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池
1. 廈門海棠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怎麼樣
廈門海棠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2017-03-07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廈門市湖裡區新豐路67號502室之三。
廈門海棠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50206MA2Y20QT5C,企業法人易仲平,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廈門海棠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其他未列明文化藝術業;文藝創作與表演;其他未列明批發業(不含需經許可審批的經營項目);服裝批發;鞋帽批發;建材批發;廚房、衛生間用具及日用雜貨批發;紡織品及針織品零售;服裝零售;鞋帽零售;化妝品及衛生用品零售;鍾表、眼鏡零售;箱、包零售;廚房用具及日用雜品零售;自行車零售;其他日用品零售;文具用品零售;體育用品及器材零售(不含弩);珠寶首飾零售;工藝美術品及收藏品零售(不含文物、象牙及其製品);樂器零售;照相器材零售;其他文化用品零售;汽車零配件零售;家用視聽設備零售;日用家電設備零售;計算機、軟體及輔助設備零售;通信設備零售;其他電子產品零售;燈具零售;五金零售;傢具零售;塗料零售;衛生潔具零售;木質裝飾材料零售;陶瓷、石材裝飾材料零售;其他室內裝飾材料零售;其他未列明零售業(不含需經許可審批的項目);互聯網銷售;專業化設計服務;其他未列明專業技術服務業(不含需經許可審批的事項);軟體開發;其他未列明信息技術服務業(不含需經許可審批的項目);其他未列明居民服務業;其他未列明服務業(不含需經許可審批的項目);其他未列明商務服務業(不含需經許可審批的項目)。
通過愛企查查看廈門海棠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2. 春寒賜浴華清池是什麼意思
此句出自白居易的<<長恨歌>>。正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她肌膚如凝結的油脂。「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正是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過程。漁陽:郡名,郡治在今天津薊縣。這一帶有時稱漁陽郡,有時又稱范陽郡。安祿山當時任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大本營就在漁陽。鼓:軍中使用的樂器。漁陽鼙鼓,即指安祿山率領的造反軍隊;安祿山發動叛亂在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霓裳羽衣曲:舞曲名,開元中來自西涼。據說唐明皇曾親自對它進行過加工潤色,並為之製作歌辭。楊貴妃進宮後,善為此舞。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這一部分寫出了「長恨」的內因,是悲劇故事的基礎。詩人具體地描述了安史之亂發生後,皇帝兵馬倉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別是在這一動亂中唐玄宗和楊貴妃愛情的毀滅「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寫的就是他們在馬嵬坡生離死別的一幕。「六軍不發」,要求處死楊貴妃。
3. 如何解讀《長恨歌》里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故事
解讀《長恨歌》里的唐玄宗和楊貴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宮,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所以說《長恨歌》留給讀者的,主要不是“懲尤物”式的道德教訓,而是對刻骨銘心的愛情的深深的感動。
4. 為什麼華清池值得一去
還記得「溫泉水滑洗凝脂」這句唐詩嗎?詩里的溫泉指的就是陝西省臨潼縣的華清池了。它發現於3000年前的西周,從周幽王起,到秦始皇、唐玄宗等11個朝代的皇帝曾在這里修建離宮,砌築溫泉池。
這里,不僅溫泉水質佳,而且驪山幽靜雄偉,青山綠水相映成趣。在漫長的封建社會里,這里一直是統治階級養身休憩,尋歡取樂之地,自古就聞名中外。解放後,華清池回到人民的懷抱,成為廣大群眾洗浴、療養和游覽的勝地。
華清池現有礦泉4處,除一處在西周時開發外,其他3處均是解放後新挖的。礦泉總流量每小時112噸,水溫43攝氏度,終年穩定。泉水晶亮清澈,無味五色,人稱「磯石」之水。泉水中含有鉀、鈣、鎂、氯、硫酸根、碳酸根等離子,並含有一定的氡,對治療皮膚病、關節炎、腸胃病、初期高血壓、神經痛以及某些婦科病等,均有良好療效。1956年,這里按唐朝華清宮式樣進行擴建,修建了貴妃池、九龍池、蓮花池和海棠池,並配有亭、榭、閣、樓以及石舫、虹橋等建築物,還增添了不少園林景色。更使人興奮的是,經考古工作者的發掘,發現了當年華清池的遺址,還有在原址上恢復了多組唐風建築,使華清池重現當年的輝煌。
華清池泉水的形成與驪山這座上升的斷塊山有關。這里斷層下大,下切深,華清池正好在兩組斷層交叉位。當滲水進入斷層深處時,水流受地下熱源加溫,然後沿斷層裂隙循環上升,並於地勢較低的華清池所在地湧出地表,就形成了溫泉。
5. 華清池景色介紹
華清池(Huaqing Hot Spring)
位於西安東約30公里的臨潼驪山腳 1974年3月,陝西臨潼縣宴寨鄉西揚村的村民在秦始皇陵東1.5公里處打井時,意外地發現了許多碎陶人,後經考古工作者探測,這是一個長方形的秦代兵馬俑坑。1976年通過鑽探,在此坑的北側20和25米處分別又發現了兩處兵馬俑坑。按照它們發現的時間把它們分別定名為一、二、三號坑,三個坑的總面積為22,780平方米,坑內置放與真人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馬共約7400餘件。秦始皇兵馬俑是我國規模最大的俑群,也是舉世罕見的藝術珍寶,1987年就與秦始皇陵一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並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跡」。
下北麓,是中國著名的溫泉勝地,溫泉水與日月同流不盈,不虛。每天都有很多遊人在這里洗溫泉澡。據歷史記載,這里的溫泉大約發現在3000年前的西周時代。漢代曾在這里建造帝王貴族的行宮別墅。唐代建有富麗堂皇的「華清宮」。「華清池」由此得名。經歷代戰爭,原來的建築都已毀塌。現在的建築都是按照歷史記載的布局於1959年重建的。自古以來,華清池為游覽勝地。華清池溫泉共有4處泉源,在一石券洞內,現有的圓形水池,半徑約1米,水清見底,蒸汽徐升,腳下暗道潺潺有聲,溫泉出水量每小時達112噸,水無色透明,水溫常年穩定在43度左右。四處水源眼中的一處發現於西周公元前十一世紀——前771年時代,其中三處是解放後開發的。總流量每小時為100多噸,水溫43℃。水內含多種礦物質和有機物質,有石灰、碳酸鈉、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氧化鈉、硫磺、硫酸鈉等多種礦物質。溫泉水不僅適於洗澡淋浴,同時對關節炎、皮膚病等都有一定的療效。浴池建築面積約3000平方米,一次可容納近400人洗浴。
這里作為古代帝王的離宮和游覽地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周,秦,漢,隋,唐等歷代帝王都在這里修建過行宮別苑,以資游幸。冬天溫泉噴水,在寒冷的空氣中,水汽凝成無數個美麗的霜蝶,故名飛霜殿。相傳西周的周幽王曾在這里建離官。秦、漢、隋各代先後重加修建,到了唐代又數次增建。名曰湯泉宮,後改名溫泉宮。到了唐玄宗時又大興土木,治湯井為池,環山列宮殿,此時才稱華清宮。因宮在溫泉上面,所以也稱華清池。唐代華清池是帝王妃嬪游宴的行宮,每年十月到此,年終返回。唐天寶六年(747)擴建後,唐朝第七個皇帝玄宗每年攜帶楊貴妃到此過冬沐浴在此賞景。據記載,唐玄宗從開元二年(714年)到天寶十四年(755年)的41年時間里,先後來此達36次之多。飛霜殿原是唐玄宗(685一762)和楊貴妃的卧室。白居易《長恨歌》就寫道:「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華清池大門上方有郭沫若書寫的「華清池」匾額。進了大門就見兩株高大的雪松昂然挺立,兩座宮殿式建築的浴池左右對稱,往後是新浴池,由新浴池往右行,穿過龍牆便是九龍湖,湖面平如明鏡,亭台倒影, 垂柳拂岸,湖東岸是宜春殿,北岸是飛霜殿為主體建築,沉香殿和宜春 殿東西相對,西岸是九曲迴廊。由北向南過龍石舫,再經晨旭亭、九龍橋、晚霞亭,便到了仿唐「貴妃池」建築群。「蓮花湯」池形如石蓮花,供皇帝沐浴;「海棠湯」池形如海棠,供貴妃享用;「尚食湯」是供大臣們沐浴之處;「星辰湯」傳說原址上面及四周無遮物,沐浴可見天上星辰,故名。在星辰湯後面還有溫泉古源。出了貴妃池向前行便進望湖樓,先見荷花池然後經飛霞閣,傳說此閣是貴妃浴後觀景及涼發之處。 現在的九龍湯是唐玄宗洗浴的池名, 貴妃池是楊貴妃沐浴的地方。接著來到五間亭,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變」也發生在這里。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發生時蔣介石曾在此居住過。後面驪山的半腰間虎斑石處還有一座「兵諫亭」,高4米,寬2.5米,水泥鋼筋結構,兵諫亭匾額是用貴重的藍田玉製成。走出望湖樓,向右可沿著一條磚砌的台階上行,直登蒼翠蔥綠、美如錦綉的驪山游覽。經近年來考古發掘,在唐華清宮保護范圍內發現了唐梨園遺址,清理出「蓮花湯」(御湯)、「海棠湯」(貴妃池)等五處皇家湯池遺址及大量建築材料。同時在唐、漢文化層下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夾砂泥質陶片,為研究華清池的歷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依據。
1936年12月12日,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就發生在這里,這次事件直接引起了第二次國共合作,是中國抗戰史上重要的轉折點。「西安事變」的遺址在華清池風景區,內有五間廳和兵諫亭等。
驪山溫泉、千古涌流,不贏不虛,水溫恆至43度,內含多種礦物質,宜於沐浴療疾。華清池現有各類浴池一百多間,可供數百人同時沐浴。
今天的華清池,名山勝水更顯奇葩,自然景區一分為三,:東部為沐浴場所,設有尚食湯,少陽湯,長湯,沖浪浴等高檔保健沐浴場所,西部為園林游覽區,主體建築飛霜殿殿宇軒昂,宜春殿左右相稱。園林南部為文物保護區,千古流芳的驪山溫泉就在於此。
近年來,為了適應旅遊形勢的發展,華清池內又新添了中外書法碑林、梨園及其它藝術展館。構成了集旅遊、文物、園林、沐浴、娛樂、餐飲、為一體的綜合性文物游覽場所。堪稱北方皇家園林之典範。2007年5月8日,西安市華清池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華清池,中國著名皇家溫泉園林,南依驪山,北臨渭水,西距古都西安30公里,是一處具有三千年皇家園林史,六千年溫泉沐浴史的游覽勝地,現為全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首批4A級旅遊景區。
華清池風光秀美,景色迷人,這里有旖旎雋秀的園林風光、千古流芳的天然溫泉、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行轅舊址,以及保存完好的唐御湯遺址。九龍湖、環園、五間廳、御湯遺址博物館都是遊人不可錯過的景觀。
華清池耗資1.8億元規劃建成「芙蓉園」唐文化景觀園林區,整個建築依據唐建築風格,突出盛唐宮苑園林的歷史風貌,依山造園、錯落有致、再現了秀麗多姿、雍容華貴的大唐風韻。
唐代美人楊貴妃和唐明皇的愛情羅曼史就發生在唐華清宮中。盛唐時期,唐明皇召楊玉環入宮,至愛至寵。安祿山叛亂後,楊玉環在馬嵬坡被眾將士逼迫而死。從此,唐明皇肝腸寸斷。後得以魂魄升天與愛妃在月宮相會。二人淚眼相見,互訴思念之情,並誓言「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佐證了這段千古絕唱。
附上華清池介紹的導游詞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了華清池的大門。進入門內,只見湖中央有一尊雕塑。不用問,這就是此處的主人公楊貴妃了。此時此刻,她脫下外裝,半披俗紗,足踩暖滑的驪山溫泉水,正准備沐浴呢!這座雕塑高3.3米,重5噸,是1991年9月,華清池向西安臨控首屆石榴節獻禮的項目,可以說她和《楊玉環奉詔溫泉宮》壁畫一樣,在突出華清宮文化內涵上起到了特定作用,成為大家觀賞留影的熱點。
說起楊貴妃,還有一段著名的故事呢!楊貴妃名叫楊玉環,出生在陝西華陰,後隨父入川。父親死後,她又到了河南,受到了都市陶冶,學會了優雅的言語舉止,17歲便長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公元735年,她被唐玄宗冊封為他的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5年後,由於唐玄宗的愛妃武惠妃病逝,後宮三千粉黛無一人今唐玄宗中意,他便下令在溫泉宮召見楊玉環,這樣便拉開了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愛情羅曼史的序幕。公元745年,楊玉環被冊封為貴妃,從此,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寵愛成為千古絕唱,甚至於兩人終日廝守,置其他嬪妃於不顧。冊封第二年,擴建溫泉宮時,唐玄宗專為楊貴妃建築了海棠宮。楊貴妃36歲生日時,唐玄宗為她舉行了盛大的宴會進行祝壽,僅樂工就有120名,滿朝文武百官都呼娘娘千歲萬福。大家還記得白居易的《長恨歌》,真可謂「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直到安史之亂,唐玄宗偕楊貴妃逃至馬嵬坡前,將士相逼,玄宗不得不賜死楊貴妃,其時楊貴妃才38歲。據史載,天寶年間,也就是公元742年至756年的14年間,唐玄宗偕楊貴妃駕臨華清宮達43次之多,可見華清池的出名和唐玄宗、楊貴妃的「長恨歌」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我們現在游覽的正是馳名中外的華清宮。這里是它的正門,名叫津陽門,俗稱東門。大家可以看到,這個門是一字排開的五間仿唐建築,房檐下懸掛的是「華清池」金字匾額,是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所寫。作為皇室別宮的唐華清宮,是和驪山秀嶺合為一體的,其規模遠比眼前的華清池要大得多。眼前的華清池是1959年國慶10周年前夕,以唐華清宮為藍本並根據華清池所處地域的具體條件設計修建的,但它只相當於唐華清宮的核心部分,佔地85560平方米,是唐華清宮的十分之一。郭沫若在游華清池詩中寫道:「華清池水色青蒼,此目規模越盛唐。」指的就是這新建的核心部分。
那麼遊客們會問:唐華清宮的范圍究竟有多大?唐華清宮背靠驪山,面向渭水,倚驪峰山勢構築,規模宏大,建築壯麗,樓台館殿,遍布驪山上下。正如白居易詩中所說:「高高驪山上有宮,朱樓紫殿三四重。」它的范圍南至驪山西鄉嶺第一峰,北到老縣城的北十字,東至石瓮谷,西到鐵路療養院西側的牡丹溝。唐華清宮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構築成一個龐大的宮殿建築群,主要殿舍以溫泉為中心,構成華清宮的核心,然後向山上山下展開,布設了各類不同的樓閣亭謝,栽植青松翠柏,嬌燒萬分,似人間天堂。可惜的是唐華清宮隨安史之亂漸遭破壞,自宋至明清,原有建築已盪然無存,只留下眼前一些遺址了。
【九龍宮—飛霜殿】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九龍宮景區,這里屬華清池西區。走進後大家便看到面積為530平方米的九龍湖。許多遊客一定想問:此處湖、宮為何都以九龍為名?
其實原因十分簡單。此湖分成上下兩個湖,中間有長堤東西橫貫。堤上東為晨旭亭,西為晚霞亭,相互對應,與上湖南岸的一亭謝相映成趣。謝下伸一大龍頭,龍日泉水淙淙,長年不絕,所以取名龍吟樹。堤壁間已有八龍吐水,與大龍頭合為九龍之數,因而以九龍命名。
既然唐玄宗和楊貴妃視華清宮為第二帝宮,那麼他們一定在這里建有演繹人間最浪漫的愛情的宮殿。亭亭玉立在湖岸四周的那一片飛檐翹角、紅牆綠瓦的唐式建築就是他們的愛巢寢殿——飛霜殿。唐玄宗每年十月至年底,都偕楊貴妃沐浴華清池,他們就住在這座充滿神秘色彩的飛霜殿中。
這里紅柱挺立,迴廊環繞,雕梁畫棟,富麗堂皇,東西兩殿即「沉香」、「宜春」,主次井然,錯落有致,加上門前石龍盤階,石獅和石牛相襯,再配以龍風大缸及花木點綴,更顯皇家氣派。
【海棠湯—蓮花湯—星辰湯—尚食場—太子湯】
華清官分為西區和南區。各位遊客,我們現在進入的是南區,即文物區。大家請看,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座仿唐建築便是1990年建成開放的御湯遺址博物館。裡面保存著5座從地下挖掘出來的大小不一的古浴池。
首先呈現在大家眼前的是1000多年前遺留下來的一座無與倫比的浴池。它可不是普普通通的浴池,而是唐玄宗送給楊貴妃的一件珍貴禮物。浴池被設計成一朵正在慢慢盛開的海棠,那6片綻放的花瓣輕輕地擁美人於一池,池中是柔滑馨香的溫泉水,這是何等高雅、何等藝術的愛情點子,且來自六十幾歲的唐玄宗!無論稱海棠池也好,或叫貴妃池也好,我們都可以想像出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由此可見,唐玄宗用心之誠、愛情之真,在當時來講可不容易啊!
我們再來看浴池的用料。浴池東西長3.6米,南北寬2.9米,池壁由青石拼砌而成。這種青石磨時稱墨石,其最大優點是美觀,還有防滑作用。浴池分上下兩層,是台式結構。上層可扶可坐,共由18組券石組成。整個浴池既體現了對稱、協調、平衡的傳統美學思想,又符合人體生理特點。
浴池的整個結構可謂用。心良苦,設計精到。你們看池中間有個進水口,出土時有個漢白玉雕刻的蓮花底座。底座上邊接有蓮花噴頭,下邊接通陶水管,與泉水總源相通。水從蓮花噴頭噴出,飛珠走玉,水霧漫起。可以想像當唐玄宗和楊貴妃共洗鴛鴦浴時,不就是白居易《長恨歌》里的「待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哪番動人情景嗎?但真正證明這是唐玄宗贈送的愛情禮物的是池中間的一塊條石。這條石是貴妃沐浴時所用,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面刻著一個「楊」字。
各位遊客,你們現在看到的是另一個充滿神秘的古浴池。從形狀上看,想必大家已經猜出它叫什麼了。如果說前面海棠池是因形似而得名的話,那麼眼前這座池被稱作「蓮花」便也合情合理了。仔細觀察,這湯池是不是活像一朵淡雅光比的蓮花?此池古來又被稱作御湯和九龍殿,無論前者或後者都與這個湯池供皇帝沐浴有關:御就是皇帝,九龍也是指皇帝。
如果說蓮花池和海棠池有什麼區別的話,那就是後者比前者大兩倍以上。蓮花池東西長10.6米,南北寬6米。除此之外大家發現沒有,蓮花池有兩個進水孔,並安有雙蓮花座,比貴妃池多一個。還有一個不同的是池岸周圍有雙排石礎,這些雙孔、雙座、雙排應該是有並蒂蓮的寓意,正應了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誓言。
星辰湯是供唐太宗李世民和之後幾個皇帝沐浴的湯池,比貴妃池要早100多年。星辰湯離水源最近,水質最好,水流量最大,而且沒有管道,水直接涌進湯池。在西南角有座小殿宇名叫尚食湯,是供皇帝近臣及為嬪妃服務的尚食局官員沐浴用的池子,面積約30平方米,南北有對稱的兩個台階。這個池子在民國時期,馮玉祥將軍還曾維修過,供老百姓使用,是使用時間最久的一個池子。在南北兩排殿宇的空曠處,夾有一個石欄圍成的浴池遺址,是用青石鋪砌的長方形噴池,規格雖小,但結構精雅,是專供太子沐浴的場所。
【晾發台】
各位遊客,參觀完5座珍貴的古湯池後,請大家跟我走出御湯遺址博物館。先得介紹一下,我們所處的是華清池的東區一南北部,叫作環園,為解放前的華清池,包括御湯遺址博物館。我們站在小樓上可以瞧見九龍湖,無論是龍吟榭,還是八龍吐水,都盡攬眼底。
在穿過門洞還未到五門廳之前,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個庭院式建築,依山勢而建,林木茂盛,亭台樓閣高低錯落,給人以精巧、典雅、玲球的感覺。此時,你們大概注意到了西邊有座主建築,被滿塘荷花簇擁著,像誰也離不開誰,誰也不能沒有誰。於是有人給花中之樓取了個雅名,叫作荷花閣。
一座荷花閣自然顯示不出古代刻意追求的平衡或對稱美,於是設計者又在它的西邊建起一座方形的飛霞閣。顧名思義,只要你來得正當時,譬如說旭日東升或夕陽西下之際,便能看到閣周圍一派飛霞流彩的景色。其實它還有個真名稱晾發台,因為建閣的實際目的是給一代美人貴妃娘娘沐浴後晾發。
大家或許要問,為什麼楊貴妃要跑到這么遠的地方來晾發呢?其實不遠,因為在御湯遺址博物館建成之前,晾發台的下邊就是原先設置的貴妃池,池形也像海棠花一樣。
【驪山溫泉的成因—天下第一溫泉】
各位遊客,你們進景區後,一定急著想提一個問題:這驪山溫泉既然如此出名,那麼其果水從何而來呢?
大家跟我來。這里已是華清池著名五湯之一星辰湯的南面。我們先看到的是一塊碑石,上面寫著「驪山溫泉」4個字,其旁用木欄擋著一個洞,這里就是驪山溫泉的源頭了。也就是說無論是唐玄宗和楊貴妃沐浴,還是千百年來人們一直享用的溫泉就來源於此。大家走近看,這洞像個潛井,裡面洞洞冒著水花,井面騰著熱氣。如果在9.10月間,溫泉水便會從潛井裡溢流出來。
找到了源頭,大家也想知道驪山溫泉的成因吧?地質學家是這樣向人們解釋的:天上雨下到地面,雨水沿構造破碎帶滲入地下,在不同深度的不透水岩層中儲存起來,由地熱增溫效應,形成熱水,再向上運動,由斷裂通道湧出地面,於是形成了溫泉。
中國有許多溫泉,尤其近年隨旅遊業的發展,溫泉景區開發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受人歡迎。如浙江寧海、武義,吉林的長白山,雲南的騰沖等等,但華清溫泉至今被稱為天下第一溫泉。其水質優良,頗具醫療功效。華清溫泉水溫為42.5度至43度,總流量每小時113.65立方米,極適宜沐浴,一旦完浴後可謂「冬走十里不涼,夏走十里不熱」。有興趣的遊客可以到陳列室內去看《第一溫泉》的詩碑。上面寫道:「洗心千古快重遊,月白水香誰與傳。洗盡人間無垢體,不得清冷混常流。」詩人無非是在向大家證明一個論斷,那就是華清溫泉冠以「天下第一」四字當之無愧,完全可以列為全國二百六十泉之首。
【五間廳】
好了,遊客們,現在我們步上了荷花池南邊的高台。大家已經看到了一字排開的8問清代建築的廳房。再分一下,東邊有3間,叫桐蔭軒,也叫三門廳。而西邊那5間就是蔣介石當年住的五間廳。著名的西安事變就發生在這小小的五間廳中。
這五間廳可謂來歷不淺。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慈禧西逃時就住過這里;1934年修葺後,這里又成國民黨高官游覽休想的場所;1936年10月、12月蔣介石兩次到陝西來,都以華清池為「行轅」,就住在五門廳。他在這里策劃高級軍事會議,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因而引起張學良、楊虎城的強烈不滿,導致了門月12日凌晨6時的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今天,當遊客們來到這里,自然會重溫60多年前的一幕。你們看,這一號廳房為蔣介石的侍從室,二號廳房是蔣介石的卧室,三號廳房是他的辦公室,四號廳房為會議室,五號廳房是蔣的秘書辦公室。東邊的三門廳是蔣介石貼身侍衛蔣孝先等人的住宿地和無線電通訊班所在地。各門辦公室使用的桌子、椅子、床、沙發、茶具、火爐、地毯、電話等均按原貌復制擺放。遊客們仍然能看到當年激戰時在玻璃上留下的子彈孔和蔣介石從這里翻窗逃出後躲到儷山上的痕跡。
6. 寫一篇游華清宮的日記
剛剛進入秋天,天還微微有些涼,尤其是早晨,一陣冷風吹過,讓人頓時睡意盡散。從公交車上下來,我不由得打了個寒戰,眼前,就是華清宮。
華清宮前,豎立著一座舞女像,據說她便是楊貴妃。雕像所刻,正是貴妃娘娘舞動之時,像是時間突然暫停一般,畫面定格在這一秒,她身上的霓裳絲帶還在空中飄動,那縹緲的舞姿似乎還要繼續舞動,僅僅一座雕像,便能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想。
從華清宮正門進入,是一座園子,叫芙蓉園,進入其內,會看到一片開闊的地帶,一座不大的湖坐落於此,湖的後方有一座大殿,名曰「長生殿」,沿著湖中的小道向右方走,在長生殿的後面,有一座溫泉,雖然已是秋天,水面上卻還冒著絲絲白氣,用手觸摸此溫泉水,指尖竟然回轉著暖意。溫泉上有座橋,走過,是一座亭子模樣的長廊,沿著一直走,就能看到一片水池,池中有路,供遊客通行,水池旁還有一舞台,晚上,這里會有舉行大型的宮裝晚會。
再向里走,是一個分岔口,向左,有一排看起來像是古建築模樣的屋子,但其實中間,早已被改造成了酒店,起初我還以為這是景點,可看到的現實,卻是讓我白跑了一趟。向右,又有另一個景點,九龍湖,湖面平如明鏡,亭台倒影,垂柳拂岸,依次建有沉香殿、飛霜殿、宜春殿、宜春閣等仿唐宮殿,飛檐翹角,紅牆綠瓦,這是這里建築極具代表性的地方,旁邊種有青松翠柏,令人賞心悅目。身處此地,人們彷彿忘卻了塵世喧囂,置身於古代,陶醉在大唐的繁華時代。
再向前走,是玄宗皇帝沐浴凈身的地方,叫做「蓮花湯」,佔地約400平方米,可浴可游,顯示了至高無上的皇權威嚴,池底有一並蒂石蓮花,它象徵著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沿著路走,會看到一間建築,內置貴妃娘娘的浴池「海棠池」,俗稱「貴妃池」,因平面呈顯出一朵海棠花得名。「海棠湯」後,是「星辰湯」遺址,乃是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湯池,據說原址湯池上並無遮蓋物,因為能在沐浴時觀天上星辰,故此得名。
出了貴妃池向前行便進望湖樓,先見荷花池然後經飛霞閣,傳說此閣是貴妃浴後觀景之處。
此刻,宮中景色,也被大致看了個遍,我們也有了回歸的念頭,便沿來時的路返回,雖還是之前的風景,但卻又有了新的一種認識。
數百年前,華清池旁的輕舞,令人遐想,令人神往……
7. 華清池導游詞
各位遊客:
您可知「天下溫泉二千六,惟有華清為第一」嗎?舉世聞名的華清池,位於陝西省臨潼區(縣)驪山北麓華清宮故址,西距西安30公里,東與秦始皇兵馬桶相毗鄰,南依驪山,北臨渭水。華清池的悠久歷史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原始社會,並以其天然溫泉吸引了在陝西建都的天子帝王,周、秦、漢、隋、唐歷代封建統治者,都視這塊風水寶地為他們游宴享樂的行官別苑,或砌石起宇,興建驪山湯,或周築羅城,大興溫泉宮……華清池,現浴池面積約有3000平方米,可供400餘人同時沐浴。溫泉水每小時流量110餘噸,水溫達43度。它既是一座國內罕見的大型溫泉池,又是可供遊人游覽的文物保護場所。下面就請大家前去游覽一番吧!
【楊貴妃雕塑與生平—華清宮】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了華清池的大門。進入門內,只見湖中央有一尊雕塑。不用問,這就是此處的主人公楊貴妃了。此時此刻,她脫下外裝,半披俗紗,足踩暖滑的驪山溫泉水,正准備沐浴呢!這座雕塑高3.3米,重5噸,是1991年9月,華清池向西安臨控首屆石榴節獻禮的項目,可以說她和《楊玉環奉詔溫泉宮》壁畫一樣,在突出華清宮文化內涵上起到了特定作用,成為大家觀賞留影的熱點。
說起楊貴妃,還有一段著名的故事呢!楊貴妃名叫楊玉環,出生在陝西華陰,後隨父入川。父親死後,她又到了河南,受到了都市陶冶,學會了優雅的言語舉止,17歲便長得如花似玉、美若天仙。公元735年,她被唐玄宗冊封為他的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5年後,由於唐玄宗的愛妃武惠妃病逝,後宮三千粉黛無一人今唐玄宗中意,他便下令在溫泉宮召見楊玉環,這樣便拉開了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愛情羅曼史的序幕。公元745年,楊玉環被冊封為貴妃,從此,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寵愛成為千古絕唱,甚至於兩人終日廝守,置其他嬪妃於不顧。冊封第二年,擴建溫泉宮時,唐玄宗專為楊貴妃建築了海棠宮。楊貴妃36歲生日時,唐玄宗為她舉行了盛大的宴會進行祝壽,僅樂工就有120名,滿朝文武百官都呼娘娘千歲萬福。大家還記得白居易的《長恨歌》,真可謂「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直到安史之亂,唐玄宗偕楊貴妃逃至馬嵬坡前,將士相逼,玄宗不得不賜死楊貴妃,其時楊貴妃才38歲。據史載,天寶年間,也就是公元742年至756年的14年間,唐玄宗偕楊貴妃駕臨華清宮達43次之多,可見華清池的出名和唐玄宗、楊貴妃的「長恨歌」有千絲萬縷的關系。
我們現在游覽的正是馳名中外的華清宮。這里是它的正門,名叫津陽門,俗稱東門。大家可以看到,這個門是一字排開的五間仿唐建築,房檐下懸掛的是「華清池」金字匾額,是一代文豪郭沫若先生所寫。作為皇室別宮的唐華清宮,是和驪山秀嶺合為一體的,其規模遠比眼前的華清池要大得多。眼前的華清池是1959年國慶10周年前夕,以唐華清宮為藍本並根據華清池所處地域的具體條件設計修建的,但它只相當於唐華清宮的核心部分,佔地85560平方米,是唐華清宮的十分之一。郭沫若在游華清池詩中寫道:「華清池水色青蒼,此目規模越盛唐。」指的就是這新建的核心部分。
那麼遊客們會問:唐華清宮的范圍究竟有多大?唐華清宮背靠驪山,面向渭水,倚驪峰山勢構築,規模宏大,建築壯麗,樓台館殿,遍布驪山上下。正如白居易詩中所說:「高高驪山上有宮,朱樓紫殿三四重。」它的范圍南至驪山西鄉嶺第一峰,北到老縣城的北十字,東至石瓮谷,西到鐵路療養院西側的牡丹溝。唐華清宮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構築成一個龐大的宮殿建築群,主要殿舍以溫泉為中心,構成華清宮的核心,然後向山上山下展開,布設了各類不同的樓閣亭謝,栽植青松翠柏,嬌燒萬分,似人間天堂。可惜的是唐華清宮隨安史之亂漸遭破壞,自宋至明清,原有建築已盪然無存,只留下眼前一些遺址了。
【九龍宮—飛霜殿】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九龍宮景區,這里屬華清池西區。走進後大家便看到面積為530平方米的九龍湖。許多遊客一定想問:此處湖、宮為何都以九龍為名?
其實原因十分簡單。此湖分成上下兩個湖,中間有長堤東西橫貫。堤上東為晨旭亭,西為晚霞亭,相互對應,與上湖南岸的一亭謝相映成趣。謝下伸一大龍頭,龍日泉水淙淙,長年不絕,所以取名龍吟樹。堤壁間已有八龍吐水,與大龍頭合為九龍之數,因而以九龍命名。
既然唐玄宗和楊貴妃視華清宮為第二帝宮,那麼他們一定在這里建有演繹人間最浪漫的愛情的宮殿。亭亭玉立在湖岸四周的那一片飛檐翹角、紅牆綠瓦的唐式建築就是他們的愛巢寢殿——飛霜殿。唐玄宗每年十月至年底,都偕楊貴妃沐浴華清池,他們就住在這座充滿神秘色彩的飛霜殿中。
這里紅柱挺立,迴廊環繞,雕梁畫棟,富麗堂皇,東西兩殿即「沉香」、「宜春」,主次井然,錯落有致,加上門前石龍盤階,石獅和石牛相襯,再配以龍風大缸及花木點綴,更顯皇家氣派。
【海棠湯—蓮花湯—星辰湯—尚食場—太子湯】
華清官分為西區和南區。各位遊客,我們現在進入的是南區,即文物區。大家請看,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座仿唐建築便是1990年建成開放的御湯遺址博物館。裡面保存著5座從地下挖掘出來的大小不一的古浴池。
首先呈現在大家眼前的是1000多年前遺留下來的一座無與倫比的浴池。它可不是普普通通的浴池,而是唐玄宗送給楊貴妃的一件珍貴禮物。浴池被設計成一朵正在慢慢盛開的海棠,那6片綻放的花瓣輕輕地擁美人於一池,池中是柔滑馨香的溫泉水,這是何等高雅、何等藝術的愛情點子,且來自六十幾歲的唐玄宗!無論稱海棠池也好,或叫貴妃池也好,我們都可以想像出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由此可見,唐玄宗用心之誠、愛情之真,在當時來講可不容易啊!
我們再來看浴池的用料。浴池東西長3.6米,南北寬2.9米,池壁由青石拼砌而成。這種青石磨時稱墨石,其最大優點是美觀,還有防滑作用。浴池分上下兩層,是台式結構。上層可扶可坐,共由18組券石組成。整個浴池既體現了對稱、協調、平衡的傳統美學思想,又符合人體生理特點。
浴池的整個結構可謂用。心良苦,設計精到。你們看池中間有個進水口,出土時有個漢白玉雕刻的蓮花底座。底座上邊接有蓮花噴頭,下邊接通陶水管,與泉水總源相通。水從蓮花噴頭噴出,飛珠走玉,水霧漫起。可以想像當唐玄宗和楊貴妃共洗鴛鴦浴時,不就是白居易《長恨歌》里的「待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哪番動人情景嗎?但真正證明這是唐玄宗贈送的愛情禮物的是池中間的一塊條石。這條石是貴妃沐浴時所用,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面刻著一個「楊」字。
各位遊客,你們現在看到的是另一個充滿神秘的古浴池。從形狀上看,想必大家已經猜出它叫什麼了。如果說前面海棠池是因形似而得名的話,那麼眼前這座池被稱作「蓮花」便也合情合理了。仔細觀察,這湯池是不是活像一朵淡雅光比的蓮花?此池古來又被稱作御湯和九龍殿,無論前者或後者都與這個湯池供皇帝沐浴有關:御就是皇帝,九龍也是指皇帝。
如果說蓮花池和海棠池有什麼區別的話,那就是後者比前者大兩倍以上。蓮花池東西長10.6米,南北寬6米。除此之外大家發現沒有,蓮花池有兩個進水孔,並安有雙蓮花座,比貴妃池多一個。還有一個不同的是池岸周圍有雙排石礎,這些雙孔、雙座、雙排應該是有並蒂蓮的寓意,正應了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誓言。
星辰湯是供唐太宗李世民和之後幾個皇帝沐浴的湯池,比貴妃池要早100多年。星辰湯離水源最近,水質最好,水流量最大,而且沒有管道,水直接涌進湯池。在西南角有座小殿宇名叫尚食湯,是供皇帝近臣及為嬪妃服務的尚食局官員沐浴用的池子,面積約30平方米,南北有對稱的兩個台階。這個池子在民國時期,馮玉祥將軍還曾維修過,供老百姓使用,是使用時間最久的一個池子。在南北兩排殿宇的空曠處,夾有一個石欄圍成的浴池遺址,是用青石鋪砌的長方形噴池,規格雖小,但結構精雅,是專供太子沐浴的場所。
【晾發台】
各位遊客,參觀完5座珍貴的古湯池後,請大家跟我走出御湯遺址博物館。先得介紹一下,我們所處的是華清池的東區一南北部,叫作環園,為解放前的華清池,包括御湯遺址博物館。我們站在小樓上可以瞧見九龍湖,無論是龍吟榭,還是八龍吐水,都盡攬眼底。
在穿過門洞還未到五門廳之前,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個庭院式建築,依山勢而建,林木茂盛,亭台樓閣高低錯落,給人以精巧、典雅、玲球的感覺。此時,你們大概注意到了西邊有座主建築,被滿塘荷花簇擁著,像誰也離不開誰,誰也不能沒有誰。於是有人給花中之樓取了個雅名,叫作荷花閣。
一座荷花閣自然顯示不出古代刻意追求的平衡或對稱美,於是設計者又在它的西邊建起一座方形的飛霞閣。顧名思義,只要你來得正當時,譬如說旭日東升或夕陽西下之際,便能看到閣周圍一派飛霞流彩的景色。其實它還有個真名稱晾發台,因為建閣的實際目的是給一代美人貴妃娘娘沐浴後晾發。
大家或許要問,為什麼楊貴妃要跑到這么遠的地方來晾發呢?其實不遠,因為在御湯遺址博物館建成之前,晾發台的下邊就是原先設置的貴妃池,池形也像海棠花一樣。
【驪山溫泉的成因—天下第一溫泉】
各位遊客,你們進景區後,一定急著想提一個問題:這驪山溫泉既然如此出名,那麼其果水從何而來呢?
大家跟我來。這里已是華清池著名五湯之一星辰湯的南面。我們先看到的是一塊碑石,上面寫著「驪山溫泉」4個字,其旁用木欄擋著一個洞,這里就是驪山溫泉的源頭了。也就是說無論是唐玄宗和楊貴妃沐浴,還是千百年來人們一直享用的溫泉就來源於此。大家走近看,這洞像個潛井,裡面洞洞冒著水花,井面騰著熱氣。如果在9.10月間,溫泉水便會從潛井裡溢流出來。
找到了源頭,大家也想知道驪山溫泉的成因吧?地質學家是這樣向人們解釋的:天上雨下到地面,雨水沿構造破碎帶滲入地下,在不同深度的不透水岩層中儲存起來,由地熱增溫效應,形成熱水,再向上運動,由斷裂通道湧出地面,於是形成了溫泉。
中國有許多溫泉,尤其近年隨旅遊業的發展,溫泉景區開發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受人歡迎。如浙江寧海、武義,吉林的長白山,雲南的騰沖等等,但華清溫泉至今被稱為天下第一溫泉。其水質優良,頗具醫療功效。華清溫泉水溫為42.5度至43度,總流量每小時113.65立方米,極適宜沐浴,一旦完浴後可謂「冬走十里不涼,夏走十里不熱」。有興趣的遊客可以到陳列室內去看《第一溫泉》的詩碑。上面寫道:「洗心千古快重遊,月白水香誰與傳。洗盡人間無垢體,不得清冷混常流。」詩人無非是在向大家證明一個論斷,那就是華清溫泉冠以「天下第一」四字當之無愧,完全可以列為全國二百六十泉之首。
【五間廳】
好了,遊客們,現在我們步上了荷花池南邊的高台。大家已經看到了一字排開的8問清代建築的廳房。再分一下,東邊有3間,叫桐蔭軒,也叫三門廳。而西邊那5間就是蔣介石當年住的五間廳。著名的西安事變就發生在這小小的五間廳中。
這五間廳可謂來歷不淺。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慈禧西逃時就住過這里;1934年修葺後,這里又成國民黨高官游覽休想的場所;1936年10月、12月蔣介石兩次到陝西來,都以華清池為「行轅」,就住在五門廳。他在這里策劃高級軍事會議,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因而引起張學良、楊虎城的強烈不滿,導致了門月12日凌晨6時的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
今天,當遊客們來到這里,自然會重溫60多年前的一幕。你們看,這一號廳房為蔣介石的侍從室,二號廳房是蔣介石的卧室,三號廳房是他的辦公室,四號廳房為會議室,五號廳房是蔣的秘書辦公室。東邊的三門廳是蔣介石貼身侍衛蔣孝先等人的住宿地和無線電通訊班所在地。各門辦公室使用的桌子、椅子、床、沙發、茶具、火爐、地毯、電話等均按原貌復制擺放。遊客們仍然能看到當年激戰時在玻璃上留下的子彈孔和蔣介石從這里翻窗逃出後躲到儷山上的痕跡。
看完了五門廳,華清池景區的游覽就將結束了。下面請大家自由參觀,半小時後集中,我們去下個景點。謝謝!
8. 廈門海棠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怎麼樣
廈門海棠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是2017-03-07在福建省廈門市湖裡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內任公司(自然容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廈門市湖裡區新豐路67號502室之三。
廈門海棠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50206MA2Y20QT5C,企業法人易仲平,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廈門海棠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廈門海棠池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9. 重慶市大足縣大足中學好不 初中部 又不有外國人
一樓的鬼扯!!!說些廢話
我給你說嘛 大足就大足中學和城南中學 成績是最好的 大足中學很大 城南就是校區多,有小學部
我是讀的城南 管的嚴的很 只是現在的學生越來越猖狂了 比以前稍微輕松點了(以前不是一般的嚴~包括家中經常帶東西給學生 好吃的什麼的都要被老師說 我擦) 相當於就是完全致力於學習 別的什麼都不在乎的學校~
大足中學 我很多同學 2個兄弟都去那讀了的 我也經常去玩
哪裡的老師都很有實力(只是多數比起來 沒有城南的負責 城南的老師 都和學生住校 什麼事都管 而足中的有些老師 有時間就休息去了 懶得理這群野孩子) 但是教學還是很不錯 只是管理沒那麼嚴 好玩多了 學校畢竟很好 所以裡面成績好的很多 混學歷的也人很多
足中的硬體設施都是很好的 比城南的好到哪去了 幾乎可以算個一般的三本大學了(只是面積比不上大學) 足球場 樹膠籃球場 游泳池都是有的 公寓還有空調樣 忘了 好多年沒去了(我在外讀大學)
人的話 只要你口才好 性格可以 在那很好叫朋友的 一群一群的~~在城南 除了少數調皮點的玩在一堆 別的人都死死的讀書
10. 誰有關於華清池的故事
一段導游詞 湊合著看看吧
華清官分為西區和南區。各位遊客,我們現在進入的是南區,即文物區。大家請看,展現在我們面前的這座仿唐建築便是1990年建成開放的御湯遺址博物館。裡面保存著5座從地下挖掘出來的大小不一的古浴池。
首先呈現在大家眼前的是1000多年前遺留下來的一座無與倫比的浴池。它可不是普普通通的浴池,而是唐玄宗送給楊貴妃的一件珍貴禮物。浴池被設計成一朵正在慢慢盛開的海棠,那6片綻放的花瓣輕輕地擁美人於一池,池中是柔滑馨香的溫泉水,這是何等高雅、何等藝術的愛情點子,且來自六十幾歲的唐玄宗!無論稱海棠池也好,或叫貴妃池也好,我們都可以想像出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由此可見,唐玄宗用心之誠、愛情之真,在當時來講可不容易啊!
我們再來看浴池的用料。浴池東西長3.6米,南北寬2.9米,池壁由青石拼砌而成。這種青石磨時稱墨石,其最大優點是美觀,還有防滑作用。浴池分上下兩層,是台式結構。上層可扶可坐,共由18組券石組成。整個浴池既體現了對稱、協調、平衡的傳統美學思想,又符合人體生理特點。
浴池的整個結構可謂用。心良苦,設計精到。你們看池中間有個進水口,出土時有個漢白玉雕刻的蓮花底座。底座上邊接有蓮花噴頭,下邊接通陶水管,與泉水總源相通。水從蓮花噴頭噴出,飛珠走玉,水霧漫起。可以想像當唐玄宗和楊貴妃共洗鴛鴦浴時,不就是白居易《長恨歌》里的「待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哪番動人情景嗎?但真正證明這是唐玄宗贈送的愛情禮物的是池中間的一塊條石。這條石是貴妃沐浴時所用,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上面刻著一個「楊」字。
各位遊客,你們現在看到的是另一個充滿神秘的古浴池。從形狀上看,想必大家已經猜出它叫什麼了。如果說前面海棠池是因形似而得名的話,那麼眼前這座池被稱作「蓮花」便也合情合理了。仔細觀察,這湯池是不是活像一朵淡雅光比的蓮花?此池古來又被稱作御湯和九龍殿,無論前者或後者都與這個湯池供皇帝沐浴有關:御就是皇帝,九龍也是指皇帝。
如果說蓮花池和海棠池有什麼區別的話,那就是後者比前者大兩倍以上。蓮花池東西長10.6米,南北寬6米。除此之外大家發現沒有,蓮花池有兩個進水孔,並安有雙蓮花座,比貴妃池多一個。還有一個不同的是池岸周圍有雙排石礎,這些雙孔、雙座、雙排應該是有並蒂蓮的寓意,正應了唐玄宗和楊貴妃「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誓言。
星辰湯是供唐太宗李世民和之後幾個皇帝沐浴的湯池,比貴妃池要早100多年。星辰湯離水源最近,水質最好,水流量最大,而且沒有管道,水直接涌進湯池。在西南角有座小殿宇名叫尚食湯,是供皇帝近臣及為嬪妃服務的尚食局官員沐浴用的池子,面積約30平方米,南北有對稱的兩個台階。這個池子在民國時期,馮玉祥將軍還曾維修過,供老百姓使用,是使用時間最久的一個池子。在南北兩排殿宇的空曠處,夾有一個石欄圍成的浴池遺址,是用青石鋪砌的長方形噴池,規格雖小,但結構精雅,是專供太子沐浴的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