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蘭花春不出

蘭花春不出

發布時間: 2022-04-22 00:49:25

1. 什麼叫「春不出」與「冬不入」

全部的說法是 :「春不出,夏不曬,秋不幹,冬不濕」 ,是古代蘭花園藝家們總結出的養蘭經驗。

「春不出」是指春天仍有霜雪(就是少有或沒有霜雪的地區,也會有偶然性的「倒春寒」),冬季移入室內,保溫防凍的蘭株,還不能移至室外蒔養,以防凍害。這自然是要依各地氣候的情況而定。如在溫暖地區可搬出室外,多讓蘭株沐浴和煦的日照以提高生長力;但晚上仍然要移入室內,可就地保溫防凍。

「夏不日」是指夏日驕陽似火,不能將蘭株放在全日照的環境中,應有過半遮蔭,以防日灼害。

「秋不幹」是指秋初新梢尚未完全發育成熟,仍處於生長期或仍是生長旺盛期。這時正好可利用白晝光照尚強,溫度尚高的自然條件讓蘭株充分光合作用,多製造些光合產物;趁秋夜涼爽,蘭株呼吸作用減緩、消耗少,光合產物可多轉化成為養分積累下來,為翌年的發芽與開花打下物質基礎。秋季空氣乾燥,水分蒸發快。如果供水不足,光合作用缺少了主要的原料,光合產物當然就少了。這樣會使翌年的發芽和開花受到影響。因此,秋季仍然要及時供水和保證其在旺盛生長期的空氣濕度。

「冬不濕」是指冬季光照弱、氣溫低,蘭株處於休眠期,需要的水分減少過半。有生長期的1/3~1/4水分便可以安然休眠。如果冬季供水量過半,空氣濕度過大,不僅會產生凍害,而且會干擾蘭株的休眠。 」

2. 蘭草的養殖方法及蘭草怎麼養

蘭草全部莖葉兩面光滑,無毛無腺點,羽狀脈,邊緣有粗齒或不規則的細齒,全株及花揉之有香味,似薰衣草。

要養好蘭草,首先要從土壤做起,養殖時用含腐殖質的土壤最合適生長,可將河沙,腐葉土,珍珠岩和堆肥混合起來配製,能確保排水性,且更加肥沃,松軟,對生長更有利。

其次就是光照,蘭草比較耐陰,養護時春夏秋三個季節都應擺放在散光處,每天的見光時間保證在六到八小時,注意避開直射光,冬季溫度低,光照溫和,可接受全天的直射光。

第三就是溫度,養護時提供16度到24度之間的溫度最適合生長,冬季要注意禦寒保暖,確保溫度在10度以上,夏季要降溫處理,放在通風避光處,溫度不可超過30度。

第四就是澆水,養護時澆水要注意不可過量也不可缺水,土壤稍微濕潤最好,大概5到7天澆水一次,具體的次數要隨著天氣變化而變化,做到潤卻不濕,干卻不燥的狀態。

最後就是施肥,施肥時要用低濃度的,且施加前要先用清水稀釋,不可用濃肥或者是生肥,容易燒傷根系,影響生長發育,生長旺盛期肥料用腐熟的餅肥水,花期前後用草木灰或者是磷酸二氫鉀肥液即可。

3. 蘭花怎麼養(新手學習篇) 蘭花常見問題解答

光照水分
上面提過」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幹,冬不濕「,這是蘭花需要遵循的養殖原則。即春季由於氣溫關系,出房容易受冷而影響長勢,因此出房在4月比較妥當。夏季在蔭棚上,切忌陽光直射,可以適當遮陰。秋季則為蘭花發芽拔箭期,濕度的保持就尤其重要。冬季則需要控制澆水,因其需水量少,水分過多容易引發根葉疾病。

修 剪
蘭花養殖過程中要進行植株修剪,譬如老葉枯黃時都需要進行修剪,即利於其他葉片生長,也可以通風。而對那種有病害的葉片更需要及時修剪,預防傳染。此外,剪刀也需要進行消毒處理,防止感染。

4. 如何養殖春蘭花余蝴蝶好養嗎

不是特別難養,養殖方法和春蘭一樣
我國古人通過長期育蘭實踐為我們總結出一條養蘭「四戒」經驗。即「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幹、冬不濕」。所謂春不出:蘭花喜濕潤,春季多風乾燥,氣溫較低,為避免遭受寒風侵害,春季蘭花不出室,可放在室內半光處養護。但春蘭及蕙蘭需放在靠近窗檯的向陽處。所謂夏不日:蘭花性喜蔭蔽、涼爽,忌陽光直射,尤其怕烈日暴曬。因此夏季需放在冷涼、通風良好的半陰處培養。蘭花耐陰程度以墨蘭為甚,建蘭次之,而春蘭及蕙蘭則需陽光較多。所謂秋不幹:蘭花,特別是建蘭,秋季正是孕蕾期,最喜歡濕潤涼爽的環境,如果盆土或空氣乾燥,則不利其生長發育,葉子易枯黃,同時也會落花蕾,並影響翌年開花。所以秋天澆水量應適當增多,並經常向葉面上噴霧。秋分前後也需適當多施些腐熟的稀薄液肥。花期時可向根部施一些草木灰水,對促進蘭根、莖、花的發育均很有育。所謂冬不濕:冬季蘭花處於休眠狀態,需節制澆水,一般以保持盆土見干見濕為宜。若澆水量多,易爛根。惟墨蘭冬季開花,澆水量應多些。蘭花的栽培應注意:

(1)選盆用土:栽培春蘭宜在秋末進行。栽植前宜選用清水浸洗數小時的新瓦盆,如用紫砂盆或塑料盆時需注意排水,盆的大小以花根能在盆內舒展為宜。培養土以蘭花泥最為理想,或用腐葉土(即針葉土是最為理想的腐殖土)和沙壤土混勻使用。切忌用鹼性土。

(2)上盆:先在盆底排水孔(最好能有3個排水孔)上墊好瓦片,再墊上碎石子、碎木塊等物,約占盤的1/5,其上鋪一層粗沙,多面手放入培養土,最後將蘭苗放入盆中,把根理直,讓其自然舒展,填土至一半時,輕提蘭苗,同時搖動花盆,使蘭根與盆土緊密結合,繼續填土至盆面和壓緊,距離沿口約3厘米,以使施肥與澆水。

(3)遮蔭:上盆後澆透水放蔭蔽處。早春與冬季放室內養護,其餘時間放室外蔭棚下(最好放在樹底下)夏天早晨8點至下午6點遮光,春蘭在夏季遮光蔭蔽度宜在90%左右,春、秋季為70%至80%左右即可。

(4)澆水:蘭花葉片有較厚的角質層和下陷的氣孔,比較耐旱,因此需水分不多,以經常保持蘭土「七分干、三分濕」為好。春天,2天至3天澆水1次,花後宜保持盆土稍干一些,夏天氣溫高,可每天澆水1次,秋季則見干見濕,冬季少澆水。

春蘭在花後宜保持盆土稍干一些。但也不能過濕,乾旱和炎熱季節,傍晚應向花盆周圍地面噴霧,增加空氣濕度。

(5)施肥:一般從4月起至立秋止,每隔15天至20天施1次充分腐熟的稀薄餅肥水。

前人養蘭經驗有:「受朝陽,避夕陽、喜南暖、畏北寒、忌煤煙」。

5. 新手如何正確養蘭花

蘭花花朵朴實無華,葉色四季常青,葉質柔中有剛,形態優美,秀麗多姿,即便是不再開花期。也是一盆很漂亮的綠植。一旦開花後又會是滿室幽香,而且香味優雅,沁人心腑,所以深受花友們的喜愛。因此即便是蘭花比較不容易養,還會有很多花友喜歡養殖。那麼新手養蘭花需要注意哪些,才能把蘭花養的苗壯開花多呢?








蘭花是一種又高貴又漂亮的花卉,開花的時候滿室幽香,因此,即便是不容易養殖,還是有很多花友都喜歡養。我們新手養蘭花,只要做好以上5點,就可以讓蘭花苗壯開花多。關於養殖蘭花,你還有什麼好的建議呢?

6. 馮達鋒國蘭:蘭花開花的問題,為什麼不開花

蘭花,一般按生態習性主要分為:地生蘭、氣生蘭、腐生蘭三大類。由於地生蘭回大部份品種原產中答國,因此地生蘭,又稱中國蘭、國蘭。國蘭,都屬地生蘭類,約有數百個品種。

一般新蘭上盆,若盆土太肥,常不能成活,即使能成活,亦很少可以開花;因此,需待蘭花逐漸適應新環境後,就可以正常開花。

7. 蘭花怎麼養

選擇好用盆和培養土一般家庭養蘭,盆的選擇還是以泥盆為好。如為裝飾效果增加美感,可在泥盆外面套個彩釉的瓷盆。盆的大小以蘭根能在盆內完全舒展開為宜。盆土最好用蘭花泥。也可自行調制。可用腐葉土或泥炭土6份、沙土3份、餅肥1份,或用腐葉土5份、堆肥土3份、粗沙2份混勻配製。上盆方法參見:蘭花的選購常識和栽培技術。澆水要適量蘭花的澆水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也是蘭花栽培成功與否的重要環節。蘭花的盆土要經常保持濕潤,但忌含水量過多。在栽培中應根據季節的不同和蘭花生長階段的不同決定澆水量。一般從春季開始,隨溫度的上升,蘭花轉入旺盛生長期,應逐漸增加澆水量,每隔1~2天澆1次水;夏季氣溫高,又是蘭花生長旺期,通常宜於清晨和傍晚各澆一次水,切忌中午澆水。雨季來臨,要根據雨水的多少和盆土的潮濕程度靈活掌握澆水量,切忌盆土積水而引起根系腐爛;秋末,氣溫開始下降,應逐漸減少澆水量,每隔2~3天澆1次即可;冬季溫度低,大多數蘭花進入休眠期,此時要控制澆水,可每隔5~7天澆1次水,惟冬季開花的墨蘭和寒蘭澆水量應適當多些。薄肥要巧施給蘭花施肥要施薄肥,切忌施濃肥,有「清蘭花,濁茉莉」之說。新栽的蘭株,第一年不宜施肥;從第二年清明以後開始施肥,直到立秋為止。可每月施1~2次充分腐熟的稀薄餅肥水。由於蘭花系肉質根,切勿施未經腐熟的肥料,以免爛根。每次施肥前要控水1~2天,待盆土稍幹些再施。施後第二天早晨要澆一次水,以防肥液中有不潔之物污染根系使蘭根受害。施液肥時要注意避免濺污葉片。對於經過幾年培養已到花齡的蘭株來說,前期以施氮肥為主,以促進新芽萌發並快速生長;後期以施磷鉀肥為主,有利假鱗莖增大,葉寬厚,並為花芽分化提供足夠的養分。具體地講,每年秋季花芽分化前宜連續施兩次以磷鉀肥為主的液肥;孕蕾期於晴天傍晚先用清水洗凈葉片,待干後再用小噴霧器把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噴灑在葉面及葉背,或根施草木灰水。這時的根外施肥對促進蘭花的根、莖、花的發育均有益。陰雨天勿施肥,冬季休眠期也要停止施肥。花謝以後20天左右再施兩次以氮肥為主的液肥或復合化肥,可促進植株生長。光照要適宜蘭花性喜蔭蔽、涼爽環境,忌陽光直射。故北方4~5月上旬上午9時前可適當多見些陽光,5月中旬以後需要遮蔭,此時需放至涼爽通風處培養,冬季放在南窗附近,接受較多的光照,以增強其生命力,促進花芽分化。尤其對冬季開花的墨蘭、寒蘭更應在冬季放室內向陽處,沒有光照是開不好花的。[1]總之,養蘭應做到「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幹,冬不濕」,意思是春忌寒風侵襲,不要移出室外;夏季怕陽光直射,應放置在涼爽通風處;秋忌盆土乾燥,此時正是蘭花孕蕾期,應適當增加澆水量;冬季處於休眠狀態,水多易爛根,以間干間濕為原則。

8. 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幹,冬不濕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說蘭花在春季出室不要太早,夏季不要烈日暴曬,秋季盆土,環境不要過於乾燥,冬季里盆土不要過濕。

明朝的高濂在《蘭譜》附錄中《培蘭四戒》曰:「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幹,冬不濕。」這十二字訣確是養蘭之經驗也。

「春不出」是指春天仍有霜雪,冬季移入室內,保溫防凍的蘭株,還不能移至室外蒔養,以防凍害。

「夏不日」是指夏日驕陽似火,不能將蘭株放在全日照的環境中,應有過半遮蔭,以防日灼害。

「秋不幹」是指秋初新梢尚未完全發育成熟,仍處於生長期或仍是生長旺盛期。秋季空氣乾燥,水分蒸發快,如果供水不足,光合作用缺少了主要的原料,光合產物當然就少。這樣會使翌年的發芽和開花受到影響。因此,秋季仍然要及時供水和保證其在
旺盛生長期的空氣濕度。

「冬不濕」是指冬季光照弱、氣溫低,蘭株處於休眠期,需要的水分減少過半。如果冬季供水量過半,空氣濕度過大,不僅會產生凍害,而且會干擾蘭株的休眠。

這里的春、夏、秋、冬是針對四季分明的地區而言的,長暖無冬寒的地區,或是冬季開花的種類應當別論,不可教條地照搬。

(8)蘭花春不出擴展閱讀

蘭花多為地生草本植物,不同於熱帶蘭花,中國的蘭花多以白,純白,淡黃,黃綠等顏色為主,且花朵以總狀花序分布,與熱帶蘭花嬌艷,碩大的花朵相比,這種含蓄內斂的氣質十分符合中國人的審美。

中國蘭花栽培文化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越王勾踐時期,便有在浙江紹興種植蘭花的記錄。魏晉時期,蘭花開始作為裝飾花卉點綴庭院。

自唐代起,蘭花逐漸被用於宮廷栽培,在明清時期達到鼎盛。明代葯物學家蘭茂在其著名文獻《滇南本草》中還曾介紹到蘭花具有很好的葯效。李時珍老先生在本草綱目中就曾寫道,「蘭,全草皆可入葯,對婦科及肺病等疑難雜症具有很好的療效」。

與此同時,關於蘭的詩歌畫冊也在同步的發展著,諸如李白,趙孟堅等名家也多次為蘭吟詩作畫。甚至還有一些專門講解蘭花栽培技術的研究書籍,《金漳蘭譜》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描述蘭花的專業性書籍,是由南宋的趙時庚於1233年寫成的,主要是對紫蘭和白蘭的30多個品種進行區分和特徵描述。

之後,又有諸如《王氏蘭譜》《蘭譜奧法》《蘭蕙小史》《養蘭說》等等,均是對蘭花的品種和養蘭的栽培方法進行了細致的介紹。直到近現代時期,諸如《廈門蘭譜》《中國蘭花》等蘭藝專業性書籍依然還很受歡迎,由此可見,蘭花在中國人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9. 種蘭花要做到,春不出,夏不日,秋不燥,冬不濕是什麼意思

就是春天不要放到外面,夏天不要被陽光直曬,秋天不要讓他缺水,冬天的水不要澆太多

10. 種植蘭花

簡單介紹一下蘭花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養蘭有四戒:即「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幹,冬不濕」。 肥宜稀忌濃,蘭花多屬於半陰性植物,多數種類怕陽光直曬,需適當遮蔭。蘭花性喜潔凈。不耐塵垢,在溫暖濕潤,朝南陽光比較多的半蔭處,生長特別旺盛。蘭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陣雨或連續下雨。澆水的原則應是:干則澆,濕則停,適當偏干。在蘭花培養中要不斷進行修剪。

選土:

栽植蘭花可用黑山泥、泥炭土、田園土、松什土、苔鮮、蕨根、樹皮塊等。盆底徘水孔蓋上瓦片,再鋪一層碎磚瓦石粒,厚度為盆深的四分之一以增強透氣排水性,然後果再鋪一層培養土。將蘭花扶正栽下,填充培養土,蓋任鱗莖。土要壓實,距益口2厘米處不填土,便於澆水。栽後澆足透水,置於涼爽的蔭蔽處。半月後再移置到向陽通風的環境中蒔養。為增加美觀和保濕力,盆面可鋪一層小碎白石。

光照水分:

養蘭有四戒:即「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幹,冬不濕」。春季氣溫沿不穩定,過早出房易遭受風寒。就在4月初出房比較安全。夏季要置於蔭棚下,避免陽光直射,採取散射光照蒔養。秋季為蘭花發芽拔箭期,要保持相應的濕度,避免乾燥,蘭花根為肉質,冬季休眠朗需水量不多,盆土賂濕即可,不可過多澆水,以免萌生根葉疾病。

施肥:

肥宜稀忌濃:在生長期.以腐熟的豆餅水、馬蹄醬渣水每半月澆施一次。若加施適量的磷酸二氫鉀則效果更好。炎夏不施肥。氣溫過高時(超過32℃),除每日澆水外,匝再噴水數次。以微酸性水為宜。經常以清水噴洗葉面,不僅使盆蘭生長環境改善,且可保持葉片清潔,減少病蟲害感染的機會。

修 剪:

在蘭花培養中要不斷進行修剪。在老葉枯黃時應及時剪去,以利通風,有些葉子的葉尖乾枯也應剪除。尤其是有病蟲為害的葉片需及時清除,以免傳染。在剪除病毒病的葉子時,用的剪刀不要再來剪無病的葉子,以防病毒傳染。如用同一把剪刀,則需進行消毒。

名貴蘭花花芽出土之後,如花芽太多,應留壯芽,將其餘瘦小的花芽除去,每盆以留1-2朵花芽為宜。如花芽太多,既會使年當的花開不好,又要過多消耗母本養分影響下年開花。一般蘭花可不剪除花芽。

春蘭的花,約開半月,即需將花剪除;夏蘭的花,到花序上最後一朵後開放一周時,也應將花序剪除。名貴的品種不應使其受粉結實,否則影響翌年開花。如果作為雜交育種的,則另需加意培養,使其果實飽滿成熟。

病蟲防護:

蘭花易生介殼蟲,可用敵敵畏乳油1000位液噴治。粉虱危害時,以溴氰菊配2000倍液噴殺。蘭根帶甜味,易招螞蟻,可用肉骨頭引而滅之。蘭花易生炭疽病菌、黑斑病菌。發生病害後要及時清除病葉燒毀,並拉開盆株距離,改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噴水,控制濕度.並配以多菌靈進行防治。要進行殺菌處理(在烈日下曝曬即可),以防病害發生。

蘭花在多雨高溫的季節最容易發生白絹病,可用托布津800倍液或波爾多液噴施預防。如發病嚴重可用托布津500-750倍釋,每隔7-10天噴一次。蟲害中以介殼蟲發生最多,此蟲附著在葉的基部,如發現介殼蟲,應及時剔除。如要避免介殼蟲侵襲,從4月份開始,可用"1059"2000倍液防治。

為了抑制蘭花病害的發生,除平時對盆土的干濕度應作適當的控制外,還應在花盆的選上盡可能多用泥盆,少用釉盆。特別對生長差的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必須用泥盆栽種。這樣做使盆土容易干,可促進蘭花生長,減少發病。

熱點內容
玫瑰花包黑紗是啥意思 發布:2025-09-20 11:01:28 瀏覽:2
聖玫瑰 發布:2025-09-20 10:59:51 瀏覽:254
碧玉簪盆栽 發布:2025-09-20 10:51:49 瀏覽:615
星星管折玫瑰花 發布:2025-09-20 10:50:09 瀏覽:979
ro手游情人節頭飾 發布:2025-09-20 10:49:17 瀏覽:251
槐花怎麼插花 發布:2025-09-20 10:49:16 瀏覽:47
七夕哪兒玩 發布:2025-09-20 10:47:52 瀏覽:237
演講席插花 發布:2025-09-20 10:43:32 瀏覽:819
四川花卉盆景 發布:2025-09-20 10:11:37 瀏覽:984
勾玫瑰花葉子的視頻 發布:2025-09-20 10:00:12 瀏覽: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