渚山建了一座蘭亭並寫下千古佳作《蘭亭集序》。蘭花還是中國園林三寶(牡丹、銀杏)之一,也是花中四雅(菊、水仙、菖蒲)以及花木中的四君子(梅、竹、松)。古籍《珍珠船》曾這樣評價蘭花:「竹有節而無花,梅有花而無葉,松有葉而無香,唯獨蘭花兼而有之。」大文豪蘇東坡更將蘭花比作美人:「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上****七、八十年代一度流行的校園歌曲中,有一首《蘭花草》曾傳唱一時,其歌詞改編自中國白話文的倡導者胡適當年寫的新詩。蘭花的花語:美好、高潔、賢德。外國的蘭花花語為:熱烈、友誼、自信、自傲。蘭言-心意相投的言論。蘭交-喻志同道合之人。蘭襟-以衣襟喻摯友。蘭友-良友。金蘭-情投意合,進而結為異生兄弟或姐妹。蘭譜-結為金蘭後,要交換譜帖。蘭玉-芝蘭玉樹,表達兄弟情義。蘭客-良友貴客。蘭石-如蘭一般芬芳的品德。蘭魄-高尚之精神。蘭質-如蘭一般的品質。蘭衰-喻時賢亡故,俊才衰落。蘭艾-喻美和丑的東西,雙方對立,不可相提並論。蘭芝-蘭花與靈芝,喻美德。蘭杜-蘭花和杜若,喻美質。蘭章-優美的文章和書函。蘭藻-美麗灑脫的詞語。蘭訊-好的書函,好的消息。蘭堂-古雅而雄偉的廳堂。蘭閨、蘭室、蘭房-女子卧室。蘭階-階梯、台階的美稱。蘭途-美好的前途。蘭羞-美味佳餚。蘭豆-精美禮器。蘭卮-盛美酒之器。蘭夜-七夕之夜。蘭姿-美麗的姿態。蘭服-美麗的服飾。蘭客-貴賓佳客。蘭音-美麗的聲音。蘭桂-賢人君子資質之美。蘭時-春天。蘭風-香風。蘭席-席子之美稱。蘭裙-漂亮的裙子。蘭琴-雅緻的琴。蘭樽-美的酒樽。蘭期-相約的美期。蘭幄-帷幄之美。芝蘭之室-高雅芳香,指美好的環境。蘭心慧性-喻女子善良賢淑。蘭芳石堅-喻高風亮節。芝蘭玉樹-喻才貌出眾、資質純美之人。金蘭契友-好有。蘭因絮果-不美滿的婚姻。蘭摧玉者-賢人亡故,志士夭折。蘭艾同焚-玉石俱損。蘭皋蕙林-芳香聖潔之地。
② 驚艷 | 遇到養蘭花的男人,就嫁了吧
喜歡蘭花的男人,一定很有品味和內涵,他們有著不俗的審美觀,溫文爾雅,沒有不良嗜好,淡泊名利,懂得感恩,如果遇到一位喜歡蘭花的男人,就趕緊嫁了吧。
1蝴蝶蘭
花友們,你們養了哪些蘭花呢?
可以和花花分享一下你們的養花經驗哦~
(註: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因條件限制,部分圖片無法找到來源和作者未進行標注。如果侵犯到您的權益,請聯系花花微信qdxixixixixi或QQ1273160598,作刪除或版權支付處理。)
③ 蘭花的花朵特點
蘭屬的花都為不整齊花,花單生或由多個具長短略等的花,著生在長花莖上,排專列屬成總狀花序。就其花的構造來講,有六瓣一蕊(柱蕊),分為三輪。最外面一輪是形狀相似的三片萼片,藝蘭術語稱為外三瓣。中間一輪三片俗稱內三瓣,其上側二片縱生平行,比外三瓣略短,俗稱捧瓣;下側一片俗稱唇瓣或舌呈絨毛狀,上面散布紅色或紫紅色點塊,具有這種顏色者稱為葷瓣花,如舌上呈純綠、白、微黃色稱為素瓣花。最里層,為雌雄蕊所組成的柱蕊,俗稱鼻或香子,它是蘊藏香氣的部分。柱蕊頂端為雄蕊,外有花粉蓋,內有花粉室,含有花粉塊,花葯無柄,花粉塊的下部有伸長的粉柄塊,即胚莖,其基部有膠粘盤。在柱蕊的頂端微向前的下面有一凹洞,內有粘液,這粘液常被昆蟲作為傳粉時的媒個物。雌蕊由三枚結合的心皮組成,子房下位,側膜胎座,胎座內含有多數倒生胚珠。
④ 蘭花是什麼香味
蘭花香氣清洌、醇正,清而不濁,一盆在室,芳香四溢。
花香是天然的鮮花所散發的有香回氣的物質。花答的香氣來自薄壁組織中的許多油細胞,油細胞能分泌出有香氣的芳香油,芳香油很容易擴散到空氣里,當這些芳香油在空氣中擴散後,送到我們鼻子里,就會讓我們領略到舒服的縷縷香氣了。
(4)蘭花的花嫁擴展閱讀:
一些花香的功能:
1、蘭花久聞其花香會令人過度興奮而失眠。
2、茉莉和丁香的香味,令人輕松,從而沉湎於對美好事物的回憶。丁香花香具有祛風、散寒、理氣、醒腦作用。
3、紫薇花香殺菌力極強,對殺滅結核菌、白喉菌、痢疾桿菌的作用更強。
4、天竺葵花香有鎮定神經、消除疲勞、促進睡眠的作用。香葉天竺葵還能舒張支氣管平滑肌,故能平喘。
5、薰衣草對神經性心跳、脹氣、腹痛有效。
6、水仙和荷花的香味,使人感到寧靜、溫馨、纏綿。
8、橘子和檸檬的香味,使人興奮、積極向上。
9、白蘭花和月下香都有較強的殺菌作用。
⑤ 蘭花的花語的意義
自古以來人們就把蘭花視為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渝的象徵. 蘭花象徵高尚、典雅、堅貞不渝 蘭花被視為幽谷中的「君子」,同時也表示虔誠,蘭薰桂馥,以示歷久不衰 蘭:幽玄高雅、超凡脫俗,可以作為知識分子的象徵。而做為一種投資,蘭花經濟也可能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所以蘭同時也可以做為商的象徵; 儒學中深厚的「蘭情結」 作者 南通大學博導 周建忠教授 蘭與儒學傳統中人格定位之間能夠建立對應關系,與它的生物學特性有關:蘭花葉態綽約多姿,色澤終年常青,花朵幽香高潔,具備了符合民族審美趣味的形式;其社會學意義亦由來已久,它以獨有的天姿神韻,最早介入古典貴族生活的各個側面,最早載入歷史典籍,並進入了儒者的審美視野;或許還與它那段奇特而神秘的際遇有關:懷才不遇的孔子見隱谷中蘭與眾草為伍,頓起身世之感,從此確立了蘭與儒家人格的內在聯系,而這種花與人之間同位一體的思維模式則來自人類的圖騰崇拜。 蘭是花之驕子。從蘭花的外形、姿態、生存環境、內在氣質方面,人們更多地習慣於對蘭的象徵意義進行詮釋,並且成為一種固定的符號、定向的語碼。所有愛蘭、植蘭、賞蘭、詠蘭之人,都從蘭花身上吸取道德的力量,從而自覺地塑造、提升、升華自身的人格與胸懷。它的文化內涵既可發展為孔子那種「當為王者香」的理想和不為貧賤失意所動的人格信仰,亦可發展為屈原個人美德的保持與追求。總之,蘭象徵了儒學的人格理想:德行高雅,堅持操守,淡泊自足,獨立不遷。 圖騰與蘭: 介入人類精神生活的肇始 圖騰文化是原始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它產生於萬物有靈論的原始思維模式。蘭花作為個人圖騰有這樣三個特徵,第一,人就是圖騰,圖騰就是人。第二,人往往用圖騰來做自己的名字。第三,人和圖騰同生死共存亡,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忽隱忽現存在著的保護神。圖騰崇拜到後來慢慢淡漠了,成為人類遙遠模糊的記憶,但在後代生活中,還能找到它的痕跡。《左傳·宣公三年》記載了鄭穆公出生與死亡皆跟蘭花有關的圖騰故事。鄭文公「賤妾」燕夢見天使贈她蘭花並告訴她「以是為爾子」,後果然懷孕生子,取名為蘭,即鄭穆公。鄭穆公即位22年後,一次病了,他說:「蘭花死了,我恐怕也要死了吧,我是靠著它出生的。」於是「刈蘭而卒」。這個故事中的「征蘭」之義,正是圖騰文化的體現。離開了圖騰文化,就無法理解故事中蘭花的神秘性與特殊性。不僅歷史典籍中留下了圖騰文化的痕跡,文學作品中也不乏此類例證。漢樂府《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女主人公名蘭,正是遠古個人圖騰痕跡的表現特徵,「蘭芝」,即「芝蘭」,「芷蘭」,就是蘭花。「蘭花」的圖騰意義在詩中亦有明顯的表現,如劉蘭芝投河自盡前,焦仲卿對其母親說:「今日大風寒,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嚴霜籠罩,煎逼庭蘭,則意味著主人公的生命悲劇即將發生,就像鄭穆公「蘭花死了,我恐怕也要死了吧」的預言徵兆一樣,這是蘭圖騰文化的深層制約與潛在影響。通過「原型」研究,可以揭示出「滲透著多少世紀以來由秘傳的崇拜傳統小心翼翼地保存下來的難以理解的奧秘」。蘭即是這樣一個「原型」。 蘭對早期貴族和民間生活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秉蘭拂惡、贈蘭傳情、沐蘭致祭、執蘭迎祥、紉蘭上朝、燃蘭溢香、藉蘭祭祀等活動中,人們與蘭建立了各種的關系。 這些蘭文化的初期形態充分說明,那些從事政治活動和祭祀活動的人(我們可以視他們為儒者的前身),他們大量地接觸蘭、運用蘭,雖與功利目的聯系在一起,沒有形成明確的倫理涵義,卻為以後孔子對蘭的審美意象的界定提供了重要前提。 孔子與蘭: 奠定了蘭的文化內涵 「蘭當為王者香」。孔子在外周遊十多年,始終沒有得到任用,於自衛返魯途中,見蘭花獨茂,由是觸景生情,感慨萬端:「夫蘭當為王者香,今乃獨茂,與眾草為伍,譬猶賢者不逢時,與鄙夫為倫也。」他以蘭比為賢臣,實際上是自比,說自己周遊列國,卻生不逢時,得不到重用,就像獨茂的蘭與眾草為伍一樣,只好與鄙夫為伍。孔子的感慨,對後代影響最大的,莫過於「蘭當為王者香」一句,幾乎所有涉及到蘭花的文章、著作都會提到它。此句的本意是「蘭應當為王者提供香氣」,即蘭花應是國君欣賞的高級花卉,亦是從賢者為臣為相輔佐國君之角度設喻的。但後來的蘭學著作中,卻改為「蘭有王者香」、「王者之香」。如潘天壽《題蘭石圖》詩雲:「閑似文君春鬢影,清如冰雪藐姑仙。應從風格推王者,豈僅幽香足以傳。」 蘭花的人格象徵是高潔、幽貞。孔子又說過,「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這句話出自《孔子家語·在厄》。而且,孔子關於蘭花「不以無人而不芳」的美德境界,亦 成為先秦時期儒家的共識,如《荀子·宥坐》:「且夫芷蘭生於深林,非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之學,非為通也,為窮而不困,憂而意不衰也。」後代詠蘭詩對此又進行了演繹、發揮。朱熹《蘭澗》:「光風浮碧澗,蘭枯日猗猗。竟歲無人采,含薰只自知。」康熙《詠幽蘭》:「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誰隱谷中香。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 蘭花香味有特殊性:「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孔子還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 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孔子家語·六本》)。此處以芝蘭之香喻君子美德,強調了道德的教育感化作用,體現了儒學重社會功用的特點。蘭的幽香清遠合於君子德行的高貴雅潔,不媚流俗。 歷代詩歌詠頌蘭香的,更是不勝枚舉,如:陶淵明《飲酒》:「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蘭當為王者香」、「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不芳」、「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孔子在蘭的自然屬性與儒家的人格特徵之間找到了呼應與契合,並藉助於蘭的文化意象使儒家的人格特徵得以直觀、清晰的表達,同時,蘭的文化內涵亦由此產生。 鄭思肖與蘭: 蘭文化內涵的發展與延伸 儒學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在漫長的社會發展過程中,既保持著自身的價值觀念———這一種文化能夠存在的根基,同時,又不斷應對現實的動盪帶來的挑戰。而這動盪在中國社會中最激烈的莫過於江山易主,尤其是政權淪落外族之手。在這種時候,儒學人格往往表現為:堅貞的操守、張揚的個性。這一人格定位在鄭思肖的畫風中得以集中完整的體現。鄭思肖,宋末元初著名詩人、畫家。宋亡後隱居蘇州,坐卧必南向,自號所南,以示不忘宋室之意。據《遺民錄》載,他「精墨蘭,自更祚後,為畫不畫土,根無所憑借。或問其故,則雲:『地為人奪去,汝有不知耶?』」 他畫露根蘭、無土蘭,寄託他的亡國之思。鄭思肖詠蘭守志的行為還成了後代遺民的典範。如倪瓚在元亡後,扁舟箬笠,往來湖泖間,其《題鄭所南蘭》:「秋風蘭蕙化為茅, 南國凄涼氣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淚泉和墨寫《離騷》。」 明末清初相似的現實境遇使鄭思肖成為更多畫蘭畫家師法的對象。朱元璋的後裔、八大山人朱耷,在《題蘭石》詩中說:「王孫書畫出天姿,慟憶承平鬢欲絲。長借墨花寄幽興,至今葉葉向南吹。」 鄭思肖的畫蘭傳統,直接影響到漫長的畫蘭歷史。明清時,這一傳統已衍變為不拘一格,亦不拘一法———畫蘭不畫土,著重張揚個性。 明代·佚人《蘭花》圖(旅順博物館藏)有王武題詩:「鄭生太迂魯,畫蘭不畫土。造物亦何心,春風自含吐。時去等飄蓬,知後落誰取。」清·諸升《蘭竹圖冊》(旅順博物館藏),亦畫蘭不畫土。清·原濟(石濤)《芬蘭圖》(南京博物館藏)畫兩支有根無土之蘭,並有題詩「根已離塵何可奪」,主要取法徐渭、朱耷、原濟等人畫風的揚州八怪,亦以畫蘭擅長,其中汪士慎、李鱓、李方膺、鄭燮畫蘭尤為著名。 從鄭思肖到揚州八怪等蘭花題材的詩畫中,堅持操守,張揚個性成為共同的主題。由此可以看到儒學傳統的人格特徵發生了一些變化,如由推崇「王者香」的高雅變為崇尚個性的張揚,由「不以無人而不芳」的自賞變為不改其志的堅貞,這是儒學注重個體道德修養的傳統在新的現實環境中發生的衍變,它們並沒有突破或逸出儒學的價值范疇,而是對傳統人格定位的補充、延伸。 陳之藩與蘭: 文化遊子的眷戀情緒 陳之藩著有《失根的蘭花》。 作為海外遊子,在異國看到故鄉的花草而產生感慨: 「花搬到美國來,我們看著不順眼;人搬到美國來,也是同樣不安心」,「祖國的山河,不僅是花木,還有可歌可泣的故事,可吟可詠的詩歌,是兒童的喧嘩笑語與祖宗的靜肅墓廬,把它點綴美麗了」。 最後,作者寫道:宋末畫家鄭思肖畫蘭,連根帶葉均飄於空中,人問其故,他說:「國土淪亡,根著何處?」國,就是根,沒有國的人,是沒有根的草,不待風雨折磨,即枯萎了。 這題目來自鄭思肖畫蘭的故事,但全篇幾乎沒有對蘭花形、色、香的種種介紹,只是圍繞「國土淪亡,根著何處」立意,用「根」喻故土,以「蘭花」喻人,以「失根的蘭花」喻飄零異邦的人及其悲涼惆悵的心情。「失根的蘭花」成為文中情思的聚合點,使故國之思,故園之戀表現得更深沉、真摯。 陳之藩用「失根的蘭花」自喻,足見他深厚的儒學素養。因為蘭花是有中國傳統文化特徵的象徵意象,它身上積淀了一個民族的歷史。從話語層面看,作者思戀的是故園的「花花朵朵」,是「故宮的石階」,是「母親」;從歷史意蘊層面看,他思戀的是傳統文化,因為「祖國的山河,不僅是花木,還有 可歌可泣的故事,可吟可詠的詩歌,是兒童的喧嘩笑語與祖宗的靜肅墓廬」。陳之藩說:「是多少多少年的歷史,才產生一點傳統;是多少多少年的傳統,才產生一點風格。」這種對正在消失的傳統與風格的珍愛,是「失根的蘭花」的深層寓意所在。他與鄭思肖的不同之處在於,蘭花作為儒學傳統人格的象徵,在鄭思肖筆下只是「失土」,失去了滋養它的國土,然而文化根基仍在。而陳之藩的蘭花失去的與其說是國土,不如說是「蘭花」 賴以為生的文化土壤,那是「失根」之痛。因此,陳之藩們不僅是地域意義上的遊子,更是文化意義上的遊子。 從上文可以看到,蘭與儒學傳統中的人格定位有著密切的關系。蘭作為一種人格的象徵,它的內涵不是單一的,而是多重的。自孔子對它的文化內涵作了人格化定位後,蘭文化顯示了自身的延展性,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對儒學人格進行調整、補充。 人們說蘭、畫蘭、詠蘭、寫蘭,其實是在解讀自身,是在蘭的品格中讀自己的精神境界。因此,將蘭推為「王者之香」,又何嘗不是對自己所選擇的價值觀念的贊賞與珍視?但在種種變化之中,有一點是始終如一的,即蘭在儒學人格的象徵譜系中有著「王者」的地位,這可追溯到圖騰崇拜的心理機制,但也說明了儒學中濃厚的「蘭情結」。
⑥ 蘭花是什麼季節開的
一、蘭花開花時間
蘭花開花的時間並不固定,只要養護好,它一年可以多次開花。比如春回蘭一般在2-3月份開答花;九頭蘭一般在3-4月份開花;建蘭一般在7月份到10月份開花;寒蘭一般在6-7月份開花;墨蘭一般在冬季11月份開花,而且能一直延續到第二年的2月份。
二、養護工作
1.土壤
土壤要求疏鬆肥沃,含有的腐殖質要高一點,土壤的PH值在5到6.5之間最為合適。
2.水肥
給蘭花澆水,一般是見干見濕,用干凈的雨水來澆最為適宜。如果是用自來水澆,一般需要先把自來水放置兩個小時,之後再給君子蘭澆水比較好,土壤的濕度保持在70%左右為宜。如果經常下雨,要把盆栽移到室內。夏季要經常給蘭花的葉子噴一些水,冬季則需做好控水工作。
給蘭花施肥,肥料的濃度要淡,可以給它上一些磷酸二氫鉀,也可以用家裡的淘米水來給蘭花施肥。施肥的頻率,一般控制在一個月施一次肥就可以。
⑦ 蘭花有什麼象徵意義有什麼精神內質
蘭花象徵了一個知識份子的氣質,以及一個民族的內斂風華,蘭花象徵高尚。內很多關於蘭容花的詩句如;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拓展資料
蘭花還有民族上的深沉意義。在中國傳統四君子梅、蘭、竹、菊中,和梅的孤絕、菊的風霜、竹的氣節不同,因此對於蘭花,中國人可以說有著根深蒂固的民族感情與性格認同。
對於中國人來說,,蘭花君子謙謙,溫和有禮,有才而不驕,得志而不傲,居於谷而不自卑。飄逸俊芳、綽約多姿的葉片;高潔淡雅、神韻兼備的花朵;純正幽遠、沁人肺腑的香味自古以來受人喜愛。所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養蘭、賞蘭、繪蘭、寫蘭,一直是人們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重要途徑,被譽為"國香"、"王者香"的中國蘭花成了高雅文化的代表。
自古以來人們就把蘭花視為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渝的象徵。。蘭花風姿素雅,花容端莊,幽香清遠,歷來作為高尚人格的象徵。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蘭花被譽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
⑧ 蘭花的樣子、氣味。 簡練點,不要廢話,謝謝
蘭花的香氣歷來被稱作「王者之香」,非常好聞,令人心曠神怡,其特點是你湊近鼻子去聞有時還不明顯,但你在作別的事,比如讀書、休憩時,那種幽香卻會一陣陣送進你的鼻端。古人有兩句詞描述得極恰當:著意聞時不肯香,香在無心處。
蘭科植物的花朵形態很特殊,除個別變異品種外,都是外三瓣、內三瓣和一個中心蕊柱(行話稱為捧瓣、舌瓣、鼻頭)。如圖——
⑨ 蘭花 七仙女 什麼時候開花
每年7-8月份開花。
[七仙女] 四季素心:中垂葉,寬葉性,葉質厚有光澤,葉腳寬,葉尾尖,葉形微扭轉,葉面微起波浪狀。葉數多,一莖3-5葉,老葉易焦尾。梗瓣同色,色翠綠,花舌與捧心同形,分頭合背,呈連花形,淡翠綠色,非常耀眼奪目。花大、梗長,色翠,開花性良好,一莖5-9花,目前四季蘭素心品種當中,唯一奇形花。
觀賞
蘭花是一種風格獨異的花卉,它的觀賞價值很高。蘭花的花色淡雅,其中以嫩綠、黃綠的居多,但尤以素心者為名貴。蘭花的香氣,清而不濁,一盆在室,芳香四溢。「手培蘭蕊兩三栽,日暖風和次第開;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古人這首詩將蘭花的幽香表現得淋漓盡致。
蘭花的花姿有的端莊雋秀,有的雍容華貴,富於變化。蘭花的葉終年鮮綠,剛柔兼備,姿態優美,即使不是花期,也像是一件活的藝術品。「泣露光偏亂,含風影自斜;俗人那斛比,看葉勝看花」。這首詩就是用來形容蘭葉婀娜多姿之美。
置幾盆蘭花,點綴室內,頓覺生意盎然,花開之日,清香陣陣,會使你感到生機勃勃,心曠神怡。
食用
蘭花香氣清洌、醇正,蘭花多用於茶,也可用來熏茶;還可做湯等菜餚。
葯用
據記載,蘭花全草均可入葯。其性平,味辛、甘、無毒。有養陰潤肺,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等功效。可應用於臨床內、婦科諸症。根可治肺結核、肺膿腫及扭傷,也可接骨;蘭花花梗可治惡癬。
建蘭根煎湯服,據說為催生勝葯,葉治百日咳、可治虛人肺氣(一作肝氣),果能止嘔吐,種子治目翳。蕙蘭全草能治婦女病;春蘭全草治神經衰弱、蛔蟲和痔瘡等病。素心蘭花瓣可以催生。蕙蘭的素心花瓣陰干亦能催生。
⑩ 蘭花的生活習性
蘭花喜生長在背陰、通風、不積水的環境,喜通氣、松軟、漏水性好,呈微酸性的土質。
蘭花一般在春、夏、秋三季放在露地(夏季放在露地蔭蔽處),冬季則放在室內。室外最好要四周空曠,空氣濕潤。室內要有充足的光線,最好朝南。這樣,有利蘭花生長。蘭盆最好放在木架或桌子上,不要放在地面上。
蘭花最佳生長溫度是18--30攝氏度,5攝氏度以下,35攝氏度以上生長緩慢,生殖生長期為5--18攝氏度。
土壤是蘭花生長的根基,可用腐葉土基質,這種土質人工可以完成制備,主要的配置方法是將落葉堆積在一起,加入肥料、泥和水等成分,經過密閉、腐熟和篩制的過程之後,便可得到腐葉土。
蘭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陣雨或連續下雨。在霉雨季節,特別要做好防雨工作。自6月下旬至9月中旬,常有陣雨。如下雨時間短,而雨量又小,在傍晚應多澆水,使盆內熱氣排出,否則會使蘭花損傷,甚至爛根枯死。
(10)蘭花的花嫁擴展閱讀
蘭花施肥
不施不行,多施、重施更不行。如新蘭上盆,盆土太肥,常不能成活,即使能成活,亦很少開花。如夏肥太多,則秋葉偏旺,常致明春報葉開花不佳。如秋肥太少,則影響秋冬之交地下花芽形成。如平日氮肥太多,葉子太肥,使葉與花的生長營養失調,就會發生不開花或少開花的現象。一般來說,葉芽新出,可用少量淡肥施幾次。
春分秋分和花謝後20天左右,都是比較恰當的時節。施肥時間以傍晚最好,第二天清晨再澆1次清水。每隔2-3星期施1次。同時每隔20天噴霧磷酸二氫鉀1次,促使孕蕾開花。視葉色施肥,是較妥當的辦法,葉顯黃而薄是缺肥,應追肥,黑而葉尖發焦是肥過多,應停止施肥。肥料一定要腐熟,未經腐熟不能使用,忌用人糞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