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汝瓷海棠口

汝瓷海棠口

發布時間: 2022-04-23 19:01:51

❶ 中國五大名窯的代表作是什麼

代表作:

1、汝窯: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汝窯天青釉弦紋樽、汝窯天青釉圓洗、汝窯天青釉碗等。而台北故宮則藏有汝窯天青無紋橢圓水仙盆與汝窯粉青蓮花式溫碗等。

(1)汝瓷海棠口擴展閱讀

藝術特色:

1、汝窯

汝窯天青釉弦紋樽,此樽仿漢代銅樽造型,器形規整,仿古逼真,釉色瑩潤光潔,濃淡對比自然。瓷樽始於宋,汝窯、定窯、龍泉窯均有燒造,是陳設用品。所見傳世宋代汝窯天青釉弦紋樽只有兩件,除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這件以外,英國倫敦大維德基金會亦收藏一件。

2、汝窯

汝窯燒制的汝瓷因為其絕妙的色澤、獨特藝術價值,深得帝王歡心,有「宋瓷之冠」的美譽,位居五大名窯之首。

官窯主要燒制青瓷,大觀年間,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綠三種顏色最為流行。官瓷胎體較厚,天青色釉略帶粉紅顏色,釉面開大紋片。這是因胎、釉受熱後膨脹系數不同產生的效果。瓷器足部無釉,燒成後是鐵黑色,口部釉薄,微顯胎骨。這是北宋官窯瓷器的典型特徵。

3、哥窯

哥窯瓷器從色澤區分,有月白、灰黃、粉青、灰青、油灰、深淺米黃等種類。哥窯瓷最顯著的特徵,是釉色沉厚細膩,光澤瑩潤,如同凝脂。

若置之於顯微鏡下,可見瓷釉中蘊含的氣泡如同聚沫串珠,凝膩的釉面間迸裂有大小不一,或密匝或疏落的冰裂狀網紋,其網紋之色淺黃者宛若金絲,細黑者如鐵線,二者互相交織,因而被名之為「金絲」、「鐵線」。

宋代哥窯胎質堅細,瓷器口沿尖窄,厚釉在瓷器口沿不能存留,垂釉多在口沿邊稍下處形成略微凸出之環形帶,因口沿處胎骨略黯而被稱之為「紫口」,此為宋哥窯瓷之一絕,盡管以後歷代有許多仿宋哥窯,但在燒制上皆未能臻此絕藝。

4、鈞窯

鈞窯釉色大體上分藍、紅兩類、具體的可呈現月白、天青、天藍、蔥翠青、玫瑰紫、海棠紅、胭脂紅、茄色紫、丁香紫、火焰紅等。其中,藍色也不同於一般的青瓷,是各種濃淡不一的藍色乳光釉。藍色較淡的稱天青,較深的稱為天藍,比天青更淡的稱為月白,都具有瑩光一般的藍色光澤。

鈞瓷釉色有一種瑩光一般幽雅藍色乳光,其色調之美,妙不可言。釉色分兩種,一曰細平釉,一曰橘皮釉。以燒制色釉「窯變」為其特色。

5、定窯

定窯器裝飾技法以白釉印花、白釉刻花和白釉劃花為主,還有白釉剔花和金彩描花,紋樣秀麗典雅。北宋早期定窯刻花、構圖、紋樣趨簡,以重蓮瓣紋居多,裝飾有淺浮雕之美。

北宋中晚期刻花裝飾精美絕倫,獨具一格。裝飾圖案常用印花、劃花和堆花手法,秀麗典雅。印花圖案,自然形態經巧妙變形,構成嚴謹;刻劃花,較印花更活潑生動,別具一格。

❷ 汝窯瓷器有什麼特徵

汝瓷是我國宋代「汝、鈞、官、哥、定」五大名瓷之一,因產於汝州而得名,在中國陶瓷史上素有「汝窯為魁」之稱。汝瓷的基本鑒別方法,從傳世品看,主要有五大特徵。
胎色
汝瓷胎質細膩,胎土中含有微量銅,迎光照看,微見紅色,胎色灰中略帶著黃色,俗稱「香灰胎」,多見汝州蟒川嚴和店、大峪東溝,汝州文廟、清涼寺等窯址;汝州張公巷汝窯器,胎呈灰白色,比其他窯口的胎色稍白,是北宋官窯的主要特徵。
釉色

❸ 宋代的五大名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有什麼特點,怎麼區分

1、汝窯特點:釉色以天青為主,用石灰一鹼釉燒制技術,釉面多開片,胎呈灰黑色、胎骨較薄。

區別:鈞瓷與以上四大名窯最大的不同,是在釉中加入了銅元素,創造性的燒出了五彩斑斕的窯變紫紅色釉,開銅紅釉之先河。

2、官窯特點:釉層豐厚,有粉青、米黃、青灰等色;釉面開片,器物口沿和底足露胎。

區別:汝窯採用滿釉支燒工藝,器物底部會留有支釘痕,多為3~5個,也有6個的,器物以盤、洗較多,另有碗、碟、瓶等。

3、哥窯特點:由於釉中存在大量氣泡、未熔石英顆粒與鈣長石結晶,所以乳濁感較強。釉面開(小開片),細紋色黃,粗紋黑褐色。

區別:哥窯主要瓶型有瓶、尊、碗、盤等,帶有雍容典雅的宮廷風格。

4、鈞窯特點:以燒制銅紅釉為主,還大量生產天藍、月白等乳濁釉瓷器。

區別:器物主要有各式瓶、爐、洗、盤等,相傳哥窯是從官窯發展而來,常說官哥不分,一般「開大片為官,開小片為哥」做為簡單判斷。

5、定窯特點:白瓷釉層略顯綠色,流釉如淚痕。北宋後期創造覆燒法,碗盤器物口沿無釉。

區別:定瓷光澤柔潤,釉面可可見「淚痕」和「竹刷絲紋」,定窯常以雕刻來體現它的紋飾之美,雕刻圖案以花果、禽鳥比較多見。

(3)汝瓷海棠口擴展閱讀:

中國的陶瓷藝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標志。北宋是我國古代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時期,也是傳統制瓷工藝繁榮昌盛的時期。

當時,制瓷業空前繁榮,大江南北名窯迭起。現今已發現的古代陶瓷遺址分布於全國170個縣,其中北宋窯址的就有130個縣,約占總數的75%。

當時的窯廠各有特色,定窯、景德窯清秀,汝窯、耀州窯渾厚,官窯、哥窯典雅,鈞窯絢麗,建窯淳樸,磁州窯、吉州窯具有民間風采,都是我國的藝術精品。

而「五大名窯」代表了中國單色釉瓷器的最高水平,是全球各大博物館和收藏家夢寐以求的瑰寶,其市場價值不言而喻。從北宋流傳至今,「五大名窯」傳世瓷器極為稀少。

❹ 汝窯的特點是啥

特徵與生產工藝

1、釉色

汝窯之不凡在其釉色,釉色以天青為主要顏色,亦包含天藍、粉青、月白等色,有「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作將來」的美譽。

汝民窯的釉色則豐富多彩,不同釉色間有明顯的地域性,即同種釉色的汝瓷主要由某一地區所生產。

2、器形

從寶豐清涼寺汝窯遺址出土的汝官窯瓷片分析,器型主要有碗、盤、缽、瓶、洗、盞、水仙盆、尊、蓋等幾類。採用手拉坯的方法製作,技法熟練。

碗、盤為日常生活器皿,故造型簡單大方,僅以十瓣瓜棱形或蓮口式予以點綴,美觀實用。缽造型成斂口,下有凹圈足或矮圈足,小巧典雅,富有生趣。

瓶、洗兩類造型多樣,線條流暢。茶盞托造型講究,富於裝飾。而水仙盆分橢圓形和海棠式兩種,設計精巧,顯示了皇家的審美意趣。

汝民窯主要生產民間生活用瓷,造型多樣,採用多種裝飾技法。各窯口在裝飾方法和裝飾紋樣上各有其長處。

3、開片

傳世的汝官窯瓷大多器表有紋片,無紋片者極少見。汝瓷釉面的開片是在燒制過程中因為胎和釉的膨脹系數不一而出現的開裂紋片,這本來屬於瑕疵,但在文人眼裡卻成了藝術效果,皇宮貴族也相當崇尚。

關於開片,文獻紀載∶「有蟹爪紋者真,無紋者尤好」,目前公布的汝窯傳世品中,無紋片的只有一件,即是收藏於國立故宮博物院的青瓷無紋水仙盆。

由於汝窯以瑪瑙作為釉料,所以不管是冰狀紋片、淺開片或白色短紋片等,皆為魚鱗狀開片,沒有紋線較長的大開片,這是汝窯與其他瓷釉面開片不同的地方。

4、支釘

汝官窯施釉技法精湛,多采裹足支燒,支釘很小,因此有「芝麻支釘」之說,使器表和器底全施滿釉。另外也有少數採用墊餅墊燒法,器表和器底均施釉,圈足底則露胎無釉。

支釘的多少因器形大小而定,多者五個,少者三個,惟橢圓洗、海棠洗和水仙盆採用六支釘,四支釘者極為罕見。

汝民窯以墊餅燒制為主,少數為全滿釉支釘燒制。相較之下,汝民窯的支釘稍大,如綠豆瓣。

(4)汝瓷海棠口擴展閱讀:

工藝原料

汝官窯的胎釉特徵、燒制工藝等與同時代的其他青瓷有著明顯的不同。其胎料所含的二氧化硅(SiO2)和氧化鋁(Al2O3)偏高,胎土淘煉精細,土質細膩,胎骨堅致,呈香灰和淺灰色。胎體內有形狀和大小不一的氣泡,是手拉坯的自然現象。

釉層厚而潤澤,猶如堆脂,且胎釉結合緊密,施釉講究。汝洲當地盛產瑪瑙石,汝官窯以瑪瑙作為釉料,釉色純正,更顯光亮瑩潤。如果在陽光下觀察,會發現釉內散布微弱的紅斑,是與其他瓷器迥然不同的特徵。

文獻紀載與發展歷程

宋朝的建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紛亂局面,帶來穩定的社會秩序。農業生產力復甦、手工製造業開始蓬勃發展,尤其以陶瓷業為最,在宋王朝達到了巔峰。在此背景下,陶瓷業競爭激烈,各名窯相繼活躍於舞台上,而為因應皇族的需求,北宋皇宮選定技術精湛的五大名窯「汝、鈞、官、哥、定」,由中央直權控制並派值官嚴格監制,民間不可使用。

其中汝窯以產地河南(故稱汝州)而聞名,而被譽為五大名窯之首的即是汝官窯,出土於河南寶豐縣清涼寺村。而汝官窯燒制貢瓷的時間前後約為二十年,從宋哲宗元祐元年到徽宗崇寧五年(1086~1106年)。

南宋葉寘《坦齋筆衡》中記載:「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悉有之,汝窯為魁。」汝窯專為宮廷燒制御用瓷器,規定民間禁燒。傳世的汝窯瓷器不足百件61件,可見其珍貴。而除了寶豐縣清涼寺為官窯外,其餘之窯口皆用作燒制民間之日用瓷。

❺ 四大名窯是哪四大為什麼還有中國五大名窯

中國有五大名窯和四大名瓷,而不是四大名窯。

(一)五大名窯:

  1. 鈞窯,即鈞台窯,是在柴窯和魯山花瓷的風格基礎上綜合而成的一種獨特風格,受道家思想深刻影響,在宋徽宗時期達到高峰,其工藝技術發揮到極致。無論是呈色和各種紋理的表現,做到窯變可控隨心所欲的表現技術,後世至今無人能仿造。宋代受理學的影響,反應在瓷器上就是規整對稱,無論是造型或紋理都遵循這一原則,特別是北宋官造鈞瓷,不論文房用具或大型祭器都嚴格遵守這一原則。規整對稱,高雅大氣,宮廷氣勢,一絲不苟。其勢沉重古樸,明亮而深沉。建窯,耀州窯,鈞窯,作為中國傳統瓷文化正宗,歷史悠久的風格傳承至今。放大鏡觀察,蚯蚓走泥紋,用氣泡一個個串連一體呈立體的爬行狀,青蛙卵紋包裹卵核一摞摞正欲孵化而出。還有牛血紋,血色深紅暗沉殺氣騰騰,莊重威嚴等等,難以一一敘述。北宋官窯鈞瓷的發色和紋理大小和分布,都難以做到人為控制而恰到好處,是北宋瓷藝的最高工藝水平的體現。這批鈞瓷工藝早已失傳,而窯址也隨冰凍積水而下沉。「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可見當時鈞瓷產生的轟動效應。於是各地群相仿效,窯口林立,但至今仍然不得要領。至今,研究文章汗牛充棟,考古窯口不計其數,因都未見過這批北宋官造鈞瓷,也只能是管中窺豹了。1955年,禹縣(今禹州)陶瓷廠開始研製、探索湮沒已久的鈞瓷胎釉的基本配方與燒成技術,不僅燒制出玫瑰紫,海棠紅、天青、月白等傳統色釉,還發展了十多種花釉,並增加了現代日用器皿、藝術陳設瓷等新品種。

  2. 汝窯,中華傳統制瓷著名工藝之一,中國北宋時期主要代表瓷,五大名窯之一,因產於汝州而得名,窯址在今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村,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首,在中國陶瓷史上素有「汝窯為魁」之稱。

  3. 官窯,是南宋宋高宗時期一些窯口專為宮廷燒制的瓷器,供御撿退,在當時俗稱"官窯「。官窯,毛公洞第一(今 江蘇揚州一帶)。南宋官窯瓷器沿襲北宋風格,規整對稱,宮廷氣勢,高雅大氣,一絲不苟。因為胎土含鐵量極高,手感沉重,胎土呈深黑褐色,後稱」紫口鐵足「。釉面沉重幽亮,釉厚如堆脂,溫潤如玉。釉面多層反復細刮,釉光下沉而不刺眼,紋理布局規則有致,造型莊重大方。另外」肉腐留骨「(露胎處象死人骨頭,俗稱」骨董「)也是那時所造。我們今天所稱官窯泛指歷朝官府燒造瓷器,其實,歷史上僅指南宋時期燒造的瓷器,後世再無此稱呼。

  4. 定窯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宋代六大窯系之一,它是繼唐代的邢窯白瓷之後興起的一大瓷窯體系。主要產地在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的澗磁村及東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帶,因該地區唐宋時期屬定州管轄,故名定窯。定窯原為民窯,北宋中後期開始燒造宮廷用瓷。創燒於唐,極盛於北宋及金,終於元,以產白瓷著稱,兼燒黑釉、醬釉和綠釉瓷,文獻分別稱其為"黑定"、"紫定"和"綠定"。定窯從邢窯而來,由於歷史的變遷,定窯隨著地域變化,新瓷土料的運用和制瓷工藝的進步。卞向和認為:定窯最大的貢獻就是在中國陶瓷發展的歷史上閃爍過光芒,在中國陶瓷史和世界的陶瓷發展史上留下輝煌的一頁。

  5. 哥窯器物特徵的定義,上海博物館這樣描述:哥窯胎多紫黑色、鐵黑色、也有黃褐色。釉為失透的乳濁釉,釉面泛一層酥光,釉色以炒米黃、灰青多見,釉面大小紋片結合,經染色後大紋片呈深褐色,小紋片為黃褐色,也稱『金絲鐵線』「墨紋梅花片」「葉脈紋」『文武片』等。這是傳世哥窯的主要特徵之一。器形有各式瓶、爐、尊、洗及碗、盆、碟等。多見仿古造型,底足製作不十分規整,釉面常見縮釉和棕眼。作為五大名窯之一的哥窯,隨著文獻資料的不斷發現和考古資料的不斷充實,對哥窯的認識已漸趨清晰。然而;由於缺乏同代文獻,且後代文獻常是一鱗半爪,零零碎碎,有的還互相矛盾,仍無法揭開層層面紗,呈現它的真實面目。雖然數十年來與哥窯相關的考古實物資料不斷增多,並且也依據這些實物資料解決了一些懸而未決的問題,但在驚喜之後,驀然回首,人們發現,這些實物資料以及由此而得出的結論往往與文獻記述無法對應,有些甚至南轅北轍。因此,哥窯問題依然迷霧重重。


(二)四大名瓷

  1. 青花瓷。青花瓷又稱白地青花瓷,常簡稱青花,中華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是中國瓷器的主流品種之一,屬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鈷的鈷礦為原料,在陶瓷坯體上描繪紋飾,再罩上一層透明釉,經高溫還原焰一次燒成。鈷料燒成後呈藍色,具有著色力強、發色鮮艷、燒成率高、呈色穩定的特點。原始青花瓷於唐宋已見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則出現在元代景德鎮的湖田窯。明代青花成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時發展到了頂峰。明清時期,還創燒了青花五彩、孔雀綠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紅彩、黃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種。

  2. 玲瓏瓷。玲瓏瓷是古代漢族陶瓷藝術之瑰寶。在瓷器坯體上通過鏤雕工藝,雕鏤出許多有規則的「玲瓏眼」,然後 以釉燒成後這些洞眼成半透明的亮孔,十分美觀,被喻為「卡玻璃的瓷器」。因為「玲瓏」的本義就是靈巧,明徹、剔透,所以以玲瓏稱這種瓷器是非常確切的。玲瓏瓷也有很悠久的歷史,所以也是景德鎮的四大傳統名瓷之一。玲瓏瓷往往配以青花圖案,叫青花玲瓏瓷。這種瓷器既有鏤雕藝術,又有青花特色,既呈古樸、又顯清新,集高超的燒造技藝和精湛的雕刻藝術於一身,充分體現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藝術創造力。

  3. 粉彩瓷。粉彩瓷是琺琅彩之外,清宮廷又一創燒的彩瓷。在燒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塗上顏料後用筆洗開,由於砷的乳蝕作用顏色產生粉化效果。在眾多的清宮廷粉彩瓷中,慈禧粉彩簡單率直,濃筆艷抹,富貴豪華而別具一格。紅鳥牡丹富貴罐是其風格的經典之作。此後,有君王之才的袁世凱於1915年底稱帝,年號「洪憲」。喻其大法制,倡導國民新生活,公正透明等。按慣例,新皇帝即位要燒新瓷貢賀。袁世凱粉彩玉壺春瓶,採用瓷石作胎,模具成型,材質單一,稀薄透光。袁世凱瓷已完全失去了古陶瓷胎體的內部活力,完全依賴顏料和技法,猶如在屍體上化妝,沒有了整體的生命的活性。

  4. 顏色釉瓷。顏色釉瓷是江西景德鎮漢族陶瓷燒造的珍品,其釉色可謂五彩繽紛,晶瑩奪目,被譽之為人造寶石,是瓷都四大傳統名瓷之一。顏色釉瓷是指在釉中摻入不同金屬氧化物和天然礦石為著色劑,施在瓷器的胚胎上,再將胚胎高溫焙燒,燒成後呈現不同顏色的瓷器。由於窯變的不確定性,每件顏色釉瓷都是獨一無二的孤品、絕品。

❻ 是宋代汝窯嗎

汝窯,五大名窯之一,因產於汝州而得名,窯址在今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村,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首,在中國陶瓷史上素有「汝窯為魁」之稱。汝窯中華傳統制瓷著名工藝之一,中國北宋時期主要代表瓷器。
汝瓷造型古樸大方,以名貴瑪瑙為釉,色澤獨特,有「瑪瑙為釉古相傳」的贊譽。隨光變幻,觀其釉色,猶如「雨過天晴雲破處」,「千峰碧波翠色來」之美妙,土質細潤,坯體如侗體其釉厚而聲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蟬翼紋細小開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點,被世人稱為「似玉、非玉、而勝玉」。宋、元、明、清以來,宮廷汝瓷用器,內庫所藏,視若珍寶、與商彝周鼎比貴。
1952年,周恩來總理指示「發展祖國文化遺產、恢復汝窯生產」。經過上百次實驗和研究,1958年燒制出第一批豆綠釉工藝品,1983年8月汝窯天藍釉經過專家鑒定,均達到和超過宋代汝窯水平。從此,汝瓷成了汝州市人的一張名片。

❼ 如何辨別官窯和汝窯

宋代的五大名窯 瓷器發展到宋代,達到了高峰,名窯輩出,品類繁多,當時最著名的,有定、汝、官、哥、鈞五大名窯,它們各有特點,爭奇斗艷,為祖國的瓷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1 .定窯 。 燒瓷地點在河北省曲陽縣的澗磁村及東西燕山村。曲陽縣宋屬定州,定州唐末、五代以來是義武節度使的駐地,是一個地區的政治中心,所以稱其為定窯。 定窯宋代以燒白瓷為主,兼燒黑釉、醬釉、綠釉及白釉剔花器。白釉裝飾有刻花、劃花與印花三種。 定窯產品的第二個特點即有刻、劃、印的花紋,這是與唐代邢窯的白瓷明顯不同的地方。唐代邢窯白瓷多是素瓷,沒有花飾。 第三,定瓷有芒,芒是指因用復燒方法,而出現中部無釉的缺點。 2 .汝窯 。 河南省是我國北方瓷器的重要產區,不少瓷窯集中在豫中地區。宋代這里先後出現了幾個馳名於時的瓷窯,臨汝窯就是其中之一。一部分燒宮廷用瓷,就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的汝窯;另一部分燒民間用瓷,為便於區別,今稱為臨汝窯。汝窯的特點主要是:一、釉色青而潤澤。二、開創了青瓷印花的特殊風格。三、通體有極細的紋片,宛如冰裂,蟹爪,但也有裂紋的。四、底部有細小的支釘燒痕。這是由於汝窯改變了定窯復燒的做法,用細小支釘托住。 3 .官窯 。 據說宋大觀、政和年間,徽宗曾下令在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建窯燒瓷,供宮廷使用,這就是所謂「官窯」。為了與南宋的官窯相區別,有時又稱為北宋官窯。北宋官窯的產品釉色以月白為上,粉青次之,天青,翠青又次之。釉內且有冰裂,梅花,蟹爪等細小裂紋,還有帶鱔血狀的油斑。 北宋汴京官窯隨著北宋朝滅亡而終結,高宗南渡後在杭州另立新窯,這是汴京官窯的繼續,因稱南宋官窯。 南宋時候,在臨安(今浙江杭州)有兩處官窯。一在鳳凰山下的後苑修內司,世稱修內司官窯;另一處在郊壇下,稱為郊壇下官窯。《格古要論》說:「官窯器,宋修內司燒者,土脈細潤,色青帶粉紅,濃淡不一,有蟹爪紋,紫口,鐵足,好者與汝窯相類。 4 .哥窯 。 哥窯是宋代著名的民窯。相傳當時有章氏兄弟二人, 在浙江龍泉縣境各設一窯燒瓷。哥哥造的窯稱哥窯,弟弟造的窯稱弟窯。哥窯產品的最大特點是,釉面有許多淺白的細小裂紋,稱為「百圾碎」,紋路交錯,形成許多的釉色以青為主,濃淡不一,但也有淡紫色、黃色的產品。黑胎厚釉,紫口鐵足是其另一個特徵,哥窯與汝窯不同,它不見於宋人記載。哥窯瓷器的窯址迄未發現,也難以陶瓷考古所得材料與傳世哥窯器印證。 5 .鈞窯 。 鈞窯建於北宋初年,窯址在今河南省禹縣西張神鎮。鈞窯瓷器獨特之處在於它是一種乳濁釉,釉內還含有少量的銅,不同於耀州窯,也不同於汝窯,燒出的釉色帶紅,有如藍天中的晚霞。青色也不同於一般的青瓷,雖然色澤深淺不一,但多近於藍色,是一種藍色乳光釉。是青瓷工藝的一個創造和突破。 鈞窯器皿的釉色比較豐富,五彩繽紛,艷麗絕倫。有玫瑰紫,海棠紅,茄皮紫,蔥翠青以及天藍,米色,月白,窯變等等。其中,以紅,紫最為名貴,稱為「鈞紅」,「鈞紫」。 宋代鈞窯創用銅的氧化物作為著色劑,在還原氣氛下燒製成功銅紅釉,為我國陶瓷工藝,陶瓷美學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 宋代的五大名窯的形成和出現,是中國陶瓷在世界文明史上嶄露頭角的開始,這個時期就已經奠定了中國陶瓷在世界范圍內不可動搖的主導地位。

❽ 宋汝窯和現代仿汝窯有什麼區別

1、釉面:汝窯(汝瓷)真品的釉面光澤和開片,是經歷過時間的洗禮釉面溫潤如玉的光澤和細密、古樸、自然的開片是仿品所達不到的。仿品汝窯瓷器,以現代技術手段空值釉面開片,同時仿汝窯瓷器因時間短,釉面的開片將會持續一個長久的過程。

2、陶土成分:對宋代汝窯瓷器的窯址眾說紛紜,更何況宋代汝窯瓷器的陶土及配方了,因陶土和釉料出產地也已不同,其中的成分和含量與真品所用是不同的。現代人即使有了與宋代真品燒造時的胎土和釉料的配比,工拉胚的技藝也未必能夠達到古代工匠的熟練程度和皇室嚴格的要求,現代仿品多是灌漿手段。

(8)汝瓷海棠口擴展閱讀:

汝窯的特點如下:

胎色

汝窯胎質細膩,胎土中含有微量銅,迎光照看,微見紅色,胎色灰中略帶著黃色,俗稱「香灰胎」,胎呈灰白色,比其他窯口的胎色稍白。

釉色

汝窯為宮廷壟斷,制器不計成本,以瑪瑙入釉,釉色呈天青、粉青、天藍色較多,也有豆綠、青綠、桔皮紋等釉色,釉面滋潤柔和,純凈如玉,有明顯酥油感覺,釉稍透亮,多呈乳濁或結晶狀。用放大鏡觀察,可見到釉下寥若晨星的稀疏氣泡,溫潤古樸,光亮瑩潤,釉如堆脂,色澤滋潤純正、紋片晶瑩多變為主要特徵。

支釘

宋代宮廷用汝窯器物一般均採用滿釉支燒,為了避免窯爐內雜質的污染,需用匣缽裝好,並將器物用墊圈和支釘墊起,防止與匣缽粘連。在器物底部可見細如芝麻狀的支釘痕三、五、七個,六個支釘的很少,痕跡很淺,大小如粟米。

器型汝窯器有瓶、尊、盞托、碗、盤、洗、奩、水仙盆等日用器,少數還有堆花、印花等裝飾,器形又分裹足、平底、三足、凹足、葵口、窄板沿和寬板沿諸種。盤分有裹足、凹足、平底、直口和荷花口數種。還有三足洗、弦紋尊(奩)、套盒、尊、方壺、圓壺等,。

汝窯器有瓶、尊、盞托、碗、盤、洗、奩、水仙盆等日用器,少數還有堆花、印花等裝飾,器形又分裹足、平底、三足、凹足、葵口、窄板沿和寬板沿諸種。盤分有裹足、凹足、平底、直口和荷花口數種。還有三足洗、弦紋尊(奩)、套盒、尊、方壺、圓壺等。

❾ 汝瓷和鈞瓷都有什麼特點,那個價值更高

不存在誰高誰低的比較,只要是精品,價值都搞。
汝窯在汝州境內(今河南臨汝),故名。是北宋五大名窯之冠,。有兩部分,其一於北宋後期被官府選為宮廷燒御用瓷器。釉滋潤,天青色,薄胎,底有細小支釘痕。宋人評青瓷以汝窯為首位,明清兩代品評宋代五大名窯時,也列汝窯為第一。此窯燒瓷時間較短,南宋時已有"近尤難得"記載,明代前期景德鎮御窯廠曾一度仿燒,清代雍正、乾隆時更有年希堯、唐英等督窯大量仿製,但鮮有亂真者。臨汝嚴和店、軋花溝、下任村三處遺址燒制民用青釉瓷器,現稱"臨汝窯",系汝窯另一部分。燒瓷時間長,主要燒青釉,有印花、刻花裝飾,以印花為主,造型紋飾與耀州窯有不少共同點,質量比耀州遜色,燒瓷歷史比耀州晚,明顯受該窯影響,屬耀州窯系。( 臨汝窯:即汝窯")

鈞窯瓷器 :鈞窯,宋代五大名窯之一。窯址在今河南省禹縣。鈞窯瓷器是中國歷史上的名窯奇珍,品種繁多,造型獨特,以瑰麗異常的鈞釉名聞天下。其成就在於釉中加入銅金屬,經高溫產生窯變,使釉色以青、藍、白為主,兼有玫瑰紫、海棠紅等,色彩斑斕,美如朝暉晚霞,被譽為「國之瑰寶」,在宋代就享有「黃金有價鈞無價」、「縱有家財萬貫不如鈞瓷一片」的盛譽。
鈞瓷以神、奇、妙、絕而名冠天下:
神,獨特的「窯變」藝術,同施一種釉,一經燒制即呈現出絢麗繽紛、色彩斑斕、乳光交融、變幻無窮的神韻來,是人力不可為的純天然形成,恰似「月夜望星空,暉暈自然成」。
奇,似琴如鈴的開片聲,優雅駭俗,寓動於靜。縱橫交錯的冰裂紋絡,使釉質更加瑩潤欲滴。視如碎裂,而指感光滑的釉面上呈現出珍珠點、蟹爪痕、蚯蚓走泥紋的藝術效果。
妙,鈞瓷極富藝術靈犀,她能給人無盡的遐想,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線給你以新的發現、新的感受、靈動透活、別具神韻。詩雲「鈞瓷無雙,窯變無對」。
絕,因「窯變」聚色成形,而形成自然景觀——暮沉霞飛、紫翠生煙、寒鴉歸林,仙山瓊閣等意境萬千的鈞瓷畫卷,五彩滲化,鬼斧神工。

❿ 汝瓷的歷史地位及價值如何

汝窯是中國宋代汝、官、鈞、哥、定五大名窯之首。南宋人葉在《坦齋筆衡》中記載「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悉有之,汝窯為魁」。這說明在宋代時,就有「汝窯為魁」的說法。南宋人周輝在《清波雜志》中雲:「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為釉,唯供御揀退方許出賣,近尤難得。」這段話說明,汝窯作為宮廷控制的窯口,禁止其他民窯仿燒。汝官瓷,做工精細,講究質量,不計成本。在當時已經是很難得到的寶貝了。

熱點內容
綠植圖片及價格 發布:2025-09-20 07:05:21 瀏覽:639
溫州哪裡學插花 發布:2025-09-20 06:56:36 瀏覽:59
大葉玻璃海棠 發布:2025-09-20 06:38:21 瀏覽:449
小盆多肉盆景 發布:2025-09-20 06:33:34 瀏覽:494
農場肥熟荷花 發布:2025-09-20 06:33:27 瀏覽:13
美陳綠植 發布:2025-09-20 06:25:55 瀏覽:507
情人節分隔2地怎麼辦 發布:2025-09-20 06:23:50 瀏覽:735
教畫牡丹 發布:2025-09-20 06:18:02 瀏覽:197
送女生什麼綠植 發布:2025-09-20 06:10:29 瀏覽:725
情人節送蛋糕什麼寓意 發布:2025-09-20 06:07:21 瀏覽: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