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半卷海棠

半卷海棠

發布時間: 2022-03-27 22:13:00

『壹』 詠白海棠·半卷湘簾半掩門的作品賞析

小說中,大觀園眾姊妺結成「海棠詩社」後首次吟詠詩歌,李紈被大家推為社長,負責評詩,賈迎春限韻,賈惜春監場。詩成後,大家認為林黛玉的最好,李紈卻評薛寶釵的為第一,賈探春表示贊同,賈寶玉則為林黛玉不平。第二天史湘雲到來,又和了兩首,眾人看了稱贊不已。
結社、賞花、吟詠唱和是清代都門特別盛行的社會風氣,是古時貴族人家的閑情逸致的表現,大觀園的公子小姐們也不會例外。這些詩和有關情節給讀者提供了認識這種生活的畫面。如果從這一角度看,詩本身的價值是不大的,但作為塑造人物思想性格的一種手段,它仍有藝術上的效用。
特別值得讀者注意的是,這些詩多半都「寄興寓情」,各言志趣。作者甚至把人物的未來歸宿也借他們的詩隱約地透露給讀者了。凡此種種,要使每一首詩都多方關合、左右逢源,必須經作者慘澹經營、匠心獨運,才能臻於完美的境地。

『貳』 詠白海棠·半卷湘簾半掩門的作者簡介

曹雪芹(1715~1763或1724~1764),清代小說家,名沾,字夢阮,號雪芹、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漢人,大約在明代末年被編入滿洲籍。他出身於一個「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從曾祖父起三代世襲江寧織造一職達六十年之久。後來父親因事受株連,被革職抄家,家庭的衰敗使曹雪芹飽嘗了人生的辛酸。他歷經十年創作了長篇名著《紅樓夢》,死後遺留下前八十回的稿子。該書內容豐富、情節曲折、思想認識深刻、藝術手法精湛,是中國古典小說中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品 。

『叄』 紅樓夢中的海棠詩原文

先是賈探春提出要建一個詩社,正好在這時賈芸送給賈寶玉兩盆海棠花,於是賈寶玉建議說就先做海棠詩,所以起名叫海棠社,後來一度中斷,再後來林黛玉作了一首桃花詩,被薛寶釵等人看見,於是就將海棠社改名為桃花社

『肆』 紅樓夢中的一首詩,半卷香憐半掩門,冰做泥土玉為盆。這首詩的全文是什麼,並解釋!

詠白海棠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回.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答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1)湘簾:湘竹製成的門簾。這句是說看花的人,「半卷」、「半掩」與末聯的嬌羞倦態相呼應。
(2)「碾冰」句:因花的高潔白凈而想像到栽培它的也不該是一般的泥土和瓦盆,所以用冰清玉潔來側面烘染。
(3)「偷來」二句:意即白凈如同梨花,風韻可比梅花。但說得巧妙別致。宋代盧梅坡《雪梅》詩:「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又曹雪芹之祖曹寅有「輕含豆蔻三分露,微漏蓮花一線香」的詩句,可能都為這一聯所借鑒。
(4)月窟:月中仙境。因仙人多居洞窟之中,故名。袂,衣袖,亦指代衣服。蘇軾曾用「縞袂」喻花,有《梅花》詩說:「月黑林間逢縞袂」。這里借喻白海棠,並改「逢」為「縫」,另藏深意。

『伍』 詠白海棠·半卷湘簾半掩門的介紹

《詠白海棠·半卷湘簾半掩門》是一代文豪、清代文學家曹雪芹的七言律詩,見於《紅樓夢》第三十七回。這首詩是《紅樓夢》中林黛玉所作。林黛玉的詩中「碾冰為土」一語,評者多欣賞它設想的奇特,若看作是對薛寶釵譏語的反擊則鋒芒畢露。以縞素喻花,實際上暗示她的夭亡,而喪服由仙女縫制,可能是因為她本是「絳珠仙草」。此外像「秋閨怨女拭啼痕」之類句子,脂硯齋評語已點出「不脫落自己」,也如同她的「眼淚還債」。

『陸』 《紅樓夢》詠白海棠·「半卷湘簾半掩門」這句和白海棠有什麼關系

這句不直接寫白海棠,而是側面入手,先描寫賞花者的姿態.... 半掩門,輕倚在門邊撩開半卷湘簾,然後望向園中的白海棠.... 就差不多這樣的意境吧....

『柒』 詠白海棠·半卷湘簾半掩門的作品原文

半卷湘簾半掩門(1),碾冰為土玉為盆(2)。
偷來梨蕊三分白(3),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4),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捌』 詠白海棠·半卷湘簾半掩門的作品注釋

(1)湘簾:湘竹製成的門簾。這句是說看花的人,「半卷」、「半掩」與末聯的嬌羞倦態相呼應。
(2)「碾冰」句:因花的高潔白凈而想像到栽培它的也不該是一般的泥土和瓦盆,所以用冰清玉潔來側面烘染。
(3)「偷來」二句:意即白凈如同梨花,風韻可比梅花。但說得巧妙別致。宋代盧梅坡《雪梅》詩:「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又曹雪芹之祖曹寅有「輕含豆蔻三分露,微漏蓮花一線香」的詩句,可能都為這一聯所借鑒。
(4)月窟:月中仙境。因仙人多居洞窟之中,故名。袂,衣袖,亦指代衣服。蘇軾曾用「縞袂」喻花,有《梅花》詩說:「月黑林間逢縞袂」。這里借喻白海棠,並改「逢」為「縫」,另藏深意。

『玖』 "簾卷海棠紅"出自哪首詩詞啊

一、可找到的說法有二:
1、出自古詞:《虞美人》
黃昏有約君知否,
對月頻呼酒.
纖纖簾卷海棠紅,
舊夢難尋隻影卧花叢.
清風作伴香塵路,
空把佳期誤.
青春雖美不多時,
多少紅顏垂淚病相思.
但這一詞查不到作者。
2、出自朱自清散文:《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這個比較可考。
二、朱自清《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簡介:1924年,馬孟容執教今溫州中學,與當時逃兵亂來溫的散文家朱自清,又同事又好友。馬孟容先生精心製作一幅 尺多寬的《月夜八哥海棠圖》贈送朱自清先生。朱先生愛不釋手,細細品味,整整看了兩天,並回贈《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見朱自清散文集《溫州的蹤跡》首篇)散文一 篇,恭敬地說:「以文換畫,自是文雅之事,只是你的畫是傳神妙品,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我寫的僅得其萬一,貽笑大方了。」一時成為文界藝壇的美談。
三、《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原文:
這是一張尺多寬的小小的橫幅,馬孟容君畫的。上方的左角,斜著一卷綠色的簾子,稀疏而長;當紙的直處三分之一,橫處三分之二。簾子中央,著一黃色的,茶壺嘴似的鉤兒棗就是所謂軟金鉤么?「鉤彎」垂著雙穗,石青色;絲縷微亂,若小曳於清風中。紙右一圓月,淡淡的青光遍滿紙上;月的純凈,柔軟與平和,如一張睡美人的臉。從簾的上端向右斜伸而下,是一枝交纏的海棠花。花葉扶疏,上下錯落著,共有五叢;或散或密,都鈴瓏有致。葉嫩綠色,彷彿掐得出水似的;在月光中掩映著,微微有淺深之別。花正盛開,紅艷欲流;黃色的雄蕊歷歷的,閃閃的。襯托在叢綠之間,格外覺著妖嬈了。枝欹斜而騰挪,如少女的一隻臂膊。枝上歇著一對黑色的八哥,背著月光,向著簾里。一隻歇得高些,小小的眼兒半睜半閉的,似乎在入夢之前,還有所留戀似的。那低些的一隻別過臉來對著這一隻,已縮著頸兒睡了。簾下是空空的,不著一些痕跡。 試想在圓月朦朧之夜,海棠是這樣的嫵媚而嫣潤;枝頭的好鳥為什麼卻雙棲而各夢呢?在這夜深人靜的當兒,那高踞著的一隻八哥兒,又為何盡撐著眼皮兒不肯睡去呢?他到底等什麼來著?捨不得那淡淡的月兒么?捨不得那疏疏的簾兒么?不,不,不,您得到簾下去找,您得向簾中去找棗您該找著那捲簾人了?他的情韻風懷,原是這樣這樣的喲!朦朧的豈獨月呢;豈獨鳥呢?但是,咫尺天涯,教我如何耐得?我拼著千呼萬喚;你能夠出來么? 這頁畫布局那樣經濟,設色那樣柔活,故精彩足以動人。雖是區區尺幅,而情韻之厚,已足淪肌浹髓而有餘。我看了這畫,瞿然而驚;留戀之懷,不能自已。故將所感受的印象細細寫出,以志這一段因緣。但我於中西的畫都是門外漢,所說的話不免為內行所笑。——那也只好由他了。 1924年2月1日,溫州作。

『拾』 半卷湘簾半掩門

林黛玉:詠白海棠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

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

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注釋:

湘簾:用湘妃竹做的窗簾。這句說看花人,「半卷」,「半掩」與末

的嬌羞倦態相呼應。

碾冰句:因為花的高潔白凈而想像到栽培它的也不應該是一般的泥土和瓦盆,所以用冰清玉潔烘托。

偷來句:意思是說海棠的白凈如同梨花,風韻可比梅花。但說的巧妙、別致。可能對宋·盧梅坡《雪梅》:「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和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輕含豆蔻三分露,微漏蓮花一線香」的詩句有所借鑒。

月窟縞袂;月窟,月宮;袂,袖口;縞袂,白衣。這里借喻白海棠。

出自《紅樓夢》37回。

熱點內容
玫瑰糖醬 發布:2025-09-23 02:11:27 瀏覽:214
小丁香可憐 發布:2025-09-23 01:53:30 瀏覽:772
蘭花香型 發布:2025-09-23 01:37:08 瀏覽:852
廣玉蘭花蕾 發布:2025-09-23 01:35:34 瀏覽:191
珞珈櫻花詩 發布:2025-09-23 01:24:09 瀏覽:388
茶花樹送人 發布:2025-09-23 01:16:00 瀏覽:437
紅牡丹珠畫 發布:2025-09-23 01:12:13 瀏覽:929
百合的葯性 發布:2025-09-23 01:00:38 瀏覽:493
宜興市盆景 發布:2025-09-23 00:56:40 瀏覽:23
常見花卉價格 發布:2025-09-23 00:46:23 瀏覽: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