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須蘭花
㈠ 單色鬍子尖、雙色鬍子尖、雙鳥蘭花尖、胖頭蘭花尖有什麼區別
鬍子尖與雙鳥蘭花都是已經停產的鳥的老尖
單色與雙色鬍子尖沒有本質區別 鬍子尖相較於現產尖銥粒打磨方式不同 相對而言下水節制 但也容易掛紙
雙鳥也是偏向於刀鋒打磨
胖頭是現產的尖 銥粒十分圓 下水充沛
㈡ 下巴的鬍子怎麼樣才可以長多啊
無論是否留胡須,男人臉部的鬍子都是他的風格,個性和品味的一部分
有些內人長鬍子容需要很長時間,但也有許多人在為胡須太茂盛而煩惱
盡管遺傳是面部胡須生長的一個主要因素,但個人衛生和營養也在刺激胡須生長方面扮演一定角色
獲得充足休息。睡眠能讓身體得到恢復,使身體細胞和組織得到修復,並能刺激胡須生長
在洗澡或醒來後使用 阿達琪 按摩鬍子部位
這對成功刺激胡須生長很重要,你只要每天堅持下去,鬍子也就會增多啦
吃包含對刺激胡須生長有益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品或葯物
菠菜,西蘭花,雞胸肉和牛奶包含的維生素B2(核黃素)和B3(煙酸)都對皮膚健康有好處,並能防止胡須生長受阻
生活中有壓力不僅會減緩胡須生長,還會使它們變的脆弱
通過食物攝入足夠的鉀和鎂幫助神經沖動傳遞並緩解壓力和焦慮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給你帶來幫助啦
㈢ 蘭花施肥方法
花卉施肥
花卉施肥較復雜,一般掌握的原則是:施肥量宜少量多次;無機化肥不能撒施或接觸莖基部;有機肥要經堆漚腐熟再使用;夏日高溫高濕天氣植株生長旺盛時宜多施;冬季低溫光照弱植株生長緩慢時宜少施;大雨過後或植株葉色黃綠暗淡缺肥時要及時補施等等,不同情況的施肥法如下:
1、 花卉基肥——大面積地栽花卉或營養育苗床多採用經腐熟過的有機肥。基肥施用量1500—3000斤/畝,若改用餅肥、骨粉、牲畜干糞等則用量為100—200斤/畝,或同時滲施生物肥20—40斤/畝,整地時均勻翻入土中,數日後便可種植。營養苗床多採用吸附性強的介質如泥炭等,植苗前加入適量的營養元素,讓其充分吸附後再種植,也可同時加入0.001—1ppm的錳、鐵、鋅、硼、銅、鉬微量元素。
2、 盆栽花卉追肥——盆栽花卉因盆內介質容量有限需要隨時補充多種營養。對已返青出新葉的苗株,即應開始追肥,追肥量視盆的大小,每盆每次施復合肥40—60粒(進口復合肥);對已生長健壯的苗株,每盆每次施100—120粒外,每月施2次,另配合噴淋配方液肥5—8次;如遇大雨過後還應補施追肥一次。追肥應施在盆的周邊,盡量遠離莖基部,尤其不能讓肥粒落入有輪生葉(如龍血樹類、鳳梨類等)的中心。如需要催花可加噴0.2%的磷酸二氫鉀,加速花芽發育健壯,一般3—5天噴一次。
不同種類的盆栽花卉的追肥法:
① 球根、肉質類花卉追肥——因球根和肉質莖可儲存養份,且根系較少,其追肥量可按正常量減半。由於它們對氮、鉀、鈣要求較高,使用配方液肥時常以硝酸鉀、硝酸鈣為主配合用。
② 須根類花卉追肥——此類花要求栽種在疏鬆的介質中,如西洋杜鵑、觀賞鳳梨等。追肥要求少量多次,追肥量為正常量的1/5—1/4,即每盆每次施復合肥15—30粒便可。
③ 大葉類型陰生觀葉花卉追肥——此花生長迅速,根系發達,需肥量多,如天南星科的萬年青等。追肥量除按正常量每月2次,每次施復合肥100—120粒,另加噴配方液肥5—8次。
④ 盆景追肥——盆景施肥的特點是數量要少,肥效要長。一般用緩效有機肥如骨粉、餅肥等為主體,配入緩慢釋放的脲甲醛、磷礦粉等和少量速效肥配製而成。如無現成的盆景專用肥,可用市售花肥轆入橄欖油或塑膜包裹液處理後,就能達到持續、長效,將肥料淺埋於盆邊基質下便可。大面積生產的盆景可採用配方液肥噴淋法,每3—5天噴淋一次,相間噴水洗鹽一次便可。
在盆土不能維持花卉正常生長時,會出現葉片發黃、枝條細弱、花稀果小等狀況,這樣就需要施肥。但施肥須根據花卉品種、習性、施肥目的、所缺元素來決定肥料的種類、份量、次數、和施肥方法。
家庭栽花,可分庭植(即露地栽植)和盆栽兩種,施肥也應有所區別。庭植雖與田野有別,但是地溫高,范圍大,吸水、吸肥方便,所以施肥、澆水次數可以少些,肥料稍濃些一時也不造成肥害。而盆栽則不同,由於環境得局限性,一方面不能缺肥以防缺素症;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肥量過大,對植株產生肥害,影響植株正常生長。
植物習性也有喜肥耐瘠之分,如柑橘、南天竹、石榴、令箭荷花等喜肥植物應較多施肥;而杜鵑、黑松、無針松等耐瘠植物應施薄肥。杜鵑由於根須細,吸肥力弱,肥多反而受害,肥少則影響開花。
施肥,首先要懂得肥料得種類及其功用。花卉的基本養分,是氮、磷、鉀三要素:
1、氮肥:能促使枝葉繁茂,提高著花率。常見的氮肥有人糞尿、硫酸銨等。
2、磷肥:能使花色鮮艷,結實飽滿。常見的磷肥有米糠、魚鱗、骨粉、雞糞、過磷酸鈣等。
3、鉀肥:能使根系長得健壯,增強花卉對病蟲害和寒、熱的抵抗力,還能增加花卉的香味。常見的鉀肥有稻草灰、草木灰、硫酸鉀等 。
㈣ 求教各位大大,這個是什麼蘭花品種 應該怎麼打理,謝謝
----對一樓的回答有異議,此花並非 「垂花蕙蘭,大花蕙蘭的變種」,而是正宗地道的「虎頭蘭」。
在網路大花蕙蘭里把虎頭蘭也包含在內了,本人並不同意,現在所說的「大花蕙蘭」是對蘭屬中通過人工雜交培育出的、色澤艷麗、花朵碩大的品種的一個統稱,而虎頭蘭是生長在四川和西藏的原生品種。
養植請參考一樓的回答。
參考圖片: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BB%A2%CD%B7%C0%BC#pn=0
㈤ 百利金的鬍子尖和蘭花尖什麼區別
1、出產時間不同,鬍子尖較老,蘭花尖較新,現產基本都是單鳥蘭花尖(胖頭蘭花);
2、銥粒打磨方式不同,鬍子尖一般是偏刀鋒打磨,即銥粒左右兩側會磨平;
3、彈性不同,鬍子尖比蘭花尖要更彈一點,蘭花尖要更硬一點;
4、手感不同。
㈥ 腎蘭花能當茶喝嗎有啥功效
泡茶飲用有開源固水、強精益腎的功效。
腎蘭花原名叫腎茶,又名專叫貓須草。腎屬茶的地上部分入葯,治急慢性腎炎、膀胱炎、尿路結石及風濕性關節炎,對腎臟病有良效。
腎茶被證明是一種利尿劑,有助於通過放鬆內部血管壁的肌肉來增加尿液流動。在促進利尿排尿方面特別適合老年人。幾乎所有老年人都有尿流不暢和排尿的麻煩。
腎茶對生花序,開似貓須,泡茶飲用有開源固水、強精益腎的功效,所以在南洋諸島素有「桃花茶」、「不老草」之稱。對於四十歲以上的男人,尤其需要注重保養腎。
(6)胡須蘭花擴展閱讀:
功能主治清熱去濕,排石利水。治急慢性腎炎,膀胱炎,尿路結石,風濕性關節炎。貓須草為唇形科腎茶屬植物,由於其雄蕊酷似貓的胡須,故有此名。其花序為輪傘形,在主莖及分枝上又多重地組成頂生總狀花序,十分美觀。適合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血尿酸高,尿頻、尿急、尿不盡、尿等待者,尿少、尿黃、尿濁、泡沫尿者,痛風、腎虛腰酸、中老年及腎臟需保健者。
㈦ 蘭花的故事
蘭花的傳說
楚懷王年間,屈原遭到奸臣陷害,被革職罷官。他回到了家鄉歸州,即今湖北省秭歸縣,住在牛肝馬肺峽
的南岸,於仙女山下的九畹溪邊,辦起一所學堂,親自教授弟子。傳說《離騷》中「余既滋蘭之九畹兮」 的詩句,就是出自於此。
話說某一天,仙女山的蘭花娘娘出遊,打這里路過,發現清癯的屈原正在講課,於是自空中降下雲頭,立在窗外一側靜聽。屈原揮舞雙手,慷慨激昂地陳述振興楚國的道理,那種矢志不渝的愛國精神,令蘭花娘娘也為之感動。她深知屈原平素性喜蘭花,臨走時,遂特意施展法術,將其栽種在窗下的三株蘭花點化成精。蘭花品格高尚,開著淡綠或淺黃的花朵;屈原誨人不倦,舍己忘我地傳道授業。一次課間,他抱病講到國家奸臣當道、百姓受難的情形,由於過分激動,義憤填膺,一口鮮血從嘴裡噴射出來,恰巧濺落在窗外的蘭花根部。弟子們見老師嘔心瀝血地教書育人,心疼得淚流滿面!
那三株蘭花,得到屈大夫的心血滋養,一夜之間竟發成了一大蓬,學生們數了數,足有幾十株。屈原聞著撲鼻的清香,病情也好轉了許多。大家喜出望外,一齊動手將蘭花分株移栽到學堂四周的空地上。道來奇怪,那蘭花第一天入土即生根,第二天便發蔸抽芽,第三天則伸枝展葉,第四天就綻蕾開花。到了第五天,每一株又發出大蓬大蓬的新蔸來。屈原率領學生們在溪邊、山上忙著移栽,蘭花因此得以鋪展蔓延。山裡老農欣喜地說:「我們這里十二畝稱一畹,屈大夫栽種的蘭花,怕有三畹了!我們這山鄉呀,真該改名叫芝蘭鄉了。」 隨後,蘭花從三畹發展到六畹,又由六畹逐步擴展、過度到了九畹。從此,仙女山下的這條清溪就叫作了九畹溪。九畹溪邊的蘭花,一年盛似一年,其醉人的芳香漫溢了整條西陵峽,香飄全歸州,直至香了半個楚天!
終於,乘著一葉扁舟,載了滿溪花香,屈原還是出山了。可是,那一年五月,九畹溪畔、芝蘭鄉里葳蕤的蘭花,突然全部凋零枯萎而死,只留下陣陣暗香…… 鄉親們預感到將有什麼不祥的事情發生,心裡惴惴不安。幾天之後果然傳來噩耗,就在蘭花凋謝的那天,屈大夫已經含冤投身汨羅江自盡。人們悲痛不已,仙女山上的蘭花娘娘也哭腫了眼睛。屈大夫的學堂遂被改建成為芝蘭廟,廣植蘭草,後人藉此以示永久的紀念。
這里還有一個傳說,是關於蘭花眾多的名貴品種中的一種梅花瓣型的宋梅。
清朝乾隆年間,浙江紹興會稽山的宋家店,有個以經營茶葉、棉布為業的商人叫宋錦旋。由於他經營得法,十幾年下來,便成了當地聞名的富戶。
宋錦旋由於出身寒苦,故很能體諒貧苦的鄉鄰,經常會接濟他們,而平日自己卻是粗茶淡飯,仍然過著清苦日子,但他也有一種嗜好,那就是愛蘭、采蘭、養蘭,常常為了得到一盆好蘭而不惜花費重金。他家住山區,春天裡,每當經營餘暇的舊子,他就上山找蘭花。但盡管他每年都上山尋覓,卻始終沒能找到一株好蘭花。
有一年初春的一個夜晚,宋錦旋獨自躺在床上,想著明早要上山覓蘭花去,但想到好花難得,正苦苦尋思該去何處去找,不覺頭腦發蒙,睡意上來。朦朦朧朧中,他忽然看到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婆婆,領著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女,站在他面前,要將女孩托給宋家當奴婢。宋錦旋細細打量,見女孩長得清秀俊美。經交談才知女孩是個無依無靠的孤兒,老婆婆是她的鄰居,出於好心,想幫這女孩找條生路。聽說宋錦旋心腸好,才特地帶她來投奔宋家的。宋錦旋當即點頭答應收養這女孩為義女。接著,老婆婆就作揖告別了。瞬間一聲春雷轟隆作響,把宋錦旋驚醒,他才知道剛才只是一場春夢。
第二天,宋錦旋仍舊上山采蘭。他尋遍一座山又翻過一座山,直到太陽西斜,仍未遇上一株好蘭。他只好拖著兩條疲憊的腿緩緩下山。不小心時他被一塊石頭絆倒,摔了個仰面朝天。他慢慢坐起來,忽然眼前一亮,在夕陽中,身旁有一小叢蘭草在微風中輕輕抖動,再仔細一看:那半弧形的葉子剛柔相濟,散發出清幽的香味,確實與眾不同,中間還長著個花蕊哩。他小心挖出,回家忙栽在盆里。
不到半個月,蘭蕊抽長開花了,花朵高過蘭葉,花瓣圓潤頭帶尖鋒,劉海舌,十分裊娜,還發出陣陣清幽香味,確是蘭中珍品。宋錦旋如獲至寶,早晨看,中午看,晚上在燈下還細細看,人就像如痴如醉般地愉快。突然,他心頭一閃,想起半個月前的那個夢,啊,他明白了:這蘭花的花形葉形,如砒楚楚動人,不就是夢中所見的那個女孩嗎?如此看來,那老婆婆就是送蘭花的仙子了。宋錦旋從此更精心地培育著這蘭花,並不斷地讓它繁衍生息,又給它取名為「宋梅」。
蘭花的傳說
從前,在大別山一個深幽谷里住著婆媳兩個人。婆婆總是誣賴童養媳蘭姑娘好吃懶做,動不動就不給她吃喝,還罰她乾重活。
一天早上,蘭姑娘在門外石碓上舂米,家中鍋台上的一塊糍粑被貓拖走了。惡婆一口咬定是蘭姑娘偷吃了,逼她招認。逼供不出,就把蘭姑娘毒打一頓,又罰她一天之內要舂出九斗米,蘭姑娘只得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不停地踩動那沉重的石碓。
太陽落山了。一整天滴水都沒沾牙的蘭姑娘又飢又渴,累倒在石碓旁,順手抓起一把生米放到嘴裡嚼著。
惡婆一聽石碓不響,跑出來一看,氣得雙腳直跳:"你這該死的賤骨頭,偷吃糍粑,又偷吃白米"!拿來起木棒打得蘭姑娘暈倒在地。惡婆並不解恨,還說蘭姑娘是裝死嚇人。
她又扯下蘭姑娘裹腳帶,將她死死的捆在石碓的扶樁上,然後撬開蘭姑娘的嘴巴,拽出舌頭,拔出簪子,狠命地在蘭姑娘的舌頭上亂戳一氣,直戳得血肉模糊......
可憐的蘭姑娘,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死去了。
也不知過了多少年,多少代,在蘭姑娘死去的幽谷中,長出了一棵小花,淡妝素雅,玉枝綠葉,無聲無息地吐放著清香。人們都說這花是蘭姑娘的化身,捲曲的花蕊象舌頭,花蕊上綴滿的紅斑點是斑斑的血痕。這就是關於蘭花的傳說。
話說某一天,仙女山的蘭花娘娘出遊,打這里路過,發現清癯的屈原正在講課,於是自空中降下雲頭,立在窗外一側靜聽。屈原揮舞雙手,慷慨激昂地陳述振興楚國的道理,那種矢志不渝的愛國精神,令蘭花娘娘也為之感動。她深知屈原平素性喜蘭花,臨走時,遂特意施展法術,將其栽種在窗下的三株蘭花點化成精。
蘭花品格高尚,開著淡綠或淺黃的花朵;屈原誨人不倦,舍己忘我地傳道授業。一次課間,他抱病講到國家奸臣當道、百姓受難的情形,由於過分激動,義憤填膺,一口鮮血從嘴裡噴射出來,恰巧濺落在窗外的蘭花根部。弟子們見老師嘔心瀝血地教書育人,心疼得淚流滿面!那三株蘭花,得到屈大夫的心血滋養,一夜之間竟發成了一大蓬,學生們數了數,足有幾十株。屈原聞著撲鼻的清香,病情也好轉了許多。大家喜出望外,一齊動手將蘭花分株移栽到學堂四周的空地上。說來奇怪,那蘭花第一天入土即生根,第二天便發蔸抽芽,第三天則伸枝展葉,第四天就綻蕾開花。到了第五天,每一株又發出大蓬大蓬的新蔸來。屈原率領學生們在溪邊、山上忙著移栽,蘭花因此得以鋪展蔓延。山裡老農欣喜地說:「我們這里十二畝稱一畹,屈大夫栽種的蘭花,怕有三畹了!我們這山鄉呀,真該改名叫芝蘭鄉了。」
隨後,蘭花從三畹發展到六畹,又由六畹逐步擴展、過度到了九畹。從此,仙女山下的這條清溪就叫作了九畹溪。九畹溪邊的蘭花,一年盛似一年,其醉人的芳香漫溢了整條西陵峽,香飄全歸州,直至香了半個楚天!
終於,乘著一葉扁舟,載了滿溪花香,屈原還是出山了。
可是,那一年五月,九畹溪畔、芝蘭鄉里葳蕤的蘭花,突然全部凋零枯萎而死,只留下陣陣暗香……
鄉親們預感到將有什麼不祥的事情發生,心裡惴惴不安。幾天之後果然傳來噩耗,就在蘭花凋謝的那天,屈大夫已經含冤投身汨羅江自盡。人們悲痛不已,仙女山上的蘭花娘娘也哭腫了眼睛。
屈大夫的學堂遂被改建成為芝蘭廟,廣植蘭草,後人藉此以示永久的紀念。
㈧ 百利金的鬍子尖和蘭花尖有什麼區別
1、出產時間不同,鬍子尖較老,蘭花尖較新,現產基本都是單鳥蘭花尖(胖頭蘭花);
2、銥粒打磨方式不同,鬍子尖一般是偏刀鋒打磨,即銥粒左右兩側會磨平;
3、彈性不同,鬍子尖比蘭花尖要更彈一點,蘭花尖要更硬一點;
4、手感不同。
㈨ 蝴蝶蘭的簡介。
蝴蝶蘭(學名:Phalaenopsis amabilis)於1750年發現,已發現七十多個原生種,大多數產於潮濕的亞洲地區。在中國台灣和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台灣出產最多。蝴蝶蘭屬是著名的切花種類,蝴蝶蘭是單莖性附生蘭,莖短,葉大,花莖一至數枚,拱形,花大,因花形似蝶得名。其花姿優美,顏色華麗,為熱帶蘭中的珍品,有「蘭中皇後」之美譽。
蝴蝶蘭約100種,原產歐亞、北非、北美和中美。兩個很有名的種:二葉舌唇蘭(P. bifolia)開白花, 植株較小;綠花舌唇蘭(P. chlorantha)花大,綠白色,株形也較大。兩者均有 5~15朵花,芳香,簇生成穗狀花序。 蝴蝶蘭莖很短,常被葉鞘所包。葉片稍肉質,常3—4枚或更多, 正面綠色,背面紫色, 橢圓形,長圓形或鐮刀狀長圓形,長10—20厘米,寬3—6厘米,先端銳尖或鈍,基部 楔形或有時歪斜,具短而寬的鞘。花序側生於莖的基部,長達50厘米,不分枝或有時 分枝;花序柄綠色,粗4—5毫米,被數枚鱗片狀鞘;花序軸紫綠色,多少回折狀,常 具數朵由基部向頂端逐朵開放的花;花苞片卵狀三角形,長3—5毫米;花梗連同子房 綠色,纖細,長2.5—4.5厘米;花白色,美麗,花期長;中萼片近橢圓形,長2.5—3 厘米,寬1.4--1.7厘米,先端鈍,基部稍收狹,具網狀脈;側萼片歪卵形,長2.6— 3.5厘米,寬1.4—2.2厘米,先端鈍,基部收狹並貼生在蕊柱足上,具網狀脈;花瓣 菱狀圓形,長2.7—3.4厘米,寬2.4—3.8厘米,先端圓形,基部收狹呈短爪,具網狀 脈;唇瓣3裂,基部具長約7—9 蝴蝶蘭(圖1)
毫米的爪;側裂片直立,倒卵形,長2厘米,先端圓 形或銳尖,基部收狹,具紅色斑點或細條紋,在兩側裂片之間和中裂片基部相交處具1 枚黃色肉突;中裂片似菱形,長1.5—2.8厘米,寬1.4—1.7厘米,先端漸狹並且具2 條長8—18毫米的卷須,基部楔形;蕊柱粗壯,長約1厘米,具寬的蕊柱足;花粉團2 個,近球形,每個劈裂為不等大的2片。 花期4—6月。 蝴蝶蘭的學名按希臘文的原意為「好像蝴蝶般的蘭花」。它能吸收空氣中的養分而生存,歸入氣生蘭范疇,可說是熱帶蘭花中的一個大族。它的植株非常奇特,既無匍匐莖,也無假球莖。每棵只長出數張活象湯匙般肥厚的闊葉,交互疊列在基部之上。白色粗大的氣根則露在葉片周圍,有的攀附在花盆的外壁,極富天然野趣。到了新春時節,一枝長達盈尺的花梗就從葉腋抽出,然後一朵接一朵地開放。每花均有5暮,中間嵌鑲唇瓣。花色鮮艷奪日,既有純白、鵝黃、絆紅,也有淡紫、橙赤和蔚藍。有不少品種兼備雙色或三色,有的好像綉上圖案的條紋,有的又有如噴了均勻的彩點,每枝開花七八朵,多的十二三朵,可連續觀賞六七十天。當全部盛開時,彷彿一群列隊而出的蝴蝶正在輕輕飛翔,它那種飄逸的閑情,真令人產生一種如詩如畫,似夢似幻的感覺。 蝴蝶蘭(圖2)
蝴蝶蘭屬是著名的切花種類,全屬50多種,蝴蝶蘭是單莖性附生蘭,莖短,葉大,花莖一至數枚,拱形,花大,因花形似蝶得名。其花姿優美,顏色華麗,為熱帶蘭中的珍品,有「蘭中皇後」之美譽。 蝴蝶蘭花姿婀娜,花色高雅繁多,花形似蝴蝶而得名,在世界各國廣為栽培。它雖屬氣生蘭,但卻沒有假珠莖,僅基部有極短的莖。葉寬而厚,長橢圓形,可達50厘米以上。有的品種在葉上有美麗的淡銀色斑駁,下面為紫色。花梗由葉腋中抽出,稍彎曲,長短不一,開花數朵至數百朵,形如蝴蝶,萼片長橢圓形,唇瓣先端三裂,花色繁多,可開花一個月以上,國外多作切花,是洋蘭中的高檔品。絕大部分的蝴蝶蘭都沒味,還有有味道,我們叫它帶香味的蝴蝶蘭,這種蝴蝶蘭很稀有,可很多人聞了後說那是臭味,還有人在那花附近工作被熏的頭痛。
養護栽培
概述
喜高氣溫、高濕度、通風半陰環境,忌水澇氣悶。越冬溫度不低於15度。由於蝴蝶蘭出生於熱帶雨林地區,本性喜暖畏寒。生長適溫為18~30℃,冬季15C以下就會停止生長,低於10℃容易死亡。在嶺南各地如要進行批量生產,必須要有防寒設施,實行保護性栽培。如果家庭小量種植,在遇冷時立即移入室內保持溫度便可以安全過冬。 對它的繁殖大多採用細胞組織培養,經試管育成幼苗移栽,大約經過兩年左右便可開花。有些母株當花期結束後,有時花梗上的腋芽也會生長發育成為子株,當它長出根時可從花梗上切下進行分株繁殖。
質料
由於其氣生屬性,其盆栽的植料不宜用泥土,而要採用水苔、浮石、桫欏屑、木炭碎等,或者直接把幼苗固定在渺楞板(又稱蛇木)上,讓它自行附著生長。這種栽培方法乃系仿照它在原始時的生態環境。當它開花時把整塊板子掛在牆上觀賞,確實別有一番韻味。蝴蝶蘭的氣根頗多,其根尖翠綠,相當敏感,要細心加以保護,切不可觸動損傷根尖,否則此根會停止生長。
溫度
蝴蝶蘭屬熱帶高溫蘭,適宜生長溫度為20-30攝氏度。低於15度即進入休眠,低於10度容易死亡。但高於35度高溫影響生長並容易患病。開花需經歷一個月的15-18度低溫才能促成花芽分化,此後如果繼續持續低溫則花梗萌發遲緩。
空氣
蝴蝶蘭喜歡空氣高濕且通風的環境。要求空氣經常保持濕度60%~80%,並且保持空氣流通最好有微風吹拂,盆內不能積水過多,根如果被液態水包圍達6-8小時, 極易爛根,所以通氣是養好蝴蝶蘭的關鍵,質料需酥鬆透氣則根生長強健。忌乾熱風吹拂。北方冬季種植不能放在暖氣片上或直對空調風吹拂。
陽光
蝴蝶蘭自然條件下多附生於熱帶雨林高樹枝幹上有樹蔭庇護。忌烈日直射,否則會大面積灼傷葉片,但也不耐室內過陰,會導致生長緩慢不利於養分存儲和開花。最好能放於朝北朝東的陽台或窗檯旁,使之接受到散射光,則生長強健病害少。
水分
由於沒有匍匐莖和假鱗莖,蝴蝶蘭不耐旱,又由於氣生性質 蝴蝶蘭也畏澇濕。夏季高溫時期保持材質濕潤即可,可用噴霧灑水降溫增濕(但不能使葉心留水容易爛心)也可在花盆旁用濕潤的毛巾增濕,但一定注意:根不能長時間過分陰濕,特別是被液態水長時間包圍極易腐爛,如夏日每日澆水量以當日能自然風干為好,間干間濕,這樣會大大減少腐根和病害的發生率。冬季少澆水僅保持材質微濕即可。
施肥
蝴蝶蘭施肥原則為 薄肥勤施,切忌過濃化肥。濃度以化肥包裝說明上標稱濃度再稀釋1倍左右適宜。即在1500倍-2000倍左右。也可用蝶蘭專用肥。在生長期施氮鉀肥 催花期施用磷鉀肥。每周或半月施用一次即可。開花期休眠期不施肥,但在花前期和花後期應注意適當補充肥料。
促花條件
蝴蝶蘭開花主要受溫度影響。花芽分化需要低溫刺激。在日間20-23度夜間18度以下低溫(但不可長時間低至15度以下)刺激一月後即可使莖內的潛伏芽轉化為花芽。此後當花芽突破表皮長為花梗後,就需要較高溫度,以正常的生長溫度為宜,持續低溫會致使花梗抽發緩慢,花朵偏小甚至中途萎焉。開花期適當增加日照有助於花大色艷提早開花。
病害預防
由於蝴蝶蘭生長於高溫高濕環境。容易遭受病菌侵害且一旦發病蔓延迅速,所以以預防為主。常見的病毒性病害有葉斑病和根腐病炭疽病等,平時可用農葯百菌清(此葯預防效果好病菌抗葯性低,但對已患病植株無治療效果。冠菌清又以其升級產品的達科寧制劑功效更好,)或甲基托布津 (此葯可防可治但病菌易產生抗葯性不可長時間單一施用 ) 1000-1500倍防治,每隔七八天噴1次,連噴3次。這些葯液沾在葉上留有白色痕跡,可不必抹去,以利於繼續發揮殺菌作用。以上同類產品又以懸浮制劑比粉制劑 效果好,持效長。操作上人體吸毒性更低。
㈩ 無干無枝無有丫,胡須長在腳底下,枝幹開花不稀奇,葉上開花數得它
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