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園海棠
1. 急求關於海棠的文言文 名字是愛海棠說
點絳唇 詠海棠
年代:【元】 作者:【張弘范 】 體裁:【詞】
醉臉勻紅,向人無語誇顏色。一枝春雪。猶染嵬坡血。庭院黃昏,燕子來時節。芳心折。露垂香頰。羞對開元月。
眼兒媚 賦秋日海棠,分韻得闌字
年代:【元】 作者:【劉敏中 】 體裁:【詞】
春來應怪洗妝慳。故作兩回看。風流依舊,檀心暈紫,翠袖凝丹。玉容寂寞欄干淚,細雨豆花寒。多情誰管,今宵冷落,淡月東欄。
南鄉子 十月海棠盛開
年代:【元】 作者:【袁易】 體裁:【詞】
酒暈映朱唇。籬畔嫣然別是春。笑殺當時桃與李,紛紛。只作東風一窖塵。霜月夜寒新。睡起斜紅懶未勻。誰道風流飛燕去,無人。更有香肌
菩薩蠻 和天民賦十月海棠
年代:【元】 作者:【袁易】 體裁:【詞】
朱唇初注櫻桃小。逞嬌攙占東風早。似妒臘前梅。百花頭上開。絳雲生夜暖。卯酒醒時晚。最怕淚闌干。何須帶雨看。
百字謠 海棠
年代:【元】 作者:【周權】 體裁:【詞】
輕陰滯雨,正社燕新來,東風院落。十萬紅妝梳洗罷,翠袖春寒猶薄。富貴天姿,風流睡足,酒暈潮紅玉。個般艷麗,怎教不貯金屋。遙想宮錦城中,向碧雞坊里,笙歌圍簇。萬炬燒春花底宴,眩轉紅光相爍。對此*然,向人如有訴,不禁清獨。浩歌此曲,為渠傾倒尊*。
秋海棠
年代:【近代】 作者:【秋瑾】 體裁:【七絕】
栽植恩深雨露同,一叢淺淡一叢濃。
平生不借春光力,幾度開來斗晚風?
海棠
年代:【宋】 作者:【蘇軾】 體裁:【七絕】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霏霏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燒高燭照紅妝。
[注釋]
(1)裊裊:微風輕輕吹拂的樣子。泛:透出。崇光:崇,隆重,華美;光,光澤。
(2)空濛:霧氣迷茫的樣子。
[譯文]春風輕拂著海棠花,花兒透出美妙的光華。迷茫的夜霧中彌漫著醉人的花香,朦朧的月光轉過曲折的迴廊。夜已經很深了,只因為擔心眼前的海棠會像人一樣因深夜而睡去,所以趕忙點燃紅燭,照耀著紅艷艷的海棠。
病中久止酒有懷成都海棠之盛
年代:【宋】 作者:【陸游】
碧雞坊裏海棠時,彌月兼旬醉不知。
馬上難尋前夢境,樽前誰記舊歌辭?目窮落日橫千嶂,腸斷春風把一枝。
說與故人應不信,茶煙禪榻鬢成絲。
過江蕭山縣驛東軒海棠已謝
年代:【宋】 作者:【陸游】
星星兩鬢怯年華,幽館無人江月斜。
惆悵過江遲一夕,曉風吹盡海棠花。
周洪道學士許折贈館中海棠以詩督之
年代:【宋】 作者:【陸游】
裊裊柔絲不自持,更禁日炙與風吹。
仙家見慣渾閑事,乞與人間看一枝。
冬暖園中萱草蓊然海棠亦著花可愛作路浚井皆
年代:【宋】 作者:【陸游】
暖景變嚴冬,誰知造化功?少留萱草綠,探借海棠紅。
築路橫塘北,疏泉小嶺東。
欣然得佳處,忘卻歲將窮。
二月十六日賞海棠
年代:【宋】 作者:【陸游】
常年春半花事竟,今年春半花始盛。
衰翁不減少年狂,走馬直與飛蝶競。
妍華有露洗愈明,纖弱無風搖不定。
莫放飄零作紅雨,剩看倩笑臨妝鏡。
溪梅枯槁墮岩谷,山杏輕浮真妾媵。
欲誇絕艷不勝說,縱欠濃香何足病。
華燈銀燭搖花光,翠杓金船豪酒興。
夜闌感事獨凄然,繁枝空折誰堪贈。
海棠
年代:【宋】 作者:【陸游】
今日春已半,風雨停出遊。
瓶中海棠花,數酌相獻酬。
尚想錦官城,花時樂事稠。
金鞭過南市,紅燭宴西樓。
千林誇盛麗,一枝賞纖柔。
狂吟恨未工,爛醉死即休。
那知茅檐底,白發見花愁。
花亦如病姝,掩抑向客羞。
尤物終動人,要非桃杏儔。
東風萬里恨,浩盪不可收。
海棠
年代:【宋】 作者:【陸游】
月下看荼醾,燭下看海棠。
此是看花法,不可輕傳揚。
荼醾暗處看,紛紛滿架雪。
海棠明處看,滴滴萬點血。
海棠
年代:【宋】 作者:【陸游】
誰道名花獨故宮,東城盛麗足爭雄。
橫陳錦障闌干外,盡吸紅雲酒盞中。
貪看不辭持夜燭,倚狂直欲擅春風。
拾遺舊詠悲零落,瘦損腰圍擬未工。
海棠
年代:【宋】 作者:【陸游】
十里迢迢望碧雞,一城晴雨不曾齊。
今朝未得平安報,便恐飛紅已作泥。
海棠
年代:【宋】 作者:【陸游】
蜀地名花擅古今,一枝氣可壓千林。
譏彈更到無香處,常恨人言太刻深。
海棠歌
年代:【宋】 作者:【陸游】
我初入蜀鬢未霜,南充樊亭看海棠;當時已謂目未睹,豈知更有碧雞坊。
碧雞海棠天下絕,枝枝似染猩猩血;蜀姬艷妝肯讓人,花前頓覺無顏色。
扁舟東下八千里,桃李真成仆奴爾。若使海棠根可移,揚州芍葯應羞死。
風雨春殘杜鵑哭,夜夜寒衾夢還蜀。何從乞得不死方,更看千年未為足。
海棠圖
年代:【宋】 作者:【陸游】
人間奇草木,天必付名流。
菊待陶元亮,竹須王子猷。
我為西蜀客,辱與海棠游。
再見應無日,開圖特地愁。
久雨驟晴山園桃李爛熳獨海棠未甚開戲作
年代:【宋】 作者:【陸游】
雨霽風和日漸長,小園尊酒答年光。
直令桃李能言語,何似多情睡海棠?
留樊亭三日王覺民檢詳日攜酒來飲海棠下比去
年代:【宋】 作者:【陸游】
留落猶能領物華,名園又作醉生涯。
何妨海內功名士,共賞人間富貴花。
留樊亭三日王覺民檢詳日攜酒來飲海棠下比去
年代:【宋】 作者:【陸游】
石衛尉家錦步障,移在樊家園館中。
醉到花殘呼馬去,聊將俠氣壓春風。
夜宴賞海棠醉書
年代:【宋】 作者:【陸游】
便便痴腹本來寬,不是天涯強作歡。
燕子歸來新社雨,海棠開後卻春寒。
醉誇落紙詩千首,歌費纏頭錦百端。
深院不聞傳夜漏,忽驚蠟淚已堆盤。
驛舍海棠已過有感
年代:【宋】 作者:【陸游】
凄涼古驛官道傍,朱門沈沈春日長。
暄妍光景老海棠,顛風吹花滿空廊。
物生榮悴固其常,惜哉無與持一觴。
游蜂戲蝶空自忙,豈知美人在西廂。
我雖已老猶能狂,佇立為爾悲容光。
盛時不遇誠可傷,零落逢知更斷腸。
驛舍見故屏風畫海棠有感
年代:【宋】 作者:【陸游】
厭煩只欲長面壁,此心安得頑如石。
杜門復出嘆習氣,止酒還開慚定力。
成都二月海棠開,錦綉裹城迷巷陌。
燕宮最盛號花海,霸國雄豪有遺跡。
猩紅鸚綠極天巧,疊萼重跗眩朝日。
繁華一夢忽吹散,閉眼細思猶歷歷。
憂樂相尋豈易知,故人應記醉中詩。
夜闌風雨嘉州驛,愁向屏風見折枝。
張園海棠
年代:【宋】 作者:【陸游】
洛陽春信久不通,姚魏開落胡塵中,揚州千葉昔曾見,已嘆造化無余功。
西來始見海棠盛,成都第一推燕宮。池台掃除凡木盡,天地眩轉花光紅。
慶雲墮空不飛去,時有絳雪縈微風。蜂蝶成團出無路,我亦狂走迷西東。
此園低樹猶三丈,錦綉卻在青天上。不須更著刀尺裁,乞與齊奴開步障。
海棠
年代:【宋】 作者:【黃庭堅】
海棠院里尋春色,日炙薦紅滿院香。
不覺風光都過了,東窗渾為讀書忙。
海棠
年代:【宋】 作者:【王安石】
桂寧辭月窟,桃合避仙源。
贈別難饒柳,忘憂好樹萱。
輕輕飛燕舞,脈脈息媯言。
蕙陋虛侵徑,梨凡浪占園。
論心留蝶宿,低面厭鶯喧。
不奈神仙品,何辜造化恩。
煙愁思舊夢,雨泣怨新婚。
畫恐明妃恨,移同卓氏奔。
海棠花
年代:【宋】 作者:【王安石】
綠嬌隱約眉輕掃,紅嫩妖饒臉薄妝。
巧筆寫傳功未盡,清才吟詠興何長。
海棠
年代:【宋】 作者:【陳與義】
春雨夜有聲,連林杏花落。
海棠已復動,寒食豈寂寞。
人間有此麗,赴我隔年約。
花葉兩分明,春陰耿簾幙。
東風吹不斷,日暮胭脂薄。
何可無我吟,三叫恨詩惡。
海棠
年代:【宋】 作者:【陳與義】
紅妝翠袖一番新,人向園林作好春。
卻笑華清誇睡足,只今羅襪久無塵。
陪粹翁舉酒於君子亭下海棠方開
年代:【宋】 作者:【陳與義】
世故驅人殊未央,聊從地主借繩床。
春風浩浩吹遊子,暮雨霏霏濕海棠。
去國衣冠無態度,隔簾花葉有輝光。
使君禮數能寬否,酒味撩人我欲狂。
雨中對酒庭下海棠經雨不謝
年代:【宋】 作者:【陳與義】
巴陵二月客添衣,草草杯觴恨醉遲。
燕子不禁連夜雨,海棠猶待老夫詩。
天翻地覆傷春色,齒豁頭童祝聖時。
白竹籬前湖海闊,茫茫身世兩堪悲。
海棠
年代:【清】 作者:【龔自珍】 體裁:【七絕】
黃金華發兩飄蕭,六九童心尚未消。
化起海紅簾底月,西廂花影怒廣潮。
海棠美人圖
年代:【明】 作者:【唐寅】
褪盡東風滿面妝,可憐蝶粉與蜂狂。
自今意思和誰說,一片春心付海棠。
潭溪十詠·海棠洲
年代:【宋】 作者:【劉子翚】 體裁:【五古】
煌煌海棠洲,錦樹臨清灣。
常恨灣頭風,吹花走潺湲。
潺湲去不息,花亦無由還。
世言梅見外於離騷海棠不取於子美未有為解
年代:【宋】 作者:【艾性夫】 體裁:【七絕】
不受春風半點塵,骨寒花冷雪為群。
桂椒不敢攀同傳,正是騷人獨敬君。
世言梅見外於離騷海棠不取於子美未有為解
年代:【宋】 作者:【艾性夫】 體裁:【七絕】
能濃意遠骨肌勻,睡起精神萃太真。
不用分明更題品,詩翁已自為傳神。
吳氏園海棠
年代:【現代】 作者:【陳寅恪】
無風無雨送殘春,一角園林獨愴神。
讀史早知今日事,看花猶是去年人。
夢回錦里愁如海,酒醒黃州雪作塵。
聞道通明同換劫,綠章誰省淚沾襟。
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年代:【金】 作者:【元好問】
翠葉輕籠豆顆均,胭脂濃抹蠟痕新。
殷勤留著花梢露,滴下生紅可惜春。
蜀海棠
年代:【宋】 作者:【曹彥約】
西蜀佳人巧欲言,紅酣猶帶醉時魂。
子規叫斷黃昏後,卻憶鄉情染露痕。
錢張平甫折海棠贈之
年代:【宋】 作者:【蔡戡】 體裁:【五古】
天公作晚晴,得得送行客。
海棠新過雨,染就胭脂色。
醉臉嬌未勻,啼妝紅欲滴。
勸君白玉卮,一醉不足惜。
我生酷愛花,為君須小摘。
後夜月滿船,持此伴幽寂。
題家雷鋒海棠小亭壁
年代:【宋】 作者:【曹勛】
萬點勻紅上海棠,小亭無處著春光。
放教曉日滋新彩,要問東君學醉妝。
小雨看海棠
年代:【宋】 作者:【曹勛】
浣花紅綠四回環,何事輕陰作嫩寒。
應是化工知勝處,海棠宜向雨中看。
海棠
年代:【宋】 作者:【朱淑真】 體裁:【七律】
胭脂為臉玉為肌,未趁春風二月期。
曾比溫泉妃子睡,不吟西蜀杜陵詩。
桃羞艷冶愁回首,柳妒妖嬈只皺眉。
燕子欲歸寒食近,黃昏庭院雨絲絲。
海棠
年代:【宋】 作者:【曹彥約】
彼美花兮宜晚春,柔姿淑艷是何人。
十分國色妝須淡,數點胭脂畫未勻。
帶雨容開渾是恨,出牆頭望恰如真。
幾時謫下蓬萊島,霞染仙衣痕尚新。
海棠
年代:【宋】 作者:【曹彥約】
一度相逢一度春,不知名姓是何人。
十分國色妝須淡,數點胭脂畫未勻。
好把東皇為上客,便堪宋玉作西鄰。
臨邛道士今何在,說與唐宗是太真。
《春暮游小園》宋代 王淇
一從梅粉褪殘妝,塗抹新紅上海棠。
開到荼縻花事了,絲絲夭棘出莓牆。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宋代 蘇軾
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獨。
嫣然一笑竹籬間,桃李滿山總粗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
自然富貴出天姿,不待金盤薦華屋。
《海棠》宋代 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霏霏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月上海棠
年代:【宋】 作者:【無名氏】 體裁:【詞】
南枝昨夜先回暖。便臨寒、開花暗香遠。化工忒
2. 關於綠的現代詩有哪些
1、《清水寺訪大西上人》 現代 · 老舍,
壽艷櫻花秋艷楓,夏初嫩綠間深紅。
高僧九十聲如罄,日飲清泉伴古松。2、《內蒙東部紀游 札蘭屯 》
現代 · 老舍
,詩情未盡在蘇杭,幽絕札蘭天一方;深淺翠屏山四面,回環碧水柳千行。牛羊點點悠然去,鳳蝶雙雙自在忙。處處泉林看不厭,綠城徐入綠村莊。3、《吳氏園海棠》
現代 · 陳寅恪
,無風無雨送殘春,一角園林獨愴神。
讀史早知今日事,看花猶是去年人。
夢回錦里愁如海,酒醒黃州雪作塵。
聞道通明同換劫,綠章誰省淚沾襟。
3. 關於海棠的古詩
海棠
作者 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專紅妝。
白話譯文
裊裊的東屬風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里,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迴廊。由於只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3)吳氏園海棠擴展閱讀
《海棠》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這首詩寫的是作者在花開時節與友人賞花時的所見。首句寫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潔美麗。第二句寫夜間的海棠,
作者創造了一個散發著香味、空空濛蒙的、帶著幾分迷幻的境界。後兩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為花著想,十分感人,表明了作者是一個性情中人,極富浪漫色彩。
4. 關於綠的現代詩有哪些
描寫綠的現代詩1:綠
山林中,一塊黑褐的石頭心存執念
常常與路人認真對視
源於對形狀的定義
從一開始,就懷疑世俗的判斷
被繁茂的枝葉擠碎的光影
看不見的空氣
長滿青苔,半卧在草叢的枯木
一再受人贊嘆
林中老態緩行的涓流
奉為千年清泉
綠茵上突兀的幾朵小紫花
引人駐足不前關於綠的現代詩有哪些?
有獎勵寫回答共25個回答
網路網友79b80d8
TA獲得超過1.1萬個贊
聊聊
關注
成為第377位粉絲
描寫綠的現代詩1:綠
山林中,一塊黑褐的石頭心存執念
常常與路人認真對視
源於對形狀的定義
從一開始,就懷疑世俗的判斷
被繁茂的枝葉擠碎的光影
看不見的空氣
長滿青苔,半卧在草叢的枯木
一再受人贊嘆
林中老態緩行的涓流
奉為千年清泉
綠茵上突兀的幾朵小紫花
引人駐足不前
目光的纖繩
總想拉走綠色的羈絆
牽出天空的一片藍
綠色,不止謙讓於花朵
還謙讓於,除自身以外的顏色
在製造的景觀中,埋沒了自己的角色
甚至,為留白讓道
或許,荒漠才能辨認綠的顏色
雪域的群山,以更高的姿態
映襯綠色的鮮艷
像一把標尺
用綠,神聖地刻注生命的存在
5. 民國詩詞有哪些
中華民國詩詞精選
民國詩詞浩如煙海,精選部分詩詞,僅供參考。
起義歌
孫中山
萬象陰霾掃不開,紅羊劫運日相催。
頂天立地奇男子,要把乾坤扭轉來。
挽劉道一
孫中山
半壁東南三楚雄,劉郎死去霸圖空。
尚余遺業艱難甚,誰與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風悲戰馬,神州落日泣哀鴻。
幾時痛飲黃龍酒,橫攬江流一奠公。
詠鷹
黃興
獨立雄無敵,長空萬里風。
可憐此豪傑,豈肯困樊籠?
一去渡滄海,高揚摩碧穹。
秋深霜氣肅,木落萬山空。
贈宮崎
黃興
獨立蒼茫自詠詩,江湖俠氣有誰知?
千金結客渾閑事,一笑相逢在此時。
浪把文章震流俗,果然意氣是男兒。
關山滿目斜陽暮,匹馬秋風何所之。
回湘感懷
黃興
卅九年知四十非,大風歌好不如歸。
驚人事業隨流水,愛我園林想落暉。
入夜魚龍都寂寂,故山猿鶴正依依。
蒼茫獨立無端感,時有清風振我衣。
太平洋舟中
黃興
口吞三峽水,足蹈萬方雲。
茫茫天地闊,何處著吾身?
晚泊梁子湖
宋教仁
日落浦風急,天低野樹昏。
孤舟依淺渚,秋月照徵人。
家國嗟何在,乾坤渺一身。
夜闌不成寐,撫劍獨愴神。
出塞
徐錫麟
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
只解沙場為國死, 何須馬革裹屍還。
鷓鴣天
秋瑾
祖國沉淪感不禁,閑來海外覓知音。
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
嗟險阻,嘆飄零,關山萬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黃海舟中日人索句並見日俄戰爭地圖
秋瑾
萬里乘雲去復來,隻身東海挾春雷。
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
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
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對酒
秋瑾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
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七律平生感懷
朱自清
盛年今已盡蹉跎,游騎無歸可奈何?
轉眼行看四十至,無聞還畏後生多。
前塵項背遙難望,當世權衡苦太苛。
剩欲向人賈餘勇,漫將頑石自磋磨。
出益州
劉伯承
微服孤行出蓋州,今春病起強登樓。
海潮東去連天涌,江水西來帶血流。
壯士未埋荒草骨,書生猶剩少年頭。
手執青鋒衛共和,獨戰飢寒又一秋。
秋懷
孫詒
秋懷淡宕與雲俱,庭院新飛一葉梧。
閉戶聊將書遣日,無田且免吏催租。
貧猶作達耽詩句,壯不求官畏世途。
飯水飯蔬吾亦足,儒生活計本區區。
題自繪高崗蘭
李木庵
側身千仞崗頭高,天邊迎風振怒濤。
寄語世人休畏險,腳跟立定誰能撓。
滿江紅
李叔同
皎皎昆侖,山頂月,有人長嘯。看囊底,寶刀如雪,恩仇多少。雙手裂開鼴鼠膽,寸心鑄出民權腦。算此生,不負是男兒,頭顱好。
荊軻墓,咸陽道;聶政死,屍骸暴。盡大江東去,余情還繞。
魂魄化成精衛鳥,血花濺作紅心草。看從今一擔好山河,英雄造。
贈語心樓主人
李叔同
天末斜陽淡不紅,蛤蟆陵下幾秋風。
將軍已死圓圓老,都在書生倦眼中。
乙卯除夕
李烈鈞
忘年忘節幾春秋,棘天棘地任我游。
民困敢辭馳驟苦,病多猶報武湯憂。
重來昆海尋知己,直搗幽燕殺國仇。
畫里河山固無恙,甲兵洗盡是高修。
過金陵舟中晚眺
李烈鈞
日落星稀夜尚明,輕風淡盪送行旌。
歸舟欲破江心月,宿鳥驚聞弦外音。
嘆息故園多鶴唳,懶從滄海看龍爭。
鬩牆畢竟緣何事,孰挽銀河洗甲兵?
減字木蘭花
吳昌碩
為燕京大學學生抗日會至長城前線各口勞軍,歸途作此
文章誤我,赤手書生無一可。我負文章,只向高城賦國殤。
江山如畫,到處雄關堪駐馬。水剩山殘,任是英雄淚不幹。
出師詩
吳佩孚
男兒立志護中央,哪怕逆軍百萬狂。
元首餘威加域內,偏師直搗過衡陽。
志存宋室岳忠武,心羨漢朝張子房。
寄語南征諸將士,此行關系國存亡。
自述
吳佩孚
心恨東夷肆而封,書生投筆便從戎。
廿年歷盡風濤險,百戰愧無國際功。
割地輸銀錯已大,請纓系闕膽應雄。
何時了卻出山願,歸到蓬萊得務農。
切莫
吳佩孚
人生切莫逞英雄,萬事元知一理通。
虎豹還須防獬豸,蛟龍最怕遭蜈蚣。
小人行險終得險,君子固窮未必窮。
百尺樓船沉海底,只因使盡一帆風。
詩一首
何叔衡
身上征衣雜酒痕,遠游無處不銷魂。
此生合是忘家客,風雨登輪出國門。
題畫梅花
何香凝
先開早具沖天志,後放猶存傲雪心。
獨向天涯尋畫本,不知人世幾升沉。
獄中雜感
汪精衛
煤山雲樹總凄然,荊棘銅駝幾變遷。
行去已無干凈土,憂來徒喚奈何天。
瞻烏不盡林宗恨,賦鵬知傷賈傅年。
一死心期殊未了,此頭須向國門懸。
太平洋聽瀑布
汪精衛
一片淪漪不可收,和煙和雨總無愁。
何當化作岩中石,一任清泉自在流。
紙鳶
張大千
看爾乘雲上,風狂未息機。
忽然驚斷線,飄落欲何依。
登華山有感
張學良
偶來此地竟忘歸,風景依稀夢欲飛。
回首故鄉心已碎,山河無恙主人非。
由北平到南京有感
張恨水
不必功名等白頭,早將心跡托浮鷗。
國如用我何妨死,事總因人大可羞。
腹儉已遭家室累,賣文還作稻粱謀。
憑欄無限憂時淚,如此湖山號莫愁。
述懷
張恨水
不是嗟來四十年,戴將白眼看青天。
解嘲本屬尋常事,莫把文章事乞憐。
蜉蝣
陸榮廷
衣食無虧便好休,人生世上一蜉蝣。
石崇未享千年富,韓信攻城十面謀。
花滿三春鶯帶恨,菊開九月雁函愁。
山林幽靜多清樂,不願榮封萬戶侯。
三十五歲生日寄懷
陳毅
大軍西去氣如虹,一局南天戰又重。
半壁河山沉血海,幾多知友化沙蟲。
日搜夜剿人猶在,萬死千傷鬼亦雄。
物到極時終必變,天翻地覆五洲紅。
題白楊圖
茅盾
北方有佳樹,挺立如長矛。
葉葉皆團結,枝枝爭上游。
羞與柚枋伍,甘居榆棗儔。
丹青標風骨,誓與子同仇。
自誓詩
楊虎城
西北山高水又長,男兒豈能老故鄉?
黃河後浪推前浪,跳上浪頭干一場。
贈魯迅
郁達夫
醉眼朦朧上酒樓,彷徨吶喊兩悠悠。
群氓竭盡蚍蜉力,不廢江河萬古流。
星洲旅次有夢而作
郁達夫
錢塘江上聽鳴榔,夜夢依稀返故鄉。
醒後忽忘身是客,蠻歌似苦斷人腸。
感事
柳亞子
龍虎風雲大地秋,酸儒自判此生休。
功名自昔羞屠狗,人物於今笑沐猴。
痛笑賈生愁賦鵩,飄零王粲漫依劉。
不如歸去分湖好,煙水能容一釣舟。
孤憤
柳亞子
孤憤真防決地維,忍抬醒眼看群屍?
美新已見揚雄頌,勸進還傳阮籍詞。
豈有沐猴能作帝?居然腐鼠亦乘時。
宵來忽作亡秦夢,北伐聲中起誓師。
詩一首
惲代英
每作傷心語, 狂書字盡斜。
杜鵑空有淚, 鴻雁已無家。
浩劫悲猿鶴, 荒村絕稻麻。
轉旋男兒事,吾黨豈匏瓜?
獄中詩
惲代英
浪跡江湖憶舊游,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擯憂患尋常事,留得豪情作楚囚。
感遇
袁克文
乍著微棉強自勝,古台荒檻一憑陵。
波飛太液心無著,雲起摩崖夢欲騰。
偶向遠林聞怨笛,獨臨明室轉明燈。
絕憐高處多風雨,莫到瓊樓最上層。
就義詩
夏明翰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
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牛
錢來蘇
不愛尾巴不愛頭,腰身寬大拽犁輈。
縱無天馬神行足,任重習勞不識愁。
偶書
徐世昌
逃名避世兩無心,流水青山自古今。
幽鳥投林仍擇木,閑雲觸石亦為霖。
偶觀魏氏參同契,聊和堯夫擊壤吟。
濁酒半瓶未成醉,藉花枕石聽鳴琴。
雪
徐世昌
空堂獨坐峭寒侵,一雪催成樂歲吟。
天地無私施濟博,乾坤浩氣養來深。
一塵不染空諸相,萬竅收聲靜此心。
虛白自成真世界,人間何古更何今。
知足
徐世昌
壯年辛苦事兵戈,垂老悠然隱薜羅。
四壁常看書畫滿,一樓閑占水雲多。
茶甘飯軟能酣睡。月白風情足嘯歌。
策杖荒園行步健,童孫亦解學吟哦。
憶秦娥 螢
唐圭璋
穿修竹。夜深一點徽微綠。微微綠。漸飛漸近,伴人幽獨。
多情爭忍輕羅撲。愛他不照繁華屋。繁華屋。笙歌如沸,銀燈如簇。
自立歌
陶行知
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
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漢。
自礪
梁啟超
獻身甘作萬矢的,著論求為百世師。
誓起民權移舊俗,更研哲理牖新知。
十年以後當思我,舉國猶狂欲語誰。
世界無窮願無盡,海天寥廓立多時。
重慶辦事處五周年紀念
董必武
七年猶作抗倭謀,五載渝城強滯留。
乍暖乍寒更氣候,忽張忽弛度春秋。
曾聞鄭國驅狂狗,莫訝韓生笑沐猴。
學得毛公雙字訣,擠鑽如意更何求?
述志
蔣介石
騰騰殺氣滿全球,力不如人萬事休。
光我神州完我責,東來志豈在封侯。
自嘲
魯迅
運交華蓋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頭。
破帽遮顏過鬧市,漏船載酒泛中流。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
答客誚
魯迅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
自題小像
魯迅
靈台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無題
魯迅
慣於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
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無題
魯迅
萬家墨面沒蒿菜,敢有歌吟動地哀。
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
旅懷
熊亨瀚
豈有閑情學楚狂,櫻花時節下東洋。
江山信美非吾土,爭似寒梅傲草窗。
客中上元節
熊亨瀚
大地春如海,男兒國是家。
龍燈花鼓夜,長劍走天涯。
書懷
熊瑾玎
蹉跎歲月感遷流,搔首乾坤獨倚樓。
自愧望洋迷學海,更慚無策拯神州。
清宵萬慮叢心意,雁信千聲落案頭。
欲取離騷成一誦,哀歌轉覺使人愁。
赴湘西舟泊漢水
熊瑾玎
為欲酬吾願,行經漢水濱。
波濤殊險惡,意志卻堅貞。
骨肉離之遠,情根割去深。
要從艱苦裡,改造舊乾坤。
七絕二首(其一)
戴安瀾
策馬揚鞭走八荒,遠征大業邁奏皇。
誓澄宇宙安黎庶,手挽長弓射夕陽。
詠菊
瞿秋白
今歲花開盛,宜栽白玉盆。
只緣秋色淡,無處覓霜痕。
卜運算元·詠梅
瞿秋白
寂寞此人間,且喜身無主。眼底雲煙過盡時,正我逍遙處。
花落知春殘,一任風和雨。信是明年春再來,應有香如故。
浣溪沙
瞿秋白
廿載浮沉萬事空,年華似水水流東,枉拋心力作英雄。
湖海棲遲芳草夢,江城辜負落花風,黃昏已近夕陽紅。
無題
瞿秋白
斬斷塵緣盡六根,自家自了自家身。
欲知治國平天下,原有英雄大聖人。
偶成
瞿秋白
夕陽明滅亂山中,落葉寒泉聽不窮。
已忍伶俜十年事,心持半偈萬緣空。
分享:
6. 關於海棠的詩句
海棠 北宋——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春晴懷故園海棠 宋——楊萬里
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綉堆。萬物皆春人獨老,一年過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濃淡,欲墮還飛絮往來。無那風光餐不得,遣詩招入翠瓊杯。
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金——元好問
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
海棠溪 唐——薛濤
春教風景駐仙霞,水面魚身總帶花。人世不思靈卉異,競將紅纈染輕沙。
海棠春 宋——馬子嚴
柳腰暗怯花風弱。紅映鞦韆院落。歸逐燕兒飛,斜撼真珠箔。
滿林翠葉胭脂萼。不忍頻頻覷著。護取一庭春,莫彈花間鵲。
題磁嶺海棠花 唐——溫庭筠
幽態竟誰賞,歲華空與期。島回香盡處,泉照艷濃時。
蜀彩淡搖曳,吳妝低怨思。王孫又誰恨,惆悵下山遲。
海棠 唐——鄭谷
春風用意勻顏色,銷得攜觴與賦詩。穠麗最宜新著雨,嬌饒全在欲開時。
莫愁粉黛臨窗懶,梁廣丹青點筆遲。朝醉暮吟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
海棠花 唐——劉兼
淡淡微紅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煙輕虢國顰歌黛,露重長門斂淚衿。
低傍綉簾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難尋。良宵更有多情處,月下芬芳伴醉吟。
海棠美人圖 明——唐寅
褪盡東風滿面妝,可憐蝶粉與蜂狂。自今意思和誰說,一片春心付海棠。
海棠 北宋 ——黃庭堅
海棠院里尋春色,日炙薦紅滿院香。不覺風光都過了,東窗渾為讀書忙。
海棠花 北宋——王安石
綠嬌隱約眉輕掃,紅嫩妖饒臉薄妝。巧筆寫傳功未盡,清才吟詠興何長。
詠白海棠六首 清——曹雪芹
第一首——蕉下客(賈探春)
斜陽寒草帶重門,苔翠盈鋪雨後盆。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
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道縞仙能羽化,多情伴我詠黃昏。
第二首 ——蘅蕪君(薛寶釵)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瓮灌台盆。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
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欲償白帝宜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第三首——怡紅公子(賈寶玉)
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攢成雪滿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
曉風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淚一痕。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
第四首——瀟湘妃子(林黛玉)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第五、六首——枕霞舊友(史湘雲)
神仙昨日降都門,種得藍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愛冷,非關倩女亦離魂。
秋陰捧出何方雪,雨漬添來隔宿痕。卻喜詩人吟不倦,豈令寂寞度朝昏。
蘅芷階通蘿薜門,也宜牆角也宜盆。花因喜潔難尋偶,人為悲秋易斷魂。
玉燭滴干風里淚,晶簾隔破月中痕。幽情慾向嫦娥訴,無奈虛廊夜色昏。
海棠 清——龔自珍
黃金華發兩飄蕭,六九童心尚未消。化起海紅簾底月,西廂花影怒廣潮。
吳氏園海棠 現代——陳寅恪
無風無雨送殘春,一角園林獨愴神。讀史早知今日事,看花猶是去年人。
夢回錦里愁如海,酒醒黃州雪作塵。聞道通明同換劫,綠章誰省淚沾襟
7. 有關海棠的古詩,童謠,兒歌
海棠 北宋——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春晴懷故園海棠 宋——楊萬里 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綉堆。萬物皆春人獨老,一年過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濃淡,欲墮還飛絮往來。無那風光餐不得,遣詩招入翠瓊杯。 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金——元好問 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 海棠溪 唐——薛濤 春教風景駐仙霞,水面魚身總帶花。人世不思靈卉異,競將紅纈染輕沙。 海棠春 宋——馬子嚴 柳腰暗怯花風弱。紅映鞦韆院落。歸逐燕兒飛,斜撼真珠箔。 滿林翠葉胭脂萼。不忍頻頻覷著。護取一庭春,莫彈花間鵲。 題磁嶺海棠花 唐——溫庭筠 幽態竟誰賞,歲華空與期。島回香盡處,泉照艷濃時。 蜀彩淡搖曳,吳妝低怨思。王孫又誰恨,惆悵下山遲。 海棠 唐——鄭谷 春風用意勻顏色,銷得攜觴與賦詩。穠麗最宜新著雨,嬌饒全在欲開時。 莫愁粉黛臨窗懶,梁廣丹青點筆遲。朝醉暮吟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 海棠花 唐——劉兼 淡淡微紅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煙輕虢國顰歌黛,露重長門斂淚衿。 低傍綉簾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難尋。良宵更有多情處,月下芬芳伴醉吟。 海棠美人圖 明——唐寅 褪盡東風滿面妝,可憐蝶粉與蜂狂。自今意思和誰說,一片春心付海棠。 海棠 北宋 ——黃庭堅 海棠院里尋春色,日炙薦紅滿院香。不覺風光都過了,東窗渾為讀書忙。 海棠花 北宋——王安石 綠嬌隱約眉輕掃,紅嫩妖饒臉薄妝。巧筆寫傳功未盡,清才吟詠興何長。 詠白海棠六首 清——曹雪芹 第一首——蕉下客(賈探春) 斜陽寒草帶重門,苔翠盈鋪雨後盆。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 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道縞仙能羽化,多情伴我詠黃昏。 第二首 ——蘅蕪君(薛寶釵)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瓮灌台盆。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 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欲償白帝宜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第三首——怡紅公子(賈寶玉) 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攢成雪滿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 曉風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淚一痕。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 第四首——瀟湘妃子(林黛玉)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第五、六首——枕霞舊友(史湘雲) 神仙昨日降都門,種得藍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愛冷,非關倩女亦離魂。 秋陰捧出何方雪,雨漬添來隔宿痕。卻喜詩人吟不倦,豈令寂寞度朝昏。 蘅芷階通蘿薜門,也宜牆角也宜盆。花因喜潔難尋偶,人為悲秋易斷魂。 玉燭滴干風里淚,晶簾隔破月中痕。幽情慾向嫦娥訴,無奈虛廊夜色昏。 海棠 清——龔自珍 黃金華發兩飄蕭,六九童心尚未消。化起海紅簾底月,西廂花影怒廣潮。 吳氏園海棠 現代——陳寅恪 無風無雨送殘春,一角園林獨愴神。讀史早知今日事,看花猶是去年人。 夢回錦里愁如海,酒醒黃州雪作塵。聞道通明同換劫,綠章誰省淚沾襟。
8. 陳寅恪詩箋釋 上下怎麼樣
自陸鍵東大作一紙風行,文化界幾乎無人不知陳寅恪。陳氏執教海內五十年,桃李滿天下,而其晚年心境,則有賴於身處海外的錢穆弟子余英時為之「發皇心曲,代下注腳」,形格勢禁故也。馮依北草雄文以攻余氏,反令余說在大陸「謬種流傳」。受余氏啟發,羊城胡文輝君廣搜史料,焚膏繼晷,成《陳寅恪詩箋釋》二巨冊,乃本年度粵版書之特出者也。 余氏解陳氏詩文,時有妙解,精彩紛呈。如率先發現《柳如是別傳》所附詩「平生所學惟餘骨,晚歲為詩笑亂頭」乃後人改竄,原詩應為「平生所學供埋骨,晚歲為詩欠斫頭」;《青鳥》一詩詠美國國務院《白皮書》,並指出「無醬台城應有恨」之「無醬」,典出《魏書.島夷蕭衍傳》,恥笑國民黨沒有得力將領;1951年《辛卯廣州元夕用東坡韻》之「新蒲細柳又爭妍」,典出杜詩《哀江頭》,而進一步引出明清易代之際懷念前朝的詩文集《新蒲綠》,皆是余氏首創。 余氏文史修養深厚而又絕頂聰明,在《「後世相知或有緣」》一文,指出陳氏1957年致劉恕明書信中「更非太史公沖虛真人之新說也」一語真義,堪稱石破天驚。「試想太史公和沖虛真人都是老古董,怎麼忽然變成了『新說』呢?其實陳先生這里用的正是我一再指出的暗碼系統。太史公是司『馬』遷,沖虛真人是『列』禦寇,他其實是說,他研究歷史絕不用『馬列主義』啊!」如此一來,《經史》一詩首句「虛經腐史意何如」即可迎刃而解,正如胡君所言:《列子》又名《沖虛真經》,而司馬遷曾受腐刑。 循余氏之途轍,引證古人詩文及近現代史料,全面疏解陳詩中復雜多層的「古典」與「今典」,胡君「加其邃密,得總其成」(羅韜為本書所作《序》),其用力之勤,搜羅之富,實屬難得。最重要的貢獻,在以「同情之理解」,揣摩陳氏詩意,指明與各詩篇相對應的國際國內史事,以及嶺南史地人物掌故,令讀者有豁然開朗之感,從這一方面來說要勝出余英時許多。如《卜式》,余氏謂「藉漢代史事為『民族資本家』辯護」,本書考定為「抗美援朝」愛國募捐運動及推行人民幣,若合符節;《呂步舒》,余氏注出古典,而「今典」則只能作一般性猜測,本書明確推定為胡思杜、顧頡剛批胡適。《貧女》「白疊雖廉限敢違」,胡君以為詠棉布統購統銷,甚確。他又如疏解「豈知楊獠舞多姿」指「等貴賤,均貧富」的鍾相、楊幺輩,進而借陳與義詩喻當世主張「打土豪,分田地」的新勢力,廣征博引,令人信服。《題冼玉清教授修史圖》「簡編桀犬恣雌黃」之「簡編」,胡君疑所指為範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一書,引陳寅恪1944年致傅斯年函為證,頗有新意。 然而余氏詮釋學的流弊,在於泛政治化和刻意求深,有時難免多此一舉。至可笑者,將陳氏詩、聯中「共歡騰」「共唱」「共斷腸」的「共」字皆解為「共產黨」,可謂畫蛇添足。1961年《贈吳宓》第二首「鉅公謾詡飛騰筆,不出卑田院里游」,余氏認定「鉅公」指毛澤東,陳文華謂當是諷刺「文化頭子」,余氏尚不服氣。胡君此處肯定陳文華之說,然而在本書其它地方偶爾也染上余英時的毛病。 本書有關陳氏詠海棠幾首詩的疏解,似乎有粗疏之處。 1936年寫贈吳宓的《吳氏園海棠二首》之一: 此生遺恨塞乾坤,照眼西園更斷魂; 蜀道移根銷絳頰,吳妝流眄伴黃昏。 尋春只博來遲悔,望海難溫往夢痕; 欲折繁枝倍惆悵,天涯心賞幾人存。 本書以為「海棠色紅,故比喻以紅色為標志的共產黨」,甚為牽強。華東師大胡曉明教授《陳三立陳寅恪海棠詩箋證》雲:「海棠花既代表『往夢痕』,…是他們義寧陳氏三代所護持的民族文化的舊理想,同時,也代表了陳寅恪自己從西方多年留學所學來的西方學術文化的新傳統」(此文得自互聯網),極為貼切。1948年《清華園寓廬手植海棠 戊子陽歷三月廿五日作》「海國妝新效淺顰」一句,本書謂「暗喻中國共產主義只是仿效」。胡曉明則敏銳地注意到陳寅恪此處在詩題後特地注出陽歷日期,必有深意,經查閱《中華民國大事記》,該日記載有「國民政府副主席孫科發表談話稱:此次國民大會選舉,只有蔣介石一人有資格當選大總統」。「效淺顰」乃諷刺總統選舉鬧劇。胡教授的論證原文較長,有興趣者可搜索之。 1950年《庚寅仲夏,友人繪清華園故居圖見寄,不見舊時手植海棠。感賦一是,即用戊子春日原韻》「吃菜共歸新教主,種花真負舊時人」一聯,前句余英時已有定論,後句胡君謂「似指隨波逐流的多數民眾有負獨立不遷的諤諤之士」,也不算錯,但愚意若解作指稱陳獨秀則更為貼切。蓋種花之人,始作俑者也;與「新教主」相對之舊時人需地位相當,以教內而言,非懷寧莫屬;「負」也者,仲甫雖發其端,而後來事態發展非其所願,晚年更對斯大林主義有深刻檢討。若不過分坐實,則舊時種花人指稱新文化運動時期著力引進外來思想文化的領袖群體,亦勝於泛泛的「諤諤之士」。 愚於詩學從未入門,不免強作解人。魯莽滅裂,識者正之。
9. 這是什麼花啊
海棠海棠(西府海棠)目錄
一:海棠四品
西府海棠
垂絲海棠
西府海棠和垂絲海棠的主要區別
貼梗海棠
木瓜海棠
日本海棠
二:海棠文化
亭園觀賞
海棠情緣
詠棠詩詞
亭園觀賞
海棠情緣
詠棠詩詞
[編輯本段]一:海棠四品
海棠花是我國的傳統名花之一,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國艷」之譽,歷代文人墨客題詠不絕。一代大文豪蘇東坡也為之傾倒,「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因此海棠雅號「解語花」。
由於海棠花栽培歷史悠久,深受人們喜愛,後來人們發現了與它花形相似的植物,往往就以海棠來命名,如秋海棠、四季海棠,麗格海棠等等。
限於篇幅本詞條只收錄傳統的海棠品種,即薔薇科木本的海棠,又由於叫海棠的薔薇科木本植物非常多,本詞條只能收錄具有代表性的,明代《群芳譜》所記載的「海棠四品」即
1:西府海棠,薔薇科蘋果屬
2:垂絲海棠,薔薇科蘋果屬
3:貼梗海棠,薔薇科木瓜屬
4:木瓜海棠,薔薇科木瓜屬
[編輯本段]西府海棠
【物種名稱】 西府海棠西府海棠
【中文別名】海棠花、 解語花、海紅、子母海棠、小果海棠
【拉丁學名】 Malus micromalus
【科屬分類】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薔薇目 Rosales
科: 薔薇科 Rosaceae
屬: 蘋果屬 Malus天壇所種西府海棠
【產地】】
原產我國,現遼寧、河北、山西、山東、陝西、甘肅等北方地區多有栽培,雲南亦有種植。
【簡介】
據明代《群芳譜》記載:海棠有四品,皆木本。這里所說的四品指的是:西府海棠、垂絲海棠、木瓜海棠和貼梗海棠。海棠花開嬌艷動人,但一般的海棠花無香味,只有西府海棠既香且艷,是海棠中的上品。西府海棠花形較大,四至七朵成簇朵朵向上,其花未開時,花蕾紅艷,似胭脂點點,開後則漸變粉紅,有如曉天明霞。北京故宮御花園、頤和園和天壇等皇家園林中就種有西府海棠,每到暮春季節,朵朵海棠迎風峭立,花姿明媚動人,楚楚有致,使名園勝景增色不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7米,無枝刺;小枝圓柱形,紫紅色,幼時被淡黃色絨毛;樹皮片狀脫落,落後痕跡顯著。葉片橢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長5-9厘米,寬3-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具刺芒狀細鋸齒,齒端具腺體,表面無毛,幼時沿葉脈被稀疏柔毛,背面幼時密被黃白色絨毛;葉柄粗壯,長1-1.5厘米,被黃白西府海棠的果實(海棠果)色絨毛,上面兩側具棒狀腺體;托葉膜質,橢圓狀披針形,長7-15毫米,先端漸尖,邊緣具腺齒,沿葉脈被柔毛。花單生於短枝端,直徑2.5-3厘米;花梗粗短,長5-10毫米,無毛;萼筒外面無毛;萼裂片三角狀披針形,長約7毫米,先端長漸尖,邊緣具稀疏腺齒,外面無毛或被稀疏柔毛,內面密被淺褐色絨毛,較萼筒長,果時反折;花瓣倒卵形,淡紅色;雄蕊長約5毫米;花柱長約6毫米,被柔毛。梨果長橢圓體形,長10-15厘米,深黃色,具光澤,果肉木質,味微酸、澀,有芳香,具短果梗。花期4月,果期9-10月。 喜光,也耐半陰。適應性強,耐寒、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一般在排水良好之地均能栽培,但忌低窪、鹽鹼地。萌芽力強,可以整枝。
【用途】
花色艷麗多姿,是著名的觀賞花卉,一般多栽培於庭園供觀賞。果實稱為海棠果,酸甜可口味形皆似山楂,可鮮食或製作蜜餞。
[編輯本段]垂絲海棠
【物種名稱】垂絲海棠垂絲海棠
【中文別名】海棠花、垂枝海棠
【英文名稱】Hall Crabapple
【拉丁學名】Malus halliana
【科屬分類】薔薇科、蘋果屬
【產地】
原產我國西南、中南、華東等地,尤以四川最多。現全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形態特徵】
垂絲海棠落葉喬木,高可達8米。樹冠開展,樹皮灰褐色、光滑。幼枝紫褐色,有疏生短柔毛。葉互生,卵形或橢圓形,先端漸尖,邊緣鋸齒細小而鈍。傘形總狀花序,著花4朵-7朵,花梗細長,下垂,未開時紅色,開後漸變為粉紅色,多為半重瓣,也有單瓣花。花期3--4月。梨果倒卵形,黃綠色,稍帶紫色,果熟期9月-10月。
【用途】
垂絲海棠樹冠疏散,樹姿婆娑,花梗細長,花蕾嫣紅,向上生長,開放時則下垂,花粉紅色,好似抹上一層粉脂,宜植於小徑兩旁,或孤植、叢植於草坪上,最宜植於水邊。猶如佳人照碧池,另外垂絲海棠還可制樁景。果實紅黃相間、玲瓏可愛,主要用於觀賞,也可食用。
[編輯本段]西府海棠和垂絲海棠的主要區別
1.西府海棠的花梗短, 多為綠色, 垂絲海棠花梗相對較長, 呈紫紅色 。
2.西府海棠的花多朝上直立盛開, 垂絲海棠花則朝下垂掛 。
3.西府海棠花苞顏色初如唇紅鮮艷, 花開後則顏色漸淡, 垂絲海棠花開後相對顏色更紅。
[編輯本段]貼梗海棠
【物種名稱】貼梗海棠貼梗海棠
【中文別名】鐵腳海棠、鐵桿海棠、,皺皮木瓜、川木瓜、宣木瓜
【拉丁學名】Chaenomeles speciosa
【科屬分類】薔薇科 木瓜屬
【產地分布】
原產我國西南地區,喜溫暖怕寒冷,現在陝、甘南、豫、魯、皖、蘇、浙、贛、湘、鄂、川、黔、滇、粵等省等地均有栽培,緬甸有分布。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枝幹叢生,高達2m,有刺。小枝平滑,無毛。葉卵形或橢圓形,葉緣有不規則銳齒,長3.9cm,先端漸尖,表面無毛,有光澤。花3-5朵簇生,花梗短粗或近無梗,猩紅色、朱紅色、桔紅色、粉紅色、或白色,花期3-5月。果卵形至球形,黃色或黃綠色,芳香,幾無梗,8-9月成熟。
【用途】
貼梗海棠的花色紅黃雜揉,相映成趣,「占盡春色最風流」,是良好的觀花、觀果花木。多栽培於庭園供綠化用,也供作綠籬的材料,可孤植或與迎春、連翹叢植。
貼梗海棠的果實叫皺皮木瓜,又叫川木瓜、宣木瓜,作中葯材使用時簡稱木瓜(絕非番木瓜,請勿混淆!)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水果之一,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和食用價值.川木瓜元月下旬開花,花有紅花、白花兩種,成熟上市時間為九、十月,果似蘋果狀,成熟果表面呈黃色,日照部分呈粉紅色,單果重200-350克,盛產期畝產2000-2500公斤。川木瓜果實營養極為為豐富,每百克鮮果含維生素2731mg,抗衰老物3237No/g,還含有豐富蛋白質,酒石酸、磷、鐵、鈣等,是水果加工品、葯用品上乘原料,可用來製作蜜餞,其製成的蜜餞品味獨特,酸甜純正可口,並有一股特殊的清香果味,果肉纖維少,不含石細胞,質地較硬,耐貯運。川木瓜的葯用價值很高,具有舒筋活絡、和化濕功能。中醫認為皺皮木瓜能疏通經絡,驅風活血,有強壯、興奮、鎮痛、平肝、和脾、化濕舒筋的效能,主治中暑,霍亂轉筋,腳氣水腫,濕痹等症;浸酒(木瓜酒)服,治風濕性關節痛。
[編輯本段]木瓜海棠
本植物也叫木瓜,與亞熱帶水果番木瓜(也簡稱木瓜),極不相同,請勿混餚!
木瓜海棠【物種名稱】木瓜海棠
【中文別名】木瓜、木瓜花、光皮木瓜、木梨、木李、榠楂
【拉丁學名】Chaenomeles sinensis
【科屬分類】薔薇科 木瓜屬
【產地分布】
原產我國,現在山東、河南、陝西、安徽、江蘇、湖北、四川、浙江、江西、廣東、廣西等省(區)都有栽培。
【形態特徵】: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達7米,無枝刺;小枝圓柱形,紫紅色,幼時被淡黃色絨毛;樹皮片狀脫落,落後痕跡顯著。葉片橢圓形或橢圓狀長圓形,長5-9厘米,寬3-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邊緣具刺芒狀細鋸齒,齒端具腺體,表面無毛,幼時沿葉脈被稀疏柔毛,背面幼時密被黃白色絨毛;葉柄粗壯,長1-1.5厘米,被木瓜海棠的形態黃白色絨毛,上面兩側具棒狀腺體;托葉膜質,橢圓狀披針形,長7-15毫米,先端漸尖,邊緣具腺齒,沿葉脈被柔毛。花單生於短枝端,直徑2.5-3厘米;花梗粗短,長5-10毫米,無毛;萼筒外面無毛;萼裂片三角狀披針形,長約7毫米,先端長漸尖,邊緣具稀疏腺齒,外面無毛或被稀疏柔毛,內面密被淺褐色絨毛,較萼筒長,果時反折;花瓣倒卵形,淡紅色;雄蕊長約5毫米;花柱長約6毫米,被柔毛。梨果長橢圓體形,長10-15厘米,深黃色,具光澤,果肉木質,味微酸、澀,有芳香,具短果梗。花期4月,果期9-10月。
【用途】
種仁含油率35.99%,出油率30%,無異味,可食並可制肥皂。果實經蒸煮後作成蜜餞;又可供葯用,有驅風、順氣、舒筋、止痛的功效,並能解酒去痰,煨食止痢。花可為糖制醬的作料,風味很美。樹皮含鞣質,可提制栲膠。木材質堅硬,可供製作傢具用。此外本種也是庭園綠化的很好材料。
[編輯本段]日本海棠
日本海棠為薔薇科,木瓜屬的植物。
日本海棠,其花與貼梗海棠極相似,只是葉稍薄。其干多叢生,多分枝,枝上有疣狀物突起,枝上有細刺。花色有大紅和粉紅色,花期3月至4月。每簇花由數朵組成,緊貼在枝上,艷麗嫵媚。花後結球形果實,黃色,果徑約3厘米。可植於庭院、路邊、坡地,也常作盆栽,置陽台、室內觀賞。
[編輯本段]二:海棠文化
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花海棠蛺蝶圖尊貴」之稱,栽在皇家園林中常與玉蘭、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貴」的意境。歷代文人多有膾炙人口的詩句贊賞海棠。陸游詩雲:「雖艷無俗姿,太皇真富貴。」形容海棠艷美高雅。陸游另一首詩中:「猩紅鸚綠極天巧,疊萼重跗眩朝日。」形容海棠花鮮艷的紅花綠葉及花朵繁茂與朝日爭輝的形象。宋代劉子翠詩雲:「幽姿淑態弄春晴,梅借風流柳借輕,......幾經夜雨香猶在,染盡胭脂畫不成......"形容海棠似嫻靜的淑女,因此海棠集梅、柳優點於一身而嫵媚動人,雨後清香猶存,花艷難以描繪,難怪唐明皇也將沉睡的楊貴妃比作海棠了。
歷史上以海棠為題材的名畫也不勝枚舉,譬如宋代佚名《海棠蛺蝶圖》、宋代著名花鳥畫家林椿所畫《海棠圖》,現代國畫大師張大千晚年畫的《海棠春睡圖》等等。
[編輯本段]亭園觀賞
棠類植物在全世界共有35種,分布於北溫帶,我國有25種,除華南地區外均有分布。海棠類多為用於城市綠化、美化的觀賞花木(雖然其中不乏果實有很高食用價值的品種)。其中許多是著名的觀賞植物,如:西府海棠(M. spectabilis)、垂絲海棠(M. halliana)、貼梗海棠(Chaenomeles lagenaria)和木瓜海棠(Chaenomeles sinensis),習稱「海棠四品」,是重要的溫帶觀花樹木。
海棠花棠植人行道兩側、亭台周圍、叢林邊緣、水濱池畔等。海棠花是製作盆景的材料,切枝可供瓶插及其他裝飾之用。海棠花對二氧化硫有較強的抗性,適用於城市街道綠地和礦區綠化。此外,有的海棠果實,可供食用、葯用。花含蜜汁,是很好的密源植物。
海棠樹姿優美,春花爛漫,入秋後金果滿樹,芳香襲人。宜孤植於庭院前後,對植天門廳入口處,叢植於草坪角隅,或與其他花木相配植。也可矮化盆栽。果實經蒸煮糖漬後可作食品,還可葯用。
[編輯本段]海棠情緣
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古代的愛棠之人多不勝數,近代很多的名人、作家也都與海棠結下了不解之緣。
冰心先生曾有一篇小文《海棠花》,借海棠花來抒發春光易逝,人生短暫之感.
周總理生前特別中意居所中南海西花廳的那棵海棠,他過世之後,鄧穎超大姐睹花思人寫下了《西花廳的海棠花又開了》一文,回憶她與總理五十多年來相依相伴的革命生涯.
梁實秋先生也鍾愛海棠花,他在其散文《群芳小記》中,將海棠放在第一個來描寫,且用了最多的篇幅來贊嘆西府海棠,他寫到"一排排西府海棠,高及丈許,而綠鬢朱顏,正在風情萬種、春色撩人的階段,令人有忽逢絕艷之感。"對於西府獨特的美,他的看法亦很精到,他說"海棠(注,此處指西府海棠,下文亦同)花苞最艷,開放之後花瓣的正面是粉紅色,背面仍是深紅,俯仰錯落,濃淡有致.海棠的葉子也陪襯得好,嫩綠光亮而細致,給人整個的印象是嬌小艷麗.我立在那一排排的西府海棠前面,良久不忍離去"
張愛玲女士曾經提到人生的三件憾事: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足見海棠的觀賞的價值之大,堪比魚中鰣魚,書中紅樓。
[編輯本段]詠棠詩詞
海棠 北宋——蘇軾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注釋:
①海棠:昔明皇召貴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此詩戲之。
②裊裊:風細貌。③崇光:月光或花光。④紅妝:用美女比海棠。
賞讀:
這首絕句寫於宋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期間。前兩句寫環境,後兩句寫愛花心事,題為「海棠」。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開門見山地托出春風和海棠花、明月和迴廊。「東風裊裊」形容春風吹拂之態,通過描寫東風吹綻了滿樹絢爛的花朵,來點明時令,著一「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為海棠的盛開造勢。「香霧空濛」寫海棠的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彌漫開業,沁人心脾。「月轉廊」,月亮轉過迴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無寐。當然你也可從中讀出一層隱喻:處江湖之僻遠,不遇君王恩寵。
「只恐夜深花睡去」,這一句寫得痴絕,是全詩的關鍵句。此句筆鋒一轉,寫賞花者的心態。當月光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時,詩人頓生滿心憐意:海棠如此芳華燦爛,怎忍心讓她獨自棲身於昏昧幽暗之中呢?這蓄積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兒,居然無人欣賞,豈不讓她太傷心失望了嗎?夜闌人靜,孤寂滿懷的詩人,自然無法成眠;花兒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詩人如何獨自打發這漫漫長夜?
末句更進一層將愛花的感情提升到一個極點。「故」照應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為的意思,表現了詩人對海棠的情有獨鍾。此句運用唐玄宗以楊貴妃醉貌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轉而以花喻人,點化入詠,渾然無跡。「燒高燭」遙承上文的「月轉廊」,這是一處精彩的對比,月光似乎也嫉妒這怒放的海棠的明艷了,那般刻薄寡恩,不肯給她一方展現姿色的舞台;那就用高燒的紅燭,為她驅除這長夜的黑暗吧!此處隱約可見詩人的天真與可愛。
全詩語言淺近而情意深永。清代詩人查慎行說:「此詩極為俗口所賞,然非先生老境。」寫此詩時,詩人雖已過不惑之年,但此詩卻沒有給人以頹唐之氣,從「東風」「崇光」「香霧」「高燭」「紅妝」這些明麗的意象中我們分明可以感觸到詩人達觀、瀟灑的胸襟。
春晴懷故園海棠 宋——楊萬里
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綉堆。萬物皆春人獨老,一年過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濃淡,欲墮還飛絮往來。無那風光餐不得,遣詩招入翠瓊杯。
同兒輩賦未開海棠 金——元好問
枝間新綠一重重,小蕾深藏數點紅。愛惜芳心莫輕吐,且教桃李鬧春風。
海棠溪 唐——薛濤
春教風景駐仙霞,水面魚身總帶花。人世不思靈卉異,競將紅纈染輕沙。
海棠春 宋——馬子嚴
柳腰暗怯花風弱。紅映鞦韆院落。歸逐燕兒飛,斜撼真珠箔。
滿林翠葉胭脂萼。不忍頻頻覷著。護取一庭春,莫彈花間鵲。
題磁嶺海棠花 唐——溫庭筠
幽態竟誰賞,歲華空與期。島回香盡處,泉照艷濃時。
蜀彩淡搖曳,吳妝低怨思。王孫又誰恨,惆悵下山遲。
海棠 唐——鄭谷
春風用意勻顏色,銷得攜觴與賦詩。穠麗最宜新著雨,嬌饒全在欲開時。
莫愁粉黛臨窗懶,梁廣丹青點筆遲。朝醉暮吟看不足,羨他蝴蝶宿深枝。
海棠花 唐——劉兼
淡淡微紅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煙輕虢國顰歌黛,露重長門斂淚衿。
低傍綉簾人易折,密藏香蕊蝶難尋。良宵更有多情處,月下芬芳伴醉吟。
海棠美人圖 明——唐寅
褪盡東風滿面妝,可憐蝶粉與蜂狂。自今意思和誰說,一片春心付海棠。
海棠 北宋 ——黃庭堅
海棠院里尋春色,日炙薦紅滿院香。不覺風光都過了,東窗渾為讀書忙。
海棠花 北宋——王安石
綠嬌隱約眉輕掃,紅嫩妖饒臉薄妝。巧筆寫傳功未盡,清才吟詠興何長。
詠白海棠六首 清——曹雪芹
第一首——蕉下客(賈探春)
斜陽寒草帶重門,苔翠盈鋪雨後盆。玉是精神難比潔,雪為肌骨易銷魂。
芳心一點嬌無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道縞仙能羽化,多情伴我詠黃昏。
第二首 ——蘅蕪君(薛寶釵)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瓮灌台盆。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
淡極始知花更艷,愁多焉得玉無痕?欲償白帝宜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第三首——怡紅公子(賈寶玉)
秋容淺淡映重門,七節攢成雪滿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為魂。
曉風不散愁千點,宿雨還添淚一痕。獨倚畫欄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黃昏。
第四首——瀟湘妃子(林黛玉)
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
月窟仙人縫縞袂,秋閨怨女拭啼痕。嬌羞默默同誰訴,倦倚西風夜已昏。
第五、六首——枕霞舊友(史湘雲)
神仙昨日降都門,種得藍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愛冷,非關倩女亦離魂。
秋陰捧出何方雪,雨漬添來隔宿痕。卻喜詩人吟不倦,豈令寂寞度朝昏。
蘅芷階通蘿薜門,也宜牆角也宜盆。花因喜潔難尋偶,人為悲秋易斷魂。
玉燭滴干風里淚,晶簾隔破月中痕。幽情慾向嫦娥訴,無奈虛廊夜色昏。
海棠 清——龔自珍
黃金華發兩飄蕭,六九童心尚未消。化起海紅簾底月,西廂花影怒廣潮。
吳氏園海棠 現代——陳寅恪
無風無雨送殘春,一角園林獨愴神。讀史早知今日事,看花猶是去年人。
夢回錦里愁如海,酒醒黃州雪作塵。聞道通明同換劫,綠章誰省淚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