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縣荷花唐
『壹』 唐代對荷花的評價,比如詩中體現的等
【采蓮曲】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專人來。
◇折荷有贈~屬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佳人彩雲里,欲贈隔遠天。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荷花~李商隱
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瑤席乘涼設,金羈落晚過。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預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貳』 荷花和古詩和荷花的象徵意義
以荷花象徵清白。荷花花朵艷麗,清香遠溢,碧葉翠蓋,十分高雅。周敦頤之名篇《愛蓮說》稱其「出污泥而不染」,贊美荷花的高貴品格,將其視為清白、高潔的象徵。《江南》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荷花》清.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愛蓮說》宋.周敦頤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青陽渡》晉.樂府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 《采蓮曲》隋.殷英童 盪舟無數伴,解纜自相催。汗粉無庸拭,風裙隨意開。 棹移浮荇亂,船進倚荷來。藕絲牽作縷,蓮葉捧成杯。 《荷花》唐.李商隱 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瑤席乘涼設,金羈落晚過。 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預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蓮花》溫庭筠 綠塘搖灧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蘋。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詩句太多了。
『叄』 關於唐代荷花的古詩大全
采蓮曲 唐·李白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內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容
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采蓮曲 唐·白居易
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新荷 唐.李群玉
田田八九葉,散點綠池初。
嫩碧才平水,圓陰已蔽魚。
浮萍遮不合,弱荇繞猶疏。
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北亭 唐.李群玉
斜雨飛絲織曉空,疏簾半卷野亭風。
荷花開盡秋光晚,零落殘紅綠沼中。
采蓮曲二首 唐·王昌齡
吳姬越艷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濕衣。
來時浦口花迎入,采罷江頭月送歸。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采蓮子 唐 皇甫松
船動湖光灧灧秋,貪看年少信船流。
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蓮 唐.溫庭筠
綠塘搖艷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萍。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蓮葉 唐.鄭谷
移舟水濺差差綠,倚檻風搖柄柄香。
多謝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蓋鴛鴦。
『肆』 荷花的詩
贊美荷花的詩句
小池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子夜吳歌
李白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奉和錢七兄曹長盆池所植
韓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葉長,芳根復誰徙。
露涵兩鮮翠,風盪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誰言盆盎是。
采蓮曲
李白
若耶溪傍采蓮女,笑摘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袂空中舉。
岸上誰家遊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楊。
紫騮嘶人落花去,風此路躕空斷腸。
烏棲曲
張籍
西山作宮潮滿池,宮烏曉鳴茱萸枝。
吳姬自唱采蓮曲,君王昨夜舟中宿。
【江南】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采蓮曲】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荷花】 清. 石濤
荷葉五寸荷花嬌,貼波不礙畫船搖;
相到薰風四五月,也能遮卻美人腰。
青陽渡 晉•樂府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
下有並根藕,上有並頭蓮。
詠芙蓉 南朝•梁•沈約
微風搖紫葉,輕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綠,待我泛紅光。
采蓮曲 南朝•梁•蕭綱
晚日照空磯,采蓮承晚暉。
風起湖難渡,蓮多采未稀。
棹動芙蓉落,船移白鷺飛。
荷絲傍繞腕,菱角遠牽衣。
采蓮曲 唐•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曲池奇 唐•盧照鄰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折荷有贈 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
佳人彩雲里,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采蓮曲 唐•李康成
采蓮去,月沒春江曙。翠細紅袖水中央,青荷蓮子雜衣香。雲起風生歸路長。歸路長,那得久,各回船,兩搖手。
詠露珠 唐•韋應物
秋荷一滴露,清夜墜玄天。
將來玉盤上,不定始知圓。
盆池 唐•韓愈
莫道盆池作不成,藕梢初種已齊生。
從今有雨君須記,來聽蕭蕭打葉聲。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數瓶。
且待夜際明月去,試看涵泳幾多星。
重台蓮 唐•李紳
綠荷舒捲涼風曉,紅萼開縈紫蒔重。
雙女漢皋爭笑臉,二妃湘浦並愁容。
新荷 唐.李群玉
田田八九葉,散點綠池初。
嫩碧才平水,圓陰已蔽魚。
浮萍遮不合,弱荇繞猶疏。
半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贈荷花 唐.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唯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長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蓮 唐.溫庭筠
綠塘搖艷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萍。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蓮葉 唐.鄭谷
移舟水濺差差綠,倚檻風搖柄柄香。
多謝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蓋鴛鴦。
荷葉 宋.歐陽修
池面風來波瀲瀲,波間露下葉田田。
誰於水面張青蓋,罩卻紅妝唱采蓮。
荷葉 宋.蘇軾
田田抗朝陽,節節卧春水;
平鋪亂萍葉,屢動報魚子。
荷花 宋.蘇軾
貪看翠蓋擁紅妝,不覺湖邊一夜霜。
卷卻天機去錦緞,從教匹練寫秋光。
夢行荷花萬頃中 宋.陸游
天風無際路茫茫,老作月王風露郎。
只把千樽為月俸,為嫌銅臭雜花香。
立秋後二日泛舟越來溪 宋.范成大
西風初入小溪帆,旋織波紋縐淺藍。
行到鬧花無水面,紅蓮沉醉白蓮酣。
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紅白蓮 宋.楊萬里
紅白蓮花開共塘,兩般顏色一般香。
恰似漢殿三千女,半是濃妝半淡妝。
數點飛來荷葉雨,暮香分得小江天。
秋蓮 明.文徵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轉在中州。
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還生渺渺愁。
露洗玉般金殿冷,風吹羅帶錦城秋。
相看未用傷遲暮,別有池塘一種幽。
題扉面荷花 明.曹鼐
玉井芙蓉紅粉腮,何人移向月中栽。
高軒忽漫看圖畫,疑是昭陽鏡里開。
秋荷 清.鄭燮
秋荷獨後時,搖落見風姿。
無力爭先發,非因後出奇
蓮花的別稱:
1 芙蓉
《爾雅》:「荷,芙蕖,別名芙蓉,亦作夫容。」《說文》:「芙蓉花未發為菡萏,已發未為夫容。」李時珍《本草綱目 》:「芙蓉,敷布容艷之意。」
2 芙蕖
《爾雅•釋草》:「荷、芙 蕖。……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疏:「皆分別蓮莖、葉、華、實之名。芙蕖,未發為菡萏。」魏曹植《洛神賦》:「迫而察之,灼灼芙蕖出綠波。」晉潘岳《蓮花賦》:「游莫美於春台,華莫盛於芙蕖。」
3藕花
唐張籍《送從弟之蘇州》詩:「夜月紅柑樹,秋風白藕花。」宋陸游《同何元立賞荷 花追憶鏡湖舊游》:「三更畫船穿藕花,花為四壁船為家。」
4水芙蓉
《群芳譜》:「荷花亦稱作芙蕖、水芙蓉。」因木本拒霜花花艷如荷花,故有「芙蓉」、「木蓮」之稱,為明其區別,故又稱荷花為水芙蓉。
4 草芙蓉
《廣群芳譜》「荷花:芙蕖花,一名水芙蓉。」注雲:「杜詩注雲:產於陸者曰木芙蓉,產於水者曰草芙蓉。」
5 水花
李時珍《本草綱目》:「蓮花」釋名:「芙蓉、芙蕖、水華。」
6 水芝
普崔豹《古今注》下「草木」:「芙蓉一名荷華,一名水目,一名水芝,一名水花。」《本草綱目》:「《本經》謂蓮子為'水芝丹'。」金元好問《泛舟大明湖》:「晚涼一棹東城渡,水暗荷深若無路。江妃不惜水芝香,狼藉秋風與秋露。」
7 澤芝
《類聚》引晉郭璞《爾雅圖贊 •芙蓉贊 》雲:「芙蓉麗草,一曰澤芝,……」劉宋鮑照《芙蓉賦》:「訪群英之艷絕,標高名於澤芝。」
8
靈草
魏曹植《芙蓉賦》:「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華之獨靈。」吳閔鴻《芙蓉賦並序》:「乃有芙蓉靈草,栽育中川。」
9玉芝
《本草經》載:「荷花又名玉芝。」
10 君子花
北宋周敦頤著《愛蓮說》,謂蓮為花中之君子,故蓮又稱「君子花」。黃宅中《希濂堂留詩》:「是時夏六月,蓮沼吐芳芬,我愛君子花,遺花如甘棠。」
11水宮仙子
因蓮生水中,蓮花亭亭玉立於水面,好似仙女飄然而行,故名。宋張耒《雞叫子•荷花》:「平地碧玉秋波瑩,綠雲擁扇輕搖柄,水宮仙子斗紅妝,輕步潛波踏明鏡。」
12凈友 又稱凈客。
蓮花潔凈不染,因此人們稱其為凈友。唐代孟浩然《大禹寺主公禪詩》:「看取蓮花凈,方知不染心。」宋代陳亮《新荷葉》詞:「艷態還幽,誰能潔凈爭研。」宋代劉過《賀新郎》詞:「水浴芙蓉凈。」
13菡萏 即蓮花,或指未開之蓮花。
《爾雅》:「荷,芙蕖……其華菡萏。」唐代劉商《詠雙開蓮花》:「菡萏新花曉並開,濃妝美笑面相隈。」明李夢陽《去婦詞》:「菡萏鴛鴦不羨,人生一別何由見。」
關於蓮花的詩歌鑒賞:
《枯荷》 宋•許棐
萬柄綠荷衰颯盡,雨中無可蓋眠鷗。
當時乍疊青錢滿,肯信池塘有暮秋?
【注釋】衰颯:衰敗凋殘。青錢:喻指荷葉。肯信:怎信、豈信。
【解讀】諷喻之意。繁萎榮枯,自然之序;盛衰興替,人事之常。一反贊美慣例而另闢一徑,以荷花的榮枯以喻人事盛衰,皆作者自表心意而使其然。
東坡雲:「荷盡已無擎雨蓋」,前二句意本此,著力演繹其「枯」。
下半以回顧為轉、以議論作結,可惜是回到了宋詩說理的窠臼。
作者面對衰敗已盡的枯荷想到了現實:荷在盛極時可是綠蓋滿池塘啊!那時會想到在肅殺的秋天衰敗凋殘的慘境嗎?會相信這個枯敗殆盡的結局嗎?
轉句用「青錢」喻荷葉,就通過阿睹物「錢」把物事扯到人事上來了。人事滄桑、命運盛衰,那些得意忘形、趾高氣揚之輩,會想到將來可能有破敗的一天嗎?
比興得體,諷刺辛辣,有如當頭棒喝!
《蓮花》 宋•杜衍
鑿破蒼苔作小池,芰荷分得綠參差。
曉來一朵煙波上,似畫真妃出浴時。
【注釋】蓮花:一作《詠蓮》;作小池:一作「漲作池」;曉來一作曉開。芰荷:泛指菱、荷。參差:長短高低不一致。真妃:楊貴妃字太真,因謂。
【解讀】以人比物,神、態兼備。
起句寫因,營造環境;蒼苔、小池暗喻幽靜、嬌小。
次句應題,芰荷切「蓮」;綠參差是為「花」的出場先作渲染,進一步營造「眾綠拱花」的環境,至此情景已足,下面該主角登場了。
「曉來」二字有機關,是「轉」的關節。上面是「綠參差」,一點也不關花的事啊!可花要出場,該怎麼辦?那就讓時光偷偷地溜過一個夜晚吧,昨天看到的是一片綠,可今早醒來(曉來)所見到的已是「一朵煙波上」啦!留下了一整夜能讓人馳騁思維的空間。轉得有依據,自然合理。
最後以「人似花、花似人」收結。「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用楊貴妃雪膚花貌、婀娜多姿的嬌軟形象和她出浴時的神態來比喻蓮花,真是柔情綽態、風光無限,起到神形兼備的效果。作者又別出心裁地用「似畫」來把節湊放緩、把時間拉長:美景如畫,可正在「畫(動詞)」啊,在這個畫的過程中可以更仔細地、盡情地欣賞!
《白蓮》 宋•楊億
昨夜三更里,嫦娥墜玉簪。
馮夷不敢受,捧出碧波心。
【注釋】馮夷:傳說中的河神名。
【解讀】整篇用比的手法。用物比物,把白蓮比做嫦娥頭上的玉簪,新穎出奇,之前似未有人道過。
起句寫時間:午夜,是為切「白」營造環境,也為帶出嫦娥(月)提供了條件。試想在夜間看哪一種顏色最清楚?當然是白色。而嫦娥所居的月殿不可能在大白天出現。
次句嫦娥的出現又是玉簪出場的先決條件,天上的人事通過一個「墜」字就回到人間來了,如果沒有這個字,要准確自然地轉到人間的白蓮身上還要費許多周折。
第三句明轉暗連,畫面從天上轉到人間,由鋪敘轉為指事,一「墜」一「捧」就由這句連接。馮夷是河神,管水,蓮生水中,很自然地連上了。「不敢受」才有「芙蓉出水」的可能。
結句「捧出」動感十足,要不,那玉簪可是沉到水底去啦!「碧波心」營造冰清玉潔、孤芳獨立的襯托環境,那晶瑩高潔如嫦娥頭上玉簪般的白蓮盈盈出水的場面,是多麼地美麗動人!
全詩環環緊扣、邏輯嚴謹,頗貼宋詩說理的格調,但演繹手法又突破了「理趣」的樊籬,通篇以形象取勝。雖隻字未題白蓮,但仙子風姿綽約、玉簪聖潔無瑕的出色比喻,精當地凸顯了白蓮的鮮明形象,令人有無限遐思。
《白蓮》 唐•陸龜蒙
素蘤多蒙別艷欺,此花端合在瑤池。
無情有恨何人見,月曉風清欲墮時。
【注釋】素蘤:即白花。蘤,古花字的另一種寫法。端合:真應該。
【解讀】表面看來是寫花,其實是寫人,借白蓮詠懷自況。
「素」,本色,即「白」,起筆便切題;艷色多受人喜愛,暗喻白色受冷淡;用「欺」是增加情感的程度,襯托素花的孤寂,也可理解成白蓮受艷色的嫉妒和排擠。「別艷欺」三字為此篇定下了基調,也為後面第3、4句的轉和結提供了依據。
次句鋪開,為起句作注以補足其意:白蓮既受冷落,本就不應遺落人間,而應該生長在瑤池仙境才符合其清高聖潔的品質和身份。
後半轉為寄情托意,「無情有恨」,轉的明白。白蓮不以艷色取悅於人,這看似無情,但欲墮於月下風前,這其中能無恨嗎?此恨誰知?「月曉風清」恰配得白蓮的冰清玉潔。但篇結是由3、4兩句一起負擔完成的。前後兩半可以說是每兩句各成流水關系,分開即意殘句缺。所以後兩句是亦轉亦結,意貫而成。
整篇有懷才未遇、自傷遲暮之意。隱逸並非本心,飄零出於無奈;潔者自潔,借白蓮以自況,即其本意。
『伍』 哪位能給我說一下唐朝描寫荷花有名的詩歌給我說下
《蓮》
唐·溫庭筠
綠塘搖艷接星津,軋軋蘭橈入白萍。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
《蓮葉》
唐·鄭谷
移舟水濺差差綠,倚檻風搖柄柄香。
多謝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蓋鴛鴦。
《贈荷花》
唐·李商隱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曲池荷》
唐·盧照鄰
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
常恐秋風早,飄零君不知。
《樂府三首》
唐·孟郊
蓮子不可得,荷花生水中。
猶勝道傍柳,無事盪春風。
淥萍與荷葉,同此一水中。
風吹荷葉在,淥萍西復東。
蓮花未開時,苦心終日卷。
春水徒盪漾,荷花未開展。
《淥水曲》
唐·李白
淥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嬌欲語,愁殺盪舟人。
《采蓮曲》
唐·白居易
菱葉縈波荷颭風,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碧玉搔頭落水中。
《北亭》
唐·李群玉
斜雨飛絲織曉空,疏簾半卷野亭風。
荷花開盡秋光晚,零落殘紅綠沼中。
《采蓮曲二首》
唐·王昌齡
吳姬越艷楚王妃,爭弄蓮舟水濕衣。
來時浦口花迎入,采罷江頭月送歸。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采蓮子》
唐·皇甫松
船動湖光灧灧秋,貪看年少信船流。
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
《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唐·李商隱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暮秋獨游曲江》
唐·李商隱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古風 》[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 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 密葉羅青煙。
秀色粉絕世, 馨香誰為傳?
坐看飛霜滿, 凋此紅芳年。
結根未得所, 願托華池邊。
《夏日南亭懷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 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 開軒卧閑敞。
荷風送香氣, 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 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 中宵勞夢想。
《無題·其二》 [唐]李商隱
颯颯東風細雨來, 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 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 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 一寸相思一寸灰。
《獨芙蓉》 唐 王貞白
方塘清曉鏡, 獨照玉容秋。
蠹芰不相采, 斂蘋空自愁。
日斜還顧影, 風起強垂頭。
芳意羨何物, 雙雙鸂鳥游。
『陸』 薊縣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1、毛家峪滑雪場
雪場發展成為天津地區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雪道種類最齊全的滑雪勝地,雪質良好,雪道設計合理。這里是一家集餐飲、住宿、休閑、娛樂、旅遊觀光於一體的四季旅遊度假勝地。雪場內「四面環山,景色優美,風光無限。」生態覆蓋率高達95%以上。冬季滑雪,春季踏青,夏季戲水,秋季採摘,「動靜結合,冷暖兼容。
地址:天津薊縣穿芳峪鎮毛家峪長壽村內
門票:門市價140.0元
開放時間:09:00-17: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交通指南:
▶薊縣到毛家峪滑雪場自駕車路線:
從薊縣出發,沿邦喜公路東行13公里,至跨路鐵橋,左行2公里便到穿芳峪鄉毛家峪滑雪場。
▶天津到薊縣毛家峪滑雪場自駕車路線:
下了津薊高速之後右轉302省道,到了辛庄左轉301省道,過了穿芳峪鄉之後再往前走一點,到一個路口左轉,往前一直開就能看到毛家峪的牌子。
▶平谷順義北京方向到毛家峪滑雪場自駕車路線:
平谷順義北京方向的遊客,從平谷東行經金海湖至薊縣,後沿邦喜公路東行13公里,至跨路鐵橋,左行2公里便到毛家峪度假村。
2、小穿鄉野公園
天津小穿鄉野公園依山傍水,環境優雅,是一個具有濃郁鄉土氣息的小村莊。作為中國美麗鄉村之一,厚厚的鄉情、濃濃的野趣,吸引了眾多遊客。白天可遠眺群山遠景,享受天然氧吧,在富氧環境中小憩,在花芳香草中抒情,在鮮果茗茶中拾趣;夜晚可遠離城市的喧囂,忘記高樓林立的壓抑,躺在藤椅上數星星,在鄉野小屋中恬靜入睡,是休閑的好地方。
地址:天津市薊縣穿芳峪鎮北部
門票:30元/人
開放時間:08:00-24: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交通指南:
自駕:昆侖路—津薊高速—北環路—燕山東大街—津圍北二線—喜邦線—馬平線
公交:乘坐199路,毛家峪站 下車 , 步行 1.4公里
3、紫雲水岸風景區
天津市紫雲水岸香草園風景區,位於翠屏湖的北岸。北負八仙山國家自然保護區,南抱天津市的「大水缸」翠屏湖,西近漁陽古城,東臨清東陵勝地,是自然濕地景觀與西方薰衣草文化相互對接、古民俗與新民風相互融合,集保護、科普、旅遊休閑於一體的自然風景區。景區佔地三千畝。有一溪、三園、六淀、九橋。樂清溪,泉流蜿蜒,臂挽三園;薰草園、荷花園、戲水園,園園勝景,懷抱六淀;柳淀、荷淀、蘆淀、蒲淀、鴨淀、魚淀,澱澱靈性,肩拱九橋;拙橋、巧橋、嬌橋……,橋橋乖巧,妙架於溪。融中西文化之大方,含古今美景之奇異,又居家欣然閑游之驛地。
地址:天津薊縣穿芳峪大巨各庄村北(邦喜公路南側200米)注意喜邦公路指示牌(薊縣喜邦公路檢查站旁)
天津方向:津薊高速薊州站出口-北環路-喜邦線-紫雲水岸(距離薊縣城區約13公里)
遵化方向:喜邦線-檢查站附近南行200米
北京方向:京平高速-津薊高速延長線-津薊高速薊州站出口-北環路-喜邦線-紫雲水岸
門票:套票60元/人
開放時間:08:00-17: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4、車神架風景區
這里是塵封了18億年大自然界的曠世絕境,這里是全國獨一座車神主題文化旅遊名山巍威車神軒轅帝,佑護您出行平安;這里有深藏於秘境幽谷中被譽為「天下奇觀」的神奇龍鳳潭。這里是保存最為完整直觀有「世界瑰寶」之稱的中上遠古界國家地質公園天然畫廊;這里有大自然神工鬼斧造就的一線天、百米瀑涯、龍鳳谷、萬佛崖、護穀神獅等地質奇觀;這里是薊北最大的高山觀景平台登臨其上,群山碧水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這里有始建於北齊年間蜿蜒數公里的千年滄桑古長城。
地址: 天津市薊州區下營鎮政府駐地北3公里處車神架風景區
電話: 022-22711910,022-22711900
門票:70元
開放時間: 8:00-17:00(16:30停止檢票)
5、獨樂寺
獨樂寺是一座享譽中外的千年古剎,也是津門十景之一。獨樂寺俗稱大佛寺,它位於天津薊縣城內西大街,始建於公元636年,公元984年重建。乾隆十八年(1753年)擴建。獨樂寺佔地總面積1.6萬平方米,其中觀音閣是國內最古老的高層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觀音閣內的觀音菩薩像是我國僅存的最大的古代泥塑之一,獨樂寺山門是我國現存最早最尊貴的廡殿頂山門。獨樂寺由山門、觀音閣、韋馱亭、乾隆行宮等建築構成了規模壯觀的古代廟宇建築群。
景點分布:
獨樂寺景區內主要景點有:觀音閣、韋馱亭、報恩院、乾隆行宮、乾隆碑刻、獨樂寺山門、獨樂寺塔、觀音菩薩像等。
山門
獨樂寺山門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廡殿頂山門,山門面闊三間,進深兩間,中間做穿堂,正脊兩端的鴟吻,造型生動古樸為,遼代原物。山門前兩稍間是兩尊遼代彩色泥塑金剛力士像,俗稱「哼」「哈」二將,後兩稍間是清代繪制的「四大天王」彩色壁畫。山門樑柱粗壯,斗拱雄碩,「升起」和「側腳」明顯。據說山門的牌匾乃嚴嵩所題。
觀音閣
主體建築觀音閣是一座三層木結構的樓閣,閣高23米,因為第二層是暗室,且上無檐與第三層分隔,所以在外觀上像是兩層建築。中間腰檐和平坐欄桿環繞,上為單檐歇山項。觀音閣內中央的須彌座上,聳立著一尊高16米的泥塑觀音菩薩站像,菩薩頭部直抵三層的樓頂。因其頭上塑有十個小觀音頭像,故又稱之為「十一面觀音」,菩薩面容豐潤、慈祥,兩肩下垂,軀干微微前傾,儀態端莊,似動非動。觀音塑像兩側各有一尊脅侍菩薩塑像,塑像是遼代的原塑,雖製作於遼代,但其藝術風格類似盛唐時期的作品,是我國現存的最大的泥塑佛像之一。
壁畫
獨樂寺壁畫主要是指山門和觀音閣內的壁畫,山門東西兩側牆壁上繪制有四大天王形象,觀音閣四周牆壁上繪制有佛像、羅漢和供養人等形象。
韋馱亭
韋馱亭韋馱亭位於觀音閣北面,高約5米,寬約4米,是一座明代修建的攢尖頂八角亭,亭內韋馱像高約3米,威猛庄嚴,甲胄鮮明,持降魔桿。韋馱原為古印度婆羅門教天部神,在佛涅盤時,捷疾鬼盜取佛牙一雙,韋馱急追取回,後來便成為佛教中的護衛天神。亭內韋馱像,身著盔甲,表情肅穆,雙手合十,懷抱金剛杵。據說韋馱的不同姿勢對於行腳僧而言有著不同的意義,只要看見寺內的韋馱像雙手合掌,表示寺廟里歡迎,路過和尚盡可大搖大擺進去,白吃白住;要是握杵拄地,表示寺廟不歡迎掛單和尚。
報恩院
報恩院始建於明,清乾隆年間重建,四合院式建築,長約9米,寬5米,為明、清兩代僧人重要的禮佛場所。咸豐八年(公元1859年)仲秋,咸豐皇帝駕臨獨樂寺,應本寺方丈之請,為四合院題寫「報恩院」。「報恩」二字在此有二層含義:自乾隆十八年後,獨樂寺被辟為皇家禁地,該寺方丈皆為御封,報答皇恩,此為一義,二者:佛弟子懷恩四海,「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四重恩,即:佛恩、父母恩、眾生恩、國土恩。
地址:天津市薊州區
門票:37元、聯票50元
交通指南:
旅遊專線:乘旅遊專線11路在古街西口站下車可達,乘531路公交車在獨樂寺站下車可達。
公共汽車:天津河北客運站(建昌道)乘坐前往薊縣方向客車。
火車:天津東站前往薊縣火車
開放時間:
08:00-18:00 (5月1日-10月1日 周一-周日)
08:00-17:00 (10月2日-次年4月30日 周一-周日)
6、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
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由群山懷抱,呈全封閉空間。景區集古洞、幽林、奇峰、秀水為一體,以其優美的森林環境,奇特的自然風光,豐富的人文景觀,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京東獨具特色的森林旅遊區。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有「天然氧吧」之美稱,集幽林、古洞、奇峰、秀水為一體,森林景觀優美,自然風光奇特,人文景觀豐富,地理位置優越,堪稱京東大地上一塊奪目的翡翠。九龍山是天津市唯一的國家森林公園,坐落在天津市薊縣城東穿芳峪境內,總面積2.1萬畝,是「全國生態環境游」五十條專線之一,為生態旅遊的王牌景點。其特有的森林環境使空氣清新,呼吸舒暢,已經成為旅遊、觀光、度假、避暑的理想之地。
地址:天津市薊州區穿芳峪鄉
交通指南:遊客可先到達天津,然後換乘班車即可到達景區
1、自駕車:可沿津圍公路行駛2個小時直達薊縣縣城,再開往各景區;
2、火車:天津市內有直達薊縣的火車,交通便捷;
3、汽車:在天津河北客運站乘車(早6點起,每10分鍾一次)直達薊縣縣城,轉乘旅遊計程車到達各景區。
門票:40元/人;開車進山5元/輛
半價:學生(大、中專、中、小學生)持在校學生證,老年人(60-70歲)持老年證。
免票:兒童1.2米以下(含),老年人(70歲以上)持老年證,殘疾人,現役軍人、烈屬持證免票。
百鳥園:10元/人
開放時間:08:00-18:00
7、黃崖關長城
黃崖關長城是「津門十景」之一,位於天津市薊縣北30公里的崇山峻嶺之中。黃崖關城是明代薊鎮長城的重要關隘,也是薊縣境內唯一的一座關城。關城東側山崖素有「晚照黃崖」之稱。黃崖關長城,東達河北省遵化縣的馬蘭關,西接北京平谷的將軍關,全長42公里,是中國古長城的一部分,有樓台66座。自1984年9月至1987年9月軍民協力共計修復邊牆3025米,敵台20座,為中國修復長城工程中最長的一處。
地址:天津市薊州區
交通指南:
火車:天津-薊縣(天津東站早發車7:30分至薊縣火車站8元/人)。
汽車:天津河北客運站-天津薊縣客運站,16元/人;薊縣到黃崖關長城可轉乘小麵包車(5元/人,包車50元/次)。
開放時間:08:00-17: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門票:
成人票:65人民幣、觀光車單程30人民幣、全程50人民幣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半票:60周歲以上老人、全日制大中小學生憑有效證件
免票:1.2米以下兒童、現役軍人、70周歲以上老人、殘疾人憑相關證件
8、梨木台風景區
梨木台風景區是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4A級旅遊景區,隸屬於天津梨木台旅遊有限公司。景區內峰巒疊翠,主要山峰80多座,主峰梨木台山,海拔997米。這里峰林峽谷雄險,茫茫林海秀幽,潭瀑溪水長流,藤蘿攀援纏繞,被專家學者稱為「天津的神農架」、「北方的熱帶雨林」。這里有距今約26-35億年前形成的太古界岩石,自然形成了千層岩畫嶺、登天縫、五指山、萬卷天書等地質奇觀。這里還保存著1400多年前修建的北齊長城,蜿蜒曲折,蔚為壯觀。走進梨木台,靈動的溪水,婆娑的綠樹,清新的空氣,雄奇的岩畫,一切都讓人遐想。
地址:天津市薊州區下營鎮
乘車路線:
天津通莎客運站乘坐199路終點下即可
天津河北客運站乘坐班車到薊縣縣城,然後乘坐薊縣到小港班車(發車時間為每天7:50、9:00、10:10、11:30、13:50、15:00、16:15、17:00、18:00,單程約8元)若到景區人比較多可以請司機送到梨木台景區(可能每人會加收2-3元車費),也可以從小港鄉乘坐小車前往,10元以內即到。
自駕路線:津薊高速 → 北環路 → 喜邦線 → 馬營路
開放時間:08:00-16:30(每年11月-次年3月封山,景區不開放) 門票:70元
9、九山頂自然風景區
九山頂自然風景區與黃崖關長城、八仙山、清東陵連成一片,是天津的最高峰,又是國家自然保護區中上元古界標准地層最有代表性的山體。景區以雄、秀、險、幽為特色,而綠山、綠樹、綠水等編織成一個綠色世界,令遊客心胸開闊、心曠神怡,是回歸大自然的理想之地。
地址:天津市薊州區下營鎮
交通指南:
乘車路線:
1.天津方向的遊客:可從建昌道的河北客運站乘天津至薊縣的汽車(15分鍾一班)到薊縣,也可在天津站乘7142次開往薊縣的列車(每天上午7:39開車)和旅遊旺季的專列到達薊縣站,後按接站標志電話聯系景區,乘專車到九山頂。
2.北京方向的遊客:可在北京地鐵「四惠站」出口處乘坐北京開往薊縣的汽車(15分鍾一班)到薊縣,後按接站標志電話聯系景區,乘專車到九山頂。
自駕路線:
1.天津方向的遊客:先行車至薊縣,後沿津圍公路北行24公里路口(里程碑138.8公里處有九山頂景區路牌)右行3公里,再左行7公里按路標指示即到。
2.北京方向的遊客:先行車至平谷區,後沿金海湖路標東行至王莊橋(丁字路口)左行6公里到下營路口右行3公里後再左行7公里按路標指示即到。休閑、度假、觀光、農家樂、登山、山嶽、森林、自然保護區
門票:55元、門票+玻璃棧道105元、觀光車往返40元
開放時間:8:00-16:30,16:00停止入園
10、八仙山
天津八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譽為中國北方的「西雙版納」,且享有「津門第一山」之美譽,是國家地質公園——峰林峽谷景區最典型的代表景區。這里不僅森林生態環境優越,各種森林發育良好,長勢繁茂,而且還生長有多種藤本植物,特別是獨特的天然落葉闊葉林生態系統,不僅在華北地區,即使在世界同緯度地區都是罕見的相傳鐵拐李等八位散仙遨遊東海經過此地都被吸引,可見八仙山的風景非同一般。
地址:天津市薊州區下營鎮
交通:
公交:675、681、27、1路路過河北客運站,在工程學校下,往前走大約50米即到,那裡是專門往薊縣方向發車的,八分鍾一趟車,到了薊縣再打個車去八仙山。
自駕:自駕車可沿邦喜公路東行至馬伸橋,再沿馬營路往西即達;或走津圍公路向北由下營鎮往東沿馬營路經小港鄉向北即達。
開放時間:
每年4月中下旬—11月初:08:00-17:00
每年11月上旬左右保護區進入森林防火期,景區封山謝客,次年4月左右重新對外開放,具體請查看景區公告。
門票價格:45元/人
11、盤山
盤山風景名勝區歷史上以「京東第一山」馳名中外,被列為中國十五大名勝之一。盤山古名無終、徐無、四正、盤龍,相傳東漢末年,無終名士田疇不受獻帝封賞、隱居於此,因此人稱田盤山,簡稱盤山。風景區位於天津市薊縣城西北,景區面積106平方公里,是自然山水與名勝古跡並著,佛家寺院與後家軒林共稱的旅遊勝地。歷史上眾多帝王將相,文人墨客競游於此,清乾隆皇帝先後巡幸盤山32次,留下了歌詠盤山的詩作1366首,並發出了「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的感嘆。
地址:天津市薊州區西北15公里處
交通:
火車:天津至薊縣
汽車:天津市河北客運站乘車直達薊縣縣城,轉乘旅遊計程車到達盤山景區
開放時間:8:30-19:00
門票價格:成人門票130元/人,學生門票65元/人
景區索道價格:
盤山索道(一期):往返乘座票110元/人(含60元門票),上乘票80元/人(含60元門票),下乘票30元/人
雲松索道(二期):往返乘座票100元/人,成人乘座票50元/人,兒童乘座票30元/人
『柒』 誰能給我說唐朝描寫荷花有名的詩詞給我說下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
(全詩: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王維《山居秋暝》
(全詩: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王昌齡《采蓮曲》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垂淚。——白居易《長恨歌》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李商隱《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全詩: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
『捌』 荷花 詩詞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采蓮曲》
[唐] 白居易
菱葉縈波荷颭風,
荷花深處小船通。
逢郎欲語低頭笑,
碧玉搔頭落水中。
《采蓮子》
[唐] 皇甫松
船動湖光灧灧秋,
貪看年少信船流。
無端隔水拋蓮子,
遙被人知半日羞。
《采蓮子》
[唐] 皇甫松
菡萏香連十頃陂,
小姑貪戲采蓮遲。
晚來弄水船頭濕,
更脫紅裙裹鴨兒。
《攤破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
[唐] 李璟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
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回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
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干。
收起
《採桑子·荷花開後西湖好》
[宋] 歐陽修
荷花開後西湖好
載酒來時
不用旌旗
前後紅幢綠蓋隨
畫船撐入花深處
香泛金卮
煙雨微微
一片笙歌醉里歸
《蝶戀花·笑艷秋蓮生綠浦》
[宋] 晏幾道
笑艷秋蓮生綠浦。紅臉青腰,舊識凌波女。照影弄妝嬌欲語。西風豈是繁花主。
可恨良辰天不與。才過斜陽,又是黃昏雨。朝落暮開空自許。竟無人解知心苦。
『玖』 關於蓮花的唐代古詩
唐 唐彥謙 黃子陂 荷花
十頃狂風撼麴塵,緣堤照水露紅新。
世間花氣皆愁絕,恰是版蓮香更惱人權。
唐 劉商 詠雙開蓮花
菡萏新花曉並開,濃妝美笑面相隈。
西方采畫迦陵鳥,早晚雙飛池上來。
唐 王貞白 獨芙蓉
方塘清曉鏡,獨照玉容秋。
蠹芰不相采,斂蘋空自愁。
日斜還顧影,風起強垂頭。
芳意羨何物,雙雙鸂鳥游。
唐 薛昭蘊 浣溪沙
傾國傾城恨有餘,幾多紅淚泣姑蘇,
倚風凝睇雪肌膚。
吳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宮殿半平蕪,
藕花菱蔓滿重湖。
唐 崔櫓 殘蓮花
倚風無力減香時,涵露如啼卧翠池。
金谷樓前馬嵬下,世間殊色一般悲。
唐 崔櫓 七律 蓮花
影敧晴浪勢敧煙,恨態緘言日抵年。
輕霧曉和香積飯,片紅時墮化人船。
人間有筆應難畫,雨後無塵更好憐。
何限斷腸名不得,倚風嬌情醉腰偏。
唐 崔櫓 七律 惜蓮花
半塘前日染來紅,瘦盡金方昨日風。
留樣最嗟無巧筆,護香誰為惜熏籠。
緣停翠棹沉吟看,忍使良被積漸空。
魂斷舊溪憔悴態,冷煙殘粉楚台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