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落紅
㈠ 落花,落紅,落英,三者有何不同
不同的詞語,營造的意境、意味不同。 落花,就是一種凋零的姿態,代表凄清的意味。落英,則可以美好一些,《桃花源記》中不就是「落英繽紛」嘛。落紅,也是指凋落的花,不一定非是紅花。「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而在古詩詞中「落花」意常用「落紅」、「落英」來代替。如在屈原「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一句中,改用「落花」有著不同的韻味「落花」較為通俗,而「落英」較為雅緻,且,「英」字屬形分析一下——「落英」「落紅」也就是「落花」之意,在古詩歌中「落英」出現的情況不少,《全唐詩》約有16句,《全宋詩》中約有36句,而《全宋詞》就約有26句,當然,其中也有個別句「落英」不是做唐代詩人蘇頲《和杜主簿春日有所思》「搖盪吹花風,落英紛已積」,武元衡的《唐昌觀玉蕊花》「日暮落英鋪地雪,獻花應過九天人」,李紳《杜鵑樓》「繁艷向人啼宿露,落英飄砌怨春風」 宋代詩人胡宿的《千葉瑞荷花》「含露自知芳意在,偃風無奈落英何」,宋代詩人歐陽修的《暮春門有感》「春事已爛漫,落英漸飄揚」 陸游《山居食每不肉戲作》「秋來更有堪誇處,日傍東籬拾落英。」秦觀《如夢令》「桃李不禁風,回首落英無限」晏幾道《浣溪沙》「涼月送歸思往事,落英飄去起新愁」等等早期有還有司馬相如《上林賦》「垂條扶疏,落英幡纚」,謝靈運《初去郡》「憩石挹飛泉,攀林搴落英。」。
以「落紅」表落花意的也不勝枚舉,《全唐詩》中約26處,僅《全宋詞》中就約有91處,如:李白:《書情寄從弟邠州長史昭》「懷君芳歲歇,庭樹落紅滋」,戴叔倫《相思曲》「落紅亂逐東流水,一點芳心為君死。」辛棄疾《摸魚兒》「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張先《天仙子》「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蘇軾《水龍吟》「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龔自珍《己亥雜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等。詩人們為何在當用「落花」時而棄之不用,卻鍾情於「落英」「落紅」呢?思之,不難有下面的結論:
一、花字出現的時間比英字晚,「英」在《詩經》中就有,如《有女同車》中「有女同行,顏如舜英」,而「花」字起於北朝(見《辭源》)。
二、「落英」「落紅」與「落花」相比,前兩者雅緻,後者通俗。
三、意韻不同,「落英」狀花瓣繽紛飄落之態,「落紅」盡顯花的明艷之色,這都是「落花」一詞所不能勾畫的事物形象和不能透露出的情味。
四、是用「落花」還是用「落紅」,或許跟作者的寫作習慣(或曰喜好)也有關。如,南唐後主李煜詞中用「花」字的就有不少,有用「落花」的,見其《浪淘沙》(「簾外雨潺潺」)與《阮郎歸》(「東風吹水日銜山」),也有用「春花」與「花月」的,分別見其《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與《望江南》(「多少恨」),卻未見有用「落紅」的。宋代大詞人蘇軾詞中用「落花」的,共有十首詞,如:《木蘭花令》(「知君仙骨無寒暑」),有「落花已逐回風去」句,又如《南歌子》(「欲執河梁手」),有「惟有落花芳草、斷人腸」句;而用「落紅」的,僅有兩首,除樓主所引之外,還有《蝶戀花》(「春事闌珊芳草歇」),有「落紅處處聞啼鴂」句。蘇軾詞中用「落花」比用「落紅」要多得多。可見,這與作者的寫作習慣(或曰喜好)有關。
五、「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 (辛棄疾《摸魚兒》) ,「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天仙子》)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蘇軾《水龍吟》)等用「落紅」而不用「落花」,原因如下:前一處用「落紅」點染了暮春時節花兒凋謝,滿目蕭條的景象,與「惜春」的心境很融洽;中間一處用「落紅」以色彩反襯小徑之靜,風之亂;後一處用「落紅」比用「落花」更能表現作者對春天離去的「恨」(遺憾)!
《離騷》雲"落英",或謂菊花不落而何為落英?一雲:"落,大也。"一雲:"落,始也,謂始開之英。"姚寬《西溪叢語》引晉許詢詩雲:"青松凝素體,秋菊落芳英。"沈約雲:"英,葉也,言食秋菊之葉。"余讀韋應物詩雲:"掇英泛濁醪,日入會田家。"審姚說無疑矣。希望可以幫到樓主~
㈡ 關於荷花優美的詩句有哪些
關於荷花優美的詩句有
1.《漁家傲·荷葉荷花相間斗》
年代:宋作者:晏殊
荷葉荷花相間斗。紅嬌綠嫩新妝就。昨日小池疏雨後。鋪錦綉。行人過去頻回首。
倚遍朱闌凝望久。鴛鴦浴處波文皺。誰喚謝娘斟美酒。縈舞袖。當筵勸我千長壽。
2.《卜運算元·風生杜若洲》
年代:宋作者:張孝祥
風生杜若洲,日暮垂楊浦。行到田田亂葉邊,不見凌波女。獨自倚危欄,欲向荷花語。無奈荷花不應人,背立啼紅雨。
3.《南歌子·獻鯉榮今日》
年代:宋作者:陳克
獻鯉榮今日,憑熊瑞此邦。年年壽酒樂城隍。共道使君椿樹、似甘棠。歌舞重城曉,從容燕席涼。不須蘇合與都梁。風外荷花無數、是爐香。
4.《清平樂·彩舟雙櫓》
年代:宋作者:蔡伸
彩舟雙櫓。六月臨平路。小雨輕風消晚暑。繞岸荷花無數。玉人璨枕方床。遙知待月西廂。昨夜有情風月,今宵特地凄涼。
5.《生查子》
年代:宋作者:李石
荷花人面紅,月影波心見。扇子倒拈來,敲落紅香片。窗下翦燈花,今日眉深淺。留得鏡中看,蹙破春山遠。
6.《鷓鴣天·綽約肌膚巧樣妝》
年代:宋作者:趙長卿
綽約肌膚巧樣妝。風流元自有清香。
未應傳粉疑平叔,卻笑荷花似六郎。
浮蟻瓷,入詩囊。學人消瘦怯風霜。
午窗一枕莊周夢,甘作花心粉蝶忙。
7.《賀新郎·夢繞荷花國》
年代:宋作者:葛長庚
夢繞荷花國。遍□□、橘州柳市,芙蓉巷陌。桂社蘭鄉白蘋里,月冷波寒之夕。有孤鶩、落霞知得。一鶴橫空雲漠漠,見梅梢、萬粒真珠滴。猶未把,寒香惜。畫樓何處吹瑤笛。便□□、酥顰玉笑,露松霜瘠。姑射真人游紫府,下戲三江七澤。此莫是、冰魂雪魄。半逐風飛半隨水,半在枝、半落蒼苔白。酒醒後,曉窗碧。
8.《鵲橋仙·日長槐夏》
年代:宋作者:無名氏
日長槐夏,涼生冰室,又是生辰來到。年年把酒對荷花,顏色比、荷花更好。兒歌女舞,綵衣共戲,仰祝齊眉偕老。歡歡喜喜八千春,更何處、蓬萊仙島。
㈢ 荷花出水且迎風,笑落紅放入水中.什麼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描寫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在荷塘之中搖曳隨風,然後紅花映著水中顯示出了一種美感
㈣ 描寫荷花的詩句大全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小池》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采蓮版曲》權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西洲曲》
池塘一夜秋風冷,吹散芰荷紅玉影《紫菱洲歌》
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折荷有贈》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子夜吳歌·夏歌》
白蓮種山凈無塵,千古風流社裡人《東林寺》
下有青污泥,馨香無復全《京兆府栽蓮》
荷香銷晚夏,菊氣入新秋《晚泊江鎮》
更多精美詩詞素材,可以掃我頭像,或者進我網路空間hi..com/ohmaigod,希望能夠幫到你~
㈤ 接天蓮葉無窮碧應日荷花別樣紅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運用什麼修辭手法
第一個是誇張第二個是擬人
㈥ 已亥雜詩中的落紅喻指什麼,花喻指什麼
把落紅比喻成辭官家居的自己,花比喻成社會/國家。
從字面看,花不是無情之物,落在泥土裡成了綠肥,還可以哺育花.作者以花自喻
實際上作者想表達自己雖然處境艱難,但忠貞報國之心始終不變,還想為社會盡點責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正如那飄落的花朵,融入春泥後,更能護育新花。
原文:
浩盪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譯文
浩浩盪盪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賞析:
這作於1839年(農歷己亥),是詩人的代表作品。是年,詩人辭官南歸故里,後又北取眷屬,就在往返途中創作了這一部堪稱絕唱的大型七絕組詩。這組詩憶述見聞、回憶往事、抒發感慨,藝術地再現與反映了自己生平、思想、交遊、宦跡、著述的豐富閱歷,標志著詩人認識社會和批判現實的能力,在晚年已臻新的境界。時值鴉片戰爭爆發的前夜,詩中頗有感時憂國的力作。這首詩則表現詩人辭官的決心,報效國家的信念與使命,以及獻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語氣樂觀,形象生動,極富藝術魅力。
這首詩是作者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其含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抒發離京南返的愁緒,二是表示自己雖已辭官,但仍決心為國效力,流露了作者深沉豐富的思想感情。
詩中的「落紅」、「化作」兩句是歷來傳頌的經典名句,他們一方面是詩人言志抒懷的心聲,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廣泛意義上的崇高人格道德境界的出色寫照。詩的開拓為表現自己離愁別緒的豐富感情,詩人用了「浩盪」一詞來形容「離愁」,既強化「愁」意。又體現出詩人狂放深沉的內心思緒和個性特點,這里典型的詩人本色。緊接著的「吟鞭」句,對前人詩局的化用也恰倒好處,並形成了兩句相連呼應的藝術效果,彷彿能感受到詩人此時此刻此情此景中的心情。最後則筆鋒一轉,用形象生動的比喻抒發胸臆,使全詩渾然一體動人肺腑。
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感慨中表現出豪放灑脫的氣概,一方面,離別是憂傷的,畢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雲,往事如煙;另一方面,離別是輕松愉快的,畢竟是自己逃出子令人窒息的樊籠,可以到外面的世界裡另有一番作為。這樣,離別愁緒就和回歸喜悅交織在一起,既有「浩盪離愁」,又有「吟鞭東指」;既有白日斜暉,又有廣闊天涯。這兩個畫面相反相成,互為映襯,是詩人當日心境的真實寫照。
詩的後兩句以荷花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
這首詩將政治抱負和個人志向融為一體,將抒情和議論有機結合,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復雜的情感。
「浩盪離愁白日斜」寫出了詩人離開京城時的感情。詩人離京時,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不願意與封建勢力同流合污,辭官回鄉;但是他仍然為國家的命運憂愁,為封建統治階級的命運憂愁。「浩盪」本指水勢浩大,在這里喻「愁」,李煜曾有詞寫到「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詩人以李煜亡國被囚之愁自詡,可見憂愁之深。詩人為了襯托離愁,特別把離京時間選在了傍晚,馬致遠散曲「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用晚景襯托離愁。詩人通過喻、襯把愁表現得淋漓盡致。「吟鞭東指即天涯」本句雖無愁字,但也能表現詩人離京之愁。天涯是指詩人家鄉——杭州,馬鞭一揮,離京遠去,直至天涯 ,很難再回京城,用誇張的手法,表現離別之愁,傷懷之意,含而不露。「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詩人筆鋒一轉,由抒發離別之情轉入抒發報國之志。落紅,本指脫離花枝的花,但是,並不是沒有感情的東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願培育美麗的春花成長。不為獨香,而為護花。詩人以落花有情自比,表現詩人雖然脫離官場,依然關心著國家的命運,不忘報國之志,充分表達詩人的壯懷,成為傳世名句。
㈦ 一襲煙雨任飄零,幾處落紅繽紛飛,問君今昔何所似,化作蓮花覓菩提是什麼意思
我和你相遇 就如同煙雨朦朧般是那麼的不真切 於是我們流離失所 失去了彼此 漂泊流落。我們雖然像落花一樣 但是卻各自安好 活出精彩 如今我想起了你 便想問一問 今日的你是誰所能比擬的?如同一朵蓮花 清凈而智慧
大概的意思就是 因為一些原因不能善始善終,但是各自安好。偶然遇見,就當他是個老朋友 也讓我心疼 也讓我牽掛 他已經不是以前的他了,我也不是以前的我了 就這樣吧
㈧ 有風,雪,雨,露,花,紅,柳,綠的詩句要詩名字
風(李嶠)[風]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江雪(柳宗元)[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春夜喜雨(杜甫)[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江水(王維)[露]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竹枝詞 (劉禹錫)[花紅]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詠柳(賀知章)[柳綠]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
作者都是 楊萬里,這兩首詩都寫了荷花。小池寫的是初夏季節的荷花,此時荷花的特點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才開始露出新芽);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寫的是 盛夏季節的荷花。此時荷花的特點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紅花碧葉,一望無際)。[括弧前面是用詩句作答,括弧里是自己的總結。]
㈨ 奉獻是花,「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花兒將更加絢麗多彩。 求在寫出這樣的兩句,形成
奉獻是忠,「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忠誠將更加昭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