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蓋荷
① 蘭花專用術語
肩 -------蘭花外三瓣中,中央豎直一瓣稱為主瓣,左右橫向排列兩瓣稱為副瓣。所謂「肩」,即專門指副瓣著生的形態:第一種呈水平狀,稱為「一字肩」,屬上品;第二種,當舒瓣前後,二片副瓣微微下垂,稱為「落肩」,這種形式較次;第三種,是花剛盛開,副瓣就大幅度下垂,與主瓣形成三角形,稱為「大落肩」、「三腳馬」、「八字架」,如呈這種形式,即使瓣形、花品再好,由於外三瓣著生姿態惡劣,也不足取了,屬劣品;第四種,是副瓣微向上生,稱為「飛肩」,屬貴品。色---------- 根據江、浙一帶的蘭蕙傳統上以綠色為佳,尤以嫩綠為第一,老綠為第二,黃綠色次之、赤綠色更次。凡屬赤花,總以色糯者為上品,色澤昏暗而泛紫色者為下品。其他類蘭花,對色的評價因地而異細花和行花------ 凡具有梅、荷、水仙、素心、奇瓣型的花朵,都稱為細花;凡外三瓣和捧瓣都呈尖狹雞爪形或竹葉形的花朵,都稱為行花或俗稱粗花。雞嘴------ 花苞剛破土時,苞尖相對合攏,有緊吻一起,微分或裂開狀,都稱為雞嘴。如苞尖有白色玉鉤或統體肉質感,絕大多數出梅瓣、水仙瓣類。緊邊------- 外三瓣中每瓣瓣緣微呈內卷狀,離瓣根約0.3厘米起越向瓣前部,其微卷狀愈呈明顯,而卷帶漸寬,瓣緣增厚,及至放角處再延伸及瓣尖部與對稱另一緣合攏,匯成兜狀形。這種內卷帶,稱為緊邊。梅瓣緊邊多厚實,水仙瓣稍薄,荷瓣最薄(素荷瓣類似)。收根放角----- 專指蘭花外三瓣瓣幅之闊狹形狀,它牽涉到花品的美觀和花形的姿態。自瓣幅中央部位向瓣根逐漸收狹,稱收根;自瓣幅中央部位向瓣尖逐漸放寬,及至花瓣尖端部前沿約0.4厘米左右處又逐漸縮攏且向內微卷,匯成瓣尖微兜形,這段前後交接部位稱放角。在荷瓣和荷形水仙瓣中收根放角現象最顯著,水仙瓣由於花瓣多長圓形就沒有那般明顯了,而梅瓣,尤其屬十足梅瓣型,由於渾圓形,很少有收根放角。兜------- 專指捧瓣尖端部瓣肉組織的形態,並按照捧瓣尖端部瓣緣內卷形狀的大小、深淺、厚薄而定。如按它的厚薄、大小又可分成軟兜和硬兜;按深度可分深兜和淺兜。中窠------ 即捧瓣與鼻的整體部位的統稱。梅瓣、水仙瓣的中窠頭形,以窩緊為好;荷瓣、蝴蝶瓣的中窠比較寬大。凡中窠必須與外三瓣形型相配得宜,方顯得花姿優美、俊俏。轉莖------ 蕙蘭即將大排鈴時,花梗上每朵花鈴的花柄橫出生長,花心朝外,稱轉莖,俗稱轉挖、轉宕、轉身等。簪----- 又名短底。即指蕙蘭每朵花的短小花柄。蝴蝶瓣----- 分外蝴里蝴兩類。
副瓣下半部唇化的叫外蝴。唇瓣化深入副瓣1/2處,稱全蝴。兩副瓣後翻的全蝴稱飛蝴,是蝴蝶瓣中的佳種,如五彩蝴,小蝴蝶。副瓣下面呈細狹或斷續唇瓣化稱半蝴,外三瓣和捧瓣狹長的半蝴稱為草蝴,半蝴與草蝴觀賞性不很強,故極少留種。
兩捧瓣唇化的奇瓣稱里蝴,也稱蕊蝶。歷史上蕊蝶不被重視,因此,留種較少。近來國內較重視蕊蝶品種的發掘,因此,大量的蕊蝶被發現,特別是舟山地區近年發現了大量蕊蝶,使蘭界朋友跨入了一個新天地。奇瓣-----凡外三瓣下幅部位和捧瓣演變成唇瓣形,或花瓣多瓣、缺瓣,或多唇瓣均稱奇瓣,主要分一下幾種:
1.蝴蝶瓣
分外蝴里蝴兩類。
副瓣下半部唇化的叫外蝴。唇瓣化深入副瓣1/2處,稱全蝴。兩副瓣後翻的全蝴稱飛蝴,是蝴蝶瓣中的佳種,如五彩蝴,小蝴蝶。副瓣下面呈細狹或斷續唇瓣化稱半蝴,外三瓣和捧瓣狹長的半蝴稱為草蝴,半蝴與草蝴觀賞性不很強,故極少留種。
兩捧瓣唇化的奇瓣稱里蝴,也稱蕊蝶。歷史上蕊蝶不被重視,因此,留種較少。近來國內較重視蕊蝶品種的發掘,因此,大量的蕊蝶被發現,特別是舟山地區近年發現了大量蕊蝶,使蘭界朋友跨入了一個新天地。
2.多瓣
花瓣(包括唇瓣)數量超過六瓣,達到七瓣、八瓣甚至幾十瓣,統稱為多瓣。例如綠雲,余蝴蝶等,此類花瓣數量一年一個樣,無確定的花型。但外瓣瓣型保持不變,如綠雲為荷型,余蝴蝶是竹葉型。多瓣新花大都不穩定,極易變樣,因此,除多瓣老種外,一般較少留新種。近年來發現菊瓣多瓣型,牡丹型多瓣型如千島之花等,花瓣如菊花一層一層往上生長,花瓣比傳統多瓣花更多。此類花引起了國內外蘭友的重視。
3.多唇
外三瓣與捧瓣數量齊全,唇瓣有兩瓣以上,稱為多唇或多舌。此類花因不穩定,而且也不端正、不雅觀,很少留種。荷瓣---外三瓣肥厚、寬潤,形以荷花花瓣,收根放角。捧瓣不起兜,似微開蚌殼,唇瓣闊大,前挺後卷都有。花型分大、中、小型,同荷等屬大型荷瓣花,環球荷鼎屬中型荷瓣花,蓋荷屬小型荷瓣花。同荷和蓋荷為荷瓣的典型。水仙瓣----外三瓣比梅瓣長,且瓣端稍尖,捧瓣有深兜或輕兜,唇瓣下垂或 後卷,以汪字逸品為代表。水仙瓣變種有梅型水仙和荷型水仙。
梅型水仙特徵是:外三瓣比梅瓣稍長,主、副瓣收根緊,主瓣尤其明顯。捧瓣起兜或起微兜。西神、翠文等為梅型水仙。荷型水仙特徵是:外三瓣較闊近似荷瓣,捧瓣起兜或微兜。龍字、水仙大富貴為荷型水仙。梅瓣-----外三瓣短圓、質厚、對稱。形似梅花,捧瓣起兜,有白頭且抱緊,唇瓣舒展、堅挺而不後卷。宋梅為梅瓣中的典型。斑花-----花瓣上有不規則的黃斑、白斑出現。,由於蘭葉上出現斑紋,有時相應花也出現斑紋,但此類現象較少出現。覆輪花-----花瓣邊緣鑲白色或黃色,稱覆輪花,由於葉子出現覆輪,有時對應花也出現覆輪,如金邊玉衣。縞花-----花瓣有不規則的黃、白線條,由於蘭葉出縞紋,相應花中也出現了縞紋,如五彩皇冠。爪花 ------有綠底金爪(黃爪)、綠底銀爪(白爪)和白底綠爪、黃底綠爪幾種。由於蘭葉起爪,相應的花也起爪。如金邊玉衣,曙光等素瓣
凡唇瓣上不帶色塊的都為素心瓣。由於蘭花的色素大都集中在唇瓣上,因此,唇瓣無色塊,外三瓣及捧瓣都不會有色塊。傳統素瓣外三瓣,捧瓣為綠色,唇瓣為白色。與此相對應,一般蘭花唇瓣因為帶紅色或紫色,故稱暈花。
按唇瓣色澤可分為綠胎素,白胎素,黃胎素,桃腮素(舌根兩側有紅暈),刺毛素(舌苔上隱約有細微紅色)。素心瓣苔色以綠色為貴。近來關於素花瓣的含義又有拓展,凡舌與花的顏色一致,均稱為素心瓣,如黃花素,紅花素、紫花素。此類花四川、雲貴、兩湖均有發現,而江浙一帶較少發現。
按外三瓣和捧瓣,又可分為梅型素,如蔡梅素。荷葉素,如楊氏荷素,文團素。蝴蝶素,如楊氏素。竹葉素,如寅谷素,天童素。至於一般草素,因為瓣狹如雞爪,不被列入細花之列。 蕊尖------ 花苞含苞待放時,花蕾透出小苞衣露出頂端或整體形態。春蘭的蕊尖有有以下多種形式:
(1)蓮子形 上下部近乎相等,形似蓮子。這種形式,其三瓣有肉,裹尖而重白頭(即瓣尖端有微白暈肉質兜),邊緊。大多開大舌梅瓣,花瓣較圓正。假如滿蕊俱白,色澤姣嫩,花瓣放足後,容易伸長變皺。
(2)花生肉形 花蕾似花生仁狀,但前端小,中部大,且形長。如籜筋細糯,多開大鋪舌、梅形水仙。白頭、肉裹尖重者,開梅瓣者居多。
(3)機梭形 花蕾形似織布機梭。舒瓣後有緊邊。如籜筋粗硬,大多開硬捧、尖舌水仙瓣或小如意舌梅瓣。
(4)橄欖形 花蕾二端小,中部寬大。如籜筋細糯,花開小舌水仙者居多。
(5)瓜錘形 花蕾頂部平而下部斂小。籜筋稍硬者,大多開分頭合背梅瓣,或開三瓣一鼻頭之類。如筋絡細糯,且呈綠色,花蕾下部寬大者,舌形必大,花瓣亦寬。
(6)圓燈殼形 花蕾較長圓。籜筋細糯,條條延伸達頂,這種形態大多開皺角梅瓣或軟捧微皺水仙瓣。
(7)凈瓶口形 花蕾稍長,三瓣瓣尖頂收、口放。如籜筋細糯,顏色妖艷者,大多開皺瓣水仙。
(8)石榴口形 花蕾圓短,三瓣瓣尖微向外翻。籜筋粗而挺直,筋色鮮艷者,必開武瓣水仙。
(9)龍眼形 花蕾渾圓結實感,如無白頭彩殼者,開短圓瓣,或三瓣雖短,而無秀氣,還不算名貴。這種形式大多開荷花瓣之類。癃放 ------蘭花花朵萎軟,花瓣僵攏施不足,都稱癃放。主要在蕙蘭中常有識字種現象出現,如花朵先從頂花開放,且是軟弱無力,下面各朵常是僵開,或是含苞不舒。另是花葶上著生各朵排列間距過近,花開無力等。凡屬這種形式都是最劣花姿。
如當年盆栽落山新花,因根、葉受傷過度,花軸上各朵花叢密聚攏,形似羽毛帚,又稱球開。巧種和官種----- 捧瓣瓣尖部呈白色或厚肉質兜狀者稱為巧種,沒有白頭或微有淺薄兜者稱為官種。伏花----- 自然野生蘭花,經盆栽馴養後繼續孕育花蕾,稱伏花。間隔數年復生花苞,稱作復花
② 怎麼辨別蘭花的主要品種啊
(1)春蘭來。根肉質、白色。葉狹線形,長自約20厘米一25厘米,邊緣具有細銳鋸齒,葉脈明顯。每莖1~2朵花,黃綠色,香味清幽。早春2~3月開花。品種繁多,通常依花瓣的形狀分為梅花瓣、水仙瓣、荷花瓣、蝴蝶瓣、素心瓣等型。名貴的品種有小打梅、宋梅、綠雲、汪字、鄭同荷等。(2)蕙蘭。根肉質、淡黃色,葉線形,比春蘭直立而粗長,葉緣粗糙。一莖著花5~13朵,淡黃色,唇瓣綠白色,具紅紫斑點。花甚香,花期4—5月。名貴品種有程梅、送春、盪字、隆昌素等。(3)建蘭。葉闊線形,長30厘米~60厘米,多直立,葉緣光滑。一莖著花6~12朵。花黃綠色乃至淡黃褐色,有暗紫色條紋。香味甚濃,花期7~9月。名貴品種有十三太保、龍岩素心、鐵骨素、銀邊大貢等。(4)墨蘭。葉長50厘米一100厘米,寬達3厘米,光滑,先端尖,直立性。花莖高約60厘米,一莖著花5一』10朵,花瓣多具紫褐條紋。花期冬季至早春,有香味。名貴品種有綠墨、白墨、鸚鵡墨、徽州墨等。(5)寒蘭。葉狹而直立。花莖細、直立,著花5—9朵。花小、花瓣狹,有黃、白、青、紅、紫等色,清香。花期秋末至初春。名貴品種有銀鈴、翠玉、紫雲、黎明等。
③ 荷瓣蘭花有哪些品種
1、春蘭大富貴
春蘭正格荷瓣第一銘品,春蘭荷瓣花經典代表,荷瓣之王。
新芽紫紅色,葉長20--25cm,最長可達32cm,寬1.2-1.5cm左右,邊葉呈船形,斜立與斜垂葉姿,葉尖鈍收,葉端起兜具承露形,葉面較平坦,有行龍,葉緣細齒不明顯,葉色翠綠有光澤,葉質厚,短壯苗葉柄較粗,甲殼短圓緊抱葉柄。
其草型為標準的荷瓣花草型,成為人們選擇荷瓣花的依據。
④ 中國蘭花的花藝蘭的種類
[字典][鑒賞]葉藝欣賞 來源:zjorchid.com 時間:2007-3-15 瀏覽:1123 蘭花葉片上的白色或黃色條紋和斑蘭,港台地區稱之為葉藝,八十年代來,受到蘭界的重視。花藝只能欣賞半 月,葉藝能欣賞全年。 1、爪:葉尖端邊緣有白色或黃色的稱「爪」。爪有深爪、淺爪之分 2、覆輪:整片葉子邊緣都鑲有白色或黃色邊線稱為覆輪。 3、縞:葉片中部有白色或黃色條紋的稱為「縞」。如葉片中部有一條白或黃線條,則稱之為「中縞」。 4、斑:葉片中有不規則的斑紋,稱為「斑」。有「緋斑」、「中斑」、切斑」等,條紋集中出現在葉的基部 或下半部稱為「晃」。另外,葉片上有白色或黃色細點的稱為「錦沙」。 [字典][鑒賞]葉型欣賞 來源:zjorchid.com 時間:2007-3-15 瀏覽:998 1、立葉:葉脈硬朗,葉質較厚,葉直立。立葉草往往葉面細,滋潤,如汪字、環球荷鼎。 2、半立葉:葉從假鱗莖出土後向斜上方向生長。如龍字。 3、半垂葉:葉型半垂,大多數蘭花都為半垂葉。 4、垂葉:葉呈鐮刀型,葉尖下垂至假鱗莖。如大富貴等。 5、調羹葉:葉短闊,頭圓,腳收根,葉如調羹。 6、扭葉:葉面旋卷,或扭曲。如綠雲。 7、燕尾葉:葉片尖端分叉,如燕子尾巴。春蘭中偶有發現。 8、水晶葉:葉片中有水晶體出現。 9、龍葉:葉面凹凸不平,葉子扭曲,大多出現在墨蘭中。 [字典][鑒賞]花型欣賞 來源:zjorchid.com 時間:2007-3-15 瀏覽:774 (一)梅瓣:外三瓣短圓、質厚、對稱。形似梅花,捧瓣起兜,有白頭且抱緊,唇瓣舒展、堅挺而不後卷。宋梅為梅瓣中的典型。 (二)荷瓣:外三瓣肥厚、寬潤,形以荷花花瓣,收根放角。捧瓣不起兜,似微開蚌殼,唇瓣闊大,前挺後卷都有。花型分大、中、小型,同荷等屬大型荷瓣花,環球荷鼎屬中型荷瓣花,蓋荷屬小型荷瓣花。同荷和蓋荷為荷瓣的典型。 (三)水仙瓣:外三瓣比梅瓣長,且瓣端稍尖,捧瓣有深兜或輕兜,唇瓣下垂或後卷,以汪字逸品為代表。 水仙瓣變種有梅型水仙和荷型水仙。 梅型水仙特徵是:外三瓣比梅瓣稍長,主、副瓣收根緊,主瓣尤其明顯。捧瓣起兜或起微兜。西神、翠文等為梅型水仙。 荷型水仙特徵是:外三瓣較闊近似荷瓣,捧瓣起兜或微兜。龍字、水仙大富貴為荷型水仙。 (四)奇瓣:凡外副瓣下幅部位和捧瓣演變成唇瓣形,或花瓣多瓣、缺瓣,或多唇瓣均稱奇瓣: 1.蝴蝶瓣 分外蝴里蝴兩類。 副瓣下半部唇化的叫外蝴。唇瓣化深入副瓣1/2處,稱全蝴。兩副瓣後翻的全蝴稱飛蝴,是蝴蝶瓣中的佳種,如五彩蝴蝶,小蝴蝶。副瓣下面呈細狹或斷續唇瓣化稱半蝴,外三瓣和捧瓣狹長的半蝴稱為草蝴,半蝴與草蝴觀賞性不很強,極少留種。 兩捧瓣唇化的奇瓣稱里蝴,也稱蕊蝶。歷史上蕊蝶不被重視,因此,留種較少。近來國內較重視蕊蝶品種的發掘,因此,大量的蕊蝶被發現,特別是舟山地區近年發現了大量蕊蝶。從欣賞角度而言,外蝴應高於里蝴。 2.多瓣 花瓣(包括唇瓣)數量超過六瓣,達到七瓣、八瓣甚至幾十瓣,統稱為多瓣。例如綠雲,余蝴蝶等,此類花瓣數量一年一個樣,無確定的花型。但外瓣瓣型保持不變,如綠雲為荷型,余蝴蝶是竹葉型。多瓣新花大都不穩定,極易變樣,因此,除多瓣老種外,一般較少留新種。近年來發現菊瓣多瓣型,牡丹型多瓣型如千島之花、多朵蝶等,花瓣如菊花一層一層往上生長,花瓣比傳統多瓣花更多。此類花引起了國內外蘭友的重視。 3.多唇 外三瓣與捧瓣數量齊全,唇瓣有兩瓣以上,稱為多唇或多舌。此類花因不穩定,而且形態也不端正、不雅觀,很少留種。
⑤ 翠蓋荷的鑒賞
關於翠蓋荷,早在《蘭蕙小史》中就有記載:「亦名蓋荷。光緒庚子馮長生出,植於邵芝岩粲花室。三瓣圓短,緊邊,開磬口式,捧心亦圓,大圓舌,草短而中闊。」並附有黑白照片一幀,上有「翠蓋亦名蓋荷,光緒庚寅新種。」的字樣。
翠蓋荷的植株屬於中矮型草,一般葉長15cm左右,寬0.6cm~0.9cm。草型直立性好,中心葉常伴有扭曲狀,底葉寬直,葉尖呈荷型草常見的鈍頭狀,葉尖內扣且溝槽較深,葉腳短且收腳緊,葉緣鋸齒極細。葉片較之宋梅明顯纖薄,但葉色糯潤有光澤。翠蓋荷的新芽呈翠綠色,新芽的鋒尖有細小白點,非常容易辨認。
翠蓋荷的花是典型的正格荷瓣花,中型花,直徑約5cm。初上花時,其花蕾緊圓,色澤深綠伴有少許紫色沙暈,花苞的手感非常厚實,綠底苞衣上的紫紅筋脈疏朗清晰。翠蓋荷花莖短粗,一般高度約6cm左右,也有藝蘭高手的翠蓋開花可達10cm以上,幾乎與草架持平。翠蓋荷花開正格,花色翠綠,外三瓣短圓,收根細,瓣內厚,放角緩,色翠質糯。三瓣呈拱抱狀,內捧為標準的罄口捧,大圓舌,舌苔上有大半圓形的圈狀暗紅色斑。翠蓋的罄口捧極為工整,配以荷瓣花相得益彰的大圓舌,顯得中宮十分圓整。總之,翠蓋荷的植株葉姿短小秀氣,具小玲瓏之態;花圓整端莊,色澤翠綠,香氣馥郁。稍微可惜的是,花開一周後,其圓舌會出現微卷的現象,而且中宮舒展後會稍露「天窗」,不能不說是一個小小的遺憾。但瑕不掩瑜,翠蓋荷的花「三瓣圓短」、「捧心亦圓」、「大圓舌」,使得它延伸了荷瓣花的審美基礎,也使得這品春蘭荷瓣名品自問世以來,一直成為藝蘭人必不可少的蒔養品種之一。
關於「翠蓋荷」的選出時間,現在一般認為是1900年紹興馮長生在浙江四明山選出,這也是基於《蘭蕙小史》中所記的「光緒庚子馮長生出」而來。但是不知各位蘭友是否留意到我在上文中提到了《蘭蕙小史》還為這品花配發了一幀黑白照片,且照片上題有「翠蓋亦名蓋荷,光緒庚寅新種」的字樣?要知道庚子和庚寅雖然只有一字之差,時間卻整整相差10年!
光緒庚子年是1900年,而光緒庚寅年則是1890年。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這樣的謬差居然在同一本書的同一處出現的。為此,後世的蘭人們也進行了一些辯論,其結果是形成了三個觀點:
1. 多數蘭人認為,該書的文字記載是經過校對的,不應該有誤,應該是圖片上的文字出現了筆誤,也就是說這品花是1900年由馮長生選出的;
2. 還有一些人認為,這兩個時間並沒有沖突,很可能是光緒庚寅年(1890年)由其他人(有人說是紹興賈山頭村蘭農胡七十)選出,選出時留了花的照片,後於光緒庚子年(1900年)拿出來賣給了紹興的馮長生。因為這個馮長生是個在上海做生意的紹興人,經常從嘉興、杭州等地的蘭園里購買蘭花新品。
3. 另有少數人認為這品花是由馮長生於1890年選出,並於1900年拿出來,「植於邵芝岩粲花室」。
而由此而來的是發掘者的爭議,按照第二個觀點來說,這品花並非時在上海經商的紹興商人馮長生發掘的,真正的發掘者應該是「紹興賈山頭村蘭農胡七十在四明山掘得,後賣於當時在上海經商(原籍紹興)的馮長生」【引自《江浙蘭蕙》】。那麼到底發掘者是馮長生還是胡七十?今人牟安詳老先生對此有自己的看法,他在其蘭花巨著《蘭蕙縱橫》中這樣寫道: 關於「翠蓋」的選出人,現在的蘭著有兩種觀點:一種說法是馮長生選出;另一種說法是「 紹興賈山頭村蘭農胡七十在四明山掘得,後賣於當時在上海經商(原籍紹興)的馮長生。」 (見《江浙蘭蕙》所記)。……「胡七十」此人對蘭界的貢獻是極大的。現在紹興市漓渚鎮,傳統蘭園主人胡華元先生,現年六十餘歲,世代以蘭為生,其父胡七十,即為荷瓣名品「環球荷鼎」的發現人,其時從上虞大舌埠山小草灣掘得,以800銀元賣給上海郁孔照,曾在蘭界引起轟動。那麼假如「翠蓋」亦為其父胡七十選出的話,胡華元先生是不可能不記錄在案的,不可能只提「環球荷鼎」而不提「翠蓋」的。所以說「翠蓋」的選出人是胡七十似乎根據不足。
另外,馮長生是紹興棠棣人,當時棠棣八個自然村250多戶蘭農采蘭、養蘭、賣蘭,馮長生是其中一人。《紹興蘭文化》、馬性遠先生的《蘭鄉棠棣》中也提到了這個「棠棣蘭農馮長生」。而且「冠春」是清光緒三十年由紹興棠棣馮長生選出;「奎字」又名「武林第一梅」,清光緒紹興棠棣馮長生選出。這些記載顯然沒有涉及到「在上海經商」的說法。當然也不排除馮長生采蘭、養蘭、賣蘭,後來又去上海經商的事,應當是在「翠蓋」、「冠春」、「奎字」選出以後的事了。】
凡此種種,雖然有些爭議,但也並非壞事,起碼還是增添了這品花的文化色彩的。只是我們現今的蘭友們了解一下即可,他人談及,再不必各執一詞可矣。
再來說說「翠蓋」的命名和含義。關於翠蓋的命名和名字的含義,歷來的蘭花著作中的描述極少,只有《江浙蘭蕙》做了這樣的記述:「開花後,花色翡翠,是蓋世無雙的小型荷瓣,馮(長生)便命名為『翠蓋』」。但這樣的記述很明顯是一種基於字面的解釋,有些意會的感覺。牟安詳先生在他的《蘭蕙縱橫》中記述的一段文字還是頗有新意的,現也轉錄如下: 「而據《中華蓮文化》一文中說:翠蓋,指荷葉。原意為翠羽裝飾的華蓋,後人們用以形容荷葉,逐漸成為荷葉的代稱。晉代潘尼《芙蓉賦》:「或擢莖以高立,似雕輦之翠蓋」。梁元帝蕭繹《采蓮賦》:「紫莖兮文波,紅蓮兮芰荷 ,綠房兮翠蓋,素實兮黃螺」。唐代杜衍《雨中荷花》:「翠蓋佳人臨水立,檀粉不勻香汗濕」。宋代蘇軾《和文與可洋川園池橫湖》:「貪看翠蓋擁紅妝,不覺湖邊一夜霜」。宋代辛棄疾《卜運算元﹒荷花》:「紅粉靚梳妝,翠蓋低風雨」。宋代楊萬里《曉坐荷橋》:「四葉青蘋照綠池,千里翠蓋護紅衣」。」
上面這段記述基本將古人詩詞中引用的「翠蓋」一詞悉數找來,具體如何解釋更合適,就看蘭友自己的感知了。
春蘭中高品位的荷瓣並不多,現存的知名度較高的品種主要有「翠蓋荷」、「大富貴」(現有一品芽變品種,名曰『玉濤』或『素心大富貴』)、「環球荷鼎」、「美芬荷」、「端秀荷」、「憲荷」、「大富荷」等。此外,有春蘭皇後美譽的「綠雲」有時也開正格荷瓣。
近年來,隨著雜交技術的日益成熟,以傳統春蘭為母本的雜交蘭花不斷涌現,很多雜交蘭花的花品甚至超過了其母本的觀賞價值,「翠蓋荷」也不例外。目前比較常見的以翠蓋荷為母本雜交而來的蘭花品種主要有「碧玉圓荷」、「元荷」、「水晶翠蓋」等,這其中蘭友相對熟悉的就是「碧玉圓荷」了。這品花實際是以墨蘭「霸王富貴」為母本和「翠蓋荷」雜交而來的。因為是雜交品種,其葉形還是能明顯看出墨蘭的影子,香氣也略微淡了一些。但如果拋開這些,單從花品來看,好的「碧玉圓荷」的花品實在令人嘆為觀止,個人感覺遠在翠蓋荷之上。因此,如果雜交品種優良,且價格低廉,我還是贊成適用高科技來「製造」高品位蘭花品種的。
謹以《續蘭蕙同心錄》中歌詠「翠蓋荷」的詩句作結。
《翠蓋》
和風陣陣送幽香,嗅味芝蘭滿草堂。
莫怪同心嫌異面,只疑神女伴仙郎。
常勞畫史丹青手,煞費詩人錦綉腸。
婀娜風姿誰可敵,此花擎雨獨爭長。
⑥ 蘭花翠蓋荷養殖難點
大概就是澆水、施肥、病蟲害防治等一些的難題
翠蓋荷如何養
翠蓋荷學名「翠蓋」,亦名「蓋荷」,又名「文荷」、春蘭,荷瓣,屬於傳統名品。那麼翠蓋荷該如何種養呢?
1、種植任何植物花草,關鍵的是要模擬其自然生長環境,知道其脾性,主要包括土壤、澆水、施肥、光照、通風等等
2、土壤:春蘭花養殖切忌用鹼性土,培養土以蘭花泥最為理想,或用腐葉土(或腐殖土)和沙壤土各半混勻使用
3、溫度:一般春蘭的生長適溫為15℃至25℃,其中3月至10月為18℃至25℃,10月至翌年3月為10℃至18℃。在冬季甚至短時間的0℃也可正常開花,能耐-5℃至-8℃的低溫,但最好將室溫保持在3℃至8℃為最佳,或保持盆土不結冰為度,並將其擱放於靠近南窗的陽光充足處
4、澆水:春蘭花的澆水應視不同的生長季節,不同的生長發育階段,不同的養護環境而區別對待,冬季植株處於休眠狀態,應節制澆水,一般5天至7天澆水一次,以保持盆土有些潮氣即可,如盆土確已發干,則可於晴好天氣的中午前後,用與室溫相近的溫水噴淋,切勿用大水澆灌
5、施肥:春蘭花特別忌用生肥、濃肥、大肥,尤其是高濃度的化肥,極易造成肉質根脫水壞死,應盡量使用漚制過的稀薄有機肥,或使用翠姆特種肥,切實做到薄肥勤施
6、疏蕾:春蘭花養殖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步驟就是要疏蕾,選留一個發育最好、觀賞價值最佳的花蕾,其餘的一律摘除,噴施花朵壯蒂靈,可促使花蕾強壯、花瓣肥大、花色艷麗、花香濃郁、花期延長。春蘭開花快焉時將花朵連同花莛一起剪去,不要等到花自然脫落後再剪,以減少養分消耗,有利來年開花
7、蟲害:春蘭花比較容易發生蟲害,一般有白絹病、炭疽病、蚧殼蟲、根腐病等,要注意通風透光,盆土排水良好以預防,發病期可先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1500倍液噴治,7~10天互次,然後再輔以l%等量式波爾多液,每半月1次。危害重的要立即換盆,重新栽種
⑦ 矮種蘭花是什麼品種
蘭花為我國非常又名的觀賞花卉,在中國有著一千多年的栽培歷史回。在我國,蘭花的答品種也非常多,並且1985年5月,蘭花被評選為中國十大名花之四,和梅、竹、菊合稱為「四君子」。
蘭花
蘭花為附生或地生草本,罕有腐生,通常具假鱗莖;假鱗莖卵球形、橢圓形或梭形,較少不存在或延長成莖狀,通常包藏於葉基部的鞘之內。葉數枚至多枚,通常生於假鱗莖基部或下部節上,二列,帶狀或罕有倒披針形至狹橢圓形,基部一般有寬闊的鞘並圍抱假鱗莖,有關節。
中文學名:蘭花
拉丁學名:Cymbidium ssp.
別稱:中國蘭、春蘭、蘭草、蘭華、幽蘭、山蘭、國香、空谷仙子、香祖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單子葉植物綱
目:微子目
科:蘭科
亞科:蘭亞科
族:樹蘭族
屬:蘭屬
種:29種
命名者及年代:Sw.,1799
英文名稱:Orchid
⑧ 蘭花蓋荷跟蓋園荷是同一品種嗎
是同一品種 春蘭老品種,綠英,外三瓣大頭細收根,蠶蛾捧,大如意舌。花、葶青綠色,平肩,花品清秀,葉半垂,葉尖稍鈍,葉脈深,葉質厚,葉面有光,花味清香.
⑨ 怎樣區分蘭花的優劣
一 看香。蘭花不以人而自芳,清香不濁者為上品。
二 看姿。全株勻回稱,花與葉協調者為佳。
三 看色。花答色以純一色及淡綠者為好,深綠者次之,瓣、唇有紅絲紅點者更次,初開時為紅色而後轉為綠色者又次之。葉色以油潤光澤者為好。
四 看肩。左右兩副瓣微向上升者稱飛肩,最為名貴;橫平展開成「一字肩」者為優種;開花後兩副瓣逐漸下垂者謂落肩。
五 看瓣。蘭花眾推觀瓣為主。以荷瓣為上品,梅瓣次之,水仙瓣又次之。奇瓣多花及蝶瓣又勝一籌。
六 看捧。捧心以光潔、肉質厚而內凹成兜狀者為良種。
七 看舌。唇瓣以形態端正、圓短大者為好。舌上的顏色叫苔,以純白、綠色者、或全紅色為佳,黃色次之。舌上常有紅線或塊狀紅斑,以色彩鮮明者為好,斑點以形成一點、一塊或品字形者為好,出現多舌為奇。
八 看鼻。鼻小,顯得有神采,為上品。出現硬鼻頭大為奇。
九 看殼。殼即苞葉,慧眼識珠者能從「啞巴草」的苞葉上看出紋絲排列透頂者必出好花。一般以綠色者為好,紫赤色者次之。
十 看梗。梗清色,長度與花葉相稱,細而突出於葉上者(俗稱花出架)為好。
⑩ 春季開花的蘭花類植物有哪些
春季開花的蘭花類:①春蘭,又名草蘭等。花葶直立,一干一花,少內數兩朵,花淺黃綠色,嫩綠容色的居多,通常在花瓣上有紫褐色條紋或斑塊。花期2~3月。香味清幽。依其花瓣形態,可分為梅瓣形、荷瓣形、水仙瓣形、蝴蝶瓣形及素心瓣形等5種花形。各種瓣形中均有不少名貴品種。常見的有宋梅、西神梅、鄭同荷、綠雲、蓋荷、龍字、翠品、蔡仙素等。葉片上產生白色或黃色條紋或斑塊的稱為藝蘭。
②台蘭,又名蒲蘭、小蜜蜂蘭等。花萼彎曲傾斜,一般有20朵花左右,花較小、密生,紫褐色,無香氣。花期4~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