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棠隸
㈠ 自動智能終端棠寶是A股匯金股份投資的
是的。匯金和上海棠棣共同投資的棠寶自動智能終端。
㈡ 我想問一下,現在有好多解讀古典名著的書,那麼誰解讀的比較好呢
《論語》、《莊子》不妨讀一讀南懷謹解讀的,《紅樓夢》則眾說紛紜,相對來說,劉心武的似乎更通俗一點。
純屬個人觀點。
㈢ 吳澤的著作
《中國歷史研究法》 重慶峨眉出版社1942年11月版
《中國原始社會史》 桂林文化供應社1943年3月版
《中國歷史簡編》 重慶峨眉出版社1945年7月版(原名《中國社會簡史》,1 942年10月由桂林學藝出版社出版,經修改增補,改今名)
《論自由主義》(筆名宋魚) 上海新知書店1948年8月版
《康有為與梁啟超》 上海華夏書店1948年11月版
《儒教叛徒李卓吾》 上海華夏書店1949年4月版
《中國歷史大系·古代史——殷代奴隸制社會史》 上海棠棣出版社1949年9月版
《地理環境與社會發展》 上海棠棣出版社1950年2月版
《歷史人物的評判問題》 上海棠棣出版社1951年7月版
《中國通史基本理論問題論文集》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60年2月版
《東方社會經濟形態史論》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
《中國歷史大辭典·史學史卷》(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版
《王國維全集·書信卷》(主編) 中華書局1984年3月版
《史學概論》(主編) 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中國近代史學史》(主編)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版
《吳澤文集》(四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㈣ 關於紅學的比較知名的研究者有誰
重要的紅學書籍有王國維《紅樓夢評論》,蔡元培的《紅樓夢索隱》,胡適的《紅樓夢考證》,周汝昌的《紅樓夢新證》,但是不適合初學者讀
建議你讀一下林冠夫的《紅樓夢縱橫談》、 王昆侖的《紅樓夢人物論》、俞平伯的《紅樓夢研究》、蔡義江《紅樓夢詩詞曲賦鑒賞》,都是重要的研究著作
㈤ 文懷沙究竟是不是國學大師
文懷沙(1910年1月15日—2018年6月23日),生於北京,祖籍湖南。齋名燕堂,號燕叟。筆名王耳,司空無忌。著名國學大師、紅學家、書畫家、金石家、中醫學家、吟詠大師、新中國楚辭研究第一人。「2015中華文化人物」 。曾任燕堂詩社社長、上海大學文學院名譽院長、西北大學「唐文化國際研究中心」名譽主席、中國詩書畫研究院名譽院長、黽學院名譽院長等。文懷沙20世紀40年代就在文化界有一定名望。
1942年至1951年,任國民黨安徽省黨部機關報《皖報》(前身稱《民國日報》)屯溪版副刊《雲海》主編。某日,該刊發表了一高中學生題為《樓頭月》的文章,該生被「槍斃帶豁耳朵」,文懷沙牽連被捕。後經省黨部皖南辦事處出面調停,文懷沙才得以釋放。
㈥ 周汝昌的簡介
周汝昌(1918.3.4—)字玉言,天津市人,男,漢族,研究員,曾用筆名念述、蒼禹、雪羲、顧研、玉工、石武、玉青、師言、茶客等。
....南開中學畢業後考入燕京大學外語系,畢業後轉中文系研究院深造。此後歷任燕京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外文系講師。1954年起任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中學時代就在南開中學校刊及其他報刊發表論文、雜文、詩詞等,大學時翻譯、研究魯迅的《摩羅詩力說》、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等。此後主要從事曹雪芹及其《紅樓夢》的研究,同時還從事禪學與文藝關系的研究,《三國演義》的校定、注釋和評介,《水滸傳》的評注和唐宋詩歌的評注等。已出版論著多種和大批論文,主要有:《紅樓夢新證》、《范成大詩選》、《楊萬里選集》、《白居易詩選》(合著)、《曹雪芹》、《書法藝術問答》、《獻芹集》、《石頭記人物畫》、《紅樓夢與中華文化》(合著)等。同時,他是第五——八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和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韻文學會、中國楹聯學會、中國大觀園文化協會顧問,中國曹雪芹學會榮譽會長。1991年開始享受政府特貼津貼。
....周汝昌一生坎坷,二十幾歲雙耳失聰,後又因用眼過度,兩眼近乎失明,僅靠右眼0.01的視力支撐他治學至今。
....紅學專著:《紅樓夢新證》(40萬字),1953年上海棠棣出版社出版,三月內連銷三版,後增訂至80萬言,1976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曹雪芹》(14萬字),196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後增訂至20萬字的《曹雪芹小傳》,1980年天津百花出版社出版;《恭王府考》(12萬字),198O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獻芹集》(40萬字),1985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石頭記鑒真》(20萬字),與周祜昌合著,1985年書目文獻出版社出版;《紅樓夢與中華文化》(18萬字),1989年工人出版社與台灣東大圖書公司分出;《紅樓夢的歷程》(11萬字),1989年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恭王府與紅樓夢》(20萬字),1992年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曹雪芹新傳》(23萬字),1992年外文出版社出版;《紅樓藝術》(19萬字),1995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紅樓夢的真故事》(27萬字),1995年華藝出版社出版;《紅樓真本》(12萬字),1998年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出版;《周汝昌紅學精品集》(184萬字),1998年,華藝出版社出版;《風流文采第一人》(25萬字),1999年東方出版社出版。
....新著: 《紅樓奪目紅》(作家出版社)..以短文講「大旨」。全書130餘篇,從賞析曹雪芹「絕特」個性,提出史湘雲才是《紅樓夢》全書主角,到劉姥姥在全書中的重要性,以及紅學研究者極少觸及的紅樓小人物的見解等觀點。
...........《石頭記會真》(海燕出版社二○○四年五月出版 十卷 共計五百萬字 周祜昌 周汝昌 周倫玲 校訂)「……,56年的大願,總算成為現實。在紅學研究史上,此書的出現應該有它應得的地位與價值,若能達到二百多年來比較系統全面地「斥偽返本」的初步成果,大體可以存於書林藝海、文化淵藪之間,個人的得失短長,就微末不足掛在心頭了。…… ..——周汝昌」
附:「我已經不是紅學界的人了。」
....記者在不止一個地方看到他說「我已經不是紅學界的人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表白呢?周老說:「我研究的其實不僅僅是紅學,我主要研究的是詩學、書法、中華文化學。」有人曾抱怨周老將「紅學」轉變成「曹學」了,其實也與周老這個寬泛的研究范圍有關,他認為研究《紅樓夢》不是僅研究遣詞造句,更要研究《紅樓夢》所映射出來的所有歷史信息,這些信息無疑都承載著傳統文化。周老除了上述研究范圍之外,他還是一個外文教師。他說:「從去年到今年,我一直在用外文給外國客人講《紅樓夢》。」這一層原因之外,其實還包含著其他因素:國內人對紅學一詞並不是都抱有好感。這也許與歷史記憶有關,向來紅學研究就與政治的聯系過於緊密。再者,周老告訴了記者當今紅學界的沉悶。這沉悶包括學術方面的沉悶:現在紅學研究進展緩慢。「有時候會出現一些紅學著作,但無論其規格、其品質,有價值的不多。」 另一方面的沉悶則是來自學術界的環境風氣,「為什麼我說一句話,大家億萬雙眼睛盯著,議論,圍剿?如果是嚴肅的批評我欣然接受,可是我遭遇的都是非學術的話,漫罵,造謠,攻擊,所以我說,我最好還是離開這個所謂的界,我是界外人。我弄自己的學問不是很好嗎?」
㈦ 譚正璧的人物生平
1919年,其第一篇習作《農民的血淚》,發表於民國9年6月6日《民國日報》副刊——《覺悟》上。
民國13年,編寫的《中國文學史大綱》問世。
民國16年,北伐軍興,在中共青浦縣委書記夏采曦的領導下,團結黃渡進步青年,組織「淞社」,任主席,主編旨在反封建、反土豪劣紳、反迷信的半月刊《怒潮》,三期後改名《黃花》,月出1期。
民國17年任設於黃渡的上海中學鄉村師范部語文教師。
民國22年任教於上海民立女中,獲私立正風文學院文學士學位。此後4年,編著出版著作數十種,其中著名的有《國學概論講話》、《文學概論講話》、《新編中國文學史》、《中國小說發達史》及《中國文學家大辭典》。
民國26年,日軍入侵上海,全家避居黃渡、無錫,後應聘上海務本女子中學,並先後兼課於上海美術專科學校、華光戲曲專科學校、震旦大學和新中國醫學院等。
民國31年,出任時為中共皖江區城市工作委員會地下據點的新中國藝術學院院長。又編著出版《師范應用文》、《文學源流》、《中國佚本小說述考》等。
民國34年抗戰勝利,任職於中國書報編譯所,主編《新中國文庫》。後遷回黃渡,繼又遷居安亭。為大東、廣益、中華等書局精校注譯《古文觀止》、《莊子讀本》、《禮記讀本》等,並編著《櫱樓小說集》、《櫱樓史劇集》等。 1949年5月,嘉定解放,參加接收黃渡師范,任校務委員、師范部主任及圖書館主任,出席蘇南區第一屆教育工作者代表大會,任起草委員會委員。
1950年,任縣教育工會籌備委員會委員兼宣傳科長,並被推為縣第一、第二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代表,任蘇南文聯青年創作指導委員會委員。
1951年,任山東齊魯大學中國文學史、語法修辭教授,兼任《齊魯學報》編委、山東省文學工作者協會委員。齊大與山東大學合並轉至山東大學任《文史哲》編委。
1952年因病辭職至崑山長子處邊休養,邊寫作。
1953年任上海棠棣出版社總編輯,主持出版《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叢書》。
1954年任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社外編審委員。其間編著《元曲六大家傳略》、《話本與古劇》等。
195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次年又加入作協上海分會及劇協上海分會。
1958年任華東師范大學古典小說戲曲研究生導師。是年編寫《元代戲劇家關漢卿》。
1959年,為《辭海》撰寫古典文學部分914目,約10萬余字。
「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批鬥、抄家、停職、停薪,所存手稿、資料被洗劫一空。
1979年,應聘上海市文史館館員,並被推為全國第四屆文代會代表。
1980年被推為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上海分會顧問、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兼職教授。
1982年任《中國大網路全書·曲藝卷》編委。
1984年被推為上海市第三次文代會代表和中國作協第四次代表大會名譽代表。
㈧ 文懷沙是誰
文懷沙,齋名燕堂,號燕叟。筆名王耳,司空無忌。著名國學大師、紅學家、書畫家、金石家、中醫學家、吟詠大師、新中國楚辭研究第一人。現為世界漢詩協會終身會長、上海大學文學院名譽院長。
㈨ 周汝昌先生有哪些著作,說下其中3部的出版信息。
《紅樓夢新證》(40萬字),上海棠棣出版社,1953年,(此書三月內連銷三版,上海三聯書店 2008年6月影印出版,後增訂至80萬言, 1976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曹雪芹》(14萬字),1964年作家出版社出版,後增訂至20萬字的
《曹雪芹小傳》,1980年天津百花出版社出版
《恭王府考》(12萬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獻芹集》(40萬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
《石頭記鑒真》(20萬字),與周祜昌合著,書目文獻出版社,1985
《紅樓夢與中華文化》(18萬字),工人出版社與台灣東大圖書公司分出,1989
《紅樓夢的歷程》(11萬字),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
《恭王府與紅樓夢》(20萬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
《曹雪芹新傳》(23萬字),外文出版社,1992
《紅樓藝術》(19萬字),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
《紅樓夢的真故事》(27萬字),華藝出版社,1995
《紅樓真本》(12萬字),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
《周汝昌紅學精品集》(184萬字),華藝出版社,1998
《風流文采第一人》(25萬字),東方出版社,1999;
《紅樓奪目紅》(20萬字),作家出版社,2003年10月;
《紅樓十二層》 (28.6萬字),書海出版社,2005
《獻芹集:紅樓夢賞析叢話》(40萬字),中華書局,2006
《紅樓柳影》(24萬字),江蘇文藝出版社,2007
《紅樓小講》(19萬字),中華書局,2007
《紅樓別樣紅》(26萬字),作家出版社,2008年4月;
《紅樓夢與中華文化》(增訂本)(20萬字),中華書局,2009;
《誰知脂硯是湘雲》(16.8萬字),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
《亦真亦幻夢紅樓》(18.7萬字),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