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湯池
『壹』 華清池有什麼玩的
華清池一上午就玩夠了,
沒什麼好玩的
進入華清池正門以後,就可以看到驪山,這座山高峻蒼翠,滿眼是醉人的綠,高峻的山配著華清池裡柔媚的水,如此得相得益彰。
『貳』 華清池中各個池的名字
華清池,亦名華清宮,南依驪山,北臨渭水,是以溫泉湯池著稱的中國古代離宮。設有「星辰湯」(唐太宗沐浴的地方)、「蓮花湯」(又名「九龍湯」,玄宗皇帝沐浴的地方)、「海棠湯」(俗稱「貴妃池」)、「太子湯」(專供太子沐浴的湯池)、「尚食湯」(專供尚食局官員沐浴的湯池)等五處皇家湯池遺址。
希望能夠幫到您!
『叄』 華清池的歷史文化
這里作為古代帝王的離宮和游覽地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周、秦、漢、隋、唐等歷代帝王都在這里修建過行宮別苑,以資游幸。冬天利用溫泉水在牆內循環製成暖氣,每當雪花飄舞時,到了這里便落雪為霜,故名飛霜殿。相傳西周的周幽王曾在這里修建離宮。秦、漢、隋各代先後重加修建,到了唐代又數次增建。名曰湯泉宮,後改名溫泉宮。到了唐玄宗時又大興土木,治湯井為池,環山列宮殿,此時才稱華清宮。因宮在溫泉上面,所以也稱華清池。唐代華清池是帝王妃嬪游宴的行宮,每年十月到此,第二年春天才返回。唐天寶六年(747)擴建後,唐朝第七個皇帝唐玄宗每年攜帶楊貴妃到此過冬沐浴,在此賞景。據記載,唐玄宗從開元二年(714年)到天寶十四年(755年)的41年時間里,先後來此達36次之多。飛霜殿原是唐玄宗(685一762)和楊貴妃的寢殿。白居易《長恨歌》就寫道:「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據歷史記載,這里的溫泉大約發現在3000年前的西周時代。漢代曾在這里建造帝王貴族的行宮別墅。唐代建有富麗堂皇的「華清宮」。「華清池」由此得名。經歷代戰爭,原來的建築都已毀塌。都是按照歷史記載的布局於1959年重建的。
今天的華清池,名山勝水更顯奇葩,自然景區一分為三,東部為沐浴場所,設有尚食湯,少陽湯,長湯,沖浪浴等高檔保健沐浴場所,西部為園林游覽區,主體建築飛霜殿殿宇軒昂,宜春殿左右相稱。園林南部為文物保護區,千古流芳的驪山溫泉就在於此。
華清池大門上方有郭沫若書寫的「華清池」匾額。進了大門就見兩株高大的雪松昂然挺立,兩座宮殿式建築的浴池左右對稱,往後是新浴池,由新浴池往右行,穿過龍牆便是九龍湖,湖面平如明鏡,亭台倒影, 垂柳拂岸,湖東岸是宜春殿,北岸是飛霜殿為主體建築,沉香殿和宜春 殿東西相對,西岸是九曲迴廊。由北向南過龍石舫,再經晨旭亭、九龍橋、晚霞亭,便到了仿唐「貴妃池」建築群。
「蓮花湯」是玄宗皇帝沐浴的地方,佔地400㎡,是一個可浴可泳的兩用湯池,充分顯示了至高無上、唯我獨尊的皇權威嚴。池底一對約30cm的進水口曾裝有雙蓮花噴頭同時向外噴水,並蒂石蓮花象徵著玄宗、貴妃的愛情。 「海棠湯」,俗稱「貴妃池」,始建於公元747年,湯池的平面造型頗似一朵盛開的海棠花,因此而得名,專供楊貴妃沐浴。白居易《長恨歌》中「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的楊貴妃在這花朵一樣的浴池中沐浴了近十個春秋。「星辰湯」修建於公元644年,是專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湯池,池壁造型是南峭北柔,初步推測是工匠模擬自然界山川河流的造型修建的。傳說原址上面及四周無遮物,沐浴可見天上星辰,故名。在星辰湯後面還有溫泉古源。
「太子湯」是專供太子沐浴的湯池。「尚食湯」是專供尚食局官員沐浴的湯池。
出了貴妃池向前行便進望湖樓,先見荷花池然後經飛霞閣,傳說此閣是貴妃浴後觀景及晾發之處。九龍湯是唐玄宗洗浴的池名,貴妃池是楊貴妃沐浴的地方。為了適應旅遊形勢的發展,華清池內又新添了中外書法碑林、梨園及其它藝術展館。構成了集旅遊、文物、園林、沐浴、娛樂、餐飲、為一體的綜合性文物游覽場所。堪稱北方皇家園林之典範。
隨著考古發掘,在唐華清宮保護范圍內發現了唐梨園遺址,清理出「蓮花湯」(御湯)、「海棠湯」(貴妃池)等五處皇家湯池遺址及大量建築材料。同時在唐、漢文化層下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夾砂泥質陶片,為研究華清池的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依據。
『肆』 《華清池裡的五個湯池》的講解是什麼
華清池五個湯池是星辰湯、蓮花湯、海棠湯、尚食湯、太子湯。
星辰湯因設計結合天空形象和二十四氣節,形狀和天上北斗七星相似,由唐太宗於公元644年令閻立德改造以前的湯池,並賜名「御湯」。
蓮花湯宮殿建築面積有400多平方米,分為內殿和外殿,是專門供唐玄宗李隆基沐浴之用,也是五個湯池中最有氣勢和最有代表性的湯池。
海棠湯位置在九龍湯的西邊,兩個地方緊挨著,這個湯池小巧玲瓏,設計獨特,造型近似橢圓,因平面像盛開的海棠花一樣。
太子湯,太子們專供沐浴的地方。史料記載曾經有十位太子曾在此處沐浴過,其中只有四人享受了帝王之位,其餘六人成了帝王家斗爭的犧牲品。
尚食湯是皇帝賞賜給等級較高的隨行內仕官員的沐浴場所,這個湯池裡有很多小孔,據說腳在溫泉水池中浸泡時間長的話,腳會發麻。
華清池介紹:
華清宮樓殿湯池,遂漸次破壞,自宋以至明清,其原有建築已盪然無存。記其遺跡,乃以彰我民族之文化,並以此為借鑒,建立一個新時代的風景旅遊區,供廣大人民群眾游覽。唐代華清宮充分利用了有利地形,使其成為一座結構嚴謹、富麗堂皇的龐大宮殿建築群。
主要殿舍以溫泉為中心,構成華清宮的核心。然後向山上和山下展開,利用地形特點,布設不同類型和用途的樓閣亭榭,同時還有青松翠柏、荔枝園、芙蓉園、梨園、椒園、東花園等分布其間,把整個華清宮妝扮得格外妖嬈。
『伍』 華清池景色介紹
華清池(Huaqing Hot Spring)
位於西安東約30公里的臨潼驪山腳 1974年3月,陝西臨潼縣宴寨鄉西揚村的村民在秦始皇陵東1.5公里處打井時,意外地發現了許多碎陶人,後經考古工作者探測,這是一個長方形的秦代兵馬俑坑。1976年通過鑽探,在此坑的北側20和25米處分別又發現了兩處兵馬俑坑。按照它們發現的時間把它們分別定名為一、二、三號坑,三個坑的總面積為22,780平方米,坑內置放與真人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馬共約7400餘件。秦始皇兵馬俑是我國規模最大的俑群,也是舉世罕見的藝術珍寶,1987年就與秦始皇陵一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跡」。
下北麓,是中國著名的溫泉勝地,溫泉水與日月同流不盈,不虛。每天都有很多遊人在這里洗溫泉澡。據歷史記載,這里的溫泉大約發現在3000年前的西周時代。漢代曾在這里建造帝王貴族的行宮別墅。唐代建有富麗堂皇的「華清宮」。「華清池」由此得名。經歷代戰爭,原來的建築都已毀塌。現在的建築都是按照歷史記載的布局於1959年重建的。自古以來,華清池為游覽勝地。華清池溫泉共有4處泉源,在一石券洞內,現有的圓形水池,半徑約1米,水清見底,蒸汽徐升,腳下暗道潺潺有聲,溫泉出水量每小時達112噸,水無色透明,水溫常年穩定在43度左右。四處水源眼中的一處發現於西周公元前十一世紀——前771年時代,其中三處是解放後開發的。總流量每小時為100多噸,水溫43℃。水內含多種礦物質和有機物質,有石灰、碳酸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氧化鈉、硫磺、硫酸鈉等多種礦物質。溫泉水不僅適於洗澡淋浴,同時對關節炎、皮膚病等都有一定的療效。浴池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一次可容納近400人洗浴。
這里作為古代帝王的離宮和游覽地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周,秦,漢,隋,唐等歷代帝王都在這里修建過行宮別苑,以資游幸。冬天溫泉噴水,在寒冷的空氣中,水汽凝成無數個美麗的霜蝶,故名飛霜殿。相傳西周的周幽王曾在這里建離官。秦、漢、隋各代先後重加修建,到了唐代又數次增建。名曰湯泉宮,後改名溫泉宮。到了唐玄宗時又大興土木,治湯井為池,環山列宮殿,此時才稱華清宮。因宮在溫泉上面,所以也稱華清池。唐代華清池是帝王妃嬪游宴的行宮,每年十月到此,年終返回。唐天寶六年(747)擴建後,唐朝第七個皇帝玄宗每年攜帶楊貴妃到此過冬沐浴在此賞景。據記載,唐玄宗從開元二年(714年)到天寶十四年(755年)的41年時間里,先後來此達36次之多。飛霜殿原是唐玄宗(685一762)和楊貴妃的卧室。白居易《長恨歌》就寫道:「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華清池大門上方有郭沫若書寫的「華清池」匾額。進了大門就見兩株高大的雪松昂然挺立,兩座宮殿式建築的浴池左右對稱,往後是新浴池,由新浴池往右行,穿過龍牆便是九龍湖,湖面平如明鏡,亭台倒影, 垂柳拂岸,湖東岸是宜春殿,北岸是飛霜殿為主體建築,沉香殿和宜春 殿東西相對,西岸是九曲迴廊。由北向南過龍石舫,再經晨旭亭、九龍橋、晚霞亭,便到了仿唐「貴妃池」建築群。「蓮花湯」池形如石蓮花,供皇帝沐浴;「海棠湯」池形如海棠,供貴妃享用;「尚食湯」是供大臣們沐浴之處;「星辰湯」傳說原址上面及四周無遮物,沐浴可見天上星辰,故名。在星辰湯後面還有溫泉古源。出了貴妃池向前行便進望湖樓,先見荷花池然後經飛霞閣,傳說此閣是貴妃浴後觀景及涼發之處。 現在的九龍湯是唐玄宗洗浴的池名, 貴妃池是楊貴妃沐浴的地方。接著來到五間亭,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變」也發生在這里。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發生時蔣介石曾在此居住過。後面驪山的半腰間虎斑石處還有一座「兵諫亭」,高4米,寬2.5米,水泥鋼筋結構,兵諫亭匾額是用貴重的藍田玉製成。走出望湖樓,向右可沿著一條磚砌的台階上行,直登蒼翠蔥綠、美如錦綉的驪山游覽。經近年來考古發掘,在唐華清宮保護范圍內發現了唐梨園遺址,清理出「蓮花湯」(御湯)、「海棠湯」(貴妃池)等五處皇家湯池遺址及大量建築材料。同時在唐、漢文化層下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夾砂泥質陶片,為研究華清池的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依據。
1936年12月12日,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就發生在這里,這次事件直接引起了第二次國共合作,是中國抗戰史上重要的轉折點。「西安事變」的遺址在華清池風景區,內有五間廳和兵諫亭等。
驪山溫泉、千古涌流,不贏不虛,水溫恆至43度,內含多種礦物質,宜於沐浴療疾。華清池現有各類浴池一百多間,可供數百人同時沐浴。
今天的華清池,名山勝水更顯奇葩,自然景區一分為三,:東部為沐浴場所,設有尚食湯,少陽湯,長湯,沖浪浴等高檔保健沐浴場所,西部為園林游覽區,主體建築飛霜殿殿宇軒昂,宜春殿左右相稱。園林南部為文物保護區,千古流芳的驪山溫泉就在於此。
近年來,為了適應旅遊形勢的發展,華清池內又新添了中外書法碑林、梨園及其它藝術展館。構成了集旅遊、文物、園林、沐浴、娛樂、餐飲、為一體的綜合性文物游覽場所。堪稱北方皇家園林之典範。2007年5月8日,西安市華清池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華清池,中國著名皇家溫泉園林,南依驪山,北臨渭水,西距古都西安30公里,是一處具有三千年皇家園林史,六千年溫泉沐浴史的游覽勝地,現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4A級旅遊景區。
華清池風光秀美,景色迷人,這里有旖旎雋秀的園林風光、千古流芳的天然溫泉、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行轅舊址,以及保存完好的唐御湯遺址。九龍湖、環園、五間廳、御湯遺址博物館都是遊人不可錯過的景觀。
華清池耗資1.8億元規劃建成「芙蓉園」唐文化景觀園林區,整個建築依據唐建築風格,突出盛唐宮苑園林的歷史風貌,依山造園、錯落有致、再現了秀麗多姿、雍容華貴的大唐風韻。
唐代美人楊貴妃和唐明皇的愛情羅曼史就發生在唐華清宮中。盛唐時期,唐明皇召楊玉環入宮,至愛至寵。安祿山叛亂後,楊玉環在馬嵬坡被眾將士逼迫而死。從此,唐明皇肝腸寸斷。後得以魂魄升天與愛妃在月宮相會。二人淚眼相見,互訴思念之情,並誓言「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佐證了這段千古絕唱。
附上華清池介紹的導游詞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了華清池的大門。進入門內,只見湖中央有一尊雕塑。不用問,這就是此處的主人公楊貴妃了。此時此刻,她脫下外裝,半披俗紗,足踩暖滑的驪山溫泉水,正准備沐浴呢!這座雕塑高3.3米,重5噸,是1991年9月,華清池向西安臨控首屆石榴節獻禮的項目,可以說她和《楊玉環奉詔溫泉宮》壁畫一樣,在突出華清宮文化內涵上起到了特定作用,成為大家觀賞留影的熱點。
說起楊貴妃,還有一段著名的故事呢!楊貴妃名叫楊玉環,出生在陝西華陰,後隨父入川。父親死後,她又到了河南,受到了都市陶冶,學會了優雅的言語舉止,17歲便長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公元735年,她被唐玄宗冊封為他的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5年後,由於唐玄宗的愛妃武惠妃病逝,後宮三千粉黛無一人今唐玄宗中意,他便下令在溫泉宮召見楊玉環,這樣便拉開了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愛情羅曼史的序幕。公元745年,楊玉環被冊封為貴妃,從此,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寵愛成為千古絕唱,甚至於兩人終日廝守,置其他嬪妃於不顧。冊封第二年,擴建溫泉宮時,唐玄宗專為楊貴妃建築了海棠宮。楊貴妃36歲生日時,唐玄宗為她舉行了盛大的宴會進行祝壽,僅樂工就有120名,滿朝文武百官都呼娘娘千歲萬福。大家還記得白居易的《長恨歌》,真可謂「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直到安史之亂,唐玄宗偕楊貴妃逃至馬嵬坡前,將士相逼,玄宗不得不賜死楊貴妃,其時楊貴妃才38歲。據史載,天寶年間,也就是公元742年至756年的14年間,唐玄宗偕楊貴妃駕臨華清宮達43次之多,可見華清池的出名和唐玄宗、楊貴妃的「長恨歌」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我們現在游覽的正是馳名中外的華清宮。這里是它的正門,名叫津陽門,俗稱東門。大家可以看到,這個門是一字排開的五間仿唐建築,房檐下懸掛的是「華清池」金字匾額,是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所寫。作為皇室別宮的唐華清宮,是和驪山秀嶺合為一體的,其規模遠比眼前的華清池要大得多。眼前的華清池是1959年國慶10周年前夕,以唐華清宮為藍本並根據華清池所處地域的具體條件設計修建的,但它只相當於唐華清宮的核心部分,佔地85560平方米,是唐華清宮的十分之一。郭沫若在游華清池詩中寫道:「華清池水色青蒼,此目規模越盛唐。」指的就是這新建的核心部分。
那麼遊客們會問:唐華清宮的范圍究竟有多大?唐華清宮背靠驪山,面向渭水,倚驪峰山勢構築,規模宏大,建築壯麗,樓台館殿,遍布驪山上下。正如白居易詩中所說:「高高驪山上有宮,朱樓紫殿三四重。」它的范圍南至驪山西鄉嶺第一峰,北到老縣城的北十字,東至石瓮谷,西到鐵路療養院西側的牡丹溝。唐華清宮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構築成一個龐大的宮殿建築群,主要殿舍以溫泉為中心,構成華清宮的核心,然後向山上山下展開,布設了各類不同的樓閣亭謝,栽植青松翠柏,嬌燒萬分,似人間天堂。可惜的是唐華清宮隨安史之亂漸遭破壞,自宋至明清,原有建築已盪然無存,只留下眼前一些遺址了。
【九龍宮—飛霜殿】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九龍宮景區,這里屬華清池西區。走進後大家便看到面積為530平方米的九龍湖。許多遊客一定想問:此處湖、宮為何都以九龍為名?
其實原因十分簡單。此湖分成上下兩個湖,中間有長堤東西橫貫。堤上東為晨旭亭,西為晚霞亭,相互對應,與上湖南岸的一亭謝相映成趣。謝下伸一大龍頭,龍日泉水淙淙,長年不絕,所以取名龍吟樹。堤壁間已有八龍吐水,與大龍頭合為九龍之數,因而以九龍命名。
既然唐玄宗和楊貴妃視華清宮為第二帝宮,那麼他們一定在這里建有演繹人間最浪漫的愛情的宮殿。亭亭玉立在湖岸四周的那一片飛檐翹角、紅牆綠瓦的唐式建築就是他們的愛巢寢殿——飛霜殿。唐玄宗每年十月至年底,都偕楊貴妃沐浴華清池,他們就住在這座充滿神秘色彩的飛霜殿中。
這里紅柱挺立,迴廊環繞,雕梁畫棟,富麗堂皇,東西兩殿即「沉香」、「宜春」,主次井然,錯落有致,加上門前石龍盤階,石獅和石牛相襯,再配以龍風大缸及花木點綴,更顯皇家氣派。
【海棠湯—蓮花湯—星辰湯—尚食場—太子湯】
華清官分為西區和南區。各位遊客,我們現在進入的是南區,即文物區。大家請看,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座仿唐建築便是1990年建成開放的御湯遺址博物館。裡面保存著5座從地下挖掘出來的大小不一的古浴池。
首先呈現在大家眼前的是1000多年前遺留下來的一座無與倫比的浴池。它可不是普普通通的浴池,而是唐玄宗送給楊貴妃的一件珍貴禮物。浴池被設計成一朵正在慢慢盛開的海棠,那6片綻放的花瓣輕輕地擁美人於一池,池中是柔滑馨香的溫泉水,這是何等高雅、何等藝術的愛情點子,且來自六十幾歲的唐玄宗!無論稱海棠池也好,或叫貴妃池也好,我們都可以想像出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由此可見,唐玄宗用心之誠、愛情之真,在當時來講可不容易啊!
我們再來看浴池的用料。浴池東西長3.6米,南北寬2.9米,池壁由青石拼砌而成。這種青石磨時稱墨石,其最大優點是美觀,還有防滑作用。浴池分上下兩層,是台式結構。上層可扶可坐,共由18組券石組成。整個浴池既體現了對稱、協調、平衡的傳統美學思想,又符合人體生理特點。
浴池的整個結構可謂用。心良苦,設計精到。你們看池中間有個進水口,出土時有個漢白玉雕刻的蓮花底座。底座上邊接有蓮花噴頭,下邊接通陶水管,與泉水總源相通。水從蓮花噴頭噴出,飛珠走玉,水霧漫起。可以想像當唐玄宗和楊貴妃共洗鴛鴦浴時,不就是白居易《長恨歌》里的「待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哪番動人情景嗎?但真正證明這是唐玄宗贈送的愛情禮物的是池中間的一塊條石。這條石是貴妃沐浴時所用,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面刻著一個「楊」字。
各位遊客,你們現在看到的是另一個充滿神秘的古浴池。從形狀上看,想必大家已經猜出它叫什麼了。如果說前面海棠池是因形似而得名的話,那麼眼前這座池被稱作「蓮花」便也合情合理了。仔細觀察,這湯池是不是活像一朵淡雅光比的蓮花?此池古來又被稱作御湯和九龍殿,無論前者或後者都與這個湯池供皇帝沐浴有關:御就是皇帝,九龍也是指皇帝。
如果說蓮花池和海棠池有什麼區別的話,那就是後者比前者大兩倍以上。蓮花池東西長10.6米,南北寬6米。除此之外大家發現沒有,蓮花池有兩個進水孔,並安有雙蓮花座,比貴妃池多一個。還有一個不同的是池岸周圍有雙排石礎,這些雙孔、雙座、雙排應該是有並蒂蓮的寓意,正應了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誓言。
星辰湯是供唐太宗李世民和之後幾個皇帝沐浴的湯池,比貴妃池要早100多年。星辰湯離水源最近,水質最好,水流量最大,而且沒有管道,水直接涌進湯池。在西南角有座小殿宇名叫尚食湯,是供皇帝近臣及為嬪妃服務的尚食局官員沐浴用的池子,面積約30平方米,南北有對稱的兩個台階。這個池子在民國時期,馮玉祥將軍還曾維修過,供老百姓使用,是使用時間最久的一個池子。在南北兩排殿宇的空曠處,夾有一個石欄圍成的浴池遺址,是用青石鋪砌的長方形噴池,規格雖小,但結構精雅,是專供太子沐浴的場所。
【晾發台】
各位遊客,參觀完5座珍貴的古湯池後,請大家跟我走出御湯遺址博物館。先得介紹一下,我們所處的是華清池的東區一南北部,叫作環園,為解放前的華清池,包括御湯遺址博物館。我們站在小樓上可以瞧見九龍湖,無論是龍吟榭,還是八龍吐水,都盡攬眼底。
在穿過門洞還未到五門廳之前,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個庭院式建築,依山勢而建,林木茂盛,亭台樓閣高低錯落,給人以精巧、典雅、玲球的感覺。此時,你們大概注意到了西邊有座主建築,被滿塘荷花簇擁著,像誰也離不開誰,誰也不能沒有誰。於是有人給花中之樓取了個雅名,叫作荷花閣。
一座荷花閣自然顯示不出古代刻意追求的平衡或對稱美,於是設計者又在它的西邊建起一座方形的飛霞閣。顧名思義,只要你來得正當時,譬如說旭日東升或夕陽西下之際,便能看到閣周圍一派飛霞流彩的景色。其實它還有個真名稱晾發台,因為建閣的實際目的是給一代美人貴妃娘娘沐浴後晾發。
大家或許要問,為什麼楊貴妃要跑到這么遠的地方來晾發呢?其實不遠,因為在御湯遺址博物館建成之前,晾發台的下邊就是原先設置的貴妃池,池形也像海棠花一樣。
【驪山溫泉的成因—天下第一溫泉】
各位遊客,你們進景區後,一定急著想提一個問題:這驪山溫泉既然如此出名,那麼其果水從何而來呢?
大家跟我來。這里已是華清池著名五湯之一星辰湯的南面。我們先看到的是一塊碑石,上面寫著「驪山溫泉」4個字,其旁用木欄擋著一個洞,這里就是驪山溫泉的源頭了。也就是說無論是唐玄宗和楊貴妃沐浴,還是千百年來人們一直享用的溫泉就來源於此。大家走近看,這洞像個潛井,裡面洞洞冒著水花,井面騰著熱氣。如果在9.10月間,溫泉水便會從潛井裡溢流出來。
找到了源頭,大家也想知道驪山溫泉的成因吧?地質學家是這樣向人們解釋的:天上雨下到地面,雨水沿構造破碎帶滲入地下,在不同深度的不透水岩層中儲存起來,由地熱增溫效應,形成熱水,再向上運動,由斷裂通道湧出地面,於是形成了溫泉。
中國有許多溫泉,尤其近年隨旅遊業的發展,溫泉景區開發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受人歡迎。如浙江寧海、武義,吉林的長白山,雲南的騰沖等等,但華清溫泉至今被稱為天下第一溫泉。其水質優良,頗具醫療功效。華清溫泉水溫為42.5度至43度,總流量每小時113.65立方米,極適宜沐浴,一旦完浴後可謂「冬走十里不涼,夏走十里不熱」。有興趣的遊客可以到陳列室內去看《第一溫泉》的詩碑。上面寫道:「洗心千古快重遊,月白水香誰與傳。洗盡人間無垢體,不得清冷混常流。」詩人無非是在向大家證明一個論斷,那就是華清溫泉冠以「天下第一」四字當之無愧,完全可以列為全國二百六十泉之首。
【五間廳】
好了,遊客們,現在我們步上了荷花池南邊的高台。大家已經看到了一字排開的8問清代建築的廳房。再分一下,東邊有3間,叫桐蔭軒,也叫三門廳。而西邊那5間就是蔣介石當年住的五間廳。著名的西安事變就發生在這小小的五間廳中。
這五間廳可謂來歷不淺。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慈禧西逃時就住過這里;1934年修葺後,這里又成國民黨高官游覽休想的場所;1936年10月、12月蔣介石兩次到陝西來,都以華清池為「行轅」,就住在五門廳。他在這里策劃高級軍事會議,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因而引起張學良、楊虎城的強烈不滿,導致了門月12日凌晨6時的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今天,當遊客們來到這里,自然會重溫60多年前的一幕。你們看,這一號廳房為蔣介石的侍從室,二號廳房是蔣介石的卧室,三號廳房是他的辦公室,四號廳房為會議室,五號廳房是蔣的秘書辦公室。東邊的三門廳是蔣介石貼身侍衛蔣孝先等人的住宿地和無線電通訊班所在地。各門辦公室使用的桌子、椅子、床、沙發、茶具、火爐、地毯、電話等均按原貌復制擺放。遊客們仍然能看到當年激戰時在玻璃上留下的子彈孔和蔣介石從這里翻窗逃出後躲到儷山上的痕跡。
『陸』 唐玄宗池介紹
唐時位於興慶宮中部偏北。唐景龍年間,這里為九王子府第,唐玄宗李隆基幼年居於此。當時地下水湧出成湖數畝,得名景龍池。李隆基作太子後,利用這件事說他的住所有龍氣。登基後在此建立興慶宮,景龍池既宮中[1]龍池,亦稱九龍池。這地名可反映出唐時因引數條河流入長安,地下水位抬升的情況。
貴妃池,是海棠湯的俗稱,因供楊貴妃沐浴而得此雅稱。池內平面呈一朵盛開的海棠花,是唐明皇作為愛情的禮物賜給楊貴妃的。湯池是上下兩層台式結構的,池中有專供楊貴妃沐浴用的長條石,上刻有「楊」字。池中間還有一進水口,出土時有一漢白玉雕刻的底座,底座上接蓮花噴頭,下接陶水管與總水源相通,溫泉水從蓮花噴頭四散噴出,水霧四起,飛珠走玉,貴妃嬌體如置雲霧之中。站在池邊,誦起白居易《長恨歌》中的詩句,當知詩人韻句何等入神。
『柒』 PE-RT II型管可以用於溫泉管道嗎這種管材保溫效果好嗎
PE-RT II型管可以用於溫泉管道嗎?這種管材保溫效果好嗎?
PE-RT II型管是可以用於溫泉管道的,是比較理想的溫泉管道. PE-RT II型溫泉管道(簡稱PEPU管)三層結構,由高密度聚乙烯外護管、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溫層和工作管緊密結合而成。因其卓越的耐酸鹼鹽性能,國內外被廣泛用溫泉水輸送管道.(見網路下載圖片)
PE-RT II型溫泉管道施工現場
『捌』 楊貴妃的浴池叫什麼
應該是華清池吧,望採納哦。唐代華清池是帝王妃嬪游宴的行宮,每年十月到此,第二年春天才返回。唐天寶六年(747)擴建後,唐朝第七個皇帝唐玄宗每年攜帶楊貴妃到此過冬沐浴,在此賞景。據記載,唐玄宗從開元二年(714年)到天寶十四年(755年)的41年時間里,先後來此達36次之多。飛霜殿原是唐玄宗(685一762)和楊貴妃的寢殿。白居易《長恨歌》就寫道:「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據歷史記載,這里的溫泉大約發現在3000年前的西周時代。漢代曾在這里建造帝王貴族的行宮別墅。唐代建有富麗堂皇的「華清宮」。「華清池」由此得名。摘自網路。
『玖』 華清池有什麼玩的
華清池可玩的很多,有:華清宮芙蓉園,華清池溫泉,唐御湯遺址,梨園。
1、華清宮芙蓉園
華清宮遺址芙蓉園恢復項目是陝西省溫泉旅遊重點項目,於 2000 年立項,2003 年6 月一期工程正式動華清池( 老圖) 工。工程分二期,一期工程規劃總地面積32 畝總投資近億元,增添了唐玄宗與楊貴妃「七夕盟誓」的「長生殿」、溫泉神女亭、芙蓉湖、得寶樓、果老葯堂、御茗軒等十餘處新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