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洛陽荷花園

洛陽荷花園

發布時間: 2022-05-10 05:47:49

❶ 夏天去洛陽國花園看荷花的作文

嚴夏,人們總在和熱做對決。可是,只要看到那一枝枝碧玉似的荷花,就
能使人們感受到一絲清涼,使人的心境豁然開朗。
五月是荷花開的季節,我家前有一個荷花池,放眼望去,朵朵荷花,有含苞欲放的,有盛開一點點的,還有綻開花的。粉的像霞,猶如一位穿著薄綢杉兒的仙女,柔和而美麗。紅蜻蜓首領帶著自己小隊伍經過這里,看到了這片美麗的景色,忙地飛過去,欣賞著、觀看著,高興的在荷花上空自由自在地跳著舞。玩的超極開心。
荷葉停留在水面上,就像一支支圓圓的大碗,也像一把把遮雨的小綠傘。荷葉可以做成茶,用水泡一杯荷葉茶。喝入口中,可真涼爽啊,真想在喝一杯,來爽爽口。荷葉做成要中葯,每隔四五天喝一杯,可以治好腫滄。
夏日無論是荷花、還是荷葉,都是美麗的使者。

❷ 王鐸故居的特點

神筆王鐸故居曾因歷史變遷,戰爭紛擾,受毀嚴重。解放後,人民政府撥資修復,旨在弘揚王鐸書法藝術,陳列其書法手跡、碑刻、拓片和展示明清官邸建築藝術。
神筆王鐸故居個性獨特。整個故居主要由故居和宅居再芝園兩大部分組成,故居體現一個「神」字,再芝園突出一個「仙」字。比如,故居以「神筆王鐸」、「獨尊羲獻」等為主線,以楷書、隸書、行書、草書、詩畫分展數室。王鐸詩書畫皆有成就,尤以書法見長。其書法諸體皆能,而草書成就最高。其草書風格集二王、摻入唐人狂草之法,同時還吸收黃庭堅、米芾之優點,自樹一幟,將草書推向一個新的高度,影響中國書壇400餘年。王鐸草書大氣磅礴,多姿多彩。筆法極其豐富,以中鋒為主,八面出鋒。結構緊密,連綿飛動,姿態欹側,奇險生姿。王鐸善用墨,首創「漲墨」之法。王鐸章法之奇,奇在對作品空間形式的分割上。正如古人所雲:「疏者自疏,密者自密,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王鐸的書法,對行筆的輕重,書寫的疾徐,線條的曲直,點畫的斷連,排列的參差,字組的錯落,行間的疏蜜,無一不細心著意。完美地體現了高古與雄強的審美特徵,有著極強的沖擊力和震撼力。王鐸的書法被古今中外稱為「神筆」。 神筆王鐸故居距市中心23公里,且有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徑抵。從207國道口到神筆王鐸故居只有4公里;神筆王鐸故居西邊距劉秀墳2公里,西邊距龍馬附圖寺1.5公里,東邊距萬畝荷花園10公里。神筆王鐸故居與白馬寺和上述三個景點,構成了一條旅遊風光帶。是經洛陽市人民政府批準的一條不可多得的洛陽旅遊北邊線路。

❸ 洛陽8大景和8小景是什麼

洛陽八大景
一,龍門山色:龍門又叫伊闕,位於洛陽市南。唐代詩人白居易曾有「洛陽四野山水之
勝,龍門首焉」的贊嘆,並於晚年居此號香山居士。今天這里除了有名聞遐邇的世界文
化遺產龍門石窟外,還有白園、香山寺等景點。龍門,香山兩山對峙,伊河中流,形勢
雄渾而山水秀麗,仍為洛陽首屈一指的游覽勝地。

二,馬寺鍾聲:位於洛陽市東13公里的白馬寺始創於東漢明帝永平八年(公元68年),
是中國最早的佛教寺院,有1900多年的歷史,號稱「釋源祖庭」。昔日寺內鍾聲悠揚,
遠聞數十里,並於洛陽城內鍾樓之鍾共鳴,堪稱一奇。近年白馬寺鍾聲再起,已是辭舊
迎新為人民祈福禳災的極樂之音了。
三,金谷春晴:西晉權臣石崇於元康八年(公元296年)在洛陽金谷澗營建別墅,與當
時名士陸機,潘岳,左思等23人結為詩社,號金谷24友,並廣收天下奇花異石於園中,
名「金谷園」,為洛陽名園。今日名園早已無跡可尋,位置考證在洛陽市東北(魏晉洛
陽城西)。洛陽火車站之金谷園只是託名,而非故址。
四,洛浦秋風:洛河之畔,自隋唐始就已桃李夾岸,楊柳成蔭,風光如畫,遊人如織。
盛夏時節,漫步洛浦,涼風習習,似秋風撲面,暑氣頓消。白居易贊曰:「津橋東北斗
亭西,到此令人思詩迷,眉月晚步神女浦,臉波春傍竊娘堤;柳綠裊裊風繰出,草縷茸
茸雨剪齊,報道前驅少呼喝,恐驚黃燕不成啼」。近年市政府在此修建的洛浦公園成為
市民遊客休閑觀光的好去處。
五,天津曉月:今天的洛陽橋東有一孔舊橋,橋上有一座四角亭,亭中石碑有民國主席
楊森題字。此橋既是隋唐之時天津橋之舊址,隋唐時期,洛河穿城而過,河上天津橋橫
卧,有天漢之象,北對皇城端門,南通龍門,未東都南北往來通衢。唐詩人劉希夷有詩
「天津橋下陽春水,天津橋上繁花子,馬聲回合青雲外,人影動搖綠波中。」現在新舊
洛陽二橋橫跨洛水之上,夜晚華燈燦爛,月光如波,成為今日洛陽的又一新景。
六,銅駝暮雨:洛陽老城東關大通巷,唐宋之時叫銅駝陌,明清時稱銅駝街,民國初改
稱銅駝巷。唐宋之時這里桃李夾瀍河兩岸,人煙稠密,繁華無比。傍晚時分,暮色蒼茫
,炊煙裊裊,猶如迷濛煙雨,故時人美其名曰:「銅駝暮雨」。
七,平泉朝游:故址在洛陽市南25公里的梁家屯村,為唐代宰相李德裕所建的園林別墅
,其間多藏海內珍奇,為唐代園林名勝,與石崇之金谷園並稱豪華。如今,平泉別墅早
已荒棄無存,只有平泉寺遺址供人憑吊。
八,邙山晚眺:邙山位於洛陽市北,又稱北山或北邙。唐時,邙山翠雲峰上建有避暑宮
,登臨南眺,洛陽全城、伊洛山川盡收眼底。現在翠雲峰上尚存上清宮為道教宮觀,亦
為洛陽游覽景點,上清宮森林公園的建立更將增添洛陽的美麗。

洛陽八小景

一、東城桃李

唐宋時代,洛陽被譽為「花城」,這不僅因為「洛陽牡丹甲天下」,也因為東城街市羅植桃李,別富韻致,為許多詩人文士所歌詠而久負盛名。

東城是隋唐宮城,皇城以東的所謂「夾城」,位於太子居住的東宮以東和含嘉倉以南。按《元河南志》記載:此城南北場里197步,東西寬離30步,城南有承福門,東有宣仁門,北有府監,軍器監等官府衙署,北為黎民聚居之地。金代的中京金昌府也在這里。這座城「東接纏水,南接東城之南郭,西亦因東城之西郭,北縮於舊僅一里」。故而可知今洛陽老城既是金中京城,其西半部當為隋唐東城的舊址,經勘測證明,今老城西牆和北牆西段90米,就是利用隋唐東城西北兩牆舊基修築起來的。東城東牆全部壓在現代建築之下,實測長1270米,橫穿老城中的高明街,同化街,吳家街,亨通街,向南一直與老城南牆相接。但是東城桃李的美景卻不在這座森嚴壁壘的東城之內,而是在它以東的井然街市中,約略在今老城南,北大街以東和唐寺門,塔灣以西。這一帶是隋唐時東都的東北隅,原有承福,玉雞,北市,銅駝,豐財,殖業,上林,通遠,溫鈁等29個規劃的齊整有序的里坊,中有航運幹道槽渠和纏河交叉貫流,為繁華的鬧市中心和水陸交通的要沖。由於河渠兩岸榆柳成蔭,大街小巷桃李列行,所以每至孟春之月,人們往往結伴暢游,無不醉心忘返。「洛陽花柳此時濃,山水樓台映幾重」。「城東桃李須臾盡,爭似垂柳無限時」。更有意境的是唐代劉希夷的《白頭篇》:「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寄言全盛紅顏子,須憐半謝白頭翁。「據說《紅樓夢》中的《葬花詞》就是這首詩的摹擬。這首詩尚有一樁疑案,據《唐語林》載:詩原作為劉希夷,而其舅宋之問為得其中」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兩句,竟用裝土的袋子將劉希夷壓死,所以《唐詩季事》說:劉希夷"詩成,未周歲,為奸人所殺"。

二、西苑池塘

在洛陽澗西的交通幹道中,有一條名叫西苑路,還有一座公園稱為西苑公園 ,這些都是因地處原隋唐東都西苑的舊址而得名。西苑池塘蓋是由於西苑廢棄以後,還遺留一個人工海,因景色佳麗,而在宋元被人們列為洛陽八小景之一。 在我國園林史上,西苑有著重要的地位。它始建於公元605年,位於都城以西,「谷,洛二水會於禁苑之間」,周圍二百里。其內建有延光,明彩,含香,承華,凝輝,麗景,飛英,流芳,耀儀,結綺,永樂,清暑,明德等十六院,每院有一名四品夫人主持。庭院之間有「屈曲周繞龍鱗渠」,渠面寬20步,上跨飛橋,兩岸種植茂林修竹,「名花美草,隱映軒陛」。如「宮樹秋冬凋落,則剪綵為華葉,綴於枝條,色渝則易以新者,常如陽春」。池沼之內也剪綵為荷花,菱草,如皇帝「乘輿游幸,則去冰而布之」。龍鱗渠注入方圓十里的人工海里,海內有方丈,蓬萊,瀛洲諸山,相去各300步,高出水面百餘尺,「台觀殿閣,羅絡山上」。這里是西苑景緻最美的地方,可能就是西苑池塘的所在。隋煬帝常在月夜中帶領宮女數十人,騎馬奏著《隋夜遊曲》,到這里取樂,並常同嬪妃,寵臣以及僧,尼,道士,女官在「苑中林亭間,盛陳酒饌」。貢院606年,突厥酋長染干來東都朝賀,隋煬帝總集四方散樂百戲在苑內池側隆重表演,節目奇妙精彩,染干看了驚奇不已。 到唐代,西苑曾改名會通苑,芳華苑,神都苑,其中的人工海也改稱為積翠池,凝碧池,但到「安時之亂」時,這里遭到了嚴重破壞。西苑的勝景已無跡可尋,而只剩下一個人工海。

三、石林雪霽

石林雪霽,顧名思義是一個嶙峋聳立,冰雪覆蓋,風霜酷寒,別有天地的景緻。其位於洛陽東南約30公里偃師水泉石窟以西的萬安山上。這裏海拔937.3米,是洛陽附近較高的山峰,為古都之南的天然屏障。這座山巍峨入雲,林木蔥蘢,所謂「皇宮對嵩頂」,「雲收中嶽近」的詩句,便是指洛陽皇宮遙遙與萬安山相對的形勢。萬安山又稱「玉泉山」,《名勝志》說:「玉泉山在洛陽東南三十里,上有泉,水如碧玉色。泉上有白龍祠,祈禱甚應。」今山腰間不僅白龍祠依舊存在,祠側還有一座玉泉寺,宋代歐陽修就曾游於此寺,並特撰文以記。祠,寺之前有一潭池,水清見底。山頂建有全石結構的祖師廟,其勢雄奇難至。

不過萬安山上最令人驚嘆的還是那峻極連天的峰巒,有的挺拔林立,猶如刀削斧劈一般,有的則象斜生的筍尖,可攀緣而上。每至冬季山巔積雪頗厚,猶如批上了一層銀白的素裝,而當雪住天晴,暖陽的光輝灑遍滿山的時候,石林就會反射出絢爛的光彩,與壯麗的古都互相輝映。如果三伏炎夏季節,等上峰頂會使人立刻有「清涼到此頓疑仙」的感覺。

四、龍池金魚

「郭外探芳徑,懸掛萬樹清。台高風氣肅,龍卧水華磬。翠閣凌霄漢,雪山列障屏。倚欄頻送月,瑤草媚沙汀。」這是明代張美寫的《九龍含翠》詩。詩中描寫了洛陽龍潭寺和龍池溝高台翠閣,池清花磬,蔥樹高懸,雪山列屏,且有幽曲芳徑相通的宜人佳景。此間便是龍池金魚一景的所在,具體位置在今洛陽西郊30里的辛店鄉龍池溝村。這里南臨延秋,北接龍潭寺遺址。據傳唐武則天曾在此修築避暑宮,因這里氣候涼爽,武則天繾卷遲遲不願離去,希望延長秋天季節,於是便取宮名延秋,延秋村也由此而來。這一傳說古籍中未見記載,而有記載的是此間屬隋唐西苑西牆最南一門名叫「迎秋門」。大概後來因「迎」,「延」二字形體相近,誤將「迎」寫作「延」,遂得名「延秋」而已。那麼龍潭寺和「龍池金魚」則是後世所建,與延秋宮並不相干。

龍池金魚的勝景,在龍池溝村以北的山坡上,村邊有一股潺潺泉水,順泉水上溯即可發現一池清幽的源泉,池周生長著油嫩的水草,或象水浮蓮,或象水仙花。詢問鄉民,謂此為「九龍聖母廟」,廟內原有三層大殿,殿內木柱上雕飾著滾龍,主神為「九龍聖母」,其實是南海觀音只類的佛像。殿前階下有龍潭,圍砌青石,樹以雕花石欄。潭中游戲著五色金魚,為天然所生,無需人工飼養。但是,龍潭寺至明代遭到了破壞,大書法家王鐸的《龍潭寺》詩寫道:「南別關河野寺行,澄潭猶在半崖傾。殘花不畫英雄淚,舊磬如聞鐵馬聲。龍去山空圓月古,狸穿冢斷淺雲橫。禪房灰劫須臾事,不獨元戎感慨生。」由此可見清初的龍潭寺已是殘垣斷壁,野獸出沒,荒廢不堪,一片凄涼的景象。所以抗日戰爭時期,這里成了日寇監禁民夫的集中營。現唯存一龍潭池,60年代池中又驚奇的生出嫵媚多姿的五色金魚,不幸有人竟用炸葯捕魚,致使金魚絕種。 龍池泉水終年保持在12攝氏度左右的恆溫,又加之池中生長著特殊水草,很適宜金魚的生活。倘若如今加以利用,放入魚苗,豈不美哉!

五、伊沼荷香

伊河,是洛陽境內的第三條大河,它從龍門入口,向東北蜿蜒曲回,經偃師縣境內匯入洛水。其沿岸溝渠縱橫,土地肥美,唐宋名人如李德裕,裴度,白居易,富弼,司馬光等的別墅都建在這一帶,其池沼花木之盛,屢見於詩人的歌詠,尤以荷花遐邇聞名。由於灌溉便利,至今伊河兩岸的村莊還是產藕的地方。每至夏季,村邊護寨河裡荷花盛開,微風吹來,清香四溢,沁人肺腑,使人會感到暑意頓消。

六、纏壑朱櫻

纏河是一條由北向南流的季節河,它從孟津入洛陽城,至老城東匯入洛河。當它穿過邙山時,兩岸峭壁聳立,溝壑深邃,民間便在溝底溝坡密植櫻桃,每至春天櫻桃熟時,滿溝滿壑,一望數里,千紅萬綠,煞是喜人。然而如今卻不見此景,到是在洛陽西北十餘里的王村溝,櫻桃溝繁衍發展起來。

七、午橋碧草

在今洛陽南郊的潘村,豆腐店一帶,相傳是唐代宰相裴度的別墅,當時稱為午橋庄。據《舊唐書。裴度傳》記載:太和九年(835年),宦官專權,他因受排擠,「治第東都集賢里」隱退。宅內築山穿池,竹木叢翠,有風亭水榭,梯橋架閣,島嶼回環,極都城之勝概。又於午橋創別墅,花木萬株,中起涼台暑館,稱為綠野堂。引甘水貫注其中,與亭台建築左右映帶,景色宜人。詩人白居易,劉禹錫及許多名士常在此酣宴從游,高歌放言。園內隨地勢高下長滿了如茵的青草,名謂「小兒坡」,他常使群羊散於坡上,白羊青草,相映成趣,於是他津津樂道:「芳草多情,賴此裝點耳!」此後午橋碧草便成了一景。

八、關林翠柏

洛陽城南15里的關林鎮,有一座紅牆碧瓦,規模宏偉的廟宇,據傳是埋葬三國時蜀將關雲長的首級的地方。從宋代以後關羽屢次被加封為帝君,所以叫「關帝冢」。據廟里碑記載,這座廟始建於明代萬曆二十四年(1596),現在有戲樓,大門,儀門,巍峨壯觀的大殿,二殿,三殿,鍾鼓樓多為明代建築,廟院內種植許多可合抱的古柏樹,蒼翠蓊鬱,遠遠望去,碧波重疊,好似一片綠海,因此,多少年來就成為人們傳頌的美景。

❹ 孟津縣有什麼旅遊景點

孟津是一個具有4000年文明史的中州名縣,是河洛文化的發祥地,有「河圖之源、人文之根」之說,龍馬負圖、伏羲畫卦、八百諸侯會盟、伯夷叔齊扣馬諫等許多重大歷史事件都發生在這里。「孟津」一詞由來已久,因夏朝為孟塗氏封國,謂「孟地」,其地置津、故稱「孟津」。洛陽被稱為13朝古都,其中有6個朝代都定都在孟津。龍馬負圖寺、王鐸故居、漢魏故城等40多處古文化遺址被列為國家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古人以「生在蘇杭,葬在北邙」為榮,在孟津北邙山上留下了以漢光武帝劉秀為代表的500多個」。約在四五千年,人文之祖伏羲就來到這里,帶領先民漁獵生息,畫八卦,造書契,正人倫,結束了結繩記事的蒙昧時代,開創了人類文明的先河。現在孟津龍馬負圖寺內的數十通古代石刻,生動地記載著這一久遠的神秘故事,成為炎黃子孫尋根問祖的神聖之地。歷史上許多帝王將相,文人騷客,都曾在孟津這片皇天厚土上生息創業,吒吒風雲,創造出博大精深的東方文明。武王興兵伐紂八百諸侯會盟與此,劉邦在這里絕河亡秦,張衡在這里發明「地動儀」。大文學家賈誼、唐代著名詩人王維、一代名相狄仁傑,書壇泰斗神筆王鐸等,不勝枚舉的顯達名士,有的出生在孟津,有的長期生活奉職在孟津,創造了顯赫的歷史業績,留下了彪炳後世的千古美名。先後獲「全國素質教育先進縣」、「全國書法藝術之鄉」、「河南省文化先進縣」等榮譽。
旅遊景點:·黃河小浪底風景區·白雲觀·龍馬負圖寺·漢光武帝陵·王鐸故里·擬山園貼·邙山陵墓群·會盟荷花園·漢魏洛陽故城·魏家坡民居

❺ 濮陽是我國優秀的旅遊城市,那裡有幾個景點值得一去

戚城文物景區戚城文物景區

中原綠色庄園
市區周邊景區 世錦園 濮上園 鴕鳥園 八都坊 帝舜宮 中心閣 回鑾碑 子路墓祠 張揮公園 唐兀公碑 鐵丘遺址 瑕丘古跡 漢宣防宮遺址 高城古文化遺址 咸城古文化遺址 程庄古文化遺址 顓頊避暑地長樂亭遺址 濮陽海洋館 濮陽清真寺 濮陽耶穌教堂 濮陽天主教堂 姚家暴動紀念地(濮陽縣兩門鎮姚家村北街) 濮陽東北庄--中國雜技南故里 中原油田發現井碑 中華第一龍紀念地 南樂景區(中國倉頡文化之鄉) 倉頡陵 康王墳 谷那律墓 南樂牌坊 南樂文廟 南樂三娘子台 宋耿洛漢墓群(郝胥陵) 清豐景區(中國孝文化之鄉) 清豐亭 清豐普照寺大雄寶殿 中原紅都--單拐革命舊址(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冀魯豫軍區司令部舊址) 范縣景區 閔子墓 濮城遺址 十字坡遺址 李橋渡河處 鄭板橋紀念館 毛樓生態旅遊區 台前景區 將軍渡(劉鄧大軍強渡黃河處) 大河神祠 晉城遺址 玉皇嶺遺址 張庄排灌站 唐代鄉賢張公藝墓

❻ 孟津會盟鎮荷花節門票多少錢

8日上午,第三屆洛陽會盟荷花節在孟津會盟鎮扣馬村荷花園拉開...據了解,荷花節為期兩個月,門票10元
採納哦

❼ 洛陽有什麼古典園林

洛浦公園、牡丹公園、植物園、國花園等都是新建的,有一點古典的味道,但還不夠。白園和王城公園還差不多。
1、白園此處安葬著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又稱白冢。此園依山而建,峰翠水碧,秀麗古雅。白園坐落於洛陽市城南13公里處的龍門東山琵琶峰上。
2、王城公園是全國唯一的遺址公園,算是一個古典園林。

❽ 孟津會盟鎮如何去

會盟和常袋 分別是孟津縣的兩個鎮 不是一個地方 去常袋可以在火車站廣場坐83路公交車 到終點站下車,採摘節時有車在終點站接 要是沒車接的話 接著沿那條路走下去不到一公里 就是採摘葡萄園,或者在錦遠站坐到常袋或者鐵樓的車 就說到葡萄園下就好了!

❾ 洛陽靈山蓮花公園洗溫泉如何收弗

1,安裝清遠山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由清源山,靈山,29,三山景區,具有佔地62平方公里總面積,距離泉州只有兩公里的路程,中國東南沿海是我國著名的和旅遊勝地。
2。老君岩老君岩是現存最大的道教石 - 老君造像,清源山風景名勝區位於主要區域,刻於宋代,5.63米高的雕像,厚度6.85米,8.01米寬,上佔地55平方米面積的場地。浩然雕像,態度和藹,Binghuan盛光,充滿魅力的全空氣,被稱為宋代石雕藝術珍品。
3開元寺泉州開元寺位於西方,是福建省漢傳佛教寺院的唯一國家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寺廟的焦點。
4。東西塔的是中國現在的最高的塔雙石塔,位於西開元寺泉州城兩側,對「鎮國塔」,高48.27米東;西為「仁壽塔」,高45.06米。
5清凈寺清凈寺是伊斯蘭教的現存最早最古老的建築風格有阿拉伯文寺,位於塗門中間泉州市城市的街道。主要建築有大門,現有的建築,天壇,明善奉。
6天後宮天後宮是現有建築的最高水平,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年齡媽祖,位於泉州路,天後,被稱為「溫靈廟」之稱。
7聖墓教堂聖墓教堂是最古老,最完整的伊斯蘭聖地,位於山下湖在最後的腳下。
8承天寺承天寺又名台寺,位於南俊路,東,開元寺,寺,崇所謂的「三泉州市叢林。」
9冼公山洛江仙公泉州山(又名雙髻山)有35公里的北部郊區,遠離城市,南北朝齊的崇拜,「何九仙」的美稱。
10洛陽大橋跨海梁現存最古老的大石橋。位於泉州洛陽江東郊,是世界橋梁筏形基礎的開端。
11國外海事博物館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是目前唯一反映古代中國與外國海上交通專業博物館的歷史。
12 29山山位於29南安豐州,距泉州7公里。 29日,80多米的高山,也有一些是三峰北環拱,風景秀麗,有「36旅行」,被稱為「易嘶桃園隱藏,將路過的球迷。」
13鳳山寺旅遊度假區位於鳳山寺南安詩山鳳山山麓的領土。山鳳山寺是台灣著名的歷史的寺廟。
14鄭成功紀念館紀念館位於石井鎮,南安市,碑林佔地10畝。其三宮富有民族建築特色。位於南安市官橋鎮張村古民居建築
15蔡蔡的高級資深古民居,現有的中國式古建築16有序地分布在3公頃長方形地塊。
16冬宮冬宮寺現僅存光摩尼佛,摩尼教寺,位於晉江市,中國的桌山在南,始建於宋代紹興年間,初為一個名為草建設。
17安平縣安平橋橋是現存最長的古石橋,享有聲譽「天下無橋長此橋」,並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8東石寨東石寨在東石鎮,晉江市,和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故鄉石井鎮,南安市隔江相望,素有「南大門」之美譽。
19永寧寺永寧寺始建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建,現存建築為十五年清朝(公元1835年)重建。
20黃金海岸度假村
台灣旅遊,度假,休閑,娛樂,規劃佔地5500英畝,2000畝項目的總面積。
21海洋世界
22六勝,六勝塔的塔,又稱萬壽塔,因為石頭是位於石獅村海濱金釵山上,俗稱「石湖塔」,
23。阿姨姑嫂塔的塔被稱為「關塔」或「長生塔」,為南宋紹興中期介導的特殊僧侶間建成,是著名的台灣和南太平洋島嶼,古老的寶塔。
24,惠安縣崇武崇武古城是一套古老風景秀麗的海濱風光,歷史文物,民俗風情,在旅遊景區的一大特色的雕刻藝術。
25清水岩千年古觀清水岩安西縣位於蓬萊山的西北部。
26郗迷嗯(安溪)生態旅遊區
郗眯嗯生態旅遊區位於安溪與同安交界處,距泉州,廈門和48公里80公里,是漂流,攀岩運動的集合,野外生存,野外,蹦極,滑索,狩獵等生態旅遊,休閑度假,溫泉康復於一體的旅遊區,溫泉,峽谷,怪石,瀑布,游泳池,溫泉整個區域。安溪清水岩,中國茶,茶葉大公園都離這里不遠。
27董菇鵪董估諳
橋橋,古代「通仙橋」懸卧於永春鄉湖洋溪,距今800年後。橋長85米,寬5米,有兩套五桿洞,六墩,用輝綠岩和大型建材,是長廊屋頂梁橋,宋代橋梁建築的較完整的特點,具有獨特的建築風格。
28生態旅遊區
牛姆林牛姆林,又稱牛蒂姆·希爾,因為「勢若牛農場,因為懷上了身孕崽」的名字。它位於永春縣的鎮,下洋,是保存最完好,最具特色的原始森林群體,被譽為閩南地區「台灣西雙版納」,是台灣第一家省級自然保護區,是目前國內唯一的生態泉州旅遊區。
29舊縣
德化縣九仙山,山綿延,九峰並峙,故名九仙山,是著名的旅遊勝地和佛教的台灣人活動的場所之一。舊縣從德化縣城,海拔1658米和石牛30多公里,並稱閩中戴雲山三山。

熱點內容
雲南花卉背景 發布:2025-09-18 16:54:42 瀏覽:618
好聽的綠植花卉店名 發布:2025-09-18 16:45:09 瀏覽:640
綠植點綴 發布:2025-09-18 16:41:36 瀏覽:133
徐帆說煩白百合的視頻 發布:2025-09-18 16:39:08 瀏覽:818
丁香木學名 發布:2025-09-18 16:21:58 瀏覽:240
海棠來壓 發布:2025-09-18 16:18:53 瀏覽:903
浪花一朵朵書評 發布:2025-09-18 15:55:19 瀏覽:490
蘭花桶裝水 發布:2025-09-18 15:24:55 瀏覽:811
綠植區班牌 發布:2025-09-18 15:24:50 瀏覽:165
千竹花花語 發布:2025-09-18 15:23:16 瀏覽: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