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川貝
㈠ 102種葯膳湯的配方是什麼
1、淮山黨參鵪鶉湯
材料:黨參15克、淮山15克、鵪鶉2隻、瘦肉250克、生薑3片
功效:健脾益胃,食療補益。
2、五指毛桃煲雞或煲瘦肉湯
材料:五指毛桃、雞肉或瘦肉
3、黑豆煲塘鯴魚或客家娘酒煲母雞
材料:黑豆、塘鯴魚、客家娘酒母、母雞
功效:補氣健骨
4、山萸肉芡實煲瘦肉
材料:山萸肉、芡實、瘦肉
功效:補陽虛
5、百合西洋菜豬展生魚湯
材料:百合50克、西洋菜500克、蜜棗4個、生魚400克、豬展300克、生薑3片。
功效:清潤理肺,養陰安神。
6、清補涼乳鴿湯
材料:淮山20克、芡實20克、杞子15克、沙參15克、玉竹15克、紅棗4個、乳鴿2隻、瘦肉150克、生薑3片。
功效:這些均為性味平和而滋補清泣的葯材適合廣東仲秋氣候飲用。
7、獨腳金煲瘦肉或麥芽煲鮮陳鴨腎
材料:獨腳金、瘦肉、麥芽、陳鴨腎
功效:開胃
8、太子參無花果瘦肉湯
材料:太子參20克、無花果50克、密棗2個瘦肉400克、生薑3片。
功效:能健胃理腸,益氣潤肺。
9、春砂仁煲豬肚或猴頭菇煲竹絲雞
材料:春砂仁15克、豬肚200克(一人量)、或猴頭菇、竹絲雞。
10、春砂仁煲鯽魚湯
材料:春砂仁、鯽魚
功效:有助於陰虛火旺體質健脾化氣。
11、栗子淮山豬蹄湯
材料:鮮栗子26個、淮山50克、紅棗4個豬蹄1對、生薑3片。
功效:強脾胃,健腎氣。
12、白菜乾豆腐臘鴨頭湯
材料:白菜乾75克、豆腐2塊、芡實25克薏仁25克、蜜棗4個、陳皮適量、臘鴨頭連頸2個、鴨肉300克、生薑3片。
功效:滋陰降火,清熱養陰,去火下氣。
13、粉葛煲魚湯
材料:粉葛、鯪魚
功效:健筋骨,祛水利濕
14、豬籠草赤小豆橫利湯
材料:豬籠草20克(鮮品45克)赤小豆50克、豬橫利3條、生薑3片。
功效:清熱利濕。
15、浮小麥參淮牛展湯
材料:脬小表麥25克、黨參25克、淮山25克、圓肉25克、牛展600克、生薑3片。
功效:健脾養胃,補脾安神。
16、綿茵陳煲鯽魚湯
材料:綿茵陳、鯽魚
17、金嬰子,澤瀉煲瘦肉湯
材料:金嬰子12克、澤瀉12克、瘦肉300克
18、陳皮燉老鴨
材料:陳皮10克、光老鴨1隻、生薑3片
功效: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19、木瓜煲老鴨或木瓜煲豬肚
材料:木瓜1000克、老鴨1隻、生薑3片、或豬肚1個。
功效:木瓜煲豬肚為女壽星湯,木瓜煲老鴨為男壽星湯,潤而不燥。
20、淮山沙參玉竹鵝肉湯
材料:沙參15克、淮山30克、玉竹15克、鵝肉250克、瘦肉250克、生薑3片。
功效:有養胃止渴,補氣生津,解五臟之熱。
21、黑豆鯉魚湯或黑豆煲塘鯴魚湯
材料:黑豆60克、鯉魚600克、瘦肉150克、陳皮半個、生薑3片。
22、百合陳皮鯽魚湯
材料:百合80克、陳皮5克、鯽魚2條、瘦肉200克、生薑3片。
功效:清熱開胃,健脾補益。
23、南北杏煲鱷魚肉或南杏楷杷葉燉鯽魚
材料:南北杏務15克、鱷魚肉150克、瘦肉200克、或南杏12克、枇杷葉20克白鯽1條。
24、木瓜墨魚湯
材料:木瓜500克、鮮墨魚500克、排骨300克,生薑3片。
功效:滋肝腎,滋陰明目。
25、北芪或糯稻根煲山斑魚湯
材料:北芪、糯稻根、山斑魚
26、豆角干煲鯇魚尾
材料:豆角干100克、鯇魚尾1條、生薑3片。
27、糯稻根太子參煲泥鰍魚湯
材料:糯稻根25克、太子參15克、泥鰍魚250克。
28、去苓黃精生蚝湯
材料:去苓20克、黃精20克、紅棗8個、鮮生蚝300克、雞肉350克、生薑3片。
29、雙仁燉豬心湯
材料:酸棗仁12克、柏子仁20克、圓肉10克、豬心1個。
功效:安神定驚,滋補腎陰助睡眠。
30、大地魚瘦肉滾豆腐湯
材料:大地魚半條、瘦肉150克、豆腐1塊、江珧柱20克、生薑4片、生蔥2條。
功效:醒明可口,為秋日滋潤湯水。
31、沙參玉竹薏仁豬腳筋湯
材料:玉竹25克、沙參25克、薏仁10克、豬腳筋250克、排骨250克、生薑3片。
功效:健脾補肺,清熱利濕,秋日乾燥可常飲用。
32、雪梨麻黃瘦肉湯
材料:南北杏各12克、雪梨2個、麻黃8克、瘦肉200克、蜜棗3個。
33、蘋果雪耳瘦肉湯
材料:雪耳20克、蘋果2個、麻黃8克、瘦肉200克、蜜棗3個。
功效:滋陰補氣,男女老少適宜。
34、鮮橄欖煲海螺瘦肉湯
材料:海螺、瘦肉、新鮮橄欖
35、龍利葉黃豆燉白鯽魚
材料:黃豆、龍利葉、白鯽魚
36、冬蟲草燉水鴨或西洋參燉瘦肉
材料:冬蟲草7條、水鴨150克(一人量)、或西洋參20克、瘦肉150克(一人量)。
37、猴頭菇白果鯊魚骨湯
材料:猴頭菇50克、白果,蓮子,淡菜各25克、鯊魚骨150克、鮮雞肉500克、生薑3片。
38、黃豆蚝豉排骨苦瓜湯
材料:蚝豉、黃豆、苦瓜、排骨
功效:滋陰降火。
39、紅羅卜排骨湯
材料:紅羅卜750克、排骨500克、蜜棗3個,陳皮半塊、生薑3片。
功效:補中益氣。
40、鮮蓮子滾雞肉湯
材料:鮮蓮子200克、草菇100克、絲瓜80克、雞肉200克、生薑3片。
功效:安神。
41、西洋參淮山紅棗清燉乳鴿
材料:西洋參30克、淮山60克、紅棗6個,乳鴿2克、生薑3片。
功效:清補滋陰益氣補肺健脾。
42、綠豆百合燉白鴿
材料:綠豆30克、百合15克、花旗參10克、白鴿1隻。
功效:解毒利瀉。
43、花生北芪紅棗煲牛展
材料:花生100克、北芪15克、紅棗、牛展
44、荷花荔枝幹燉老鴨
材料:鮮荷花2朵、荔枝幹10個、光老鴨750克、生薑3片。
45、石斛淮山杞子豬骨湯
材料:石斛25克、淮山50克、杞子25克、陳皮10克、豬骨500克。
功效:潤肺生津
46、石斛冰糖茶
材料:石斛15克、冰糖適量
47、石斛麥冬瘦肉湯
材料:瘦肉250克、石斛15克、麥冬20克、紅棗4個。
功效:生津止渴,清熱養胃。
48、石斛太子參煲瘦肉或麥冬玄參煲瘦肉
材料:太子參25克、石斛25克、瘦肉500克、或麥冬15克、玄參15克、生薑2片。
功效:緩解火旺型熱氣喉幹上火。
49、明目補肝湯
材料:石斛15克、太子參15克、淮山15克、煲瘦肉或煲生魚。
功效:對常看電腦,眼睛干有保養作用。
50、石斛杞子豬肝湯
材料:石斛12克、杞子12克、豬肝
51、女性調經方(一人量)
A、材料:當歸15克、紅棗5個,冰糧適量
B、材料:益母草15克、紅棗5個,冰糧適量
C、材料:桑寄生20克、紅棗5個,冰糧適量
52、清燉蚌肉
材料:鮮蚌肉500克(海,河蚌均可)、生薑2片
功效:養肝滋陰,明目解毒。
53、松子仁煲西洋參鮮雞湯或松子仁煲豬展湯或花生陳皮煲豬腳
材料:松子仁、西洋參、雞肉、或豬展肉
功效:防秋燥日皮膚乾燥。
54、橄欖響螺瘦肉湯或劍花豬肺湯
材料:橄欖10個、響螺150克、瘦肉250克、或劍花200克、豬肺1個、蜜棗4個。
功效:對因天氣乾燥感覺口乾,鼻干,有滋潤作用。
55、鮮茅根霸王花豬肺湯
材料:霸王花50克、鮮茅根80克、南杏20克、北杏15克、豬肺1個,蜜棗4個。
功效:潤肺益氣,濕熱消滯。
56、蜜棗淮山西施骨湯
材料:淮山50克、蜜棗6個、西施骨400克、生薑3片。
功效:清潤而滋補,為秋日之靚湯。
57、靈芝煲豬肚
材料:豬肚1個,靈芝200克、蜜棗4個
功效:體質怕寒涼,可煲此湯。
58、治療青春痘,痤瘡方二款
A、材料:昆布10克、赤小豆15克、田七3克燉蠍子6隻,豬瘦肉250克。
B、材料:綠豆30克、百克15克、石斛12克、西洋參5克燉白鴿1隻。
功效:臉色發黃,可飲此湯調理。
59、杞子滾牛肝湯
材料:牛肝200克、杞子30克、牛肉200克、生薑3片、蔥花適量。
功效:明目、健美。
60、使君子煲瘦肉湯
材料:使君子15克、瘦肉150(一人量)
61、石斛玉竹沙參煲瘦肉湯
材料:石斛15克、玉竹15克、沙參15克、瘦肉200克。
62、椰子黃豆無花果田雞湯
材料:黃豆50克、椰子1個、無花果6個、田雞750克、雞肉350克、生薑3片。
功效:能寬中益氣,清熱解毒。
63、貓爪草煲瘦肉
材料:貓爪草20克、瘦肉150克、生薑3片。
64、杜仲補骨脂排骨湯
材料:杜仲25克、補骨脂15克、排骨、生薑3片。
65、淮山元肉燉水魚
材料:淮山25克、元肉25克、水魚1隻,瘦肉100克、生薑3片。
66、眉豆花生玉米煲山斑魚湯
材料:眉豆、花生、玉米(連須連衣)生薑、山斑魚、瘦肉
功效:對天氣轉涼還怕熱,有健脾斂汗。
67、無花果花生煲豬肚湯
材料:無花果60克、花生50克、豬肚1個、生薑3片。
功效:秋日進補,養胃為先。
68、榴槤芯煲鯽魚湯
材料:榴槤芯6個(約400克)、鯽魚2條,生薑3片
69、淮山蓮子煲海龍或海馬煲瘦肉湯
材料:淮山40克、茨實40克、蓮子25克、海龍五條、或海參馬五瘦肉150克。
70、黨參百合煲豬肺
材料:黨參25克、百合25克、豬肺1個、生薑3片
71、毛冬青杞子菟絲子煲瘦肉湯
材料:毛冬青30克、杞子10克、菟絲子10克、熟地10克、瘦肉400克、生薑3片。
72、番茄滾咸豬肉湯
材料:番茄500克、紅蘿卜2個、咸豬肉300克、生薑3片、蔥1根。
功效:能清熱潤燥,開胃消食,生津止渴。
73、川貝北杏燉鱷魚肉
材料:鱷魚肉100克、川貝12克、北杏12克、瘦肉100克。
功效:治咳嗽,氣不順。
74、貓爪草夏枯草煲瘦肉湯
材料:貓爪草、夏枯草、黃豆、瘦肉。
75、沙欖去耳煲豬展湯
材料:鮮沙欖、雲耳、豬展肉
76、靈芝圓肉煲雞或煲瘦肉湯或煲老鴨
材料:圓肉、靈芝、雞或瘦肉或老鴨
功效:經常熬夜睡眠不足或睡覺多夢,助睡眠養陰滋潤。
77、西洋參石斛淮山煲雞或煲瘦肉湯
材料:石斛、西洋參、淮山、煲雞或瘦肉
功效:經常熬夜睡眠不足,常會陰虛火旺,可安神定驚,養陰滋潤。
78、竹蔗紅羅卜豬骨湯
材料:竹蔗250克、紅羅卜500克、陳皮1/4個、豬骨500克、生薑3片。
功效:清熱除煩,生津潤燥。
79、黨參百合豬肺
材料:黨參30克、百合50春、豬肺1個、生薑3片
功效:溫肺,養胃,生津,安神。
80、芡實江珧柱豬粉腸湯
材料:江珧柱30克、芡實50克、豬粉腸400克、生薑3片。
81、蓮藕鯉魚湯
材料:蓮藕500克、鯉魚500克、生薑3片
82、川貝枇杷葉燉鱷魚肉瘦肉湯
材料:川貝、枇杷葉、鱷魚肉、瘦肉
83、丹參四雞燉冰糖
材料:丹參、田雞、冰糖
84、栗子蓮子豬腰湯
材料:蓮子30克、栗子60克、豬腰1對,豬骨300克、生薑3片。
功效:栗子性溫味甘,養胃健脾,蓮子養心益腎。
85、鴨梨北杏鵝肉湯
材料:北杏12克、鴨梨2個、百合45克、鵝肉500克。
功效:補氣生津。
86、浮小麥黑豆生蚝湯
材料:黑豆50克、浮小麥25克、熟地15克、生蚝肉500克、圓肉10克、豬展肉300克、生薑3片、陳皮1/4個。
功效:養心安神。
87、核桃淮山芡實豬展湯
材料:芡實50克、核桃100克、淮山25克、豬展肉400克、生薑3片。
功效:補腎固精。
88、黃芪南棗黃鱔湯
材料:黃芪20克、南棗8個、黃鱔500克、豬展肉300克、生薑3片。
功效:補虛損。
89、無花果茶樹菇山雞湯
材料:茶樹菇150克、無花果5個、紅棗3個、山雞1隻,生薑3片。
功效:健腸胃。
90、芋乾瘦肉湯
材料:芋干100克、淡菜40克、瘦肉500克、生薑3片。
功效:益胃寬腸,調節中氣。
91、原盅燉北菇
材料:北菇40克、雞骨40克、蔥1條、生薑2片
92、杜仲肉菘蓉煲豬骨湯
材料:杜促45克、肉菘蓉30克、豬骨或瘦肉
功效:健筋強骨。
93、蓮藕紅豆白鴿湯
材料:蓮藕750克、魷魚干50克、紅豆50克、白鴿2隻、生薑3片、紅棗6個。
功效:養胃消食,調氣舒郁。
94、火麻仁瘦肉湯
材料:火麻仁30克、瘦肉400克、生薑3片、蔥2條
功效:潤腸去燥。
95、新鮮霸王花豬展湯
材料:鮮霸王花400克、紅棗6個、豬展500克、生薑3片。
功效:清肺熱,養肺氣,消腸積滯,除口氣。
96、核桃淡菜番鴨湯
材料:核桃8個、白果50克、蓮子50克、淡菜100克、紅棗5個,番鴨肉500克。
功效:補中益氣,溫中暖下。
97、黨參北芪茨實淮山煲瘦肉或煲鯽魚或煲山斑魚湯
材料:黨參、茨實、北芪、淮山、瘦肉、或山斑魚。
功效:喉嚨保健。
98、蘿卜滾鱈魚湯
材料:蘿卜500克、鱈魚300克、生薑3片、蕪茜2棵、蔥2棵。
功效:順氣消食,生津開胃。
99、白果枝竹冬瓜老鴨湯
材料:枝竹100克、白果100克、冬瓜1000克、老鴨1隻、芡實20克、生薑3片、陳皮1/4塊。
100、蜜瓜海螺老雞湯
材料:鮮海螺肉250克(干品100克),蜜瓜250克(選白皮綠肉較生的),老雞1隻,生薑3片。
功效:美容滋潤。
101、冬蟲草珧柱豬展湯
材料:江珧柱6個、冬蟲草15克、豬展500克、生薑3片。
功效:適合"大雪"氣節冬令進補。
102、眉豆花生紅棗豬尾湯
材料:眉豆150克、花生50克、紅棗5個、豬尾750克、生薑3片、陳皮1/4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淮山黨參鵪鶉湯
網路-五指毛桃煲雞湯
網路-黑豆塘虱魚煲
網路-百合西洋菜豬展生魚湯
網路-清補涼乳鴿湯
㈡ 川貝是什麼東西一般葯店就能買到嗎
川貝是一種中葯,可以在一般的中葯店裡買到。
川貝是一種百合科、貝母屬的植物,為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的乾燥鱗莖。前三種按性狀不同分別習稱為「松貝」和「青貝」。
產於中國四川、西藏、青海、甘肅等地。松貝的最大形態特徵就是「懷中抱月」,懷中抱月的特點:此葯材呈類圓錐形或近球形,外層鱗葉2瓣,大小懸殊,大瓣緊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習稱「懷中抱月」;頂部閉合。內有類圓柱形、頂端稍尖的心芽和小鱗葉1~2枚。先端鈍圓或稍尖,底部平。
(2)荷花川貝擴展閱讀:
種植
種子繁殖:6~7月間採收貝母的種子,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種,用撒播或條播法,以條播為佳,播後覆蓋稻草。約3年後即可收獲。
鱗莖繁殖:7~9月間收獲時,選擇無創傷病斑的鱗莖作種,用條栽法,按行距20厘米開條溝,株距3~4厘米,栽後覆土5~6厘米。或在栽時分瓣,使大小均勻,分瓣宜直分,不能橫分,不能損傷內外表皮,隨分隨栽,斜栽於穴內,覆蓋細土灰肥約3~5厘米厚,壓緊鎮平。
隨時除草,不須中耕,一般施肥3次,第1次在栽種前施以腐熟廄肥;第2次在苗高3~4厘米時,施以腐熟的糞肥;第3次在3月間,當鱗莖生長時,施以糞肥與油餅。
㈢ 哪個有關於猜葯名迷語跟腦筋直轉彎
1、一隻烏龜蓋了一間房 打一補品名(蓋中蓋){鈣中鈣}
根據上題,又蓋了一間房 打一補品名(新蓋中蓋){新鈣中鈣}
根據上體,又蓋了一間房 打一補品名(巨能蓋){巨能鈣}
2、宴罷客何為? 猜中葯名(當歸)
3、嚮往未來打一葯名(遠志)
4、改裝進口車 打一二字葯名(半夏)精盡人亡 (打一味中葯 射干
低頭思故鄉——懷熟地
故鄉——熟地
異國——生地
不生第二胎——杜仲
牧童——牽牛子
九死一生——獨活
三九時節——天冬
包龍圖——首烏
司機——車前子
昭君出塞——王不留行
天女散花——降香
長生不老——萬年青
綠林好漢——草寇
病入膏肓——沒葯
自衛還擊——防己
他鄉遇故知——一見喜
一江春水向東流——通大海
春眠不覺曉——安息香
春常在——四季青
一年十二月——四季青
斷肢再植——骨碎補
東坡先生渾不知——狼毒
有言在先——白前
老實忠厚——厚朴
黑色丸子——烏葯
演講技巧——白術
機構繁多——百部
戶——蘆根
雪——夏天無
葬花——安息香
武松殺嫂——穿心蓮
世上只有媽媽好——光知母
舉頭望明月——懷熟地
天天向上——連翹
偷梁換柱——木賊
言語膚淺——陳皮
摸用小人——使君子
孩兒拜見父王——太子參
長生不老 —— 萬年青
病入膏肓——沒葯
茅塞頓開——腦力清
自衛還擊——防己
綠林好漢 ——草蔻
龍王跨下駒——海馬
天涯思故鄉 —— 生地、懷熟地
峨嵋第一峰——川山甲
他鄉遇故知 ~ 一見喜
皇帝身上袍 —— 龍衣
車—— 蓮心
故鄉—— 熟地
漲潮——胖大海
冰川——滑石
方法論—— 白術
春夏秋——隱冬
烤火費 ——冬花
說實在的—— 白果
天高雲淡 —— 空青
九死一生—— 獨活
熟知植物學——草木通
大雪紛飛—— 天花粉
九九歸一—— 百合
苦熬三九 ——忍冬
疑慮盡消——多慮平
骨科醫生——續斷
劇場燈熄——台烏
雲霧蔽日——鎖陽
穿群而過——貫眾
老蚌生珠——貝母
黑色丸子——一烏葯
人工育珠——附子
肺氣不宣——鬱金
謀士難當——苦參
月中神樹——桂枝
山山相連植——脈通
五月初五——半夏
穿林而過——木通
紅色顧問——丹參
天府之寶——川貝
利刀劈竹東西倒——使君子兩分
言行處處要檢點——廣防己
偷梁換柱——木賊
言語膚淺——陳皮
摸用小人——使君子
孩兒拜見父王——太子參
千年裘——陳皮
夯——大力參
右——穿破石
旦——牽牛星
弁——三角草
用——對月連
皿——一點血
可——何首烏
必——穿心蓮
白——太陽針
盾——衛矛
有聲有色的技藝——白術
莫用小人——使君子
看看來到五月中——半夏
佳人買紙糊窗欞——防風
丈夫出外三年整——當歸
一封書信半字空——白芷
僧人化緣——佛手
宴罷酒酣——當歸
黑夜不迷途——熟地
老實忠誠——厚朴
百年美貂裘——陳皮
初入其境——生地
愚公移山——遠志
老漢首如霜——白頭翁
酸甜苦辣咸——五味子
死後才把金衣獻——蟬脫
丟盔棄甲——敗醬
一江春水向東流——通大海
女兒出嫁——紅娘子
首都男兒(京子)。
滿頭黑發(首烏)
偷伐森林(木賊)
稱呼爸爸(杷子)
土生土長(熟地)
當放牛娃(牽牛子)
十月懷胎(守宮)
戶——蘆根
春眠不覺曉——安息香
胸中荷花(穿心蓮)
睛空夜珠(滿天星)
初入其境(生地)
永遠康寧(千年健)
老娘獲利(益母草)
假期休完(當歸)
浪費錢財(金銀花)
土皇帝(地龍)
秋盡江南草未凋(冬青)
鴛鴦不獨宿(合歡)
赤字消費(紅花)
山中無老虎(猴魁)
舉頭望明月(懷熟地)
不教污淖陷溝渠(凈當歸身)
天天向上(連翹)
冒雨進攻(落得打)
睡醒秋聲無覓處(明天冬)
芭蕉垂淚悼長眠(葉下珠 水安息)
飛泉直自天際來(澤瀉 凌霄)
往往取酒還獨傾(不二飲
㈣ 川貝形式蓮花是不是真的
是。
川貝是一種百合科,貝母屬的植物,為川貝母、暗紫貝母、甘肅貝母、梭砂貝母的乾燥鱗莖。前三種按性狀不同分別習稱為松貝和青貝,後者習稱爐貝。蓮花是苦、甘而溫的性味,入心經和肝經。蓮花泡水是具有活血、止血、祛風、祛濕的作用,它主要是用於嘔血、天皰瘡的病證。
㈤ 求一些猜中葯名的謎語
多給你些,你有選擇的餘地:
1.寒冬臘月紙糊窗(防風)
2.胸有大略(遠志)
3.葯鋪關門(沒葯)
4.30÷5(商陸)
5.舉國同慶(合歡)
6.百兩銀子買張皮(桂皮)
7.牧童(牽牛子)
8.石頭生苔(滑石)
9.九九歸一(百合)
10.穿群而過(貫眾)
11.月中神樹(桂枝
12.紅色顧問(丹參)
13.五月初五(半夏)
14.苦熬三九(忍冬)
15.劇院燈熄(台烏)
16.人工育珠(附子)
17.警惕家人(防己)
18.機構繁多(百部)
19.大雪紛飛(天花粉)
20.穿林而過(木通)
21.骨科醫生(續斷)
22.演講技巧(白術)
23.天府之寶(川貝)
24.打開信來半字無(白芷)
25.皇帝送客(王不留行)
26.出類拔萃(珍珠)
27.酸咸苦甘辛(五味子)
28.冰碑(寒水石)
29.故鄉(熟地)
30.黑龍江(川烏)
31.空心樹(木通)
32.長辣椒(細辛)
33.珍珠蚌(貝母)
34.如來的巴掌(佛手)
35.吳剛的後代(天仙子
36.老壽星(千年健)
37.他鄉異國(生地)
38.植樹造林(防風)
39.逢人開口笑(一見喜)
40.交際廣泛(路路通)
41.一筆禦寒費(款冬花)
42.千年狐裘(陳皮)
43.白首話當年(白前)
44.自己在人間(獨活)
45.想念兒子(相思子)
46.雲霧蔽日(鎖陽)
47.黑色丸子(烏葯)
48.謀士難當(苦參)
49.胸中荷花(穿心蓮)
50.西湖秋萸(杭菊)
51.晴空夜珠(滿天星)
52.初入其境(生地)
53.長生不老(萬年青)
54.老娘獲利(益母草)
55.假期休完(當歸)
56.老實忠誠(厚朴)
57.眾人皆死吾自生(獨活)
58.越來越輕(薄荷)
59.浪費錢財(金銀花)
60.有言在先(白前)
61.鮮奶芬芳(乳香)
62.木蘭塗脂(花粉)
63.天女散花(降香)
64.任人唯賢(使君子)
65.實而不華(無花果)
66.植物學家(通草)
67.無價之寶(金不換)
68.旭日東升(陽起)
69.天池洞水(澤瀉)
70.千古留芳(安息香)
71.心心相印(蓮心)
72.金秋時節(地黃)
73.蓬萊之音(神曲)
74.冰山雪蓮(忍冬花)
75.女紅軍(紅娘子)
76.中流以北即天涯(川斷)
77.自由自在(逍遙散
78.山山相連(脈通)
79.綠林好漢(草蔻)
80.龍王跨下駒(海馬)
81.天涯思故鄉(懷熟地)
82.峨嵋第一峰(川山甲)
83.他鄉遇故知(一見喜)
84.皇帝身上袍(龍衣)
85.萬物齊眠夢中幽(全蠍)
86.三九時節冷颼颼(天冬)
87.二十一天不下雨(旱三七)
88.四大金剛彈琵琶(神曲)
89.五百公里一片明(千里光)
90.中秋佳節發書信(八月札)
91.十個世紀才見面(千年見)
92.名郎中勿醫相思病(沒葯)
93.百歲老人鬢如霜(白頭翁)
94.卷我屋上三重茅(飛揚草)
95.兒童節放假(六一散)
96.茅塞頓開(腦立清)
97.果在刺中央,秋來滿山岡,核仁是良葯,安神作用強。(酸棗仁)
98.美麗一姑娘,家住高山上,只因心腸善,為人專治瘡。(山慈姑)
打兩個中葯名:
一物陸地長,一物水中生,姓異治同病,共喚一個名。(草決明,石決明)
打四個中葯名:
一人一家多辛苦,兒子再大不離母,百年古書已無用,千里捎書一字無。(丹參,附子,破故紙,白芷)
一株空心樹,獨生東籬邊。病入膏肓久,九死一生還。(木通,黃花,沒葯,獨活)
㈥ 急求與醫葯有關的謎語,歇後語,傳說。。
謎語:
恍然大悟(打一中草葯名)——腦立清
十人九死(打一中葯名)--獨活
威風掃地(打一中草葯名)——虎力散
低頭思故鄉(打一中草葯名)——懷熟地
紅十字會(打一中草葯名)——九一丹
大開綠燈(打一中草葯名)——路路通
三省吾身(打一中草葯名)——防己
敲山震虎(打一中草葯名)——驅風散
方法論(打一中草葯名)——白術
滔滔不絕(打一中草葯名)——長流水
久別重逢(打一中草葯名)——一見喜
兩個少女(打一中草葯名)——二妙散
一江春水向東流(打一中草葯名)——通大海
起宏圖(打一中草葯名)——遠志
金鈿遍野(打一中草葯名)——地黃
踏花歸來蝶繞膝(打一中草葯名)——香附
第四季度經費(中草葯名)——款冬花
婦女節前夕(打一中草葯)——三七
人間四月芳菲盡——春不見
滔滔不絕(打一中草葯名)——長流水
偷梁換柱(打一中草葯名)——木賊
五月既望(打一中草葯名)——半夏
不知道(打一中草葯名)——生地
窗前江水泛春色(打一中草葯名)——空青
忠誠老實(中草葯名)——厚朴
兒童節發假(打一中草葯名)——六一散
古城姐妹(打一中草葯名)——金銀花
鮫人揮淚(打一中草葯名)——珍珠散
老謀深算(打一中草葯名)——蒼術
不生第二胎(打一中草葯名)——杜仲
連接各戶(打一中草葯名)——貫眾
難過皆因負擔重(打一中草葯名)——薄荷通
峨嵋第一峰(打一中草葯名)——川山甲
後繼無人(打一中草葯名)——續斷
子規啼盡杜鵑紅(打一中草葯名)——血竭花
三九時節(打一中草葯名)——天冬
九九歸一(打一中草葯名)——百合
稀世珍寶(打一中草葯名)——金不換
海棠春睡(打一中草葯名)——安息香
兒行母憂(打一中草葯名)——附子
杜鵑啼血(打一中草葯名)——一點紅
分兵出發(打一中草葯名)——行軍散
快快松綁(打一中草葯名)——急解索
老蚌生珠(打一中草葯名)——貝母
紅袋子(打一中草葯名)——赤芍
滿盤旗(打中草葯名)——白首烏
道旁栽草(打一中草葯名)——過路黃
重新製作(打一中草葯名)——復盆子
無字之方(打一中葯材——沒葯)
少小離家(打一中葯材——當歸)
滿城盡帶金甲(打一中葯材——黃連)
和平已不遠(打一化學葯品——安乃近)
我的左眼看到鬼(打一葯典檢項——可見異物)
五指山傳說(打一中葯材——佛手)
九死一生(打一中葯材——獨活)
壯懷天涯(打一中葯材——遠志)
哪裡有黑頭(打一中葯材——何首烏)
雞犬不留(打一生物製品術語——滅活)
精盡人亡 (打一味中葯 射干
低頭思故鄉——懷熟地
故鄉——熟地
異國——生地
不生第二胎——杜仲
牧童——牽牛子
九死一生——獨活
三九時節——天冬
包龍圖——首烏
司機——車前子
昭君出塞——王不留行
天女散花——降香
長生不老——萬年青
綠林好漢——草寇
病入膏肓——沒葯
自衛還擊——防己
他鄉遇故知——一見喜
一江春水向東流——通大海
春眠不覺曉——安息香
春常在——四季青
一年十二月——四季青
斷肢再植——骨碎補
東坡先生渾不知——狼毒
有言在先——白前
老實忠厚——厚朴
黑色丸子——烏葯
演講技巧——白術
機構繁多——百部
戶——蘆根
雪——夏天無
葬花——安息香
武松殺嫂——穿心蓮
世上只有媽媽好——光知母
舉頭望明月——懷熟地
天天向上——連翹
偷梁換柱——木賊
言語膚淺——陳皮
摸用小人——使君子
孩兒拜見父王——太子參
長生不老 —— 萬年青
病入膏肓——沒葯
茅塞頓開——腦力清
自衛還擊——防己
綠林好漢 ——草蔻
龍王跨下駒——海馬
天涯思故鄉 —— 生地、懷熟地
峨嵋第一峰——川山甲
他鄉遇故知 ~ 一見喜
皇帝身上袍 —— 龍衣
車—— 蓮心
故鄉—— 熟地
漲潮——胖大海
冰川——滑石
方法論—— 白術
春夏秋——隱冬
烤火費 ——冬花
說實在的—— 白果
天高雲淡 —— 空青
九死一生—— 獨活
熟知植物學——草木通
大雪紛飛—— 天花粉
九九歸一—— 百合
苦熬三九 ——忍冬
疑慮盡消——多慮平
骨科醫生——續斷
劇場燈熄——台烏
雲霧蔽日——鎖陽
穿群而過——貫眾
老蚌生珠——貝母
黑色丸子——一烏葯
人工育珠——附子
肺氣不宣——鬱金
謀士難當——苦參
月中神樹——桂枝
山山相連植——脈通
五月初五——半夏
穿林而過——木通
紅色顧問——丹參
天府之寶——川貝
利刀劈竹東西倒——使君子兩分
言行處處要檢點——廣防己
偷梁換柱——木賊
言語膚淺——陳皮
摸用小人——使君子
孩兒拜見父王——太子參
千年裘——陳皮
夯——大力參
右——穿破石
旦——牽牛星
弁——三角草
用——對月連
皿——一點血
可——何首烏
必——穿心蓮
白——太陽針
盾——衛矛
有聲有色的技藝——白術
莫用小人——使君子
看看來到五月中——半夏
佳人買紙糊窗欞——防風
丈夫出外三年整——當歸
一封書信半字空——白芷
僧人化緣——佛手
宴罷酒酣——當歸
黑夜不迷途——熟地
老實忠誠——厚朴
百年美貂裘——陳皮
初入其境——生地
愚公移山——遠志
老漢首如霜——白頭翁
酸甜苦辣咸——五味子
死後才把金衣獻——蟬脫
丟盔棄甲——敗醬
一江春水向東流——通大海
女兒出嫁——紅娘子
首都男兒(京子)。
滿頭黑發(首烏)
偷伐森林(木賊)
稱呼爸爸(杷子)
土生土長(熟地)
當放牛娃(牽牛子)
十月懷胎(守宮)
戶——蘆根
春眠不覺曉——安息香
胸中荷花(穿心蓮)
睛空夜珠(滿天星)
初入其境(生地)
永遠康寧(千年健)
老娘獲利(益母草)
假期休完(當歸)
浪費錢財(金銀花)
土皇帝(地龍)
秋盡江南草未凋(冬青)
鴛鴦不獨宿(合歡)
赤字消費(紅花)
山中無老虎(猴魁)
舉頭望明月(懷熟地)
不教污淖陷溝渠(凈當歸身)
天天向上(連翹)
冒雨進攻(落得打)
睡醒秋聲無覓處(明天冬)
芭蕉垂淚悼長眠(葉下珠 水安息)
飛泉直自天際來(澤瀉 凌霄)
往往取酒還獨傾(不二飲)
金銀花的傳說
古時候,有一個村裡,一對善良的夫妻,妻子懷了雙胞胎,生下一對可愛的女兒,一個叫金花,一個叫銀花。她倆長得如花似玉,聰明伶俐,父母疼愛,鄉親、鄰居們也非常喜歡這對姐妹。
兩姐妹都到十八歲了,求親的人絡驛不絕,幾乎踏破門檻。可姐妹倆誰也不願出嫁,生怕從此分離。她倆私下發誓:「生願同床,死願同葬!」父母也拿她倆沒辦法。
誰知好景不長,忽然有一天,金花得了病,這病來勢又凶又急,渾身發熱,起紅斑,卧床不起。請來醫生給她看了病,醫生驚嘆地說:「哎呀!這是熱毒症,無葯可醫,只好等死了!」
銀花聽說姐姐的病沒法治,整天守著姐姐,哭得死去活來。
金花對銀花說:「離開我遠一點吧,這病過(傳染)人」 。
銀花說:「我恨不得替姐姐得病受苦,還怕什麼過人不過人呢?金花說:「反正我話不成了,妹妹還得活呀?」
銀花說:「姐姐怎麼忘啦?咱們有誓在先:生同床,死同葬。姐姐如有個好歹,我絕不一個人話著!」
沒過幾天,金花的病更重了,銀花也卧床不起了。他倆對爹媽說:
「我們死後,要變成專門治熱毒病的葯草。不能讓得這種病的人再象我們似的乾等死了。」
她倆死後,鄉親們幫著其父母把她倆葬在一個墳里。
來年春天,百草發芽。可這坐墳上卻什麼草也不長,單單生出一棵綠葉的小藤。三年過去,這小藤長得十分茂盛。到了夏天開花時,先白後黃,黃白相間。人們都很奇怪,認為黃的就是金花,那白的是銀花。想起兩姐妹臨終前的話,就採花入葯,用來治熱毒症,果然見效。
從此,人們就把這種藤上的花稱為「金銀花」了
杜仲的傳說
傳說在陝西華山山麓的一個小山村裡,住著一戶人家,兒子李厚孝,為人忠厚老實。一天,六旬老母突然患病,卧床不起。李厚孝請醫生診治,服葯數帖後,老母之病不見好轉,李厚孝心急如焚。醫生告訴他,華山山崖上長著一種靈芝草,只要採回去,老母的病就有救。厚孝立即背上葯簍,拿著鋤頭,往華山攀去。
華山,峭壁如削,高聳入雲。為給老母治病,厚孝哪管山路奇險,攀岩越塹,終於採到了靈芝寶草,那喜悅的心情,難以表述,可是下峭壁時,一不小心扭傷了腰,手一哆嗦,咕碌碌摔下山去。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厚孝慢慢蘇醒過來,摸摸寶草還在,心裡就放心了,可是想爬卻爬不起來,腰腿疼得鑽心,只好咬著牙爬到一棵大樹下,倚靠在樹干歇息。
天很快黑了下來,朦朧間忽聽到了鶴叫,睜眼一看,面前站著一位鶴發童顏的老者。厚孝掙扎著喊道:「老爺爺幫幫我,我得趕回家救老娘……」老者慈祥地笑著回答:「孩子,腰傷得不輕啊,莫動,待我給你醫來。」說著從懷中掏出一個小葫蘆,伸手從樹上剝了一塊樹皮,樹皮折斷處,剝出細絲,塞進葫蘆搖了三搖,樹皮立刻化成水,老者給厚孝服下,不一會厚孝的腰就不疼了。老者哈哈大笑扶起厚孝說:「孩子,快回家吧,老母還等著用葯呢!」厚孝握著老人的手,千恩萬謝,定要老人留下姓名。老者指著大樹吟曰:「此木土裡長,人中亦平常。扶危祛病魔,何須把名揚!」說完,騎上白鶴,飄然而去。
厚孝望著老人遠去的背影,並不解詩中何意,立即回家,將靈芝給老母吃下,葯到病除。
幾天後,厚孝又來到了那棵樹下,只見樹上長滿了橢圓狀有鋸齒的綠葉,樹粗且直,李厚孝認得這叫杜仲樹。厚孝回想起當時的情景,口中喃喃念著老者留下的那四句詩……啊!這不是「杜仲」二字嗎?此木土裡長,「木」旁放一「土」是「杜」,人中亦平常,「人中」是「仲」,莫非杜仲樹能治腰傷?厚孝十分驚奇,剝下一塊樹皮帶回家中,正碰到有個村民扭傷了腰,厚孝把樹皮煎了,病人服下,果然有效。
茵陳的傳說
有一個黃癆病人,面色姜黃,眼睛凹陷,瘦成了個刀螂。這天他拄著拐杖,一步一哼地找到華佗:「先生,請你給我治治吧」。
華佗見病人得的是黃癆病,皺著眉搖了搖頭說:「眼下醫生們都還沒找到治黃癆病的辦法,我對這種病也是無能為力呀!」
半年後,華佗又碰見那個人。誰想這個病人不但沒有死,反倒變得身強體壯,滿面紅潤了。華佗大吃一驚,急忙問道:「你這病是哪位醫生治好的?快告訴我,讓我跟他學學去。」那個人答道:「我沒請先生看,病是自己好的。」華佗不信:「哪有這種事!你準是吃過什麼葯了吧?」「葯也沒吃過。」「這就怪了。」「哦,因為春荒沒糧,我吃了些日子野草。」「這就對啦!草就是葯,你吃了多少天?」「一個多月。」「吃的是什麼草啊?」「我也說不清楚。」「你領我看看去。」「好吧。」他們走到山坡上,那個人指著一片野草說「就是這個」。華佗一看,說道:「這不是青蒿嗎,莫非能治黃病?」嗯,弄點回去試試看,於是華佗就用青蒿試著給病人下葯治病,但一連試了幾次,病人吃了沒一個見好的。華佗以為先前那個病人準是認錯了草,便又找到他詢問:「你吃的是幾月里的蒿子?」「三月里的。」「唔,春三月間陽氣上升,而草發芽。也許三月的青蒿有葯力。」
第二年開春,華佗又采了許多三月間的青蒿試著給患黃病的人吃,這回可真靈了!結果吃一個,好一個,而過了春天再採的青蒿就不能治病了,為了把青蒿的葯性摸得更准,等到第三年華佗又一次作了試驗,他逐月把青蒿采來,又分別按根、莖、葉放好,然後給病人吃,結果,華佗發現,只有幼嫩的莖葉可以入葯治黃病,為了使人們容易區別,華佗便把可以入葯的幼嫩青蒿取名叫「茵陳」,他還編了四句話留給後人:
三月茵陳四月蒿,傳與後人切記牢,
三月茵陳能治病,四月青蒿當柴燒。
鳳仙花的傳說
鳳仙花具有活血消腫的功效,是婦科調經和外治跌打損傷的民間要葯。關於鳳仙花葯名的來歷,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
相傳很早很早以前,在福建龍溪有個叫鳳仙的姑娘,長得亭亭玉立,秉性溫柔善良,與一個名叫金童的小夥子相愛。一天,縣官的兒子路過此地,見鳳仙這般漂亮可愛,頓生歹心,前來調戲。被鳳仙臭罵一頓灰溜溜地走了。鳳仙知道這下可闖了大禍,縣官兒子肯定要求找麻煩。於是決定與金童一起投奔外地。鳳仙只有父親,金童上有母親。兩老兩少連夜啟程遠走他鄉逃難。途中金童的母親患病,閉經腹痛,荒山野嶺又無處求醫訪葯,四人只好停步歇息。
再說縣官聽說兒子被村姑罵了一通,就命手下前來捉拿鳳仙,眼看就要追上,無奈之中鳳仙、金童拜別父母,縱身跳入萬丈深淵,以示保潔。兩位老人強忍悲痛,將鳳仙金童二人合葬。晚上兩位老人依墳而卧。鳳仙和金童夜間托夢給父母,告之山澗開放的花兒能治母親的病。次日醒來,果見山澗滿是紅花、白花,紅的似朝霞,白的似純銀。老人採花煎湯,服後果真葯到病除病癒。後來,人們就把這種花命名為鳳仙花以示紀念。
柴胡的傳說
唐代有個胡進士,家有長工叫二慢。秋天,二慢得了瘟病,胡進士怕傳染家裡的人,就讓他離開。二慢來到水塘邊,在雜草叢里躺著,覺得又渴又餓,渾身無力,便挖了些草根吃。一連吃了7天,周圍的草根吃完了,二慢試著站起身,忽然覺得身上有勁了。從此,二慢的病再沒犯過。
過了些日子,胡進士的兒子也得了瘟病。他請了許多醫生,誰也治不好。胡進士忽然想起二慢,把他找來詢問後,急忙命人挖草根洗凈煎湯,給兒子一連喝了幾天「葯」,病就好了。胡進士很高興,想給那種葯草起個名字,那東西原來是當柴燒的,自己又姓胡,就叫它「柴胡」吧。
枸杞的傳說
民間傳說,有一書生體弱多病,到終南山尋仙求道,在山中轉了好幾天,也沒有見到神仙蹤影。正煩惱間,忽見一年輕女子正在痛罵責打一年邁婦人,趕忙上前勸阻,並指責那年輕女子違背尊老之道。那女子聽了,嗬嗬笑道:「你當她是我什麼人?她是我的小兒媳婦。」書生不信,轉問那老婦,老婦答道:「千真萬確,她是我的婆婆,今年92歲了,我是她第七個兒子的媳婦,今年快五十了。」書生看來看去,怎麼也不像,遂追問緣由。那婆婆說:「我是一年四季以枸杞為生,春吃苗、夏吃花、秋吃果、冬吃根,越活越健旺,頭發也黑了,臉也光潤了,看上去如三四十歲。我那幾個兒媳婦照我說的常常吃枸杞,也都祛病延年。只有這個小兒媳婦好吃懶做,不光不吃枸杞,連素菜也不大吃,成天雞鴨魚肉,吃出這一身毛病。」書生聽了這番言語,回到家裡,多買枸杞服食,天長日久,百病消除,活到八十多歲。這雖然是神話傳說的故事,但枸杞的功效卻是古今公認的。
枸杞為茄科植物Lycium chinense Mill, 莖桿高三、五尺。春天發芽、生葉,枸杞葉嫩綠,可以直接食用。到六、七月開始開小紅花,隨後就結出鮮紅色的果實,形狀如棗核。枸杞的結果期較長,從七月直到十月底霜凍來之前,每隔15天就要摘一次果,果農們可以有四個月的時間享受收獲的喜悅。枸杞主要生長在中國北方的寧夏、內蒙、河北等省。其中以寧夏枸杞品質最優。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共》中載明「葯用枸杞子為茄科植物寧夏枸杞Lycium barbarum.L的乾燥成熟果實」。
人們食用枸杞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按《本草綱目》的記載,古代的枸杞產於常山的為上品,到了唐代就生產於山東、河北一帶,明代時是陝西、甘肅的最好,清代的極品枸杞則產於寧夏,其子園、大小像櫻桃一般、肉厚籽少、曬干後也紅潤甘美。
人們歷來把枸杞做為進補的佳品,《本草匯言》中說:「枸杞能使氣可充、血可補、陽可生、陰可長、火可降、濕可去、有十全之妙用焉」。自古以來,常食枸杞而強身長壽的例子很多。相傳蓬萊縣南丘村各家各戶都種有枸杞,材里人多長壽,活到一百歲的老人就有十幾個,縣令得知此事報到皇宮,皇帝叫人送匾,稱此村為「長壽村」。
寧徽宗時,順州築城,民工們在土中挖到枸杞的根,其外形如犬,立即獻入宮中,這就是傳說中的千歲枸杞。
又傳唐代潤州有個開元寺,寺里有一口井,井旁長有很多枸杞,高的有一、二丈,其根盤結粗壯,寺里人飲此井水,人人面色紅潤,至八十而頭不白、齒不掉。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為此做《枸杞井》一詩,詩中說:
僧房葯樹依寒井,井有清泉葯有靈。
翠黛葉生籠石?,殷紅子熟照銅瓶。
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
上品功能甘露味,還知一勺可延齡。
人參的傳說
傳說山東才真正是人參的故鄉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山東有座雲夢山,山上有座雲夢寺,寺里有兩個和尚,一師一徒。老和尚無心在山上燒香念佛,又不好好勤勤懇懇種地,還對小徒弟百般虐待。小徒弟被老和尚折磨得面黃肌瘦。有一天,老和尚下山去了,留小徒弟在寺廟里幹活,不知從哪裡跑來一個穿紅兜肚的小孩,幫著小和尚做事。從此以後,只要老和尚一外出,穿紅兜肚的小孩就來幫小和尚的忙。老和尚一回來,小孩就不見了。
日子久了,老和尚見小和尚臉色紅潤,再多的活也能幹完,感到很奇怪。心想,這里一定有什麽奧秘。他把小徒弟叫來,威逼盤問。出於無奈,小和尚只好說出了真情。老和尚心裡思忖:深山僻嶺,哪來的紅兜肚小孩呢?莫非是神草棒棰(人參)?於是他從箱子里取出一根紅線,穿上針,遞給小和尚,幷交代說:「等那孩子再來玩的時候,你悄悄地把這根針別在小孩的紅肚兜上。」
第二天,老和尚下山了。小和尚本想把實情告訴穿紅兜肚的小孩,可又怕老和尚打罵,只好趁小孩急著回家的時候,把針別在了小孩的肚兜上。第三天清晨,老和尚把徒弟鎖在寺里,自己拿著鎬頭,順著紅線,找到一棵老紅松旁邊,看到那根針插在一棵棒棰苗子上。他高興極了,舉鎬就刨,挖出了一個「參童」來。
老和尚把「參童」拿回寺里,放進鍋,加入水,加上蓋,壓上石頭。然後,叫小徒弟生火燒煮。不巧這個時候,老和尚的朋友有急事找老和尚下山去,老和尚推辭不掉。臨走時,老和尚對小徒弟千叮嚀萬囑咐:「我不回來,不準揭鍋!」老和尚走後,鍋里不斷噴出奇異的香氣。小徒弟出於好奇,不顧老和尚的叮囑,搬開石頭,解開鍋蓋。原來鍋里熬著一隻大棒棰,香氣沖鼻。小和尚掐下一塊放進嘴裡一嘗,味道又甜又香。於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小和尚乾脆把它吃光了,連湯也喝個精光。就在這時,老和尚急急忙忙地趕了回來。小徒弟一急,不知所措,在寺院里跑了兩步,頓覺兩腿輕飄,悠然地騰空起飛而去。老和尚一看這般情景,知道「參童」讓小徒弟偷吃了,懊悔莫及。
原來,紅兜肚小孩就是那棵人參變的。老紅松下長著一對人參。自從那棵「參童」被老和尚挖走以後,剩下的這棵人參在老紅松下哭的傷心。老紅松說:「好孩子,別哭了。我帶你到關東去吧。那裡人煙稀少,我可以永遠保護著你。」人參不哭了,跟著老紅松逃到關東深山老林,在長白山上「安家落戶」了。從此以後,關內人參日趨消失,而長白山的人參卻越來越多。
月季花的故事
月季花,又名長春花,月月紅,四季花,勝春。為薔薇科常綠直立小灌木,植株低矮直立,小枝有粗壯略帶鉤的皮刺,樹干青綠色,主幹下部灰褐色。羽狀復葉,小葉3~5片,卵狀長橢圓形,先端尖,葉緣有鋸齒。花數朵集成一簇,花梗長,散生短腺毛。花色繁多,主要有紅、紫、白、粉紅、黃、橙黃、綠等顏色。花期4~12月,月月紅即以此得名。目前,全世界有月季品種約1萬多個,我國有1千餘種。根據花的長式,分四個類型:即雜色芳香類、繁花類、巨株繁花類和微型類。關於月季花,還有一段美麗的故事。
傳說很久以前,神農山下有一高姓人家,家有一女名叫玉蘭,年方18,溫柔沉靜,很多公子王孫前來求親,玉蘭都不同意。因為她有一老母,終年咳嗽、咯血,多方用葯,全無療效。無奈之下,玉蘭背著父母,張榜求醫:「治好吾母病者,小女以身相許。」有一位叫長春的青年揭榜獻方。玉蘭母服其葯,果然康復。玉蘭不負前約,與長春結為百年之好。洞房花燭之夜,玉蘭詢問什麼神方如此靈驗,長春回答說:「月季月季,清咳良劑。此乃祖傳秘方:冰糖與月季花合燉,乃清咳止血神湯,專治婦人病。」玉蘭點頭記在心裡。
月季不僅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對許多有毒氣體具有吸附作用,是保護環境美化環境的優良花卉。墨紅月季的鮮花可提取浸膏,用於化妝品生產。
月季的花、根、葉均可入葯。
何首烏的傳說
何首烏原本是一個人的名字,因何首烏久服此葯而得名。此葯本名「交藤」,對於它的來歷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何首烏,順州南縣人,祖父名叫「能嗣」,父親名叫「延秀」。能嗣原名叫「田兒」,體弱多病,不能生育,年五十八歲,尚未娶妻成家,常常羨慕思念仙家道術,隨師居於深山老林之中。有一天夜裡,他酒醉後睡卧於山野間,朦朧中看見兩株藤本植物,相距三尺多,苗蔓忽然相交在一起,久而始解,解後又交。田兒見此情景,甚為驚異,次日晨就連根掘回。遍問眾人,沒有一人能夠認得這是什麼植物。後來有一位山老忽然走來,田兒出示詢問,山老回答道:「你既然年老無子,此二藤相距三尺多,苗蔓忽然相交在一起,久而始解,解後又交,實在奇異,這恐怕是天賜的神葯吧,你何不服用試試呢?」。於是田兒便將所挖之根搗為細末,每天早晨空腹時以酒送服一錢。七天後即思念家室,連服數月後更感強健,因此常服不斷,又加至每日二錢。
一年後所患諸病完全痊癒,原已花白的頭發變得烏黑油亮,原已蒼老的容顏變得光彩煥發,遂娶妻成家。十年之內,生了好幾個男孩,於是將本名"田兒"改為「能嗣」。從此以後,他家即將此葯當作傳家寶一代一代傳下去,能嗣又讓兒子延秀依法照服,父子二人都活了一百六十多歲。延秀生兒名「首烏」,首烏依爺爺、父親之法亦服此葯,也生了好幾個兒子,活了一百三十多歲,雖為百歲老人,頭發卻烏黑如漆。
有一個叫李安期的人,與何首烏的同鄉關系親密,偷偷打聽到這一秘方後服用,也成了一個老壽星,於是遂將這事廣加傳播,一直流傳至今。
當歸的傳說
當歸,是中醫和血補血的要葯,對人是百病可治,各有所歸。故名當歸。《本草綱目》載:「當歸調血為婦人要葯,有思夫之意,故有當歸之名」。唐詩「胡麻好種無人種,正是歸時又不歸」正應當歸之名。
在這里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很早以前.在岷山腳下渭水源頭.住著—對恩愛夫妻.男的叫荊夫、女的喚秦娘。夫妻二人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不久,秦娘懷孕生子,得了產後血症,荊夫四處求醫治療,不見好轉,心裡著急。一天,門口來了一位老道人,聲稱他居住在峨嵋山下,管種百草百葯.醫治人間疾病,如荊夫願去求葯,秦娘之病可治。荊 夫聽說能治好秦娘疾病,哪怕刀山火海也要前去。他安慰秦娘一番,當即隨老道前往。經過千里跋涉,終於到了峨嵋山。這里重山疊嶂.雲海綿綿,仙洞天池,奇花異香,真是個神仙境地。老道人將荊夫領到一座茅庵旁,指著一種紫桿綠葉開著蔥白傘形花序的植物說:「這就是你要找的那種葯,現在正在開花,要得成葯,最少要三年時間,今年采籽,明年育苗,到了後年才能栽種成葯.還得施肥除草.精心護理,如有疏忽,時間倍增」。
荊夫按老道的指點,披星戴月,辛勤栽務。三年過去,所栽之葯有了收獲,他心裡非常高興,准備回鄉給秦娘治病。臨行之時,拜別老道。老道人將所栽之葯捆在一起,交給荊夫說:眼下秦娘病重,正盼你歸,當歸,當歸!」當歸之名即從此來。老道人邊說邊開得葯方一劑,交給荊夫。荊夫接葯,感激不盡,雙膝跪地,再拜師傅:「不知此葯能在吾鄉栽種嗎?」老道猶豫片刻說:「要種此葯得有三個條件:適宜的氣候.濕潤肥沃的土壤,勤勞而有耐心的主人。吾觀弟子家鄉有此三寶,這里有少許種子送你,望能依法培植,解民疾苦。」
荊夫拜別師傅,星夜趕路,半月後回到家裡,果然秦娘病已沉重,危在旦夕。他當即將所帶之葯如方配製,給秦娘灌服,病情立見好轉.不久便痊癒。夫妻二人感激不盡,就將老道人所贈葯籽依法種植,三年之後種成當歸,岷山腳下,洮渭之濱,遍地栽種,異香醉人。
還有很多故事我打不下了,你加我為網路的好友,我再告訴你吧,也可以到下面的網址中再找
㈦ 謎底是中葯名的謎語
低頭思故鄉——懷熟地
故鄉——熟地
異國——生地
不生第二胎——杜仲
牧童——牽牛子
九死一生——獨活
三九時節——天冬
包龍圖——首烏
司機——車前子
昭君出塞——王不留行
天女散花——降香
長生不老——萬年青
綠林好漢——草寇
病入膏肓——沒葯
自衛還擊——防己
他鄉遇故知——一見喜
一江春水向東流——通大海
春眠不覺曉——安息香
春常在——四季青
一年十二月——四季青
斷肢再植——骨碎補
東坡先生渾不知——狼毒
有言在先——白前
老實忠厚——厚朴
黑色丸子——烏葯
演講技巧——白術
機構繁多——百部
戶——蘆根
雪——夏天無
葬花——安息香
武松殺嫂——穿心蓮
世上只有媽媽好——光知母
舉頭望明月——懷熟地
天天向上——連翹
偷梁換柱——木賊
言語膚淺——陳皮
摸用小人——使君子
孩兒拜見父王——太子參
長生不老 —— 萬年青
病入膏肓——沒葯
茅塞頓開——腦力清
自衛還擊——防己
綠林好漢 ——草蔻
龍王跨下駒——海馬
天涯思故鄉 —— 生地、懷熟地
峨嵋第一峰——川山甲
他鄉遇故知 ~ 一見喜
皇帝身上袍 —— 龍衣
車—— 蓮心
故鄉—— 熟地
漲潮——胖大海
冰川——滑石
方法論—— 白術
春夏秋——隱冬
烤火費 ——冬花
說實在的—— 白果
天高雲淡 —— 空青
九死一生—— 獨活
熟知植物學——草木通
大雪紛飛—— 天花粉
九九歸一—— 百合
苦熬三九 ——忍冬
疑慮盡消——多慮平
骨科醫生——續斷
劇場燈熄——台烏
雲霧蔽日——鎖陽
穿群而過——貫眾
老蚌生珠——貝母
黑色丸子——一烏葯
人工育珠——附子
肺氣不宣——鬱金
謀士難當——苦參
月中神樹——桂枝
山山相連植——脈通
五月初五——半夏
穿林而過——木通
紅色顧問——丹參
天府之寶——川貝
利刀劈竹東西倒——使君子兩分
言行處處要檢點——廣防己
偷梁換柱——木賊
言語膚淺——陳皮
摸用小人——使君子
孩兒拜見父王——太子參
千年裘——陳皮
夯——大力參
右——穿破石
旦——牽牛星
弁——三角草
用——對月連
皿——一點血
可——何首烏
必——穿心蓮
白——太陽針
盾——衛矛
有聲有色的技藝——白術
莫用小人——使君子
看看來到五月中——半夏
佳人買紙糊窗欞——防風
丈夫出外三年整——當歸
一封書信半字空——白芷
僧人化緣——佛手
宴罷酒酣——當歸
黑夜不迷途——熟地
老實忠誠——厚朴
百年美貂裘——陳皮
初入其境——生地
愚公移山——遠志
老漢首如霜——白頭翁
酸甜苦辣咸——五味子
死後才把金衣獻——蟬脫
丟盔棄甲——敗醬
一江春水向東流——通大海
女兒出嫁——紅娘子
首都男兒(京子)。
滿頭黑發(首烏)
偷伐森林(木賊)
稱呼爸爸(杷子)
土生土長(熟地)
當放牛娃(牽牛子)
十月懷胎(守宮)
戶——蘆根
春眠不覺曉——安息香
胸中荷花(穿心蓮)
睛空夜珠(滿天星)
初入其境(生地)
永遠康寧(千年健)
老娘獲利(益母草)
假期休完(當歸)
浪費錢財(金銀花)
土皇帝(地龍)
秋盡江南草未凋(冬青)
鴛鴦不獨宿(合歡)
赤字消費(紅花)
山中無老虎(猴魁)
舉頭望明月(懷熟地)
不教污淖陷溝渠(凈當歸身)
天天向上(連翹)
冒雨進攻(落得打)
睡醒秋聲無覓處(明天冬)
芭蕉垂淚悼長眠(葉下珠 水安息)
飛泉直自天際來(澤瀉 凌霄)
往往取酒還獨傾(不二飲)
㈧ 蜂蜜根據蜜源的不同,它的種類和功效有哪些
冬蜜:調理腸胃,養氣潤肺。
椴樹蜜:美容養顏,嫩白肌膚。
荊條蜜:祛風解毒,潤腸通便。
桂花蜜:消腫止血,潤喉通腸。
百花蜜:養肝護肝,潤肺化痰。
龍眼蜜:補腦益智,增強記憶。
柑桔蜜:生津止渴,潤肺開胃。
洋槐蜜:清脂降壓,祛皺消斑。
油菜蜜:舒張血管,調理機體。
荔枝蜜:安神鎮痛,活絡止血。
老年蜜:抗衰消疲,延年益壽。
兒童蜜:提高食慾,促進發育。
野藿香蜜:消暑化濁,開胃止嘔。
桉樹蜜:健脾養胃,調理胃病。
雪脂蓮蜜:清熱解毒,滋潤肌膚。
黨參蜜:養氣補血,靜心安身。
枸記蜜:明目清肝,滋陰壯陽。
棗花蜜:補血和脾,養胃療損。
黃蓮蜜:清熱解毒,消炎祛火,潤腸通便。
人參蜜:通經活血,養顏安神。
黃芪蜜:固表止汗,利尿消腫。
枇杷蜜:止咳化痰,清肺和胃。
烏梅蜜,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川貝蜜:止咳化痰,清心潤肺。
五倍子蜜:補腎益氣,調理體虛。
蜂巢蜜:消炎止痛,治療炎症。
蜂蜜醋:消食除膩,降低血脂。
玫瑰蜜:健脾護肝,理氣解毒,適合月經不調,肝胃氣痛
荷花花粉:去皺增白,補氣活血,潤燥通便。
山茶花粉:調節內分泌、除斑去皺、美白肌膚
油菜花粉:養顏抗衰老,降低膽固醇
玫瑰花粉:健脾護肝、理氣解毒
虞美人花粉:安神益氣,補中健體,調理腸胃。
五倍子花粉:補腎安神,適合肝病患者。
百花花粉:補中健體,調節內分泌。
玉米花粉:健胃消食,調理腹脹胃痛。
㈨ 感冒鼻塞流濃綢黃粘鼻涕伴咳嗽,蓮花清瘟膠囊、蜜煉川貝枇杷膏已吃了四天了
病情分析:感冒患者主要表現咳嗽、流鼻涕、頭痛、發燒等情況,多由外感風寒引起的。如果平時體抗力好的話,可以選擇口服感冒要病程。
意見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頭孢氨苄膠囊及清顆粒顆粒,並要多喝水,注意房間通風,要有足夠的睡眠時間,提高抵抗力,縮短
㈩ 河南鄭州有什麼特產

重陽糕亦稱「花糕」,漢族重陽節食品,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也叫敬老節,民間要蒸重陽糕孝敬老人。為了美觀中吃,人們把重陽糕製成五顏六色,還要在糕面上灑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陽糕又叫桂花糕),這樣製成的重陽糕,香甜可口,人人愛吃。
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