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荷花背景
❶ 清平樂·村居的意思
【南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
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亡(wú)賴,
溪頭卧剝蓮蓬。
[編輯本段]【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máo yán dī xiǎo,xī shàng qīng qīng cǎo。
茅 檐 低 小 ,溪 上 青 青 草 。
○ ○ ○ ● , ○ ● ○ ○ ▲
zuì lǐ wú yīn xiāng mèi hǎo,bái fà shéi jiā wēng ǎo。
醉 里吳 音 相 媚 好, 白 發 誰 家 翁 媼。
● ● ○ ○ ⊙ ● ● , ● ● ○ ○ ○ ▲
dà ér chú dòu xī dōng,zhōng ér zhèng zhī jī lóng,
大 兒 鋤 豆 溪 東 , 中 兒 正 織雞 籠 ,
● ○ ○ ● ○ ○ , ⊙ ○ ⊙ ● ○ ⊙
zuì xǐ xiǎo ér wú lài,xī tóu wuò bāo lián péng。
最 喜 小 兒 亡 賴,溪 頭 卧 剝 蓮 蓬 。
● ● ● ○ ○ ● , ○ ○ ● ● ○ △
[編輯本段]【注釋】
1. 吳音:指吳地的地方話。泛指南方的方言。
2. 翁媼(ǎo):老翁、老婦。
3. 無(wú)賴:指頑皮,是愛稱,並無貶意。
4.清平樂:詞牌名,「樂」讀 yuè。(多音字)
5.相媚好:這里指互相逗趣、取樂。
6.醉里:醉意
[編輯本段]【背景】
��這首小令,是作者晚年遭受議和派排斥和打擊,志不得伸,歸隱上饒地區閑居農村時寫的,詞作描寫農村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生活,並不能說是作者對現實的粉飾。從作者一生始終關心宋朝恢復大業來看,他嚮往這樣農村生活,因而會更加激起他抗擊金兵、收復中原、統一祖國的愛國熱忱。就當時的情況來說,在遠離抗金前線的村莊,這種和平寧靜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並非是作者主觀想像的產物,而是現實生活的反映。
[編輯本段]【賞析】
上片勾勒出一個農家生活烘托出下片的內容。
��上闋頭兩句,寫這個五口之家,住在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裡,緊靠著房屋有一條流水潺潺、清澈見底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在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兩筆,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組成的清新秀麗的環境勾畫出來了不難看出,這兩句在全首詞中,還兼有點明環境和地點的使命。
��三四兩句,描寫了一對滿頭白發的翁媼,親熱地坐在一起 ,一邊喝酒,一邊聊天的悠閑自得的畫面,這幾句盡管寫得很平淡,但是,它卻把一對白發翁媼,乘著酒意,彼此「媚好 」,親密無間,那種和協、溫暖、愜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現出來了。這就是無奇之中的奇妙之筆。當然,這里並不僅僅是限於這對翁媼的生活,它概括了農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樂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義。
��下闋四句,採用白描手法,直書其事,和盤托出三個兒子的不同形象。大兒子是家中的主要勞力,擔負著溪東豆地里鋤草的重擔。二兒子年紀尚小,只能做占鋪助勞動,所以在家裡編織鳥籠。三兒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調皮玩耍,看他躺卧在溪邊剝蓮蓬吃的神態,即可知曉。
��這幾句雖然極為通俗易懂,但卻刻畫出鮮明的人物形象,描繪出耐人尋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兒無拘無束地剝蓮蓬吃的那種天真活潑的神情狀貌,饒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謂是神來之筆,古今一絕!「卧」字的用得極妙它把小兒天真、活潑、頑皮的勁兒,和盤托出,躍然紙上。所謂一字千金,即是說使用一字,恰到好處,就能給全句或全詞增輝。這里的「卧」字正是如此。
[編輯本段]【詞解】
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緊靠著潺潺流淌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一對白發老夫妻親熱地坐在一起用吳地方言聊天,還帶著幾分醉意。
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長滿了茵茵綠草。一陣吳音,絮絮叨叨,還帶著幾分醉意,親切,美好!這是誰家,一對白發蒼蒼,公公,姥姥。
大兒子在溪東豆地鋤草;二兒子在家編織雞籠;還有那調皮可愛的小兒子,正趴在草地上剝蓮蓬。
大兒子,在小溪東岸,豆地里鋤草。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手藝可巧!小兒子,趴在溪邊剝蓮蓬,一個逗人喜愛的頑皮佬。
[編輯本段]【評析】
��這首詞反映了樸素、溫暖而又風趣的農村生活的一個側面。全詞只有短短幾句,卻把一家農戶的環境氣氛和全家老少勤儉淳樸的勞動生活面貌都鮮明地勾勒出來,給讀者展示出一幅生動的農家生活畫面。
��在描寫手法上,這首小令,沒有一句使用濃筆艷墨,只是用純粹的白描手法,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作者能夠把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描寫得維妙維肖,活靈活現,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如若不是大手筆,是難能達到此等藝術意境的。
��在藝術結構上,全詞緊緊圍繞著小溪,布置畫面,展開人物的活動。從詞的意境來看,茅檐是靠近小溪的。另外 ,「溪上青青草、」「大兒鋤豆溪東」,「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四句,連用了三個「溪」字,使得畫面的布局緊湊。所以,溪」字的使用,在全詞結構上起著關鍵作用。
��在寫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這本來是農村中司空見慣的東西,然而作者把它們組合在一個畫面里,卻顯得格外清新優美。在寫人方面,翁媼飲酒聊天,大兒鋤草,中兒編雞籠,小兒卧剝蓮蓬,把一顆顆蓮子往嘴裡塞。通過這樣簡單的情節安排,就把一片生機勃勃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農村生活,真實地反映出來了。給人一種詩情畫意 ,清新悅目的感覺,這樣的構思巧妙、新穎,色彩協和、鮮明,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編輯本段]【改編】
一條清澈的小溪,潺潺地環繞著小村莊,向遠處流去。小溪兩岸長滿了碧綠的青草。一陣微風吹來,小草樂得彎下了腰。小溪旁,有一個低小的茅屋,一棵高大的柏樹長在茅屋的左邊,給茅屋前灑下一片陰涼。屋後長著一片濃密的小竹林。古人雲: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看來茅屋的主人是知道這句話的。圍繞茅屋的籬笆旁長著幾株南方特有的芭蕉。
低矮的屋檐下,一位白鬍子的老爺爺,雙手握著拐杖,向前探著身子,用吳儂軟語和老奶奶說笑,老奶奶一面縫著衣服,一面和老爺爺聊天。老爺爺笑著說:「今年真是風調雨順,肯定又是一個豐收年。」老奶奶也笑眯眯地說:「秋天,賣些糧食,扯些布給孩子們每人添一套新衣服。」他們有說有笑完全陶醉了,全然不知周圍發生了什麼事。
小溪的東面,他們的大兒子正在豆田裡鋤著雜草,期盼著黃豆快快長大。他頭上的草帽也擋不住太陽的熱浪,汗水一個勁的向下流。二兒子坐在屋前的地上用竹片編織雞籠,他正神情專注的為小雞們編織一個新家。最淘氣的小兒子趴在小溪旁的樹蔭下,一面望著滿池盛開的荷花,一面剝著手中的蓮蓬,把蓮子放進嘴裡.
[編輯本段]作者介紹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居士,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漢族人。 與蘇軾齊名,並稱蘇辛。有人這樣贊美過他:稼軒者,人中之傑,詞中之龍。劉辰翁《辛稼軒詞序》說:「詞至東坡,傾盪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出生時,山東已為金兵所佔。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出生前13年,山東一帶即已為金兵侵佔。紹興三十一年(1161)率兩千民眾參加北方抗金義軍,次年奉表歸南宋。一生堅決主張抗擊金兵,收復失地。曾進奏《美芹十論》,分析敵我形勢,提出強兵復國的具體規劃;又上宰相《九議》,進一步闡發《十論》的思想;都未得到採納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認真革除積弊,積極整軍備戰,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職處分,曾在江西上饒一帶長期閑居。光復故國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憤發而為詞,由此造就了南宋詞壇一代大家。為豪放派愛國詞人,與蘇軾並稱為"蘇辛".耿京聚兵山東,節制忠義軍馬,留掌書記。紹興三十二年,令奉表南歸,高宗召見,授承務郎。寧宗朝累官至浙東安撫使,加龍圖閣待制,進樞密都承旨卒。曾寓居江西上饒、鉛山達十餘年。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有《稼軒長短句》。
平生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一生力主抗戰,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顯示其卓越軍事才能與愛國熱忱,又與宋志士陳亮及理學家朱熹保持深厚友誼,與之砥勵氣節,切磋學問。抗金復國是其作品之主旋律,其中不乏英雄失路的悲嘆與壯士閑置的憤懣,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還以生動細膩的筆觸描繪江南農村四時的田園風光、世情民俗。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在蘇軾的基礎上,大大開拓了詞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後人遂以「蘇、辛」並稱。其詩文亦有足稱道者,特別是其文「筆勢浩盪,智略輻湊,有權書衡論之風」。
〔賞析〕
這首小詞近年來各種選本多已入選,有的選本還有簡單說明。如胡雲翼先生《宋詞選》雲:這首詞環境和人物的搭配是一幅極勻稱自然的畫圖。老和小寫得最生動。「卧剝蓮蓬」正是「無賴」的形象化。中華書局1979年出版的《辛棄疾詞選》雲:這首詞可以說是一幅農村素描。它寫得清新活潑,寥寥幾筆,就勾畫出清溪茅舍一家老小的生動情景,使人彷彿身臨其境。俞平伯先生《唐宋詞選釋》雲:本篇客觀地寫農村景象,老人們有點醉了,大的小孩在工作,小的小孩在玩耍,筆意清新,似不費力。上引諸家之說有一共同特點,即認為這首詞對農村景象是在進行客觀描述。我卻以為詞中也反映出作者的主觀感情,並非只在純客觀地作素描。基於這個出發點,對詞的文句就產生了不同的理解。比如上片第三、四兩句,我就認為「醉里」是作者自己帶有醉意而不是指農村中的「翁媼」。現將拙作《讀詞散札》第十二則轉引如下:辛棄疾《清平樂·村居》上片雲:……胡《選》及俞平伯師《唐宋詞選釋》本皆以「醉」屬諸翁媼,疑非是。此「醉里」乃作者自醉,猶之「醉里挑燈看劍」之「醉里」,皆作者自醉也。若謂翁媼俱醉,作者何由知之?且醉而作吳音,使不醉,即不作吳音乎?「相媚好」者,謂吳音使作者生媚好之感覺,非翁媼自相媚好也。蓋作者醉中聞吳語而悅之,然後細視諦聽,始知為農家翁媼對話也。此惟夏承燾先生《唐宋詞選》初版本注文得其解。(《學林漫錄》初集,頁一八七。)我以為,從含醉意的作者眼中來看農村的一個生活側面,比清醒的旁觀者在聽醉人說吳語要更富有詩意。退一步說,即使讀者不同意夏先生和我的關於「醉里」的講法,則此詞下片「最喜」二字的主語也該指作者,總不會是指白發翁媼。可見這首詞中作者的心情是開朗喜悅的。
茅檐②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③相媚好④,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⑤溪東,中兒正織⑥雞籠。最喜小兒無賴⑦,溪頭卧剝蓮蓬。
注釋
①村居:選自《稼軒長短句》。清平樂,詞牌名。村居,這首詞的題目。
②茅檐:指茅屋。
③吳音:作者當時住在江西東部的上饒,這一帶古時是吳國的領土,所以稱這一帶的方言為吳音。
④相媚好:互相說喜愛要好的話。
⑤鋤豆:鋤掉豆田裡的草。
⑥織:編織。
⑦無賴:這里是頑皮的意思。
古詞大意
房子是用茅草蓋的,屋矮檐低;門前有一道溪流,岸邊長滿青草,綠水青草相映,更顯得碧清可愛。不知是誰家的兩位斑斑白發的老夫妻喝過幾杯酒後,醉醺醺地用地道的土語對話,互相取悅,語調柔媚親昵。
大兒子在河東的豆田裡鋤草,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子,只有我最喜歡的頑皮的小兒子在河邊爬著卧著剝蓮蓬玩。
【譯詞】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
溪邊長滿綠綠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吳地方音,
聽起來溫柔面又美好--
那滿頭白發是誰家的公婆父老?
大兒,豆地鋤草身在河東,
二兒,正忙於編織雞籠。
最令人歡喜是小兒的調皮神態,
橫卧在溪頭草叢--
剝食著剛剛摘下的蓮蓬
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說明】
由於辛棄疾始終堅持愛國抗金的政治主張,南歸以後,他一直遭受當權投降派的排斥和打擊。從四十三歲起,他長期未得任用,以致在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饒市)閑居達二十年之久。作者長期居住農村,對農村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對農民也有較多的接觸。所以在《稼軒詞》中有一部分作品是反映農村生活的。其中,有風景畫,也有農村的風俗畫。這首《清平樂》,就是一幅著色的農村風俗畫。
上片勾勒環境烘托氣氛。開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幾筆便形象地描畫出江南農村的特色,為人物的出現安排下廣闊的背景。三、四句寫詞中出現的老公公和老婆婆,他們講話的聲音帶著醉意,愈加顯得溫柔婉媚,但是等走到他們面前時,才發現說話的已不是什麼年輕人,而是白發皤皤的老年人了。從"醉里",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詳,從"媚好",可以看出他們精神的愉快。
下片集中寫這一農戶的三個兒子,比較全面地反映了當時農村生活的各個方面,畫面在繼續擴展。整勞力在溪東的豆地里鋤草,半大的孩子在編織雞籠。詩人著力於"小兒"的描繪,共用了兩句,佔全詞四分之一篇幅。"溪頭卧剝蓮蓬"形象地刻畫出他無憂無慮、天真活潑的神態。對此,詞人感到由衷的歡喜。
這首詞具有濃厚的農村生活氣息,字里行間處處洋溢著作者對農村生活的喜悅之情,客觀上反映了作者對黑暗官場生活的憎惡。
這首詞是一幅栩栩如生、有聲有色的農村風俗畫
房子是用茅草蓋的,屋矮檐低;門前有一道溪流,岸邊長滿青草,綠水青草相映,更顯得碧清可愛。不知是誰家的兩位</PGN0352.TXT/PGN>斑斑白發的老夫妻喝過幾杯酒後,醉醺醺地用地道的土語對話,互相取悅,語調柔媚親昵。
大兒子在河東的豆田裡鋤草,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子,只有我最喜歡的頑皮的小兒子在河邊爬著卧著剝蓮蓬玩。
❷ 蓮花指和空心乳是什麼
蓮花指和空心乳是指兩張圖片。
這兩張是別有用心者PS合成的,即是假的。舉「蓮蓬乳」為例,其實那是一張乳房的圖片與荷花蓮蓬的圖片合成處理的:先將蓮蓬圖片縮小,然後將兩張圖作為兩個圖層放在一起用,將乳房那張用作背景,蓮蓬圖層放在上面,蓮蓬原背景透明化一點,修掉其餘部分,只剩下蓮子和裝蓮子的凹槽及立體陰影效果即可。空手指也可通過此法PS而成。
「PS」全稱為Adobe Photoshop,是一個圖像處理軟體。
Photoshop主要處理以像素所構成的數字圖像。使用其眾多的編修與繪圖工具,可以有效地進行圖片編輯工作。ps有很多功能,在圖像、圖形、文字、視頻、出版等各方面都有涉及。軟體可分為圖像編輯、圖像合成、校色調色及功能色效製作部分等。圖像編輯是圖像處理的基礎,可以對圖像做各種變換如放大、縮小、旋轉、傾斜、鏡像、透視等;也可進行復制、去除斑點、修補、修飾圖像的殘損等。圖像合成則是將幾幅圖像通過圖層操作、工具應用合成完整的、傳達明確意義的圖像,這是美術設計的必經之路;該軟體提供的繪圖工具讓外來圖像與創意很好地融合。校色調色可方便快捷地對圖像的顏色進行明暗、色偏的調整和校正,也可在不同顏色進行切換以滿足圖像在不同領域如網頁設計、印刷、多媒體等方面應用。特效製作在該軟體中主要由濾鏡、通道及工具綜合應用完成。包括圖像的特效創意和特效字的製作,如油畫、浮雕、石膏畫、素描等常用的傳統美術技巧都可藉由該軟體特效完成。
❸ 用油畫棒畫荷花,用水粉畫出背景,請問這是什麼繪畫方法
油水分離法,因為油畫棒不溶於水,所以用水粉刷的話不會覆蓋油畫棒
❹ 描寫植物的優美句子有哪些
1.白蓮似桃花燦爛綻苞而又雨摧不凋,似牡丹峨然噴放而又出泥不染;似迎春淡雅情深而又果碩不傲。
❺ 烙畫包括哪些
烙畫又稱燙畫,火筆畫,即用火燒熱烙鐵在物體上熨出烙痕作畫。烙畫創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時,注重「意在筆先、落筆成形」。烙畫不僅有中國畫的勾、勒、點、染、擦、白 描等手法,還可以燙出豐富的層次與色調,具有較強的立體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畫,因此烙畫既能保持中國傳統繪畫的民族風格,又可達到西洋畫嚴謹的寫實效果。使其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因而給人以古樸典雅、回味無窮的藝術享受。
構圖
烙畫在其長期的發展演變中建立了許多符合自身審美要求的構圖法則,在構圖上有「五字法」的形象性的概括描述「之」字是左推右讓、「甲」字是上重下輕、「由」字是上輕下重、「則」字是左實右虛、「須」字是左虛右實。種種法則,使我們在研究、學習烙畫構圖時有了較為明晰的思考方向。
布勢
烙畫是很講究布勢,即所謂「遠觀其勢,近觀其質」。有的畫雖然技術上很精到,但看上去卻雜亂無章,這正是對「勢」的把握不夠所致。如吳昌碩的《錯落珊瑚枝》, 主要的枝乾和樹葉構成大勢,單獨下垂的小枝構成小勢。畫中的局部形象越多,勢的把握也就越復雜,越難以控制,同時也就顯得更加重要。勢的存在形式可分為橫勢、豎勢、曲勢、斜勢、團勢、放射勢。
主賓
畫面的構成要有主有賓,更不能喧賓奪主,需要營造—個構圖中心,從而達到最充分地表現主體的效果。常用的方法有主體居前、主體居中、主體居大等。
取捨
形象素材過多會使畫面繁雜噦唆,畫蛇添足,削弱主題;過少則又不足以說明主題。取捨是相對的,取多少、舍多少,取什麼、舍什麼,要根據繪畫風格和畫家的個性追求具體分析,沒有硬性的規定。下面結合具體圖例來說明, 梁楷的《太白行吟圖》。此作構圖中除了主體人物之外,沒有其他任何襯托物象的呼應或說明,強化了李白胸懷天下又傲視權貴的人格品質及飄然欲仙的浪漫主義情懷。這時加什麼似乎都多餘,用抽象的虛化處理和「行吟」二字點題,足以將主題思想表現得淋漓盡致。
疏密
密就是凝聚,是畫面物象和線條的集中處;疏則反之。一幅畫的構圖,所畫各種物象及線條的安排應該有疏有密。從而產生有節奏、有彈性的藝術效果。「密不透風,疏可跑馬」,清人鄧石如非常形象地描述了畫面中「疏」與「密」的關系。如徐悲鴻的《泰戈爾》人物衣紋線條疏鬆,謂之「疏」;而背景則以較密集的枝葉加以襯托處理,謂之「密」。 「疏」得不當,會使畫面凌亂、鬆弛、沒有精神;「密」得不當,會使畫面板結、沉悶、滯重無光。要麼以點為密,以面為疏;要麼以面為密,以點為疏。不管是前者還是後者,關鍵的是要敢於和善於「疏」和「密」。「疏」有賴於「密」的安排,「密」有賴於「疏」的襯托,應該強調兩者的差距,形成疏密的強烈對比,這樣畫面才會有生氣。
虛實
太虛則畫面會感覺太空,稀軟無力,輕飄而無所歸依,必須以實補之定神;太實則又會造成畫面凝重阻塞,難有喘息之地,就要以虛來調節緩沖。應以淡者為虛,濃者為實。疏者為虛,密者為實。動者為虛,靜者為實。輕者為虛,重者為實。次者為虛,主者為實。白者為虛,黑者為實。潘天壽說:「吾國繪畫,向以黑白二色為主色,有畫處,黑也,無畫處,白也。白即虛也,黑即實也。虛實之關聯,即以空白顯實有也。」遠者為虛,近者為實。少者為虛,多者為實。
開合
一幅畫的章法常以「開合」作為構圖布局。所謂開合,也叫「分合」。「開」即是開始,「合」即是結尾的意思。開與合在畫面上是—對矛盾的統—體,猶如用筆,起筆為開,收筆為合;一幅畫中沒有開、合也不行。如齊白石的《松鼠葡萄》, 自上而下展開的葡萄決定了畫面的起筆和走勢。這個起筆之處即為開;葡萄藤至下方微微上仰,有收的感覺,一隻松鼠更像—個結尾的句號,收住畫面的走勢,稱之為合。—幅畫中有貫穿全局的大開合,同時還有若干小開合。小開合要服從大開合的指向,並起到豐富畫面構成的作用。有開勢就要有收勢,只有開合處理得好,畫面才具有完整性。
空白
空白在這里並不是「沒有」的意思,而是同形體、線條、色彩—樣,構成畫面特殊的有機組成部分。正所謂「筆不到而意到,意不到而神到」。傳統葫蘆烙畫差不多都留有空白。清鄧石如說:「字畫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通風,常計白以當黑,奇趣乃出。」如錢杜的《人物山水圖》冊頁中,小船周圍的空白代表水。圖中的「空白」只能被聯想為「水」,而不可能引起水以外的任何其他的形象聯想。葫蘆烙畫對空白的認識是十分豐富的。—般有如下幾種存在方式:表示天、地的地方。如唐寅的《秋風紈扇圖》。有雲霧和水流的地方,如范寬的《溪山行旅圖》。於繁密的地方。如原濟的《游華陽山圖》, 松石叢林茂密之處留有若隱若現的空白,使畫面虛實相生、透氣靈動。 主體周圍。如郎世寧的《松鶴圖》,作為畫面主體的白鶴以及上部的松針的周圍留出空白,以突出主體。不畫背景.如《太白行吟圖》。形式美的需要。如董其昌的《秋興八景圖》,作者有意識地用空白擠出線狀形體,構成豎構圖中的橫向趨勢,層層推開,形成蒼秀雅逸的高遠意境。
對比
畫面上幾乎所有構成因素都和對比有關,都要注意它們的大小、長短、遠近、高低、剛柔、動靜、明暗、曲直的變化。對比在構圖中的表現:疏密對比,如任熊的《花卉圖冊》,大片花葉居於左上角,鎮住畫面,一枝「牽出」小鳥,疏密安排有致。虛實對比,如樊暉的《溪山遠眺圖》 。 聚散對比,如齊白石的《絲瓜青蛙》,畫面上方的絲瓜、藤、葉聚在一起,下面的青蛙散處開來,使畫面構成豐富而富有變化。大小對比,如郭詡的《牛背橫笛圖》 ,一牛一童,一大一小,形成鮮明的形象對比。高低對比,如齊白石的《三千年之果》 ,兩個大仙桃,一高一低,錯落有致。如果把仙桃平放,畫面就失去節奏了。 色彩對比,如於非暗的《白玉蘭》 ,泛紫的深藍底色上是乳白色的玉蘭花,再配上兩只橘黃的鶯鳥,強烈的色彩對比使畫面艷麗明快,充滿生機。動靜對比,如李迪的《雞雛待飼圖》 ,兩只雞雛正等待餵食,一隻靜候,一隻舉身扭頭,稍顯不寧,動靜結合,妙趣橫生。曲直對比,如齊白石的《松鳥》,粗壯的松樹干為直,小松枝彎曲過來,打破了樹乾的挺直,使畫面生動自然。形象對比,如李方膺的《風竹圖》 ,竹葉為點,竹竿為線,石為面,點、線、面相結合,增加了畫面形象的多樣性。
均衡
造型藝術中的均衡,就是要利用不同分量的形體、色彩、結構等造型因素,在畫面上達到力的平衡,以求得莊重、嚴謹、平和、完美的藝術效果。畫面中求得均衡的方式很多,如:利用物象的屬性。有生命體與無生命體相比,前者重,後者輕。在構圖中,可以利用這種屬性來取得畫面均衡。如高劍父的《蝙蝠迎風圖》 ,畫面中的景物——樹枝、月影以及畫家的題跋全部集中在右方,左上角僅有一隻蝙蝠,但畫面依然取得了平衡效果。利用色彩的比重。畫面的一方色彩濃艷集中時,在相應的反方向要有所呼應。如齊白石的《荷花蜻蜓圖》 ,右下角印章的一點碎紅與左上角的荷花形成呼應。利用力的走勢。當畫面主要的力的走勢偏向一方時,可以用輔助力的走勢拉回,以求得均衡。利用運動和視覺方向。如徐悲鴻的《奔馬》 ,馬向左前方賓士,由於運動方向的慣性,視覺上需要留出一定的空間,才能使畫面保持均衡。利用物體的大小、繁簡。如張大千的《花鳥》 ,畫面中大而繁的物象都布置在左邊,右邊「壓秤」的是一隻小鳥和幾片艷紅的樹葉,大小有別,繁簡有致,使構圖富有變化。
色彩
色彩的使用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色彩的和諧。如任頤的《雀聲藤影圖》 ,設色單純柔和,對比含蓄。色彩的對比。色彩有冷暖、明暗之分,有動靜、收放之別。一般地說,冷色比較靜和收斂,暖色反之。如吳昌碩的《天竹水仙圖》 ,上方是紅色的天竹花,下方是大塊綠色的水仙,一冷一暖,使畫面色彩華麗、動靜有致。色彩的分布。色彩要有呼應。如吳昌碩的《花卉》,右下角兩朵黃花,色塊大而濃艷,上方水仙的花芯散點了一些淡淡的黃色點與之遙相呼應,使畫面色彩結構穩定。主色與副色的關系。如齊白石的《荷花蜻蜓圖》,以墨色為主色,托出一點花紅,色彩布局干凈利落。墨色。葫蘆烙畫的色彩由兩大要素組成:一是顏色,二是墨色。古人雲:「墨分五色。」如李方膺的《鯰魚圖》 ,全圖以墨色為本,濃淡虛實,趣味橫生,具有極強的表現力。
背景
背景在處理上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選取素材要符合主題思想的需要。背景是主題內容的補充部分,必須是有助於創造具有典型意義、典型環境、最能說明和延伸畫面主題思想的內容。素材選取不當,會削弱主題的思想性。背景素材在使用量上要精練、純化,並非多多益善,不要把與主題有關的素材都搬到畫面中。布局要合理。背景一般是布置在畫面主體的後面。在具體使用中,所選景物與主體銜接時也會延伸至其左右,甚至相互交織滲透,這時—定要注意畫面結構上的主次關系。如齊白石的《蛙聲十里出山泉》 ,蝌蚪雖小,但在周邊環境的擠襯中卻顯得十分搶眼。注意背景與主體在繪畫諸因素上的對比關系,如色彩對比、黑白對比、強弱對比、虛實對比、繁簡對比等等。注意背景在畫面中的非主體的從屬地位,要以襯托主體為目的。如徐悲鴻的《四喜圖》中,背景是在風中搖曳斜拂的柳枝,很好地襯托出喜鵲嬉戲的場景。用色彩襯托。俗話說:「紅花還得綠葉配。」有了綠葉的襯托,才更顯出花兒的美麗、紅艷。但這里的綠葉畢竟是紅花的背景,因為烘託了主體才具有了價值和審美性。背景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有象背景,一類是無象背景。所謂有象背景,是指主體以外的畫面空間都由具體的物象組成。作為背景的物象可以是人、動植物,也可以是風景,它們在畫面中與主體一起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無象背景與有象背景正好相反,主體形象之外的畫面空間沒有具體的形象,或用顏色平塗,或全白全黑,或用筆觸及其他抽象效果作為襯托。上述兩種方法在創作實踐中是可以靈活運用的。在一幅作品中,部分用有象背景、部分用無象背景來襯托主體形象,同樣可以達到非常好的藝術效果。如潘天壽的《蘭花圖》 ,以山石、苔點襯托蘭花,這是有象背景;而山石、蘭花之外大面積的空白則是無象背景。
裝飾性
烙畫與真實再現客觀對象的西方繪畫不同,它是以現實對象為基礎,而又不局限於生活中的形體和色彩的真實性。誇張、變形、定型化、規律化以及鮮明的節奏感等是葫蘆烙畫形式表達的基本特點。這些裝飾性特點在構圖中也有所反映:畫面構成的裝飾性。如任薰的《閨中禮佛圖》 ,均衡、對稱、平面、規律等裝飾性因素在構圖中運用得十分完美。人物組合的裝飾性。如宋代佚名的《八十七神仙卷》 ,畫中的人物形成一種規律性的動態組合,從而表現出一種強烈的裝飾美感。線條組織的裝飾性。如《八十七神仙卷》,畫中有規律的豎向線條,同樣加強了畫面構成的裝飾性美感。色彩構成的裝飾性。如於非暗的《白玉蘭》,用鮮艷濃重的純原色(或接近原色)以及對比色勻凈平塗,使畫面單純明快,具有強烈的裝飾效果。細節描寫的裝飾性。如宋佚名的《桃花山鳥圖》中,花瓣的輪廓、葉子的筋脈及鳥羽結構的有規律的勾勒描繪,充分體現出精微的裝飾意味。圖案花紋的裝飾性。如周昉的《簪花仕女圖》 ,對畫中婦女衣著上花紋的表現並不考慮轉折、重疊所形成的透視變化,而是以平面構成的裝飾手段來處理,別有一番韻味。構圖中的裝飾感,還在於巧妙地分布畫面大小各塊的位置以及使畫面節奏感更加明快的各種裝飾元素。
題款及鈐印
題款及印章的使用方式是靈活多變的,一般要了解的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款式。款可分上款與下款。上款多寫畫的歸屬者,下款多為作者姓名和作畫時間、地點等,兩者合稱雙款。只題下款的也叫單款。題長篇大論的款識的叫長款。題兩處或兩處以上款識的叫多處款。如果畫面構圖已經很飽滿,也可只題姓名或—枚印章,這種款叫窮款。這里提到的「款識」的「識」,指題目的說明部分,內容有考證、評論、贊詠、抒情、記事之類,體裁則散文、詩詞等都可以。長短。題款的長短可根據畫面需要來定:追求畫面空靈的可只題窮款,如朱耷的《荷花小鳥圖》;追求構圖飽滿的可題長款或題多處款。位置。題款要根據畫面的空白而定,重要的是形式美的需要,可根據如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題款與「開合」的呼應關系:一般以畫中物象為開,題款印章為合。如朱耷的《游魚圖》。題款與疏密虛實的關系:畫中過疏的地方,可令其密,如李方膺的《竹石圖》,畫的右下方虛空,可用題跋和印章充實,或密中求密,疏中求疏,均可以題款和印章加以調劑。 題款與重心的關系:一幅完整的繪畫作品,無論怎麼追求奇險,最終還是要歸於穩妥平正,如朱耷的《菊花》,一枝菊花向左而傾,如果沒有題跋、印章在右側壓住陣腳,畫面就會失去平衡。 題款與色彩的關系:如任預的《荷花圖》 ,用淡墨畫荷花,雖清雅秀麗,總感到畫面上缺點什麼,兩方朱印就起到了提神點色的作用。方向。題款的文字排列方向一般按自上而下、從右到左的規律。豎向構圖多用豎式題款,橫向構圖則多用橫式題款。字體。字體要根據繪畫風格來定,宜用楷書、隸書、篆書。字體的風格要與畫風協調,大小要與畫幅大小相適應。印章。印章分名章和閑章兩類。名章多用於款識之後,閑章可根據畫面構圖需要隨機使用。有時在畫面上題長款,在開頭一兩字的旁邊可用印章與款末名章相呼應,稱為引首章。引首章多為長方形。在畫面左、右下角可蓋壓角章。此外,印章還有朱文和白文之分。朱文較輕,白文較重,使用時也要結合畫面的風格意境和色彩搭配等需要來合理安排。如朱耷的《鴨圖》 ,左上方空白處鈐兩方白文印,右下角鈐壓角章。總之,題款、印章進入畫面之後,使烙畫的經營位置有了更多的靈活性,形式結構更富於變化、更趨於完整且更具有民族特色。
選料
烙畫大多是以木板進行創作的。一般以紋理不是很明顯的椴木板為佳。因其色澤潔白,木質細膩、紋理不太明顯。適合烙多種題材。可根據個人愛好、習慣以及題材的需要來選擇。烙山水、花鳥畫所需的木板質量一般要求不嚴格,各種木板均可採用。烙人物肖像畫或某些特定題材的作品時就要精心挑選合適的木板。如表現膚色比較粗黑的人物肖像,可選擇質地略粗、色調沉著的木板;表現青年婦女或兒童肖像可選用質地細膩、色澤潔白的木板。烙素描效果的畫,所選用的木板質量要高,以面無疤痕、色澤一致的木板為上乘。
拓稿
對於沒有一定功底的烙畫愛好者來說,拓稿是他們進行烙畫底稿最好的辦法,可把選好的圖案列印在紙上,用膠水把復寫紙粘在圖案後面,用膠帶把制好的拓稿粘在需要烙畫的木板上,用筆把圖案描一遍,選好的圖案就會很輕松的復制到木板上了。把稿子拓到木板上,最好用陳舊的復寫紙。新的復寫紙不但污染木板,而且留下沉色的印痕,烙畫時是比較難擦掉的,會影響畫面效果。新的復寫紙可用軟紙將其表層的顏色輕輕擦去,然後放在陽光下經過曝曬再用。另一種方法是:用速寫鉛筆在白報紙上均勻地塗上鉛粉,用它來代替復寫紙比較理想。用炭鉛筆和棕色炭精棒塗比較快,塗好以後用軟紙和軟布輕輕擦一遍,炭粉既牢固又均勻。也可以在稿子背後直接塗上炭筆粉,但不要塗得過深,以免弄贓木板。用這種復寫紙印出的痕跡,在烙完畫以後很容易用橡皮擦去。把畫稿與木板對好,用膠帶粘好防止移動。用硬鉛筆沿著畫稿的輪廓和結構拓印。不需要很細致的描繪,只表示出線的精確位置,注意不要有漏拓的地方。
臨摹
是學習傳統的有效方法之一。對於古今較好的作品,通過分析研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學其用筆設色及構圖的各種技法,而不是表面地模仿其面貌。臨摹可以避免走彎路。將臨摹時吸收的技法,運用到寫生創作中,根據不同的對象採取不同的表現方法,就可以創造出更多更新更好的表現方法。
❻ 沙發背景牆掛哪種畫最好
客廳沙發背景牆裝飾畫風水——山水
裝飾畫中多以山水為題材,表現的是人與自然相互融合的和諧景象。從風水上來看,如果在客廳沙發背景牆上裝飾山水畫,那就能給客廳帶來祥和之氣,可以給整個家庭帶來安寧與幸福。比如掛高山瀑布一類的裝飾畫,可以增添客廳的磅礴之氣,而選擇小溪流水,就能營造出一種田園的自然風格。
客廳沙發背景牆裝飾畫風水--字畫
在客廳內,字畫的運用是最多的。如果在客廳沙發背景牆上裝飾字畫,就會讓整個客廳顯得高雅脫俗,可以彰顯主人豐富的文化素養與品味。坐在客廳內,每天抬頭就能欣賞到字畫,可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讓人的身心感到愉悅與舒心。
如果你還在煩惱客廳沙發背景牆上掛什麼裝飾畫?不如試試以上4種裝飾畫,山水畫、動植物畫、人物畫以及字畫。相信只要牢記於心,定能為自家的客廳找到最合適的裝飾畫。
客廳沙發背景牆裝飾畫風水——人物
人物畫主要體現的是人文氣息,反映的是人類社會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我們可以在客廳沙發背景牆上裝飾全家福,這樣既可以給來賓展現生活的幸福之感,又可以給整個客廳增添一種溫馨的感覺。如果在背景牆上掛創意的素描像,就會顯得非常具有趣味性,流露出人文關懷與時尚氣息。
客廳沙發背景牆裝飾畫風水--動植物
提到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肯定少不了動植物畫。如果在客廳沙發背景牆上裝飾動植物畫,那就能給客廳帶來生機與靈動,使得整個客廳顯得非常有活力。像一些一枝獨秀圖、、駿馬奔騰圖、花團錦簇圖,都帶有很好的寓意,將這些掛在客廳沙發背景牆上,就能給整個空間帶來吉祥之氣,有利於提升宅運。但並不是什麼裝飾畫都可以掛,像一些兇猛的野獸畫或是日落西山的蕭條畫就不行,會給家宅帶來厄運,使得整個家庭情緒低落、一蹶不振。
本文內容希望能幫到您哦!
❼ 陳耀的作品簡介
《金陵十二釵》全圖為十二幅系列剪紙,內容為名著《紅.樓夢》中正十二裙釵。畫面設計嚴謹、文學性強、製作精良、線條流暢。作品重點突現「工」和「藝」的結合,其細微程度,令人折服,為剪紙工藝中不可多得的收藏品。本作品被南京曹雪芹紀念館作為精品珍藏。同時被美國洛杉機一博物館收藏。
《一世大吉》又名《我和媽媽喂雞忙》畫面表現為一對母女喂雞的生動場面,二十隻雞造型各異,栩栩如生。雞在民俗中諧音為「吉」,畫中十四隻大雞,寓意為一世大吉。構圖新穎,不落俗套,可視性強,張力大。為家庭裝飾優選,此作品在中國農民畫大賽中獲銀獎。二000年中國六藝節中,作為組委會對外推介的唯一剪紙作品。二00四年參加省政府中法文化交流展.當日即被高價售出。
《連年有餘》畫面主體為一對大鯉魚,粗獷豪放。周遍穿插八個小魚精巧玲瓏。將南北不同風格絕妙結合,畫中的荷、蓮蓬、水浮蓮,取其「連年」之音及合歡和諧之意,魚則諧音為富裕多餘。整個作品為連年有餘,和和美美。表現人們祈求豐收渴望幸福。此作品在國家省市大賽中均獲過獎,並流傳全國各地,還被一些學校收為教材。2004年參加中國外交部組織的赴日本交流展。
《蝶中蝶》此圖採用傳統南京剪紙畫中畫的形式,大蝴蝶中點綴著許多形態各異的小蝴蝶,並穿插各種花卉圖案。表示花蝶相戀, 男女相愛。圖中心牡丹象徵財富,蝴蝶諧音「無敵,寓意著財源滾滾, 無人可比。蝶又與耋同音, 指長壽之意。作品以諸多吉祥元素, 表達人們祈求幸福安康的美好祝願。整體圖案黑白有序,陰陽相融,裝飾味很強。在全國展覽中多次得獎。
《孔雀爭艷》圖案中兩只雄性孔雀在爭相鬥艷,畫面生動活潑,做工精良細膩,製作時刻制了幾萬刀,體現了作者良好的耐力與毅力,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優秀的製作技巧與功夫,將剪紙工藝推至極致。孔雀圖是我國傳統的瑞祥圖案,寓意人們吉祥幸福、家庭美滿。此圖多次在大型展覽中獲獎,並被南京孔雀館收藏。
《清明上河圖》本圖以為國寶級名畫為藍本,節選其最精彩的一段,畫面氣勢宏大,立體感強。剪紙為整幅剪紙無拼接處,絲絲相連縷縷相接,精巧無比,在剪紙作品中為巨幅剪紙。具有極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此作品為中國詩畫協會收藏。
《蝶戀花》圓圖,用近百隻蝴蝶和花卉組合圓形圖案。具有較強的觀賞效果。圖案運用民俗中的諸多吉祥元素表現主題。首先,蝶戀花表示夫妻情感,缺一不可忠貞不渝。牡丹喻富貴,蝴蝶諧音無敵,即富貴無比,財源不斷。蝶又音「耋」,意長壽。本作品為收藏、裝飾、送財之佳品。作品2004年獲中國江蘇工藝美術最高獎大阿福金獎
《大富貴》作品運用民俗中吉祥美好的元素表達吉祥富貴的意思。作品寓意:大公雞喻大吉大利,吉祥如意,石頭喻壽比南山,竹子喻步步高升,牡丹花蝴蝶喻彩蝶戀花,富貴無敵。芙蓉花喻榮華富貴,白玉蘭喻金玉滿堂,整個作品為金雞報曉, 金雞報曉, 雞鳴富貴。作品曾被眾多媒體報道。在中國第二屆民間藝術博覽會上得獎。
《旺年》:作品以一隻可愛的狗為主體,狗叫汪汪,取其旺旺之意。比喻人旺、才旺、運旺。牡丹喻富貴,蝴蝶諧音無敵,意富貴無比,天下無敵。兩只喜鵲、梅花意雙喜臨門,喜上眉梢。蝙蝠、銅錢,意福在眼前。柿子、如意,意事事如意。壽山石,意壽比南山。作品於元旦《揚子晚報》發表。參加北京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成果展,並在中央電視台、中國文聯大聯歡中展出。
《富貴吉祥》:運用民間民俗中狗旺,守財寓意進行創意,畫面裝飾性強,圖案飽滿,內容祥瑞,耐看明了。狗年大年初一發表於《新華日報》《揚子晚報》,在初一至初七時段連續在報眼位置發表,得到觀眾的好評。吉祥寓意有:大富大貴,富貴無敵,福在眼前,雙喜臨門。旺旺狗喻人旺,財旺,運道旺。作品榮獲笫十三屆中國藝術博覽會銀獎
《南京人民祝福奧運》作品運用梅花作為圖案外廓造型,梅花代表南京。竹,諧音「祝」。蝠,寓「福」。加上奧運標志,組合成南京人民祝福奧運。柿子,比喻萬事如意。祥雲表示吉祥。松竹梅歲寒三友,比喻全世界熱愛和平,熱愛奧林匹克的人們都是朋友。另外還有雙喜臨門,喜上眉梢,五福呈祥的寓意。
《富貴團圓》:作品以牡丹, 蝴蝶來表現富貴主題,牡丹花象徵富貴,與蝴蝶組合會形成富貴無敵,彩蝶戀花,花開富貴,耄耋長壽等吉祥寓意。圓形圖案突出彰顯團圓美滿的意境。
《連連奪冠》:作品以大公雞和雞冠花構圖,在吉祥民俗中寓意官上加官,在當今社會, 這個說法顯然不太合適,我們根據民俗取意為連連奪冠。畫面中雄雞振翅高歌,鬥志昂揚,給人們以雄起., 奮進, 和鼓舞的力量。畫周圍連續裝飾雞冠花,, 與雞冠相得一彰, 在傳統的基礎上創出新旁意。
《福鼠迎春》:作品以吉祥鼠為主題,, 配上牡丹, 蝴蝶, 蝙蝠, 柿子, 如意等, 立意花開富貴, 富貴無敵, 蝶戀花, 事事如意,福鼠迎春。作品生動形象,裝飾性強,讓福鼠更加可愛近親,招人喜歡,成為收藏,送禮的佳品。
《金豬納福》:作品根據南京剪紙風格花中套花,憨厚豐潤的特點創作構圖, 一頭憨態可掬的胖豬裡面,有六頭活潑可愛的小豬穿插在花叢中, 而小豬們的外框又是一頭白色的小豬,這樣圖案共有八頭豬。八寓意發, 豬代表財富,牡丹象徵財富,另大豬耳朵象壽桃,鼻子象元寶, 額頭象壽星, 身上遍布如意紋。作品寓意富貴如意, 福壽雙全, 金豬納福。作品於《新華日報》《揚子晚報》發表。
《白蛇傳》:作品取材亍傳統故事白蛇傳中斷橋借傘的故事。人物形象生動豐滿,人物關系互應傳神,背景層次清楚細膩,製作技巧精緻流暢。作品榮獲江, 浙, 滬民間藝術手上功夫大賽金獎。
《金鼠獻福》:作品將老鼠偷蛋的傳說移植進畫面,一隻老鼠仰面向上抱起一個蛋, 另一隻老鼠拖著同伴的尾巴, 不過這不是偷蛋, 而是將福蛋獻給人們。畫面中有蝴蝶. 牡丹. 石榴. 荷花.元寶. 雙魚. 如意. 蝙蝠. 等元素,他們相互組合, 形成富貴無敵, 黃金萬兩, 連年有餘, 萬事如意, 雙福臨門, 和合美美等吉祥祝福。新年於《新華日報》發表。
《剪個窗花祝奧運》:畫面由一個剪窗花的小女孩為主體兩邊的窗格貼滿窗花, 有連年有餘, 萬象更新, 雙喜臨門, 福在眼前, 平安如意, 奧運徽標放在第一個, 表示我們對奧運年的諸多祝福, 一隻花貓要去抓女孩手中剪出的老鼠, 給作品添出一份溫馨, 一份樂趣, 作品發表於金陵晚報。
《祝福奧運》:作品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進行有機的結合。中間是奧運會徽,兩側是南京市花梅花, 梅枝上的喜鵲為喜上眉梢, 雙喜臨門, 兩群飛舞的鴿群, 代表綠色奧運, 和平奧運, 五個蝙蝠對應五個奧運福娃。牡丹蝴蝶喻富貴無比, 柿子如意指事事如意, 畫下面是各種體育競技項目的造型, 象徵奧林匹克的精神。作品在《新華日報》《南京日報》發表。
《豐收時節》:作品表現農民豐收時節在田間勞動的情景, 椐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線條色塊的布局和繁簡很好地烘托主題, 人物的勾畫和神態也生動到位。作品發表於《南通日報》。
《慶祝國慶》:作品以各族人物載歌載舞慶祝國慶為主題,背景襯托工業. 農業. 科技. 軍事內容的畫面。表現我們國家欣欣向榮, 繁榮昌勝。全國人民無比自豪, 熱烈慶祝祖國母親的生日。作品發表於《南通日報》。
《金猴獻福》:作品主要表現兩只一大一小的猴子背著壽桃獻福的情景, 桃子很大很沉重, 表示幸福多多且來之不易, 畫面上還有雙喜臨門, 喜上眉梢, 五福捧壽, 福。在眼前, 福壽雙全, 花開富貴等。用了許多吉祥元素來豐富主題。作品發表於《揚子晚報》。
《大展宏圖》。作品主體是一隻展翅高飛, 凌空翱翔的蒼鷹, 它鬥志昂揚, 一覽眾山小。作品激勵人們胸懷大志, 勇於拼搏, 大展宏圖之志, 也祝願人們事業有成, 蒸蒸日上。此作品為江蘇衛視非常周末而作。
《拼博》:作品為殘運會而作。一位女運動員座在輪椅中, 手捧獎杯和鮮花向國旗獻禮。背景以橢園跑道貫穿起各種運動員的身影。布局嚴謹, 構思巧妙,充分展現了殘疾人運動員自強不息的頑強精神。
《貓趣》:作品重點表現貓的神態和眼神, 大膽運用簡約的手法表現貓身上的皮毛感, 目光炯炯有神,直視前方。畫上方的兩只小鳥也很生動。作品主體突出, 布局合理, 給人充分的想像空間。
《祝福十運》:作品運用諸多元素表達人們祝福十運會的願望,畫面中有十運徽標, 十運會吉祥物小金麟, 南京奧體中心建築外景, 再用體育運動埸跑道串起各種運動員剪影, 構思聰明, 感染力很強, 作品在《新華日報》《南京日報》發表。
《黨的生日》:作品用對稱的手法表現慶祝黨的生日的熱鬧埸景, 兩對男女孩子手捧壽桃向黨獻禮, 畫面中還有萬年青, 蝙幅, 喜鵲, 梅花, 禮花等, 表達了人們對黨的祝福, 人物造型生動可愛, 畫面設計精巧。在江蘇省美展中獲獎。
《瑞桃獻壽》:作品運用傳統的手法表現主題, 一隻碩大的桃中有兩位仙子獻壽, 周邊有五福臨門. 福在眼前. 祥雲環繞, 喜慶吉祥。畫面背景中有成群飛舞的仙鶴,有喜鵲, 梅花鹿, 比喻松鶴延年. 雙喜臨門, 福祿壽喜等, 更添喜慶氣氛。作品在中國長壽藝術節美展中獲金獎。
《全家福》:作品是為一家三口人的生肖而創作設計的, 爸媽屬馬, 孩子屬羊。畫面中爸爸身處領頭人地位, 頭還轉顧妻兒, 媽媽與孩子頂頭戲耍。一家人相親相愛, 其樂融融, 將親情演譯得淋漓盡致。畫中還用蝶. 花裝飾. 寓意蝶戀花, 富貴無敵。
《立體花》:作品打破傳統理念, 創出新的立意。傳統剪紙是平面設計不能表現立體感, 而本作品運用素描透視關系來表現花草葉面翻轉捲曲, 具有很強的現代感和寫實感, 是一幅將傳統改革創新的佳作。
《黑色蝶戀花》:作品一改傳統紅紙製作花蝶的風格, 用黑白來表現, 設計時將版畫. 國畫的意境用於其中。製作時將黑白相套的手法充分表現。給人耳目一新。在兒時成功參加江蘇省首屆民間工藝美術作品展。
❽ [轉載]【我是怎樣畫仿古油畫的復制工作】
我的仿古油畫復製作品:《果藍》尤佳/畫
油畫的古典技法隨著油畫畫種的產生就產生啦。它同直接畫法相比較,有兩個顯著的差異:古典技法有更嚴格的選用材料和作畫程序;古典技法採用了釉染畫法,古典技法在19世紀基本被直接畫法所取代,它有幾百年的發展史,形成了很大流派和復雜的技法,如倫布朗、魯本斯、夏爾丹等大師的繪制技巧和使用材料都有差異,有的用提白釉染法,有的用漸強釉染法,所畫出的效果也有差異。現簡單地介紹提白法的古典技法作畫步驟。
一、素描稿。多數畫家先完成細致的素描稿,而後拷貝到正式的油畫底子上。也有些畫家直接在畫布上畫素描稿。兩種方法都要求畫得十分到家,造型准確,刻劃深入。
二、色彩定稿。一般採用濃重的膠質單色顏料定稿,這樣色彩可以幹得快,下一步作底色時也不會弄臟色彩稿。
三、作底色。根據畫面色調的要求或者畫者的習慣,作出不同深淡,不同色相的底色。顏料用松節油和熟亞麻仁油稀釋後刷在底子上,可以把底色作得平勻,也可以作得不太平勻或帶出筆觸。
四、搞造型與素描。利用底色的深度採取反提畫法,即用白色在底色上塑造形體素描關系,類同黑板上用粉筆畫素描。這一步要求畫得盡量充分,既整體又精細入微,最後在畫面上出現的各種肌理效果也在這一步做出。
五、釉染,也稱罩染。用三合油(即松節油、熟亞麻油或熟核桃仁油、樹脂上光油混合)稀釋顏料後,一遍一遍染到畫面上,把色彩效果完成。要盡量選用透明性能強的顏料。
六、用直接畫法加強突出的細節。在實際的作畫中,經常出現罩染後再畫,畫後又染,反復多次才完成整個作畫過程。完成的作品經半年以上時間干透後,刷上光油兩遍。即成。
古典油畫技法畫出的作品畫面堅固,色變現象不大,立體感強,耐看並容易被人們所接受,是廣大群眾所喜愛的室內裝飾作品。
我的仿古油畫復製作品:《葡萄》尤佳/畫
我臨摹仿古靜物油畫的經驗介紹
臨摹的方法有三種:
一、是將各種油畫印刷樣品拿來臨摹復制,長年累月的細細地臨,最後弄得摹品和原作真假難分。
二、完全以自己的方法去臨摹,在臨摹過程中只把原作作為參考,有自己的很多興致色彩和筆觸,結果摹品同原作無多少差別。
三、臨摹誰的作品,就學習誰的方法,在整體精神上,大的感覺上近似原作。其目的在於真正研究和學習原作的技巧、方法。不要發現有一點差別就馬上改,要做到從整體到細節都一模一樣。這種方法比較適於色彩訓練階段採用。在開始階段甚至注意學習大師是怎樣把握整體關系、色彩、空間的,怎麼處理主次、虛實的。至於復雜的技法與風格學習,通過長時間訓練、基本功的增強,自然會慢慢掌握。水到渠成,功到自然成。
我的仿古油畫:《荷花情語》尤佳/畫
在舊畫上作畫,或者多層繪制的長期作業,有些畫面上的顏料會裂開、漸漸翹起、脫落。這是由於下面一層顏色用較多的結膜油調配,而太「肥」的緣故。調色油分為渾發性的油和結膜性的油,揮發性的油參與調色,大部分在顏料的乾燥過程中揮發,如松節油、汽油、香蕉水等都是屬於揮發性的油,汽油、香蕉水在乾燥過程中幾乎全部揮發,也叫「瘦油」;另一種油調配的顏料在乾燥的過程中,基本不揮發而結膜,如亞麻油、核桃仁油和含樹脂類的發光油等,被稱作「肥油」。肥油調合的顏料繪制的色層干後,再畫第遍色彩,不能很好地結合而易開裂脫落。而在瘦油調合顏料畫的色層干後,再畫第二遍色彩,可以很牢固地結合而不會發生開裂脫落現象。
因此,作畫應遵循「肥」蓋「瘦」的原則。即第一遍色用松節油調制,第二遍色用松節油和亞麻仁油混合一起調制,以後漸漸加大亞麻仁油的比例,最後完成作品的一遍色可以用純亞麻仁油或核桃仁油並混合發光油類調配。
如果在太肥的畫面上加繪色層,可採用「削油」方法。用弱鹼洗刷畫面去油,可使用皂角水,淡洗衣粉水等,再用清水洗凈鹼水,乾燥後加色,也能使新、老色層緊密結合。
用油畫材料及工具完成的人物肖像畫步驟如下:
一、確定構圖,以簡潔的線條,畫出頭發和臉脛、衣服暗部的色彩,強調出大的整體對比關系。
二、畫出臉、脛亮部的色彩,注意其明暗和色度的准確性。
三、畫出衣服、背景大部分的色彩。調整面部色彩的微妙對比,並注意塑造面、脛局部的造型。
四、根據結構及光線深入刻劃各部分的色彩和體積,豐富主要局部的細節,注意整體效果。
我們在畫仿古油畫的復製品時,可以用薄膜將一幅名畫復制下來,然後用手電筒在黑房中投影在你所需要畫的畫稿上描繪輪廓,即可。然後再慢慢地描繪其細節,這樣一幅完全以假亂真的古典油畫即展現在你的眼前。
我們在畫古典油畫的人物衣服時要注意各式各樣的色彩、質料、樣式,它們產生出不同的視覺效果。衣服穿在人的身一,其形式均受人體的結構和體積制約,畫衣服必須透過其表,了解衣服下面的人體起伏狀態,並通過衣服的明暗、色彩、紋路表現人體結構的本質。衣服由於本身重要作用,在人體向上面的地方或者著力的部位,衣服緊貼著人體。在夏天著薄衣時,這些部位衣服的形也就是人體的形。裙下的衣服部分,形成有規律的衣紋與形態,衣紋向拉扯它的部分集中。如果不注意這些規律而畫錯,衣服就會不附在人體上,而產生衣服內空洞的效果。
衣紋分自然衣紋和運動衣紋兩個種類。衣服折壓和熨斗燙出的衣紋、棉衣的棉花造成衣服的短密衣紋等都屬於原有的自然衣紋,這些衣紋對表現衣服的質感有一定的作用。運動衣紋是繪畫研究並表現的主要對象。肩部的衣紋從肩峰開始,到腋窩消失;肘部的衣紋從鷹嘴突開始,走向胳膊的內側並漸消失;胸部的衣紋從乳房開始,走向腰部並漸漸消失;坐姿腿的衣紋從膝蓋處開始,走向腿的內、外兩側;臀部的衣紋從臀部開始,走向臀下並消失。可見衣紋是從結構高處開始,走向低處並消失。人體扭動,旋轉時也會產生明顯的衣紋,它也都是突出結構的最高點運動時帶動衣服而形成的。畫運動衣紋要選擇主要的、本質的,能表現結構、體積和運動感的。偶然的、瑣碎的、破壞節奏的則要刪去或簡化。
衣紋是表現衣料質感的主要手段。衣料不同,形成的衣紋形狀也不同。毛呢類的衣紋少而整齊;絲綢類衣紋細而長;化纖類的衣紋硬而直;棉布類衣紋則短密而曲。
由於衣服是穿在人身上的,人的造型復雜也使衣服形成了豐富的轉折和冷暖彩變化。受光部分衣服隨著人體形成各種朝向的面,隨著體積的起伏受光源色的影響各不相同,形成了光源色與固有色綜合的有著微妙冷暖差異的色彩變化。在暗部,由於衣服的色彩互相作用,衣紋處有加強固有色的傾向。有些薄料子的衣服暗部某些部分被光照透,色彩異常艷麗明確。而腋窩、腿內側、袖口內等處色彩基本不受光源與環境影響,色彩凝重而整體,很有份量。畫衣服的外輪廓要注意,它隨著結構的立體要轉過去。暗部的色彩同背景關系密切,要處理好外輪廓線,在有空間感的背景下塑造出一個立體感的著衣人物。畫好每一個細節,這就是我的仿古人物畫的要領。供大家欣賞與借鑒。——尤佳/畫,及經驗介紹——
❾ 國畫與一般的水彩水粉畫的最大區別
國畫與一般的水彩水粉畫的最大區別在於「國畫」是中國畫,而「水彩、水粉」則是西洋畫。
水粉,就是用水來調和的,顏料里有少量的油質,來保持是顏料不幹。畫的時候用水調色。有專賣的水粉畫紙張。也有其專門的筆。筆分羊毫,狼毫,兼毫等。狼毫硬,羊毫軟,看個人喜好。畫面容易修改,覆蓋能力強。但不提倡反復修改,畫面容易變臟。畫面干後,會比你調的時候的顏色灰一些。這是因為水分蒸發掉的原因。
(9)素描荷花背景擴展閱讀
國畫的種類:
1、人物畫。
要畫好人物畫,除了繼承傳統外,還必須了解和研究人體的基本形體、比例、解剖結構,以及人體運動的變化規律,方能准確的塑造和表現人物的形和神。 畫人物有幾種表現方法,各有所長,如:白描法,勾填法,潑墨法,勾染法。
2、山水畫。
山水畫的組成包括:山、水、石、樹、房、屋、樓台、舟車、橋梁、風、雨、陰、晴,雪、日、雲、霧及春、夏、秋、冬氣候特徵等
3、水墨畫。
指純用水墨所作之畫。基本要素有三:單純性、象徵性、自然性
4、院體畫。
這類作品為迎合帝王宮廷需要,多以花鳥、山水,宮廷生活及宗教內容為題材,作畫講究法度,重視形神兼備,風格華麗細膩。因時代好尚和畫家擅長有異,故畫風不盡相同而各具特點
5、工筆畫。
工筆畫須畫在經過膠礬加工過的絹或宣紙上
6、文人畫。
泛指中國封建社會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畫。以別於民間畫工和宮廷畫院職業畫家的繪畫,北宋蘇軾提出「士夫畫」,明代董其昌稱道「文人之畫」,以唐代王維為其創始者,並目為南宗之祖。
7、花鳥畫。
花鳥畫的畫法大致可分為二類:工筆花鳥;寫意花鳥。昆蟲亦有工、寫之分。表現的方法有:白描(又稱雙勾)、勾勒、勾填、沒骨、潑墨等等。他和山水一樣,有悠久的歷史。花鳥畫的學習步驟不外乎臨摹、寫生、創作。表現的主題有:竹、蘭、梅、菊、牡丹、荷花等;禽鳥有:雞、鵝、鴨、仙鶴、杜鵑、翠鳥、喜鵲、鷹;昆蟲有:鸚鵡、蝴蝶、豐、蜻蜓、蟬,雜蟲有:蟈蟈、蟋蟀、螞蟻、蝸牛、蜘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