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有
A. 荷花的特點有哪些
荷花的特點:根莖肥大多節,橫生於水底泥中。葉盾狀圓形,表面深綠色,被蠟質白粉覆蓋,背麵灰綠色,全緣並呈波狀。葉柄圓柱形,密生倒刺。花單生於花梗頂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單瓣、復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紅、淡紫色、黃色或間色等變化;雄蕊多數;雌蕊離生,埋藏於倒圓錐狀海綿質花托內,花托表面具多數散生蜂窩狀孔洞,受精後逐漸膨大稱為蓮蓬,每一孔洞內生一小堅果(蓮子)。花期6~9月,每日晨開暮閉。果熟期9~10月。荷花栽培品種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為藕蓮、子蓮和花蓮三大系統。
B. 荷花有什麼功效
《本草綱目》中記載說荷花,蓮子、蓮衣、蓮房、蓮須、蓮子心、荷葉、荷梗、藕節等均可葯用。荷花能活血止血、去濕消風、清心涼血、解熱解毒。蓮子能養心、益腎、補脾、澀腸。蓮須能清心、益腎、澀精、止血、解暑除煩,生津止渴。
荷葉能清暑利濕、升陽止血,減肥瘦身,其中荷葉簡成分對於清洗腸胃,減脂排瘀有奇效。藕節能止血、散瘀、解熱毒。荷梗能清熱解暑、通氣行水、瀉火清心。
這些中葯品來自同一種植物,但不同的部位作用卻不相同:藕節止血、散瘀;荷葉清暑利濕、升發清陽、止血;荷梗清熱解暑、通氣行暑;荷葉蒂清暑去濕、和血安胎;蓮花活血止血、去濕消風;蓮房消瘀、止血、去濕;蓮須清心、益腎、澀精、止血。
蓮子養心、益腎、補脾、澀腸,以湖南的「湘蓮子」最為著名;蓮衣能斂、佐參已補脾陰;蓮子心清心、去熱、止血、澀精。由於蓮的品種繁多,不同品種的不同部位,其葯效可能略有差異。
(2)荷花有擴展閱讀:
一、荷花食用價值
中國古代民間就有春天折梅贈遠,秋天采蓮懷人的傳統。自古中國人民就視蓮子為珍貴食品,如今仍然是高級滋補營養品,眾多地方專營蓮子生產。蓮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餞果品。蓮葉、蓮花、蓮蕊等也都是中國人民喜愛的葯膳食品。可見荷花食文化的豐富多彩。傳統的蓮子粥、蓮房脯、蓮子粉、藕片夾肉、荷葉蒸肉、荷葉粥等。
葉為茶的代用品,又作為包裝材料。荷花的地下莖在淤泥中生長,會被有毒物質侵染,只因藕的特別細密的表皮組織和含有丹寧的下皮,具有一定的阻擋或吸收有毒物質的能力,因而有毒物質多黏附在表皮上或滲入表皮中。在食用藕時要削去外皮,以防把有毒物質也吃進肚中。
二、荷花觀賞價值
(一)荷花水景
荷花專類園,中國荷花專類園有三種:一是像武漢東湖磨山的園林植物園,園中開辟一處以觀賞,研究荷花為主的大型水生花卉區;二是像南京莫愁湖,杭州新「麴院風荷」這類是以荷花欣賞為主的大型公園;再一類就是以野趣為主,旅遊結合生產的荷花民俗旅遊資源景區,如廣東三水的荷花世界,湖南嶽陽的團湖風景區。
在山水園林中作為主題水景植物:俗話說,「園無山不壯,山無水不麗」,用荷花布置水景,在中國園林中極為普通。江南一帶名園,多設有欣賞荷花風景的建築,揚州的瘦西湖在堤上建有「荷花橋」,橋上玉亭高低錯落,造型古樸淡雅,精美別致,與湖中荷花相映成趣,是瘦西湖的風景最佳處,岳陽金鶚公園的荷香坊臨水而建,與曲欄遙相貫通,香蒲薰風,雨中賞荷,深受群眾喜愛。
作四季有花可賞中的夏花:四時景觀的不同,是中國造園家恪守的造園規則,如梅花耐冬,柳絲迎春,綠荷消夏,桐葉驚秋。荷花的綠色觀賞期長達8個月,群體花期在2-3個月左右。夏秋時節,人乏蟬鳴,桃李無言,亭亭荷蓮在一汪碧水中散發著沁人清香,使人心曠神怡。
作多層次配置中的前景、中景、主景:中國園林在配置植物時十分注意層次的變化,以形成遠近,高低不同的豐富景觀。柳荷並栽就是典型的手法。劉鶚在《老殘游記》中曾用「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來概括濟南大明湖。湖南湘潭的雨湖公園春季柳絮紛飛,小荷露尖;夏秋花葉亭亭,柳絲翠綠;冬季柳絲批雪,殘荷有聲,不失為佳景勝地。
作工業三廢水污染水域的「過濾器」:由於蓮藕地下莖能吸收水中的好氧微生物分解污染物後的產物,所以荷花可幫助污染水域恢復食物鏈結構,促使水域生態系統逐步實現良性循環。
荷花對生長環境有著極強的適應能力,不僅能在大小湖泊、池塘中吐紅搖翠,甚至在很小的盆碗中亦能風姿綽約,裝點人間。在中國荷文化史上,盆荷這種形式出現之初只是被用於私家庭院觀賞。如今,在中國各地園林中,盆荷的應用非常廣泛。
盆栽和池栽相結合的布置手法,提高了盆荷的觀賞價值,在園林水景和園林小品中經常出現。荷花水石盆景是在杭州出現的一種新的盆景。它是荷花盆栽與水石盆景的有機結合,既體現山石的剛毅挺拔,又顯示荷花的嬌艷嫵媚。荷花盆景可選用珊瑚石、砂積石、斧劈石、英石等山石作材料。
(三)插花藝術
插花在中國始於六朝,源於佛前供花。作為佛教的聖潔之花,因此可以說,插花在興起之時便於荷花結下了不解之緣。唐宋時期,供花仍是插花的一種主要形式。到了明清,插花藝術有了很大的進步,此時的荷花插花無論是藝術深度還是技巧,都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可稱為中國古代插花藝術的鼎盛時期。
隨著人們對荷花插花有了更深入的研究,不僅荷花、荷葉、蓮藕和蓮實等素材在插花中的運用愈來愈普遍,而且對這些素材的觀賞效果也作了科學的比較。荷花插花一般選用中小型品種為宜,同時也適當配以其它植物的枝、葉、果,力求色彩清麗構圖明快,欣賞效果可保持3-4天。
C. 荷花有幾部分分別是什麼有什麼用處
根:吸收水分和養料。莖:輸送水分和養料(部分露在上面綠色的莖還會進行光合作用)。葉:回光合作答用和呼吸作用,主要是光合作用(任何一個活細胞都會進行呼吸作用)。花:吸引昆蟲傳粉。果實:儲存養分。荷花:屬山龍眼目蓮科,是蓮屬二種植物的通稱。又名蓮花、水芙蓉等。是蓮屬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莖長而肥厚,有長節,葉盾圓形。花期6至9月,單生於花梗頂端,花瓣多數,嵌生在花托穴內,有紅、粉紅、白、紫等色,或有彩紋、鑲邊。堅果橢圓形,種子卵形。 荷花種類很多,分觀賞和食用兩大類。原產亞洲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早在周朝就有栽培記載。荷花全身皆寶,藕和蓮子能食用,蓮子、根莖、藕節、荷葉、花及種子的胚芽等都可入葯。其出淤泥而不染之品格恆為世人稱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就是對荷花之美的真實寫照。
D. 荷花有哪些別稱
芙蓉原是荷花的別稱,生於水中的是為草芙蓉,生於陸地的是為木芙蓉。
芙蓉、芙蕖、專水芝、蓮等,古為荷屬花的別稱
荷花又名蓮花、芙蓉、芙渠,別稱「菡萏」,是百花之中名稱最多的花之一。
荷花的品種也不少,據老師介紹,有千葉荷、重台荷、四面荷、並頭荷,還有奇特的四季荷和夜舒荷。夜舒荷就是其葉子入夜舒展,白天反而卷合。
有關詩句: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帛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請備述之。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2.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落上頭。
4.紅白蓮花開共塘,兩般顏色一般香。恰如漢殿三千女,半是濃妝半艷妝。
這些詩句都是描寫荷花的,從古至今,荷花就是文人喜愛、描寫的對象。周敦頤曾稱荷花為「出淤泥而不染,滌清蓮而不妖。」,譽其為花之君子
E. 荷花有3種姿態,有哪些
荷花三種開放的姿態,分別是:
1、有的才展開兩三片瓣兒:
2、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
3、有的還是花骨朵兒馬上要破裂似的。
希望幫到你
望採納
謝謝
加油
F. 荷花有的什麼有的什麼
荷花有的含苞欲放,花骨朵像火炬似地高高伸出;有的蓓蕾初綻,像剛剛揉開睡眼的小孩;有的已爭相怒放,像亭亭玉立的少女。
G. 描寫荷花用「有的……有的……有的……」寫一句話
1、荷花有的裊娜地來開源著的,有的半開半合,有的羞澀地打著朵兒。
2、荷花的樣子千姿百態,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漲紅了臉,躲在碧綠的荷葉下,有的好奇地探出頭來,望著這美麗可愛的人間,有的像俊俏的仙姑正對著平靜的湖面,細心地梳妝打扮。
3、荷塘里的荷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燦爛地盛開了,還有的迎著風婀娜多姿地扭動著細腰。
H. 荷花有哪幾種類型
荷亦稱蓮花、蓮、芙蓉。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莖最初細瘦如指,稱為藌(蓮鞭)。藌上有節專,節屬再生藌,節向下生須根,向上抽葉和花梗。夏秋生長末期,蓮鞭先端數節入土後膨大成藕,可供翌年萌生新株之用。夏季開花,淡紅或白色,單瓣或重瓣。花謝後托膨大,形成蓮蓬,內生多數堅果(俗稱蓮子)。性喜溫暖濕潤。原產亞洲和大洋洲。中國南北均有栽培。全株均可入葯,蓮子及蓮須為滋補強壯劑,蓮心為清心解熱物,花、荷葉、荷梗有清毒解暑散熱作用;藕可蔬食。亦是著名的觀賞植物。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品種十分豐富,常分籽蓮、藕蓮和觀賞蓮三大類型。
I. 荷花有什麼作用
荷花的作用主要食用、觀賞、葯用上,具體如下:
1、食用方面:蓮藕是最好的蔬菜和蜜餞果品。蓮葉、蓮花、蓮蕊等也都是中國人民喜愛的葯膳食品,荷花食文化的豐富多彩。傳統的蓮子粥、蓮房脯、蓮子粉、藕片夾肉、荷葉蒸肉、荷葉粥等。葉為茶的代用品,又作為包裝材料。
2、觀賞方面:荷花可作多層次配置中的前景、中景、主景;可在山水園林中作為主題水景植物;可作四季有花可賞中的夏花,荷花的綠色觀賞期長達8個月,群體花期在2-3個月左右;作工業三廢水污染水域的「過濾器」,促使水域生態系統逐步實現良性循環。
3、葯用方面:《本草綱目》中記載,荷花,蓮子、蓮衣、蓮房、蓮須、蓮子心、荷葉、荷梗、藕節等均可葯用。荷花能活血止血、去濕消風、解熱解毒。蓮子能養心、補脾、澀腸。蓮須能清心、止血、解暑除煩,生津止渴。
(9)荷花有擴展閱讀:
荷花的產地分布
荷花一般分布在中亞,西亞、北美,印度、中國、日本等亞熱帶和溫帶地區。荷花在中國南起海南島,北至黑龍江的富錦,東臨上海及台灣省,西至天山北麓,除西藏自治區和青海省外,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垂直分布可達海拔2000米,在秦嶺和神農架的深山池沼中也可見到。
中國早在三千多年即有栽培,在遼寧及浙江均發現過碳化的古蓮子,可見其歷史之悠久。而台灣地區則是在100年前才由日本引進,在台南白河鎮、嘉義一帶,培植面積已近350公頃,規模之廣大,成為台灣最主要的觀光地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