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畫蘭花用什麼毛筆

畫蘭花用什麼毛筆

發布時間: 2022-03-20 23:55:58

❶ 畫國畫花鳥用什麼毛筆好

學畫花鳥,對於毛筆的挑選,我覺得沒有特定的用什麼好,比如說我畫竹子我竹竿用的是狼毫的或兼豪的,這樣的筆彈性好畫竹竿有力度,但是不能過長,太長畫出來的竹竿不是很有力度。竹子的小枝我推薦用小狼毫,不要過細,不要過粗,畫葉子初學用兼豪的好有彈性吸墨也好。這是對於竹子,畫蘭花,菊花梅花,等用筆都各有各的用法,各有各的特性。我本人建議你自己試下,因為每個人風格的不同用的筆也會不一樣,所以你初學不一定要很好的筆你個人覺得合適就好了,毛筆不怕多,就是怕不趁手。對於怎麼樣挑選毛筆,這個我的建議就是你到專業的美術用品店鋪去叫老闆那幾款筆開開給你試下,專業賣毛筆的都有給人試筆的,我店鋪就有這樣做,注意的是,如果有上膠的毛筆你不要硬擠開,要用水泡,不然這樣很容易弄傷毛筆的,很多人不知道以為沒事,其實你自己想下,要是你是毛筆那有多痛,畫畫的人要愛惜自己的毛筆,毛筆也是有生命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道理你不是不懂吧。畫畫這裡面有很多學問不是一兩個文字就能說清的,藝術是時間的結晶。

❷ 畫蘭花用什麼顏色

工筆蘭花屬於工細類花鳥畫,上色一般是 1、分染:分染可以先用淡墨,分版染沖明暗對權比和層次感,分染要根據畫面明度對比渲染淡墨,顏色明度底的墨色重一些,顏色明度高的墨色要淡,如圖(淡墨的渲染要用兩只毛筆交替使用,一直色筆,一直水筆,通常是2支大白雲,上一筆色,洗一筆積墨,防止出現墨色沉積的現象) 2、統染:根據畫面明暗處理的需要,幾片葉子、幾片花瓣統一渲染,強調整體的明暗與色彩關系(此時可以用國畫顏料的石青、切記上色不能火候太過,要保持色彩傾向) 3、罩染:在已經著色的畫面上重新罩上一層色彩並局部渲染(利用石綠和藤黃局部) 4、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時用某種色小面積、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畫面稱為提染(這個過程是局部細節的處理過程,例如葉片的脈絡,花瓣的邊沿變色等細節性的特徵)

❸ 畫水墨蘭花用什麼樣的毛筆

普通的毛筆都可以,但硬毫較好一些,畫蘭對筆的要求不是太高。

❹ 畫國畫蘭草用什麼毛筆好什麼牌子能具體最好

用蘭竹(大,中,小三種)屬兼毫筆,是專門畫蘭花和竹子的。
我一直使用山東掖縣(現萊州市)的筆,現在都是個人生產了,在網上搜李振華,他的筆好用,價格也不貴,20元左右,

❺ 工筆畫需要什麼樣的毛筆

常用的筆有衣紋筆、葉筋筆、大紅毛、小紅毛、蟹爪、狼圭、紫圭等等。

工筆畫用筆大致分勾線筆和染色筆。勾線筆有衣紋、葉筋、紅毛、蟹爪等。蟹爪顧名思義就是其筆峰的形狀像螃蟹爪很尖細。

不用去分辨,只要去書畫商店買就能看到。勾長線最好還是衣紋、葉筋。染色需用多支大小白雲筆。一支色筆一支水筆。

(5)畫蘭花用什麼毛筆擴展閱讀

技法

1、白描

以線為表現手段的畫法,依靠線本身的剛柔,粗細、巧拙,方圓,疏密等變化來表現各種物象。同時線條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抽象審美效果。白描就整個中國畫來講也是一門獨立的藝術,作為工筆白描,一般線形變化不大,細而均勻,為敷色留有餘地。

2、皴擦

繪畫里常遇到土、石、樹樁等物類,用筆中常以皴增強質地和厚重感,亦是線的補充,較講究用筆。一般要求自然而順勢,不故作姿態。擦,更加隱筆。一般只是豐富皴的技法,有時亦起修改皴的敗筆的作用。

3、染法

有許多種,一般有平塗、分染、罩染等,平塗多在做色底及畫面局部平塗顏色時用,不宜見筆痕,分染是分出物體結構的染法,有高染與低染兩種,染在物中間凸起部位並造成一點立體意味的是高染,罩染是在已分染過色墨的部分罩上某種顏色。

這樣能產生厚重而沉著的色彩變化,烘托一般是在物之外烘染出一部分色墨,以便加強主物的塑造,實際上有染擴大的意味,月雲雪邊多用。

❻ 國畫用什麼筆

國畫的最顯著特點,是以墨線為基礎。中國畫家不僅用它來表現一切物象的輪廓、明暗、質感,而且還用它來揭示物象的內在精神和畫家的思想感情。因此中國畫的線條具有一定的獨立的美學價值。那麼國畫用什麼筆好呢?
自古有雲:書畫同源,所以國畫和書法一樣,也是使用毛筆的,但毛筆的種類有很多,還分長鋒、中鋒和短峰,具體用哪種博聚國學網認為還要看究竟是畫什麼。
如果是畫樹木之類,要突出枝乾的硬勁,應採用狼毫毛筆,筆性尖健彈力強,另外飛禽的嘴爪、花卉的枝幹都需要用狼毫毛筆,只是在運用的時候要注意選擇長鋒或中鋒的,比如畫蘭花的葉片就要用長鋒狼毫,而畫竹葉則要用中鋒狼毫,而到了畫花蕊、花瓣之時,就要改用羊毫筆了,羊毫筆柔軟適合點戳,例如梅花點點就需要羊毫筆。

❼ 什麼毛筆好用

毛筆具有很大的通用性,不但可以書寫,更可供作畫。有時一支筆,往往既可寫楷,也可寫行草隸篆等,我覺得把寫什麼字用什麼筆說得太死完全沒必要,一個人的書寫習慣是在長年累月中不斷養成的,但為求書寫的字體更優美、更傳神,使筆力充分表達,制筆師傅需更細心挑選材料,以符合書家習性及字體的韻味。現僅就各書體之用筆,作一概略介紹。對於筆的選擇,一般非硬性規定,摘錄於此僅供書友參考,望能起到拋磚引玉作用,還懇請各位相互交流,謝謝~
1、楷書用筆
楷書是為規范草書的漫無准則和減省漢隸的波磔而由隸書的發展而逐漸演變而成的。楷書的結體呈平穩方正、典雅端莊。其用筆歸之於「永字八法」,即點、橫、豎、撇、捺、挑、鉤和轉折八法,十分強調用筆的筆力、筆勢和筆意,講究相互之間的長短結合、曲直並舉、剛柔相濟的藝術效果。
楷書一般來說是靜態的書體,運筆速度較緩慢,注重筆壓的加力,因此必須選用筆鋒尖齊,筆腰較強健的毛筆,所以以狼毫和羊毫製成的兼毫筆為主,兼毫筆之筆鋒柔暢,筆腰有力富彈性,在於點劃、轉折方面,容易收放。純羊毫毛筆的筆性較柔,除特別嘉好者,甚少人用來寫楷書,欲用純羊毫毛筆寫楷書,必須功力足,運筆認真,才能達成效果。
臨摹各家字體亦需選筆,寫柳體字,最好用狼毫毛筆,其次用兼毫毛筆,歐體字用筆亦以狼毫毛筆、兼毫毛筆較適宜,若選用筆鋒筆頸部位較細直的更易發揮字韻。顏體字大都藏鋒圓渾、厚重,以兼毫筆較宜表現,如使用狼毫筆則必須選筆鋒、筆項較豐盈飽滿者,只要輕按即可,若以細直的筆鋒毛筆寫顏體,必須加重用力,在落筆、轉折、收筆之間,有深厚根基者方能達成,否則寫出的字往往枯澀單調,無法顯露顏體之美。
2、行書用筆
有人以為行書是從楷書中衍生而來。其實不然。行書和章草都是在正楷創立之前就已發明了,是與楷書並行不悖的書法。行書的結體介於楷草之間,近楷者則稱「行楷」『近草者則稱「行草」。而楷書的每一種類型在行書中都有對應的形式。行書用筆比楷書活潑,而又沒有草書的放縱,運筆生動靈活而富有生氣。
行書的運筆速度較快,有緩急的變化,筆劃的抑揚變化較多,筆順也稍改變,而筆劃由一筆進入另一筆時,往往以線連貫,僅具脈絡,而不清楚分界線。為了把握住字體的氣韻、高雅,除書家的用心外,選用的毛筆以狼毫、兼毫毛筆較適宜,因其較易把握住頓、挫、停、收、放。如使用兼毫毛筆,則以混合狼毛及其它加健物所制者,亦相當好用,但所表達風味不同,文字的優美較柔暢、圓潤。純羊毫毛筆在書寫行時,往往不易控制,非有深厚功力者很少嘗試,若深知筆性,運筆速度快,喜好多項變化,增加浮沉或抑揚者,以純羊毫毛筆來寫行書可謂順暢流利,另有一番風味。
3、草書用筆
草書可分為章草、今草和狂草。而行草又因間於行書與今草之間,故一般又附於今草之中。
章草是從漢隸演化而來的。章草的結體較為簡約,其運筆既有草書的筆畫,又有隸書的筆意,其主要特徵是上下獨立而不連寫,字與字間也連接不多。
今草是從章草演進而來。結體也由章草的扁方趨於長方,但字與字之間仍少連接。其運筆加強了筆畫與筆畫之間的聯系,並將帶有隸意的章草捺筆完全去掉,顯示出書法演變中形體和用筆方面的一大變化。
狂草是草書中最為放縱的一種,其結體更為放逸奔放。運筆跌宕起伏,運轉自如。字與字多連綿,即使筆與筆之間有時不連貫,但也顯得筆斷意連,一氣呵成。
草書字體,在造形上頗有自由感,每一點每一劃都具有節奏。所產生的美感與趣味必須輕松流暢。所以書寫草書者,都具有多年筆齡,不限制選用筆性,頗能隨心所欲,然而為求效果甚佳,皆以羊毫毛筆為主或是使用以柔性毛料製成的兼毫筆,因為筆鋒選羊毫為主材料,筆腹筆腰配備較剛之狼毛、牛耳等其它加健物,作為支撐助力,可使筆毫柔順流暢,筆力足,不枯澀,揮毫之下左右逢源。

4、隸書用筆
隸書是將小篆的書體去其繁復、增減其體而創立。結體更為端正整齊,呈秀麗端莊之美。其用筆,如以漢隸為例,主要是橫畫的變化,蠶頭雁尾,一波三折,盡情地舒展,呈委婉波狀之勢。如果說,篆書以弧筆著稱,那麼隸書則以波勢見長。

隸書其字體仍存篆意,多逆筆突進,字體寬扁,波礫呈露。因此用筆必須宜於逆筆中鋒書寫,所以用羊毫毛筆或兼毫毛筆來書寫較易表達。如果以狼毫毛筆書寫,筆鋒較健且尖,對於回鋒、逆筆,必須更用心方能達到效果。

5、篆書用筆
篆書有大小篆之分,其書寫的方法大致是一樣的,主要是有其文字繁簡的差別。大篆較繁,小篆較簡,其書體的結構也就由茂密變得較為疏朗。結體上,大篆接近於甲骨文,結體錯落有致,呈自然質朴之美。其用筆純用中鋒,用力勻平,流轉自如。小篆的結構是以大篆演變而來,其結體較大篆更為工整齊律,呈勻稱整飾之美。其用筆不但純用中鋒,而且筆勢更為圓轉流暢,顯得朴茂端重。

篆書經數百年的演變,其字體雖有狹長、寬扁、尖削凝重之不同,但有共同的特徵就是從不規則的形態而漸趨於規則的弧形圓寫,從方峻的筆劃變為勻稱稱的線條,而習學篆字大都有相當筆齡,握筆相當穩健,因此可選用羊毫毛筆來書寫,尤其長鋒羊毫或長鋒兼毫更能臻於至善境界。

6、國畫用筆
國畫所用的毛筆,就各畫家的習性不同而選用之毛筆,也不盡相同。例如狼毫毛筆性剛健,彈力強,適用於畫剛健的東西,如鳥的嘴爪,花卉的枝幹、葉脈,山水畫的勾、勒、擦或一切線條的地方。茲為便於讀者選筆略述數種國畫所使用之毛筆供參考:

(1)畫梅用筆 畫梅之樹干要養老,枝要硬勁,應用狼毫毛筆或馬兼毫筆等,以較剛硬之毛筆寫之。畫梅花有雙勾法和沒骨法;雙勾法是用中鋒細筆分左右兩筆合成一圈,應選用狼毫毛筆,以其尖健之筆性畫之。沒骨法是以點戳便成,可用羊毫毛筆,落筆戳點。

(2)畫蘭用筆 畫蘭首先畫蘭葉,畫時用長鋒狼毫筆,含墨飽滿,中鋒懸腕自根部往外一筆撇去,行筆要爽快、利落不可遲疑。筆力要直至葉尖,長葉要有轉折,過筆要有起伏,欲達到此境界所用的毛筆稱為蘭竹筆,就是上等的長鋒狼毫毛筆。此種狼毫筆,筆型順直如春筍,筆鋒、筆項不可過於飽滿,方能表達蘭葉的細纖。蘭花用小狼毫或圭筆畫之。

(3)畫竹用筆 畫竹全用中鋒,畫竿寫枝行,筆要快速有勁,方能產生圓正渾厚的效果;竹葉要快利剛勁,才能表達竹的特性。所以選用的毛筆,應以剛性毛筆且筆鋒尖銳者為上乘,因此以狼毫毛筆為畫竹的主要毛筆,竹竿亦可用山馬筆畫之以增厚蒼勁。

(4)畫菊用筆 菊的畫法,數百年來不離勾花點葉法,在畫花瓣點花蕊、畫莖枝,可用狼毫毛筆、面相筆,垛葉用羊毫毛筆。

(5)山水用筆 山水畫的線條有用中鋒、有用側鋒,但總要筆筆有力,隨著樹、石、山形的變化,用筆要頓挫,起筆、收筆、曲折靈活表現。所以用筆應以剛性毛筆為主,例如山馬筆、石獾、牛耳毫毛筆、狼毫毛筆等。水或雲煙霧靄具有飄浮感,可以羊毫毛筆或軟性毛筆,面積較大者可以用排筆一氣呵成來畫。

❽ 如何畫國畫蘭花

一、畫鳳眼二、破鳳眼三、葉子、長短、濃淡、粗細的變化。但是根一定要匯集在一塊,成鯽頭形。第二種一、白描。勾花和莖要用淡墨,線條細而柔。重墨勾葉,蘭葉較長,勾線時要流暢,有弧度和轉折的地方也應保持中鋒用筆(見圖一)。二、上底色。用調稀的折色罩染花和莖,須染得薄而勻。用較重墨暈染正葉,淡墨染反葉。三、細部刻畫。芽綠色染花頭,由花瓣尖向根部暈染。花苞和莖都用芽綠色罩染。綠色罩染葉子正面,淡綠染反葉(見圖二)。四、調整。用白色提染花瓣根部,染得薄一些。白色和黃色分別染花蕊撇長葉、折葉難度更大些,主要在於要掌握好行筆的提按與腕力的靈活,要站著畫,以腕運指,力來自臂、肘、腕然後到指,充分運用好腕力,行筆才能靈活。每一葉片無論長短都要送出而不能甩出。筆斷意連這在撇長葉中是經常遇到的,折筆既要體現蘭葉的輕柔,又要折得有力度,要柔中有剛。在葉的組合上,長短、粗細與疏密要有變化,穿插交錯有致。對畫一叢蘭葉或分布在畫面上下的多株蘭葉,在墨色上要有濃淡層次變化,不可不分遠近地一律黑色。在葉子的分布上切忌雜亂無章,漫無秩序,要寧少勿多。畫法如下:花的畫法:蘭有梅瓣、荷瓣和尖瓣之分。梅瓣,是說它的花片形圓近似於梅,點法上起筆也同於點梅瓣,行筆至末端向里出鋒收筆;荷瓣,其形短肥而頭尖近似荷花瓣,點法是用露鋒筆尖朝上,先朝左點再向右折筆,後拖然後出鋒;尖瓣,其形瘦長而尖,點法是露鋒點入然後下按,再輕輕提筆至末端收筆出鋒。蘭的結構是花五瓣,當中的兩瓣較短朝內側抱芯,另外三大瓣伸向外側。花芯是由鼻和舌所構成,莖是由幾片●葉包裹而成連接花蒂,蘭的花芯實際是一個瓣。蘭花也有蘭開或全開的狀態,舌上有的有紅斑,有的沒有紅斑,沒有紅斑的稱「素心」。點花,一種是純墨色的濃淡點法,另一種是草綠蘸淡花青或草綠蘸淡胭脂的色瓣點法。先點內瓣兩筆,再點外側瓣三筆,行筆起伏較大,要點得飄逸瀟灑。要用行書的筆法,三筆間互有引帶。蘭花的美全在外側這三瓣筆法的變化。莖部的●以濃草綠蘸胭脂左、右兩筆下行,形成包裹的樣子。用勾、寫結合的方法畫亦可,筆法要簡潔。點斑用濃胭脂色,大的斑點一般兩點比較明顯,細碎的斑點有的露得不明顯,可酌情適當地點入。蕙一莖多花,五至十朵之間,花從下而上開。尖瓣居多,在一串花之中藏、露、含、放、俯、仰、●、側頗具姿致。花六瓣,分內、外層,外層三大瓣是主瓣,內層三瓣,兩瓣對稱,當中一瓣向外翻卷。傳統畫法一般把這三瓣概括成兩瓣,共五瓣,內層緊束,外層開張,先點內層瓣,再點外層瓣。花苞左右兩筆相包。行筆要筆筆銜接貫氣,筆斷意連。具體筆法和用色與蘭花相同,而在外側三七瓣的點法上更需注意一串花之間造型上的變化,筆意上更需靈活多變。花芯用濃墨點在花瓣的相合處,花苞點在瓣的合縫間,半干時點入。花的三點呈草書的「●」字型或兩點呈「●」字型,苞的兩點上下連接呈「●」型。葉的畫法:畫葉稱撇葉,意味其用筆同於楷書的「撇」法。撇葉一般用濃墨,與淡色花相互映襯,但有時考慮到層次也用淡墨。每株蘭葉在五筆至七八筆之間,先從簡單入手練習右撇式和左撇式。第一筆長,自下而上隨行筆的提按間粗間細;第二筆仍朝右撇,較短;第三筆朝左撇,與第一筆相交呈「鳳眼」狀。另一種形式是第一筆長,粗細變化自如,要粗若螳螂肚,細若鼠尾;第二筆朝相反方向撇,與第一筆相交,亦成所謂的「交鳳眼」;第三筆短,穿過第一、第二筆形成「破鳳眼」。從一株進而兩株、三株反復練習。撇長葉、折葉難度更大些,主要在於要掌握好行筆的提按與腕力的靈活,要站著畫,以腕運指,力來自臂、肘、腕然後到指,充分運用好腕力,行筆才能靈活。每一葉片無論長短都要送出而不能甩出。筆斷意連這在撇長葉中是經常遇到的,折筆既要體現蘭葉的輕柔,又要折得有力度,要柔中有剛。在葉的組合上,長短、粗細與疏密要有變化,穿插交錯有致。對畫一叢蘭葉或分布在畫面上下的多株蘭葉,在墨色上要有濃淡層次變化,不可不分遠近地一律黑色。在葉子的分布上切忌雜亂無章,漫無秩序,要寧少勿多。

熱點內容
盆栽油甘 發布:2025-09-23 18:56:54 瀏覽:738
開紅色茶花 發布:2025-09-23 18:45:40 瀏覽:751
張飯郎休丁香 發布:2025-09-23 18:41:14 瀏覽:982
給人玫瑰手有餘香 發布:2025-09-23 18:39:49 瀏覽:781
聚酯梅花墊 發布:2025-09-23 18:39:40 瀏覽:684
採茶花鼓代 發布:2025-09-23 18:39:08 瀏覽:22
黧蒴錐花語 發布:2025-09-23 18:34:08 瀏覽:512
五月天1丁香 發布:2025-09-23 18:22:38 瀏覽:470
愛心綠植動態壁紙 發布:2025-09-23 18:08:44 瀏覽:16
怎麼摳花卉 發布:2025-09-23 17:59:17 瀏覽: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