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三七規格
㈠ 求助蘭花三七與闊葉麥冬在形態上的區別
如果 你說 蘭花 和麥冬有什麼區別 其實很好區別 蘭花葉質會更硬 而且很有彈性 麥冬葉子是軟的 還有 蘭的根比較粗 長得比較長 你自己可以網路圖片看看
㈡ 吉祥草和蘭花三七的區別
吉祥草是須根、蘭花是肉根
㈢ 蘭花三七的種植環境要求,比如什麼喜溫濕耐乾旱之類的
三七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的乾燥塊根,別名田七、田三七、參七、參三七、金不換、滇七等。性溫,味甘、微苦,為「雲南白葯」的主要原料,生品具止血、散瘀、消腫、定痛的功效;熟品補血活血。花也葯用。最近,我國醫葯學家還發現三七具抗疲勞、耐缺氧、壯陽、抗衰老、降血糖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滋補強壯作用。主產雲南、廣西,近年江西、湖北、四川等省也有引種培。
(-)形態特徵
三七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0-60厘米。主根肉質,多呈短圓錐形。根莖短粗,俗稱「羊腸頭」。地上莖直立,光滑無毛,單生,不分枝,有縱條紋。掌狀復葉3-6片輪生莖頂,具長柄;小葉3-7片,長橢圓形至倒卵形,長5-15厘米,邊緣具細鋸齒,兩面脈上有剛毛。傘形花序單生於莖頂,花多數,兩性,初開時黃綠色,盛開時白色;花萼、花冠各為5枚。漿果腎形,成熟時鮮紅色,內有白色種子1一3粒,多為2粒,扁球形。花期7-9月,果期9--11月。
(二)生長習性
三七屬喜陰植物。喜冬暖夏涼的環境,畏嚴寒酷熱;喜潮濕但怕積水,土壤含水量以22%-40%為宜。夏季氣溫不超過35℃,冬季氣溫不低於零下5℃,均能生長,生長適宜溫度18-25℃。三七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范圍廣,但以土壤疏鬆、排水良好的砂壤上為好。凡過黏、過砂以及低窪易積水的地段不宜種植。忌連作,土壤酸鹼度4.5-8。
一年生三七隻有1枚掌狀復葉;二年生有2-3枚掌狀復葉,每校由5-7片小葉構成,開始抽薹開花;三、四年生三七一般生3-5枚掌狀復葉,每枚多數由7片小葉構成,少數多達9片小葉。五年以上的三七,復葉數可達6枚。各年生掌狀復葉的多少受生長發育條件影響,營養充足,發育條件適宜,掌狀復葉數多。
各年生三七,在產區是2-3月出苗,出苗期10-15天。三七出苗後便進入展葉期,展葉初期莖葉生長較快,通常15-20天株高就能達到正常株高的2/3,其後莖葉生長緩慢,隨著萌發出苗一次性長出,一旦形成的芽胞成長出的莖葉受損傷,地上就
無苗。
三七對光敏感,喜斜射、散射、漫射光照,忌強光。一般透光度以30%為宜。光照過弱,植株徒長,葉片柔軟,主根增長緩慢,容易得病;光照過強,植株矮小,葉片容易灼傷。
三七種子具後熟性,保存在濕潤條件下,才能完成生理後熟而發芽。種子發芽適溫為20℃左右。種子在自然條件下的壽命為15天左右,種子一經乾燥就喪失生命力,因此,宜隨采隨播,或層積處理。
(三)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 宜選坡度在5-15度的排水良好的緩坡地,富含有機質的腐殖質或砂壤上。農田地前作以玉米、花生或豆類為宜,切忌茄科作前作。地塊選好,要休閑一至半年,多次翻耕,深15-20厘米,促使土壤風化。有條件的地方,可在翻地前鋪草燒土或每畝施石灰100千克,作土壤消毒。最後一次翻地每畝施充分腐熟的廄肥5000千克,餅肥50千克,整平耕細,作畦,畦向南,畦寬1.2-1.5米,畦間距50-150厘米,畦長依地形而定,畦高30一40厘米,畦周用竹竿或木棍攔擋,以防畦土流坍,畦面呈瓦背形。
2.繁殖方法用種子繁殖。
(1)選種及種子處理 每年10-l1月,選3-4年生植株所結的飽滿成熟變紅果實,摘下,放入竹篩,搓去果皮,洗凈,晾乾表面水分。用 65%代森鋅400倍液,或50%托布津1000倍液浸種10分鍾消毒處理。三七種子乾燥後易喪失生命力,因此,應隨采隨播或採用層積處理保存。
(2)播種 用工具劃印行,以行株距6厘米×5厘米進行點播,然後均勻撒一層混合肥(以腐熟農家肥或與其它肥料混合),畦面蓋一層稻草,以保持畦面濕潤和抑制雜草生長,每畝用種7萬一10萬粒,摺合果實10-12千克。
如播種澆水後採取覆蓋銀灰色地膜的方法,可起到明顯的增產和良好的保水節肥等效果。
(3)苗期管理和移栽 天氣乾旱時,應經常澆水,雨後及時排去積水,定期除草。苗期追肥一般以磷肥為主,通常追施3次,第一次在3月份苗出齊後進行,後2次分別在5月、7月進行。苗期天棚透光度要根據不同季節的光照度變化加以調節。三七育苗一年後移栽,一般在12月至翌年1月移栽。要求邊起苗、邊選苗、邊移栽。起根時,嚴防損傷根條和芽胞。選苗時要剔除病、傷、弱苗,並分級栽培。三七苗根據根的大小和重量分三級:千條根重2千克以上的為一級;千條根重l.5-2千克的為二級;1.5千克以下的為三級。移栽行株距:一、二級為18厘米×15-18厘米;三級的為 15厘米×15厘米。種苗在栽前要進行消毒。多用300倍代森鋅浸蘸根部,浸蘸後立即撈出晾乾並及時栽種。
3.田間管理
(1)除草和培土 三七為淺根植物,根系多分布於15厘米的地表層,因此不宜中耕,以免傷及根系。幼苗出土後,畦面雜草應及時除去,在除草的同時,如發現根莖及根部露出地面時應進行培土。
(2)淋水、排水 在乾旱季節,要經常淋水保持畦面濕潤,淋水時應噴灑,不能潑淋,否則造成植株倒伏。在雨季,特別是大雨過後,要及時除去積水,防止根腐病及其它病害發生。
(3)搭棚與調節透光度 三七喜陰,人工栽培需搭棚遮蔭,棚高1.5-1.8米,棚四周搭設邊棚。棚料就地取材,一般用木材或水泥預制行條作棚柱,棚頂拉鐵絲作橫梁,再用竹子編織成方格,鋪設棚頂蓋。棚透光多少,對三七生長發育有密切影響。透光過少,植株細弱,容易發生病蟲害,而且開花結果少;透光過足葉片變黃,易出現早期凋萎現象。一般應掌握「前稀、中密、後稀」的原則,即春季透光度為60%-70%,夏季透光度稍小,為45%-50%,秋季氣溫轉涼,透光度逐漸擴大為50%一60%。
(4)追肥 三七追肥要掌握「多次少量」的原則。一般幼苗萌動出土後,撒施2-3次草木灰,每畝用50-100千克,以促進幼苗生長健壯。4-5月施1次混合有機肥(廄肥、草木灰2∶1),每畝用2000千克,留種地塊加施過磷酸鈣15千克,以促進果實飽滿。冬季清園後,每畝再施混合肥 2000-3000千克。
⑤打薹 為防止養分的無謂消耗,集中供應地下根部生長,於7月出現花薹時,摘除全部花薹,可提高三七產量。打薹應選晴天進行。
4.病蟲害防治
(l)立枯病 為害幼苗。2-4月開始發病,低溫陰雨天氣發病嚴重。防治方法:①結合整地用雜草進行燒土或每畝用1千克氯硝基苯作土壤消毒處理;②施用充分腐熟的農家肥,增施磷鉀肥,以促使幼苗生長健壯,增強抗病力;③嚴格進行種子消毒處理;④未出苗前用1∶1∶1倍波爾多液噴灑畦面,出苗後用苯並咪唑1000倍液噴灑, 7-10天噴 1次,連噴2-3次;⑤發現病株及時拔除,並用石灰消毒處理病穴,用50%托布津1000倍液噴灑,5-7天噴1次,連噴2-3次。
(2)疫病 為害葉。5月開始發病,6-8月氣溫高,雨後天氣悶熱,暴風雨頻繁,天棚過密,園內濕度大,發病較快而且嚴重。防治方法:①冬季清園後用2波美度①的石硫合劑噴灑畦面,消滅越冬病菌;②發病前用1∶1∶200倍波爾多液,或65%代森鋅500倍液,或50%代森銨800倍液,每隔10天噴1次,連噴2-3次;③發病後用50%甲基托布津700-800倍液,每隔5-7天噴1次,連噴2-4次。
(3)蚜蟲 為害莖葉,使葉片皺縮,植株矮小,影響生長。防治方法:用40%樂果乳油800-1500倍液噴殺。
(四)短須蟎 又稱紅蜘蛛。群集於葉背吸取汁液,使其變黃、枯萎、脫落。以6-10月危害嚴重。花盤和果實受害後造成萎縮、干癟。防治方法:①清潔三七園;②3月下旬以後噴0.2-0.3波美度石硫合劑,每隔7天,連噴2-3次;③6-7月發病盛期,噴20%三氯殺蟎碸800-1000倍液。
《四)採收加工
1.採收 三七一般種植3年以上即可收獲。在7—8月開花前收獲的,稱為「春七」,質量較好,若7月摘去花薹,到10月收挖更好。12月至翌年1月結籽成熟采種後收獲的質量較差,稱為「冬七」。收獲前1周,在離畦面7-10厘米高處剪去莖稈,收獲時,用鐵耙挖出全根。
2.加工 將挖回根摘除地上莖,洗凈泥土,剪去蘆頭(羊腸頭)、支根和須根,剩下部分稱「頭子」。將「頭子」暴曬1天,進行第一次揉搓,使其緊實,直到全乾,即為「毛貨」。將「毛貨」置麻袋中加粗糠或稻穀往返沖撞,使外表呈棕黑色光亮,即為成品。如遇陰雨,可在50℃以下烘乾。
㈣ 蘭花三七的學名
蘭花三七 【種名】:蘭花三七
【科屬】:百合科、山麥冬屬
【形態特徵】專:常綠多年生草本,根屬狀莖粗壯,葉線性,叢生,長10—40cm,總狀花序,花淡紫色,偶有白色。
【生長習性】:耐寒、耐熱性均好,可生長於微鹼性土壤,對光照適應性強,適宜作地被植物或盆栽觀賞。
【繁殖方法】:分株
【類別】:地被植物
㈤ 蘭花三七一平方米可種多少棵
蘭花三七其形似蘭花根像三七,且味也像三七並可入故名蘭花三七。2平方為虛數,故種植較小的地方,不用很大空間
㈥ 田七有哪些品種
【田七品種】
1、三七或田七,屬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種後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長三個葉柄,每個葉柄生七個葉片,故名三七。其莖、葉、花均可入葯。
2、藤三七,多年生宿根稍帶木質的纏繞藤本,光滑無毛。營養高、口味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C,具有滋補、壯腰膝、消散痰、活血、健胃保肝等作用。
3、蘭花三七,其形似蘭花根像三七,且味也像三七並可入葯故名蘭花三七。蘭花三七是近幾年培育的優秀新地被,耐寒耐蔭耐澇是其特點,且四季常青佳,春季開出一串串翠藍的花,景觀效果甚佳。
4、菊三七,苦,溫,有小毒。入脾、肝經。根呈拳形肥厚的圓塊狀,長3~6厘米,直徑約3厘米,表麵灰棕色或棕黃色,全體多有瘤狀突起及斷續的弧狀溝紋,在突起物項端常有莖基或芽痕,下部有須根或已析斷。質堅實,不易析斷,斷面不平,新鮮時白色,乾燥者呈淡黃色,有菊花心。
5、景天三七,學名費菜,性平,味甘、微酸。氣微,味微澀。乾燥全草,莖呈青綠色,易折斷,中間空心,葉皺縮,上、下面均灰綠色,但大多已脫落。氣無,味微澀。
【簡介】
三七,又名田七、人參三七、參三七,中葯名。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的乾燥根和根莖。秋季花開前採挖,洗凈,分開主根、支根及根莖,乾燥。支根習稱「筋條」,根莖習稱「剪口」。
【生理特性】
1、主根呈類圓錐形或圓柱形,長1~6cm,直徑1~4cm。表麵灰褐色或灰黃色,有斷續的縱皺紋和支根痕。頂端有莖痕,周圍有瘤狀突起。體重,質堅實,斷麵灰綠色、黃綠色或灰白色,木部微呈放射狀排列。氣微,味苦回甜。
2、筋條呈圓柱形或圓錐形,長2~6cm,上端直徑約0.8cm,下端直徑約0.3cm。
3、剪口呈不規則的皺縮塊狀或條狀,表面有數個明顯的莖痕及環紋,斷面中心灰綠色或白色,邊緣深綠色或灰色。
【產地】
主產於雲南文山、硯山、馬關、西疇、廣南、麻栗坡、富寧、邱北,廣西田陽、靖西、田東、德保。雲南文山歷史悠久、產量大、質量好,習稱「文三七」、「田七」,為著名的道地葯材。
㈦ 蘭花三七一株多少牙
蘭花只有春蘭二七梅(400-600一苗),沒有三七這個品種,要是真想要三七,那就去葯店去找吧!
㈧ 野生銀葉蘭花三七
不是蘭草
㈨ 蘭花三七有什麼葯用價值
三七為五加科植源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H.Chen)的乾燥塊根,別名田七、田三七、參七、參三七、金不換、滇七等。性溫,味甘、微苦,為「雲南白葯」的主要原料,生品具止血、散瘀、消腫、定痛的功效;熟品補血活血。花也葯用。最近,我國醫葯學家還發現三七具抗疲勞、耐缺氧、壯陽、抗衰老、降血糖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滋補強壯作用。主產雲南、廣西,近年江西、湖北、四川等省也有引種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