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素睡
㈠ 海棠花適合放卧室養嗎
四季海棠是良好的盆栽室內花卉,開花極茂。體形較小,適於美化室內,也可作花壇用花,是無毒的。
海棠花沒有毒,對人沒有危害,可放心養植,但建議不要放在卧室中,它會令人興奮,容易失眠或產生過敏,選擇客廳光線較好處或陽台處養植為好。海棠花在春秋生長期需掌握水量和肥量,澆水干濕適宜,施肥適量,植株必定健壯,便可達到四季開花不斷。
(1)海棠素睡擴展閱讀:
移種:
一般栽植的大苗要帶土球,小苗要根據情況留宿土。苗木栽植後要加強撫育管理,經常保持土壤疏鬆肥沃。每年秋、冬季可在根際處換培一批塘泥或肥土。在落葉後至早春萌芽前進行一次修剪,把枯弱枝、病蟲枝剪除,以保持樹冠疏散,通風透光。
為促進植株開花旺盛,要把徒長枝實行短截,以減少發芽的養分消耗,使所留的腋芽均可獲較多營養物質,形成較多的開花結果枝。結果枝、中間枝則不必修剪。在生長期間,如能及時進行摘心,早期限制營養生長,則效果更為顯著。凡盆栽的樁景更應如此控制。
光照:
不同的花卉對光照的要求是不一致的,根據對光照的要求,可以把不同的花卉分為陽性花卉和陰性花卉,如果是在這兩者之間的花卉,就稱為半陰性花卉了。
大多數的海棠花,都是屬於陽性花卉,陽性的花卉喜歡強光的照射,但是不耐庇蔭。如果光照不足,就會造成海棠花的枝葉徒長,葉子的顏色變得越來越淡,並且會變黃。而且還會造成不開花或是開的花不美觀,很容易受到病蟲害的侵擾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不良影響。
溫度:
不同的花卉,在不同的時期,它的最適宜溫度是不同的,比如在花卉的種子發芽、生長、發育等時期,都有屬於它自己的最適宜的溫度、最高溫和最低溫。超過最高溫和最低溫,花卉植物的生長就會停止,甚至死亡。
海棠花在其生長、開花、結果等時期也都有一定的溫度條件。為了在不同時期,基本滿足海棠花對溫度條件的不同需求,夏季可以採用遮陽、澆水、葉面噴水等降溫措施。冬季的房東保暖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在長江以南地區,在地栽的情況下,一般是能夠安全過冬的。
空氣:
眾所周知,花卉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離不開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而這兩個作用都與空氣有關。在可見光的照射下,植物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並釋放出氧氣的生化過程。對於生物界的幾乎所有生物來說,這個過程是它們賴以生存的關鍵。
而地球上的碳氧循環,光合作用是必不可少的。生物的生命活動都需要消耗能量,生物體內的有機物在細胞內經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產物,並且釋放出能量的總過程,叫做呼吸作用。另外,大氣中常常有各種摻雜物,特別是城市內和工業區中心的空氣,其中帶有大量的有毒氣體。這些有害的氣體對花卉的生長是一種很不利的因素,輕則造成花卉葉黃、梢枯,重則造成植物死亡,所以在養花時,一定要注意周圍的空氣條件。
水分:
「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命都離不開水分。水分是植物生存和繁衍的必要條件:對植物來講水分部單單是主要的組成部分,還是進行化合作用的主要原料之一,而且土壤中的營養物質只有榮譽水時才能夠被植物吸收。海棠花大多數是不屬於水生花卉和旱生花卉的,它屬於中生花卉,需要在濕潤的土壤中生長的花卉之一,比如秋海棠類的海棠花要求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0%左右。
參考資料:網路-海棠花
㈡ 蘇軾《海棠》翻譯
《海棠》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白話內譯文:裊裊的東風容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里,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迴廊。由於只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海棠》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被選入上海市九年義務教育語文六年級教科書。這首絕句作於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時作者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任團練副使已經五個年頭。
(2)海棠素睡擴展閱讀:
此詩開頭兩句,並不拘限於正面描寫,首句「東風裊裊」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化用了《楚辭·九歌·湘夫人》中的「裊裊兮秋風」之句。
著一「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為海棠的盛開造勢。次句側寫海棠,「香霧空濛」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彌漫開來,沁人心脾,「月轉廊」,月亮已轉過迴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
暗示夜已深,人無寐,從中還可讀出一層隱喻:處江湖之僻遠,不遇君王恩寵。這兩句把讀者帶入一個空濛迷幻的境界,十分艷麗,然而略顯幽寂。
㈢ 「海棠春睡早,楊柳晝眠遲」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海棠在春天的早晨醉眼迷離,還未睡醒,楊柳在陽光下婀娜多姿,似乎人人在白天睡覺。
出自清代車萬育的《聲律啟蒙·上卷》中的<四支之三>。
原文:
戈對甲,鼓對旗,紫燕對黃鸝。梅酸對李苦,青眼對白眉。三弄笛,一圍棋,雨打對風吹。海棠春睡早,楊柳晝眠遲。張駿曾為槐樹賦,杜陵不作海棠詩。晉士特奇,可比一斑之豹;唐儒博識,堪為五總之龜。
譯文:兵器和鎧甲相對,戰鼓和旗幟相對,紫燕和黃鸝相對。酸的梅子和苦的李子相對,阮籍的青眼和馬良的白眉相對。吹三次笛子,下一局圍棋,雨打和風吹相對。海棠在春天的早晨醉眼迷離,還未睡醒,楊柳在陽光下婀娜多姿,似乎人人在白天睡覺。
西晉張駿曾往涼州移植柳樹,但都沒能成活,只有酒泉宮生有槐樹,因此作《槐樹賦》。在眾多的杜甫詩中,唯獨沒有寫海棠的詩篇,是因為杜甫的母親名海棠。晉人王獻之小時候看人玩擲色子,便知勝負,父親王羲之稱贊他為「管中窺豹,時見一斑」;唐朝學者殷踐猷,學識淵博,詩人賀知章稱之為「五總之龜」。
(3)海棠素睡擴展閱讀
典故
1、梅酸:《世說新語·假譎》里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一次,曹操率部行軍,找不到取水的地方,士兵都很口渴,難以支持。曹操於是便傳令說:「前面有大片的梅樹林子,梅子很多,味道甜酸,可以解渴。」士兵聽了這番話,口水都流出來了,大軍憑借這個辦法得以趕到了前面的水源。成語「望梅止渴」即由此來。
2、李苦:《世說新語·雅量》里講了一個聰慧神童的故事:西晉「竹林七賢」之一王戎,自幼聰慧。一次,他與一群兒童在玩耍時,看到路旁李樹上結了很多果子,大家都搶著去摘,唯獨王戎不動。有人問他為什麼不摘,王戎說:「李樹長在人來人往的道旁,還能留有這么多李子,這李子味道一定是苦澀的。」眾人取來一嘗,果然如此。
3、青眼:與白眼相對,即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間,青眼看人則是表示對人的喜愛或重視、尊重。
《晉書·阮籍傳》記載:三國魏文學家、思想家阮籍,藐視禮俗,善待賢達,以白眼斜視「禮俗之士」,以青眼善待喜交之友。籍母喪,刺史嵇喜來吊,籍作白眼,喜不悅而歸。當「竹林七賢」之首嵇康(嵇喜之弟)來祭時,阮籍大悅,以青眼相迎。成語「青眼有加」即是由此而來。
4、白眉:白色的眉毛。
三國時,蜀國侍中馬良(馬謖之長兄),有兄弟五人,均才幹出眾,尤以馬良為最。馬良因眉毛中有白毛,故稱其為「白眉」。民間有贊曰:馬字五常,白眉最良。
5、三弄笛:東晉桓伊,善於吹笛,時稱「江左第一」。一次,他駕車外出,黃門侍郎王徽之(字子猷,書法家王羲之第五子)請他奏笛。他不認識子猷,但久聞子猷的名望。於是下車,「據胡床,奏三調。弄畢,上車而去」。顯示了桓伊既有禮貌,又不巴結權貴的姿態。
據《神奇秘譜》說法,流傳後世的「梅花三弄」名曲,即是據此三調改編而成。此曲被改編成古琴調後,因為要在琴的不同徽位的泛音上彈奏三次,故稱「三弄」。即為:「梅花一弄、弄清風;梅花二弄、弄飛雪;梅花三弄、弄光影」。
6、一圍棋:《述異記》里講述了一個「觀棋爛柯」的傳奇:晉朝時,信安郡石室山有個名叫王質的樵夫,一次進山去砍柴,在山中看到兩個童子在下棋,王質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其間,一童子給了王質一枚像棗核的東西,王質吃了渾不覺飢,於是乾脆坐在一旁專注觀棋。
棋局還沒下完,一童子突然指著王質的斧頭說:「你的斧頭柄都已經朽爛啦!」王質這才大驚歸去,回家一看,自己所認識的人都已不在人世,原來他已經在山中度過了一百年。
《聲律啟蒙》是訓練兒童應對,掌握聲韻格律的啟蒙讀物。
按韻分編,包羅天文、地理、花木、鳥獸、人物、器物等的虛實應對。從單字對到雙字對,三字對、五字對、七字對到十一字對,聲韻協調,琅琅上口,從中得到語音、詞彙、修辭的訓練。從單字到多字的層層屬對,讀起來,如唱歌般。
在古代,自私塾的幼童起,就開始這種文學修養的訓練,對聲調、音律、格律等都有嚴格的要求。因此,一些聲律方面的著作也應運而生,而其中清朝康熙年間車萬育所作的《聲律啟蒙》,則是其中較有代表性的一種。
㈣ 海棠未睡足也,出自何處有何意義
一、「海棠未睡足也」出自宋.釋惠洪《冷齋夜話》記載中唐明皇誇楊回貴妃的一句話。
二、附答唐明皇誇楊貴妃的話如下:
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於是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顏殘裝鬢亂 衩橫不能再拜。明皇笑曰「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爾」
三、這句話用以形容楊貴妃醉酒後的美麗姿態。
因此有了海棠春睡的典故。海棠睡用來形容女人的醉姿,睡姿。
㈤ 海棠春睡足是出自哪個人的哪首詞
怎麼忽然想起這一句?是三國演義裡面三顧茅廬一章諸葛亮:「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海棠是川端康成的「凌晨三點,看見海棠花未眠」
㈥ 海棠春睡什麼意思
海棠睡:《太真外傳》楊太真初睡起,明皇笑曰:海棠春睡未足耶?
形容沒睡醒,慵懶之態.
㈦ 海棠春睡早,楊柳晝眠遲的意思
海棠在春天的早晨睡眼迷離,楊柳也睏倦了,用來形容人的睡中之美,.海棠春睡指的是楊貴妃睡姿的美麗 而楊柳形容漢苑有柳如人,一日中好像睡了好久 這兩個典故和起來就是「海棠春睡早,楊柳晝眠遲.」
㈧ 海棠的生活習性
海棠喜歡涼爽、濕潤、半陰的環境。對環境變化,特別是溫度和光線的急劇變化十分敏感,海棠花喜歡涼爽、濕潤、半陰的環境,生長的最適溫度為15~25℃,不耐高溫,超過30℃莖葉枯萎、花蕾脫落;氣溫35℃以上,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塊莖出現腐爛死亡。
溫度高於32攝氏度時生長不良,花前應施追肥,並逐漸增加水量,而花後應減少澆水。開花植株不能放在陰暗的室內,也不能放在陽光直射的陽台上。該種植物屬於長日照開花、短日照休眠型的植物。
(8)海棠素睡擴展閱讀:
1、海棠的種類
(1)垂絲海棠:是落葉小喬木,高達5米,樹冠開展;葉片卵形或橢圓形至長橢卵形,傘房花序,具花4-6朵,花梗細弱下垂,有稀疏柔毛,紫色;萼筒外面無毛;萼片三角卵形,花瓣倒卵形,基部有短爪,粉紅色,常在5數以上。
果實梨形或倒卵形,略帶紫色,成熟很遲,萼片脫落。花期3-4月,果期9-10月。生山坡叢林中或山溪邊,海拔50-1200米。分布於中國江蘇、浙江、安徽、陝西、四川和雲南。
(2)山楂海棠:是一種蘋果屬珍稀植物,在美麗的長白山西南坡海拔1100~1300米的針闊混交林中,盛開著一種漂亮的野生海棠花——山楂海棠,它為薔薇科落葉灌木,高僅2米,莖粗約五厘米。薄質的寬橢圓形葉片呈3~5掌狀裂,裂片三角形,先端尖。
(3)西府海棠:為木蘭綱、薔薇科、蘋果屬的植物,小喬木,高達2.5-5米,樹枝直立性強,為中國的特有植物。西府海棠在北方乾燥地帶生長良好,是綠化工程中較受歡迎的產品。在中國果品名稱中,海棠的品種極為復雜,尚待研究統一。
㈨ 海棠未睡足也,出自何處,有何意義
一、「海棠未睡足也」出自宋.釋惠洪《冷齋夜話》記載中唐明皇誇楊貴妃的一句話。內
二、附唐明皇誇楊容貴妃的話如下:
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於是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顏殘裝鬢亂 衩橫不能再拜。明皇笑曰「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爾」
三、這句話用以形容楊貴妃醉酒後的美麗姿態。
因此有了海棠春睡的典故。海棠睡用來形容女人的醉姿,睡姿。
㈩ 古詩 《海棠》的譯文
春風輕拂著海棠,花透出美妙的光華.迷茫的夜霧中彌漫著花香,朦朧的月光轉過迴廊.夜很深了,因為擔心海棠會像人一樣而睡去,所以趕忙點燃蠟燭,照耀著海棠.
蘇軾的《海棠》:
東風裊裊泛崇光,
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燒高燭照紅妝.
賞析:
這首絕句寫於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蘇軾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期間.前兩句寫環境,後兩句寫愛花心事.題為「海棠」,而起筆卻對海棠不做描繪,這是一處曲筆.「東風裊裊」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化用了《楚辭·九歌·湘夫人》中的「裊裊兮秋風」之句.「崇光」是指正在增長的春光,著一「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為海棠的盛開造勢.次句側寫海棠,「香霧空濛」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彌漫開來,沁人心脾.「月轉廊」,月亮已轉過迴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無寐,當然你也可從中讀出一層隱喻:處江湖之僻遠,不遇君王恩寵. 「只恐夜深花睡去」,這一句寫得痴絕,是全詩的關鍵句.此句轉折一筆,寫賞花者的心態.當月華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時,詩人頓生滿心憐意:海棠如此芳華燦爛,怎忍心讓她獨自棲身於昏昧幽暗之中呢?這蓄積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兒,居然無人欣賞,豈不讓她太傷心失望了嗎?夜闌人靜,孤寂滿懷的我,自然無法成眠;花兒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我如何獨自打發這漫漫長夜?不成,能夠傾聽花開的聲音的,只有我;能夠陪我永夜心靈散步的,只有這寂寞的海棠!一個「恐」寫出了我不堪孤獨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擔憂、驚怯之情,也暗藏了我欲與花共度良宵的執著.一個「只」字極化了愛花人的痴情,現在他滿心裡只有這花兒璀璨的笑靨,其餘的種種不快都可暫且一筆勾銷了:這是一種「忘我」、「無我」的超然境界. 末句更進一層,將愛花的感情提升到一個極點.「故」照應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為的意思,表現了詩人對海棠的情有獨鍾.此句運用唐玄宗以楊貴妃醉貌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轉而以花喻人,點化入詠,渾然無跡.「燒高燭」遙承上文的「月轉廊」,這是一處精彩的對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於這怒放的海棠的明艷了,那般刻薄寡恩,不肯給她一方展現姿色的舞台;那就讓我用高燒的紅燭,為她驅除這長夜的黑暗吧!此處隱約可見詩人的俠義與厚道.「照紅妝」呼應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極寫海棠的嬌艷嫵媚.「燒」「照」兩字表面上都寫我對花的喜愛與呵護,其實也不禁流露出些許貶居生活的鬱郁寡歡.他想在「玩物」(賞花)中獲得對痛苦的超脫,哪怕這只是片刻的超脫也好.雖然花兒盛開了,就向衰敗邁進了一步,盡管高蹈的精神之花畢竟遠離了現實的土壤,但他想過這種我行我素、自得其樂的生活的積極心態,又有誰可以阻撓呢? 全詩語言淺近而情意深永.清代詩人查慎行說:「此詩極為俗口所賞,然非先生老境.」寫此詩時,詩人雖已過不惑之年,但此詩卻沒有給人以頹唐、萎靡之氣,從「東風」「崇光」「香霧」「高燭」「紅妝」這些明麗的意象中我們分明可以感觸到詩人的達觀、瀟灑的胸襟.
在皎潔的月光下徘徊
香霧朦朧
依稀可見遠處的亭台
海棠花沐浴在月色之中
溫柔而可愛
月兒西移,爬上迴廊
我點燃紅燭
把嬌艷的花兒照亮
別讓她匆匆離去
留我一世的惆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