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名聯
⑴ 荷花對聯上聯人淡名利守廉而貴的下聯
人淡名利守廉而貴,
士憂國難擔責乃賢。
社會公僕
⑵ 贊美荷花的名句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荷花有5000多年歷史,它作為世界上最早的被子植物之一,地理分布甚廣。除我國外,日本、伊朗、印度、緬甸、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及澳大利亞等地均有分布。而在我國,南起海南島,北至黑龍江省的富錦,東臨上海至台灣省,西至天山北麓,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荷花的蹤影。 一、賞荷勝地 北京:圓明園的荷花不可不看,圓明園的殘荷更不可不看。一眼望不到頭的荷塘,夏時綠葉紅花,覆蓋長春園水面,開得密密匝匝。秋時枝桿傲骨,與歷史的滄桑完美融合。沿著荷塘,是通向西洋樓遺址的路,姿態萬千的殘荷別有神韻。如果只為殘荷,不如在「海岳開襟」附近過白色石拱橋,棄大路,走一條沒什麼人的小土路。小路不但安靜,而且充滿轉彎,每一次峰迴路轉,都能看到不同景觀的殘荷。水中不時出現大叢的蘆葦,荷似乎也越來越處於天然狀態。到了一座朱紅色鐵皮矮橋的時候,荷與蘆葦已經共生並存了。如果不走圓明園正門,從二宮門進入,那麼一進來就會看到荷花池。 古有「先有蓮花池,後有北京城」之說。北京蓮花池公園位於北京西站南側,佔地44.6161萬平方米,水面面積15萬平方米。 杭州:西湖談起賞荷,首推「濃妝淡抹總相宜」的杭州西湖。這里荷花早在唐宋就很有名,白居易、蘇東坡、柳永、楊萬里都寫有贊美荷花的名句,如白居易有「繞廓荷花三十里」之詠。夏日不管你倚偎在放鶴亭,還是泛舟三潭印月一帶,放眼望去,都是俊逸飄渺、獨領風騷的綠荷含苞待放,正如唐詩所詠:「六月西湖錦綉鄉,千層翠蓋萬紅妝。」如今,經過精心設計的「麴院風荷」公園,可見紅蕖萬朵、翠蓋層疊,呈現一派「萬桿高荷映鏡光」的迷人景色。 濟南:大明湖荷花是山東濟南市的市花。這座「家家泉水、戶戶垂楊」的泉城,風景迷人處是盛產荷花的大明湖。湖上的翠綠荷葉、鮮艷荷花,倒映在碧水之中,與婆娑垂楊交相輝映,組成一幅迷人的賞荷圖,令人駐足流連,思緒萬千。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為這里的荷花吟詩賦詞,清代小說家劉鶚在《老殘游記》中贊道:「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濟寧:徽山湖面積約1200平方公里的山東濟寧徽山湖,有10萬畝野生荷花。夏日來臨,滿湖荷花,飄香十里,它與瀲灧的湖光、疊翠的山色交相輝映。清晨賞荷,蓮葉玉珠滾滾,別有情韻。中午賞花,映日花朵更顯得嬌艷嫵媚。到了傍晚,整個徽山湖,片片流霞,朵朵爭艷,猶如置身於美妙仙境之中。 洪湖:洪湖湖北洪湖的荷花久負盛名,成了中外遊人爭相遊玩的勝地,每到夏令,百里洪湖煙波浩渺,荷流香波,花吐蓮蓬,艷麗嫵媚。遠看,一片片荷葉如翻滾綠波,花若紅雲;近看,葉如傘狀,有的浮於水面,有的凌於碧波之上,相互簇擁,花有白的、桃紅的、粉紅的,朵朵綻開在綠葉叢中。清風徐徐,泛舟湖上,恍若置身於如詩美景中,真有「粉尖花色葉中開,荷氣衣香水上來」的感受。 昆明:昆明翠湖位於昆明市五華山西麓。兩道長長柳堤呈「+」字交匯於園心,把全湖一分為四。南北橫堤叫「阮堤」,是道光年間雲南總督阮元仿西湖蘇堤美韻修築,東西縱堤叫「唐堤」,於民國年間修建。湖中有海心亭,西側有觀魚堂,東南有水月軒。堤畔遍植垂柳,柳枝拂面,湖內多種荷花,藕花飄香,舊有「十畝荷花魚世界,半城楊柳撫樓台」之聯。 新都:我國西部著名古典園林、賞荷勝地之一的四川新都縣城南桂湖,是明代著名文學家楊慎幼年讀書之地。據記載,該園佔地70餘畝,湖面30餘畝,自唐初即種滿湖荷花。每到盛夏,萬荷競放,香艷驚天。入秋,殘荷風骨猶存,為文人騷客、攝影家、藝術家們抒情詠懷之地。 肇慶:廣東肇慶種植荷花已有上千年歷史,尤以市北瀝湖中的荷花最負盛名,明詩人梁敏在《瀝湖采蓮曲》中寫道:「放蓮船,采蓮花,星岩東去是儂家,羅裙綺袖披明霞。」生動地描繪了采蓮女在蓮湖采蓮時的歡樂情景,此地尚有蓮花寺、蓮花洞、青蓮村等以荷蓮命名的名勝古跡,可供遊人品味。 我國賞荷勝地還有湖南洞庭湖、揚州瘦西湖、河北白洋淀、承德避暑山莊、廣東肇慶七星岩、台灣台南縣白河鎮等處。在這些地方,您都可以看到荷花的芳容,領略到「紅衣翠扇映清波」的美景。 二、與荷有關的名勝古跡 <一>山嶽 黃山蓮花峰:在安徽省歙縣境內,因峰形酷似荷花而名。 廬山蓮花峰:在江西九江市南。 華山蓮花峰:位於陝西省華陰市,為華山的中峰。 衡山蓮花峰:為湖南衡山之峰,層巒疊嶂,形似荷花,故名。 五夷山蓮花峰:位於福建崇安境內,上有蓮花洞。 蓮花峰:在廣西曲江之南。 蓮荷山:在福建連城東。 <二>江河湖塘 蓮花海:新疆烏蘇境內一湖舊名。夏天,湖中盛開白蓮似海,故名。 蓮花湖:據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唐城西北隅有一湖泊,俗謂之唐池,蓮荷被水,為當時勝景。 蓮湖:據《水經注·淮水》記載:淮水東與申陂水匯合後,又分為幾流,一流其東南分南入蓮湖,其水再匯往於淮。 蓮塘河:廣東陽江北白馬山,合漠陽江入海。 紫蓮塘:《德興縣志》載:馬鞍山下有紫蓮塘,因開紫蓮而名。 瑞蓮池:據《化州志》載:化州官府後有瑞蓮池,嘉靖己酉(1525年)池中有三枝開並蒂蓮。戊子(1528年)有七枝開並蒂蓮,故取名瑞蓮池。 金蓮池:據《偃師縣志》載,西南40里,有池廣丈余,深五尺,唐代終南山王主禪師尋其友張神童至此,有金蓮七朵生於池內,故取名金蓮池。 荷花澱:據《保定縣志》載,縣西有荷花,夏日盛開,香聞十里,游賞其間涼風四面,爽氣親人。 芙蓉池:據《湖州志府》載,府城東白蘋州上有池,池內多生千葉蓮花,故取名芙蓉池。 蓮花池:據《重慶府志》載,「江津縣東二里有蓮花池,廣約三十里,池中蓮花,紅白相雜,生動可愛。」又《元江府志》載:「青龍山下有一大池塘,周圍三百餘仗,每逢暑夏,池中青、白紅荷盛開,故名。」 <三>亭橋建築 藕花居:位於杭州凈慈寺北。據《西湖志·園亭》載,明洪武僧廣衍建,為南屏八景之一。 玉蓮堂:據《西湖志·古跡》載,在錢塘門外,景定三年(1262年)安撫魏克愚徒於此。 瑞蓮亭:據《順慶府志》載,蓮州府署南石佛寺左,有一亭,亭邊有池常生並蒂蓮瑞蓮,絢爛多彩,異香數里不散,故名瑞蓮亭。還有君子亭、蓮巢亭、荷橋、蓮庄、蓮城堂。此外,古人常把大臣的官邸稱作蓮花池。 <四>以荷花為「市花」的名城都市 山東濟南市:80年代,荷花被譽為濟南市「市花」後,大明湖更是煥發了生機:垂柳披拂,荷花掩映,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山東濟寧市:濟寧市荷花栽培約有二千年的歷史。現今濟寧市的荷花新品種已達60餘種。 河南許昌市:80年代荷花被譽為許昌市「市花」,更促進了荷花文化的繁榮發展 湖北孝感市:自古以來孝感城野荷遍地,尤以城西蓮花湖為最盛。今日孝感市區便是蓮花池之一隅。湖邊有「荷花墩」,城內有荷花池,「泮沼荷香」已成為孝感八景之一。 湖北洪湖市:以洪湖聞名的湖北洪湖市,水域面積758平方公里,荷花到處盛開,使之成為荷花的海洋。1987年,洪湖撤縣立市,1991年市人大通過決定以荷花為「市花」。 廣東肇慶市:種植荷花近千年的廣東肇慶市,以瀝湖七星湖的荷花最為著名。荷花已成為肇慶人民最喜愛的花卉之一。
⑶ 關於荷花的對聯
1、上聯:興平寓大道
下聯:君子愛蓮花
2、上聯:接天一碧祈興盛
下聯:映日九紅報平安
3、上聯:花冠飾可人,清波玉立
下聯:葉底藏游鯉,綠蓋珠圓
4、上聯:樂土薰風,荷香十里桂湖美
下聯:沁心怡神,蓮清萬傾新都輝
5、上聯:綠湖紅蓮,世外桃園塵外景
下聯:霞衣翠扇,花中君子水中仙
6、上聯:翠傘霞裳,風中頻舞青春夢
下聯:慧心玉臂,水底牢栽富裕根
7、上聯:碧葉颭風,玉盤流轉滾珠露
下聯:紅花照水,朱筆勾描映日圖
8、上聯:日照清蓮,十里荷花宣特色
下聯:風搖綠葉,一池碧玉話豐年
9、上聯:紅荷競艷,興平舉起新名片
下聯:白藕溢香,農業推出大品牌
10、上聯:燕子低飛,珠濺清園微雨冷
下聯:蜻蜓醉立,風翻翠浪早荷香
11、上聯:槐里風光,最是賞蓮三夏艷
下聯:荷鄉品格,更爭出水一池香
12、上聯:興旺百行,萬畝荷花開勝境
下聯:平安千戶,一輪秦月寄真情
13、上聯:水動鯉魚游,雨潤荷花紅欲滴
下聯:潭清耦節凈,露凝萍葉綠初浮
14、上聯:渭水浴花容,一縷荷風傳美譽
下聯:清蓮張笑靨,十分魅力蘊生機
15、上聯:蓮本無瑕,蓬中有子,慈心濟世
下聯:藕雖有孔,腹內無泥,大德澤人
16、上聯:心曠神怡燕村游園荷風送爽傳美譽
下聯:情牽夢繞溫泉度假魅力無限蘊生機
17、上聯:屈子詩,茂叔文,紅蓮一朵千秋艷
下聯:東坡詞,大千畫,綠荷萬株百日鮮
18、上聯:拓財源,創品牌,無雙井冠真名世
下聯:奔富路,重生態,豈獨荷香最動人
⑷ 荷花的名句
荷花之美
荷花多為白或紅二色,古人謂紅實為粉紅的泛稱,詩人詠白色荷花喻為「白窣」即白色的美玉;如晉·陸雲詩句「金條懸白窣」。白居易詩句:「素房含綠玉冠鮮」,他詠白荷時比作玉冠,吳融詩「白玉花開綠錦池」更直接地稱為白玉。
古詩中詠紅荷的更多,如溫庭筠詩句:「舊宅嘉蓮照水紅」;李商隱句:「惟有綠荷紅菡萏(荷花別名)」。梁武帝詩句:「江南蓮花開,紅光照碧水」;姚合詩句:「幽人夜眠起,忽疑野中燒」;又另句「光凝珠有蒂,焰起火無煙」;范成大詩:「凌波仙子靜中芳,也帶酣紅學醉妝」等。都是很妙的比喻。
古代荷花有黃色的(現己失傳)見申時行詩「朵朵黃雲團羽蓋,為迎金母下瑤池」;又詩「高結重台散異香,名花長映御袍黃」。詩人將黃荷比作「黃雲」,「黃袍」一定是很美的。
3.2 荷葉之美
很多詩中用「田田」形容荷葉的形狀,如趙暇詩:「葉亂田田綠,蓮余片片紅」可能源自漢樂府「蓮葉何田田」的古句。荷葉近圓形,晉詩人張華即贊稱:「碧葉齊如規,」比田田更逼真,所以後人劉永之詩句「圓緘初出水,規蓋已迎風,」沿用者漸漸多了。但展葉之前兩側內卷,詩人詠為「交葉半心開」是很入微的洞察。
荷葉的表面有一層密生的刺狀角質突起,水珠落在葉面上附著力很小,因此向低處滾動。這一自然現象詩人們看作是悲歡離合的象徵,寫出不少贊詠的佳句。如溫庭筠句:「荷心有露似驪珠,不是真圓亦搖盪」;劉永之句:『向曉珠搖盪,時瀉玉盤中」;張昱句:「露荷又作瓊珠碎,藕絲織錦香滿機」;王月浦詩「雨余無事倚欄桿,媚水荷花粉未乾,十萬瓊珠天不惜,綠盤擎出與人看」;李白的名句「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佳期采雲里,欲贈隔遠天,相思無由見,悵望涼風前」。可見荷葉上的水珠成了感人的的媒體。
水中看見荷葉的時期遠比荷花長,詩人詠荷葉的詩句並不少於荷花。例如高啟詩:「葉低浮水上,莖弱裊風前,乍覆游魚戲,難藏宿鷺眠」,這一幅如畫的詩將荷葉與魚鷺都融在了一起。此外荷葉的香氣也十分宜人,如范成大句:「風葉青蔥亦自香」;盧照鄰句「浮香繞曲岸,圓影覆華池」;鄭谷詩句:「移舟水濺差差綠,倚檻風搖柄柄香」都是專指荷葉的香。
實際上花、葉相輔相映、互相承托之美也不乏詩人的贊譽。如白居易詩句「素房含露玉冠鮮,紺葉搖風鈿扇圓」;李商隱詩句:「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韓琦句:「鈿扇相倚綠,香囊獨立紅」;韓琦句:「風卷蓮香不斷頭,田田荷影動清流」。這些名句都描述花、葉與四周情景結合在一起,襯托出和諧之美。
3.3 蓮藕鮮美
如周霆震以「冰盤雪藕」為題:「清澈冰盤壓蔗漿,酒酣雪藕近華堂。凝寒色映瑤華脆,真白絲連翠袖香……」;又如謝邁詩:「須知淤泥中,有藕大如椽。本清擬冰雪,未艷方蟬娟。……甘寒固不數,卻暑最所便。……開緘尚帶泥。未嚼先垂涎。……切玉墮冷冽,己覺沈痾痊。……」這些詩句都是對蓮藕味美的嘉評
3.4 荷品高潔
中國古文化對許多物品常喜品評其優劣。荷的全身是寶,故長期受到贊美,到明代萬曆二十四年,馬斯和的「瑞蓮賦」中精闢地總結出以荷喻人的高度評價:「出泥不污、中通外直、不枝不蔓、亭亭凈植、祛餎清標,君子之質。」每句都暗指人的品質要像荷一樣。但表面上推崇荷為「花中君子」,只不過是將人品與花品相互借喻而達到教悔的目的。其中自然存在人格美、道德美、行為美等許多人品的要求。
3.5 荷景宜人
美景是地球上自然環境與自然物的組合,如果只是亭亭凈直,沒有水中的倒影和來回點水的蜻蜒相呼應,亭亭孤荷將索然無味。任何的荷景都不是絕然孤立的荷,偶然吹來無色無形的風都會被詩人贊為「荷風」,這個風既泛荷香又消酷暑,所以有「人心正畏暑,水面獨搖風」(豐稷句);「船移分細浪,風散動浮香」(唐太宗句);「白日發光彩,清飆散芳馨」(白居易句)。風與荷相偕顯然引起了美感。
荷與其他植物構成的美景,十分常見,也能引人入勝。如:「裊裊數莖欹竹嶼,美人和露入淇園」(丁明登句)。這說明水中之荷與岸邊之竹是很好的組合。還有荷與柳的組景更為常見。如南北朝的祖孫登詩句「弱柳垂江翠,新蓮夾岸紅」;楊萬里詩句:「想得熏風端午後,荷花世界柳絲鄉」。荷柳相映成趣的詩很多,這里不再列舉。
野生荷花只要水的深度適合,蔓延很快,而且多在湖邊淺水地區,望去油生一種曠達開朗之感,如韓愈詩句「曲江千頃秋波凈,平鋪紅雲(指荷花)蓋明鏡」;虞可齋詩句:「一色荷花三十里,淡妝濃抹錦雲紅」;黃庭堅詩句:「吾家雙井塘,十里秋風香」;蘇軾詩句:「環城三十里,處處皆佳絕,浦蓮浩如海,時見舟一葉」。可見大面積的野荷給詩人帶來「如海」、「如雲」的美感,值得一述。
⑸ 荷花的對聯
蓮花開並蒂----當帶結同心
沼上蓮花舒並蒂----庭中荔子綴連枝
水中蓮花朵回朵美----樑上燕子雙雙歡
胸中答具成竹----舌底翻蓮花
寶婺光沉天上宿----蓮花香現佛前身
向曉紅蓮開並蒂----朝陽采風喜雙飛
雙飛黃鸝鳴翠柳----並蒂紅蓮映碧波
碧沼紅蓮開並蒂----芸窗學友結同心
對對蓮開映碧水----雙雙蝶舞乘東風
望採納,謝謝。
⑹ 贊美荷花對聯
1、上聯:人行柳色花光里 下聯:身在荷香水影中
這是福州西湖荷亭的一副對聯,為林則徐所撰。回1830年,林答則徐重修西湖荷亭,留有此詩句,可見福州西湖公園魅力獨具。
2、上聯:十里平湖堤柳合 下聯:一庭清景藕花香
這是雲南省蒙自縣南湖風景區的—副對聯。聯尾的一個「香」字,韻味十足,給這副對聯增添了美感。意思是平靜的湖面十里的長堤上柳樹很多,幾乎圍繞著湖泊,庭院中是滿滿的清麗的景色,能夠聞到荷花的香氣
3、上聯:萬荷倒影月痕綠 下聯:一雨洗秋山骨青
這是北京陶然亭公園陶然亭的—副對聯,為張照珏所題。
4、上聯:四面荷花三面柳 下聯:一城山色半城湖
這是濟南市大明湖大門的楹柱上的一副對聯。這幅楹聯的作者就是被譽為「江西才子」的劉鳳誥,出自劉鳳誥的《詠大明湖》。寫大明湖風光的美麗: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著楊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5、上聯:十分春水雙檐影下聯:百葉蓮花七里香
這是「不系舟」的楹聯,為清代文人廖壽豐所撰。不系舟是上海古猗園石舫,建於明嘉靖年間,由明代江南才子祝允明題額,此舟無纜可系,故名不系舟。
⑺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成山色半城湖名聯賞析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成湖.
以景對,荷花和柳是具體的景,山色和湖是抽象的景,這是抽象對具體.
數字上,四而三,一而半相對沒問題.
上聯都用了兩個面,下聯用了城和成,取諧音勉強成立.
妙的地方在半成湖,只剩下半成的湖了,說明荷花實在是多,鋪天蓋地的都幾乎看不到湖了,很形象.
⑻ 分析名聯: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成湖. ----------山東濟南大明湖聯 劉鳳誥
原文]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這是山東濟南大明湖鐵公祠(祀明人鐵鉉)的楹聯,作者不詳。一說是劉鳳誥的對聯。寫大明湖風光的美麗-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著楊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清嘉慶九年(1804年)夏,山東提督學政、歷史學家劉鳳誥與山東巡撫、書法大家鐵保,曾在鐵小滄浪宴飲,興致勃然,劉氏即席賦得聯語:「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鐵保即席書丹。此聯石刻至今嵌在庭園西廊壁洞門兩側,已成為形容濟南古城風貌的名聯佳句。
引自濟南門戶網站,應該有可信度。
⑼ 上聯:荷花荷葉荷蓮藕,下聯怎麼寫
上聯:荷花荷葉荷蓮藕
上聯:姓名姓人人取名
⑽ 微信頭像荷花昵稱用一番荷起名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