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馬蘭花講堂

馬蘭花講堂

發布時間: 2022-03-31 20:12:20

① 佛教網文殊講堂靜坐四字佛號

一般誦四字『文殊菩薩』、六字加『南無』也就是『南無文殊菩薩』。
南無阿彌陀佛!

② 台灣佛光講堂的印明法師俗名叫什麼

俗姓曹,法名成空,東北人。精持戒律,宣揚凈宗,創建蓮因寺。是台灣佛教界享譽盛名的法師,信眾皆尊稱他為「懺公」。圓寂後,燒出坐蓮佛像舍利,轟動國內外

③ 我在北京學佛,想找一個地方做系統的學習,最好是能夠有師父的地方,同時不要花太多錢的那種誰知道

阿彌陀佛!隨喜這位同修的發心。北京學佛有好多個地方,一般都是不做宣傳的。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1、北京廣化寺 在後海附近,靠近市區,佛學班創立了又近10年,有初級和中級班,授課法師們都是佛學院畢業的,而且是周末上課,不佔用上班時間。費用也是沒有的,上課還發免費的教材,我去聽過課,覺得很好,師父們都很有智慧。平時初一十五信眾很多,常有法會、講座等等。可以參考廣化寺自己建的網站「北京佛教網」,上面有個關於學佛培訓班的介紹頁面,報名方式也寫在裡面了,http://www.bjfj.net/?list-668.html。廣化寺也是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的所在地,這個所本來就是為了培養出家眾和在家眾而設立的。
2、北京龍泉寺 在鳳凰嶺,一直知道那裡很好,但是由於交通原因,離市區有點遠,所以我本人沒有去過很多次,學誠法師帶領的僧團一直都有很好的領眾和教學能力。那裡在五一十一都有居士活動,也建了居士修行的住宿樓。由於我沒有太多去那邊,所以還不夠詳細。我知道龍泉寺在市內還有很多個學佛小組,如果沒時間去寺院,直接報名參加也是很好的。自己到網上查一下龍泉寺的網站,打電話問問。
3、法源寺 中國佛學院所在地,你一定也知道了。那裡的佛學班沒有廣化寺早,但是授課法師都是給讀佛學院的師父們講課的法師,水平一定很高。地點也不錯,坐地鐵4號線菜市口下,走幾步就到了。那裡的佛學班是有費用的,但是也只是成本費,我記得是300元左右,你可以自己再查查。可以看中國佛學院的官網http://www.zgfxy.cn/。我是打算學完廣化寺的再去法源寺學習的,師兄可以看跟哪個寺院有緣,如果都能學習是最好不過。
4、居士林 一直有居士的共修,平時也是講座和法會不斷,不過不是緊著上班族的,平時周一到周五也常有活動,我參加過幾次,講法的師父們也都是北京知名寺院的講課法師,都是在「維摩講堂」上課。我一般常去那買些素食,平時在寺院里找不到的經典在居士林全部能請到,上次找《地藏懺》,哪都沒找到,唯獨居士林有,十分全面。他們有個「百益網」,可以免費和評價結緣很多法物。
5、廣濟寺 不常去,但是知道那裡也有學佛人聚集學習的活動。而且我是在那裡受的戒,具體情況得師兄自己去廣濟寺打聽打聽。

總之,哪裡學佛都好,但是末學覺得還是要多親近寺院,雖然網上也有很多可以學佛的地方,但是我通常是以結合的方式進行最好。網上如果要看,最好也是看正統的出家師父的博客或者經過宗教局審核的寺院網站。依止僧眾修學是最好的,不要自己盲修瞎練。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給你更多的信心和指導,阿彌陀佛!

④ 儒教講天命,道家講造化,佛家講緣分嗎

最重要的道理就是「因果報應」的道理,「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因果報應絲毫不爽(「爽」是差失,違背的意思,如:爽約,毫釐不爽,屢試不爽)。「縱經千百劫,所做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可以在「網路」中搜索「《現代因果報應錄》(道升居士編著)--學佛網」 、 「現代因果實錄三合一」 ,裡面有很多關於輪回轉世、因果報應的事實。「色是刮骨鋼刀」,「萬惡淫為首」,可以在「網路」中搜索「白話《壽康寶鑒》_網路文庫」 、 「關聖帝君戒淫經註解--學佛網」,裡面有很多戒淫得福、邪淫得禍的因果報應的事實;還可以在「網路」中搜索「地獄變相圖-大圓滿法網」,裡面有地獄中受報應詳細的圖像講述,看了會大開眼界。

另外,做了善事會改變命運,可以在「網路」中搜索「了凡四訓白話文--學佛網」,裡面有詳細的講述。

而最不可思議的因果報應是「念佛能成佛」,只要一心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念「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或「阿彌陀佛」四個字, 其中「阿」讀【ā】),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當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還有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眾會親自來接引你,如彈指頃就往生到極樂世界了。只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作阿惟越致菩薩,獲得無生法忍,這是七地以上菩薩才能達到的境界,具備天眼洞視(十方三世一切事情都看得見)、天耳徹聽(十方三世一切音聲都聽得見)、他心遍知(知道一切眾生心中想的是什麼)、宿命通(知道自己及眾生以前生生世世的事情)、神足通(各種變化神通),壽命無量,也不再有生死,徹底脫離六道輪回,而且只要很短的時間就能成佛。

發心念佛願往生西方凈土的人,才發一念求生極樂世界的心,極樂世界的七寶池內便生蓮花一朵,並標上這位念佛人的名字。如果這位念佛的人願心精進,念佛念得很勤,這個蓮花一天一天就大,光色一天一天就好。將來你往生時阿彌陀佛來接引你,手上拿的蓮花,就是你自己修的蓮花。如果你念得懈怠,念得不勤快,這個花長得就很慢,光色就差一點,你那朵蓮花就一日比一日萎悴,最後就自動殞滅了。

《十往生經》雲:若有眾生,念阿彌陀佛,願往生者,彼佛即遣 二十五菩薩,擁護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晝、若夜,一切時,一切處,不令惡鬼惡神,得其便也。

釋迦牟尼佛在《無量壽經》中說歸依瞻禮阿彌陀佛的人「於我法中,得名第一弟子」,又說阿彌陀佛是佛中之王,十方三世一切佛都稱揚贊嘆阿彌陀佛,贊嘆這個法門,因為這個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自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都能學習,只要往生到極樂世界就做阿惟越致菩薩,獲得無生法忍,這是七地以上菩薩才能達到的境界,而且成佛快速,學習其他法門我們一生的時間根本不夠。至於這句佛號的詳細意義,可以看看《無量壽經》(夏蓮居居士會集本,全稱是《佛說大乘無量壽庄嚴清凈平等覺經》),並且可以在「網路」中搜索「凈空法師影音報恩講堂」,裡面有其詳細的視頻講述。

而且念佛現世就能得大利益,可以在「網路」中搜索「念佛感應見聞記--學佛網」,裡面有很多念佛獲得感應的事實。

可以在「網路」中搜索「e世紀往生傳」,裡面有很多當代人念佛往生的事實。

還可以在「網路」中搜索「程晉林居士助念心得(41集)--學佛網」, 裡面有很多臨終助念心得。

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我們要向身邊的親友廣泛介紹因果報應、介紹念佛法門,使他們也早日脫離六道輪回之苦,早日成佛,如果能這樣做,佛說此人是最孝子、真善友!

(如果覺得自己搜索嫌麻煩,我已經把它們做成了txt形式,請下載下面的附件。)

南無阿彌陀佛!


⑤ 初學佛的女弟子應該注意些什麼我剛學佛,很多疑惑,望指教!



怎麼樣做個合格的居士(李娜——昌聖法師)

在家修行,不要誤入誤區。
「居士」的「居」,是居家、在家的意思。居家學佛,在家修行,這是居士的一個最顯著,也最重要的特點。也正因為這個特點,作為一名居士,他的修行首先應該注意的,就是要立足於自己仍要居家過日子的實際,不去做超出或有違家庭生活的那些想當然的「修行」!
之所以這樣說,實在是因為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至今還有不少的居士——其中甚至不少還是被眾多的後進居士贊嘆、傾羨、模仿的所謂「精進」居士當中——存在著一種極不正常的現象,那就是:凡提修行,必向出家師父靠攏;有沒有修行,就看你是不是學出家師父學得全,學得像!譬如說,出家師父要晨鍾暮鼓早晚做功課,那麼他也要一大早地起床,三拜九叩,從楞嚴咒、十小咒……一直到伽藍贊,滴水不露——根本不顧其他家庭成員的作息、工作是否允許,更不管家中是不能念伽藍贊了!出家師父要修廟建寺,庄嚴佛像,那麼他也要不滿足於一面牆、一張桌、一個像,而是要一間房、一大桌、全堂佛像了——根本不去想想這對個人修行有無必要,對家庭是否加重負擔!出家師父要每天參禪打坐,精進念佛,那麼他也要屏卻萬緣,每天動不動雙腿一盤,夢想如此就能往生極樂——忘記了老伴是不是需要照顧,小孫子是不是還在哭鬧,自己的責任是不是已經盡到!……如此種種,不一而足,而且流弊所及,蔚然成風,似乎這樣才叫有定力、有修行,才叫真學佛!
而事實上呢? 一個老人的來電很能說明問題。他說:師父啊,你一定要勸勸我老伴,現在她學佛學得這日子也不好過了,天天一大早就爬起來做功課,弄得全家人覺都睡不好,白天也不做事,就知道念佛打坐,小孫子鬧也沒用。我和孩子說她,也不聽,反說我們根性太淺,不明白事理,還說要和我分居,專心修行——真是,年輕時我沒休妻,到老了,她反倒休夫了!
……
學佛學到這個份上,我們還能隨喜贊嘆是真精進嗎?修行修到這般田地,她能夠不入魔道,我們就由衷地替她念一聲:阿彌陀佛,萬幸,萬幸啊!
這事明擺著,在家居士學佛修行,最起碼要做到的,就是家庭要和樂。由家庭和樂到佛化家庭,由佛化家庭到佛化社會,由佛化社會到普度眾生同登覺路,這才是學佛修行的要義和真諦!而那些因學佛造成家庭關系緊張,甚至破裂的,分明是學佛走上岔路,學成外道;雖名為學佛修行,實為壞佛敗法——因為旁人也許會因他一人的所作所為,而誤以為所有學佛人都是如此的自私自利,不近人情!既如此迂曲,又怎麼能夠成就無上菩提的佛果!
這樣做的居士,原因即在於他們忘記了,忘記了居士學佛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把握自己在家修行的特點,絕不能是在家人做出家事!
那麼,作為居士,是不是出家人的五堂功課就不能學了?這倒未必,有能力、有條件的居士能學好五堂功課還是值得我們贊嘆的。然而,需要講明的是,並非是所有的居士都非要去學五堂功課,能學則學,不能學,或學不全,也不必沮喪,灰心,各人有各人的因緣,能學會一經一咒,或別的什麼經咒、佛號,也是很令人歡喜的。在家修行的居士做功課,更不是非五堂功課莫屬。會五堂功課,而且有條件的——比如說獨門獨戶,離群索居,不致影響他人——也可以做,但如果是有礙家庭其他成員的生活,那就絕不要去做。做功課的目的是提醒自己培植福德,精進修行,慎勿放逸,至於做功課的內容,在家修行的居士則完全可以根據個人的不同情況來制定,誦一部經,持一個咒,或者是念一定時間的佛號,都可以是做功課的內容。在做功課的時間上,在家修行的居士也不必照搬寺院里的規定,非要和出家師父一個點兒,居家過日子,關鍵是要步調一致,在家居士安排做功課的時間,同樣要服從這個前提,盡量和家庭里其他成員的作息統一,或在取得認可支持的前提下,有所差異。
註:佛講,早晚課誦、過午不食、初夜後夜坐禪,是出家人的修行方式,佛陀為在家人所說的各種經中,都不見有要求在家佛弟子必修朝暮課誦、過午不食、初夜後夜坐禪的言句,這是大有深意的。在家人營生治事,閑暇有限,若亦按出家人的方式修行,容易貽誤家事、國事,影響家庭和睦、身體健康,是為佛法所不許。在今天,一個工作人員貽誤工作而課誦、坐禪,便犯了盜戒,修定豈能成就。一個學生不顧學習去課誦、坐禪,功課學不好,便有負於家長、國家,也就是有負於佛法,是違背佛陀教誡之舉。遺憾的是有些出家的青年僧尼,不去修僧尼應修的朝暮課誦、過午不食、初夜後夜坐禪行道,卻修在家法,象在家人一樣吃飯睡覺,不務僧尼正業。當知戒定慧不修,做一天僧尼,便負一天業債,實在操不了出家正業,還不如歸俗為佳。
若按佛陀所示的在家大乘道,則學習、工作、人事往還,不但不妨礙學佛,而且是學佛所必需。學習知識技術,不僅是自己立身活命所必需,而且是學通佛法、弘揚佛法所必需。不僅在家青年必須有知識技術,即使出家人,欲成大器,弘法利人,亦須廣博知識。工作,是為民眾服務,報眾生恩、國土恩的實際行動。不少人只為自己著想,只把工作看作一類掙錢吃飯的手段,則工作對他便成了一種外來的負擔,就算盡了力,也不能出生善果功德。發菩提心、修菩薩道者為民眾和社會著想,把工作看做奉獻的機會,當作菩薩道來修,則何往而不是道場,即平凡的工作,也可出生世間、出世間的功德。至於人事交往,正是作法布施的機會。只要自己學習、工作好,道德高尚,學識豐富,生活愉快,熱心助人,人們自然會尊重你,你講佛法,他們也樂於接受,是為以身弘法。若能將自己鍛煉成才,對社會作出巨大貢獻,有名望地位、錢財知識,則弘法度人,教化的效力更大。把學佛與學習、工作、生活看作兩回事,以學習、工作為學佛的障礙,以不信仰佛教的人為對立面,當然會觸處成礙,苦惱重重。即使出家,也難免事務牽纏的苦惱。縱然能保證早晚課誦、吃素、坐禪,一天只花那麼兩三小時學佛,其餘大部分時間還在有礙的世法俗務中浸泡,就算不無受用,而欲期見道證果,怕要再等一二十生。
欲圖速速進道,只有依大乘菩薩道,將生活、學習、工作、人事交往與學佛打成一片,即世間俗務而修出世間之道,把生活完全佛法化,把佛法融貫於生活的全過程,念念修行不輟,勤集福智資糧。就今天居家學佛的條件而言,這是最契機的法門,是大修行,能速得大果報。僅吃素、抽暇課誦、坐禪,是小修行,只能種些善根,難得即生了辦。有志的青年,應按佛陀教誡,以大修行為本,至於小修行,能修固然好,無條件修者暫時不修,也未必為非。
在這里有一點還需要說明,有居士說,某某經只能在幾點幾點前誦,某某咒只能在幾點幾點前誦。這種說法在經中是沒有什麼根據的。無論哪個經咒,都是諸佛普度我們凡夫眾生,開示悟入佛知佛見的微妙法寶,無論何時唱誦,都能得到佛力的加持,擁有不可思議的功德妙用。如果我們在實際的修行中能做到有時就誦,時時都誦,刻刻在誦,阿彌陀佛,這才是真正地不辜負佛以一大事因緣弘化娑婆世界的苦心。
至於做功課的地方,也並非不是佛堂就不可,沒有佛像就不行。居士在家做功課時需要留意的是房間要靜。靜室有助於調節身心,可以更有效地幫助自己凝神提念,專心辦道修行。對於佛堂、佛像而言,實則是可有可無的,因為若是我們念念是真善美聖,時時是仁義誠信待人,佛就是恆處心中的,比外在的多宏偉的佛堂、多庄嚴的佛像都具有實際的受用,我記得有個居士來問我說,師父啊,我請一尊佛像到底放啊里好呢?家裡地方小,放廳里吧,太擠,又亂;放卧室里吧,總覺得對佛不敬;放走道里吧,又覺得我們人住得好好的,卻讓佛靠邊站,啊……我趕快打斷他說,不用講了,你哪兒也別放了,就放在心裡吧,這樣不就沒那麼多事啦。當然,把佛放心裡,這是從理上說,因為我們畢竟是末法眾生,業深障重,在實際生活中,我們還不能完全做到這些。所以說,對絕大多數有條件的居士而言,在家中設一個佛龕或佛堂,用表法的佛像,來提醒自己,啟發自己,見賢思齊,勇猛精進,實證無上正等正覺,也還是有必要的。
然而,一說到設佛龕、佛堂,我們就不能不提及目前居士中比較普遍的一個誤區,那就是認為佛龕是越精美越好,佛堂是越宏偉越妙——有些居士甚至還在家中佛堂張掛起長幡寶蓋,擺放上鍾磬鐃鈸,有事沒事地就叮叮鐺鐺起來!而且以此為美,以此自傲,覺得很了不起。這實在是走上旁門邪道的「典範」!家庭不是寺院一樣的宗教活動場所,居士在家中設佛龕佛堂的目的也不是和寺院建殿立像的目的一樣,寺院是以神道設教,或宏偉壯觀,或小巧精緻,普度群機,使未信佛者生信心,已信佛者愈堅信,最終導引眾生同歸解脫彼岸;家中的佛堂僅僅是自修、自用。眾所周知,我們佛教修行貴修心,貴在修去我們的貪、嗔、痴等種種雜心亂心,自證至真、至善、至美的佛心。如果在自修自用的佛龕佛堂上以繁復為美,以豪華為上,甚至呼朋引伴地相互炫耀攀比(想想我們的居士中有沒有這種情況?),那豈不是與學佛修行的本意南轅北轍?這不是走上邪路又會是什麼呢?
家中的佛龕佛堂,應以簡約為美,以朴實為上。掛一軸與自己有緣的佛菩薩圖畫,或是供一尊令自己特別歡喜的佛菩薩聖像,前面敬奉幾盤新鮮潔凈的果品,再焚上一爐清香,也就完全可以了。除此之外,再去大操大辦,那就簡直是幾近於勞民傷財,徒增家庭負擔——有錢不如多花在做社會公益事業上,行善積德,自能多福多慧,助道修行。
在家修行的居士,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是——燒香問題。
我們在寺院里常常見到眾多的居士大把大把地,一捆一捆地,甚至是整箱整箱地在香爐里燒香,他們認為多燒多福,多燒香說明我心誠。這實際上也是一種毫無根據的偏見誤解。這種偏見誤解反映到生活中,就造成一系列的惡果,比如說,在行為上破壞衛生,污染環境;在信仰上,形成一種迷信現象,使我們佛教倍受現代文明社會的批評,成為落後不開化的代名詞……所以說,多燒多燃的風氣決不可長,更不可帶到家裡去。
居士在家中供佛,早晚各一支清香即可,不必求什麼三支九支的。敬佛關鍵在於心誠,學佛也關鍵在於學佛一樣的誠心。俗話講,精誠所致,金石為開,我們學佛修行當然更是這個道理。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佛菩薩雖然是慈悲喜舍,廣開方便,但卻是無私的、平等的,如果說你多燒香佛菩薩就給予你多一些,那佛菩薩豈不成了人人痛恨的貪官污吏?那還是佛菩薩嗎?!
其實,類似於多燒香多得福的錯誤認識,在居士中還有很多。像有些居士就認為,是居士,家裡就該有佛像;還有居士認為,是居士,手裡就該常拿有念珠;更有眾多的居士堅決認定,修行就是念佛打坐,不打坐念佛就不是修行,是白過!……於是因這種種的認識,才有了有的居士不分場合,在單位開會發言也先來一句「阿彌陀佛」,搞得全單位人都怪怪的,覺得他別扭;也才有了有的居士不管大人怎麼埋怨,小孩怎麼哭鬧,手頭上怎麼忙亂,他每天也要雷打不動地雙腿往那兒一盤……我這樣講,絕不是說念佛打坐不是修行,更不是否認念佛打坐的實際功用,而是提醒在家修行的居士們,要切記念佛打坐只是眾多修行方式中的一種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說法不在於嘴,禪修不在於腿」,這是在佛教叢林中人人都知道的道理,六祖也說:「道由心悟,豈在坐也?」從這里我們可以知道,打坐只是修心養性的基礎方法之一,它並不是開悟的絕對方法,只有心的清凈無雜、了了分明,才是證悟的關鍵。
古人講:行亦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一個修行人,如果行住坐卧四威儀都能夠恆處定中,這才是了不起的修行。況且,對於在家居士而言,修行最起碼的是在家庭生活中,在社會生活中,修整規范自己言行,越修越行,越修越讓家人歡喜,越修越讓社會接納,越修越讓大眾欽敬。這才是大修行,真修行!
福德從何而來呢?
居士都讀過《修福積德造命法》、《文昌帝君陰騭文》,還有《了凡四訓》等等一類的書籍,回答這個問題自然是輕車熟路,一句話,福德從行善而來。行善積德,善行得福,這是歷代祖師大德和社會賢達在諸多的典籍中多次指明的,那麼,作為三寶弟子,佛教信徒,我們就更要依法從教,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好事善事,多學習觀音菩薩尋聲救苦,無處不現身的奉獻精神。當然,我們所做的這個「善」和觀音菩薩所做的比起來,那真是沒法提,但也用不著比,因為我們雖然都是在學菩薩道,但畢竟還未成菩薩,像觀音菩薩那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大善、至善,恐怕沒幾個人能做到,不過,沒關系,「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可以先從和自己有緣的小善做起,從致力於建設和樂的家庭生活做起。
一提到建設家庭生活,有的居士可能會說,一說做善事,往往都是指什麼修橋鋪路、賑災濟貧、捐資助學,還有植樹造林之類的,提建設幸福家庭生活是不是把我們的修行標准降低了?我們學佛的居士如果總想著建設自己幸福的小家庭,那是不是有些太自私了?當然不是!為什麼呢?我們要知道:
第一,善行無遠近。不能認為捐款救災希望工程什麼的才叫善,在家中恪盡家庭職責,孝敬老人、愛護子女什麼的就不叫善。如果一個人在家中惡言劣行,在外卻慈悲慷慨,我們只能說,像這樣的人絕對是沽名釣譽的偽善。
第二,善行貴在日常堅持。一個人在某一次慈善活動中捐出大筆的捐款這並不稀奇,而一個人能在日常生活中始終堅持善行善意卻是最難得的。要不毛主席也說嘛,一個人做一件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啊。我們學佛不就要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嗎?堅持最難行、最難忍!
第三,家庭是社會的基礎,家庭是國家的基石。我們的這個世界就是由千千萬萬的小家庭所組成,如果我們居士們都能把自己的小家庭建設得幸福美滿,那麼,由眾多的小家庭所組成的大社會自然也就穩定發展,社會穩定發展了,帶來的當然是國家的繁榮富強,世界的和平興旺。因而,對一個居士而言,建設幸福和樂的家庭生活,絕不是什麼降低要求,自私自利,何況「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如果一個人連成為受歡迎、受愛戴的家庭成員都不能做到,或者說,連自己的家人都不愛,那麼,這樣的人走到社會上,我們還能期望他能愛別人,愛眾生?期望他做到時時處處地讓人挑大拇指,受人欽敬?由此可見,建設幸福的家庭生活,不唯不是自私自利,反而是對國家和社會作出實實在在的大貢獻了!
說到建設家庭生活的重要性,在這里我講一個我親眼所見的故事。有一個年輕的居士在寺院里和人吵架了,旁邊的一個老居士就把她拉到一邊,苦口婆心地給她講學佛首先要能忍人所不能忍的道理,啊,「嗔是心頭火,能燒功德林」啊。年輕居士聽得不住得點頭。我就想,看來,這個老居士還挺會作思想工作的。哪知根本不是這么回事。那邊老居士心滿意足地剛走,這邊年輕居士就脖子一扭,說,呸,還說我呢!你還不是剛和家裡老頭子吵完?看看,這就是沒有建設好家庭生活的後果!難怪古人講「己身不正何以正人」,自己都做不到,做不好,還有什麼資格去教育別人?人家又怎麼會聽你的呢!
這里還要捎帶著說一個不好的現象,就是我們有部分居士在家和在寺院的表現簡直是天上人間,相差太遠。不少人在寺院里是又和氣,又勤快,還整天和個彌勒佛似的笑呵呵,真叫人歡喜,可要是一讓家裡人說說她在家的樣子,哎呀呀,那簡直是慘不忍睹!聽反映,有些人為了不洗盤子不洗碗竟也能來個小吵三六九,更不用說,個別人為了家裡人吃葷不吃葷的摔摔打打,雞飛狗跳!在這種時候,我很難想像,像這樣動不動在家裡大鬧天宮的人,也算是學佛修行?我這樣說,有的居士可能接受不了,她們也許會說,這是天大的冤枉,我們這樣做也是為了護法——比方說是為了能在寺院里做得更好,要保證休息啦,或者說,這也是為了度人——他們吃葷不是造業嘛。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我下面要講的,大家更要認真的聽。
什麼是真正的護法?
真正的護法可不僅僅是不顧家,不要家,長年泡在寺院里為寺院幹活(這樣最多稱得上是小護法),而是能很好地利用自己是個居士的身份,深入民眾,深入社會,弘揚妙法,普度眾生!大家可以試想一下,觀音菩薩也是現的在家像,如果她總想著到寺院里幹活,認為這才是護法,那她還有時間去「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嗎?還能是觀音菩薩嗎?當然,居士們也不要誤會,我這樣講並不是反對居士到寺院里幹活,我只是強調,我們做居士的不能把「護法」理解得太狹獈!
不飲酒和家庭應酬
每次講課的時候,總有居士問,師父,我們在家居士總免不了應酬接待的,有時候不喝酒真過不去,可一想到是個居士,我們又不敢,這可怎麼辦啊?我想問一下在座的大家,你有沒有遇到這個問題,如果沒有的話,那我就不講了……有,那我告訴大家,每次我都是毫不猶豫地回答,那麼麻煩干嗎?你就喝。
這下好嘍,我想恐怕有居士已經在高興了,為什麼?反正法師講了嘛,喝,革命的小酒天天醉。那麼,對這種人,我必要再說一句,你就喝吧,喝了就造業,喝了就受報應。為什麼?因為你還沒有聽我仔細地講明,為什麼能喝,怎樣才喝。第一,不飲酒是什麼戒。是遮戒,前面四個是性戒。不一樣的。所謂性戒,也就無論受不受戒,誰做了都是造業,都要受報;而遮戒,是說本性上並不是惡,不過是因為它容易遮蔽我們的本性,讓我們造惡,所以才不去做。第二,對那些雖有酒精成份,但早已沒有酒的意義的,你但喝無妨,如酒釀元子,炒菜用料酒等。第三,對確實是酒,而且,我也沒能力把它想成不是酒的,怎麼辦?有時候逃不過去的,你也是要喝。但要明白,此時的喝不是因為你很想喝,也是就說不是因為心饞,而是因為現實情況的需要,而且,有把握不會喝糊里糊塗,忘了東西南北,能時刻保持清醒才行。絕不能死抱著戒條不知變通,結果搞得自己麻煩,別人也難過。當然了,如果人家對方本來很支持你學佛,知道你是不能喝酒的,這時候如果你再打著靈活變通,心中有佛的招牌非要和人家一起拼一拼的話,那你實在是多此一舉,只能是屬於哼哼一類了。哼哼是什麼?大家想吧。
在這里,我要強調一下,學佛是讓我們幸福快樂的,是讓我們生活越來越輕松的,如果一個人越學佛越感到麻煩和不便,越學佛越感到受到約束和壓抑,那麼,毫無疑問地,你肯定是學錯了,如果再學到人見人煩,人見人以為你這個人有問題,有毛病,那麼我更要告訴大家,在這時你就千萬不要去學佛了,回家好好看看孩子,沒事去逛逛馬路,到公園里「嘭嚓嚓」吧,否則,再學你肯定是走火入魔。
學佛關鍵在會活學活用,是用智慧的佛法培養智慧的大腦,實現智慧的生活。如果一個人學來學去只學成一腦門的條條框框,無論做什麼事,都得看看條條再說,就像過去有人看黃歷出門似的,什麼都要看書上寫的,今天是不是吉日,如果不是,寧肯耽誤事也不出門,這是典型的不知死活!要是這樣,啊呀,這樣的人還是不要學佛的好,因為太累,別人也累。你受罪,大家也跟你受罪,佛教也被糟塌完了。

⑥ 智悲佛網電腦版首頁為什麼智悲佛網不能打開電腦版

可以打開智悲佛網,你修復一下瀏覽器。

具體步驟:

  1. 點開網頁,點工具,點選項,點高級,點重置,刪除個人設置 前面打勾,點重置,點確定。

http://www.beifw.com/ssyy/

⑦ 阿彌陀佛,我剛入門,朋友給了一本觀音菩薩普門品,不知道怎麼誦讀,很迷茫,能給點意見嗎

首先恭喜您,能走進佛法的大門,為您高興,為您鼓勵。
我建議
剛入門可以多看慧律法師講座,譬如可以看他講的
《正信的佛教與解脫》《什麼是佛法》《佛教的精神與特色》等基礎類專題講座
慢慢深入。
也推薦多看聖嚴法師的《正信的佛教》一書,是學習的基礎

初學佛,要建立穩固的正知正見,要認識佛法,誦經很好,但是初學應該先知道什麼是佛法,而不是盲目誦經,我們佛法主張以智慧心誦經,否則你讀了半天,也不知道佛法是什麼。
佛法提倡理解和實踐同時進行也就是解行並重,對於初學更重要或者說首要的任務,就是正確的認識佛法,要有系統的學習,另外給你一個建議,不要亂看網上文章,因為那些文章你也不知道是誰寫的,良莠不齊,初學很難分辨。就怕走錯路,被誤導就麻煩大了。

推薦好好跟隨慧律法師學習,觀看他得講座
網上都有,也可以搜索【高雄文殊講堂】登陸法師官網
慧律法師是公認的祖師大德,您可以網路一下看他的簡介
好好跟隨,一定不會走錯路。

⑧ 《海爾:激活休克魚》作為第一個登上哈佛講堂的案例,講的內容是什麼

海爾張瑞敏成功地兼並了14家企業,將海爾文化進行復制,盤活資產近15 億,其激活的不是兼並企業,而是激活了這些企業里的人,他在課堂上講到,要激活這些企業里的人,關鍵是要解決給每一個人創造一個可以 發揮個人能力的舞台,這樣就永遠能在市場上比對手快一步。

⑨ 師兄您好,阿彌陀佛🙏末學想結緣一些經書,如果有精裝版更好,可以頂置於書架最上端瞻仰供奉。

供佛經沒有用,而且佛經供著,而不能理解其中的意義,不能如法修行從而解脫,妄圖供著佛經得到福報,是對佛經的極不尊重,和誹謗。

熱點內容
荷花沁和酒 發布:2025-09-22 15:14:12 瀏覽:585
丁香湖半馬 發布:2025-09-22 15:12:54 瀏覽:442
怎麼採摘玫瑰 發布:2025-09-22 15:12:20 瀏覽:252
茶花細煙 發布:2025-09-22 15:11:14 瀏覽:75
創意盆栽支架 發布:2025-09-22 15:10:29 瀏覽:558
卡絲櫻花三件套多少錢 發布:2025-09-22 15:01:30 瀏覽:706
山茶花作文600字 發布:2025-09-22 14:56:16 瀏覽:869
浙江長興盆景 發布:2025-09-22 14:44:41 瀏覽:556
嵌色荷花 發布:2025-09-22 14:42:54 瀏覽:191
日本櫻花鞋 發布:2025-09-22 14:21:09 瀏覽: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