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看一看荷花

看一看荷花

發布時間: 2022-01-01 15:53:09

A. 有人認為荷花這一課的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的句子重復寫的不好,你是怎樣認為的,說說理由

看這朵荷花很美,看那一朵荷花,也很美,就重點說明了這個,荷花非常美,雖然有些重復,但是強調的應該是所有的,荷花都很漂亮,所以,雖然重復了,但是寫的也很好。

B. 荷花的象徵意義及圖片發我Q上421789975!!謝謝

荷花入詩,情彩飛揚,雅俗共賞,有人借荷香淡淡抒發清閑散淡情懷,有人借荷花艷艷展示生命意趣,有人借荷花生死傾訴相思苦情……凡此種種,多姿多彩,荷為人而生,文因荷而貴,人荷相映,演繹了一首首洋溢著生命情愫的華彩詩章。

(一)、清閑散淡之花。
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懷辛大》抒寫詩人夏夜水亭納涼的清爽閑適和對友人的懷念之情。「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散發乘夕涼,開軒卧閑敞。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感此懷故人,中霄勞夢想。」一、二兩句遇景入詠,融情於景。夕陽西下,素月東升,「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愛而「漸」起,一快一慢凸現詩人的愉悅心理。三、四兩句即事抒懷,活靈活現。詩人沐浴之後,洞開亭戶,披頭散發,靠窗而卧,逍遙自在,令人羨慕。五、六兩句細化身心快感。清風送爽,荷花飄香,如絲如縷,沁人心脾;翠竹滴露,清脆悅耳,如絲如箏,清幽絕俗。寫荷以「氣」,寫竹以「響」,意境幽深靜謐,情調高雅別致,荷香和佳竹巧妙地烘托出詩人悠然自得,閑適自樂的素淡情懷,為下文抒發詩人渴盼知音,懷想故人創設了氛圍。

(二)、青春意趣之花。
王昌齡的《采蓮曲二首》(其二)刻繪田田荷葉之中、艷艷荷花之下采蓮少女的美麗形象,意境優美,情調歡快。「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一、二兩句寫詩人佇立凝望,人花一體,難以分辨的情景。羅裙舒展,綠如荷葉,宛見采蓮少女亭亭玉立之姿;笑臉相迎,艷若荷花,如睹采蓮少女歡聲笑語之態。荷葉羅裙,人面荷花,渾然一體,相映成趣,乍一看去,幾乎分辨不清孰為荷葉,孰為羅裙,哪是荷花,哪是臉龐。這些采蓮女子簡直就成了美麗大自然的一部分
,或者說竟是荷花精靈!三、四兩句寫詩人眼花繚亂之際,走神錯意之時的意外發現,展示青春少女的無限活力。采蓮少女與綠荷紅蓮融為一體,忽然不見蹤影,詩人踟躕悵惘,驚奇不已。可是,沒過多久,蓮塘之中歌聲四起,熱鬧非凡,詩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那些「看不見」的采蓮女子仍然在這綠葉紅花的荷塘之中,彷彿是和詩人這樣的觀望者開了個玩笑。這群江南女子啊,聰明美麗,天真活潑,出沒綠波紅花之中,歌唱勞動,歌唱生活,充滿著青春活力。從她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一種如荷飄香,如花美麗的青春風采。

(三)、相思愁苦之花。
孟郊的《怨詩》以痴心傻氣的想像來抒發女主人公愁苦深重的相思之情。「試妾與君淚,兩處滴池水。看取芙蓉花,今年為誰死!」兩地相思的閑愁苦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也是沒大小,沒體積,不具形象的東西,測定起來很不容易,可是詩中女主人公卻異想天開:試把我們兩個人的眼淚,分別滴在荷花池中,看一看今夏美麗的荷花被誰的淚水浸泡而死。顯然,在她心目中看來,誰滴的淚多,誰的淚更苦澀,荷花就將為誰而「死」,那麼,誰的相思之情更深,自然也就測定出來了。比試滴淚,滴淚成池,淚淹芙蓉,見證愛情,此等痴心透骨的情語非性情中人不能設想。出污泥而不染的「芙蓉花」成了男女主人公相思離情的可靠見證。李商隱的《板橋曉別》化用典故,抒寫情人的離別苦情。「回望高城落曉河,長亭窗戶壓微波。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一、二兩句遠眺近觀,點明離別的時間、地點和朦朧奇幻的環境氛圍。三、四兩句分別化用典故寫行者和送者。「水仙」句暗用琴高事。《列仙傳》上說,琴高是戰國時趙人,行神仙道術,曾乘赤鯉來,留月余復入水而去,詩人此處把遠行之人比著乘鯉凌波而去的水仙,化實為虛,奇幻天真。「紅淚」句暗用薛靈芸事。據《拾遺記》記載,魏文帝美人薛靈芸離別父母登車上路,用玉唾壺承淚,壺呈紅色,到了京師壺中淚凝如血,詩人此處將送行者(女主人公)暗喻為水中芙蓉,以表現了她的紅潤美艷;又由紅色芙蓉進而想像出它的淚也應該是「紅淚」。這樣,一朵艷艷芙蓉勾畫出了俏麗佳人泣血神傷的情景。

C. 關於荷花

關於荷花的古詩
李商隱:無題二首之一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鍾。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綉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李商隱:無題二首之二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嚙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李商隱:無題二首之二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後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李白:玉階怨

玉階生白露,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折荷有贈 唐
李 白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
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
佳人彩雲里,欲贈隔遠天。
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

子夜吳歌(其二) 唐
李 白

鏡湖三百里,菡萏發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
越 女 唐
王昌齡

越女作桂舟,還將桂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葉。
將歸問夫婿,顏色何如妾。

關於荷花的歇後語

並蒂蓮——香菱

並蒂蓮——聯春繞瑞——連理枝頭花正開

七月的荷花---一時香。

荷花塘里著火——藕燃(偶然)

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

關於荷花的傳說故事

(二)三月三的傳說(荷花傳說)
從前有一座山,山上有一座廟和一個庵。廟里一個和尚與庵里的一個尼姑相好,隨著日子的長遠,兩人的恩愛與日俱深。可是,同是出家人,不能結成夫妻,只能時常暗中相會。
有一年的三月三,他們在一個湖邊相會,被一個叫花子發現了。那叫花子本也是無意中路過,無奈黑夜裡那叫花子的形象頗似她庵中的住持,尼姑嚇慌了,一慌之下竟跳湖自盡了。和尚見尼姑跳到湖裡去了,他也不知那湖水的深淺,一心只想救起尼姑,結果也被淹死了。叫花子撞到和尚與尼姑的好事後,難為情地急急走開了。可是緊接著聽到兩陣水響,又聽到和尚在水中呼喚尼姑的聲音,料是尼姑含羞自盡,想想全是自己的過錯,於是就急忙轉身,趕緊跳到湖裡救人。怎奈他們都不識水性,最後都被淹死在湖裡。這一幕悲喜劇,世人誰也不知,唯有土地菩薩全都看在眼裡。他同情他們的遭遇,可是卻不能救活他們,因為那和尚與尼姑畢竟犯了佛門的戒律!
和尚與尼姑的屍體很快被湖裡的大魚吃掉了,骨頭飄到一塊兒,漸漸沉入湖底的淤泥中。魚兒嫌叫花子身上有股臭味,而沒有吃他的屍體,叫花子的屍體便浮到了水面上。和尚與尼姑都覺得自己死得冤枉,雙雙向土地菩薩訴冤,說:「我們在人世不能成為夫妻,能不能讓我們沉入淤泥的屍骨節節相連,並給予一點生機?」土地菩薩說:「因為你們違犯佛門的清規,死後只能與污泥為伴。但念你們都是人,人世間男女相愛並無過錯,故准許你們的屍骨在污泥中節節相連,恢復生機。」
和尚與尼姑的魂靈見土地菩薩應允了,又得寸進尺,要求每年出來看一看世界。土地菩薩心腸軟,竟也答應了,但是規定他們不能離開污泥。每年要到他們的忌日三月初三才能鑽出水面探看世界。
叫花子的魂靈見和尚與尼姑都獲准恢復生機,也前來向土地菩薩說:「雖然和尚與尼姑的死是我害的,可我是無意的,能不能也讓我恢復生機,每年到世間玩一段時間?」
土地菩薩覺得叫花子言之有理,便說:「好吧,你就變一條水蛇,每年三月初三去看世界。」
後來,和尚與尼姑的白骨長成人類喜歡吃的蓮藕,節節相連,節節有孔,以示他們心心相通,節節之間長滿細絲,即使折斷,也可相連。和尚讓自己長成荷葉,尼姑讓自已長成荷花,每年三月初三,荷葉先捲成尖角鑽出水面的,然後才慢慢舒展開來。荷花本來也是在三月初三鑽出水面的,怎奈她對過去的事感到難為情,要待荷葉長大了、長多了,她才從空隙里羞答各地鑽出來。
水蛇當然不會害羞,每年三月初三,他便迫不及待地從土洞里鑽出來。
因此,便有了「年年有個三月三,蛇出洞來藕出簪」的諺語。

關於我國的賞荷勝地

1:西湖2:錢塘3:蘇州園林4:晉祠5:華清池(賞荷勝地)

蓮花峰:1:黃山。2:武夷山。

關於荷花的謎語

荷葉里包著一個咸雞蛋.(打一食品) 荷包蛋
荷葉的孩子,常躲在水下,粉粉可好吃,掰開有張網.(打一食品) 蓮藕
雙子葉植物,想想可煮湯,不但是葯草,味道也很香.(打一植物) 薄荷
荷葉的淚珠. 荷珠
荷花燈里點蠟--------心裡明
荷花池養魚----------一舉兩得

關於荷花的成語
碧盤滾珠 皎潔無瑕 亭亭玉立 嫩蕊凝珠
清香襲人 風姿綽約 玉潔冰清 出水芙蓉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出污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

D. 荷花長什麼樣子給我一個圖片看一看


這就是荷花

E. 搜集荷花的圖片看一看感受荷花的美

荷花的圖片太多了,有照片,有油畫,有國畫等等,選幾張給您看看吧!

F. 冬天荷花怎麼描述

很多人都喜歡在夏復天去觀看荷花,因制為夏天碧綠的荷葉和嬌艷的荷花讓人賞心悅目。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冬天去看看荷花呢?

上個星期日,恰是一個溫暖的冬日,我去城郊的萬畝荷塘看了冬日的荷花。來到荷塘,只見這里冷冷清清的,空無一人。舉目望去,荷花全枯萎了,黃黃的。

我想是因為荷花都枯了,所以沒有人來吧!而我就是不一樣,我就想看看這枯了的荷花。

一個人的一生不就像荷花嗎?春天,荷花長出了嫩芽,像一個小弟弟剛出生時什麼都不會似的;夏天,荷花就展開了許多花瓣,美麗極了,像小弟弟已經長大變成了成人,開始為自己的生活而展開理想的翅膀;秋天,荷花漸漸的枯了,變成花骨朵般大小,就像大人漸漸衰老後開始縮小一樣;到了冬天,荷花就漸漸凋零了,就像人,開始走到人生的終點,即將告別一段完美的人生。

而一到春天,萬物復甦,荷花也像一群群小生命,開始蠢蠢欲動,准備循環生命,把它的生機、活力和美帶給人們。

雖然人的生命不能循環,但都各自在人生旅途中完成了自己的目標,就像荷花。

這就是我想到在冬天去看荷花的原因。希望我說的你們能明白。

來吧,在冬天看一看荷花,從中感悟一下生命的另一面,你會從中看到你的另一種人生!

G. 《荷花》課文中「看看這朵很美,看看那朵也很美」是重復句嗎

不是,這樣寫更能突出荷花的美麗。
《荷花》這篇出自於葉聖陶先生之手不到400字的文章,描寫了夏日裡一池荷花盛開時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與荷花融為一體的感受。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H. 四面荷花三面柳全詩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這是一副對聯,不是古詩。是版清代劉鳳權誥描繪濟南風光的著名對聯。寫大明湖風光的美麗,湖水的四周都是荷花,三面垂著楊柳;一城的山色有半城映照在湖中。

清嘉慶九年(1804年)夏,山東提督學政、歷史學家劉鳳誥與山東巡撫、書法大家鐵保,曾在鐵小滄浪宴飲,興致勃然,劉氏即席賦得聯語:「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鐵保即席書丹。此聯石刻至今嵌在庭園西廊壁洞門兩側,已成為形容濟南古城風貌的名聯佳句。


(8)看一看荷花擴展閱讀

大明湖,在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稱「歷水陂」,唐時又稱蓮子湖。北宋文學家曾鞏稱「西湖」、「北湖」。金代文學家元好問在《濟南行記》中始稱「大明湖」

大明湖歷史悠久,紀念古人政績、行蹤的建築以及自然景觀很多,諸如歷下亭、鐵公祠、小滄浪、北極閣、匯波樓、南豐祠、遐園、稼軒祠等,引得歷代文人前來憑吊、吟詠。唐代以後的歷代詩人,都留下了著名的詩篇。

解放後,於1957年正式闢建成公園,幾經修繕美化,成為濟南市著名的游覽勝地之一。

I. 快來看看 有關荷花和月的古詩〔

【江南】
江南可采蓮, 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 魚戲蓮葉東,
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采蓮曲】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 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 聞歌始覺有人來。
【曉出凈慈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下獨酌 (唐)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關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J. 荷花第二小段你讀了有什麼感受

我讀了《荷花》這篇短文.荷花那不孤傲、不嬌貴、毫無私心的品格深深地感動了我. 「荷花從不孤傲,要開就是滿池滿塘……」這使我覺得荷花是那麼合群.古語...

熱點內容
另一朵玫瑰那樣獨特的小說 發布:2025-07-05 17:07:16 瀏覽:408
取名為海棠 發布:2025-07-05 15:17:53 瀏覽:642
白蘭花雕刻 發布:2025-07-05 14:39:49 瀏覽:125
在心中盛開一朵 發布:2025-07-05 14:34:06 瀏覽:418
六指蘭花 發布:2025-07-05 14:15:48 瀏覽:805
插花福州 發布:2025-07-05 14:14:32 瀏覽:726
矮喬木盆景 發布:2025-07-05 14:08:35 瀏覽:706
牡丹花藝作品 發布:2025-07-05 14:07:11 瀏覽:14
花藝WFC 發布:2025-07-05 14:07:05 瀏覽:143
干玫瑰花面膜 發布:2025-07-05 13:47:48 瀏覽: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