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荷花池
A. 描寫鄉下初夏的風景的古詩
清平樂(yuè)·村居
【南宋】辛棄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
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
溪頭卧剝蓮蓬。
1. 吳音:指吳地的地方話。泛指南方的方言。
2. 翁媼(ǎo):老翁、老婦。
3. 無(wú)賴:指頑皮,是愛稱,並無貶意。
4.清平樂:詞牌名,「樂」讀 yuè。
5.相媚好:這里指互相逗趣、取樂。
6.醉里:醉意
��這首小令,是作者晚年遭受議和派排斥和打擊,志不得伸,歸隱上饒地區閑居農村時寫的,詞作描寫農村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生活,並不能說是作者對現實的粉飾。從作者一生始終關心宋朝恢復大業來看,他嚮往這樣農村生活,因而會更加激起他抗擊金兵、收復中原、統一祖國的愛國熱忱。就當時的情況來說,在遠離抗金前線的村莊,這種和平寧靜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並非是作者主觀想像的產物,而是現實生活的反映。
上片勾勒出一個農家生活烘托出下片的內容。
��上闋頭兩句,寫這個五口之家,住在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裡,緊靠著房屋有一條流水潺潺、清澈見底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在這里,作者只用了淡淡的兩筆,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組成的清新秀麗的環境勾畫出來了不難看出,這兩句在全首詞中,還兼有點明環境和地點的使命。
��三四兩句,描寫了一對滿頭白發的翁媼,親熱地坐在一起 ,一邊喝酒,一邊聊天的悠閑自得的畫面,這幾句盡管寫得很平淡,但是,它卻把一對白發翁媼,乘著酒意,彼此「媚好 」,親密無間,那種和協、溫暖、愜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現出來了。這就是無奇之中的奇妙之筆。當然,這里並不僅僅是限於這對翁媼的生活,它概括了農村普遍的老年夫妻生活樂趣,是有一定的典型意義。
��下闋四句,採用白描手法,直書其事,和盤托出三個兒子的不同形象。大兒子是家中的主要勞力,擔負著溪東豆地里鋤草的重擔。二兒子年紀尚小,只能做占鋪助勞動,所以在家裡編織鳥籠。三兒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調皮玩耍,看他躺卧在溪邊剝蓮蓬吃的神態,即可知曉。
��這幾句雖然極為通俗易懂,但卻刻畫出鮮明的人物形象,描繪出耐人尋味的意境。尤其是小兒無拘無束地剝蓮蓬吃的那種天真活潑的神情狀貌,饒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謂是神來之筆,古今一絕!「卧」字的用得極妙它把小兒天真、活潑、頑皮的勁兒,和盤托出,躍然紙上。所謂一字千金,即是說使用一字,恰到好處,就能給全句或全詞增輝。這里的「卧」字正是如此。
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緊靠著潺潺流淌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一對白發老夫妻親熱地坐在一起用吳地方言聊天,還帶著幾分醉意。
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長滿了茵茵綠草。一陣吳音,絮絮叨叨,還帶著幾分醉意,親切,美好!這是誰家,一對白發蒼蒼,公公,姥姥。
大兒子在溪東豆地鋤草;二兒子在家編織雞籠;還有那調皮可愛的小兒子,正趴在草地上剝蓮蓬。
大兒子,在小溪東岸,豆地里鋤草。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手藝可巧!小兒子,趴在溪邊剝蓮蓬,一個逗人喜愛的頑皮佬。
��這首詞反映了樸素、溫暖而又風趣的農村生活的一個側面。全詞只有短短幾句,卻把一家農戶的環境氣氛和全家老少勤儉淳樸的勞動生活面貌都鮮明地勾勒出來,給讀者展示出一幅生動的農家生活畫面。
��在描寫手法上,這首小令,沒有一句使用濃筆艷墨,只是用純粹的白描手法,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作者能夠把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描寫得維妙維肖,活靈活現,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如若不是大手筆,是難能達到此等藝術意境的。
��在藝術結構上,全詞緊緊圍繞著小溪,布置畫面,展開人物的活動。從詞的意境來看,茅檐是靠近小溪的。另外 ,「溪上青青草、」「大兒鋤豆溪東」,「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 」四句,連用了三個「溪」字,使得畫面的布局緊湊。所以,溪」字的使用,在全詞結構上起著關鍵作用。
��在寫景方面,茅檐、小溪、青草,這本來是農村中司空見慣的東西,然而作者把它們組合在一個畫面里,卻顯得格外清新優美。在寫人方面,翁媼飲酒聊天,大兒鋤草,中兒編雞籠,小兒卧剝蓮蓬。通過這樣簡單的情節安排,就把一片生機勃勃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農村生活,真實地反映出來了。給人一種詩情畫意 ,清新悅目的感覺,這樣的構思巧妙、新穎,色彩協和、鮮明,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一條清澈的小溪,潺潺地環繞著小村莊,向遠處流去。小溪兩岸長滿了碧綠的青草。一陣微風吹來,小草樂得彎下了腰。小溪旁,有一個低小的茅屋,一棵高大的柏樹長在茅屋的左邊,給茅屋前灑下一片陰涼。屋後長著一片濃密的小竹林。古人雲: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看來茅屋的主人是知道這句話的。圍繞茅屋的籬笆旁長著幾株南方特有的芭蕉。
低矮的屋檐下,一位白鬍子的老爺爺,雙手握著拐杖,向前探著身子,用吳儂軟語和老奶奶說笑,老奶奶一面縫著衣服,一面和老爺爺聊天。老爺爺笑著說:「今年真是風調雨順,肯定又是一個豐收年。」老奶奶也笑眯眯地說:「秋天,賣些糧食,扯些布給孩子們每人添一套新衣服。」他們有說有笑完全陶醉了,全然不知周圍發生了什麼事。
小溪的東面,他們的大兒子正在豆田裡鋤著雜草,期盼著黃豆快快長大。他頭上的草帽也擋不住太陽的熱浪,汗水一個勁的向下流。二兒子坐在屋前的地上用竹片編織雞籠,他正神情專注的為小雞們編織一個新家。最淘氣的小兒子趴在小溪旁的樹蔭下,一面望著滿池盛開的荷花,一面剝著手中的蓮蓬,把蓮子放進嘴裡.
過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shǔ),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題解:「過」是訪問,文題的意思是訪問老朋友的村莊。
主題歸納:這首詩通過敘述到農人家做客的事情,描述了恬靜秀美的農村風光,歌頌了淳樸誠摯的情誼。
1.過:拜訪,探訪,看望。
2、故人:老朋友
3. 具:准備。
4.雞黍(shǔ ):指燒雞和黃米飯。
5. 合:環繞。
6.郭:指村外。
7.斜:(xiá)
8.軒:窗戶。
9. 場圃:農家的小院。(場:打穀場。圃:菜園。)
10話桑麻:談論莊稼。
11. 就:赴。這里指欣賞的意思。 就,文言文中很多都有此意,靠近接近,例如"就義"、"持就火煬上(《活版》)"
12.菊花:既指菊花又指菊花酒。
13.把:拿、端。
14.重陽日:這里指夏歷九月初九,人們常有登高、飲菊花酒的習俗。
老朋友准備好了飯菜,邀請我到他朴實的田家作客。
村子外圍被一片綠樹環抱,而郊外則是蒼翠碧綠的小山包平斜著。
打開窗戶面對著的是打穀場和菜園,我們兩個端著酒杯邊喝酒邊談論莊稼的長勢。
等到重陽節的那一天,就再來這里邊欣賞菊花暢飲美酒
鄉村四月
[宋] 翁卷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里雨如煙。
鄉村四月閑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翁卷,字續古,一字靈舒,溫州樂清(今屬浙江)人,南宋詩人,與趙師秀、徐照、徐璣並稱「永嘉四靈」。其詩大多講求技巧,詩風清苦。
】
①白滿川--指稻田裡的水色映著天光。川,平地。
②子規——杜鵑鳥。
③才了——剛剛結束。.
④山原-----原野和山陵
⑤蠶桑--種桑養蠶。
(1、2句)山坡田野間草木茂盛,稻田裡的水色與天光相輝映。天空中煙雨蒙蒙,杜鵑聲聲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3、4句)四月到了,沒有人閑著,剛剛結束了蠶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整首詩突出了鄉村四月的勞動緊張、繁忙。整首詩就像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不僅表現了詩人對鄉村風光的熱愛與贊美,也表現出他對勞動人民、勞動生活的贊美之情。
這首詩以白描手法寫江南農村春的景象,前兩句著重寫景:綠原、白川、子規、煙雨,寥寥幾筆就把水鄉初夏時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來。後兩句寫人,畫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農民形象,從而襯托出「鄉村四月」勞動的緊張、繁忙。前呼後應,交織成一幅色彩鮮明的圖畫。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綠的,原野是綠的,綠的樹,綠的草,綠的禾苗,展現在詩人眼前的,是一個綠色主宰的世界。在綠色的原野上河渠縱橫交錯,一道道洋溢著,流淌著,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滿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舉目望去,綠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籠罩在淡淡的煙霧之中。那是霧嗎?煙嗎?不,那是如煙似霧的蒙蒙細雨,不時有幾聲布穀鳥的呼喚從遠遠近近的樹上、空中傳來。詩的前兩句描寫初夏時節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廣闊的,筆觸是細膩的;色調是鮮明的,意境是朦朧的;靜動結合,有色有聲。「子規聲里雨如煙」,如煙似霧的細雨好像是被子規的鳴叫喚來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後兩句歌詠江南初夏的繁忙農事。採桑養蠶和插稻秧,是關系著衣和食的兩大農事,現在正是忙季,家家戶戶都在忙碌不停。對詩的末句不可看得過實,以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採桑喂蠶,有人運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蠶桑後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後蠶桑,有人則只忙於其中的一項,少不得有人還要做其他活計。「才了蠶桑又插田」,不過是化繁為簡,勾畫鄉村四月農家的忙碌氣氛。至於不正面直說人們太忙,卻說閑人很少,幾乎是沒有的。那是故意說得委婉一些,舒緩一些,為的是在人們一片繁忙緊張之中保持一種從容恬靜的氣度,而這從容恬靜與前兩名景物描寫的水彩畫式的朦朧色調是和諧統一的畫面。
B. 上饒市有多少縣鎮
下轄十縣一區 ( 信州區、 上饒縣、廣豐縣、玉山縣、婺源縣、鄱陽縣、余干縣、萬年縣、弋陽縣、橫峰縣、鉛山縣 ) ,代管一市(德興市)。
詳見上饒網路http://ke..com/view/13664.htm?fr=ala0_1_1
為是上饒人而驕傲 呵呵
C. 清平樂·村居的詩意
《清平樂·村居》是宋代大詞人辛棄疾的詞作。
全文的意思:
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吳地方言,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發的老人是誰家的呀?
大兒子在溪東邊的豆田鋤草,二兒子正忙於編織雞籠。最令人喜愛的是小兒子,他正橫卧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賞析:此詞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藉此表現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作者把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以及他們的美好的農家生活描寫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活靈活現,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表現出作者對農村和平寧靜生活的喜愛。全詞以白描手法描述了農村的鄉土風俗,呈現出一種清新寧馨的風格。
D. 請問上饒市區有荷花看嗎
市區里應該是再也找不到了。一來因為水塘逐年減少,二來因為創衛大量黑臭水體被清理,城區種菜被清除。可是可以去城外啊,比如去上饒縣茶亭鎮,就有個農庄名為「荷塘月色」啊。
E. 美麗的公園哭了作文範文
你好,這邊有幾篇文章可以供你參考一下。
一、
四海公園是蛇口南山區休閑的公園,早先四海公園有一個美麗的大湖,美麗湖水清澈見底,湖裡有許許多多大魚、小魚、大蝦、小蝦,還有大烏龜呢!四海公園有一些小竹子、大竹子和一些花草樹木,真是美麗極了!
可四海公園現在變了,有一些人亂丟果皮和垃圾,把垃圾扔進了清澈見底的湖水裡面,還有一些人把果皮和垃圾扔進了草叢裡面,現在又湊又臟的垃圾隨處可見。
我希望,以後四海公園變的更美麗。更加富饒
二、
來到了廉江,如果你不去森林公園,那就等於沒有來過廉江。來到森林公園門口,只看見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森林公園」。穿過門口,就看見一片綠油油的草地。春天來臨,萬物復甦,小草偷偷地鑽出地面,大地一片生機。再繼續往前走,就看見養魚池,小魚在池裡游來游去,快樂極了!池裡種著許多白荷花,那些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園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全長開了,露出嫰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再繼續往前走,就看見游樂場,那就是小朋友的天地了。我要媽媽去買票,我去坐過山車。坐過山車可刺激了。
天黑了,我和媽媽依依不捨地回家了。我愛你,森林公園。
上饒市的雲碧峰公園,是國家級森林公園。它位於風景秀美的信江河畔。
它不僅景色優美,也是大家鍛煉身體,娛樂、旅遊的最佳場所。如果,你不相信,就跟我來吧!
走進公園的門口,清新甜潤的空氣,帶著陣陣花香迎面而來。整潔又寬闊的廣場上,鋪著平坦又整齊的石磚。每天,到太陽下山時,人們便絡繹不絕地來到這里。在光彩奪目的燈光下盡情地跳舞、聊天。
順著廣場的石階向前走,穿過美麗的花壇,便來到公園的大門。宏偉壯觀的大門,是用青灰色的花崗岩組成的。上面雕著樓台亭宇、富貴牡丹和鯉魚跳龍門。最漂亮的要算那四根盤龍柱了。上面的龍雕得栩栩如生,像要騰雲飛走一樣!
公園的門口都這么好,更不用說山上了!
公園里林木茂盛,植被種類豐富,氣候涼爽,四季鳥語花香。還有各種國家保護動物呢!
三、
星期六的早晨,鬧鍾發出「叮鈴鈴,叮鈴鈴......」的響聲把我叫醒,我一看,原來六點了,我趕緊穿好衣服,刷牙洗臉。正當我把臉洗完後,媽媽對我說:「我們今天去公園玩。」我高興地說:「太棒了!」說完,我就立刻到家門口,穿好鞋子,飛速地跑下樓梯,坐上了爸爸的越野車,我們等媽媽也上了車,就出發了。到了公園大門,我就聞到了一陣陣清香。我好奇的走進公園,原來公園門後有一個花壇,裡面有許多的花,粉紅的桃花,鮮紅的玫瑰花,還有許多美麗的花朵。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一個荷花池,裡面的荷花已經有花苞了荷花池裡面大部分都是荷葉,荷葉的形態各不相同,有圓形的,上面被人分叉,變成愛心形的......走著走著,天空突然烏雲密布,我問媽媽怎麼了,媽媽說:「是要下雨了。」我問:「怎麼辦?」爸爸說:「那裡有個亭子,我們去躲雨吧 。」我和媽媽一起說:「好的。」我們就在哪兒躲了一場雨,雨停了,天空出現一道五彩繽紛的彩虹。此時,雨後的小草 ,小花上出現了一顆顆閃亮,透明,圓潤的小露珠。突然,媽媽叫我回家吃中飯,我只好依依不捨的離開了公園。
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
F. 江南美景介紹,要詳細的、
1、滕王閣
滕王閣,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於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嬰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詩人王勃詩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流芳後世。
唐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唐高祖李淵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嬰被封於山東滕州,為滕王。他於滕州築一閣樓名曰「滕王閣」(已被毀)。
唐顯慶四年(公元659年),滕王李元嬰調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築了著名的「滕王閣」。滕王閣因王勃的《滕王閣序》為後人熟知,成為永恆的經典。
滕王閣與湖北武漢黃鶴樓、湖南嶽陽樓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歷史上的滕王閣先後共重建達29次之多,屢毀屢建。
2018年10月29日,南昌滕王閣旅遊區被文化和旅遊部批准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2、黃鶴樓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瀕臨萬里長江,是國家5A級旅遊景區,「江南三大名樓」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和」天下絕景「之稱。黃鶴樓是武漢市標志性建築,與晴川閣、古琴台並稱「武漢三大名勝」。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國時期該樓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軍事樓」,晉滅東吳以後,三國歸於一統,該樓在失去其軍事價值的同時,隨著江夏城地發展,逐步演變成為官商行旅「游必於是」、「宴必於是」的觀賞樓。
唐代詩人崔顥在此題下《黃鶴樓》一詩,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使得黃鶴樓自古以來聞名遐邇。
黃鶴樓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頂,以清代「同治樓」為原型設計,京廣鐵路的列車從樓下呼嘯而過。樓高5層,總高度51.4米,建築面積3219平方米。黃鶴樓內部由72根圓柱支撐,外部有60個翹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萬塊黃色琉璃瓦覆蓋構建而成。
黃鶴樓樓外鑄銅黃鶴造型、勝像寶塔、牌坊、軒廊、亭閣等一批輔助建築,將主樓烘托得更加壯麗。主樓周圍還建有白雲閣、象寶塔、碑廊、山門等建築。
整個建築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散發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它與蛇山腳下的武漢長江大橋交相輝映;登樓遠眺,武漢三鎮的風光盡收眼底。
黃鶴樓現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3、瞻園
瞻園位於南京市秦淮區夫子廟秦淮風光帶核心區,是南京現存歷史最久的明代古典園林,是江南四大名園,其歷史可追溯至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前的吳王府,後賜予中山王徐達的府邸花園。
素以假山著稱,以歐陽修詩「瞻望玉堂,如在天上」而命名,明代被稱為「南都第一園」。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瞻園是南京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明代古典園林建築群,也是唯一開放的明代王府,曾是明朝開國功臣徐達府邸的一部分,清朝各任江南布政使辦公的地點,太平天國時期為東王楊秀清王府。瞻園疊經明、清、太平天國、民國與當代,和江南多數園林一樣,沿革復雜,園貌歷經變遷。
瞻園面積約兩萬平方米,共有大小景點二十餘處,布局典雅精緻,有宏偉壯觀的明清古建築群,陡峭峻拔的假山,聞名遐邇的北宋太湖石,清幽素雅的樓榭亭台,奇峰疊嶂。
瞻園中辟有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是中國唯一的太平天國專史博物館。87年版《紅樓夢》,趙雅芝版《新白娘子傳奇》的白府等便是在瞻園取景地。
4、拙政園
拙政園,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始建於明正德初年(16世紀初),是江南古典園林的代表作品。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一起被譽為中國四大名園。
拙政園位於蘇州城東北隅(東北街178號),截至2014年,仍是蘇州存在的最大的古典園林,佔地78畝(約合5.2公頃)。
全園以水為中心,山水縈繞,廳榭精美,花木繁茂,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特色。花園分為東、中、西三部分,東花園開闊疏朗,中花園是全園精華所在,西花園建築精美,各具特色。
園南為住宅區,體現典型江南地區傳統民居多進的格局。園南還建有蘇州園林博物館,是國內唯一的園林專題博物館。
1961年3月,拙政園被列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1年被國家計委、旅遊局、建設部列為國家級特殊游覽參觀點。
199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5、留園
留園位於蘇州閶門外留園路338號,以園內建築布置精巧、奇石眾多而知名,與蘇州拙政園、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並稱中國四大名園。
留園為中國大型古典私家園林,佔地面積23300平方米,代表清代風格,園以建築藝術精湛著稱,廳堂宏敞華麗,庭院富有變化,太湖石以冠雲峰為最,有「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趣」。
其建築空間處理精湛,造園家運用各種藝術手法,構成了有節奏有韻律的園林空間體系,成為世界聞名的建築空間藝術處理的範例。
現園分四部分,東部以建築為主,中部為山水花園,西部是土石相間的大假山,北部則是田園風光。
留園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江南
G. 趵突泉地下世界太美了,你還見過哪些非常漂亮的景點呢
趵突泉簡介趵突泉(Baotu Spring),濟南三大名勝之一,位於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東臨泉城廣場,北望五龍潭,面積達158畝,位居濟南七十二名泉之冠。乾隆皇帝南巡時因趵突泉水泡茶味醇甘美,曾冊封趵突泉為"天下第一泉"。 也是最早見於古代文獻的濟南名泉。
小時候記得語文課本上有一篇課文就叫《趵突泉》,作者把趵突泉的景色描寫的十分美麗,當時就在想什麼時候能親眼目睹一下這個趵突泉的風采就好了。直到我長大這個願望也一直在我心底深處,我也這樣做了,親自去濟南看了一眼這個美不勝收的風景。趵突泉的景色為什麼好看呢?因為有了獨特的景色之外,歷史文人還賦予它一定的歷史文化背景,一個風景有了自己的歷史文化背景它就有了不一樣的定義了,所以除了欣賞美景之外遊客還會觀看它的更深層的含義了。其實中國地大物博,有很多美景都是十分漂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