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魚童
A. 請看﹗這是什麼故事﹖
1、漁盆的故事2、從前,有個老漁翁,靠打魚為生。夜裡,他見河裡有一團金火,就駕船打上了個白玉盆。魚盆底上刻著一對小金魚,還有荷花上坐著個漁童。夜裡,漁翁看到那漁童舉著魚竿在釣金魚。漁童釣了一條小金魚,小金魚濺出金色的水珠,落在魚盆的四周,水珠就變做了一粒粒金豆子。老漁翁用這些金豆子修漁船,買漁網、造房子,安家立業,日子一天天好起來。老漁翁拿著金豆子到城裡買了不少好東西。有個外國傳教牧師發現了金豆子,就問金豆子的來歷。第二天,洋牧師勾結縣官,派兩個當差把老漁翁抓去,要他交出魚盆,還說這魚盆是洋人的寶貝。
老漁翁說:「這魚盆上的漁童是中國的小孩,魚盆不是洋人的。」洋牧師硬要魚盆,縣官也跟著大叫。老漁翁氣昏了,摔碎了魚盆。漁童活了,變大了,操起魚竿,釣住了洋牧師,把他甩到天邊去了。然後,漁童把魚竿一晃,立刻又變小了。縣官還以為漁童要來釣他呢,嚇得他一翻白眼,死去了。
這時,漁童扶起老漁翁,老漁翁也清醒過來,漁童攙著他,一老一小走出衙門,不知上哪兒去了。
3、《漁童》這個民間童話故事,是講老漁翁釣魚得寶,日子一天天好起來。老漁翁到城裡去賣金豆子,被外國牧師發現,就勾結縣官要霸佔魚盆。結果老漁翁在漁童幫助下,斗敗了洋人和縣官。從而表現了老漁翁為保護祖國的寶物,反抗外國侵略者的愛國主義精神。
B. 找一個N年前的動畫片~~
《漁童》
旁白:六十多年前,帝國主義勢力越來越瘋狂地侵入了我國。他們和當時腐敗的滿清王朝勾結在一起,殘酷地壓迫、剝削中國人民。中國人民在和帝國主義展開無情的斗爭中,終於爆發另外聲勢浩大的義和團運動。本片內容,就反映了義和團運動爆發前,流傳在某個沿海小城鎮里的一個民間傳說。
一
六七十年前的一個貧困的中國北方沿海小城鎮。破落陳舊的房屋比比皆是,與那些高聳十字架的外國教堂和封建統治者的高樓大廈,形成貧富鮮明的對照。
海灣內白霧彌漫,點點漁船,隱約可見。海面上停留著幾艘外國兵艦。
旭日初生,映出一片美麗的祖國山河景色。
大小漁船紛紛出港,在靠近兵艦處給堵住了,漁民們吵鬧起來;槍聲也響了起來。
一個身體強壯的老漁翁,劃著一隻破舊的小漁船。他身體向前微彎,用手掌擋住耳朵靜聽,隨即招手問道:「喂,前面出了什麼事了?」
一個黑鬍子漁民答道:「老大爺,老大爺,你甭去了,洋鬼子又封鎖了港口,不讓我們去打魚。」
一個青年漁民憤憤地扔下船槳說:「這是我們的地方,為什麼不讓我們打魚?」
這時,港口傳來「突突突」的汽艇聲,一艘汽艇正向兵艦駛去。汽艇上坐著一個身穿黑袍,脖上掛有銀質十字架,下巴長滿鬍子的高鼻子洋神父。汽艇在漁民們面前駛過,小漁船被浪頭推得搖搖晃晃,引起漁民們的憤恨,有的揮券作勢,有的往海里吐口唾沫。老漁翁憤憤地說:「這個洋和尚老是鬼鬼祟祟地把一箱一箱東西往兵艦上搬,不知道搞的什麼鬼!」
--------------------------------------------------------------------------------
--------------------------------------------------------------------------------
[1樓]:
二
離海岸不遠處有棵古樹,樹身彎曲傾斜。漁翁把漁網掛在樹枝上,尋找漁網破洞,准備修補。
古樹旁有破陋茅屋一間,正好倚在一塊大石旁,以防大風的襲擊,這就是漁翁的住所。
漁翁正在修補漁網。一個衙役從漁翁背後走來,向漁翁伸手,惡狠狠地說道:「老頭兒,今天該繳魚稅了吧!」
漁翁稍稍楞了一下,然後指指兵艦平靜地說:「你看,幾天打不上魚了。」
衙役見老漁翁交不出魚稅,氣沖沖地跳上漁船亂翻了一陣,結果也沒翻出什麼東西來,就順手撿起一把斧頭揚言道:「明天不交魚稅,就劈掉你的破船!」說完丟掉斧子,揚長而去。
--------------------------------------------------------------------------------
[2樓]:
三
晚上,教堂的鍾聲在夜空中回響。海面上風浪大作。漁翁凝視著海面,搓了搓手,輕聲地自語道:「現在,趁天黑,又有風浪,洋鬼子不易看見,我偷偷的出海打些魚回來,也好去完稅。」他迅速地走上漁船,決心去打魚。
漁翁在大風浪中艱難地撒下漁網,又拉起漁網,漁網三次倒有兩次是空的,其中一次打到魚的,也只有寥寥幾條小魚。
一個大風浪打來,船隻隨著浪頭來了個大起伏。漁翁雖也被顛得搖搖晃晃,但他立刻又劃起槳,用足力氣,奮力向前劃去。
剛逃出了危險,立刻又一個大浪打來,險些沉船,漁翁也被打得全身濕透。他隨即用手抹去臉上的水,咬緊了牙,幾乎把全身力氣都用在船槳上,堅毅地與海浪搏鬥。
小漁船經歷幾次大風浪後,正要繼續前進,這時,漁翁看見了前面不遠的地方,有一團金火在閃閃爍爍的冒光。漁翁用手擦了擦眼睛,金火仍在遠處閃光,他輕聲地說:「這是什麼?是水怪?還是出了寶貝?」
漁翁用力地向前劃了兩下,離金光處只有丈把遠了。這里竟是風平浪靜,成為大海洋中一塊異樣的地方。
漁翁隨即拿出漁網,向金光撒去。
金光被扣住,金火隨之澌滅。
漁翁留神地把漁網慢慢拉上來,他注視漁網,網內沒有別的,只有一隻白玉魚盆,大小和普通的魚盆一樣,漁翁拿出來,借著月光仔細端詳。魚盆底畫有一對小金魚,金魚四周刻有細致的水波紋;一根蔓子沿金魚身邊伸向盆沿;兩個大荷葉托著一朵粉紅的大荷花,荷花上坐著一個漁童,頭上梳一對黑抓髻,紅襖,綠褲,光著腳丫。只見他盤著雙腿,微閉雙目,合著手掌。
漁童顯得稚氣可愛,漁翁非常喜歡,他看了又看,好象漁童也報以親切的微笑。他愛惜地用手去撫摸他,猶如自己的孫子一樣。漁翁臉上露出了快慰的神情。
--------------------------------------------------------------------------------
[3樓]:
四
漁翁茅屋裡。漁翁喜愛地撫摸著白玉魚盆,自言自語地說:「魚盆倒是好,可是不能當飯吃。」一面說著,一面把魚盆輕輕放在桌上,伸展了一下勞累的身體,往床上一倒,不一會兒便呼呼睡熟了。
夜深人靜,突然魚盆冒出金光。
剎那間,那棵荷花活了,一直往上長起來,越長越高,越長越大――――長呀長呀,那蔓子一彎,荷葉荷花就平撐在草地上,魚盆也隨著變大了。這時,漁童已經長得象七八歲孩子那樣高,活起來了,他從荷花上站起來,拿著魚竿,嘴一咧,笑嘻嘻地唱了起來:
魚盆魚盆搖搖,
清水清水漂漂!
那魚盆立刻搖晃起來,冒起了清水。接著,漁童在魚盆上面輕輕揮動魚竿,一面唱:
清水清水流流,
金魚金魚游游!
那魚盆里的水,立刻泛起波紋,打著旋兒嘩嘩響起來。一紅一黑的小金魚活了,沿著盆四周,愉快地來回遊個不停。漁童微微彎下身子,面朝魚盆,高興地繼續唱:
金魚金魚跳跳,
清水清水冒冒!
那時小金魚立刻從水裡跳起來,約有二三尺高,等金魚落下去的時候,就有許多水花濺出來。水花一落地,就變成一顆顆明亮閃光的珍珠。漁童拿著魚竿,稍為一靠近金魚,金魚就被釣起來。他一會兒釣起落在水中的那一條,一會兒又釣起跳出水面的這一條,他玩得高興極了,把釣起的金魚在空中打圈劃花,格格大笑起來。
漁翁被驚醒,他撐起半身,揉了揉眼睛看看,看見漁童在盡情地戲弄金魚,時而有一顆顆明亮的珍珠從盆內濺出來,漁翁被這番情景迷惑,看得出神。
天快發亮,看樣子漁童已經玩夠了,他撒下鉤上的金魚,把魚竿往懷里一抱,坐在荷花上,有點疲乏的樣子,又唱起:
清水清水靜靜,
金魚金魚定定!
清水立刻不冒,金魚也不跳了。漁童、荷葉、荷花等開始往回縮,不一會兒,就縮回到魚盆里去了。這時,「吁」的一聲,金光熄滅,天已發亮。
神奇的景象沒有了。漁翁急忙下床拿起魚盆細看,魚盆還是和以前一個模樣。桌子上有幾粒閃閃發光又圓又大的珍珠。他撿起珍珠仔細察看,又驚奇又高興。
--------------------------------------------------------------------------------
[4樓]:
五
市集上,有掛著賣雞鴨的,有賣日常用品的,有賣各種各樣古玩的......,熙熙攘攘,一片嘈雜聲。
神父騎著小毛驢,「嗒嗒嗒」地向市集走來。群眾厭惡地靠向路的兩旁。
神父坐在毛驢上,引頸向前探望,看見前面不太遠的地方,簇擁著一群人,他揍了一下毛驢,向人群那裡趕去。
神父來到人群旁,看見漁翁正在賣珍珠,還有一個矮胖商人正在仔細察看珍珠。
商人說:「咦!是真的,老頭兒,要賣多少錢?」
老漁翁答道:「我也不懂,你看者給吧!」
一青年農民羨慕地觀看著珍珠。神父也隨著從旁邊張望,農民把珍珠還給漁翁,順口問:「老爹,這珍珠從哪裡得來的?講給我們聽聽吧!」
「我昨天在海里打起一隻白玉魚盆,這魚盆原來是個寶貝,珍珠是從魚盆里變出來的。」漁翁把他的奇遇告訴了大家。
大家聽了,又看看珍珠,嘖嘖稱奇。
神父從別人手裡拿過漁翁的珍珠,想看,不料被漁翁一把拿了回去,並用厭惡的眼光瞪他一眼。
神父忙說:「看看有什麼關系。」又接著問:「老頭兒,你那個魚盆……」
漁翁轉問:「你問魚盆干什麼?」
神父一副尷尬相,沒趣地拍拍漁翁的肩膀,假殷勤地說:「嘿嘿,你運氣真好,這是主降福給你的。」說著,招招手,騎著毛驢走了。
神父騎在驢背上,暗自思量,自言自語道:「晤!難道真有這回事?」
--------------------------------------------------------------------------------
[5樓]:
六
夜晚。神父偷偷地走到漁翁茅屋前,從窗口向裡面偷看,看見茅屋內金光閃閃,又聽見漁童「格格」的笑聲。
神父不由一驚,提起腳跟想看個清楚,不料頭頂碰著屋檐,「嘩啦」一聲,屋檐上一隻瓦罐落下來,打破了。
漁翁被驚醒,大聲地問:「誰?」
神父驚慌萬狀,倉促逃去。
--------------------------------------------------------------------------------
[6樓]:
七
漁村茅屋前面,中年漁民,青年漁民蹲在那兒修補漁船。
漁翁精神奕奕地在修理漁船,他心情舒暢,時而浮出幸福的微笑。
漁翁走到古樹旁坐下,他從懷里掏出旱煙袋吸煙,又順手在懷里掏出魚盆撫摸著,一動不動地在沉思。不一會兒,他進入了幻覺:
他買回了一個新漁網。
破舊的漁船,已被改裝成為一隻小帆船。小帆船行駛在海面上,漁翁輕松愉快地在船的左右兩旁撒下漁網。
漁翁大量自己的身上,一身破舊的衣服換成了一套乾乾凈凈的粗布衣褲。他拍打了一下衣服,不禁高興地笑了起來。
一個衙役站在漁翁背後,猛的一下用鎖鏈往漁翁脖子上一套,大聲嚷道:「老頭兒,快跟我走!」
幻覺消失。漁翁楞了一下;他看了看衙役後,站起來生氣地說:「抓我干什麼?」
衙役大聲地:「少羅嗦,到衙門就知道。」衙役拉著漁翁走去。
青年漁民不知道漁翁倒了什麼霉,他們關心地也跟著前去想看個明白。
--------------------------------------------------------------------------------
[7樓]:
八
衙門。
衙門大堂後面過道上,神父和縣官兩人一面談話,一面走著。神父神氣十足地對縣官說:
「我的那件案子,不管怎樣,你一定替我辦到。」
縣官諂媚地說:「是,是,神父大人,一定照辦,請您放心!」
這時候,大堂上的衙役高聲叫道:「升堂!升堂!」
縣官三步並兩步走出大堂,走到公案後坐下。
兩個衙役把漁翁押上來。
青年漁民、中年漁民等群眾擁擠在衙門口的柵欄外。有的竊竊私語,有的注視著大堂。
衙役大聲喊堂威:「唔,唔!」
縣官把驚堂木一拍,罵道:「你這混帳東西,知道你犯了什麼罪嗎?」
漁翁有點愕然,詫異地答道:「魚稅我已經交清。」
縣官大聲喝道:「還在裝蒜!你偷了神父老爺的魚盆還不快從實招來。」
漁翁明白是怎麼回事了。他很生氣,可仍然不慌不忙地說:「唉,真奇怪,魚盆是我從海里撈上來的,跟洋和尚有什麼關系?難道洋和尚是住在水底下的?」
縣官連連拍著驚堂木,大聲喝道:「胡說!神父老爺住在教堂,你就是從教堂里偷的。」
漁翁回答:「教堂?我跟上帝沒來往,我怎麼會跑到教堂里去。」
縣官被漁翁頂了幾句,惱羞成怒,高聲罵道:
「你這刁滑的東西!你膽敢無賴,還不快把魚盆交出來!」
漁翁道:「魚盆是我從海里撈上來的,要麼交還龍王爺。」
縣官這一下子更火了,拿起一根竹簽往地上一擲,罵道:「真是胡扯!把他拉下去,給我打!」
兩個衙役把漁翁按在地上,漁翁掙扎著,大聲喊道:「我犯了什麼法?要打我。」
一個衙役按住漁翁,一個衙役舉板要打。
突然,傳來了神父的聲音:「不要打!不要打!」隨著聲音,神父從屏風後面走出來。他一手拿聖經,一手在胸前劃十字,竭力裝出悲天憫人的樣子,禱告道:「我的仁慈的主呀!」寬恕這個無知的罪人吧!阿門。」
--------------------------------------------------------------------------------
[8樓]:
縣官看見神父,連忙起身表示恭敬。
神父仍然裝著溫和的語調對漁翁說:「可憐的老頭兒,認罪吧!魚盆是我丟的,只要你還我,我就不追究了。」
縣官一面欺壓漁翁,一面討好神父,想鸚鵡學舌似的,神父說一句,他聲勢洶洶地重復著:「聽見沒有,只要你把魚盆還給神父老爺,我就不追究了。」
漁翁覺得官府欺壓人民早已司空見慣了,如今外國神父出來誣蔑他,縣官還跟著幫腔,禁不住燃起心頭怒火,他甩開兩邊衙役,向前走了兩步,指著神父罵道:「哼,你......你搞什麼鬼?」
神父仍然裝出溫和的語氣說:「可憐的老頭兒,做人要誠實,誠實的好,不要把人家的東西硬說成是自己的。」
縣官接著厲聲地說:「你不要把人家的東西……」他說到這兒,覺得這樣說有些不妥,但又一下子想不出新詞,嘴裡直打格楞。神父掃了縣官一眼,縣官不得不鼓起勇氣裝模作樣地說下去:「……你不要把人家的東西硬說成是自己的。」
漁翁氣得說不出話來。
神父細聲細氣地說:「你不交出來,是要吃苦頭的。」
縣官照樣厲聲地說:「你不交出來,是要吃苦頭的。」
神父說:「是上不了天堂的。」
縣官說:「是呀,上不了天堂的。」
神父說:「魚盆本來是我的,應當還給我。」
縣官說:「魚盆本來是我的,應當還給我。」
縣官知道說溜了嘴,連忙改正:「不,不,應該還給你,不,不,應該還給神父老爺。」
縣官弄巧成拙,引得柵欄外群眾鬨堂大笑。
神父連忙接著說:「是呀,魚盆是我的,你聽見沒有?魚盆是我們國家出的寶貝,是我帶來的。」
漁翁氣了半天,這時忍不住要開口了。他說:「你的!你的!」他隨手從懷里掏出魚盆。
神父看見魚盆,連忙說:「就是這個寶貝,就是這個寶貝。」
漁翁指著魚盆激動地對神父說:「洋和尚,你說是你們國家出的寶貝,為什麼這個魚童畫的是中國人的模樣,中國人的打扮?」漁翁回過頭來對柵欄外的群眾說:「鄉親們,你們看,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
--------------------------------------------------------------------------------
[9樓]:
大家紛紛大聲說:「中國的,中國的!」
「說得對呀,這洋和尚真是瞎胡扯。」
「死不要臉,還要誣賴好人。」
神父被漁翁這一問,不禁目瞪口呆,楞在那兒。縣官也著急地呆望著神父。
神父看見詭計已經被拆穿了,惱羞成怒,索性拉破臉兒,跳到台上,一手推開縣官,自己站在公案當中,拿起驚堂木狠狠地一拍,大聲罵道:「好!你這個老王八!看你厲害還是我厲害。給我抓住他,把他的魚盆奪過來!」
漁翁氣得大聲罵道:「要搶,要奪,你們這些無恥的傢伙,搶的中國東西還少嗎?」他一面罵,一面撲過去。縣官慌得退後兩步。兩個衙役把漁翁攔住。
神父氣得臉色發青,把聖經往地上一摔,兩手握拳,暴跳如雷,大聲喝道:「還不快快的把魚盆奪過來,給我打呀!」
兩個衙役面面相覷,不敢動手。
縣官也抽出簽來,往地上一擲,喝道:「快快把魚盆奪過來!打他四十板!......不,打兩百板!不,打三百板!」
神父接著厲聲喝道:「打他一千板!」
漁翁雙手緊握著魚盆,緊緊不放。兩個衙役上前搶魚盆,被漁翁用肩膀撞倒。
神甫著急地喊:「小心,小心,別摔破了!」
漁翁盯著神父怒罵道:「魚盆是我們的寶貝,我寧肯摔破它,也不讓你這個外國強盜拿去!」
衙役又撲過來搶魚盆,漁翁雙手捧著魚盆用力往地上一摔,只聽見「啪嚓」一聲響,白光閃了又閃,突然,漁童扛著魚竿走了出來。神父、縣官、衙役都驚得發呆了。群眾也覺得十分驚奇。漁翁卻又驚又喜。
漁童揮舞著魚竿,魚鉤鉤住了縣官的烏紗帽,縣官驚叫道:「帽子,帽子,我的帽子。」
漁童把烏紗帽甩了出去,正好落在一隻小花狗頭上,嚇得小花狗亂蹦亂跳,「汪汪」的叫著。群眾一陣鬨笑。
漁童又揮舞魚竿,魚鉤追逐著衙役,衙役驚逃。魚鉤把大堂上的匾鉤下來,又把椅子鉤翻了。
漁童追逐神父和縣官,兩人四處躲藏,丑態百出。群眾看了大笑不已。漁翁和漁童也哈哈大笑。
神父躲在公案底下,魚鉤在桌面上一劃,只聽見「霹靂」一聲,桌子分開兩半。神父趴在地上發抖。
魚鉤把神父攔腰鉤起來,吊在半空,他象一隻烏龜似的手腳亂爬亂動,嘴裡不停地「嗚嗚哇哇」地叫。
縣官嚇得跪在地上包著大紅柱子發抖。
魚鉤把神父甩出大堂門外,落在群眾當中。群眾接住他,有的抓手,有的抓腳,把他拋上天空。大家拍手叫著:「跟著你的洋爸爸滾吧!」
漁童手持魚竿笑眯眯地走向漁翁,漁翁高興、和藹地抱起漁童。漁翁仔細一看,手中抱的仍然是一隻白玉魚盆。魚盆底畫的荷花上仍然坐著那個懷抱釣竿的漁童。
C. 《漁童》的精彩片段
從前有個老漁翁,他只有一隻漁船和一條漁網,白天在龍河上打魚,黑夜就駕小船宿在河邊,日子過得很貧苦。
這年夏天,河水又漲了。大水灌滿了河身,浪頭一躥老高。老漁翁在龍河打了多半輩子魚了,他知道在龍河漲水的時候,要下河打魚,十有八九非沉船喪命不可。沒法打魚,老漁翁很著急。看著一天又過去了,水還不見落,他也沒心思睡覺,就坐在河邊,望著那滾滾的大水出神。
忽然,河流里忽地冒起一團金火,原地不動,閃閃爍爍的,一會兒明,一會兒暗。這是什麼呢——是水怪,還是河裡鬧寶?老漁翁很納悶。這團金火明呀暗呀的,一直到天亮時才熄滅。老漁翁暗自尋思:我從小就聽人說過,這河裡有寶貝,不是常打魚的人,看不見它;膽小的人也得不到它。我辛辛苦苦地打了多半輩子魚,莫不成老了遇上寶貝了?這金火一直鬧了三夜,老漁翁聚精會神地一直瞅了三夜。
「嗨!有棗沒棗,先打一竿子再說!」這天夜裡,老漁翁把網繩接長,把繩頭系在腰上,就迎著風浪開船下河,一直向這團金火劃去。
這可真是冒著生命的危險啊!船剛入河,就被浪頭打得東搖西晃。老漁翁攥緊雙槳,穩住勁頭,劃呀,劃呀,只顧一個勁兒地向著金火劃去。看看靠近了,忙掄開漁網嘩啦撒下去。老漁翁是打魚的老手了,不偏不歪,漁網正把金火扣住,霎時金火就滅了。這時候,一個大浪頭打來,船猛地一歪,灌進了半船水。眼看船要沉了,老漁翁心中咚咚直擂大鼓,他把眼一閉,把牙一咬,一股猛勁,竟沖出激流,把船劃到河邊來了!
「噓——好玄哪!」老漁翁鬆口氣,把船攔好,淘掉船里的水,就從腰上解下網繩,慢慢地把網拉了上來——扣住個什麼東西呢?
原來是一個魚盆:如普通盆大小,是白玉的;盆底上刻著一對小金魚,金魚四周刻著清水的細波紋;一根蔓子從金魚身邊伸向盆沿,兩片大綠荷葉托著一朵粉紅的大荷花;荷花上坐著一個小漁童,頭上梳一對黑抓髻(jì),紅襖,綠褲,光著腳丫,懷里抱著一根釣魚竿。
這可是個新鮮玩意兒!借著月光,老漁翁左看右看,愛不釋手。那小漁童雖是刻在盆沿上的,但老漁翁一看他,總覺著他也正在看著自己。老漁翁心裡美得竟哈哈大笑起來。
什麼東西頭一回看見覺得稀罕,日久天長,也就不新鮮了。老漁翁雖愛這魚盆,可是又吃不得嚼不得,不打魚還是餓肚子;到水一落,他仍是照常打魚,勞累一天,到夜裡就沉沉地睡過去了。
想不到這天夜裡,忽然有響動把他吵醒了。老漁翁睜眼一看,放在河坡草叢里的那個魚盆,竟呼啦呼啦地冒起金光來了!金光一冒,那棵荷花就一下子活了;蔓子頂著綠葉粉荷花,一直往上長起來;越來越高,越長越大,長呀長呀,那蔓子一彎,荷葉荷花鮮艷精神地撐在了草地上。這時,那漁童也長大了,也活了!就見他從荷花上站起來,扛著魚竿,嘴兒一咧,笑嘻嘻地對魚盆說道:
魚盆魚盆搖搖,
清水清水飄飄!
那魚盆立刻自己一搖晃,盆里立刻盈起了汪汪的清水。接著,漁童又朝魚盆笑嘻嘻地說道:
清水清水流流,
金魚金魚游游!
那清水立刻泛起波紋,打著旋兒,嘩嘩響起來,那對小金魚也立刻活了,傍著盆邊嘩啦嘩啦地游得歡。接著,漁童又朝魚盆笑嘻嘻地說道:
金魚金魚跳跳,
清水清水冒冒!
那對小金魚立刻從水裡一跳一尺來高,清水也立刻嘩嘩往上躥,躥出魚盆,直往四外漾。金魚跳起來落下去,落下去又跳起來。這時漁童立刻拿起魚竿,看準金魚跳起的時候,只見他把魚竿一抖,立刻釣住一隻。魚竿一揚一低,那金魚被釣起,又猛地落下,嘩地砸出一片金水花。水花朝四外一散,變成許多金色的水珠,也隨著漾出的清水滾到盆四外的草叢里去了。漁童玩得好不開心,咯咯咯笑個響。他把這只金魚釣住抖一會兒,一甩魚竿撒了去;立刻又釣住那隻金魚抖一會兒,咯咯咯笑一陣,又一甩魚竿撒了去……清水冒著往外漾,不上鉤的金魚總是跳,上鉤的金魚一起一落總是濺出一片金色的水珠子。就這樣一直鬧到天快亮。看樣子漁童是玩夠了,他把釣著的金魚撒下,把魚竿往懷里一抱,坐在荷花上,又笑嘻嘻地對魚盆說道:
清水清水靜靜,
金魚金魚定定!
清水立刻不冒了,金魚也不跳了;接著,那大荷花翹起來,隨著蔓子一點一點地往回縮呀縮呀,越縮越小,不一會兒縮到魚盆里去了。這時,金光滅了,天也亮了。
老漁翁連大氣都沒出,獃獃地看了一夜。這時,他忙起身,拿著魚盆一看——魚盆還是跟從前一樣!可是呢,就在魚盆四周的草地里,一汪一汪的清水泡著一片一片的金豆子!
老漁翁撿了一大堆金豆子,他那歡喜的勁兒誰能說得出呀!以後,那魚盆一到夜裡仍是鬧寶。他就用這些金豆子安家立業。老漁翁勞苦一生,老了老了,日子倒過得步步登高。
這天,老漁翁拿著金豆子去趕集買東西。來到城裡以後,他掏出金豆子剛要買,這時,有個外國傳教的牧師,大搖大擺地從這路過。他一見老漁翁手裡的金豆子,立刻站住了。牧師向老漁翁要了幾個,仔仔細細察看半天,咽口唾沫問道:
「老頭子,這金豆子是從哪兒得來的?」
一個壓根兒不懂得說謊的人,要讓他撒謊,簡直是登天呀!老漁翁就把金豆子的來歷都告訴給牧師了。牧師點點頭,又問了他家住哪裡,姓甚名誰,才把金豆子還給他,大搖大擺地走了。
誰知第二天就出禍事了!
老漁翁剛吃完飯,就見來了兩個衙(yá)役。衙役說:「老漢,縣太爺派我倆前來傳你,限你馬上帶著那個魚盆跟我們去!」
「班頭,這是怎麼回事呀?我又沒偷誰摸誰,又沒犯王法!」
「有人告你!」
「誰呀?」
「嘿嘿!告你的這個人呀,連縣太爺也惹不起!走吧,到衙門你就知道了。」
來到衙門以後,老漁翁一看,縣官坐在大堂上,正恭恭敬敬地陪著昨天那個洋牧師說話呢!莫不成是這個洋毛子告的狀?這時候,縣官一見老漁翁,立刻就問道:
「老奴才,你有個白玉石的魚盆呀?」
「嗯。」
「那魚盆上刻著一對金魚,清水的波紋,還有一棵荷花,荷花上坐著一個小漁童,是不是?」
「是。」
「一到夜裡,荷花能長,漁童能活,清水能冒,金魚能蹦,濺出水珠能變金豆子,對不對?」
「對。」
「好!滿對!」縣官一指牧師,朝老漁翁冷笑道,「你這老賊,真正大膽!竟敢偷去這位洋學士的寶貝!你是怎麼偷去的?快從實招來!」
「大人,這魚盆是我的,怎麼倒說我偷的洋毛子的?呀呀呀,活這么大年紀,我還真沒見過這樣拿臉皮當大褂子穿的洋毛子呢!」老漁翁氣呼呼地說完,就把怎樣得到魚盆和昨天遇到洋牧師的經過,都告訴了縣官。縣官一聽,怔了怔,就朝牧師作個揖,笑嘻嘻地說:
「學士,學士,皇上有旨,中國人犯了外國人的案,外國人也能審。您看著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吧!」
「這是一定的。」牧師大模大樣地對老漁翁說,「老漢!我們到中國來,是傳教的,是來辦『善』事的,也不偷你們,也不詐你們。我們說的是個『理』。你那個魚盆,本來是我從我們國家帶來的寶貝,它是我們國家出的。我帶來以後,一直在教堂里存著,不想前些日子竟丟了!我找了多少天,昨天見你在花金豆子,才認了出來,如今你還有什麼話可說?」
「啊?」老漁翁可氣壞了,「好你個『學士』呀!看外表你像個文明人,一張口說話敢情是屎殼郎打哈欠——滿嘴噴糞呀!」
牧師忙對縣官說:「你們中國人偷盜不算,還蠻不講理!你得好好給我辦辦他,不光要他把魚盆還給我,一定要他招出口供,貼出告示,定了罪,這才完事呢!我們是講究說『理』的呀!」
「學士說得對!」縣官立刻指著老漁翁叫道,「老刁賊!你快獻上魚盆!從實招來!」
「你們讓我獻什麼?這魚盆是中國河裡出的,是中國人冒死撈上來的,為什麼要獻給洋毛子!」老漁翁氣得一手托起魚盆,一手指著盆,又問縣官和牧師:「我來問問你們:洋毛子說是他們國出的魚盆,既是外國出的魚盆,為什麼這個小漁童是中國人的打扮、中國人的模樣?!」
老漁翁這么一問,縣官和洋毛子可「兔子吃年糕——悶口了」。怔了好半天,洋毛子一著急,心裡的話竟失口說出來了:「就是要你的魚盆!不給不行!」
縣官見牧師急了,立刻也火了:「不給魚盆就犯王法!」
老漁翁一陣惡氣湧上心頭,身子一晃,手一哆嗦,「撲通」、「吧嗒」——氣昏倒在地上,魚盆也摔個粉碎。哪知那魚盆一碎,小漁童卻跳起來活了!漁童站在老漁翁跟前,把魚竿一晃,立刻變得又高又大,他朝洋牧師一抖魚竿,魚鉤正釣住牧師的嘴上膛;他把魚竿一提,牧師立刻懸上了半空;他把魚竿上下一抖,牧師懸在空中手刨腳蹬,「嗚嚕嗚嚕」直叫喚!這時,漁童猛地把魚竿一甩,牧師立刻上了天,翻著跟頭滾到天邊去了!
這時,漁童把魚竿一晃,立刻又變小了。縣官還以為漁童又要來釣他呢,順座位往下一溜,翻翻白眼嚇死了!這時,漁童扶起老漁翁,老漁翁也清醒過來。漁童攙著他,一老一小起身走出衙門,不知上哪去了。
在民間故事中,勤勞善良的人總會得到神奇的禮物,過上美好的生活,就像這個老漁翁。
從來都不會撒謊的正直的老漁翁,在洋牧師的盤問下,把金豆子的來歷都告訴了牧師,卻不知大禍即將臨頭。
洋牧師看見老漁翁的金豆子後,垂涎三尺,想要霸佔老漁翁的魚盆。古人雲:「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他心生詭計,於是才有了縣衙里的醜陋一幕。「拿臉皮當大褂子穿」,死不要臉的洋牧師嘴裡口口聲聲說:
「我們到中國來,是傳教的,是來辦『善』事的,也不偷你們,也不詐你們。我們說的是個『理』。」
在老漁翁反問他「我來問問你們:洋毛子說是他們國出的魚盆,既是外國出的魚盆,為什麼這個小漁童是中國人的打扮、中國人的模樣」時,洋牧師啞口無言,竟原形畢露:「就是要你的魚盆!不給不行!」實際上不就是明搶豪奪嗎?再冠冕堂皇的言辭也掩蓋不住其內心的貪婪和丑惡。
最可氣的還是那個縣官,居然吃裡爬外。非但不幫自己人說話,還幫著洋毛子懲治自己的同胞。老漁翁氣呼呼地把怎樣得到魚盆和昨天遇到洋牧師的經過,都告訴了縣官。本來是
D. 課文漁童中,老漁翁醒來後看到了什麼 急急急呀!
清朝末期,帝國主義入侵中國,老百姓的生活更苦了。
在河北省有個老漁翁,他只有一條漁船和一張漁網,白天在河上打魚,黑夜就住在離河不遠的破草房裡,日子過得很貧苦。
這年夏天,河水又漲了,大水灌滿了河床。一天,老漁翁撒網打魚的時候,竟從河裡打上來一個魚盆。這個魚盆有普通盆大小,是白玉的;盆底上刻著一對小金魚,金魚四外刻著清水的細波紋;一根蔓子從金魚身邊伸向盆沿,兩片大綠荷葉托著一朵粉紅的大荷花;荷花上坐個小漁童,頭上梳(shū)著一對黑抓髻(jì),紅襖,綠褲,光著腳丫,懷里抱著一根釣魚竿。老漁翁左看右看,越看越喜愛,就把魚盆帶回家了。
這天夜裡,忽然有響動把老漁翁吵醒了。他睜眼一看,放在地上的那個魚盆,竟呼扇呼扇地冒起白光來了!白光一冒,那棵荷花就刷拉一下子活了;蔓子頂著綠葉粉荷花,直往上長;越長越高,越長越大,長呀長呀,那蔓子一彎,荷葉荷花鮮靈靈地撐在了魚盆上。這時,那漁童也長大了,也活了!就見他從荷花上站起來,手拿魚竿,嘴裡還唱著好聽的歌。
這時候,魚盆一搖晃,盆里立刻飄起了汪汪的清水。一會兒,那清水泛起波紋,打著漩兒,嘩嘩響起來,那對小金魚也活了,傍著盆邊游得很歡。接著,漁童把魚竿一抖,立刻釣住一條。魚竿一揚一低,那金魚被釣起,又猛地落下,嘩地砸出一片水花,水花四濺,都從盆里漾出來了。漁童玩得好開心,咯咯咯笑得可歡了。他把這條金魚釣住抖一會兒,一甩魚竿撒了去;然後又釣住那條金魚抖一會兒,咯咯咯笑一陣,又一甩魚竿撒了去;接著又釣住這條……就這樣一直鬧到天快亮。看樣子漁童是玩夠了,他把釣著的金魚摘下放到魚盆里,把魚竿往懷里一抱,坐在荷花上,清水立刻不冒了,金魚也不跳了;接著,那大荷花立刻支棱(léng)起來,隨著蔓子一點一點地往回縮呀縮呀,越縮越小,不一會兒縮回到魚盆里去了。這時,白光消失了,天也亮了。
老漁翁連大氣都沒出,獃獃地看了一夜。他更加喜愛寶貝魚盆了。從此,老漁翁白天在河裡捕魚,晚上看漁童玩耍,日子過得從來沒有這樣快樂。
時間一長,老漁翁得到寶貝魚盆的事就傳出去了。侵略中國的一個洋毛子知道了這件事,打起了佔有魚盆的鬼主意。
有一天,老漁翁剛吃完早飯,就來了兩個衙(yá)役。衙役說:「縣太爺派我倆前來傳你,你馬上帶著那個魚盆跟我們走!」
來到衙門以後,老漁翁一看:縣官坐在大堂上,他旁邊坐著一個洋毛子。縣官見老漁翁被押到了,一拍桌子,說道:「你這老賊,竟敢偷去這位洋大人的寶貝!你是怎麼偷去的?快從實招來!」
「老爺,這魚盆是我的,怎麼說我偷洋毛子的?」
縣官指著老漁翁叫道:「老賊!這魚盆明明是這位洋大人的,不知被你用什麼手段偷去的。你還敢當堂狡辯?來人哪,給老賊用刑!」
老漁翁一聽,氣涌心頭,身子一晃,昏倒在地上,手中的魚盆摔個粉碎。魚盆一碎,小漁童就跳起來活了!漁童站在老漁翁跟前,把魚竿一晃,立刻變得又高又大。他朝洋人一抖魚竿,魚鉤正釣住洋毛子嘴的上牙膛;他把魚竿上下一抖,洋人懸在空中手刨腳蹬,「嗚嚕嗚嚕」直叫喚!這時,漁童猛地把魚竿一甩,洋人立刻從大堂飛了出去,掉在地上摔死了!
接著,漁童把魚竿一晃,縣官還以為漁童又要來釣他呢,順坐椅往下一溜,翻翻白眼嚇死了!其實漁童是往回收魚竿呢。
漁童扶起老漁翁,老漁翁也清醒過來,漁童攙著他,一老一小走出衙門,不知上哪兒去了。
這是魚童原文,根據原文可知老漁翁醒後看到『魚童活了過來』
望採納
E. 好像是80年代的經典動畫片裡面有一小片段是:荷花池 早上 荷花開裡面睡覺的小孩出來嬉戲 很歡
我知道!去愛奇藝視頻搜 龜兔賽跑 然後找到縮略圖是那隻兔子 整個視頻很長 除了小嬰孩 還有 三隻小狼 諾亞方舟等
F. 老動畫片
漁童
1959年 漁童 剪紙 萬古蟾 上海美影廠 30''
從前,有個老漁翁,靠打魚為生。夜裡,他見河裡有一團金火,就駕船打上了個白玉盆。魚盆底上刻著一對小金魚,還有荷花上坐著個漁童。夜裡,漁翁看到那漁童舉著魚竿在釣金魚。
漁童釣了一條小金魚,小金魚濺出金色的水珠,落在魚盆的四周,水珠就變做了一粒粒金豆子。老漁翁用這些金豆子修漁船,買漁網、造房子,安家立業,日子一天天好起來。
老漁翁拿著金豆子到城裡買了不少好東西。有個外國傳教牧師發現了金豆子,就問金豆子的來歷。第二天,洋牧師勾結縣官,派兩個當差把老漁翁抓去,要他交出魚盆,還說這魚盆是洋人的寶貝。
老漁翁說:「這魚盆上的漁童是中國的小孩,魚盆不是洋人的。」洋牧師硬要魚盆,縣官也跟著大叫。老漁翁氣昏了,摔碎了魚盆。漁童活了,變大了,操起魚竿,釣住了洋牧師,把他甩到天邊去了。然後,漁童把魚竿一晃,立刻又變小了。縣官還以為漁童要來釣他呢,嚇得他一翻白眼,死去了。
這時,漁童扶起老漁翁,老漁翁也清醒過來,漁童攙著他,一老一小走出衙門,不知上哪兒去了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G. 漁童講的是什麼故事
從前有個非常勤勞的老漁翁,可他很清貧。老漁翁只有一隻漁船和一張魚網,白天他在河上打魚,夜晚就駕小船宿在河邊。
這年夏天,河水又漲了。大水灌滿了河床,浪頭一竄老高!老漁翁在龍河打了半輩子魚了,因此他是知道的:在龍河漲水的時候,要下河打魚,水大浪高,十有八九非沉船喪命不可。沒法打魚,老漁翁很著急。看看一天又過去了,水還不見落,他也沒心思睡覺,就坐在河邊,望著那滾滾的大水出神。
忽然,河流里「撲」地冒起一團金火,原地不動,閃閃爍爍的,一會明,一會暗。這是什麼呢——是水怪,還是河裡有寶?老漁翁很納悶。這團金火明呀暗呀的一直到天快亮時才熄滅。老漁翁暗自尋思:我從小就聽人說過,這河裡有寶貝。不是常打魚的人,看不見它;膽小的人也得不到它。我苦掙苦熬地打了多半輩子魚,莫不成老了遇上寶貝了?這金火一直鬧了三夜,老漁翁聚精會神地一直瞅了三夜。
「嗨!有棗沒棗,先打一竿子再說!這天夜裡,老漁翁把網繩接長,把繩頭系在腰上,就迎著風浪駕船下河,一直向這團金火劃去。
這可真是冒著生死的危險啊!船剛入河,就被浪頭打得東搖西晃。老漁翁攥緊雙漿,穩住勁頭,劃呀,只顧一個勁兒地向著金火劃去;看看靠近了,忙掄開魚網「嘩啦」撒下去。老漁翁是打魚的老手了,不偏不歪,魚網正把金火扣住!剎時金火就滅了。這時候,一個大浪頭打來,船猛地一歪,「嘩——」灌進了半船水!眼看船要沉了!老漁翁心中「咚咚」直跳,他把眼一閉,把牙一咬,一股猛勁,竟沖出激流,把船劃到河邊來了!
「噓——好玄哪!」老漁翁鬆口氣,把船攔好,倒掉船里的水,就從腰上解下網繩,慢慢地把網拉了上來——扣住個什麼東西呢?原來是一個魚盆:如普通盆大小,是白玉的;盆底上刻著一對小金魚,金魚四外刻著清水的細波紋;一根蔓子從金魚身邊伸向盆沿,兩片大綠荷葉托著一朵粉紅的大荷花;荷花上坐著一個小漁童,頭上梳一對黑抓髻,紅襖,綠褲,光著腳丫,懷里抱著一根釣魚竿。
這可是個新鮮玩藝兒!借著月光,老漁翁左看右看,愛不釋手。那小漁童雖是刻在盆沿上的,但老漁翁一看他,總覺著他也正在看著自己。老漁翁心裡美得竟哈哈大笑起來。
什麼東西頭一回看見覺得稀罕,日久天長,也就不新鮮了。老漁翁雖愛這魚盆,可是又吃不掉嚼不得,不打魚還是餓肚子;到水一落,他仍是照常打魚,勞累一天,到夜裡睡得挺香。
想不到這天夜裡,忽然有響動把他吵醒了。老漁翁睜眼一看,放在河坡草叢里的那個魚盆,竟呼啦呼啦地冒起金光來了!金光一冒,那棵荷花就「刷拉」一下子活了;蔓子頂著綠葉粉荷花,一直往上長起來;越來越高,越長越大,長呀長呀呀,那蔓子一彎,荷葉荷花、精神地撐在了草地上,這時,那漁童也長大了,也活了!只見他從荷花上站起來,扛著魚竿,嘴兒一咧,笑嘻嘻地對魚盆說道:
「魚盆魚盆搖搖,清水清水漂漂!」
那魚盆立刻自己一搖一晃,盆里馬上飄起了汪汪的清水。接著,漁童朝魚盆又笑嘻嘻地說道:
「清水清水流流,金魚金魚游游!」
那清水立刻泛起波紋,打著旋兒,「嘩嘩」響起來;那對小金魚也立刻活了,傍著盆邊嘩啦嘩啦地游得很歡。接著,漁童又朝魚盆笑嘻嘻地說道:
「金魚金魚跳跳,清水清水冒冒!」
那對小金魚立刻從水裡「霍」地跳起一尺來高,清水也立刻「嘩嘩」往上竄,竄出魚盆,直往四外漾。金魚跳起來落下去,落下去又跳起來。這時漁童立刻拿起魚竿,看準金魚跳起的時候,只見他把魚竿一抖,立刻釣住一隻。魚竿一揚一低,那金魚被釣起,又猛地落下,「嘩」地砸出一片金水花,水花朝四外一散,變成許多金色的水珠,也隨著漾出的清水滾到盆外的草叢里去了。漁童玩得好不開心,「咯咯咯」地笑個不停。他把這只金魚釣住抖一會,一甩魚竿撒了去;立刻又釣住那隻金魚抖一會,「咯咯咯」笑一陣,又一甩魚竿撒了去;接著又釣住這只……清水冒著往外漾,不上鉤的金魚總是跳,上鉤的金魚一起一落總是濺出一片金色的水珠子。就這樣一直鬧到天快亮。看樣子漁童是玩夠了,他把釣著的金魚撒下,把魚竿往懷里一抱,坐在荷花上,又笑嘻嘻地對魚盆說道:
「清水清水靜靜,金魚金魚定定!」
清水立刻不冒了,金魚也不跳了;接著,那大荷花立刻翹起來,隨著蔓子一點一點地往回縮呀縮呀,越縮越小,不一會兒縮到魚盆里去了。這時,「呼」——金光滅了,天也亮了。
老漁翁連大氣都沒出,獃獃看了一夜。這時,他趕忙起身,拿著魚盆一看——魚盆還是跟從前一樣!可是,就在魚盆四處的草叢里,一汪一汪的清水泡著一片一片的金豆子!
老漁翁撿了一大堆金豆子,他那歡喜的勁頭無人能說得出。以後,那魚盆一到夜裡就開始活動了。他就用這些金豆子安家立業。老漁翁勞苦一生,老了老了,日子倒過得步步登高。
這天,老漁翁拿著金豆子去趕集買東西。來到城裡以後,他掏出金豆子剛要買東西,有個外國傳教的牧師,大搖大擺地從這路過。他一見老漁翁的金豆子,立刻站住了。牧師向老漁翁要了幾個,仔仔細細察看半天,咽口唾沫問道:
「老頭子,這金豆子是從哪兒得來的?」
一個壓根兒不懂得說謊的人,要讓他撒謊,這簡直是比登天還難呀!老漁翁就把金豆子的來歷都告訴給牧師了。牧師點點頭,又問他家住哪裡,姓甚名誰,才把金豆子還給他,大搖大擺地走了。
誰知第二天出禍事了!
老漁翁剛吃完飯,就見來了兩個衙役。衙役說:
「老漢,縣太爺派我倆前來傳你,限你馬上帶著那個魚盆跟我們去!」
這是怎麼回事呀?我又沒偷誰摸誰,又沒犯王法?」
「有人告你!」
「誰呀?」
「嘿嘿!告你的這個人呀,連縣太爺也惹不起!走吧。到衙門你就知道了。」
來到衙門以後,老漁翁一看,縣官坐在大堂上,正恭恭敬敬地陪著昨天那個洋牧師說話呢!莫不成是這個洋毛子告的狀?這時候,縣官一見老漁翁,立刻就審案:
「老奴才,你有個白玉石的魚盆嗎?」
「嗯。」
「那魚盆上刻著一對金魚,清水的波紋,還有一棵荷花,荷花上坐著一個小漁童,是不是?」
「是。」
「一到夜裡,荷花能長,漁童能活,清水能冒,金魚能蹦,濺出水珠能變金豆子,對不對?」
「對。」
「好!全對!」縣官一指牧師,朝老漁翁冷笑道,「你這老賊,真正大膽!竟敢偷去這位洋學士的寶貝!你是怎麼偷去的?快從實招來!」
「大人,這魚盆是我的,怎麼倒說我偷洋毛子的?呀——呀呀!活這么大年紀,我還真沒見過這樣拿臉皮當褂子穿的洋毛子呢!」老漁翁氣呼呼地說完,就把怎樣得到魚盆和昨天遇到洋牧師的經過,都告訴了縣官。縣官一聽,怔了怔,就朝牧師作個揖,嘻嘻地說:
「學士,學士,皇上有旨,中國人犯了外國人的案,外國人也能審。您看著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吧!」
「這是一定的。」牧師大模大樣地對老漁翁說,「老漢!我們到中國來,是傳教的,是來辦『善』的,也不偷你們,也不詐你們。我們說的是個『理』。你那個魚盆,本來是我從我們國家帶來的寶貝,它是我們國家出的。我帶來以後,一直在教堂里存著,不想前些日子竟丟了!我找了多少天,昨天見你拿著金豆子,才認了出來,如今你還有什麼話可說?」
「啊!」老魚翁可氣壞了,「好你個『學士』呀!看外表你像個文明人,一張口說話敢情是屎殼螂打哈欠——滿嘴噴糞呀!」
牧師忙對縣官說:「你們中國人偷盜不算,還蠻不講理!你得好好給我辦辦他:不光要他把魚盆還給我,一定要他招出口供,貼出告示,定了罪,這才完事呢!我們是講究說『理』的呀!」
「學士說得對!」縣官立刻指著老漁翁叫道,「老刁賊!你快獻上魚盆!從實招來!」
「你們讓我獻什麼?這魚盆是中國河裡出的,是中國人冒著生命危險撈上來的,為什麼要獻給洋毛子!」老漁翁氣得一手長起魚盆,一手指著盆,又問縣官和牧師:「我來問問你們:洋毛子說是他們國出的魚盆,既是外國出的魚盆,為什麼這個小漁童是中國人的打扮,中國人的模樣?」
老漁翁這么一問,縣官和洋毛子可「兔子吃年糕——悶口了」!怔了好半天,洋毛子一著急,把心裡的話竟失口說出來了:「就是要你的魚盆!不給不行!」縣官見牧師急了,他立刻也火了:「不給魚盆就犯王法!」
老漁盆一陣惡氣湧上心頭,身子一晃,手一哆嗦,「撲通」——「吧嗒」——氣昏倒在地上,魚盆也摔個粉碎。哪知那魚盆一碎,小漁童卻跳起來活了!漁童站在老漁翁跟前,把魚竿一晃,立刻變得又高又大。他朝洋牧師一抖魚竿,魚鉤正釣住牧師的嘴上膛;他把魚竿一提,牧師立刻懸上了半空;他把魚竿上下一抖,牧師懸在空中手刨腳蹬,「嗚嚕嗚嚕」直叫喚!這時,漁童猛地把魚竿一甩,「嗖——」牧師立刻上了天,翻著跟頭滾到天邊去了!
這時,漁童把魚竿一晃,立刻又變小了。縣官還以為漁童又要來釣他呢,順「虎座」往下一溜,翻翻白眼嚇死了!
這時,漁童把老漁翁扶起,老漁翁也清醒過來了;漁童攙著他,一老一小攙扶著走出衙門,不知去哪裡了。
H. 我急求關於魚的民間故事 神話故事
從前,有個老漁翁,靠打魚為生。夜裡,他見河裡有一團金火,就駕船打上了個白玉盆。魚盆底上刻著一對小金魚,還有荷花上坐著個漁童。夜裡,漁翁看到那漁童舉著魚竿在釣金魚。
漁童釣了一條小金魚,小金魚濺出金色的水珠,落在魚盆的四周,水珠就變做了一粒粒金豆子。老漁翁用這些金豆子修漁船,買漁網、造房子,安家立業,日子一天天好起來。
老漁翁拿著金豆子到城裡買了不少好東西。有個外國傳教牧師發現了金豆子,就問金豆子的來歷。第二天,洋牧師勾結縣官,派兩個當差把老漁翁抓去,要他交出魚盆,還說這魚盆是洋人的寶貝。
老漁翁說:「這魚盆上的漁童是中國的小孩,魚盆不是洋人的。」洋牧師硬要魚盆,縣官也跟著大叫。老漁翁氣昏了,摔碎了魚盆。漁童活了,變大了,操起魚竿,釣住了洋牧師,把他甩到天邊去了。然後,漁童把魚竿一晃,立刻又變小了。縣官還以為漁童要來釣他呢,嚇得他一翻白眼,死去了。
這時,漁童扶起老漁翁,老漁翁也清醒過來,漁童攙著他,一老一小走出衙門,不知上哪兒去了。
《漁童》這個民間童話故事,是講老漁翁釣魚得寶,日子一天天好起來。老漁翁到城裡去賣金豆子,被外國牧師發現,就勾結縣官要霸佔魚盆。結果老漁翁在漁童幫助下,斗敗了洋人和縣官。從而表現了老漁翁為保護祖國的寶物,反抗外國侵略者的愛國主義精神。
劉秀封王魚-洞頭民間故事
東漢有個皇帝,叫劉秀。坐了江山後,一次帶一班隨從南下巡行,到了樂清一帶。
君臣正走著看著,沒提防山拐彎處,沖出一隊人馬,臉上包青紗,只露一雙眼睛,有拿棒的,也有拿刀的,兇狠狠沖殺過來。劉秀一班人沒有防備,只得年轉頭逃。就這樣,追的追,逃的逃;追的心急,逃的心慌。逃了一陣,劉秀和隨從逃散了,獨身一人逃到了大海邊。
劉秀抬頭一看,啊呀,沒命了,眼前一片汪洋大海阻斷了逃路,隱約可以風到海島,可寬闊的海面,長長的海岸邊,根本風不到船影。後來傳來一陣陣「的嗒的嗒」馬蹄聲,聽聽都驚心。眼光光就要落入敵手了,怎麼辦?劉秀心裡慌亂極了。
海灘石旁有兩尾魚遊玩,一尾?魚,一尾王魚。看到了這情景,?魚性善,肯助人,對王魚說:「王魚史,我們去助他一助,怎麼樣?」
王魚不在意地應道:「你呀,真多事,何必抓個虱子放自己頭上爬呢?走,走,走!」
?魚楊,天有陰有晴,人有禍有福,那能見死不救呢?這時,後面的馬蹄聲越來越近,看著劉秀驚慌的模樣,?魚急了。它叫不動王魚,就獨自向劉秀游去。
馬蹄聲就在後面不遠了,劉秀看看眼前只有水路一條,也顧不得了,趕緊下馬跳到海里。他水性不好,心內只是恁想:千萬不能被抓住!他向大海深處走,海水淹過腳踝頭,沒過腰身,又慢慢到胸口,只覺得胸悶,心慌亂,再走就會沉下了!咦,他一下子覺得自己的身子變得輕飄飄,慢慢連腳踝頭都露出水面了,腳步好象踩著一塊平平的船板,又快又穩當,向海中飄去。
就這樣,劉秀穩穩地向前,海水「嘩嘩」向後退。大約過了半個別時辰,洞頭居北的小門島越來越近了。最後一了一塊大礁石邊停下,劉秀輕輕向上一跳,急忙轉過身一看,只風一個圓卵卵的物事正向海中游去。那圓圓的物事後邊長著一條細細長長的尾巴,一搖二搖,向他告別。
劉秀虹得是魚族救了他,當場對著海水發誓:「救駕功大,一事實上重重加賞!」誰知這話恰好被隨後跟來的王魚聽風了,它頭一點尾一甩,連忙追著劉秀蹦出水面。劉秀一看,喲!恩人就在眼前,趕緊在魚的頭上寫上個「王」字,還賜給它三把有毒的定劍,分插在額頭兩邊和背脊上。
王魚騙得了寶劍,吹牛了,講自己是海底無敵魚大王,作威作福,橫行霸道,魚蝦們都恨死了。後來一打聽,哈,原來救駕的是?魚,不是王魚,王魚是蒙騙來的,就又給起了個名,叫「謠魚」。
?魚也得著這消息,急了,匆匆向劉秀告了一狀,要求重重懲罰王魚。劉秀這才曉得封錯了,蠻後悔。老早是「皇帝聖旨口」,明曉得錯了,也不能收回來呀!有辦法,就賞了一把寶劍給?魚。這把寶劍比起王魚那三把來,又長又鋒利,毒性也厲害得多,插在尾部,專門管束胡作非為的王魚。這樣一來,王魚再也是沒膽欺負別的魚了。
直到現在,王魚頭上還有個「王」字,額頭,背脊三支刺。?魚的尾巴有根長刺,也是這樣來的。
講述者:鄭集權 男 55歲 文盲 小門島農民
記錄者:鄭小強 男 23歲 大專 洞二中教師
1986年4月13日采錄於大門鄉小門島(溫)
流傳於小門島
I. 中國民間故事有哪些
從前有個貧窮的老漁翁,靠打魚為生。他白天在河裡打魚晚上就睡在漁船上。
一天夜裡他看見河裡有一團金火覺得奇怪,就壯著膽子向那團金火撒網。
他拉上網一看原來是一個白玉漁盆,漁盆底上刻著一對小金魚,還有一朵荷花。
荷花上坐著一個扎小辮穿綠肚兜、手抱魚竿的漁童。
漁童
又是一天夜裡,老漁翁忽然看見那漁盆里的漁童舉著魚竿在釣金魚。
漁童釣了一條小金魚,小金魚濺出金色的水珠落在漁盆的四周,水珠就變成了一粒粒金豆子。
天亮了,漁童收起魚竿坐到荷花上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原來這是一個寶盆呀!
老漁翁用這些金豆子修漁船、買漁網、造房子,日子一天天地好起來。
這天老漁翁拿著金豆子想到城裡買些東西,他來到集市上拿出金豆子。
正好被一個外國牧師看到了,他向老漁翁問金豆子的來歷。www.qigushi.com 兒童故事
老漁翁很老實一五一十地告訴了這個牧師,過了幾天,洋牧師勾結縣官派了兩個當差的把老漁翁抓到縣衙,要他交出漁盆,還說這漁盆是洋人的寶貝。
老漁翁非常生氣地說:這漁盆上的漁童是中國的小孩兒,怎麼能說是洋人的寶貝呢!
洋牧師惱羞成怒讓官兵去搶漁盆。
老漁翁氣憤地說:我就是把它摔碎了也絕不能讓它落入你們的手中,說完就把漁盆狠狠地向地上摔去。
誰知漁盆一碎,漁童活了,漁童甩起魚竿釣住了洋牧師把他甩到天邊去了。
然後漁童把魚竿一晃,縣官還以為漁童要來釣他,嚇得白眼一翻死了。
這時漁童跳回漁盆,漁盆又恢復了原來的模樣,漁盆又回到了老漁翁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