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苔護蘭花根
① 去年蘭花根爛了剪掉現在發新芽了但是不長根,我是用鮮苔蘚包的蘭花根
苔蘚保水性太強,不能單獨使用,會爛根,蘭花也不能種在土裡,要用專門的植料,不知你的什麼蘭花,品種不同植料配製也不同,你可以多看看帖子,這里門道很深,慢慢摸索就會有經驗了。
② 米蘭盆上放苔蘚好嗎
米蘭盆上可以放苔蘚
蘭花盆裡放苔蘚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春夏是多雨季節,濕度大,苔蘚捂住會更增加蘭盆小氣候的濕度,對蘭根不利。
二、天氣漸熱,捂著苔蘚的蘭盆不容易散熱,蘭花得病幾率高。
三、這個季節是生根長芽的,如果苔蘚一直捂著的話,蘭花根喜歡向上飛出,不利於從植料中吸收養分。這一點農村種過竹子的朋友最了解了,竹園到春夏都會將冬天的覆蓋物清理掉。
所以,我們一般在4月底就會將苔蘚拿掉,給蘭花多一點與空氣接觸的機會,蘭花苗與根的生長是非常需要空氣流通的,只有這樣蘭花才能長得更好。
③ 新買的蘭花苗怎麼種
新栽的蘭花苗要選用疏鬆透水的植料,植料內不能添加任何的肥料。經常向葉片背面噴灑清水,盡量避免噴入葉心。如將水噴入葉心,一定要有良好的通風條件,否則很容易出現爛心死苗現象。
如有少量葉片干卷至枯萎,從基部剪掉即可。新買的蘭花苗,如果帶花或者花箭,在知道蘭花的花型,顏色和香味兒之後,應盡早將殘花剪掉,如果是有花箭還沒有開花兒的,應該只保留一兩個花苞,其餘的全部剪掉,留下那一兩朵看看花型,花色,和花的香味如何。為了減少蘭苗的養分消耗,提高蘭苗的成活率需要剪掉多餘的花箭。
新栽植的蘭花,切忌盆內不可澆水過量,只需基質微微濕潤即可。置蘭場所經常地面灑水,增加空氣濕度。同時要注意避免粉塵和有毒氣體的污染。 新栽植的蘭花苗約20天至一個月後才會有小側芽發出。待小側芽出土以後長到小喇叭口時,即可結合澆水,施入稀薄的肥水(以豆餅的浸泡液稀釋後為好,比例:1:20或1:30),要把握寧淡勿濃,薄肥勤施的原則。
(3)青苔護蘭花根擴展閱讀:
蘭花常用分株、播種及組織培養繁殖。蘭花種子極細,種子內僅有一個發育不完全的胚,發芽力很低,加之種皮不易吸收水分,用常規方法播種不能萌發,故需要用蘭菌或人工培養基來供給養分,才能萌發。
播種最好選用尚未開裂的果實,表面用75%的酒精滅菌後,取出種子,用10%次氯酸鈉浸泡5-10分鍾,取出再用無菌水沖洗3次即可播於盛有培養基的培養瓶內,然後置暗培養室中,溫度保持25℃左右,萌動後再移至光下即能形成原球莖。從播種到移植,需時半年到一年。組織培養已獲成功,有條件的地方可用此法繁殖。
④ 蘭花做護盆用陶粒好還是珍珠岩好
陶粒做蘭花護盆的好處
用陶粒做蘭花護盆的好處有保濕保溫隔熱以及美觀的效果,因為陶粒內部是大量的孔洞,這些孔洞可以蓄水可以給盆面保濕保水,所以在蘭花盆面鋪上一層陶粒可以減緩水分的揮發,還有就是陶粒有很好的隔熱效果,所以可以保證盆土的熱量散發不出來而起到保溫作用。
當然還有就是讓蘭花盆面美觀,可以遮擋盆面泥土,防止給蘭花澆水,噴水時,泥土四濺導致臟兮兮,不過嘛,陶粒也是有缺點的,因為保水性太好,所以鋪在盆面的話,容易過於濕重而導致爛根,所以不能鋪多,我更喜歡作為盆底透水層使用,安全得多。
珍珠岩做蘭花護盆的好處
珍珠岩在綠化中使用很廣,也可以用來養護,主要是珍珠岩內部也有很多小孔,具有一定的保水性效果,關鍵的是一些花卉的須根系可以直接深入到珍珠岩的孔隙中吸收水分,所以養花經常用來做植料使用,可以混合其它植料使用,在養多肉的時候經常用到,而對於做蘭花護盆,我覺得沒什麼優點,因為珍珠岩顆粒很小,澆水以後就直接沖走了,而且顆粒很細,保水性太好,悶濕容易導致蘭花爛根,所以我的建議是珍珠岩可以做蘭花植料使用,而不建議作為蘭花護盆使用。
最後,我想說的是,相對於用珍珠岩和陶粒來做蘭花的護盆,我更建議使用青苔,翠雲草等來做蘭花護盆,有很好的保溫保濕效果,還可以根據翠雲草的長勢來調整蘭花的環境濕度以及澆水頻率,而陶粒太濕重,珍珠岩經不起沖刷。
⑤ 盆栽蘭花根要埋多深
盆栽蘭花得看你養蘭地方的通風情況,通風好,可以深載,否則淺點好。
栽植時,一手扶葉,一手添加營養土,執住蘭株基部稍往上提,以舒展根系,同時搖動蘭盆。讓培養土深入根際;繼續添土,並搖動蘭盆,調整蘭株的位置和高度。用手沿盆邊按壓,但切勿過重而傷根,繼續添土並擠壓,直至盆面土壤高出盆口2—3厘米,略呈饅頭形。培養土應將全都蘭根蓋住,掩至假鱗莖基部。
栽植完成後,即澆第一遍水,必須讓盆土濕透,水滴宜小,沖力忌大。若置於水盆中浸水、切不可浸泡太久。盆土一經浸濕,立即將蘭盆搬出,然後移置於蔭蔽之處養護。可以使用「宴沃微生物菌劑」+「根享生根劑」前期使用,後面配上宴沃水溶肥效果會更好。
⑥ 蘭花根被凍了還能活嗎
蘭花的根凍了基本是救不活了。因為它的根系裡面含有大量的水分,一旦受凍裡面的組織也會被破壞掉,很難存活。蘭花的耐寒性是非常差的,冬季溫度低,一定要做好防寒防凍的措施才行,避免產生凍害。
一、蘭花怎麼過冬
1、控溫保暖:蘭花不耐寒,入冬之後大多都是搬到室內越冬的。室內還要很好的控溫,最好始終維持在10度以上,追施點沃葉氨基酸葉面肥,這樣的環境下基本不會產生凍害。如果室內有暖氣,還要注意不能靠暖氣太近,否則蘭花容易被烤傷。
2、多曬太陽:蘭花雖然有一定的耐陰能力,但也喜歡柔和的光照,尤其是冬天的光照。此時要放在光線好的地方,多讓它曬曬太陽才行。光照充足才可提高它的溫度,從而能幫助越冬。
3、減少澆水:蘭花喜歡濕潤環境,但是入冬低溫生長基本停止了,消耗的水分也是很少的,要減少澆水。即便土壤干透此時要不要澆透水,讓表層的基質微濕就行。如果是暖氣房,可經常用噴壺噴灑水分,適當提高濕度。
4、適當通風:養殖蘭花不能長時間放在封閉的環境下,室內通風環境差,要經常將窗戶給打開,多通風才行。選晴天的時候每天通風一個小時左右即可。
⑦ 用青苔包著的蘭花根栽的時候要解開嗎,
樓上正解,要解開的。青苔的保水性較好,會造成植料透氣不好,所以,還是建議帶著栽種。青苔一般用於盆面裝飾。但本人也試過用裹根帶栽過,蘭花也長得不錯。
⑧ 蘭花怎麼養
分開的蘭叢,不要拆得太零星,每叢至少有3~5苗,最好是一年生植株、二年生植株和三年生植株保留在同一叢中。
墊盆
盆底用—塊瓦片蓋住排水孔,再用磚塊,瓦片或貝殼逐步填充,其中大隙縫填充以泥粒或豆石,一般約為盆內高度的1/2~1/3。上余的凈高約10~15厘米,留作培養土層。其具體高度應根據蘭花的種類及蘭根的長短和盆的高矮而定。鋪墊物不要填得太密太實,應保留一點孔隙。實踐證明,有的新根能在鋪墊層的孔隙中生長良好。
栽植
在鋪墊層上,先填上2~3厘米的培養土,用手稍壓實,即可將蘭花正立擺布其上,根據植株與花盆大小,可以幾個單株、2叢、3叢或更多叢種在一個盆里。3叢宜栽成鼎足之勢。4叢可栽成四方形,五叢宜列成梅花形。蘭根要自然舒展,葉片要四方披拂。要緩緩地將蘭根放入盆內,使蘭根自然舒展,盡量不與盆內壁碰擦。蘭株入盆後,就逐步固定蘭株姿勢。—盆栽一叢的,應使老假鱗莖偏居一側,使新芽有發展的餘地。一盆栽數叢的,每叢的老假鱗莖應相對地集於盆之中間,使新根新芽向外發展各有足夠的空間。
填土
栽植時,一手扶葉,一手添加營養土,執住蘭株基部稍往上提,以舒展根系,同時搖動蘭盆。讓培養土深入根際;繼續添土,並搖動蘭盆,調整蘭株的位置和高度。用手沿盆邊按壓,但切勿過重而傷根,繼續添土並擠壓,直至盆面土壤高出盆口2~3厘米,略呈饅頭形。培養土應將全都蘭根蓋住,掩至假鱗莖基部,填土的深淺,傳統認為:春蘭宜淺,惠蘭宜深,但一般以不埋及假鱗莖上的葉基為度。新發蘭花在山野里生長時,植株上留下了土表上下的明顯標志,可以此標志為准。花盆的大小也要和植株的大小、多少相稱,既不要盆大而株小又少,也不宜盆小而株大又多。一般植株的數量,以預計2~3年後剛好長滿盆為原則。植株大小與盆的高度相稱。既利於生長,又符合觀賞要求。
鋪面
栽植完畢後,可在盆土表面鋪上一層小石粒或青苔,最好是林下優質苔蘚,既美觀、又可調節水分,還可保護葉面不被泥水污染,新芽也不致感染泥土中病菌而爛心;此外,還可減緩雨水對盆土的沖刷,保持盆土疏鬆。
澆水
栽植完成後,即澆第一遍水,必須讓盆土濕透,水滴宜小,沖力忌大。若置於水盆中浸水、切不可浸泡太久。盆土一經浸濕,立即將蘭盆搬出,然後移置於蔭蔽之處養護。
⑨ 請問蘭花有苗無根,沒有苔蘚,可以用草木灰,或者木屑捂根嗎
蘭花作為我們國家一項悠久的傳統文化,歷來受人們的喜愛,近些年來,由於網路技術、栽培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了養蘭的行業,養蘭大軍呈指數增長。但是很多人毫無養殖經驗,只有理論,毫無實踐,拿著一本書或者在網上看些細枝末節的養蘭知識就充當大師,這樣的人非常之多,俗稱偽專家。養蘭是門系統性技術,從栽培、養護、日常管理、澆水、分苗、捂老頭方面都有專門的經驗,一般人沒有實際操作過,很難從中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