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荷花獎同行

荷花獎同行

發布時間: 2022-03-18 05:14:33

『壹』 小辣椒 是誰的外號

義大利俱樂部萊切的外號就是「小辣椒」的

『貳』 陳琛的獲獎情況

1994年5月 全國第四屆桃李杯舞蹈比賽軍隊系統選拔賽
獲優秀表演獎
1994年8月 全國第四屆桃李杯舞蹈比賽雙人舞《枉凝眉》
獲古典舞表演三等獎
2002年5月 創作並表演的雙人舞《同行》獲第三屆 「荷花獎」舞蹈比賽,創作金獎.
2002年5月 創作並表演的雙人舞《同行》獲第三屆 「荷花獎」舞蹈比賽,表演銀獎
2004年10月 參加第八屆全軍文藝會演,在《綠蔭》和《小城雨巷》中擔任領舞並獲表演三等獎
2004年10月 參加第八屆全軍文藝會演,在《綠蔭》和《小城雨巷》中擔任領舞並獲表演三等獎
1993.1995.1998.2003.2004年被授予嘉獎
1998年被南京軍區政治部授予「前線文藝獎」表演二等獎
2000年記三等功一次
2001年被南京軍區政治部授予「前線文藝獎」表演三等獎
2001年被評為「訓練標兵」
2002年記二等功一次
2002年被南京軍區政治部授予「前線文藝獎」榮譽獎
2002年被南京軍區政治部授予「前線文藝獎」表演一等獎
2004年被共青團南京市委員會授於「南京市新長征突擊」榮譽稱號

『叄』 關於茶葉的電影或電視劇

1,《閃亮茗天》

《閃亮茗天》是上海劇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的都市愛情劇,由於中中、陳暢執導,朱梓驍、潘之琳、戴陽天、王笛、張璇等主演。

該劇講述了一個出身茶門的平凡女孩,在遭遇父輩仇局、同行打壓、兄弟奪愛等一系列親情、友情、愛情的考驗後,成長為一流品茶師的勵志故事。

2,《鬥茶》

《鬥茶》是孟衛執導,楊紫等主演的愛情劇情片。影片講述了幾位年輕人從不懂茶到愛茶再到最終戰勝自己的成長過程的故事。

3,《綠茶》

《綠茶》是北京國安文化和北大華億影視文化聯合出品的一部愛情文藝電影,由張元導演、趙薇、姜文等主演。

影片講述了一個散發神秘綠茶清香的都市愛情故事。該片於2003年8月18日正式上映並最終獲得900萬人民幣的票房。2004年入圍鹿特丹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虎獎」和法國多維利爾亞洲電影節最佳影片「金荷花獎」。

4,《溫柔的慈悲》

《溫柔的慈悲》是中國海峽世紀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與台灣映畫傳播聯合製作的都市情感劇,由鄧安寧、余倩倩執導,郭峻明、呂佩怡編劇,黃騰浩、李佳穎、胡安安、黃湘怡等主演。

該劇以「茶」的傳承為背景,通過年輕一代人的愛恨情仇,講述趙氏家族在海峽兩岸二十年的光陰故事。

5,《第一茶莊》

《第一茶莊》由上海新文化廣播電視製作有限公司出品,袁英明、黃英執導,秦嵐、黃少祺、寇世勛主演,2006年10月28日首播。

該劇講述了一位純朴善良、天生斷掌的茶女玉琦憑著自己的一片真心,從採茶女成長到一代茶母,不僅用自己的善良與聰慧得到了丈夫及家人的喜愛,更用勇敢與智慧保住了江南茶葉的經營權,沒有給日本侵略者得逞。

『肆』 網友翻出93年楊麗萍35歲時赴台灣演出的照片,楊麗萍有哪些成就

麗萍的成就有給大家帶來了很多好看的舞蹈,而且也獲得了諸多的獎項,也做了不少的公益節目。

楊麗萍是一位很有藝術感的女人,她獨特的藝術思維方式給她帶來了不少的創作靈感,也給我們觀眾帶來了很多的舞蹈。這位舞蹈家也做出了很多的成就。

楊麗萍的成就之做不少的公益。

楊麗萍不僅在舞蹈有著挺高的造詣,她也會去做公益活動。例如2013年的時候。她和工作人員來到茨壩“德馨學校”做公益活動。

楊麗萍也成立了“雲南映象藝術傳承中心”,這個中心幫助了貧困地區的青少年實現他們的藝術夢想。

楊麗萍把她的一生都奉獻在了舞蹈上。

『伍』 趙力民的成就及代表作品

1、雙人舞《牽手》。參加第十四屆全國群星獎比賽,榮獲「群星大獎」和「群星創作獎」;榮獲中央電視台第四屆CCTV舞蹈大賽「十佳作品獎」、「觀眾最喜愛的作品獎」、「表演二等獎」。被中央電視台《新聞三十分》、《東方時空》、《藝術人生》等欄目采訪。是河南省參加該賽事以來所取得的最好成績。中國舞蹈家協會專門為該節目組織專家召開研討會。省委書記徐光春看完該節目後評價道:「用殘缺的肢體創造了完美的藝術,用有限的力量創造了無限的財富
2、音樂舞蹈史詩《紅旗渠頌》。擔任該劇的舞蹈編導。該劇目應中宣部的邀請,於2006年11月26日——27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匯報演出。《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電視台《晚間新聞》給予了報道和高度評價。
3、少兒歌劇《雞毛信》。擔任舞蹈編導。參加2001年全國第六屆「歌劇音樂劇調演」榮獲優秀編舞獎。
4、群舞《黃河鼓韻》。在全國第六屆殘疾人文藝會演中獲得惟一的舞蹈類特等獎。並入選中央電視台2006春節文藝晚會候選節目,進京參加排練、選拔。同時與雙人舞《牽手》一起獲得河南省2006年優秀文化成果獎。
5、雙人舞《花棍情》。2003年榮獲河南省第三屆舞蹈大賽創作金獎,表演金獎。
6、群舞《綉金匾》。2004年榮獲河南省「群星獎」。
7、 少兒舞蹈《趣讀》,2007年榮獲中央電視台少兒舞蹈大賽金獎、河南省「群星獎」。並獲中國文聯舉辦的「小荷風采」少兒舞蹈大賽獲得「小荷之星」,本人獲得「小荷園丁獎」。8、參加文化部、教育部、中殘聯聯合舉辦的「第七屆殘疾人藝術匯演」作品《大河情懷》、《手舞四季》獲得金獎。
9、文化部舉辦的「中華誦」古詩文朗讀大賽作品《木蘭詩》獲得優秀表演獎。
10、舞蹈作品《大河情懷》、《手舞四季》參加文化部、教育部、中殘聯聯合舉辦的「第七屆殘疾人藝術匯演」獲得金獎。本人獲得創作金獎。
11、舞蹈作品《手舞四季》參加由教育部舉辦的「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獲得舞蹈類金獎,參加由中國舞蹈家協會舉辦的「荷花獎首屆校園舞蹈大賽」獲銅獎,本人獲得優秀輔導員獎。
11、雙人舞《母愛同行》獲得CCTV舞蹈大賽群文組銀獎,並獲文化部最高獎——「群星獎」。

『陸』 陳琛的人物經歷

1988年8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舞蹈系學員
1994年9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歌舞團舞蹈隊 四級演員
1999年7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歌舞團舞蹈隊 三級演員
2004年11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政治部前線文工團舞蹈隊 二級演員
2001年7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文學創作大專
2004年7月 中國人民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文學創作本科
1993年1月 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1993年5月 首屆東亞運動會開幕式《不滅的聖火》
1994年1月 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
1994年5月 全國第四屆桃李杯舞蹈比賽軍隊系統選拔賽獲優秀表演獎
1994年8月 全國第四屆桃李杯舞蹈比賽雙人舞《枉凝眉》
獲古典舞表演三等獎
1995年5月 參加建團四十周年《這一片沃土》文藝晚會
1995年10月 參加南京軍區迎國慶晚會 表演《綠春》
1995年10月 參加二十世紀華人舞蹈精典作品展演
1996年7月 參加《錦綉江南》--黃素嘉舞蹈作品專場晚會
在《大地回春》中擔任領舞
1996年7月 參加大型文藝晚會《魚水新歌》赴福建慰問演出
1996年8月 參加全軍新作品舞蹈比賽,在舞蹈《天邊的紅雲》.《穀雨》中擔任領舞和主要角色,作品分
獲一等獎和三等獎
1996年10月 參加紀念長征六十周年大型音舞詩畫《長征,世紀豐碑》,在《十送紅軍》中擔任領舞
1997年1月 參加由總政治部主辦的中央電視台雙擁晚會在舞蹈《天邊的紅雲》.中擔任領舞
1997年3月 在為兵服務期間,表演獨舞《綠春》三人舞《簸谷》
1997年7月 參加香港回歸在型文藝晚會
1997年8月 參加建軍七十周年《飄揚吧!軍旗》文藝晚會
1998年5月 參加中國文聯<萬里采風>新作品匯演
1998年6月 參加全國荷花杯舞蹈比賽 集體舞《天邊的紅雲》.《石頭.女人》在舞蹈比賽中分別獲得作品金.銀獎和表演銅獎
1998年8月 參加全國單雙三舞蹈比賽至復賽,後因傷退出
表演《綠春》.《夢斷紅樓》.《望穿秋水》.《踏著硝煙的男兒女兒》
1998年10月 參加《我們是不可戰勝的力量》抗洪文藝晚會
1999年5月 參加紀念胡曉邦誕辰100周年精品舞蹈回顧展演,在《天邊的紅雲》.《石頭.女人》中擔任領舞和主要角色
1999年7月 排演在型舞蹈詩劇《媽祖》 擔任主角 林默娘
2000年1月 參加《媽祖》首場演出
2000年3月 中共中央軍委主席遲浩田接見了《媽祖》劇組並觀看了演出
2000年4月 隨《媽祖》劇組赴福建參加「媽祖旅遊文化藝術節」
2000年5月 參加《前線之歌》團慶五十周年文藝晚會
2000年10月 參加第二屆「荷花獎」舞劇比賽《媽祖》獲金獎
2001年7月 參加《使命.士兵》專題文藝晚會
2001年10月 隨《媽祖》劇組赴港澳演出
2002年5月 參加首屆中國舞蹈精品展演
2002年5月 創作並表演的雙人舞《同行》獲第三屆「荷花獎」舞蹈比賽,表演銀獎
2002年5月 創作並表演的雙人舞《同行》獲第三屆 「荷花獎」舞蹈比賽,創作金獎.
2003年5月 隨演出小分隊赴十二軍慰問演出表演雙人舞《同行》 《凌空飄》
2003年11月 隨演出小分隊下部隊慰問演出表演雙人舞《同行》 《凌空飄》
2004年2月 參加赴福建為中央首長演出元宵晚會
2004年8月 參加408文藝晚會 在《小城雨巷》中擔任領舞
2004年8月 參加八一晚會開場舞蹈《飄揚吧!軍旗》創作及在《小城雨巷》中擔任領舞
參加創作開場舞蹈《綠色如歌》及章節銜接片花

『柒』 中國舞蹈荷花獎的第五屆

第五屆中國舞蹈「荷花獎」評獎活動從2005年11月17日開始在昆明正式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選手帶來的57個獨舞、雙人舞、三人舞、群舞等舞蹈小型作品將分為8場比賽角逐古典舞、現代舞、當代舞三個舞種的桂冠。獲獎名單如下:
現代舞
[作品] 金獎《守望》
銀獎《同行》
銅獎《有來有去》
[編導] 金獎《守望》
銀獎《同行》
銅獎《有來有去》
[表演] 金獎《守望》
銀獎《有來有去》
銅獎《飄搖》
當代舞
[作品] 金獎《士兵與槍》
銀獎《小城雨巷》 《颶風行動》
銅獎《源》《日子》 《打油郎》
[編導] 金獎《小城雨巷》
銀獎《紅土地之舞》 《士兵與槍》
銅獎《駝峰情》《徽 女情》《半生緣》
[表演] 金獎《士兵與槍》
銀獎《玉骨》《颶風行動》
銅獎《黃河怨》《嫁給大海的女人》《無極》
古典舞
[作品] 金獎《埋伏》
銀獎《那片血色山岡》《梅》
銅獎《別亦》《獨自》《金子·虎子》
[編導] 金獎《那片血色山岡》
銀獎《埋伏》《潯陽遺韻》
銅獎《金子·虎子》 《小城之春》《赤壁懷古》
[表演] 金獎《梅》《桔子紅了》
銀獎《潯陽遺韻》
銅獎《獨自》《赤壁懷古》《問君何時歸》
舞劇
[作品] 金獎《風中少林》
銀獎《南京1937》《關東女人》
銅獎《原野》
舞蹈詩
[作品] 金獎《天地之上》
銀獎《太陽女》《蝴蝶之夢》
銅獎《麗水金沙》《東方霓裳》《神奇的柯孜勒蘇》
舞劇舞蹈詩單項獎
最佳作曲獎《天地之上》
最佳舞台美術獎《蝴蝶之夢》
最佳燈光設計獎《天地之上》
最佳服裝設計獎《太陽女》
小節目單項獎
最佳音樂獎《小城雨巷》
最佳服裝設計獎《潯陽遺韻》
最佳燈光設計獎《紅河谷》
最佳舞美設計《小城雨巷》

『捌』 舞蹈<同行>講述的是一個怎樣的故事

1、講述的是在沙漠里,兩名戰士,艱難的前進,卻相互扶持,不離不棄。快板階段的時候,表現遇見緊急狀況。兩人提高警惕。而後遇到沒有水的困難,他們二人相互謙讓,誰都不喝。最後,有一名戰士暈了過去,而另外一個依然不放棄的拉著同伴一同前行。
2、表達了百折不撓、患難見真情、互助、廣博的愛
3、是荷花獎獲獎作品

『玖』 《紅梅贊》歌曲的創作背景

由空政歌舞團創演的大型現代舞劇《紅梅贊》在先後榮獲了國家文化部頒發的第十屆「文華大獎」和代表國家級藝術水準的「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劇目」兩項大獎後,又榮獲了新設立的「解放軍文藝大獎」。這個標致新時期軍旅舞劇創作高水平的精品之作,也是部隊舞劇、舞蹈創作的新成就。近年來軍旅舞蹈藝術的成果可謂碩果滿園,它們中有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中國藝術節大獎、「文華獎」、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年)的劇目;有以香港回歸為題,反映中華民族抵禦外侮的民族抗爭史的民族舞劇《虎門魂》;有以媽祖文化為背景,溝通兩岸三地及海外華夏子孫親情,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的舞蹈詩《媽祖》;有展現新時期軍訓生活和士兵情趣的中型舞蹈詩《士兵旋律》;有在國際現代舞比賽獲大獎,反映與命運頑強抗爭,對生命理想充滿希冀的現代舞《和夢一起上岸》;還有諸如在全國舞蹈比賽、中國舞蹈「荷花獎」、CCTV電視舞蹈大賽中獲金獎的反映新時期我軍不同層面的軍旅生活,表現現代軍人豐富內心世界和高尚精神情操,塑造多姿多彩的軍人形象的舞蹈《走、跑、跳》、《雲上的日子》、《穿越》、《邊關沉月》、《無言的戰友》、《同行》;有反映新時期軍民關系,刻寫魚水情深和謳歌時代新生活的舞蹈《哈達獻給解放軍》、《酥油飄香》、《頂碗舞》;有反映我軍革命歷史斗爭題材的《天邊的紅雲》、《千層底》等等;並且通過全國「桃李杯」舞蹈比賽推出了一批優秀的青少年表演人才。正是這種斐然成績使軍旅的舞蹈家們成為在全國具有示範意義的、展現高質量精品力作、在專業賽事中摘金攬銀的藝術勁旅,成為令人矚目的亮麗風景線。真是一花引來百花開,奼紫嫣紅春滿園。春華秋實,在上述累累碩果中飽含的是綠色沃土的滋養,是軍事題材舞蹈作品獨特的藝術魅力與品牌優勢,更是軍旅舞蹈藝術家們不忘人民是母親、堅持關注時代,積極反映現實生活的優良傳統,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官兵和人民群眾,高昂時代的主旋律,弘揚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在藝術創作上求新求異,勇於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具體體現。

梅花香自苦寒來,成果來自於辛勤的耕耘者。以《紅梅贊》為範例,它不僅標志著軍旅舞蹈創作的獨特優勢和發展軌跡,也帶給人們創作上的思考與啟迪。

其一,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藝術貴在創新,這也正是該劇的成功之處,不循窠臼,大膽探索,採用西方現代舞的編排技法,以時代藝術手段解構發生在昨天的故事,由舞劇長於情感宣洩入手,以人物情感設置舞段,藉助現代舞肢體語言情感張力自由奔放的優勢,用外來藝術手段,展現中華民族的精神情愫,從而做到「洋為中用」,創作出江姐等一組紅岩英烈的藝術群像,從人性情懷向精神境界升華,以期揭示共產黨人、革命先烈為理想信念而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正是這種合於時代和今天人們的藝術視角與欣賞習慣的審美定位,使其作為弘揚時代主旋律的作品,達到了思想性、藝術性與觀賞性的統一,成為演出已達九十六場,中外觀眾已逾九萬二千餘人次的一部精品力作。它用藝術實踐印證了「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

其二,深入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與生命力之所在。《紅梅贊》的編創者,以軍旅藝術家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為塑造紅岩英烈的民族魂魄,藝術地宣揚我們民族的革命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的偉大精神,曾幾番赴渣滓洞遺址體驗生活,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藝術視角去打造紅岩英烈的舞劇形象,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達到由生活真實向藝術真實的提升,使其成為站在時代藝術發展的前沿,在人民群眾中打下印跡,具有鮮活的藝術生命力和時代特徵的作品,而經得住時代與歷史的檢驗。

其三,為追求高品位作品的藝術質量而執著的磨礪精神。一部精品劇目的產生,是要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境界中,在藝術的千錘百煉中鑄就,在艱辛而執著的追求中獲取。《紅梅贊》今天取得的藝術成就就是對這種磨礪精神的見證。在歷時四年的創演藝術實踐中,該劇進行了六十餘次修改加工,大到主體道具,小到在一投足一舉手的瞬間舞姿所展現的藝術質感。為了錘煉主題,不斷提高演出水平,曾向四百二十餘人次的專家和領導徵求意見,在演出現場直接向觀眾徵求意見達二三百餘人次,就是這種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和敢於在藝術上攀岩、敢於超越自我的拼搏向上的團隊意識,不僅用藝術征服了觀眾,也讓觀眾從他們充滿藝術激情、技巧嫻熟、揮灑自如、表現人物淋漓盡致的舞姿舞風中,看到了一支訓練有素的高水平的藝術團體的素質和藝術家對藝術執著追求的精神境界。它告訴人們,只有在崎嶇的小路上,不畏艱難的攀登者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拾』 舞蹈的分類

舞蹈分類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基礎理論問題,長期以來備受關注。盡管如此,基於舞蹈本體的舞種分類研究仍有待進一步完善。著名舞蹈學者資華筠撰文就舞蹈分類各層次問題作了理論的廓清與闡述;對實踐中「屢爭屢亂"的「現代舞」、「當代舞"、「新舞蹈"分類提出自己的觀點,言簡意賅,富有啟發。資先生還將陸續撰文對舞蹈理論與實踐的其他相關問題發表見解。我們歡迎大家關注,更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編者

「認識舞蹈,像認識其它事物一樣,需要通過認同、別異來加深理解,這就涉及到舞蹈的分類。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世上有多少被山巒江海相隔阻的地域以及在歷史的漫長發展中形成的國家和民族,大約就有多少種舞蹈——與其生成發展的生態因素(含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緊密相關,久而久之就構成了舞蹈分類概念一一一般以舞種為基本層面。不過,舞種的科學分類是十分復雜的問題,目前在人們印象中約定俗成的舞種稱謂:芭蕾舞、現代舞、古典舞、民族民間舞……實際上並非同一層次的分類概念。

「譬如:人們通常提到的古典舞、現代舞,基本上是依據其產生的時期分類;祭祀舞、社交舞等則屬於功能性分類;燈舞、龍舞、獅子舞屬於形式分類;日本舞、俄羅斯舞等則是以播布、傳衍地域來分類。芭蕾舞、民族民間舞,雖同屬於綜合了功能、形態、播布區、源流譜系等多種因素的分類,但這兩個舞種的差異性並非在同一層次上。『芭蕾舞』業已成為具有鮮明特徵、嚴謹程式的經典性舞台藝術,它源於歐洲卻具有國際性;『民族民間舞』則涵蓋著十分宏大的范疇,泛指各個國家民眾中自然傳衍的、以自娛為主要功能、與民俗緊密相關的各種舞蹈。不同的民族擁有風格不同的舞蹈,並因其相對穩定的播布區而得以保存。『民族舞』與『民間舞』雖然密切相關,經常被相提並論,但在嚴格意義上卻並非同一性分類概念。『民間舞』(F O L K D A N C E)是以群眾自娛——『非舞台化加工』為主要界定標准,有時也被稱之為『廣場舞蹈』(不過,舞台藝術品也可露天廣場演出,因此以演出環境作為分類的標准並不確切)。『民族舞』(E T H N I C D A N C E)是指具有特定風格、文化背景,為某個民族所擁有並在相對穩定的地域流傳的具體舞種。它根植於民眾之中,藝術家亦可取其審美特質作為創作元素,以不同方式加工、設計,成為創作型舞台藝術品。因此,『民間舞』涵蓋了民眾中自然傳衍的各個民族的舞蹈;而『『民族舞』則包含自然傳衍和舞台藝術作品兩個層面。

「舞蹈的分類標准並非一成不變的。如芭蕾舞長期以來已形成其經典性的舞台樣式,因此分類標准很明確。但隨著藝術實踐的拓展,近年來又出現『現代芭蕾』的創作理念和實踐成果,這類作品存在著『芭蕾舞』與『現代舞』之間的某種模糊度,人們卻並不否認其『芭蕾』的基本屬性;同樣,創作型的民族舞蹈(舞台藝術品),也有著多樣化的發展,其中不乏融會了其它舞種的動作元素和表現手法的『摻糅型』作品,與原生型民族舞(自然傳衍的)拉大了距離。但只要其基本情調、風格未發生質的變異,人們也指認其『民族舞』屬性。

「真正科學的基礎性舞蹈分類需要通過對其形態、功能、源流譜系、播布地域——形、功、源、域——的綜合考察方能確認。《舞蹈生態學導論》提出了『多維舞種』的概念,並給予『舞蹈形態特徵提取、同形舞目類群歸納、多維舞種體系化構建』的闡釋,這一原理需要在長期實踐中考察、運用、逐步完善,方能建立起比較理想的——科學性舞蹈分類體系。

「總括起來,舞蹈可以分成兩大類別:民眾中自然傳衍的——生活中的舞蹈;藝術家刻意設計的——舞台藝術品。二者之間層次分明,但亦存在某種界面性的模糊度,應以其藝術加工和創作個性化呈現之『度』為界定標准。

「作為舞台藝術品的舞蹈,依其創作的藝術樣式,又存在體裁、題材分類。如:獨舞、雙人舞、群舞、組舞、舞蹈詩、舞劇等即是舞蹈的不同體裁;諸多舞蹈作品又包含了各種不同題材:歷史、現代、神話、民俗、愛情、革命題材等等不一而足。一般意義上,體裁只是形式分類。如:獨舞是由單人表演的,群舞是由眾人(三人以上)表演的,確認標准顯而易見。不同的舞蹈體裁有其樣式的特點與局限,必然會涉及到題材、內容與形式,其中也具有某種規律性。譬如:一個獨舞作品的內容含量顯然與一部舞劇無法相比,選擇題材也必然有所差異;舞蹈詩與舞劇的區別不一定與其內容含量、深度相關,而注重於藝術呈現方式之不

同,前者注重情愫的升華與詩化,舞蹈意蘊、意境、意象的營造;後者則注重於戲劇沖突的鋪陳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諸多舞蹈樣式並非窮盡性的,時代在前進,人的創造力不斷發展,舞蹈的題材、體裁、樣式也必然在拓展,但舞蹈的優劣及審美價值卻不以其題材、體裁之別為准,而應以作品的思想性、藝術性論定。"

……以上對舞蹈分類基本概念的闡釋,引自本人撰寫的中國大網路全書(二版)舞蹈主條目之一節(《全書》已經總編委會審定,即將出版)。受其篇幅所限,未充分展開,但基本原理已闡明。 而在現時舞蹈創作實踐中,各種現象層出不窮——不以已有的分類框架所限,遇到舞蹈比賽,分類問題往往關繫到評判規則、標准,其結果又具有某種導向作用並涉及具體單位、個人之功利。所以賽前的分類討論往往比較敏感、復雜,本來比較清晰的概念也變得「混沌",甚至存在著爭論不休、屢論屢「亂"之勢。故在此結合近年來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談談個人之淺見,就教於舞界同行和廣大舞蹈愛好者。

首先應該明確,探討舞蹈分類問題的意義,絕非為了大賽;舞蹈創作的繁榮也非只取決於組織各種比賽。隨著文化藝術市場的發展、成熟,各種比賽對創作的推動力、吸引力,會日趨弱化,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也並非壞事)。但分類的爭論,往往凸顯於比賽的設置、操作過程,因此不妨以此作為討論問題的「切入點」。

依筆者眼界所及,歷年來參加各種大賽的舞目(即使是代表業余戰線的「群星獎」)大都是經過不同程度加工的舞台藝術品,比賽規則大體分為兩類:l、舞種分類(如「荷花獎」、「桃李杯」等);2、體裁分類(如全國舞蹈比賽等)。實踐證明,二者各有優長和欠缺。舞種分類承認不同舞種文化背景及呈現方式之差異性,以及作用於具體作品所產生的不同效果的客觀實際,倡導作品語言載體的鮮明性。這對於歷史形成、長期存在的約定俗成的舞種分類一特別是民族舞屬性——的保護,具有積極意義。但藝術的靈魂是創新,創新就必須不斷地突破固有模式。綜觀當代舞蹈創作的具體實踐,題材、體裁以及由此必然產生的「摻糅型」語言形態的不斷發展,有其必然性趨勢。雖然其中不乏某種「不倫不類」或「劣質雜交"現象,但異域文化的合理交融對藝術創新、發展的積極作用,具有普遍規律性。因此,不能過度地苛求那些有著嚴肅追求卻不夠成功(成熟)的「摻糅型」——探索性、實驗性作品。在此意義上,按「舞種分類」的比賽,對於創作的自由馳騁,有某種束縛性。相對而言,體裁分類,對於舞蹈編導的「捆綁"不啻是一種解放,評判規則似乎也因此變得比較單純。但事實上,不同編導的文化、教育背景和實踐經驗制約著各自的創作個性,長期的歷史發展造就的舞種差異(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民族民間舞蹈更有其傳承、變異的特殊發展規律和面臨社會變革的復雜狀況),以同一性的思想、藝術標准來衡量、評判源自不同舞種淵源的作品,在實踐中有較大難度,顧此失彼的偏頗、失衡現象,在所難免。竊以為,兩種賽制規則恐一時難分伯仲一一長期並存有其互補性。而上述歷史形成的分類標准與目前採用的兩種賽制,與國際舞壇通用的分類概念和規則比較接近,易於交流合作或稱「接軌"。

熱點內容
百合紫色 發布:2025-09-24 02:13:53 瀏覽:68
荷花的蓬 發布:2025-09-24 02:13:05 瀏覽:908
如何盆栽杏樹 發布:2025-09-24 01:53:40 瀏覽:994
櫻花小枝 發布:2025-09-24 01:53:40 瀏覽:920
插花很殘酷 發布:2025-09-24 01:51:06 瀏覽:403
櫻花與和服 發布:2025-09-24 01:37:48 瀏覽:955
宋梅蘭花價格多少一苗 發布:2025-09-24 01:35:59 瀏覽:662
海棠仙歌詞 發布:2025-09-24 01:30:00 瀏覽:685
櫻花愛語 發布:2025-09-24 01:29:07 瀏覽:691
水煮蘭花豆孕婦能吃嗎 發布:2025-09-24 01:29:06 瀏覽: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