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兩倍速
① 填量詞兩什麼荷花
量詞填空示例如下:
兩朵荷花
兩池荷花
兩片荷花
兩株荷花
② 一朵荷花在池塘里,以每天兩倍的速度生長,30天長滿整個池塘,請問生長27天占池塘面積的多少
第29天 1除以2=2分之1 第28天 2分之1除以2=4分之1 第27天 4分之1除以2=8分之1 答案是八分之一
③ 作者在這段話中描寫了荷花的3種狀態,一是什麼二是什麼三是什麼
荷花一文中作者老舍從「聞到清香-、觀察形狀、欣賞姿勢、展開想像、到現實」這一回過程進行答描述的,思路非常清晰。重點描寫了「荷花的姿態美」和「想像化身荷花」這兩個部分。段落大意:
第1自然段:寫清早去公園,被荷花的清香所吸引;
第2、3自然段:描寫了荷花的形狀和姿態;
第4、5自然段:寫作者觀賞看荷花時的聯想和想像。
易受說話者外表和講話方式的影響,2不能控制分心之舉,3以評價而不是理解的方式傾聽,4心不在焉,5自以為講話者需要你的補充或建議,6不願聽難以理解的,7急不可耐地搶奪發言機會,8假裝理解了,9隻聽事實。
改變:步驟一,找出自己的不良傾聽習慣;步驟二,了解提高傾聽技能的要點,包括:停止講話
努力傾聽,排除雜念,敞開心胸,提供言語和非言語反饋,復述對方的信息,有選擇地作些筆記,邊聽邊觀察。
④ 將荷花比喻成什麼至少(兩種)
1.不被世俗污染的君子。
2.亭亭的少女。
⑤ 池塘里的荷花以每天2倍的速度開放,8天開滿整個池塘,第幾天開滿半個池塘大神們幫幫忙
因為第二天總是第一天的2倍,所以應該是7天
⑥ 荷花的兩個別稱是什麼
蓮花的別稱有荷花、芙蕖、溪客、碧環、玉環、鞭蓉、水芙蓉、鞭蕖、菡萏(未開的花蕾稱菡萏,已開的花朵稱鞭蕖)、水芝、水華、水芸、水旦等。
芙蓉 《爾雅》:「荷,芙蕖,別名芙蓉,亦作夫容。」《說文》:「芙蓉花未發為菡萏,已發未為夫容。」李時珍《本草綱目 》:「芙蓉,敷布容艷之意。」
芙蕖 《爾雅?釋草》:「荷、芙 蕖。……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疏:「皆分別蓮莖、葉、華、實之名。芙蕖,未發為菡萏。」魏曹植《洛神賦》:「迫而察之,灼灼芙蕖出綠波。」晉潘岳《蓮花賦》:「游莫美於春台,華莫盛於芙蕖。」
藕花 唐張籍《送從弟之蘇州》詩:「夜月紅柑樹,秋風白藕花。」宋陸游《同何元立賞荷 花追憶鏡湖舊游》:「三更畫船穿藕花,花為四壁船為家。」
水芙蓉 《群芳譜》:「荷花亦稱作芙蕖、水芙蓉。」因木本拒霜花花艷如荷花,故有「芙蓉」、「木蓮」之稱,為明其區別,故又稱荷花為水芙蓉。
草芙蓉 《廣群芳譜》「荷花:芙蕖花,一名水芙蓉。」注雲:「杜詩注雲:產於陸者曰木芙蓉,產於水者曰草芙蓉。」
水華 李時珍《本草綱目》:「蓮花」釋名:「芙蓉、芙蕖、水華。」
水芝 普崔豹《古今注》下「草木」:「芙蓉一名荷華,一名水目,一名水芝,一名水花。」《本草綱目》:「《本經》謂蓮子為"水芝丹"。」金元好問《泛舟大明湖》:「晚涼一棹東城渡,水暗荷深若無路。江妃不惜水芝香,狼藉秋風與秋露。」
澤芝 《類聚》引晉郭璞《爾雅圖贊 ?芙蓉贊 》雲:「芙蓉麗草,一曰澤芝,……」劉宋鮑照《芙蓉賦》:「訪群英之艷絕,標高名於澤芝。」
靈草 魏曹植《芙蓉賦》:「覽百卉之英茂,無斯華之獨靈。」吳閔鴻《芙蓉賦並序》:「乃有芙蓉靈草,栽育中川。」
玉芝 《本草經》載:「荷花又名玉芝。」
君子花 北宋周敦頤著《愛蓮說》,謂蓮為花中之君子,故蓮又稱「君子花」。黃宅中《希濂堂留詩》:「是時夏六月,蓮沼吐芳芬,我愛君子花,遺花如甘棠。」
水宮仙子 因蓮生水中,蓮花亭亭玉立於水面,好似仙女飄然而行,故名。宋張耒《雞叫子?荷花》:「平地碧玉秋波瑩,綠雲擁扇輕搖柄,水宮仙子斗紅妝,輕步潛波踏明鏡。」
凈友 又稱凈客。蓮花潔凈不染,因此人們稱其為凈友。唐代孟浩然《大禹寺主公禪詩》:「看取蓮花凈,方知不染心。」宋代陳亮《新荷葉》詞:「艷態還幽,誰能潔凈爭研。」宋代劉過《賀新郎》詞:「水浴芙蓉凈。」
菡萏 即蓮花,或指未開之蓮花。《爾雅》:「荷,芙蕖……其華菡萏。」唐代劉商《詠雙開蓮花》:「菡萏新花曉並開,濃妝美笑面相隈。」明李夢陽《去婦詞》:「菡萏鴛鴦不羨,人生一別何由見。」
⑦ 考考你們:假如一池塘的荷花30天開滿,每天以前一天一倍的速度開放,1:2:4.....
答:
第一天1片
第二天2片
第三天4片
.
第n天2^(n-1)片
所以:
第30天有2^(30-1)=2^29片占滿池塘
占滿池塘1/4需要:(1/4)*(2^29)=2^27
n-1=27
n=28
所以:第28天時,荷葉只有四分之一
或者倒推:30天時1,29天時1/2,28天時1/4
⑧ 有一池荷花,生長的速度是一天增一倍,要20天才能長滿整個池塘,請問長滿半個池塘要幾天請大神們詳細解答
永遠長不到一半,第19天只能長1/2-1/2^20
⑨ 荷花2至3自然段讀了以上語段你有什麼感想呢
《荷花》這篇課文二三自然段主要描寫了荷花的清新美麗,展現了一幅各具姿態,明彩明艷,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畫面。讀到此處的人可以在腦海里清晰的想到荷花的畫面。
《荷花》課文原文:
清早,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
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了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過了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荷花》是一篇散文,課文描寫了作者到公園里看荷花的情景及感受,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贊美。
課文是按作者看荷花的順序來寫,全文共五個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講清早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荷花的清香。這里的「一……就……」說明荷花的香味傳得很遠。
第二、三自然段講看荷花。課文先介紹了荷葉的樣子。「挨挨擠擠」說明荷葉數量多,長勢旺盛;「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這一比喻句十分形象地說明了荷葉的顏色、樣子,接著介紹白荷花的各種姿態,用「有的……有的……有的……」一組排比句分別描繪了荷花剛開時、全開時、未開時的樣子。讓讀者可以想像滿池的荷花各有各的姿態,該有多麼迷人啊!「如果把眼前的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這是作者看到荷花的感想。這句話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作者對荷花的贊美。贊美了荷花千姿百態,並充滿了生機;第二層是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因為只有大自然才能賦於各種植物以頑強的生命力,才能創造出如此美妙神奇的「一大幅活的畫」。
第四自然段講看荷花引起的想像。作者為什麼覺得「自己彷彿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因為面對這滿池如詩如畫的荷花,作者看得入了迷,和眼前的景物融為了一體。因此,一陣風吹來,「我」彷彿與花共舞;風停了,「我」彷彿與蟲共語。這種想像不僅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把讀者帶入到童話的意境之中,而且表現了作者對荷花的喜愛,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第五自然段講過了好一會兒,作者才想起是自己在看荷花,而不是荷花,這說明作者被深深地陶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