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荷花
① 關於荷花的資料
荷花,又名蓮花、水芙蓉等,屬睡蓮科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莖長而肥厚,有長節,葉盾圓形。花期6至9月,單生於花梗頂端,花瓣多數,嵌生在花托穴內,有紅、粉紅、白、紫等色,或有彩文、鑲邊。堅果橢圓形,種子卵形。荷花種類很多,分觀賞和食用兩大類。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我國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葯。其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恆為世人稱頌。陳志歲《詠荷》詩曰:「身處污泥未染泥,白莖埋地沒人知。生機紅綠清澄里,不待風來香滿池。」
中文學名: 荷花
拉丁學名: Nelumbo nucifera
別稱: 蓮花、水芙蓉、六月花神、藕花等
分布區域: 荷花原產於中國,一般分布在亞熱帶和溫帶地區。
別名:蓮花、芙蕖、芬陀利花、水芝、水芸、水目、澤芝、水華、菡萏(hàndàn)古人稱未開的荷花為菡萏,即花苞、水旦草、芙蓉、水芙蓉、 玉 環、六月春、中國蓮、六月花神、藕花、靈草、玉芝、水中芙蓉、水宮仙子、君子花,天仙花、紅蕖、水華、溪客、碧環鞭蓉、鞭蕖、金芙蓉、草芙蓉、靜客、翠錢、紅衣、宮蓮、佛座須等。 荷花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花,也是山東省省會濟南和孔孟荷花高清近拍圖冊(17張)之鄉濟寧市的市花,還是埃及的國花。此外,濟南的大明湖也有多種上好的荷花。蘇州的園林比如拙政園里,也有許多婀娜多姿的荷花。像仙女一樣,亭亭玉立。
[1]表面深綠色,被蠟質白粉覆蓋,背麵灰綠色,全緣並呈波狀。葉柄圓柱形,密生倒刺。花單生於花梗頂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單瓣、復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紅、淡紫色、黃色或間色等變化;雄蕊多數;雌蕊離生,埋藏於倒圓錐狀海綿質花托內,花托表面具多數散生蜂窩狀孔洞,受精後逐漸膨大稱為蓮蓬,每一孔洞內生一小堅果(蓮子)。花期6月-9月,每日晨開暮閉。果熟期9月-10月。荷花栽培品種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為藕蓮、子蓮和花蓮三大系統。
編輯本段生長習性
荷花
[2]荷花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對穩定的平靜淺水,湖沼、澤地、池塘是其適生地。荷花的需水量由其品種而定,大株形品種如古代蓮、紅千葉相對水位深一些,但不能超過1.7米.中小株形只適於20~60厘米的水深.同時荷花對失水十分敏感,夏季只要3小時不灌水,缸栽荷
② 我要一篇寫荷花的作文,要寫出它給我們的道理
詩意的荷花
在眾多的花草當中,荷花恐怕是最叫人痴醉迷戀的了。它確如酷愛荷花的北宋文學家周敦頤所寫的那樣:「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荷花清純高潔的品格,著實令人在俯仰之間產生深深的敬意。
夏日裡,各種奇花異卉在競相開放的過程中,以奼紫嫣紅的絢爛色彩展示著自身的誘惑——百合鮮艷得如同一簇簇熱烈燃燒的火把,金針玄黃得猶如被陽光鍍了金子一般……而在那一聲聲蛙鼓起處的湖塘里,一朵朵清純優雅的荷花在賞讀之間透出別有的情趣與姿韻,並且讓多少情懷為之動容。不論是楊萬里在《清曉湖上》描繪的「荷花笑沐胭脂露,將謂無人見曉妝」,還是王安石在《題西太一宮壁》一詩中抒發的「柳葉鳴蜩綠暗,荷花落日紅酣」,都讓我們見識到荷花令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一詠三嘆的風采。
在那「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的時節,也是荷花開得最繁盛的日子,擅長歌詠荷花的南宋詩人楊萬里看到:「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而清人朱彝尊眼裡看到的景緻卻相反:「幾陣涼颸翻白葉,連盤驟雨跳珠綠」。不管怎麼說,荷花給予詩人的思考,遠比它作為植物本身的意義要深邃;如若不然,人們怎麼會將它作為清雅、純潔的象徵呢?!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這,正是如玉之荷的精神品格和叫人愛戀之處。世間的君子,就該如玉荷一般,擁有滿心的清雅與純潔。
③ 荷花給了我們什麼啟示
荷花給人的啟示:廉潔、自愛、堅貞、純潔、無邪、潔身自好。
以荷花的高潔版象徵和平事業、和諧權世界的高潔。因此,某種意義上說,賞荷也是對中華「和」文化的一種弘揚。荷花品種豐富多彩,是「荷(和)而不同」,但又共同組成了高潔的荷花世界,是「荷(和)為貴」。
(3)我們的荷花擴展閱讀:
在山水園林中作為主題水景植物:俗話說,「園無山不壯,山無水不麗」,用荷花布置水景,在中國園林中極為普通。
江南一帶名園,多設有欣賞荷花風景的建築,揚州的瘦西湖在堤上建有「荷花橋」,橋上玉亭高低錯落,造型古樸淡雅,精美別致;
④ 荷花( ),我們悟出( 荷花( ),我們悟出( )的道理.
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我們悟出在這如同一個大染缸一樣的社會的要保持自己的本心的道理
⑤ 葉聖濤帶給我們欣賞了什麼的荷花
葉聖濤帶給我們最欣賞的荷花,應該是桃花荷花的創業。
⑥ 荷花告訴我們的人生道理
摘要 你好,荷花給人的啟示:廉潔、自愛、堅貞、純潔、無邪、潔身自好
⑦ 荷花給我們的啟發是什麼
荷花給我們的啟示?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⑧ 荷花有哪些品格
荷花,以獨有的品格和氣質,以及文化韻味千百年來為人們所贊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是荷花在如火的夏日給人們視覺上的亨受,並散發著幽幽的清香.荷葉碩大渾圓,緊貼水面卻從不隨波逐流;荷稈"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生性倔強,寧折不屈;荷花嬌艷但不失清純,雍容大度卻不嘩眾取寵,清香中透著謙遜,柔弱里帶著剛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從單純的寫荷中脫穎而出,幻化成世間人品的觀照,成世人吟唱不絕的千古名句.荷花風度高雅,但毫無嘩眾取寵之心;秀麗端莊,卻沒有嬌柔造作之態。朴實中見俊逸,恃重中顯高潔,這就是荷花美之所在。
荷花一年四季各具風韻:春有凝翠、夏有嬌艷、秋有厚重、冬有凄美.一歲一枯榮的只是荷的枝葉,永遠不死的是荷的精神。。
我想人若具有荷花品格:內斂而不事張揚,奉獻而不求索取,濁世中不隨波逐流,默默地延續著自己的根本,執著著自己的追求.在紛紛擾擾中堅定自己的方向,於浮浮沉沉中恪守自己的誓言。就會做到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任天上雲捲去舒去留無意.這也是我餘生追求的境界.
⑨ 關於荷花的文章
陣陣沁人心脾的清香從湖上飄來,愈往前走便愈分明地看出湖上的那一片墨綠。啊,到了,荷花洲!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星羅棋布玉立婷婷的荷花。粉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帶雨,皎皎無瑕;怒放的,嫩蕊搖黃;含苞的,妖羞欲語。再加上綠蓋疊翠,青盤滾珠,好一幅迷人景色。
我在一塊大青石上坐下,凝神思索,古人許多詠荷的詩句紛至沓來……是啊,荷花!多少人贊美過你,描繪過你,把許多美麗的名稱賦予了你啊。荷花除了叫蓮花外,還被稱為菡萏、芙蓉、芙蕖、藕花、水芝、水芸、澤芝、水旦、水華、玉環等。我國最古老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彼澤之陂,有蒲菡萏」的句子。愛國詩人屈原在《離騷》中曾幻想「集芙蓉以為裳」。魏晉時的曹植以荷花的美形容過他理想中的洛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綠波」。唐朝的李白曾以荷花表達愛情,他的《折荷有贈》寫道:「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佳人采雲里,欲贈隔遠天。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白居易則描繪了荷花不輕不慢,不容褻玩的品格:「薔薇帶刺攀應懶,菡萏生泥玩亦難。」另外,不少詩人或取其清新,或取其艷麗,寫過許多秀麗如畫的佳句。如楊萬里的「想得薰風端午後,荷花世界柳絲鄉」;蘇軾的「荷背風翻白,蓮腮雨退紅」等。至於用荷花形容美女的也不在少數。不過,也有一個例外,就是用荷花比喻男子。《唐書·楊再思傳》載:昌宗以容貌幸,再思每曰,人言六郎似蓮花,非也;正謂蓮花似六郎耳。其巧諛無恥,類如此,這是褻瀆蓮花的例子,千古以來,此事被人們傳為笑談。魯迅曾借用這典故嘲諷某位無恥文人曰:「難得蓮花似六郎」。大概除了這一特殊的例外,在我國古典文學中便都是歌詠荷花的了。這些歌詠不但散見於許多詩篇或其他作品中,而且專門給荷花「立傳」的也不少。曹植寫了《芙蓉賦》,把荷花推為群芳之首;唐朝的王勃,對前人許多賦芙蓉的作品全不滿意,特意寫了一首《采蓮賦》,其實也未見佳;倒是周敦頤的《愛蓮說》值得一提。這篇散文,字數不多,但卻寫出了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特殊性格。在眾多詠荷的作品中,不算獨樹一幟,只是這篇佳作出自宋朝理學祖師爺周敦頤老先生之手,未免使人覺得遺憾……
忽然,一陣涼風吹來,一陣清香襲來,田田荷葉輕輕搖盪,把顆顆「珍珠」傾入湖中。我的聯想中斷了。看著眼前的景象,一個奇異的念頭油然而生,而且夾雜著一絲隱隱的不平之氣。我大膽地設想:如果去掉這些荷葉將會怎麼樣?如果只剩下一枝枝光桿荷花,煢煢孑立,景色還能這樣迷人么?從美學意義上看,荷葉是美的一個組成部分,失去了這部分也就失去了美。再從生物學的意義上看呢,沒有葉子便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便絕對長不出這些漂亮的荷花以致蓮蓬和藕。難道那些荷葉就不值得歌頌么?難道它們只能作為一種陪襯出現在古人的詩中么?
看啊,這些荷葉,墨綠、渾圓、厚重,多少年來默默無言地居於人們強加給它們的「陪襯」地位,上催芙蓉赤,下助玉藕白。盛夏時候,它們從不與人爭風,反而象把把團扇把陣陣清香送來。這是一種多麼朴實無華的品格!它們又是無私的,久旱初雨就象天降甘霖,可是這珍珠一樣寶貴的水啊,它們一點一滴都不沾唇,它們總是小心地把水保存起來,那該是留給湖中魚兒的吧!當風雨襲來時,它們緊密團結,連成一片,不怕風摧雨壓,就是身子翻過來也忘我地護持著朵朵荷花;當烈日吐火時,它們個個撐起翠蓋,擋住炎熱,靜靜地看著蔭涼處的魚戲蝦游。它們襟懷坦盪,外直中通,日月都能囊括在心中,蟲豸從來不敢侵身。當人們把荷葉從莖都掐斷時,千絲萬縷連著根,那是它們不忘湖塘養育之恩的證明。
荷葉對人類很有益處的。作為葯材,它可去熱清火,這在《本草綱目》中有記載;作為特殊的包裝材料它不怕水浸、不怕油污,在紙張缺乏和塑料產生以前,它曾起過不小的作用。《陳書·孔奐傳》就有這樣的記載:「仍令奐多營麥飯,以荷葉裹之。」另外,用荷葉煮成的荷葉粥,碧綠馨香,清爽可口……它本身有用,而且幫助生長了於人類有用的蓮蓬和藕。它本身美,而且創造了荷花的美。但最吸引我的不在這些,也不在荷葉的自然美。最吸引我的是荷葉的精神美。誠然,它不象荷花,它沒有什麼艷稱、佳號。荷葉、蓮葉,如此而已。當人們指點、欣賞著荷花甚至忘記它的存在時,它從不計較什麼;不爭名,不求利,不出風頭,不論地位,它總是默默地工作,默默地戰斗。是啊,古人的詩賦中從沒專門歌頌過它,但離開它,便使一切詠荷名作的產生成為不可能。它的風格不但深深感染著我,而且給我許多啟示。這湖中的美景是誰創造的呢?遠處的青山是誰染綠了的呢?那金碧輝煌的亭台樓閣是誰蓋起來的呢?這大地上的一切美好事物是誰培育出來的呢?朋友,你能說出他們的名字嗎?過去的史書上很少記載,古代的詩篇中也很少贊頌。他們象荷葉一樣,只有兩個最簡單的名稱:人民、群眾。可是,荷葉的風格就深深蘊含在他們之中。荷葉的風格不就是人民的偉大精神的象徵?
我愛荷葉,故作荷葉詠。
(選自1979年3月3日《中國青年報》)
鄭伯琛(939——1979),北京人。曾任北京師范學院文藝理論課講師,多年來一直從事教學工作。粉碎「四人幫」以後,開始致力於各類散文的寫作
我愛家鄉的荷花池,那裡的荷花池春夏秋冬很美。
春天來到了,「滑冰場」被春姑娘的魔法棒「藏」了起來,一起樂,我和小夥伴來到池塘前,呀!怎麼「滑冰場」又變回了原樣:一條條小魚在水裡自由自在地游著,彷彿在說:「春姑娘來啦!來啦!」一隻只白天鵝邊梳理羽毛,邊在池塘里嬉戲著,一朵朵荷花也准備在夏天來到時「化化妝」,「挑衣服」,迎接人們。那太陽公公似乎對這非常滿意,放射出溫和的光芒。
令人陶醉的春天過去了,夏姑娘也在夜晚悄悄地來了,聽說夏姑娘來到的第15天,也就是夜晚十分去看荷花池是最美的。聽後,我就和夥伴們約好,提著油燈,來到荷花池,我剛走近,就被一池荷花給迷住了,只見池中挨挨擠擠的一朵朵荷花,翹著仰望夜空星斗。「啊!多美的荷花。」我不由自主地說。隨著一陣涼風,清香撲鼻而來。月光下,那一朵朵荷花,手大的花瓣潔白如雪,五六個花瓣拼成一朵大荷花。荷花的樣子千姿百態,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漲紅了臉,躺在碧綠的荷葉下;有的好奇地探出頭來,望著這美麗可愛的人間;有的荷花像那俊俏的仙姑正對著平靜的湖面梳裝打扮。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有的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兒全部展開了,露出了嫩小的蓮蓬,像個亭亭玉立的少女站在荷葉上,又像仙女剛剛騰雲駕霧下凡一般。不愛顯耀自已的荷花,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突然一隻青蛙跳到荷葉上,水珠落在荷葉上,來回地滾動著。我被美麗的夜色陶醉了,我似乎成了一隻小蜜蜂,在湖面上飛來飛去,一會兒瞧瞧這朵,一會兒看看那朵,我興奮極了。又是一陣晚風,風婆婆好像唱著:「荷花美,荷花
香……」荷花荷葉都翩翩起舞,我也情不自禁地隨著這音樂跳了起來,唱了起來,陶醉在這詩一般的境界里。可惜,荷花這一代的生命桔萎。在這秋天裡,荷花的「靈魂」——芳香還是在那池塘里。
冬天來了,這可是我們孩子值得高興的,因為成了「免費滑冰場」。路過,一定能聽到爽朗的笑聲,活潑的身影。
我愛春天荷花池那迷人的景色,夏天荷花池壯麗的風景,秋天荷花池芳香撲鼻的香氣,冬天荷花池好玩的樂園。我愛荷花池,愛春夏秋冬的荷花池!
清·李漁《閑情偶寄·草本第三·芙蕖》
芙蕖
芙蕖與草本諸花,似覺稍異;然有根無樹,一歲一生,其性同也。《譜》雲:「產於水者曰草芙蓉,產於陸者曰草蓮。」則謂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倚此為命者,非故效顰於茂叔,而襲成說於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請備述之。群葩當令時,只在花開之數日,前此後此,皆屬過而不問之秋矣,芙蕖則不然。自荷錢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及其勁葉既生,則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風既作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