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脂荷花燈
1. 求各個國家國花,及每個國家國花花語!
花語盛行於世,但由於各國的歷史背景、文化傳統等方面的差異,不同國家和地區對同一種花木的語言也是不同的。唯一相同的是世界各國人民公認玫瑰花為愛情之花。好代表著愛情、美好和希望。 中國的花語和用花習慣 人們常常用竹代表堅貞不屈虛心若谷,高雅脫俗;用梅花喻示高雅端莊、傲骨清高,用蘭花象徵高尚的友情;用菊花寓意孤傲不懼;用荷花表示純潔高尚;用桃花預示著好運將至;用松柏代表長壽。人們還把松、竹、梅稱為"歲寒三友",把梅、蘭、竹、菊稱為"花中四君子",更有把花人格化,將花封為王、後,成了一個花的王國。如牡丹為花中之王,芍葯為花中之相,月季為花中之王後。此外稱曇花為月下美人,蘭花為香祖、花中君子,吊蘭為綠波仙子,菊花為東籬高士,吊鍾花為百花盟主,杜鵑為花中西施,水仙為凌波仙子。 在送花習慣上,一般送給母親多用象徵女性之愛的康乃馨;探視病人多用蘭花、百合花,預示一切都會好起來;祝朋友生日快樂多送玫瑰、象牙花,表示大紅年華,前程似錦;喬遷之喜多送文竹、君子蘭;表示懷念、婉惜之情多送菊花。 台灣人的花語和習俗 在台灣玫瑰花表示著深情和博愛,牡丹花象徵著顯赫和富麗,菊花象徵清潔雅高雅,蓮花著聖潔、美好、幸運和健康長壽,所以贈送給走馬上任的官員多用此花。鬱金香表示愛慕之情;梅花象徵著人們的高風亮節,常送給長輩。台灣人過生日及相互往來,多贈送鮮花,對於不同月份的生日,要送不同顏色的花,以表示人們的祝福。一月份是黃色之花,二月份是青色之花,三月份是淡粉紅色花,四月份是淡色之花,五月份是綠色之花,六月份是桔黃色花,七月份是粉紅色花,八月份是白色之花,九月份是混合色花,十月份是紫色花,十一月份是果實,十二月份紅色之花。 日本人民的花語 日本人民非常喜愛花,也常常鮮花人格化,並且不同的花代表著不同的感情和願望。在日本,杜鵑花意味著令我興奮,康乃馨表示我深深地愛著你,紅色的美人蕉意思是一切都美好,櫻花草意味著我愛你,水仙花表示你很冷酷,白薔薇預示著愛情將燃起,紅色薔薇表示愛情已在燃燒,葵花寓意你是我心中的太陽。 日本人忌荷花,認為荷花不吉祥。菊花只採用花瓣為15個的品種,16個花瓣的菊花不可以用,因為只有皇室的帽徽上才有16個花瓣。日本人送花忌"六",在日本六是強盜的標志,而日本人最喜愛的是蘭花。 西歐及其它地區一些國家花語和習慣 在西歐,母親如果送子女花束,常常是由苕僧鞋菊、櫻草、金錢花、冬青組成的,它代表著母親的愛,並保護著女子天真浪漫,青春永在。如果是婚慶典禮,常用五龍爪、常春藤、麥藁組成花束,表示著同心愛情,你倆共一生的祝願,祝願一對新人恩恩愛愛,相敬如賓,白頭偕老。當人們分離時,送給親朋好友的花束,多由杉枝、香羅勒、胭脂花組成,意思是在此分別之際,請接受我的祝願,祝君一路平安,萬事如意。同時不要把我遺忘,願我們的友誼地久天長。當鼓勵別人時,要送由鳥不宿、紅丁香、菟絲子組成的花束,意思是鼓勵你謹慎、勤勉、努力拚搏。探望病人時,多送由紅罌粟、野百合組成的花束,意思是願病人安心休養,終會康復。 法國人民不喜歡丁香花和菊花,菊花只有葬禮上才用。 中南美國家不喜歡紫色的花。 義大利、西班牙都認為菊花是不祥之花。 前蘇聯認為黃色薔薇花意味著絕交和不吉利。 丹麥商人雙方談判開始前,互送鮮花,表示富貴。 法國商人互訪或晚宴前,可送任何品種的鮮花,但切不可送菊花。 德國商人去賣方家做客,送給女主人任何花均可以,但不要送紅玫瑰,經免誤認為他愛上了對方的女主人。 瑞士忌隨意送三枝花,因為三枝表示情人。 美國、加拿大生日送花習慣 1月送黃石竹,2月送堇菜,3月送喇叭水仙,4月送香碗豆,5月送鈴蘭,6月送月季,7月送翠雀,8月送唐菖蒲,9月送紫菀,10月送大理花,11月送菊花,12月水仙。 國際上有哪些用花慶祝的節日 情人節:2月14日,又稱聖瓦倫丁節。原來這一天是作為選中對象而贈送禮品的節日,後來成為青年男女、情人之間相互饋贈紅色玫瑰,以表示愛幕之情的節日。 母親節: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這一天人們向偉大的母親獻上大朵的粉紅色康乃馨,表示一份永恆的摯愛。 父親節: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這一天兒女們向慈愛的父親獻上黃色或白色的玫瑰,以表示崇敬之情。 復活節:3月22日至4月25日。這期間人們擺放白色的百合花,慶祝耶蘇被釘死在十字架上3天後復活的節日。 聖誕節:12月25日。是慶祝耶蘇誕生的節日。在西方這是一個相當於中國春節一樣隆重的節日,人們紛紛用聖誕花裝點居室,栽植或擺放聖誕樹,聖誕樹上五彩繽紛的各色彩燈和裝飾物,充滿喜慶的氣氛參考資料:http://vip.6to23.com/topyee/myself/hy/5.htm
2. 中國古代女人是如何化妝
古代女人化妝最常用的三樣寶貝:
1、妝粉。昔人擦的粉質料多選自「米粉」,除了米粉之外,還有鉛粉。一般是將白鉛化成糊狀的面脂,吸干水分,碾成粉末或做成固體的外形,使用的時分就能塗成個明白臉。固然有毒,但女人為了「一白遮百丑」似乎連命也搭上了,不吝天天服用微量的砒霜達到從里到外的美白效果。正在臉上搽粉古代稱傅粉。中國古代婦女很早就搽粉了,這連續是最普遍的化妝方式。
2、黛粉。正在戰國時,還沒有特定化眉毛的質料,女人們都用柳枝燒焦後塗正在眉毛上。隨後出現了「黛」,一種躲青色礦物。描畫前務必先將黛放正在石硯上磨成粉狀,然後加水調和。
畫眉是中國最流行、最多見的一種化妝要領,孕育發生於戰國時期。到了唐玄宗時畫眉的方式更是多姿多彩,名見經傳的就有十種眉:鴛鴦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煙眉、拂煙眉、倒暈眉。光是眉毛就有這么多畫法,可見昔人愛美之心的濃重。
3、胭脂。這東西從商朝就有了,是古代的口紅,原料是一種喊「紅藍」的花朵,與妝粉調和後也可賣腮紅使用。後來人們正在這種紅色顏料中加進了牛髓、豬胰等物,使其成為一種密密的脂膏,今後胭脂的脂才有了真正的意義。
除了上述常用的三種寶貝,另外還有不少配飾妝的特技,比方:花鈿,額黃
花鈿:這種化妝方式又稱花子、面花、貼花,是貼正在眉間和臉上的一種小粉飾。貼花鈿成風也是正在唐朝。花鈿是用什麼做成的呢?古時分做花鈿的質料非常富餘,有用金箔剪裁成的,還有用紙、魚鱗、茶油花餅做成的,最存心義的是,以致蜻蜓黨羽也能用來做花鈿!如宋人陶谷所著《潸異錄》上說:「後唐宮人或網獲蜻蜓,愛其翠薄,遂以描金筆塗翅,作小折枝花子。」可見古時婦女的化妝方式不但富餘,並且別出心裁,不拘一格。花鈿的色彩有紅、綠、黃等,大眾熟識的《木蘭辭》中就有「對鏡貼花黃」一句。花鈿的外形除梅花狀外,還有百般小鳥、小魚、小鴨等,非常美好新鮮。
額黃:又喊鴉黃,是正在額間塗上。這種化妝方式如今已不使用了,它濫觴於南北朝,正在唐朝風行。
除了肌膚之美,昔人也非常注重頭發之美,逐日梳理,珍惜有加,並多蓄發不剪,早期披散正在肩上,接著因實踐需求而用繩帶束發,再逐步發展出種種差別的發髻式樣,改變多端,以致遠正在周代就已使用假發來添加頭上的風情及美瞧。
因此,古代的中國婦女有著百般百般、合適差別需求的保養品。保養品的功效基本上是以掩護和防禦為主,聰慧的古代人正在其中再添加些葯方,便添加了它們的醫治效用,至於使用方式無非是外用及內服。保養的方式亦可稱得上五顏六色,至於那些皇家大院里的女人如何永葆青春,還頗具秘密感,官方街坊爭相窺看能否有密方流傳,追逐潮流前沿的女人們對時興的模仿力和傳染力是驚人的疾速,從古至今皆是如此。
正在化妝配飾方面,古代婦女比如今的女人有過之而不敷,多彩多姿的不但僅是方式,她們以粉飾面,兩頰塗胭抹紅,修眉飾黛,點染朱唇,以致用五色花子貼正在額上,增添美麗的效果。
3. 去埃及旅遊買什麼好,埃及旅遊特產有哪些東西
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紙草、古畫、珠寶、木器、陶瓷、雕刻品都是值得購買的紀念品。
作為亞非貿易的集散點,開羅是一個貨品豐厚的富庶城市,這一點在哈利利市場有集中的表現。哈利利市場直到今天仍保留著濃郁的中世紀氣氛,石塊鋪成的地面古舊而潔凈,狹窄的街道兩邊齊地堆放著水煙袋、紙莎草、瓷器及其他日用品。一些攤主還在攤前擺放了座位可供顧客坐著挑選貨物。地址:開羅木伊茲街和木斯克街東北角。
埃及特產
水煙袋: 「水煙袋」埃及叫做「nargileh」,是埃及人抽煙用的器具。埃及人很喜歡坐在某處用nargileh慢悠悠地吸煙,他們將一塊濕煙草放進nargileh下面的盛器里,用燃燒的木炭點著後從彎曲的管中吸煙,被吸出的煙會通過一個裝水的容器,這樣可以降低煙中的焦油含量。製作得較精緻的nargileh是一種很有意思的紀念品,以玻璃的為貴,黃銅的次之,哈利利市場中就有出售。
香料:埃及出產各種香料,一千多年以前,開羅就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香料貿易中心了。今天埃及仍是許多法國香水的原料產地。埃及香料的品種繁多,功能各異,像麝香、玫瑰、荷花香精等是專門製作香水用的,而枯茗、藏紅花、樟腦可用於治療疾病,眼圈粉可用於眼部化妝。這些香料在哈利利市場和阿斯旺市場街中都有出售。
紙莎草紙:紙紗草紙是埃及特產,通常是由香蕉葉製造,上面還繪有各種圖案及形象。
地毯:在埃及到處都可以找到地毯,位於沙卡拉路的地毯學校值得參觀。西奈的達哈布有許多商店出售貝都因人製作的便宜又色彩繽紛的棉製地毯。
棉製品:棉花是埃及產量最高的作物,因此埃及的棉製品也很有名。較特別的製品有襯衫、褲子及埃及袍子。裝飾著回教及埃及古老圖飾的家飾品也很受歡迎。
鑲嵌木器:鑲嵌的珠寶盒和棋盤都是有名的商品,一個小的珠寶盒大約要5埃鎊。
4. 香爐的品種
明代萬曆年間,是明朝衰落時期,政治黑暗腐敗,貴族窮奢極欲,連年天災兵燹,百姓飢寒交迫,社會矛盾空前激化。萬曆皇帝在位47年,是明朝在位最久的皇帝,他不惜徵用大量人力、物力,為自己建造定陵。明朝這一時期的瓷器質量,也因朝政的無能而每況愈下。
這尊明萬曆青花乳足爐,出自景德鎮窯,是那個時代工藝的典型代表。它直徑22厘米,高9厘米,青花鸚鵡牡丹圖案,枝繁葉茂,畫面構思精巧,線條流暢。
在日常生活中,鸚鵡是一種人見人愛的吉祥鳥,羽毛艷麗,體態優美,聰明伶俐,經馴養後可模仿人語,在古代的達官貴族和書香門第之家都飼養這種鳥作為寵物,它是地位、財富以及文化素養的象徵和表現。畫面上的鸚鵡目光炯炯,嘴唇緊閉,展翅欲飛,飛向它所嚮往的地方。在此,鸚鵡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展翅欲飛的鸚鵡與春風里富貴的牡丹結合在一起,一動一靜,兩者結合,立體感非常強,整個畫面因此而生動自然,清新脫俗,呈現出熱情、奔放的人文情懷。
爐上繪有的三朵牡丹花,呈迎風而怒放之態,還有兩朵含苞欲放的花蕊羞答答地藏在一邊。牡丹花素有「花中之王」、「國色天香」之譽,以花大色艷、絢麗多姿名揚天下。中國人有喜好牡丹之傳統,在我國,牡丹花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歷史。俗語道:「穀雨三朝看牡丹。」中原大地處處盛開著雍容華貴的牡丹。唐代詩人皮日休《牡丹》雲:「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競誇天下無雙艷,獨立人間第一香」。最有趣的是,在牡丹花蕊與樹葉的空隙之間,還有一隻小蜜蜂來補白,畫面又增添了幾分動感。
無論是鸚鵡,還是牡丹,所有構圖,均採用單線繪制,這些線條如鋼絲一般挺拔,遒勁有力,讓人驚嘆不已。爐內胎施的是青白釉,釉肥色正。上下兩節,留有介面縫隙,為明代製造的瓶、爐等瓷器常見的工藝特點。而這尊爐的介面處,修胎精緻平整,介面完全被釉料所覆蓋。只有用手輕輕撫摸時,略微高低不平的介面,才會讓你感覺介面之所在。仔細觀察,爐內還有一些小黑點,零星地撒在爐底,這便是俗稱的窯粘,是燒制瓷器時草木灰飄落留下的。如今,窯粘已成為鑒定瓷器真偽的秘訣之一。足底露胎處可見所用瓷土為典型的乳白色高嶺土。爐的三隻乳足極其飽滿,留有較深的摩擦痕跡,應該是寺廟或大戶人家祭祀用的禮器,是傳世之精品。
這尊香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青花釉料發色比較純正。明末從嘉靖年始,從西域運來回青料,再配以江西的石子青,作為青花的色料。回青料的比例如稍高,則青花色便呈鮮艷幽箐;石子青料如果用多了,色便呈灰藍。由於回青料價格昂貴,到萬曆末至天啟年時,多用石子青描繪紋飾。此爐上的青花色澤明亮清新,應是萬曆年初中期的器物。
新仿瓷器太亮,一看就「假」。為了仿得「真」一點,製造商經常採用拋光方法,即用馬鈴薯或獸皮,將其不斷摩擦,直到達到亞光的效果。遺憾的是,這種做法常會在瓷器表面留下諸多摩擦的痕跡。這尊香爐不同,它燒造時的火候較高,而且均勻,釉光至今悅目可人;又經過大自然幾百年歲月的磨礪,更是寶光熠熠,與新仿品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南北朝博山香爐小巧玲瓏,造型新穎,令人愛不釋手。我收藏瓷器近20年,還第一次謀面,可見其珍貴。
博山香爐也稱博山爐,又名熏爐,是西漢時期常用熏香器具,可用來熏衣、熏被以除臭、避穢。圖中的這個南北朝博山香爐高13厘米,直徑11厘米,上下兩層,可以自然啟合。上半部分的做工精細美觀,螺紋狀雕刻,像燃燒的火把,熱情奔放;又像一座峰巒疊嶂的仙山,自下而上,整個山脈錯落有致,加上中央的尖頂,正好為13條,這在我國傳統文化里是個吉祥的數字。博山香爐上有四個小洞,當爐腹內焚燒香料時,煙氣便從鏤空的「山中」飄逸而出,仙氣繚繞,給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覺。它下半部分為盞形托,底為平底,釉面為米黃色釉,不施化妝土,除局部積釉處略厚外,施釉均勻,釉面有不少細小開片。蓋、爐吻合,渾然一體。
博山香爐流行於漢、晉時期青銅器和陶瓷器。爐體呈青銅器中的豆形,有蓋,蓋高而尖,鏤空,呈山形,山形重疊,其間雕有飛禽走獸,象徵傳說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漢代盛傳海上有蓬萊、博山、瀛洲三座仙山。據《兩京雜記》記載:長安巧工丁緩善做博山爐,能夠重疊雕刻奇禽怪獸以做香爐的表面裝飾,博山爐工藝之繁,遠遠超過後來出現的五足或三足香爐。北宋考古學者呂大臨《考古圖》記載:「香爐像海中博山,下盤貯湯使潤氣蒸香,以像海之四環。」
博山爐出現在西漢時期,與燃香原料和人們的生活方式有關。西漢之前,人們使用茅香,即將薰香草或蕙草放置在豆式香爐中直接點燃,雖然香氣馥郁,但煙火氣很大。武帝時,南海地區的龍腦香、蘇合香傳入中土,並將香料製成香球或香餅,下置炭火,用炭火的高溫將這些樹脂類的香料徐徐燃起,香味濃厚,煙火氣又不大,因此出現了形態各異、巧奪天工的博山爐。六朝《詠博山爐》詩曰:「上鏤秦王子,駕鶴乘紫煙」,唐李白《楊叛兒》詩雲:「博山爐中沉香火,雙煙一氣凌紫霞」,記述的都是博山爐熏香時香煙繚繞的迷人意境。
兩漢時期,博山爐已盛行於宮廷和貴族的生活之中。1968年在河北漢代中山靖王劉勝墓中出土的錯金博山爐就是見證,其造型和工藝已達到高峰。除了博山香爐之外,魏晉南北朝時期還出現了青瓷或白瓷的敞口五足和三足瓷器香爐。 這尊灰色陶器蓮花香爐,高13厘米,直徑14厘米,看上去比較大氣,造型比較別致,拿在手裡分量較輕,十分罕見。我為寫《尋訪中華名窯》一書,曾遍訪各地古窯遺址,但對這尊香爐出處,無法作出判斷。據朋友講他從福建與江西交界處購得。從器物底座造型風格來看應該是北宋中期的東西,但當時中原大地早已流行瓷器生產,「秦磚漢瓦」的陶器時代已成為歷史的陳跡,絕大部分地方已不再生產陶器,擺在我們眼前的是實實在在的陶器香爐,讓人不得不重新加以思考。
蓮花瓣片片向上,自然微微收口,顯得十分莊重。蓮花瓣爐身竟達五層之多,錯落有致,下有連結一體的三層台基,比例得當,沉穩典雅。從灰陶釉色剝落之處可看出來,胎骨為橘紅色陶土,燒制溫度在850℃左右。從蓮花造型的香爐來看,很大程度上同中國佛教文化與祭祀活動有密切的關系。自東漢佛教流入中國本土後,蓮花已與佛教結下了親密的因緣,成了佛國的象徵與聖花。
寺廟里通常所見的佛祖釋迦牟尼的坐像,他身穿通肩大衣,手持說法印,結跏趺坐在蓮花台上。觀世音以大慈大悲而名聞天下,觀世音是梵文的意譯,傳說唐代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諱,略去「世」字簡稱觀音,她身穿白衣,坐在白蓮花上,一手持著一隻凈瓶,一手執著一朵白蓮,彷彿在表露觀世音懷著的一顆純潔的菩薩心,全力引導信徒脫離塵世,幫助世人解除災難,到達荷花盛開的凈土。《法華經》詳細介紹了觀音菩薩的功德,以及解救災難的種種事跡,她可以應機以種種化身救苦救難,所以有各種不同名稱和形象的觀音,如白衣觀音、送子觀音、水月觀音、千手千眼觀音等。
人們在翻讀佛經典籍時,常常會見到佛經把佛國稱為「蓮界」,把寺廟稱為「蓮舍」,把和尚的袈裟稱為「蓮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稱為「蓮華合掌」,甚至和尚手中使用的「念珠」,不少是用蓮子串成的。
蓮花,據古植物學家研究化石證實,一億三千五百萬年以前,在北半球的許多水域地方都有蓮屬植物的分布。我國文人雅士也十分看重蓮花,與梅、蘭、竹、菊等相比,蓮花具有更為豐富、更加復雜的文化內涵。蓮花在生殖崇拜、儒家實用功利、佛教佛性與修行、理學人格修養等四個方面內容中具有特別的意義。《古詩十九首》中有詩雲:「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南朝樂府民歌》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這些詩歌的意境高遠,反映了現實生活,令人回味無窮。人們可以看到荷花的芳容,領略到「紅衣翠扇映清波」的美景。
陶器蓮花香爐,可見它的文化內涵極其豐厚,在北宋瓷器的一統天下之中,這尊陶器蓮花香爐,可謂獨領風騷。 香爐,是古代一種鼎爐形器物,舊時廟堂里的香爐大多為銅、鐵鑄成,有些器型較小的香爐是用玉、石、陶、瓷、木、銅等製成,置於幾案,實用、觀賞兩相宜。有蓋之香爐,可內置香料,點燃後,香霧煙氣自蓋孔中裊裊升騰彌漫,時聚時散,給人以無限之遐想。
此件明代大型漆器香爐高157cm,爐身直徑60cm,由底足連托泥、腹部爐身和頭部龍馬爐蓋三部分組成。整體造型仿商周青銅鼎,爐身仿三足圓鼎,爐腳則仿四足方鼎,把圓鼎之柔和與方鼎之剛勁融為一體。爐蓋上的龍馬為龍頭馬身帶飛翼,爐之腹足相連處為神龜,爐足為象鼻。綜觀整個寶爐,外形簡練,制式大氣,簡約而不簡單、古拙而不粗陋、空靈而不空洞。浮雕神龜臉面為泥金工藝,細部刻畫精緻古樸,瑞獸動態傳神,爐蓋上那昂首長嘯、蓄勢待發的龍馬,充滿力度和動感。靈性之氣充溢全爐,尤其是爐身的外表黑漆、硃砂襯底描金,漆面光潔如新,髹漆技藝非常講究,色彩沉著瑩潤,包漿厚澤。
爐蓋上踏在水波紋之中的龍馬背部以點線構成奇特圖案和爐腰部的神龜,正是《周易·系辭》所說的「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的寓意。孔穎達疏引,《尚書中侯·握河記》稱「伏羲氏有天下,龍馬負圖出於河」,《尚書·洪範》:「天乃賜禹,洪範九疇」——傳說三皇之一的伏羲就是依據孟河中躍出的龍馬背部的圖形畫出了八卦,而禹根據龜背上的「文」成就了「九類常道」進而造福於黎民。落地漆器香爐是明代廟宇、宗祠、殿堂置於室內的重要禮器,當重大祭祀活動舉行時,它莊重地矗立在顯赫位置,縷縷青煙從爐蓋上的龍馬高昂頭部張開的嘴中徐徐吐出,煙氣祥霧繚繞空中,神秘而又庄嚴……物換星移幾度秋,滄桑巨變萬木春,明代的廟堂各地或許尚存一二,但舊時廟堂里諸如漆器香爐這樣的大型禮器已所存無幾了。 宋代山西介休窯香爐造型別致,施釉均勻,白中泛黃,色澤瑩潤,釉面帶有密密麻麻的細小開片,做工精美,格調高雅,是我國古代香爐發展中比較少見的。過去,有人將此爐視為燈具,但陝西耀州窯博物館將其作為香爐展出。還有人認為這尊香爐可看到唐五代時期,但我覺得在斷代時還需留有餘地,畢竟介休窯燒造高峰期在宋代。
這尊香爐高10.5厘米,面上直徑11厘米,香爐的口沿為厚唇,自然下垂,形成小坡度,厚唇寬度為3厘米,看上去十分自然和諧。爐心為圓形狀,深約6厘米,內里露胎,清晰地留下了當時工匠手工拉坯的痕跡。底座呈喇叭口敞開,不施釉,露出灰白色的胎骨,足底還遺留三隻燒制時所用的支釘。整個器物分成三層,由小及大,十分規整。香爐器物雖不大,卻符合宋人「小器大做」的原則。看上去大氣高貴,古意盎然,拿在手中把玩,賞心悅目。
這尊香爐的外形的確很像新石器時代或先秦時期的陶豆器具,也與商周時代的青銅豆相似,因此我們有理由說它與陶豆、青銅器皿有一定的關系。
陶豆流行於新石器時代至漢代,造型多為淺盤、高圈足、淺缽形、喇叭形、鏤空形等,這是馬家浜文化的特色。馬家浜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為環太湖流域母系時期的典型文化。豆的器形從陶豆開始,到青銅豆,始終保持它的基本造型,而且始終是祭祀禮器組合中重要的一員,在「禮」字的組成中,「豆」也是主角,這充分說明豆器在先民心中的分量之重了。根據考證,陶豆主要用來盛放「菜」。在古代陶缽才是個人使用的餐具,與現代飯碗器具相似。陶豆的形狀淺而小,不同於盛「飯」的缽,它只能盛放少量「副食」,很可能就是瓷盤的前身。主副食有所區別,這是稻作農耕社會派生出來的生活方式,也是東方飲食文化的傳統特點之一。高而穩的陶豆,在使用中,既能突出豆器中「菜」的視覺效果,又與古人席地而坐生活方式相一致,方便夾「菜」,古人的聰明才智可見一斑。
我在撰寫《尋訪中華名窯》一書時,曾到介休窯考察,它位於晉中洪山鎮,1957年搞農田水利時被偶然發現。專家認為介休窯的白瓷燒制水平、燒造規模、歷史影響略遜於定窯,但它燒造的器物白度較高,經科學測試為78.3℃,胎質細膩,透亮堅硬,敲擊聲音清脆,燒造溫度應在1300℃左右,幾乎可與現代白瓷媲美。具有「小家碧玉」的風范。
碗、盤和盞等器物的裝燒方法多採用支釘墊燒,在器物的圈足上一般都墊有3個小支釘,支燒時釘尖朝下,依次疊放,燒成出窯後,碗、盤和盞等器物的內側會留下3個細小的支燒痕跡,這種支燒方法為介休窯所獨有,也是我將這尊香爐看為介休窯香爐的原因所在。 青花海水紋香爐,明永樂,高55.5cm,口徑37.3cm,足距38cm。
爐闊口,短頸,鼓腹,下承以三象腿形足,肩部置兩朝天耳。內施白釉。外壁通體繪海水江崖紋。
此器與青海省博物館藏「大明永樂年制」款銅爐器形相似。其形體碩大,青花色澤濃艷,暈散明顯,凝結的黑斑密布於紋飾中。紋飾寓意江山永固。能夠燒造如此有氣魄、紋飾精美的瓷器,反映出當時景德鎮窯工高超的制瓷技藝。
明永樂、宣德時期瓷器上的海水紋通常有起伏相疊的波浪及湧起的浪花,其裝飾性比元代大大加強。
5. 世界上最長壽的生物
龍血樹能活萬年以上,所以被人們稱之為「不老松」,代表人的長壽。 龍血樹:龍血樹,株形極為鍵美,葉片色彩斑斕,,鮮艷美麗。有的品種葉片密生黃色斑點,被人們喜愛地稱為星點木,有的品種葉片上有黃色的縱向條紋,能分泌出一種表淡的香味,人們稱它為香龍血樹,有的品種葉片上嵌有白色、乳白色、米黃色的條紋,人們又稱之為三色龍血樹。龍血樹的莖干,能分泌出鮮紅色的樹脂,為之"龍血"大概龍血樹的美名便由此而得。 龍血樹葉片肥厚,形如寶劍,它斑斕的色彩,在陽光或燈光的照射下,金光熠熠,燦然奪目,是目前全國各地,極受人們喜愛的室內觀葉植物。 誰是世界上年齡最大的植物壽星?據考證,紅杉、猴麵包樹、澳大利亞桉樹均可活到4000多歲,而「世界爺」巨杉已活了5000多歲,但這些都還不是植物中年齡最大者。 1868年,著名的地理學家洪堡德在非洲俄爾他島考察時,發現了一棵年齡已高達8000歲的植物老壽星。可惜這顆樹已被剛發生的大風暴折斷。也正因為它被風暴折斷了主幹,洪堡德能通過數它樹干斷裂處的年輪知道其准確年齡。這是迄今為止知道的植物最高壽者。這顆長壽的樹叫龍血樹,樹高18米,主幹直徑近5米,距地面3米折斷處直徑也有1米。 這顆長壽的樹叫龍血樹,樹高18米,主幹直徑近5米,距地面3米折斷處直徑也有1米。龍血樹屬百合科植物,全世界有150多種,我國南方的熱帶森林中有5種。它的生長十分緩慢,幾百年才能長成-棵樹,幾十年才開-次花,因此十分珍貴稀有。 龍血樹受傷後會流出-種血色的液體。這種液體是一種樹脂,暗紅色,是-種名貴的中葯,中葯名為「血竭」或「麒麟竭」,可以治療筋骨疼痛。古代人還用龍血樹的樹脂做保藏屍體的原料,因為這種樹脂一種很好的防腐劑。它還是做油漆的原料。龍血樹屬於百合科。它的生長十分緩慢,幾百年才長成一棵樹,幾十年才開一次花,因此十分稀有。龍血樹雖屬單子葉植物,它莖中的薄壁細胞卻能不斷分裂,使莖逐年加粗。 當地人傳說,龍血樹里流出的血色液體是龍血,因為龍血樹是在巨龍與大象交戰時,血灑大地而生出來的。這便是龍血樹名稱的由來。 目前,「龍血樹」這一珍稀植物樹已瀕臨滅跡,但在三亞市南山一帶卻生長著六萬株之多,其中三萬株主要集中於大小洞天旅遊區。鬱郁蔥蔥、蔚為壯觀。樹齡有的有兩千多年,最長的有六千年以上。然而最古老的那棵就在這國家級四A景區—南山大小洞天。南山大小洞天景區位於從古至今都是以長壽著稱的—三亞南山。南山大小洞天景區是海南歷史最悠久的景區,主要以山景、海景、石景、洞景為主,也是海南歷史最早的道家思想發源地。
6. 珍珠是怎麼用的
1水溶珍珠粉的製造方法
2珍珠湯治療多動症的中葯
3珍珠的人工養殖方法
4瘦身珍珠糊
5一種利用膨脹珍珠岩制備復合相變材料的方法
6珍珠釉或閃光釉或珠光粉在製作陶瓷欄桿中的應用
7一種珍珠鈣軟膠囊及制備方法
8發泡聚氨酯膨脹珍珠岩復合建築節能材料及其現場噴塗施工工藝9聚合物改性膨脹珍珠岩及其制備方法
10有機相變材料復合膨脹珍珠岩材料的乳化法制備工藝
11膨脹珍珠岩聚氨酯復合保溫板材及其生產工藝
12玻化珍珠岩無機復合保溫材料及製作方法
13膨脹珍珠岩處理甘氨酸廢水並製造化肥原料的方法
14一種有核珍珠的育珠方法、其使用工具及育出珍珠
15珍珠纖維抗菌性氨綸汗布及製造工藝
16五穀蔬菜瓜果營養保健珍珠形狀的珠子粉系列天然食品
17珍珠蹄筋球罐頭及其製作方法
18一種優化珍珠色彩、光澤和亮度的方法
19超細膨脹珍珠岩產品及制備方法
20復方珍珠含片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21珍珠負離子粘膠短纖維及其製造方法
22防水炭化膨脹珍珠岩
23納米珍珠糖及其制備方法
24一種珍珠增光漂白的方法
25納米級復方珍珠維C含片及其制備方法
26一種用膨脹珍珠岩替代粘土的制磚方法
27雙層鋼網礦棉珍珠岩夾芯復合輕質牆板
28一種火山岩珍珠美容面膜及其制備工藝
29一種珍珠美白保濕化妝水及其制備方法
30珍珠維E美白保濕面膜及其制備方法
31珍珠粉的制備方法及其產品
32一種高鈣高鋅珍珠粉膠囊的制備方法
33珍珠菜總皂苷抗腫瘤用途
34珍珠粉末有效成份的淬取裝置
35淡水珍珠蚌池塘混養系統和混養方法
36珍珠小分子團水及其製作方法和應用
37一種珍珠的染色方法
38一種黑色系淡水珍珠的加工工藝
39一種珍珠的增白處理工藝
40採用珍珠納米微粒進行織物浸軋或紗線浸漬整理的方法
41採用珍珠納米微粒進行織物同漿共混印花的方法
42採用珍珠納米微粒進行織物發泡凸印印花的方法
43利用膨漲珍珠岩生產金屬門用輕質防火填充料及制備方法
44一種食療健脾養胃的珍珠奶茶制劑
45一種高強抗皺珍珠纖維紗的紡紗方法
46具有珍珠樣外觀的塑料容器及其製造方法
47一種治療兒童病毒性肝炎大三陽轉陰的復方玲茵陳珍珠奶茶制劑48人造珍珠用塗料
49一種培育大規格優質有核珍珠的方法
50一種高效祛除馬氏珍珠貝酶解液腥味的方法
51珍珠養胃散
52膨脹珍珠岩陶瓷水洗球的制備方法
53一種多孔鎂膨脹珍珠岩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
54一種再生纖維素纖維共混用超細珍珠漿料及其生產方法
55夜光珍珠培育方法
56珍珠貝可升降延繩抗風浪養殖方法
57一種珍珠貝肉解酒劑及其制備方法
58珍珠熏蒸脈管通及其制備方法
59一種淡水有核珍珠的培育方法
60利用磁性吸引力固定珠核養殖附殼珍珠的方法
61一種珍珠雞孵化方法
62提高木材與珍珠岩膠合強度的方法
63陰模法生產工藝珍珠
64大型組合珍珠施術作業法
65一種生產泡沫珍珠岩保溫材料的方法
66珍珠岩加熱膨脹工藝及裝置
67膨潤土膨脹珍珠岩製品
68小顆粒膨脹珍珠岩輕型建築材料製造工藝
69珍珠岩膠結劑
70珍珠岩瓷釉及製造方法
71全包被大型珍珠軟組織外形成法
72可溶性珍珠全成分制劑的制備工藝
73珍珠蚌外殼褐色層化學去除法
74膨脹珍珠岩不燃板材及其保溫材料的製造方法
75珍珠岩泡沫玻璃
76生產珍珠岩磨料的磨碎方法
77一種從魚鱗中提取珍珠精的方法
78復合玻璃鋼的新材料膨脹珍珠岩及其復合工藝
79用於珍珠生產的活化珠貝血細胞的制劑和使用這種制劑生產珍珠的方法80高溫膨脹珍珠岩隔熱保溫材料
81氨基酸珍珠飴植物酶法新工藝
82膨脹珍珠岩蜂窩煤爐芯
83燒結膨脹珍珠岩絕熱製品
84用於烤煙種植的膨脹珍珠岩混合肥料
85藝術珍珠像形及其生產方法
86硃砂、珍珠研磨工藝
87游離體象形珍珠
88膨脹珍珠岩空心砌塊及其制備
89水溶性珍珠層粉
90鮑養珍珠法
91水泥膨脹珍珠岩泡沫製品的製作方法
92由珍珠質粉製取珍珠液的方法
93水溶性全成分珍珠粉系列產品新制備方法
94夜光珍珠養殖法
95憎水膨脹珍珠岩絕熱製品及其製造方法
96塑料珍珠岩組合材料及其生產方法
97珍珠米香酥脆的生產方法
98用普通珍珠岩製造彎頭段保溫瓦的方法
99鈣氮分離珍珠霜(又名虞美人珍珠營養霜)的製造方法
100粉煤灰、珍珠岩輕質空心砌塊
101一種防水保溫珍珠岩製品的制備方法
102膨脹珍珠岩廢玻璃復合飾面板
103由固體珍珠制備液體珍珠的方法
104膨脹珍珠岩低溫陶瓷彩釉復合牆面磚
105水解珍珠粉的生產工藝
106珍珠岩為載體製成的肥料
107復合玻璃鋼的新材料膨脹珍珠岩
108珍珠美味錦
109珍珠磨砂洗臉帕
110珍珠燒傷膏的處方和生產工藝
111石米加固型水泥珍珠岩隔熱磚製作方法
112珍珠琪製作工藝
113珍珠岩隔熱樓板
114膨脹珍珠岩焙燒方法及設備
115珍珠岩板塊方磚隔熱防水樓板及其製造新方法
116八仙珍珠方便飯及其製造方法
117活性珍珠粉的制備方法
118珍珠原液及其制備方法(雙解法)
119珍珠枸杞漿及其制備方法
120珍珠高級滋補液及其制備方法
121一種礦渣珍珠岩輕質保溫砌塊及其生產方法
122珍珠茶及其製作方法
123用珍珠珊瑚貝殼提煉高效生物保健鈣劑的技術
124一種珍珠翡翠白玉湯罐頭
125珍珠軟化原液及其制備工藝
126從珍珠母貝中提取珍珠液的方法
127珍珠露及制備方法
128珍珠絨織物及其生產工藝
129純珍珠口服液及其制備方法
130西洋參珍珠液及其配製方法
131珍珠鈣及制備方法
132珍珠口服液及其生產工藝
133多彩珍珠飲料
134珍珠飲料水
135刺梨珍珠纖維飲料
136粉煤灰、膨脹珍珠岩制保溫材料
137珍珠螺脯
138全溶珍珠粉及其制備方法
139珍珠燒燙傷膏及製作方法
140珍珠岩助濾劑
141治療口腔潰瘍用葯——珍珠八寶散
142珍珠褥瘡粉
143膨脹珍珠岩膠結劑及其製品
144海洋全珍珠貝粉及其制備方法
145天然營養品醋酸珍珠粉的生產工藝
146一種珍珠營養品的配製方法
147用珍珠或珍珠層粉製取全珍珠液的方法
148酶介珍珠液
149珍珠果飲料生產工藝及配方
150多味珍珠豆製作方法
151珍珠口香糖
152強力珍珠滴眼液
153珍珠花王營養保健飲品
154珍珠口咽散
155液體珍珠茶及制備方法
156珍珠羅漢果茶
157珍珠岩建築材料及系列產品
158珍珠烏鯉滋補劑及其配製方法
159珍珠及珠貝珍珠層全成分水解工藝
160珍珠、鯊魚骨、牡蠣殼、烏賊骨軟化蜜及其系列產品的制備方法161溶解珍珠的方法及用該方法獲取的珍珠蜂蜜液
162珍珠牡蠣補鈣制劑
163活性珍珠蜜
164水溶性珍珠母粉系列產品制備工藝
165工藝陶瓷套彩珍珠釉及其製法
166珍珠飲料及其製造方法
167珍珠明目液
168珍珠蜜醋
169珍珠啤酒
170珍珠口瘡沖劑的生產方法
171三維增強珍珠岩輕質牆板
172一種含有雙歧桿菌與可溶性珍珠粉的保健品
173天然醫療保健品《復方珍珠蛇粉》
174珍珠美容器的制備方法
175含有珍珠的啤酒及其生產方法
176系列珍珠多彩塗料和生產方法
177一種物理方法水解珍珠的技術
178珍珠清心口服液
179用珍珠貝殼制備天然珍珠片、珍珠末及珍珠裝飾品的方法
180復合型珍珠岩啤酒助濾劑
181天然珍珠蚌內臟全成分水解液及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的制備方法182黑珍珠飲
183多彩珍珠釉陶瓷工藝品及其製法
184含有全溶解珍珠成分的水果、蔬菜飲品及制備方法
185人工養殖珍珠
186膨脹珍珠岩輕質砌塊的制配方法
187珍珠營養保健品及其製作方法
188可溶珍珠王漿及其制備方法
189竹珍珠粒服裝
190液體珍珠軟膠囊制配方法
191珍珠造型工藝品粘嵌製作法
192含珍珠水溶性成分的牙膏及漱口液
193珍珠岩煙囪的製做方法
194多功能膨脹珍珠岩裝飾吸聲板及其製造工藝
195珍珠粉美容保健糖
196水解珍珠貝肉及其類似物並製成口服液的方法
197全成分珍珠原液或珍珠粉制備工藝
198珍珠保健牆面裝飾材料
199黑珍珠波霸粉圓及其製造方法
200滋補葯珍珠蘄蛇精
201用於飾品上的珍珠
202雙面象形珍珠
203高強抗皺珍珠纖維紗
204木紋珍珠保鮮盒
205一體式珍珠岩夾芯板
206珍珠采植機
207珍珠岩回收除塵器
208新型的珍珠岩吸聲板
209一種基於機器視覺的珍珠實時檢測和分級系統
210表面塗有珍珠釉的荷花欄桿
211穿孔珍珠岩吸聲板
212珍珠保健面料
213表面為珍珠狀玻璃泡殼的電子熒光燈
214珍珠岩降溫下料裝置
215玻鎂、珍珠岩防火門芯板
216一種多功能膨脹珍珠岩立爐
217彩色珍珠筷子
218彩色玻璃珍珠磚
219珍珠岩粉焙燒設備
220珍珠岩保溫管預制連續成型機
221珍珠岩樹脂夾克保溫管
222膨脹珍珠岩空心砌塊
223膨脹珍珠岩芯材復合外牆板
224膨脹珍珠岩圓孔隔牆板
225珍珠領帶
226鋼筋混凝土珍珠岩復合牆板
227纖維增強水泥珍珠岩圓孔隔牆板
228珍珠岩型炕磚
229聚氨酯與珍珠岩復合保溫管殼
230瀝青珍珠岩連續拌合機
231一種膨脹珍珠岩焙燒設備
232一種珍珠狀花紋板材
233珍珠健美球
234珍珠岩復合保溫砌塊
235珍珠岩鋁塑復合天花板
236表面塗有珍珠釉的欄桿
237珍珠保健涼鞋
238雙層鋼網礦棉珍珠岩夾芯復合輕質牆板
239一種珍珠棉切斷機
240一種有核珍珠的育珠工具
241一種有核珍珠的育珠工具
242雙色多層鍍膜的仿珍珠
243一種分體式珍珠夾頭
244寶石環帶拼合珍珠
245一種珍珠棉復合包裝片材
246水玻璃珍珠岩節能保溫復合板塊
247動態液體珍珠擺飾器
248燃煤氣化燃燒珍珠岩膨化爐
249單面易揮珍珠質保健葯墊
250珍珠水泥預注合成板
251水泥珍珠岩空心砌塊
252玻璃鋼憎水珍珠岩保溫管
253珍珠飾品的結構
254珍珠岩聚氨酯復合強化板
255計量珍珠營養加芯鹽
256預制憎水珍珠岩保溫管
257鋼骨膨脹珍珠岩牆體板
258用普通餃子機快速改裝的珍珠涮鍋餃子機
259珍珠岩輕質砌塊
260珍珠插核套膜裝置
261珍珠保健枕巾
262膨脹珍珠岩保溫被
263嬰兒珍珠蠶沙枕
264竹珍珠粒服裝
265水晶石珍珠裝飾板
266珍珠岩鐵網輕質牆板
267珍珠岩疊網式過濾器
268珍珠岩膨脹爐用消煙除塵裝置
269易拉罐珍珠岩隔熱磚
270珍珠復合材料
271立式珍珠岩膨脹爐
272珍珠岩防水防腐防震阻燃保溫隔音建築板
273一種硬質珍珠岩水平旋轉膨化爐
274聚酯膜復合珍珠棉
275憎水珍珠岩聚苯石膏隔牆板
276紙復合珍珠棉郵用信封
277一種珍珠水餃機
278珍珠視力保健理療器
279珍珠貝的珠核檢查裝置
280珍珠盒
281鋼絲網架膨脹珍珠岩復合牆板
282輕型珍珠岩保溫板
283一種珍珠岩膨脹爐
284膨脹珍珠岩空心砌塊
285珍珠岩膨脹爐用煤粉燃燒器
286珍珠球飲料制球機
287半、整無孔珍珠染色機
288復合高效珍珠岩保溫板
289珍珠保健涼席
290珍珠棉床上用品
291含餡的珍珠粉圓成品
292珍珠貝珠核檢測裝置
293用於免蒸餾製取珍珠紅酒的罐體
294結構用增強憎水膨脹珍珠岩芯板
295珍珠手錶鏈
296一種珍珠粉圓
297珍珠棉被
298水泥面珍珠岩復合板
299泡沫珍珠岩
300防水吸音珍珠岩裝飾板
301毛腈混紡珍珠絨布
302黑珍珠地板地墊
303珍珠胸罩
304保健珍珠文胸
305珍珠的漂白增光加工裝置
306珍珠磁性移動球式保健功能領帶
307珍珠床服用品
308珍珠網水刺無紡布
309一種生產珍珠脫核精粉的裝置
310一種環保型包裝材料珍珠棉的結構
311足療健身珍珠墊
312飾面外牆珍珠岩復合牆體
313含有珍珠岩、陶粒和輕質泡沫混凝土的隔熱磚
314微型珍珠鑽孔機
315一種用於養殖造形附殼珍珠的造形珠核
316雙熱源自控珍珠岩膨化爐
317可移動珍珠岩加熱膨脹爐
318珍珠岩膨脹電爐
319珍珠蛋白抗菌功能束身內衣套裝
320屋面膨脹珍珠岩保溫絕熱磚
321膨脹珍珠岩輕質建材生產設備
322膨脹珍珠岩砂漿乾料噴塗設備
323珍珠裝飾件
324聚氯乙烯珍珠裝飾板
325憎水性珍珠岩隔熱裝飾板
326無孔珍珠自動浸泡機
327仿珍珠翻滾機
328珍珠棉加工機
329纖維增強珍珠岩麻面聚苯板
330一種珍珠首飾
331人造珍珠的製造設備
332珍珠胸罩
333珍珠岩穿孔復合吸聲板
334酚醛泡沫珍珠岩蜂窩板
335鑲嵌式珍珠飾品
336珍珠岩蜂窩板
337珍珠鞋
338一種珍珠保健內褲
339鋼絲網架整體膨脹珍珠岩輕質牆板
340一種納米級珍珠粉的製取裝置
341珍珠狀內面煎炒鍋
342生產筒狀珍珠棉的裝置
343一種用於養殖造形附殼珍珠的新型造形珠核
344珍珠球棉機
345珍珠球棉機機架
346健身珍珠鞋墊
347全珍珠保健胸罩
348珍珠母片座靠墊
349內燃熱輻射預熱一體珍珠岩膨化爐
350珍珠內褲
351一種分離式加密珍珠鎖 基本這些了…………
7. 作者由落花生領悟到做人的道理,從你身邊的事中領悟到什麼200
梅 花
我喜歡梅花,因為它不怕寒冷,不怕困難,越是最冷的時刻越是開得鮮艷。怒放枝頭,凜冽芬芳,散發出陣陣清香。梅花的品格和精神更是值得我們學習。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折服於梅花那獨特的精神,抒寫出一篇篇詠梅贊梅的詩歌。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最終由一塊鋼鐵蛻變成一把寶劍,是一遍又一遍的在砂石上磨礪出來的,體現出了它自身的價值。梅花最終經歷磨難,在寒冷的時刻綻放,成為人們最好的楷模。在我們學習的道路上,是特別需要這種頑強精神的。 學習英語,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非常令我頭疼。真是不想學啊,可是我沒有放棄的理由。學習是一回事情,而要學好、學精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學好的,要持之以恆,每天堅持學才能學好。學習英語尤為如此。曾經我是那樣懼怕學習英語,看著那二十六個字母演變成的各個單詞,我要會讀、會寫、回背,還要會造句和寫短語。想想就是那麼難。可是,當我意識到學會一門語言對我有多麼重要時,我還回有畏懼心理嗎?少玩二十分鍾游戲機,我可以背五個單詞;少踢一會足球,我可以背會一個短語;少看一會電視,我可以多聽幾遍錄音。雖然付出的並不多,經過日積月累,我卻能夠掌握這門語言。跟梅花所處的環境相比,我真是幸福多了。所以我更要學會它那種堅忍不拔的精神,在學習的道路上才能越學越好,越走越遠,最終取得好成績。
冬天就要來臨了,我彷彿又聞到梅花那特有的清香。
-----------------------------
松樹
我喜歡婀娜多姿的槐花樹,果實累累的蘋果樹,挺拔的楊樹,但是我最喜歡學校大門口那棵堅強無比蝗松樹。
遠看,松樹像一座高大的寶塔。走近細看,松樹像一把遮陽大傘。只見松樹的樹皮一塊接著一塊,魚鱗狀,沒有規律地排列著。松樹的葉子像一根根頭十分尖的綉花針,葉子微微上翹,深綠色的葉子十分刺手,淡綠色的葉子卻很柔軟,十幾根葉子像一朵美麗的花,又像親密無間的小夥伴偷偷地說著悄悄話。夏天,天氣炎熱,我們在樹下乘涼,下雨時,我們在樹下躲雨,盡情地做游戲,冬天下雪時,我們在樹下跳繩,做運動。
松樹長得十分挺拔,具有不怕困難的性格。它不管嚴寒酷暑,還是狂風暴雨怎樣襲擊,它都不低頭,葉子還是碧綠碧綠的。每當冬天天空下著鵝毛大雪時,松樹身上壓著厚厚的積雪,但它毫不懼怕,還是挺拔的挺立在那兒,猶如解放軍戰士站在那兒守護著我們的校園。我不禁想到陳毅大將軍寫的一首詩:
青松
大雪壓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
待到雪化時。
松樹渾身都是寶。樹干是造紙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也是建築良材,葉子可以提煉揮發油,松樹脂可以做松香和松節油,枝和根是燃火材料,以前人們夜裡點燃松枝,可以照明,也可以取暖。我們要學習它為了人們,勇於獻身的可貴精神。
我太喜歡松樹了!更喜歡和松樹一樣具有大無畏精神的人。
----------------------------
竹
早春來臨,大地醒了。熟睡的萬物都睜開惺松的睡眼。小草鑽出來了,樹葉兒長出來了,一顆顆黃嫩的竹筍也在一夜春雨之後,神話般地穿著春天送給它們的紗衣,從濕潤的泥土中冒出來了。它們身上一塵不染,還帶著春的氣息。
春天過去,夏日來臨。大地脫去春的稚氣,變得像一個熱血青年。早春的竹筍,現在已經長高了,它開始領略夏天的厲害——酷熱和暴風雨。它挺過來了。
很快就到秋天了。入夜,明月高懸,涼風徐徐。漸進深秋,樹葉多已落光。竹葉,那酷暑炎夏最令竹驕傲的綠色短劍,有的也枯黃了。一陣蕭瑟秋風吹來,枯葉兒便像完成了使命似的,悠悠落到地上,與竹根作伴了,而另一些綠色短劍,仍緊護竹枝,與秋風抗爭。風更大了,可竹不怕,它把根扎得更深了,腰挺得更直了,彷彿對秋風說:「來吧!」
冬天到了。北風卷著雪花飛來了,喘著氣,把雪花撒下。雪花吻了吻竹,彷彿要對它敘說北風的寒冷,可很快就落到了地上。竹驕傲地挺著,它對北風的進攻不屑一顧,仍是那樣的自信。
嚴冬過去,又是一個春天。這時,竹長大了……
我們不也和竹子一樣嗎?童年,像竹筍一樣一塵不染。慢慢的,我們在一次比一次艱苦的磨難中長大了,成熟了。
8. 攻略 密室逃脫絕境系列4迷失森林第3關怎麼過
密室逃脫絕境系列4第3關攻略
點擊右邊桌子拿起圖紙後點擊下方石頭後獲得砝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