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翠蘭花的產地

翠蘭花的產地

發布時間: 2022-04-19 15:58:20

蘭花分幾大類如何區分

蘭花是我國的十大名花之一,在國內擁有者很高的地位,很多人都喜歡養殖蘭花,蘭花的品種有很多,那麼怎麼區分蘭花品種分類,現在就由發財樹之家為大家介紹一下從葉子區分蘭花品種。

怎麼區分蘭花品種分類

對於怎麼區分蘭花品種分類而言,蘭花按生態習性主要分為地生蘭、氣生蘭、腐生蘭三大類。其中地生蘭的大部分品種都來源於中國,所以地生蘭也叫作中國蘭,而在我中國藍中,主要有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五大類,下面就來具體的對從葉子區分蘭花品種做一個講解。

從葉子區分蘭花品種
春蘭


春蘭的葉子具有以下特徵,春蘭的肉質為白色,它的葉狹線形,長約20厘米一25厘米,邊緣具有細銳鋸齒,葉脈明顯,每莖1~2朵花,黃綠色,香味清幽。

蕙蘭


對於蕙蘭而言,它的根肉質為淡黃色,葉線形,葉子比比春蘭直立而粗長,葉緣粗糙,一般情況下一莖著花5~13朵,淡黃色,唇瓣綠白色,具紅紫斑點。

建蘭


建蘭的葉子具有以下特徵,葉闊線形,長30厘米~60厘米,多直立,葉緣光滑。一莖著花6~12朵。花黃綠色乃至淡黃褐色,有暗紫色條紋。

墨蘭


墨蘭相對於其他幾種蘭花而言,它的葉子是最長的,可達50厘米一100厘米,寬達3厘米,光滑,先端尖,直立性。花莖高約60厘米,一莖著花5一』10朵,花瓣多具紫褐條紋。

寒蘭


寒蘭的葉子葉狹而直立。花莖細、直立,著花5—9朵。花小、花瓣狹,有黃、白、青、紅、紫等色,不過寒蘭在我國比較少見,只在少數地方有過種植。

以上內容是對怎麼區分蘭花品種分類以及從葉子區分蘭花品種,進行了一個詳細的介紹,通過上述內容的介紹可以對蘭花有一個更全面的了解。

Ⅱ 誰知道蘭花有哪寫種類和特點,其產地又在什麼地方.哪種蘭花最名貴,蘭花的花語是什麼

花語

中國蘭花—高潔、脫俗
蘭花的花語:美好、高潔、賢德。外國的蘭花花語為:熱烈、友誼、自信、自傲
蘭花有好多種,其中:
紫蘿蘭 .永續的美
小蒼蘭 .純真、無邪
嘉德利亞蘭 .貴婦人
蝴蝶蘭 .幸福逐漸到來
文心蘭 .隱藏的愛
劍蘭 高雅、長壽、康寧

蘭花之所以有一定的經濟價值,主要是因為園藝品種的稀少決定的。

所謂園藝品種,是指某一種蘭花(春,蕙,建,寒,墨)經過人們的培植,形成了它很特定的特徵,人們給它取名而得的品種。如宋梅,西蜀道光等。這些特徵一經形成,就不會改變。

說到底,蘭花的價值在於品種的罕見及培育的難度,蘭花屬科共有800多種,但有的稀奇罕見,有的培育需花費時間。此外才是觀賞的價值,就像古玩,玉器、奇石等,你看它有多大的用途?但皆因其本身的罕見,稀有,年代久遠並有某種文化內蘊等而變得昂貴。

當然,蘭花的價格市場因素也起了一定作用,也有炒作的成份,但並非全部都是市場炒作,市場將某些蘭花價格越炒越貴的原因,有以下因素:

一是觀賞價值,蘭花越希奇價格就越炒得高。譬如上個世紀年代在越南發現的兜蘭,因其花型如一個圓形口袋,並且專門只有一種昆蟲為其受粉,顯得極其珍貴。不到一兩年,那裡的兜蘭均被採光;

二是在於其的葯用價值,絕大部分野生蘭都有葯用價值。在西方,蘭花沒有市場,只在中國和華人社會蘭花才受到重視,某種蘭花貴則貴,說賤就賤,和寵物狗的市價漲落是同一道理。

Ⅲ 翠蘭花是什麼樣子

翠蘭花並不是蘭花,它是矢車菊的別稱。

矢車菊(拉丁學名:Centaurea cyanus L.)菊科矢內車菊屬容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70厘米,直立,分枝,莖枝灰白色,基生葉,頂端排成傘房花序或圓錐花序。總苞橢圓狀,盤花,藍色、白色、紅色或紫色,瘦果橢圓形,花果期2-8月。

矢車菊又稱為藍芙蓉、翠蘭、荔枝菊等。

請參閱網路《矢車菊》,有大量圖片及資料可供參考。


Ⅳ 這是什麼蘭花啊有8片葉子,葉片是翠綠色的,大約寬7-15毫米!

看起像建蘭。建蘭俗稱雄蘭、駿河蘭、劍蕙等,建蘭葉片寬厚,直立如劍。花瓣較寬,形似竹葉般;花多葶長,香濃。 建蘭是指主花形在盛夏金秋的中國地生根蘭花。植物學界以其主產地福建而為名。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耐寒性差,越冬溫度不低於3℃,怕強光直射,不耐水澇和乾旱,宜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腐葉上。

Ⅳ 什麼是翠蘭花

翠蘭花一般指矢車菊(植物物種)
矢車菊(拉丁學名:Centaurea cyanus L.)菊科矢車菊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70厘米,直立,分枝,莖枝灰白色,基生葉,頂端排成傘房花序或圓錐花序。總苞橢圓狀,盤花,藍色、白色、紅色或紫色,瘦果橢圓形,花果期2-8月。
矢車菊的故鄉在歐洲。它原是一種野生花卉,經過人們多年的培育,它的「野」性少了,花變大了,顏色變多了,有紫、藍、淺紅、白色等品種,其中紫、藍色最為名貴。在德國的山坡、田野、水畔、路邊、房前屋後到處都有它。它被德國奉為國花。
此種即是一種觀嘗植物,同時也是一種良好的蜜源植物。邊花可以利尿,全草浸出液可以明目。瘦果含油率28%。

Ⅵ 翠蘭花怎麼養護

蘭花養殖需要注意的幾個方面
我國有悠久的養蘭歷史,前人為我們積累了豐富的藝蘭經驗。我們要對前輩的經驗融會貫通,吸取其精華,深刻認識到:栽培環境,植料,澆水,施肥,病蟲危害的防治。是蘭花栽培管理的五大環節。
1.環境的選擇比較重要。惠蘭主要生長在亞熱帶山林的灌木下,養成了蘭花喜半陰半陽,喜濕潤透風的生長習性。只要掌握蘭花的生長規律,提供或創造接近蘭花的生長環境條件,全國各地都適合栽培春蘭惠蘭。
2.植料的使用。根據各地的栽培經驗,只要是微酸性,不管是什麼植料(包括無土栽培)都可以養好蘭花,問題是不同的植料應採取不同的管理方法。花盆最好用瓦泥盆或宜興泥盆,因為蘭花是氣根植物花盆透氣對蘭花生長很有利。
3.合理澆水是養好蘭花的關鍵,澆蘭之水要潔凈並帶有微酸性,決不可澆帶有病菌的污水。澆水的方法應視植物的不同而不同。疏鬆的山泥含水充足,顆粒土加含石火山石吸水也較充分,但不積水。不同植料在澆過一次透水後,見盆面乾燥,植料一公分左右以發白。為提高空氣溫度,可噴盆面,增加上豐盆植料的水分使蘭草及假鱗莖保持一定的濕潤,待全盆上下未乾透時再澆大水,透水。
4.施肥:在掌握好澆水的基礎上,為了促進蘭草更好地生地生長,施肥越發顯得重要,有機肥即農家肥要稀,可每隔十多天施一次,其它無機肥(化學性肥料)要根據說明使用。蘭花生長期可根外追施葉面肥。基肥也很重要,在翻盆換土時,肥料不接觸蘭根可加適量基肥,肥料過多易燒傷蘭根、生黑斑,如果施肥得當能出壯苗、開好花。給蘭花施肥總的要求為量少、清稀淡,真正做到薄肥勤施。
5.病蟲害防治:蟲病好防、菌病難治,蘭草如發現介殼蟲及其它害蟲,可用氧化錄果或敵殺死按說明噴治,最好是混合使用,每年2-4次即可。一般菌病也可治如黑斑,可用可殺得、甲基脫布津、白菌清等殺菌劑按說明,生長期15-20天定期交叉治療和預防噴治,如果發現拜拉絲軟腐病(爛球菌病)它是蘭花中的絕症無法根治,一旦發現及時清除。因此在購蘭草時一定要注意,切忽把價格較低的病草購回家,從而影響到其他名貴蘭草。
目前,隨著國內外蘭花需求量的增加,蘭花的走勢相當看好,特別是精品、珍品、絕品更是天價般攀升,因此蘭花市場和蘭花的潛在市場是十分廣闊的,蘭花的發展仍有很大的空間和前景,所以,我們必須正確地面對、去適應、去順應這種喜人的形勢。充分保護好日益枯竭的蘭花資源,熟練掌握國蘭的生長習性,讓自己的蘭草養得更好。
談 談 蘭 花 施 肥

這里再論蘭花施肥,或許您認為是老生常談,但對一些愛蘭養蘭新手及家庭植蘭愛好者來說,如果您抽空閱讀該編文章後可以掌握一些種植蘭花用肥的基本知識。結合本人養蘭十餘年的經驗,並總結了養蘭前輩及同仁養蘭的用肥技巧得到的體會,現介紹給大家僅供參考。
首先您必須了解蘭花的各個生長期,根據蘭花不同生長期來合理用肥,達到養蘭壯苗賞花的效果。這里以春季開花的春蘭、蕙蘭、春劍、蓮瓣蘭為例,春至夏季(2至7月份)為蘭花的萌芽、出苗、生長期,秋至冬季(8至翌年1月份)為蘭花的壯苗、孕蕾期,談三點蘭花的施肥方法。
一 催蘇 催芽肥(3月份)為打破蘭花的休眠期,促進蘭花早春早發芽,此時可施用催蘇 催芽肥,選用四川產國光牌」蘭花高級催芽液」灌根一次;噴施二次稀釋2000倍(10-15天一次),同時可單施」蘭菌王」稀釋500倍噴施二次(10天一次)。
二 促根、助長肥(4至7月份)根據蘭花的發芽情況來合理施肥,因栽培環境和栽培植料不同蘭花出芽有早有晚,當新芽露出植料3-5cm時,上要展葉;下要生根,此時可施用美國產的一種綜合化學肥料」花寶5號」稀釋1000倍噴施五次(10天一次)。同時(4至7月份)也是蘭花壯苗分化花芽的時期,結合施用促根、助長肥的同時,可施用德國COMPO公司生產的獅馬牌」開花素」稀釋1000倍噴施六次(8-10天一次)。
三 花後補養肥,蘭花開花後營養消耗頗大,只要急時補給營養,蘭花才不至於影響抗春寒、早衰和當年的發芽,這時可結合蘭花挨換盆,施用美國產的長效緩釋顆粒」魔肥」做基肥用同時進行葉面追肥噴施磷酸二氫鉀稀釋1500倍加0.2%硼砂或是滴幾滴食用醋三次(7天一次)。
以上談的三點蘭花用肥是真對家養熟草,如您獲得或是引種的是下山生草,敬請盡量素植不要用肥,經一年以上家養馴化後才能施肥萌養。
蘭花養殖從頭到尾
場 所

蘭棚應選擇背西朝東方向的場所,東南方向空曠,西背方向有高牆或大樹。既能見初陽、又能擋烈日。周圍小環境空氣清潔,有一定濕度保證的院落。注意透風、受露、避烈日、忌煙等。若建在屋頂或樓層陽台,除上面遮蔭外,靠西北方向主要張掛簾子以防午後落日斜照灼傷草葉。蘭棚下面最好用泥地或下設清水池,以保持蘭棚周圍空氣潮濕。並注意地面清潔,防止病蟲害滋生。當室外氣溫降至0℃左右,須將蘭盆移入室內,以防凍傷蘭根。

蘭 盆

傳統養蘭均採用瓦盆。因傳統植料為蘭花泥,泥沫極細。為使蘭根通氣,故用瓦盆。由於植料的改變和觀賞的需要,現大都採用砂盆和釉盆。由於蘭花根子細長,以高腰敞口喇叭型圓盆為好。為便於泄水,盆底孔的口徑要大,為了加強盆內外空氣對象,盆底座宜高足鼎立為好。瓷盆因透氣性差,較少用。

植 料

1.蘭花泥:由樹葉腐爛後累積在山岩凹處的泥土,具有松軟、泄水、肥沃的特性。PH值在5.5-6.5間。 2.火烤土:由生雜草的表面土經燒烤後留下的顆粒土。

3.仙土:由四川峨眉山採挖研製的顆粒土,分大、中、小、三種規格。

4.松柏蘭石(火山石);台灣產,分大、中、小三種規格。

5.壙基石:台灣產,以高山礦土為原料經技術處理的連續性氣泡體。分大、中、小三種規格。

6.植金石:日本產,分大、中、小三種規格。

7.帝王石:日本產,天然透氣多孔石。

8.珍珠岩:排水性強、保濕、透氣性較佳。

蘭 棚

蘭花喜陰透風之處,室外若無蘭棚庇蔭,必遭受烈日曝曬、狂雨沖襲。傳統蘭棚用竹架上放布幔和竹簾。晴天遮烈日,雨天防雨,晚上拉開遮簾讓蘭沐浴露水。現代蘭棚多用金屬製成,用遮光網和塑料布防曬擋雨。蘭花台架可分階梯式和平台式,便於管理。室內養護,不需搭棚。

栽 種

做好蘭場、蘭棚及蘭盆、植料等准備工作以後,即可栽種蘭花。首先將蘭盆用清水浸透,盆底用塑料網罩遮住盆底孔,用粗石或粗仙土墊底,高度為盆深的1/3。若用粗粒仙土,必須先用水浸泡十天。待放入蘭花,理順蘭根後放入中粒仙土或粗粒花泥。放置到離盆口一寸附近,用最細的仙土或蘭花泥充實蘭花假鱗附近,上面再覆蓋一層中粒偏細之仙土或細石子。盆中安放蘭苗時要注意為以後新苗留出空間。澆水陰放一星期後,便可正常放入蘭棚養護。

管 理

1.宋趙時庚《金漳蘭譜》:「台太高則沖陽,太低則隱風。前宜西南,後宜背北,欲通南薰而障北風吹也。地不必曠,曠則有日,亦不可狹,狹則蔽氣。右宜近林,左宜近野,欲引東日而避西陽。夏遇炎日則蔭之,冬逢冱寒則曝之。下沙欲疏、疏則連雨不能淫,上沙欲濡,濡則酷日不能燥。至於插引葉之架,平護根之沙、防蚯蚓之傷,禁螻蟻之穴。去莠草除其絲綢、助其新苗、剪其敗葉,此則愛養之法也。」

2. 明朝李民奎《養蘭訣》:「春不風(後改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幹,冬不濕。」

3.明馮京弟《蘭易》在前言中寫道:「養蘭之道備於天根易,明者述之,以時措之宜也。然蘭之性情德業有書言所不盡者,竊嘗折衷百家之說以衍其義,凡為傳十有二章是為易翼。」

「喜日而畏暑,喜風而畏寒」。(講蘭花生長時對氣溫的要求,即對陰陽溫寒的喜與畏)

「喜雨而畏潦,喜潤而畏濕,喜干而畏燥」。(講養蘭中對水份的要求)

「喜肥而畏濁,喜土而畏厚。」(講對殖材和施肥的要求)

「喜樹蔭而畏塵,喜暖氣而畏煙,喜人而畏蟲」。(講清潔衛生,除蟲滅菌)

「喜聚族而畏離母,喜培植而畏驕縱。」(講蘭花的群生習性和栽培管理要恰當)

4.《蘭蕙鏡》中的12月養花法

正月天寒不出房,須防泥燥致干傷;盆邊干透泥離殼,極妙須澆生腐漿。
二月春分微透風,須澆河水兩三鍾。花盆大小宜斟酌,莫向花澆盆內中。
三月春和日暖時,蘭花風露用心思;東風雖大全無礙,西北狂風宜避之。
四月晴和真好養,不拘雷雨卻無妨;若還久雨安簾下,風透微微便不傷。
五月太陽微似火。夜澆早曬三時藏;蔭過午後交申酉,新透萌芽便不傷。
六月炎炎早晚澆,行根透發起新苗;若還苗瘦如何治,秘授仙傳人乳澆。
七月天時初立秋,新根受旺長苗頭。盆中若見根泥結,鬆土還宜用指尖。
八月中秋霜露濃,須將草汁滿中盆。根強葉壯秋顆透,早發新花便不同。
九月重陽風漸寒,盆中泥面不宜干;勸君多曬多濡露,自有新顆土面穿。
十月小春寒與熱,慎防風雨及嚴霜。天和須向窗前曬,天冷還宜暖屋藏。
子月開寒莫出房,溫和還要閉風窗。最宜松葉鋪盆面,否則棉花亦可良。
臘月天時緊閉窗,極寒極凍用銀缸。盆中干透微澆水,四面勾開中勿傷。

5.許齊樓的《蘭蕙同心錄》的「種蘭蕙四季口訣」:

正月:又是春風月建寅,暖房安置倍留神。向陽窗拓勤宵閉,不使寒侵到晌晨。

二月:杏花春雨鬧枝頭,喜見幽芳日漸抽。檐下避霜更防凍,惜花時動夜寒愁。

三月:清明時節雨如絲,濕透苔痕蕊長時。防悶更移宣爽處,臨檐猶禁朔風吹

四月:蕙蘭開罷又清和,漸覺陽驕奈曬何。整頓護花障簾架,半陰爭比竹林窠。

五月:霉雨連朝長翠莖,舊叢又見子芽萌。陰陽天氣宜珍護,莫使驕陽漏竹棚。

六月:暑浸中庭熱不消,重簾晨蔽夜方挑。明年花信胚胎試,謹慎還宜草汁澆。

七月:涼風乍動暑猶薰,泥燥留心灌澆勤,得氣蕊應先出土,計時不必定秋分。

八月:桂花蒸後烈秋陽,乾涸防將根本傷。記取時逢菱角燥,一壺清水即瓊漿。

九月:木葉摧殘霜暗飛,任它夜露受風微。直看瓦上痕添薄,始置南檐納曙暉。

十月:嶺梅乍放小春回,又恐暄和霜雪來。移置草堂迎爽氣,瓦盆高供小窗開。

十一月:廣寒月冷仲冬交,天地無情凍怎熬。旁午拓窗申又閉,周圍護惜更編茅。

十二月:九九嘗防凍不開,窗封更恐雪飛來。倘逢滴水成冰候,爐火能將春喚回。

6.《都門藝蘭記》是北京地區的栽蘭經驗,他提出的澆水方法,是根據一年內24個節氣而分別對待的:

(1)立春、雨水:春蘭已著花,土不宜太干,沿盆邊微微潤濕:秋蘭盆如未乾至底,則不澆。

(2)驚蟄:春蘭盆干至蘭盆(上空下實)時,可以泣水,惟不宜多;秋蘭同前。

(3)春分:春蘭已花謝,忌潮濕,盆半干時,可以潤水。

(4)清明、穀雨:盆土勿使過干,每5日潤水一次。

(5)立夏:蘭開始出房,宜澆透水一次。

(6)小滿:盆土勿過乾和過濕,葉上生斑即為過濕,新芽枯尖即為過干。每4日澆水1升使盆土自下而上 2/3濕潤為宜。

(7)芒種:北京氣燥,更宜注意勿過干過濕。

(8)夏至:盆土忌過干。若遇大雨,只能忍受一日,如遇連朝陰雨,須將盆移至通風處。

(9)小暑:此時空氣過濕,不患干而患過濕,盆宜放於通風處;若燥熱少雨,每2日澆水1升。大雨或大濕一次,必須俟干至盆土2/3,否則不宜再澆。

(10)大暑:盆土易一干到底,須注意每日只宜大雨或大濕一次。

(11)立秋:蘭於此時正需水分,每3日須澆水2升,並宜稍為避風。

(12)處暑:每5日澆一次,除連朝霪雨外,可令其受雨露。

(13)白露:秋蘭較春蘭尤須勤澆水,但大濕之後必須大幹,始可再澆。

(14)秋分:秋蘭若已出花,澆水宜稍少;若未出花,澆水宜稍增加。

(15)寒露:秋蘭宜澆透水,春蘭則不宜透,宜潤。

(16)霜隆:蘭宜入房,澆水時間改為日中,澆後須置日中曝曬1-2小時。

(17)立冬:只宜潤水,每5日約半升。

(18)小雪:花房忌暖;不宜過濕,若過潮濕,可引起爛根、瘢葉以至枯萎。若盆土不幹至底,只須稍潤土皮。

(19)大雪:秋蘭不須水,春蘭宜微潤。

(20)冬至:均不宜灌溉。

(21)小寒:均忌澆水。

(22)大寒:秋蘭仍不須水,春蘭可微潤。

7.《嶺海蘭言》是廣東嶺南地區的栽蘭經驗。其中提出6宜免,4宜加,5宜減的澆水方法:

6宜免:天雨則免,天陰則免,天雪則免,將換泥則免,將灌茶麩、煙骨則免(即將施農葯時),將換盆則免。

4宜加:暑氣太酷則加,北風過緊則加,近陽多處則加,盆小蘭盛則加。

5宜減:天時頻雨則減,盆泥融化則減,近陰多處則減,盆大蘭小則減,蘭頭黑、葉起點則減。

李延平的12月養蘭口訣(福建地區)

正月相宜置坎方,黎明相對接陽光;更須避冷藏檐內,勿使春風雪打傷。
二月栽培更自難,須悉葉作鷓鴣斑;庭前移進復移出,惜葉猶如惜玉環。
三月新條出舊叢,雨多切忌向西風;提防濕處多生虱,老葉凋殘盡莫驚。
四月盆泥日曬焦,微微著水澆根苗;先須皮浸河池水,煎過濃茶亦可澆。
五月新條葉更青,綠蔭深處架高擎。須防蟻穴巢根下,早曬三時夜方澆。
六月驕陽驟雨加,芬芳枝葉正開花;涼亭水閣堪安置,否則檐前作架遮。
七月雖然暑漸消,更須三日一番澆。卻防蚯蚓傷根本,肥水還令和溺澆。
八月之時稍覺涼,任他風日也無妨。經年污水今須換,卻用圭毛浸水良。
九月之時有薄霜,階前南方好安藏。若生白蟻與黃蟻,葉灑清油定不妨。
十月陽生暖氣回,來年花筍已懷胎;玉根不露須培土,盆滿猶宜急換栽。
子月盆花宜向陽,夜間須用密收藏。長教土面生微濕,乾燥須知葉要黃。
臘月風高霜雪寒,漸收暖閣避風攢;直須解凍春光動,移向庭前對日看。

根據李延平的經驗,蘭花可以澆濃茶,也可以用尿作肥料。這是他人沒有提到的。

肥 料

由於植料,花盆更新、現代無機肥料因其安全、干凈、操作方便而取代傳統有機肥料。常用的有:

1.美國產「花寶」分1.2.3.4.5號。

1號:N-P-K為6-7-9促根莖強壯,稀釋1/1000

2號:N-P-K為20-20-20常年可用,稀釋1/2000

3號:N-P-K為10-30-20促花蕾,稀釋1/2000

4號:N-P-K為25-5-20壯蘭頭,稀釋1/1000

5號:N-P-K為30-10-10-壯幼苗,稀釋1/1000

2.日本產液體花寶。

3.美國產佳蘭寶。N-P-K為20-30-15

4.四川花康三合一營養液。

5.四川花康高效復合肥。

6.日本產好康多1號復合肥(顆粒)。N-P-K為14-12-14

7.日本產「花根旺」。(粉末)。

8.日本產「植祥」(顆粒)。N-P-K為5.3%-6.9%-5.4%。

9.荷蘭產奧妙肥(顆粒)。N-P-K為14%-6.8%-14%。

10.台灣產「易施肥」。 N-P-K為0.3%-0.4%-0.3%。

11.美國產「新達摩」蘭花專用肥,分5號。

1號 N-P-K為 7-7-7平均肥。

2號 N-P-K為 10-5-5肥茅肥。

3號 N-P-K為 7-9-5矮種專用平均肥。

4號 N-P-K為 3-12-6闊肥澆頭肥。

5號 N-P-K為 9-3-6養葉肥。

12.蘭菌王(強力生根、催芽劑)稀釋1/500。

13.日本產生長調節劑愛多收 稀釋1/6000。

病蟲害及防治

蘭花的病蟲害應以防為主、防重於治。為了防病蟲害,首先要使蘭花生產健壯,增強自身的抵抗力,另一方面要保持環境清潔衛生,適當通風,防止傳染。

1.介殼蟲 往往在蘭花水濕過重又不通風時發生。

50%敵百蟲 1/250液噴。

5%馬拉硫磷 1/1000液噴。

50%辛硫磷 1/1000液噴。

50%二溴磷乳油 1/1000液噴。

2.蟎尖 常見的有紅蜘蛛、蟎。

蟎必死 1/1000液噴。

滅蟎猛 1/2000液噴。

殺蟎松 1/1000液噴。

3.薊馬 用材丹、1605、樂獃等稀釋噴灑。

4.蚜蟲 用1605、馬拉硫磷、林丹、氯化樂呆稀釋噴射。

5.黑腐病 病源為腐黴菌。用甲基托布津、石流合劑、多菌靈等劑噴灑。

6.黴菌病 又稱白絹病。消毒土壤、燒毀病株。

7.褐銹病 由於盆土過濕或遭寒冷侵襲引起。

8.細菌軟腐病 可用波爾多液、甲基多硫磷等噴灑。

9.葉斑病 又稱櫱腐病,主要為害新芽及葉片。清除病芽及病葉,可用0.01%的硼酸液、敵枯雙、二硫磷等噴灑。

10.病素病 如巴拉斯病等,病毒借蛋白質引導進入細胞內形成病毒粒子,破壞細胞,並立刻復制毒素核酸引成蛋白質外殼。主要通過傳染傳播。到目前為止尚未特效葯。

殺蟲(菌)劑

1.四川產花康1號(高效復合殺蟲劑)。

2.四川產花康2號(高效復合殺菌劑)。

3.台灣產杜邦億力(殺菌劑)。

4.台灣產速霸殺乳劑(殺蟲劑)。

5.台灣產預防毒素病,拜拉斯病「培綠素」。(顆粒)

Ⅶ 岳西翠蘭是全國十大名茶之一嗎

是滴。
岳西翠蘭是生長在大別山區的優質雲霧茶。產於皖西大別山腹地岳西縣境內的主薄、頭陀、來榜區。該地原屬陸羽《茶經》所載盛產茶葉的壽州和舒州,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晝夜溫差大。茶園大多分布在海拔600-800米的深山峽谷之中,周圍樹木蔥籠,百花溢香,雲霧彌漫。「岳西翠蘭」是在地方名茶小蘭花的傳統製作技術基礎上創制的。穀雨前後選采一芽二葉,用竹帚翻炒殺青,繼而手工造形,後經炭火烘焙而成。其外形優美,芽葉相連,自然舒展,酷似小蘭花;其湯翠綠明亮,香氣持久;其味醇厚而回甘。
外形——翠蘭勻亮、鮮潤的外形十分優美:葉與芽相互連貫,融為一體。纖細、勻齊的外質特徵一定讓您倍加愉悅。當用開水沖泡時,湯中翠蘭緩緩舒展成朵,形如「蘭花」狀。前後變化十分明顯,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其中。

香氣——翠蘭香氣清高、馥郁持久,由於岳西翠蘭在採摘季節受原產地峽谷內漫山蘭花芬芳熏染的影響,翠蘭形成具有十分獨特的「蘭花香」氣。另外生長環境形成大量芳香油、沉香醇、戊烯醛等有機物質;另外也得益岳西蘭香鮮葉內含大量氨基酸。氨基酸在制茶過程中與有機物質結合,因而產生香氣。氨基酸越多,則香氣越鮮香、高爽。

滋味——徽府茶行的翠蘭有著鮮醇回甘的滋味。岳西翠蘭葉芽內含有豐富有機物質,這些有機物質含量越多,滋味越醇。翠蘭入口時味感醇厚、鮮爽、甘甜,具有獨特的「蘭韻」特質,讓滋味多了幾分「靜謐」的美感。

湯色——沖泡一杯翠蘭,擁有一份清綠明凈的湯色。宛如碧水青潭帶來的視覺享受之餘,其葉底部分更是含有多種有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的成分。

Ⅷ 翠蘭花如何過冬

(一)施肥

蘭花其實不是很怕冷,在自然環境中,春、蕙蘭能承受不低於零下5度的低溫,而建蘭與墨蘭因生長的緯度較低,耐寒的抗性就差得多,不能受零度以下的低溫凍。但自然環境與人工栽培環境下的蘭花,抗性還是會有一定的變化,自然環境下的蘭花遠比盆栽蘭花抗低溫能力強,這里主要的原因在於自然環境下蘭花生長所需的各種營養元素齊全,生長發育良好,生理機能健康而完善,且日常經歷自然的鍛煉,猶如一個生理正常的人再不斷從事鍛煉,自然抵抗力就強。因此我們栽培蘭花也需從這個角度來考慮:盡可能給蘭花提供要素全面的肥源,並給它們適當的鍛煉。這里首先談一下肥的問題。
從9月底起至11月底,在長江中下游一帶的地區是蘭花生長的又一個最佳旺季,此時蘭花的生長特點是當年新芽加快發育成熟苗,並快速發展根系,成為一叢蘭草的生命主力……新草已從依賴父代的負擔變為蘭叢生命的骨幹,爺代草及更上代的草根系逐漸萎縮,營養轉移向前龍,為新草的無性繁殖與父代草的有性繁殖提供營養。這一時期,蘭草對磷、鉀元素的需求特別大,新草成熟稚嫩的細胞需要更多的磷、鉀,花蕾發育更需要磷、鉀。因此在入冬以前,應勤施以磷、鉀元素為主的肥料,可以適當加重肥的濃度,如以前的一、二倍,同時隔三差四給以葉面噴施千分之1~2的磷酸二氫鉀,以補充蘭叢的磷鉀。值得探討的是,入秋後生長良好活力足的新草,往往會萌發秋芽,早的在9月出土,晚的現在還在萌發,有些蘭友為使這些秋芽加快生長,還會不斷給蘭草施氮肥,我個人認為不是很妥當,依據有二點:一是秋芽的生長有一個不同於春芽的特徵,即春芽是先長葉,後長蘆頭和根,而秋芽也許為適應冬季休眠的生理要求,它萌發後,更以蘆頭的發育和根系的生長為主要任務,我們可以看到,如萌發在很健壯的當年新草上的秋芽,往往等能看到芽出土時,翻開土看,下面的秋芽蘆頭已經很粗壯了,並且這種秋芽生長不久蘆頭就會開始發根,有時甚至葉不再伸展,只萌發根系。因此這時給予以氮肥為主的肥料,不利於根系的發育和蘆頭的成長,反而促使葉的伸展,易受凍害;二是氮肥能促進蘭草的生長,萌發更多的秋芽,這會打亂蘭草漸漸減少生理活動准備過冬的生理規律,從而使蘭草抗寒能力下降。
(二)盆土的濕度

可以說,冬季是蘭花受乾旱威脅最大的季節。朋友們也許納悶乾旱應以夏、秋為最,冬季蘭最不需水,怎麼會有此一說呢?毛病出在古訓「凍不濕」上。可以說如何理解它,是冬季養蘭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並還是直接決定春天萌芽能力與春芽質量的首要因素,而蘭花春季的增殖又是一年中繁殖活動的主要環節,可見不能不重視它。並且日前我走訪了一些蘭友,發現有個別蘭友盆土很乾,翻盆,居然蘭根皆干萎失水,可見實際也
需要對蘭友尤其是新蘭友提個醒。
其實冬季蘭花,還是以潤為標准,凍不濕還是指不淤,不大水淋漓,而不能理解為「不濕」的正面詞即「干」。所以澆水次數可以比秋季大為減少,間隔時間可以拉長到一周乃至半個月(根據植材不同而不一),但一旦澆水時還是一定要徹底澆透,千萬不能澆半截水,否則一個冬季下來,蘭花蘆頭附近雖不幹,但下部根皆枯了,還是造成局部干害。
另外冬季還有一個很易造成蘭花干害的情況,就是由於每盆蘭苗的壯弱、多少不一樣,盆土乾的速度也就不同,蘭友有時為了區別對待,在澆水時見還不是很乾的蘭不澆,准備以後等它再干點後再澆,但如蘭花栽培盆數較多,往往以後被忘了,造成干害。對這樣的蘭盆,應最好作標記,或放在相對集中位子,平時對這些盆多留心檢查。有時真難有更充分的精力去做到區別澆水,到不如定期一起澆水,雖可能盆土會偏濕點,但總避免了忘了受干那樣大的風險。
(三)花期的護理

養蘭一年,其實就象養孩子一樣,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蘭人自己明白。然後每年的2~3月的某一天,你或許正聽著如歌的行板,坐在案前看書,豁然一陣令人凝寂的清香鑽入鼻子,如夢幻般,隨風娓揚,若隱若現,象捉迷藏似的,你掩書隨香尋去,卻惱你一時竟而找不到香從何來。晃悠老半天,不經意中恰就在腳邊的一個蘭盆里,一簇纖葉中悄悄地鑽出了一箭冰清玉潔的花朵,如精靈一般,翠瓣酥展,朱唇微吐,如處子般安靜地立著。就僅那麼一瞥,你的心裡是那樣的坦然,那樣的安逸,一年的辛苦早就隨馨風而去。這就是我們養蘭人的成就時刻,輝煌的瞬間。
養蘭一年(許多名貴珍稀品種可能會讓你辛苦幾年甚至十幾年如勝利大荷),賞花一時,所以蘭人要珍惜花期的可貴,盡心護理開花植株,使蘭花開品上佳,讓蘭株不傷元氣。要實現這二個目標,花前花期的護理是關鍵。這方面,江浙歷代蘭人積累了許多經驗,但很不幸,許多經驗都隨先輩的仙世而失傳,一些也因為獨門秘訣不肯外傳,至今沒能被發揚光大。但從一般意義上講,花期護理,不外以下幾個要點:
1.溫度。花蕾冬眠期,盡量給予一個明顯的溫差,必需晝夜溫差在至少5度以上,最好10度以上,同時在2月前要避免高溫,尤其是暖冬要通風良好,防止悶在暖房中或在陽光下曬導致借春開。只有這樣這樣才能為開出花桿挺拔的開品提供基礎;花期要置蘭避直射陽光相對低溫度的位置,既能防止花瓣出飄,又能延長花期。
2.合理的濕度。蘭花自有蕾至開花,要經過長達半年的時間,而其中只要出現一次失水,要開出好的花品來就很困難了。所以育蕾期要有滋潤的濕度,保持盆土濕潤,標準是保證花蕾苞衣完整水靈,很新鮮。如果苞衣干萎,很易形成僵花,最後花瓣出不了殼。因此冬季蘭房濕度最好保持在50%。但花期,要適當控制盆土濕度,潤中偏干最能使花瓣舒放,肩平捧緊,如盆土過濕,易造成落肩拆捧(俗稱「開天窗」),當然濕度對花品的影響因品種而異,有些較明顯如西子,花期濕養,必開天窗,有些就不明顯。並且因瓣型要求不同,也有區別,總體上梅瓣走的是陽剛之路,最要緊的是氣宇,肩平捧緊花桿高才能體現其藝術特徵,所以最難護理,花氣最要注意濕度。以偏干為宜。荷瓣走的是端莊秀慧一路,要求瓣圓潤厚實,中宮圓結,色彩飽滿亮麗,所以濕度可以稍大點,有利於花瓣厚實,且荷之中宮要求它微開捧方能與大圓舌組成整圓,如太緊反而沒有了大肚能容的氣概,顯的胸襟窄小局促不安了。水仙屆與兩者之間,但主要還
是取養梅之道,且水仙除要養肩、捧、桿外,還要注意舌,能使水仙大舌不卷,神采必飛揚也。
3.光線。光線主要對蘭花的色、香和桿作用最大。開花期光線過強,蘭色就少神韻,尤其色花,易出綠彩,香雖烈但吐香期縮短。故花期應避直射光。但在花蕾休眠期,這要區別對待,葷心品種,宜多照光線,素心次之,色花甚至要用黑色紙套套蕾。花展桿期,必須每天給盆轉方向,以防止植物的向光性造成花桿向向光的一面彎曲,失去風韻。
最後做為常識,花期切豈施肥,這點一般蘭友都知道,但新蘭友或有不知,敬以添足。

Ⅸ 岳西翠蘭茶的翠蘭名由來

取名「岳西翠蘭」,其主要原因是這種茶葉,色澤翠綠、形似蘭花,產在岳西。其他緣由還有,一是翠蘭茶是在岳西縣東北部姚河、頭陀河一帶生產的歷史名茶「小蘭花」的傳統工藝基礎上研製開發而成的,「翠綠鮮活」的品質特徵突出,因此得名。二是岳西縣屬大別山腹地,生態環境好,蘭草花漫山遍野,引人注目。明崇宗九年(1636年)張獻忠率部攻佔岳西後,將這里命為「蘭花縣」。由於蘭花多,這里的茶葉自然就浸潤了蘭花的芳香。1984年,岳西縣創制的新茶在安慶地區名茶評比中嶄露頭角,名列第一。1985年有人提議,將這種「色翠蘭香」的茶葉,叫「岳西翠蘭」,得到了廣泛認可。三是相傳明末清初,在岳西姚河鄉境內,有一個叫蘭花的姑娘,美麗嫻淑、心靈手巧,所炒的茶葉質量特優。一年,有位徽州茶商慕名攜巨資來到曉天,高價專購蘭花炒制的茶葉。由於家貧,懂事的蘭花姑娘,為了給家多掙錢,就不分晝夜,拚命采呀、炒呀,結果積勞成疾,英年早逝。當地人為了紀念蘭花姑娘,就將她炒制的茶葉叫「蘭花茶」。也就是今天的岳西翠蘭的前身。
岳西翠蘭茶產地——岳西縣,自然生態環境特別優越。縣域地貌以中低山為主體,境內千米以上高峰236座,森林覆蓋率72%,為鄂、豫、皖大別山區唯一純山區縣,為國家生態示範縣。本縣氣候溫涼,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均降水1425mm,日照率47%,≥1 0℃的年有效積溫4477.7℃,空氣相對濕度77%。土壤呈弱酸性反應,深厚肥沃,有機質含量高。遠離工業污染,空氣清新,水質潔凈,非常適合名優茶生產。唐代陸羽《茶經》將此地列為壽州和舒州茶區,宋代以後,本區為大別山御用貢茶核心產地。當前,岳西全縣已有茶園1 O.8萬畝,年產干茶1970多噸,茶葉產值9040萬元。

Ⅹ 中國的蘭花之鄉在那

1)春蘭
春蘭又稱草蘭、山蘭、朵香,簡稱蘭,古人稱其為弱腳。產蘭山區鄉民稱其小蘭。
春蘭是中國蘭中分布最廣,資源最豐富,栽培歷史較久,選育園藝栽培品種最多的蘭花。它株體小,葉片較細狹,花梗直立,高約6—25厘米,開l朵花,古人稱一莖一花為蘭。少數開雙花的稱並蒂蘭,意為吉祥。春蘭株體雖小,花朵卻較大,花朵展綻直徑一般為4—6厘米,最大直徑可達8厘米。花色通常以綠色和黃綠色為主,花被上有紫紅色條紋或斑點。花期約一個月(2月中旬至3月中旬)。多數春蘭具有芳香,人稱幽香。
春蘭因產地不同而各有特徵,可分為江浙春蘭、河南春蘭、湖北春蘭、雲、貴、川內地春蘭、南方春蘭等大類。
2)春劍
春劍主要資源區在四川和貴州。春劍株形高大,葉寬1—2.2厘米,葉長40-100厘米,葉質似春蘭,葉型雄偉。花期亦與春蘭同期,一梗著花2至5朵,花朵綻展直徑4—8厘米,花色豐富多彩,花瓣質地較薄瓣上隱紋明顯,具有較好的幽香。植株強壯一般有葉片5—10片。根系粗大強壯。傳統名種有「大紅硃砂」、「銀桿素」、「隆昌素」、「西蜀道光」等。近年選出大量的新品種形成川蘭特色。
3)蓮瓣蘭
又稱小雪蘭、卑亞蘭。分布區域很狹,僅在我國雲南西部和台灣高山地區有原生種。
蓮瓣葉片細狹,葉長為50—80厘米,葉寬0.5—1.2厘米。葉片叢生6—9片,假球莖小,直徑一般僅為1厘米左右,但根卻粗壯,直徑粗達0.5厘米左右。花梗直立細圓挺拔,著花2—3朵,花瓣較薄,花被上隱條紋明顯,花朵展綻直徑約為3.5—6厘米。萼片披針形,花瓣呈長卵形,唇瓣下宕反卷。花期在1—3月,花朵綻開,香氣馥濃又飄逸。代表品種有「大雪素」和「小雪素」。蓮瓣蘭花色以白如雪而著稱,與碧綠亮麗的葉片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
4)蕙花
又稱九華蘭、九節蘭、九子蘭、產蘭山區鄉民稱高蘭、大蘭、牛蘭、上蘭。古人稱一莖九花為蕙,也稱蕙花而不稱蕙蘭。少數地區稱夏蘭或送春。
蕙花株體一般較高,葉5-13片,葉長約35—80厘米,葉寬0.5—1.5厘米,葉片脈紋粗多而明顯,葉緣鋸齒明顯而較粗,假球莖不明顯。花梗直立,梗徑粗者1厘米,細者如線香,高挺齊葉架或出葉架,一般高約35—80厘米。著花5—30朵。花朵展綻直徑約3.5—8厘米。花色多黃綠或翠綠,舌辦上有綠絲絨苔,上綴許多紫紅色點塊,花期在原產地為4—5月初,偶有在秋季再開一次花。蕙花分布較廣,秦嶺以北也有分布。原生地海拔高於春蘭,比較耐寒、耐干、喜陽。
各地所產蕙花其葉形、花質略有差異,以產地分為江浙蕙花,安徽西部和湖北蕙花,雲、貴、川內地蕙花和南方蕙花等。
5)四季蘭
通常稱建蘭,又稱夏蘭、秋蘭。也有人稱玉花蘭,駿河蘭、雄蘭、雌蘭。四季蘭並非四季均開花,一般初花期為6月起至寒露止,其間能多次開花。
四季蘭產地較廣,我國北緯30°以南的山林間皆有,一般群生於海拔300—400米的混交林中,由於產地廣,加之栽培歷史悠久,各地所產的四季蘭其株形各不相同。有人將其分為眾多系列。如:駿河系、玉真系、雄蘭系、雌蘭系、玉枕系、素心系等。
6)墨蘭
又稱報歲蘭,拜歲蘭,豐歲蘭。墨蘭葉闊,一般寬達2—4.2厘米,長約25—80厘米。2—5片葉著生於假球莖上。假球莖較大,直徑為1.5-2.5厘米。葉富光澤,橫斷面呈淺「y」字形或葉面平展,葉緣通常無鋸齒。花梗直立,一般都高出葉架。總狀花序,著花5-20餘朵,花朵展綻直徑約2.5—5厘米。萼片和花辦通常為狹披針形,唇辦下垂反卷。花色多呈淡紫褐色,綴有深紫褐色條紋。花期自晚秋至翌年2月,具甜香味香氣。
墨蘭生長於我國北緯26°以南的福建、廣東、廣西、台灣、江西、雲南、海南、四川和貴州南部等地,各地所產墨蘭各有特徵,依其特徵可分為台灣報歲蘭,大明系墨蘭,廣東墨蘭,雲南墨蘭,江西墨蘭等

熱點內容
七夕節童話 發布:2025-09-20 18:44:44 瀏覽:620
神持玫瑰 發布:2025-09-20 18:43:11 瀏覽:97
玫瑰pan 發布:2025-09-20 18:41:33 瀏覽:97
我願做一朵 發布:2025-09-20 18:40:05 瀏覽:456
武漢櫻花水粉 發布:2025-09-20 18:16:49 瀏覽:785
櫻花四年櫻 發布:2025-09-20 18:11:50 瀏覽:993
一句話插花 發布:2025-09-20 18:11:34 瀏覽:56
誘使蘭花變異的方法 發布:2025-09-20 18:05:39 瀏覽:724
大蘭花故事 發布:2025-09-20 17:59:55 瀏覽:720
價值10萬的荊疙瘩盆景 發布:2025-09-20 17:57:31 瀏覽: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