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愛蘭花
A. 劉伯溫蘭花原文及翻譯
一、原文
幽蘭花,在空山。美人愛之不可見,裂素寫置月窗間。
幽蘭花,何版菲菲。世方被佩薋菉權葹。我欲紉之充佩禕。
睘睘獨立眾所非。幽蘭花,為誰好。露冷風清香自老.
二、譯文
蘭花幽靜得開在空山中。美人喜歡它卻找不到,在窗檯中用錦書書寫。
那高雅純潔的蘭花,為誰開放得這么美麗。承受著冷露和寒風,仍散發著清香。但卻一直守候孤獨,直到凋謝。
三、出處
《蘭花》
(1)我心愛蘭花擴展閱讀
一、創作背景
劉基晚年進入人生最低谷時(1368年--1375)所寫。
二、作者簡介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溫,處州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溫州市文成縣)人,故稱劉青田,元末明初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勛。洪武三年(1370)封誠意伯,故又稱劉誠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謚號文成,後人稱他劉文成、文成公。
B. 誰能幫我想一首含義是愛蘭花的詩
《詠幽蘭》
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
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回無人亦自芳
《蘭答》
蜂蝶有路依稀到,雲霧無門不可通。
便是東風難著力,自然香在有無中。
《蕙》
叢叢蕙草水之涯,綠葉陰深半欲遮。
最是清風披拂處,一莖嫩玉九枝花
蘭花詩 古風
唐李白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
雖照陽春暉,復悲高秋月。
飛霜早淅瀝,綠艷恐休歇。
若無清風吹,香氣為誰發。
廣群芳譜
清劉灝
蘭生幽谷無人識,客種東軒遺我香。
知有清芬能解穢,更憐細葉巧凌霜。
根便密石秋芳早,叢倚修筠午蔭涼。
欲遺蘼蕪共堂下,眼前長見楚詞章。
C. 我最欣賞蘭花 800字作文
我最欣賞蘭花
將那棵快樂的蘭花栽種於心田,擁有了蘭 心的蕙質,那麼我們的心境也一定會盈滿 幸福。──種一株快樂的蘭花於我心都說 女兒是媽媽的貼身小棉襖,可我並不這樣 認為。打從記事起,我就知道媽媽喜歡 陽台上的那株蘭花,對它的關心甚至多於 我,每天清早的第一件事不是我的早餐, 而是蘭花。相反,每天給我熱牛奶的倒是 我一直都很忙乎的爸爸,放學後,我會和 爸爸一起有說有笑,講學校里的事,談昨 晚的電視…… 都說父親是不會表達愛的 人,可我又不這樣認為:我爸是一個風趣 並善解人意的人,與他相處,你會覺得快 樂是如此簡單。我曾私下裡問過爸爸: 為什麼媽媽總不關心我,為什麼那株蘭花 在她心目中的地位總是勝於我,每次爸爸 聽後,也總是對我笑一笑,然後並搖著頭 說:「這,你還不懂。」 時光荏苒,一晃 間,我升入了初中,學校在一個離家很遠 的外地。正值冬季,這兒的冬天比家鄉 冷,再加上少了爸爸的笑聲似乎比家鄉更 冷,離開爸爸的日子,還真有些不自在, 於是便隔三差五地打電話回去,每次打電 話回去時總是爸爸接的電話。讓我感到 欣慰的是,每每在電話後的第二天,爸爸 總會帶來一些禦寒的衣服與家中的熱菜, 每次都如此。時間久了,遠在外地求學 的我總不免有些納悶,可每次在我納悶的 時候,又總能見到爸爸的身影。恰巧那 天,爸爸又來了,照例帶了一些生活用品 和我平時在家最愛吃的東西,待爸爸放妥 一切後,我問他為什麼總是在我最無助的 時候,總是他出現在我的身邊,爸爸支支 吾吾了半天,終於說了出來。「是你媽讓 我送的,她說你從小在家被我慣壞了,獨 自一人在外定會不適應,這兒的冬天比家 鄉冷多了,每次你打電話回家,她都認為 你生活不習慣,但又不想多說些什麼,第 二天便早早地打發我到你這兒來……」 隨 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提高,我也才漸漸 地明白了那株蘭花。是的,它清香,它淡 雅,尤其是它那特有的高貴氣質,是誰也 及不上的──正如那透明得完全可以感覺 到的母愛,也是母親所特有的。細細地 傾聽著蘭花盛開的聲音,我發現,父愛如 山,不錯,但母愛何嘗不是,它甚至比母 愛更多出一份清秀!
D. 我心愛的蘭草快枯了怎麼辦
蘭花 "三分栽,七分養",這是古人的養蘭經驗。下面具體介紹養護和管理蘭花的方法。
一、 場所 蘭花放置的場所很重要,它直接影響蘭花的生長發育。蘭花一般在春、夏、秋三季放在露地(夏季放在露地蔭蔽處),冬季則放在室內。室外最好要四周空曠,空氣濕潤。室內要有充足的光線,最好朝南。這樣,有利蘭花生長。蘭盆最好放在木架或桌子上,不要放在地面上。
二、 蔽蔭 蘭花多屬於半陰性植物,多數種類怕陽光直曬,需適當遮蔭。蘭花在4月上、中旬,可多照陽光促進其生長。4月下旬以後要適當遮蔭。夏蘭、秋蘭中直立性葉的品種最好放在蔭蔽處的南面,使其適當多受陽光;垂葉性的秋蘭和春蘭,每天以受兩小時的光照為好。從6月開始到9月,每天要提早蔽蔭,如用蘆簾可以用密簾或兩層稀簾。10月以後天氣轉涼,陽光較弱,可推遲蔽菜,但中午前後仍需注意做好蔽蔭工作。
三、 防雨 蘭花可淋小雨,但要避霉雨、陣雨或連續下雨。在霉雨季節,特別要做好防雨工作。自6月下旬至9月中旬,常有陣雨。如下雨時間短,而雨量又小,在傍晚應多澆水,使盆內熱氣排出,否則會使蘭花損傷,甚至爛根枯死。如果陣雨後接著又出太陽,需及時蔽蔭,以免地上熱氣上升影響蘭花生長。 雨水多的季節,正值蘭花抽生葉芽的階段,如盆土太溫會引起葉芽生長不好或招致病害。此時,可撒少量草木灰,以調節盆土濕度。
四、 澆水 花諺說:"干蘭濕菊",這話有一定道理。一般說,蘭花以八分干,二份濕為最好。如果過濕,容易使花爛根而死。
澆水的原則應是:干則澆,濕則停,適當偏干。具體掌握時,
一般應注意:在生長期(5-6月底)應適當多澆水,抽生葉芽期(約3-4月)和開花期(約3-4月)應適當少澆水,休眠期(冬季),則更應少澆水或不澆水。花盆大而蘭花植株小的應少澆水,盆小植株大的應多澆水。氣候炎熱乾旱時應適當多澆水,冷涼潮濕時(如霉雨季節等)應少澆或不澆水。新從山上挖來的蘭花,如果根系稀少或斷根較多,要少澆水,使盆土干一點,這樣不致爛根,有利於抽生新葉。 古人說的:"秋不幹,冬不濕"的經驗,是對春蘭、夏蘭怎樣澆水的很好總結。但在北方一些地區,由於冬季、春初氣候過於乾燥,也不有使蘭花過於乾燥。 澆水時間:夏秋兩季以在日落後澆水,使蘭花葉面在入夜前乾燥為宜,也可在清晨澆水;冬春兩季以在日出前後澆水為好。不可在太陽的灼曬後驟用冷水澆灌,以免土溫降低,影響根系吸水,干擾生理平衡。澆水量不可過大,以利抑制病害發生。 澆水方法:澆水要從盆籩澆入,不可澆入花蕾內,以免引起腐爛。 前人對蘭花澆水,有很好的經驗總結,例如於照在《都門藝蘭記》中根據一年內二十四個節氣分別提出了不同的澆水方法,茲節錄如下,供參考。但需注意兩點:一是《都門藝蘭記》是以北京的氣候為標準的;二是文中的月份是指農歷而不是公歷,如"正月"實際上是公歷的二月
E. 贊美蘭花的詩句
1、《幽谷芳菲》——清代李鱔
淋漓如此寫芳菲,只少盆栽與石圍。
記得春風散幽谷,蕙花如草趁樵歸。
譯文:蘭花始終靜靜地獨自綻放在幽谷中、山林間,淡淡地飄散著一縷縷怡人的清香,而山中樵夫夜歸時,恰好發現如草般開在山中無人欣賞的空谷幽蘭。
2、《蘭花》——明代劉伯溫
幽蘭花,在空山,美人愛之不可見,裂素寫之明窗間。
譯文:芬芳馥郁的蘭花開在無人能到的深山裡,美人喜歡它卻無法見到在,只好畫下它的樣子。
3、《題蘭花》——清代鄭板橋
身在千山頂上頭, 突岩深縫妙香稠。
非無腳下浮雲鬧,來不相知去不留。
譯文:蘭花的生長環境,在山頂,岩峰等等這種人跡罕至之處,蘭花開著,並散發著奇妙的香氣。蘭花的幽潔,不是沒有腳下的浮雲喧鬧,但是任浮雲來去,來的時候蘭花無意知會,去的時候也無意挽留。
4、《蘭花》——明代薛網
我愛幽蘭異眾芳,不將顏色媚春陽。
西風寒露深林下,任是無人也自香。
譯文:我喜歡蘭花,因為它不同於一般的花,不用自身的顏色討好自然造化。蕭蕭的西風吹過,在寒冷的露水灑滿的深林中,即使沒有人欣賞,蘭花也依舊開放並散發著幽幽的芬芳。
5、《題楊次公春蘭》——宋代蘇軾
春蘭如美人,不採羞自獻。
時聞風露香,蓬艾深不見。
譯文:春蘭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採摘,那嬌羞的神色就主動展現在人們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很多,看不到被掩蓋的春蘭,但是隨著清風陣陣,依然時不時可以聞到那沁人的馨香。
F. 贊美蘭花的唯美句子
1、我喜歡蘭花,因為它很漂亮。蘭花的花瓣是白色的,彷彿冬雪飄落大地,裡面又有一點黃黃的,又彷彿表示百花盛開的春天。蘭花不僅僅色彩美,還很香。如果你在路邊走著走著,突然碰到一叢蘭花,你能夠拿一朵,聞一聞,啊!這香味不刺鼻,很清淡,這香味絕對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2、蘭花,有著淡雅的色彩,給人帶來一種幽靜,清淡的花香,冷艷而芬芳。它雖不艷麗也不張揚,卻象謙謙君子,似乎象徵著一切完美的事物。蘭花也因有高潔的品性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在屋裡擺上一盆蘭花,能夠體現人們生活中洋溢的熱情,提升人們的生活品味。
3、白玉蘭花的綻放是那麼的不顯山不露水,純粹得連葉都剩餘,在那禿枝上,潔白的花萼,聖潔的精靈,高雅地綻開亭亭玉立,裊裊身姿,風韻獨特,每一個花瓣上都凝著一層淡淡的從容。
4、君子愛花,總愛花中之花。玉蘭花就是首選。她不妖嬈,卻艷麗;蘊含豐富,勾人心魄,叫人奮進。你看看,她高貴,卻不張揚:飽滿的花瓣很富有個性的。或是白色,或是紅色,或是黃色,都一樣厚重。玉蘭花外形很像蓮花,盛開時,花瓣向四方伸展,清香陣陣,沁人心脾。玉蘭花代表著報恩,把那種天然的至純至美,無私的奉獻給懂她的人。你看看,一陣風來了,她迎風搖曳,神采奕奕,宛若天仙,十分逗人喜歡,是一種絕妙的享受。
5、月白風清之夜,玉蘭花承受著月光的愛撫,亭亭玉立地在深藍的天際下,素雅嫻靜,它似下凡的廣寒仙子,艷過人世間一切名貴之花。
6、近前的玉蘭花,雪白雪白的花瓣或緊或松的聚簇成一朵花苞,朵朵玉蘭又合攏成一個蓬鬆的大雪堆,它們爭相舒展著美麗的肌膚,玉體顯得那麼裊娜圓潤,那麼脈脈含情……我敢說她的美是聖潔的,要不,我怎樣會感覺捨不得去觸摸它,生怕玷污了它的清白呢。
G. 有關「蘭花於我心」閱讀及答案
十年浩劫之初,藝術大師黃永玉先生便在劫難逃,被掃地出門,一家四口只好棲身在一處低矮、簡陋的破房裡;屋子四壁無窗,室內暗淡無光;趁家人正忙著清理、收拾的功夫,他提起畫筆便在牆上作畫;不一會兒,一幅油畫就大功告成,畫面上鋪滿明媚的陽光、燦爛的鮮花。這時,黃永玉轉身興奮地對家人說:看呀,我給新家「開」了一扇窗啦。家人抬頭一看,頓感眼前一亮:整幅窗畫顯得氣韻生動且幾可亂真,倒還真的像開了一扇「窗」呢。於是,室內陡然憑添了許多生氣和亮色;一家人原本鬱抑、低落的心緒也因此豁然開朗起來……。
近讀《黃永玉散文》,在不動聲色、平淡質朴的話語間,靜聽這位半頹頂的「藝術老頑童」叼著煙斗,用一種笑得雙眼都眯成一條縫的神態娓娓講述自己的藝術人生。最令人怦然心動的,便是那種直面歲月滄桑時所流露出的幽默睿智和豁達超然的人生態度。
黃永玉先生酷愛畫荷花。一次,幾位好友登門求字索畫,隨行的還有一位七八歲的小頑童。其間,黃永玉揮毫潑墨,就在一幅清新淡雅的荷花圖即將完成,眾人正屏心靜氣、默默觀賞之時,沒料到這位頑皮的小客人悄悄地拿起一枝畫筆,竟然在畫稿上信筆塗鴉起來;轉眼間,畫面上赫然留下一團濃重的墨漬;友人見狀:無不大驚失色。黃永玉卻只是淡淡一笑,信手拿起畫筆稍加修飾;寥寥數筆之後,那團墨漬在不經意間化作了一隻粗大的蜻蜓,已悄然佇立於荷葉之上……
傳說佛祖臨終之際,留給弟子的遺言便是「自以為燈,自以為靠」。如果命運無情地關上了所有的門窗,那麼就給自己畫一扇心窗;如果正經歷著濃重的黑暗,那麼就點亮自己的心燈;用自己信念和智慧之光,驅散心靈的黑暗,照亮自己腳下的路。
只要心中有光,歲月的苦難、人生的處境,原來都可以包容和化解、超越與升華。
H. 贊美蘭花的句子
蘭花被譽為花中君子、王者之香,象徵高尚、典雅、堅貞不渝。
蘭花,有著淡雅的色彩,給人帶來一種幽靜,清淡的花香,冷艷而芬芳。它雖不艷麗也不張揚,卻象謙謙君子,似乎象徵著一切美好的事物。蘭花也因有高潔的品性而受到人們的喜愛,在屋裡擺上一盆蘭花,可以體現人們生活中洋溢的熱情,提升人們的生活品味。
蘭花開放了,有的似一隻鳳蝶展翅飛來,有的像一排鈴鐺搖動,更有的像雄壯的軍號在吹奏著。
蘭花不是花,是我眼中人。難將湘管筆,寫出此花神。
幽谷出幽蘭,秋來花畹畹。與我共幽期,空山欲歸遠。
人們喜歡富麗堂皇的牡丹,喜歡嬌紅似火的杜鵑,但我更喜歡那朴實無華的花中君子——蘭花。
看著那一盆盆俏麗的蘭花,嫵媚清雅,攝人心魄。夏日的蘭花更展現著她的個性,像那身材優美的少女,有著美麗的容顏,一頭飄灑的秀發迎著季節的風在飛舞,目光是那樣的迷人,不用華麗的色彩裝飾,依然有著高潔而俏麗的獨特魅力,更讓人喜愛,讓人留戀……
我愛蘭花,不僅愛她的形體之美,更愛它高雅脫俗的氣質。它葉型優美,花瓣通體一色,潔白透香,玉脂凝膏,膩如蠶膚,更顯其清雅高潔,純真質朴。我愛蘭花具有清雅淡素、不與群芳爭艷的品格我愛蘭花的清馨幽遠的香味,沁人肺腑,使人陶醉。
白玉蘭大大的花朵,片片精巧的瓣,似在瑩雪中浸過,似用玉石雕刻,美得高雅,美得樸素,溢滿了人間的純潔。
冰姿何必爭時寵,麗質天生淡淡香。最是教人相思處,搖風獨秀自芬芳。秋雁回空,秋江停波。蘭獨不然。芬芳彌多。秋兮秋兮,將如蘭何!不為無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瑣。
蘭花稟天地之純精,幽香清遠,素潔脫俗,「不與桃李爭艷,不因霜雪變色」,清香宜人,優雅超脫,不媚世俗。其葉修長勁健,油潤光澤,那飄逸翠葉所襯托的清雅蘭花,懸諸石壁而悠然自得,陳於庭堂而不炫不亢,給人帶來無限遐想花形千姿百態,娟秀淡雅香味甘厚純正,清雅溫馨,平添「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的情趣。蘭花之美,美得儀表高雅蘭花之香,香得幽遠飄逸蘭花之純,純得皎潔無暇。但更美更香更純的,卻是那古今人們所贊譽的君子風韻。
I. 救救我心愛的蘭花
水澆多了,爛根了。
一般情況下,半月澆一次就可以了。平時應將花放在通風的地方,一般放北陽台比較好。
因為蘭花根是肉質的,長期浸泡會爛。養蘭主要是養根。
在熱帶叢林中,常看到大樹上會長蘭花,它的根很淺,主要靠雨水,但長得也很好。所以,不要太濕,干一點會好很多。
J. 蘭花贊頌人們的小練筆
我愛蘭花來,它隱居在山林之自中默默無聞,一直享有「君子」,「雅士」的美譽。
當我第一次見到蘭花時,就被它的清新脫俗吸引住了,從那以後,我深深地喜歡上了蘭花。
我喜歡白色的蘭花,它的花瓣靠近花蕊的部分有些泛黃,顏色漸漸變淡,到了花瓣的中間部分,顏色由淡黃變為純白色,在溫暖的陽光的照耀下,襯著飄逸俊芳,綽約多姿的綠葉,讓人不禁想起了《紅樓夢》中弱不禁風、才華橫溢、不求名利的林妹妹。微風拂過,蘭花純正幽遠,沁人心脾的花香若有若無,仔細一聞,頓時感到心曠神怡。
古人雲:「菊花,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蘭花,花之雅士者也。」我愛高潔淡雅,花容端莊的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