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野生秋海棠

野生秋海棠

發布時間: 2022-04-04 17:04:50

⑴ 裂葉秋海棠的生長習性

冬暖夏涼的溫度:在溫暖的環境下生長迅速,莖葉茂盛,花色鮮艷。生長適版溫為19-24℃,冬季權溫度不低於10℃,否則葉片易受凍,但根莖較耐寒。
半陰半陽的光照:秋海棠對光照的反映是敏感的。一般適合在晨光和散射光下生長,在強光下易造成葉片灼傷。適宜的光照強度,根莖類為200-300lx。另外對光周期反應也十分明顯。在短日照和夜間溫度21℃的條件下,花期明顯推遲。
疏鬆肥沃的土壤:野生種排水好,腐葉土層的林下或岩石縫隙中,這對根部生長和發育極為有利。盆栽秋海棠的常用堆肥土、腐葉土和炭土。鹼性或粘重,易板結的土壤作為盆栽用途,不利於新根生長、導致莖葉矮小,色彩暗淡,易引起萎黃病。適合生長在pH值6.5-7.5的中性土壤。

⑵ 秋海棠科有哪些植物

雙子葉植物,有5屬,920種,中國有1屬,有90多種。有名的有以下幾種:
花卉植物名 球根秋海棠
拉丁名/別名 Begonia tuberhybrida / 茶花海棠
產地與習性 由多種原產南美山區的野生親本培育出的園藝雜交種,為多年生球根花卉。喜溫暖、濕潤的半陰環境。不耐高溫,超過32℃,莖葉枯萎脫落,甚至塊莖死亡。生長適溫6-21℃,相對濕度為70%-80%。冬季亦不耐寒。
形態特徵 株高約30cm,塊莖呈不規則扁球形。葉為不規則心形,先端銳尖,基部偏斜,綠色,葉緣有粗齒及纖毛。腋生聚傘花序,花大而美麗。品種極多,有單瓣、半重瓣、重瓣、花瓣皺邊等。花色有紅、白、粉紅、復色等。花期春季。
繁殖與栽培 常用扦插和分割塊莖法繁殖,也可播種繁殖。生長季節可經常澆水,但盆土不宜太濕,否則會引起腐根,空氣乾燥則會落花。生長後期逐漸降低澆水量。生長季節和花瓣,每半月施肥一次。

花卉植物名 四季秋海棠
拉丁名/別名 Begonia semperflorens / 瓜子海棠
產地與習性 原產巴西,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溫暖、濕潤和半陰環境,怕乾燥和積水,生長適溫18-20℃,低於10℃生長緩慢,要求空氣濕度大的環境。
形態特徵 屬須根類秋海棠,莖直立,多分枝。葉互生,具光澤,卵形,葉緣有鋸齒。花淡紅色,腋生,數朵成簇。園藝品種很多,株型有高有矮;花有單瓣和重瓣;花色有紅、白、粉和中間色;葉色有綠、紫紅與深褐色。
繁殖與栽培
繁殖與栽培 播種、扦插與分株法繁殖。春、秋均可播種。分株多春季結合換盆進行。

花卉植物名 蟆葉秋海棠
拉丁名/別名 Begonia rex / 蝦蟆葉秋海棠
產地與習性 原產巴西和鯿東部一帶,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溫暖,不耐寒,宜陰濕環境和濕潤的土壤,夏季忌陽光直射。
形態特徵 無地上莖,地下根狀莖平卧生長。葉基生,一側偏斜,深綠色,上有銀白色斑紋。花淡紅色,花期較長。
繁殖與栽培 用扦插與播種法繁殖,生長季節10天左右施淡肥一次,應注意及時摘心,夏季通風不良,易受白粉虱危害。

花卉植物名 鐵十字秋海棠
拉丁名/別名 Begonia masoniana / 馬蹄海棠
產地與習性 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溫暖濕潤,冬季濕度不得低於10℃。夏季要求涼爽、半陰和空氣濕度大的環境,溫度以22-25℃為宜,不耐高溫,超過32℃,則生長緩慢,怕強光直射。空氣濕度80%左右。喜疏鬆、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壤土。
形態特徵 根莖橫卧,肉質。葉柄上長有長絨毛,葉柄直接長在根莖上。葉近心形,長16-20cm,狀突起和刺毛,淡綠色。中間有一類似十字形的紫褐色斑紋。花小、黃綠色。
繁殖與栽培 分株或葉插法繁殖。換盆時分株。葉插一般在夏季進行分株,保持床面潮濕,空氣濕度不宜過高,否則易爛。約30餘天,即能長出小植株。待長出小葉後即可移植。

花卉植物名 秋海棠
拉丁名/別名 Begonia evansiana / 八月春、斷腸花、相思草
產地與習性 原產中國,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陰濕,忌陽光直射。怕乾旱和水澇。冬季有休眠習性。花期8-9月。
形態特徵 屬球根類秋海棠,株高50-70cm,塊莖球形,莖直立,上部分枝。葉片寬卵形,頂端漸尖,基部斜心形,邊緣細波狀,通常背面為紫紅色。聚傘花序,腋生,花朵淡紅色。
繁殖與栽培 分株或播種法繁殖。4-5月播種,播後15天左右發芽,因種子較小,覆土宜淺。採集葉腋間的小珠芽栽種,一星期後可發芽,當年開花,夏、秋季除及時澆水外,還要向葉面噴水。夏季應避免日光直射。

花卉植物名 彩葉秋海棠
拉丁名/別名 Begonia cathayana / 紅脈秋海棠、絨葉秋海棠。
產地與習性 原產中國,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溫暖和半陰環境,越冬溫度需在10℃以上,夏季宜涼爽環境,忌曝曬和乾燥,生長適溫為16-20℃。
形態特徵 屬須根類秋海棠,葉片斜卵圓形,鮮綠色,葉脈紅色,花朱紅或淡紅色。
繁殖與栽培 用扦插法繁殖,春、秋季最宜。在20-25℃的條件下,20-25天即可生根。生長季節應充分澆水,每15天施淡肥一次。

花卉植物名 銀星秋海棠
拉丁名/別名 Begonia argenteo-guttata / 麻葉秋海棠
產地與習性 原產巴西,為多年生小灌木狀,夏季生長適溫25℃左右,較耐寒,怕日光直射。冬季生長適溫15℃,需陽光充足,應適當控制水分。
形態特徵 屬須根類秋海棠,莖直立,。具分枝。葉片斜卵形,葉面綠色,嵌有稠密的銀白色斑點,葉背面紫紅色。花淡紅色。
繁殖與栽培 用扦插法繁殖,四季均可進行。也可進行葉插,但不定芽的產生較為困難。每年春天需換盆,並進行修剪。

⑶ 球根秋海棠的栽培對土壤有什麼要求

球根秋海棠又名茶花海棠,為秋海棠科多年生塊莖草本植物。塊莖為不規則扁球形,褐色。株高30厘米左右。葉片呈不規則心形,先端銳尖,基部側斜,葉面深綠色。腋生聚傘形花序,花大而美麗,徑5~7厘米或更大,花有粉紅、淡紅、橘紅、紫紅、黃、乳白、白及多種過渡色。雌雄同株異花,雄蕊多瓣化,有單瓣、半重瓣、重瓣,花瓣邊緣有皺邊、條紋或雞冠狀。品種甚多。

球根秋海棠是由十來個原產於南美山區的野生秋海棠作親本培育出來的雜交種,喜涼爽、濕潤和半陰的環境。對環境變化,特別是溫度和光線的急劇變化很敏感。開花植株不能放在陰暗的室內,也不能放在陽光下暴曬。生長的最適溫度為15~25℃,不耐高溫,超過30℃莖葉枯萎、花蕾脫落;35℃以上,地上部分和地下塊莖腐爛死亡。球根秋海棠屬長日照開花、短日照休眠的植物。光照時間不足,葉片瘦弱纖細;光照過強,植株矮小,葉片增厚、卷縮,葉色變紫,花絮皺縮不能展開或呈半開狀。

常見栽培的塊莖類秋海棠還有:

秋海棠,多年生草本,高約80厘米,莖分枝、光滑。葉斜卵形,葉背及葉柄帶紫紅色。花淡紅色,花期夏季。比較耐寒。原產我國南部山地,爪哇島及日本也有分布。

中華秋海棠(B.sinensis)本種極似秋海棠,但形體稍小,高20~40厘米,分枝少,冬季休眠。花淡粉色,稍有香味,花期夏季。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至華北地區,北京郊區山地可見。

通常用播種繁殖,得到的植株可以開出各種色澤和不同類型的花。用小粒種子播種法播種。播種和出苗後的管理同四季秋海棠。種子十分細小,每克約7萬粒;每個果實內有1300~4000粒。早春1至2月室內播種,溫度18~21℃,2~4周可出苗。

球根秋海棠每年開花後地上部分枯萎,但球根——塊莖仍要保留下來,次年2至3月再行栽植。栽種塊莖不宜過深,以塊莖頂部與土面齊平為好。栽植前土壤中施足底肥,栽植後保持土壤濕潤,在15~20℃時,約經2~3周塊莖頂部的芽可以長出。

為繁殖優良品種,也可在春末從優良母株上切取帶莖葉的芽,長10厘米左右作插穗,插在以粗沙或蛭石為介質的插床中,溫度21℃,很快可以生根。栽植後當年可以開花。但多數插穗在插床中下部形成塊莖,地上部分枯萎。可將塊莖收藏起來,次年栽植。

大家都喜歡球根海棠,但由於栽培環境條件的限制,有許多地方無法大量栽種。華北地區氣候乾燥,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栽培好是十分困難的。作者認為,我國沿海的青島、煙台、大連,東北的吉林、遼寧、黑龍江,西北的甘肅、青海、新疆和西南的雲貴高原可以試驗發展這種花卉。

球根海棠要求土壤疏鬆,富含有機質,透氣好,保水持肥能力強,pH5.5~6.5。可用腐葉土、泥炭土配以腐熟的牛糞、雞糞等作基肥,加少量河沙製成盆栽用土。生長期,每7~10天可施一次稀薄液肥。植株稍長高後,莖干易折,需豎支柱。生長季節避免過度乾燥和潮濕,春末至夏季應遮光50%~70%,並經常在周圍地面和台架噴水。在乾燥、高溫的中午,可向葉面少量噴水。

開花以後節制澆水,葉片呈現枯黃時說明逐漸進入休眠,莖葉乾枯後即可完全剪去。塊莖可取出沙藏或留在乾燥的盆土中,貯藏塊莖的溫度為8~10℃。

球根秋海棠是著名的球根盆栽花卉之一,花色嬌嫩艷麗,花形優美別致,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作為盆栽花卉,在世界廣泛栽培,為重要的商品盆花。開花時常用來美化客廳、卧室、會議室,可在室內觀賞二周左右。在一些涼爽地區,用它布置花壇,效果極好。

圖6-13 球根秋海裳

⑷ 海棠在哪裡生長

四季海棠原產南美巴西,1821年柏林植物園從巴西引進的植物的土壤中,發現了四季海棠的原種。1828年傳入歐洲各地,1878年育種學家進行種間雜交取得成功,形成了現代四季秋海棠的特色。因此形成了四季海棠的多源雜種。秋海棠屬除澳大利亞外,全世界從熱帶到亞熱帶均有分布,中國民間也流傳著一些關於秋海棠類的傳說與典幫。《采蘭雜志》載:古代有一婦女懷念自己心上人,但總不能見面,經常在一牆下哭泣,眼淚滴入土中,在灑淚之處長出一植株,花姿嫵媚動人,花色像婦人的臉,葉子正面綠、背面紅的小草,秋天開花,名曰:「斷腸草」。《本草綱目拾遺》也記載:「相傳昔人有以思而噴血階下,遂生此草,故亦名『相思草』。」人們愛秋海棠,秋海棠類的姿色的確賞心悅目。秋海棠既可盆栽室內觀賞,也可在暖地栽開花壇或成片種植形成花繁葉茂的地被。有的觀葉,有的觀花,細賞之餘,神韻無窮。
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花尊貴」之稱,栽在皇家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貴」的意境。歷代文人多有膾炙人口的詩句贊賞海棠。陸游詩雲:「雖艷無俗姿,太皇真富貴。」形容海棠艷美高雅。陸游另一首詩中:「猩紅鸚綠極天巧,疊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鮮艷的紅花綠葉及花朵繁茂與朝日爭輝的形象。宋代劉子翠詩雲:「幽姿淑態弄春晴,梅借風流柳借輕,......幾經夜雨香猶在,染盡胭脂畫不成......"形容海棠似嫻靜的淑女,因此海棠集梅、柳優點於一身而嫵媚動人,雨後清香猶存,花艷難以描繪,難怪唐明皇也將沉睡的楊貴妃比作海棠了。
海棠花棠植人行道兩側、亭台周圍、叢林邊緣、水濱池畔等。海棠花是製作盆景的材料,切枝可供瓶插及其他裝飾之用。海棠花對二氧化硫有較強的抗性,適用於城市街道綠地和礦區綠化。此外,有的海棠果實,可供食用、葯用。花含蜜汁,是很好的密源植物。

⑸ 秋海棠的養殖方法

1、上盆

播種苗在-4片葉、扦插苗在發根後10-15天,即可分栽上盆。

2、澆水

上盆後的管理,在冬季每天澆水1次就可以了,一般澆水是在中午前後進行;夏天澆水的次數稍多,每天早晚各澆1次,在秋海棠夏季的生長旺季,還要注意每天噴霧,使相對濕度保持在56%-60%。春、秋每天也只要澆水1次,有時晚間可根據天氣情況補充澆水即對現於的盆澆少的水。

3、施肥

上盆半月後,應放寬盆間距離,促進側枝鍵壯,並追施稀薄肥1次。肥料的比例以N:P:K為3:1:2或2:1:2為好,再補充微量元素即可。肥料的濃度一定不能太高,否則容易燒根,以後每隔20-30天追肥1次。

4、光照和溫度

秋海棠對於光照和溫度也要求比較嚴格,對光照和溫度的調節,根據種類而異。一般生長期控制在24攝氏度左右就可以了,夏季要加強通風避免高溫多濕。休眠期保持10攝氏度左右,這時要減少澆水,避免葉面積水。

(5)野生秋海棠擴展閱讀:

秋海棠的生長習性

生長適溫為19-24℃,冬季溫度不低於10℃,否則葉片易受凍,但根莖較耐寒。在溫暖的環境下生長迅速,莖葉茂盛,花色鮮艷。秋海棠對光照的反映敏感的。一般適合在晨光和散射光下生長,在強光下易造成葉片灼傷。

另外對光周期反應也十分明顯。在短日照和夜間溫度21℃的條件下,花期明顯推遲。由於自然生長與濕度較大的林下或溝谷地帶。因此,野生種排水好,腐葉土層的林下或岩石縫隙中,對根部生長和發育極為有利。

⑹ 蟆葉秋海棠常見的栽培種類有哪些

蟆葉秋海棠為秋海棠科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粗壯肥大的根狀莖肉質、匍匐、節極短。葉和花莖均從根狀莖節的部位生出,在靠近地面處長成一簇。葉斜卵形,葉面深綠色,常具金屬光澤,有不規則的銀白色環帶,葉背面紅色,葉脈及葉柄多毛。花淡紅色,高出葉面。園藝品種極多,主要是葉片色澤、斑紋有所不同。葉片極美麗,為主要的觀賞部位。是重要的喜陰盆栽觀葉植物和溫室盆栽花卉。栽培普及,深受世界各地人民喜愛。

我國較常見栽培的品種有:

幻想(Fantasy),葉片邊緣和中心為棕綠色,兩者之間為銀白色並有金屬紫色的脈紋,葉面較平。

狂歡節(Fiesta),葉片綠色,有軟毛,有粉棕色的斑點和銀白色的斑塊。

菲莉格瑞(Filligree),葉片有尖裂,葉脈及近旁深綠色,葉脈之間為銀白色。

原產印度北部的阿薩姆地區。低緯度、高海拔,夏季不熱,冬季不冷,氣候溫和而濕潤。所以蟆葉秋海棠喜歡半陰、濕潤而溫暖的環境。

和蟆葉秋海棠類似的種類稱為根莖類秋海棠。它們多具粗壯肥大的根狀莖,匍匐生長,節極短。葉和花均從根狀莖的節部抽出,葉片多具絢麗的彩虹斑紋,甚為美麗。通常根據產地不同又分為美洲種與亞洲種。其栽培方法與蟆葉秋海棠基本相同。

常見栽培的種類:

虎耳秋海棠(B.rex-cultorum)是蟆葉秋海棠和其他種之間的雜交種。品種很多,栽培甚廣。葉面具不同顏色的斑塊,異常美麗,為重要的室內盆栽觀葉花卉。

斑葉秋海棠(B.rubelliana),根莖肥厚,生長健壯。葉闊卵圓形,淺裂,甚大,古銅綠色,表面有暗褐色斑點。花綠白色至粉紅色,花序高出葉面。為一園藝雜種。

蓮葉秋海棠(B.nelumbiifolia)根莖短粗。葉甚大,圓至卵圓形,似蓮葉。花小,粉紅或白色。產於墨西哥。

鐵十字秋海棠又名刺毛秋海棠。葉卵圓形,表面有皺紋及刺毛,淡綠色,中央呈不規則的紅褐色十字形斑塊。花白色,甚少。是優良的室內盆栽觀葉植物。有一變種稱彩紋海棠(B.masoniana var.),葉片及葉柄上的毛較細軟,葉片上的褶紋也較細小。

細蜘蛛秋海棠(B.cv.Tiger)又稱虎斑秋海棠。植株細小。葉片長卵圓形,長約4厘米,葉面暗紅色,有不規則的綠色斑塊,背面紫紅色、鮮艷,有綠色斑塊,葉緣有白色的毛,十分美麗。適合於小盆栽植,可常年家庭室內栽培。

通常用分株、葉插和播種繁殖。分株宜在春季進行,將根狀莖分切成二段或數段,使每段上最少帶有新芽和2~3片葉。待傷口稍晾乾後分別栽入盆中,深度以根狀莖上部與土面齊平或在土面下1厘米為好。葉插可在整個生長季節進行,在家庭中3~6月或8~10月為好。目前栽培的蟆葉秋海棠大多為優良品種,是通過雜交選擇出來的無性系。在一般情況下,不宜用播種法繁殖,播種苗多數趨向野生種。只有在培育新品種時才用播種繁殖。播種方法同四季秋海棠。

葉秋海棠產於溫暖潮濕的熱帶森林中,常生於岩石縫隙等土層雖淺但卻含較多腐殖質的地方。培養中應特別注意遮陽。溫室中栽培,夏季應遮光70%左右,春秋50%,冬季30%。四季均需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每日向植株周圍數次噴水,乾旱的春季也可向葉面少量噴水。若空氣濕度太低或陽光過強,則葉片反卷,邊緣或葉面出現枯死的塊斑。

盆栽用土以腐葉土或泥炭土加1/3的河沙和部分腐熟的牛糞、雞糞作基肥配成。盆栽時不宜過深,以根狀莖與盆土表面齊平為好。每年春季換盆,將宿土及腐爛的根去掉,用新土重新栽植。

蟆葉秋海棠不耐寒,冬季室溫應在12℃以上,適宜的溫度為18~25℃。高溫乾燥的環境對其生長十分不利,往往會使葉片變得小而厚,嚴重時葉片邊緣乾枯,幼葉不能展開,直至枯死。高溫潮濕也易引起植株腐爛,多雨高溫的三伏天,應將其移到遮雨、通風、涼爽的地方。

圖6-12 蟆葉秋海裳

⑺ 帝王秋海棠的花是什麼顏色

帝王秋海棠
帝王秋海棠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屬的一種植物。多年生、稍肉質草本。原產墨西哥。我國有人工引種栽培。

⑻ 求助,這個野生的秋海棠學名

看所生長的地區,如北京地區有中華秋海棠。

⑼ 這是什麼花

中文學名 :麗格秋海棠
別稱 :麗格海棠、玫瑰海棠、麗佳秋海棠、里拉秋海棠

花語 :和藹可親
宿根草本植物,塊莖肉質,扁圓形;麗格秋海棠是由德國人將球根海棠與野生秋海棠雜交得到的新品系,花型花色豐富,花朵碩大,花品華貴瑰麗,屬短日照植物,沒有球根,也不會結種子,日照超過14小時便進行營養生長,反之在14小時以下即易開花,因此可用電照方法調節花期,常見於冬至春季開花。葉片自莖出,心形,先端漸尖,邊緣有鋸齒,葉柄約為葉片長度的1/3-1/2,復花花序腋生,有小花20餘朵,單瓣或重瓣直徑約3厘米,甚為絢麗奪目,嬌媚動人。大型的重瓣花好似月季、山茶、香石竹等名花的姿色,有時花瓣有裙邊,其色澤自白、黃以至粉紅、紅、橙不。其中白色的山林女神;橙色的埃洛沙、路沙莉;黃色的探戈舞、黃色旋律;紅色的海特、水妖;奶油色的巴洛馬等都為優良品種。

熱點內容
touch2016白色情人節 發布:2025-09-22 05:38:35 瀏覽:394
淘寶韭菜盆栽 發布:2025-09-22 05:37:59 瀏覽:499
油茶花詩 發布:2025-09-22 05:23:38 瀏覽:515
彩鉛花卉圓形 發布:2025-09-22 05:13:14 瀏覽:857
荷花和水畫 發布:2025-09-22 05:07:31 瀏覽:22
櫻花兔綁 發布:2025-09-22 04:55:47 瀏覽:771
怎樣栽培蘭花 發布:2025-09-22 04:54:11 瀏覽:323
一朵兒花兒 發布:2025-09-22 04:54:11 瀏覽:317
百合職位表 發布:2025-09-22 04:34:21 瀏覽:208
沈陽2015七夕情人節 發布:2025-09-22 04:34:20 瀏覽: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