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蘭花過冬
① 蝴蝶蘭冬天怎麼養才能順利過冬
1、冬季光照控制
冬季一般要將蝴蝶蘭搬入室內,但是搬入室內光照會受到了限制,所以需人工移動花盆進行調節,保持光照充足。在冬季建議花友可以白天將蝴蝶蘭擺放在室內的向陽處,以使其照射到陽光,保持原有的色澤。在開花前,晚上將蝴蝶蘭放置於日光燈下進行室內補充光照。
2、冬季溫度控制
蝴蝶蘭的生長的適溫為白天25℃-30℃,夜間18℃-20℃,所以冬天養護蝴蝶蘭溫度一定要控制好,如果冬季溫度15度以下就要控水了,保持水苔乾燥,晴天的中午溫度高時可以少噴點水霧在葉面。
如果冬天溫度達不到15℃或以上,那麼對於蝴蝶蘭來說打擊很大甚至死亡。
3、冬季澆水把控
冬季室內溫度過低時,要控制給蝴蝶蘭的澆水量,防止冬季盆土過濕,盆土過濕會引起蝴蝶蘭爛根死亡,但也不能使盆土過干。
4、冬季施肥控制
冬季蝴蝶蘭的花芽已出現,盡管蝴蝶蘭有花芽,但是一定不要給蝴蝶蘭施肥,及時要施肥也要須等到春天才開始施肥,或者是新根已開始生長的蘭株才可施肥。如果是停留在生長休止期,則萬不可施肥
② 冬天蘭花要不要澆水多長時間澆一回
水是蘭花的生命之源,是蘭花生長之根本。給蘭花澆水是蘭花栽培管理中最重要的環節。古人雲:「養蘭一點通,澆水三年功」 。這話是頗有道理的,它說明給蘭花澆水是一門很深的學問,需要經過長期的實踐和探索才能掌握。前人實踐經驗的積累和現代科學的探索,為我們提供了一條捷徑,他們對蘭花澆水問題的認識,很值得我們去學習、去思索、去研究。
一、水是蘭花的生命之源
首先,水是蘭花植株原生質的重要成分。蘭株原生質的含水量一般在80%以上,如果含水量減少,生命活動便受到影響。如果原生質失水過多,就會引起原生質的破壞,而導致植株死亡。
其次,水是蘭花植株新陳代謝過程中的原料。蘭株體內的同化、異化作用,均需水分子參與,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水解反應等。
再次,水是蘭花植株代謝過程的介質。栽培基質中的營養元素只有溶於水,才能被蘭花根系吸收,各種代謝產物也必須隨水轉運到蘭株體內各部分。
第四,水能使蘭花植株保持固有的形態。蘭株細胞內只有含有大量水分,才能使細胞膨脹,植株挺立,便於接受光照和氣體交換,蘭株一旦失水就會萎蔫。
第五,水能調節蘭花植株的體溫。水有很高的汽化熱和比熱,又有較高的導熱性,有利於蘭株保持體溫和散發熱量,給蘭花澆水,其重要作用之一就是調節蘭花植株的體溫。
總之,水是蘭花的生命之源,是蘭花生長之根本,適當地滿足蘭株對水的需要,是蘭花生長最重要的條件。
二、給蘭株供水的二條途徑
蘭花植株所需水分之供給有二條途徑:一是靠根部吸收植料中的水分,通過維管輸送到全草;二是靠蘭葉吸收空氣中的水分,以供蘭株新陳代謝所需。懂得這一道理,也就知道該如何向蘭株供水了。
三、給蘭株澆水的方法
給蘭株根部供水的方法有:灌、灑(淋)、浸三種。「灌」就是用水壺沿盆邊注水,此法的優點是水不會灌到葉心,缺點是澆水速度慢,且難以澆透,要反復灌多次才能達到澆透的效果。「灑」就是用噴壺或蓮蓬頭灑水,把整個養蘭環境都噴濕,讓水從土表滲到蘭根,濕潤蘭盆,此法的優點是水可澆透整個蘭盆,缺點是水易濺到葉心內,要小心使用,否則會爛心。「浸」就是將蘭盆的四分之三連同植料一起浸入水中,優點是水可浸透,缺點是容易傳播細菌,且費工費時。養蘭高手常將這三種方法混合使用,效果十分理想。
給蘭葉供水的方法有:噴、增濕二種。「噴」就是用噴霧器噴出細霧,直接散落在蘭葉上,讓蘭葉通過氣孔吸收進體內。「增濕」就是增加空氣濕度,讓蘭葉吸收。增濕的方法亦有幾種:一是用增濕機彌霧,增加空間濕度;二是增加水面,在蘭架下多設水盆,靠水分揮發來增加空間濕度;三是人工模擬降雨,濺起水霧,增加空氣濕度;另外亦有用增氧泵放水盆內幫助揮發水氣等等。
四、給蘭株澆水的水質
野生蘭花是靠雨水生長的,因而栽培蘭花用水要自然而純凈,以清潔、微酸(ΡΗ性值為5.5左右)為好,通常以雨水為佳,河水為優,自來水為次,井水不可用。「雨水」中肥料成分多而全,其中春雨特佳,雷陣雨偏優,秋雨次之,人工雨忌用,酸雨有害。「河水、塘水」是雨水匯集而成,對蘭花有益,但受工業廢水污染的河水則不可用;「自來水」如取自地下則不可用,如取自河中其本質仍是雨水,但經水廠加工後,有消毒、澄凈制劑存在,這對蘭花是有害的,不可直接施用,解決方法有二:一是用幾個缸注滿自來水,露天曝曬,存放多日,周轉使用;二是放入少量果皮如桔皮、蘋果皮等,存放一二天後再用,這對改變自來水的水質有實效。「井水」屬地下水,一是溫度低,驟然澆灌對蘭花生長不利,二是偏鹼性,井水中含鈣、鎂的鹽分較多,經常澆灌對蘭花是有害的。
五、給蘭株澆水的時機
蘭「喜潤而畏濕,喜干而畏燥」 ,這句古人之言很有科學道理的。「濕」 、「潤」 、「干」 、「燥」是有程度不同的區別的,過潤即濕,「濕」為水分過多,會使蘭根窒息腐爛死亡;過干即燥,「燥」為水分過缺,會使蘭株萎蔫,生長受挫,甚至乾枯至死;而「干」與「潤」為水分適中,是蘭花生長所喜愛的狀態。要認識「干」和「潤」這個關健問題,必須在實踐中細心觀察和體驗,逐步積累經驗才能真正掌握,無速成辦法,非「三年功」不可。一般說來,在盆面植料干而不燥,盆底孔潤而不濕時,即為給蘭株澆水的最佳時機。不必等盆土完全乾透了再澆,否則對蘭花的生長發育會造成不良影響。
六、給蘭株澆水要依據自然因素
對蘭株澆水,要依據影響蘭株蒸騰作用的濕度、溫度、光照、風力、季節、天氣等各種自然因素,從而作出不同的水分管理措施。
首先,要看濕度。如空氣中濕度較低,蒸騰作用強,就要多澆水;反之空氣中濕度高甚至飽和,蒸騰作用幾乎停止,就要少澆水甚至無須澆水。
其次、要看溫度。氣溫高蒸騰作用加快,需水量大,澆水次數亦相應增加;反之氣溫底,水分子活動緩慢,擴散力弱,需水就少。
再次,要看光照。光照強蒸騰作用加快,加速水分子擴散,需水量多;反之需水就少,因此光照不同,遮光度不同,對水的管理也不同,受陽的多澆,背陽的少澆。
第四,要看風力。風力強水分蒸發快;風力弱水分蒸發慢;乾燥的西南風會增強蒸發,相反潮濕的東南風會導致蒸騰作用相對減弱;置於風口的蘭盆受風多水分蒸發快,背風處受風少的蘭盆水分蒸發慢。
第五,要看季節,季節不同溫度、濕度、光照均不同,蘭株的蒸騰作用差異也很大。氣候炎熱乾旱的夏季多澆;梅雨季少澆或不澆;低溫陰冷的冬天不澆;氣溫較低的早春少澆;氣候溫和的暮春正值發芽期多澆;乾燥的秋季多澆。
第六,要看天氣,自然界天氣變化無常,不同的天氣光照、溫度、濕度均不同,蘭株的蒸騰作用也千差萬別。基本做法是:晴天多澆、陰天少澆、即將下雨不必多澆、下雨(雪)天不澆。
據此,對蘭株澆水很難有一個准確而統一的管理方法,所謂「幾天澆一次水」的說法是缺乏科學依據的。
七,給蘭株澆水要根據蘭情
給蘭花澆水,總的原則是「不幹不澆,澆則澆透」 。然而在日常管理中情況是復雜的,要根據蘭花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待。
首先,要根據蘭花的生長季節。蘭花在生長期或孕蕾期應多澆水,休眠期應少澆或不澆,發芽期應多澆,發芽後可少澆,花芽出現時多澆,開花期少澆以延長花期,花謝後停澆數日,讓其休眠然後再澆。
其次,要根據蘭花的生長情況。蘭花長勢強壯的多澆,長勢較差的少澆,病株不澆,需搶救的蘭花少澆或不澆,盆內植株多的多澆,少的少澆。
再次,要根據栽培基質的保濕情況。基質顆粒細、保水力強的基質水分消耗慢(如山土木屑等),需減少澆水次數;相反顆粒較粗的基質保水力弱(如仙土),則需增加澆水次數。
第四,要看盆缽的質地和大小。透氣性強的瓦盆要多澆,透氣性差的紫砂盆、塑料盆要少澆,小盆易干,大盆難干,澆水的次數亦有區別。
總的說來,給蘭花澆水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不可千遍一律地簡單化。
八、給蘭株澆水的時間
給蘭株澆水,在時間上亦有一定的科學性。總的說來,以上午澆水為好。 一般說來,暮春和夏秋蘭花在室外時,以早上澆水為宜:一是經過一夜的降溫,早上盆中植料溫度較低,此時澆水不會傷苗;二是早上澆透,至傍晚轉潤,夜間空盆無漬水,盆中空氣流通,有利於蘭根呼吸循環,有利於蘭花生長。三是如傍晚澆水,夜間水分蒸發慢,易造成漬水,而白天蒸騰作用快時盆中已轉潤,造成「須干時盆中漬水,須潤時盆中缺水」的局面;四是傍晚時蘭盆溫度尚高,驟用冷水澆灌突然降溫,會影響根系吸水,干擾生理平衡;五是夜間氣溫底,蘭株細胞活動弱,過多水分會造成病菌繁衍,還會滋生蝸牛、蛞蝓。而冬天和早春蘭花在室內時,澆水的時間則適當推遲,到上午氣溫回升後九時左右或中午澆水為好。
關於澆水時機,總體上把握的原則是:蘭花澆水以上午為好,氣溫高時早一點澆,氣溫低時晚一點澆。
九、給蘭株澆水的量
「澆則澆透」是對蘭花澆水量多少的一種衡量標准。什麼是「澆透」 ?「澆透」的標準是不僅使水從盆底孔流出來,並且要濕透盆中全部植料。往往澆一次水,雖有水從底孔流出,仍達不到「透」的標准,為了使盆中植料濕透,可分數次澆或採用浸盆法澆水,對於乾燥的顆粒植料,非浸盆不能澆透,但採用浸盆法不要連續使用,須間隔一定的時候,讓蘭花有喘氣的時間。另外冬天及早春,用水量不宜太大,以潤為好。
十、給蘭株澆水的幾項注意點
給蘭花澆水還有許多注意點:
首先,要注意水溫。冬天勿用冷水澆灌,水溫要和室溫相近,以8—10°c為宜。夏天勿用熱水澆灌,如用水塔儲水,需防水溫過高傷及蘭株、蘭根,水溫不能超過25—28°c,也不能驟用冷水澆灌,以免傷及蘭株。
其次,要注意濕度。空氣濕度太大,達90--100度時,萬不可澆水、噴霧,白天濕度以70--90為宜,濕度太大會減弱根部吸收水分的作用,影響生根數量,使蘭株失去原動力。
再次,要注意保護新芽。新芽開叉期,以實施根部澆水為宜,盡量少灑水、噴水,否則水灌葉心引起漬水腐爛,造成損失。
第四,要注意不澆半截水。有人錯誤認為蘭花不可多澆水,因而不敢澆水,常澆半截水,盆料長期上濕下干,造成根部因缺水乾枯。
第五,要注意少澆靜置水。用水塔儲水,靜置時間太長,水分子則成鏈狀體,時間越長越不易拆散,難以參與代謝活動,不利蘭株吸收。
第六,要注意澆「還魂水」。傍晚施肥以後,蘭株通過一個晚上的吸收,能有效地吸收大部養分,此時最需水分,就象人飯後要喝茶一樣,因而第二天早上需澆「還魂水」 。其作用有二個:一是沖洗掉葉上濺沾的肥液;二是洗去盆中殘肥,以防肥害。
第七,要注意澆水不要太勤。蘭花對水的寬容度是很大的,是比較耐旱的植物,略干一點影響不大。相反濕了可不行,積水24小時就會造成窒息,日常栽培中,絕大多數人是愛蘭太甚,澆水太勤,造成根部腐爛,以致植株死亡。
第八,要注意「酸雨」。如用雨水,有二種雨水不可用,一是酸雨水不可用來澆蘭。所謂「酸雨」即懸浮於空氣中的硫化物、氟化物及其它酸性物質,降雨時隨之降落,形成「酸雨」 ,此水切不可用來澆蘭;二是人工降雨的水,雨彈中含有化學物質,這些物質溶於雨水中,用來澆蘭也會腐蝕蘭根。
第九,要注意不任意噴水。「噴水」是必需的,除補充水分外,還可使蘭葉保持清新,有利於蘭葉呼吸和進行光合作用,但也不能隨意噴水:強烈日光照射時不能噴;高溫天氣不能噴;無風難干時少噴;有雜質的水不能噴;雨天濕度太大時不能噴等等。
以上是前人在栽培蘭花的實踐過程中,積累的有關澆水的基本經驗,很值得我們借鑒。但對蘭花澆水從無一定「成法」 ,只有經過親自實踐、逐步積累經驗,才能融會貫通、應用自如。
③ 螳螂怎麼過冬
,螳螂的壽命一般在6-8個月左右,螳螂一般在冬天來臨之際就會死去,螳螂在秋季時產卵,讓卵孵在樹枝上、草叢中、泥土裡過冬,等春天來臨時,幼蟲就會爬出來迎接新生。
蝗螂的生活周期均在一年內完成,一生中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發育階段,故屬於不完全變態類的漸進變態。若蟲期脫皮7~11次,經8~12齡後到達成蟲期。齡的增減受環境和食物多少的影響。
螳螂為陸棲捕食昆蟲(肉食性),凡是昆蟲中的小型種類都可被螳螂捕食,尤以蠅、蚊蝗、蛾蝶類的卵、幼蟲、裸露的蛹、成蟲都是其適宜的獵捕物。甚至蟬、飛蝗等大型昆蟲,也是它們的捕食對象。
(3)紫蘭花過冬擴展閱讀:
擬態行為
1. 擬態成花。熱帶有一種螳螂,它的前足擬變成花瓣狀,體色變為紫白色,它隱在像葉叢中,乍看像一朵紫白色的蘭花。馬來西亞有一種花螳螂,身體粉紅色,看上去像一朵盛開的鮮花,引來蝴蝶采蜜而上當。
2. 擬態成葉。另一些螳螂把胸腹、脛節、褪節上長出葉片和突起,擬態成樹葉、樹枝和樹疤來迷惑小蟲。
3. 擬態成水滴。熱帶沙漠地區有一種螳螂,身體綠色,頭部有一個扁平突起,光滑明亮,伏在草叢中,在陽光下頭上突起物如一滴晶瑩的露珠,引來干早地區小蟲前來取水而被捕。
④ 吊蘭耐寒嗎在冬天應該如何養護吊蘭
蘭花這種觀葉植物的觀賞價值很高。植物的外號是蘭花、魚蘭、蘭花、丹頂鶴等。百合科,困難屬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它的根一般比較粗,所以保養起來並不難。平時放在室內可以長得很旺。另外,蘭花的品種也很多。例如紫蘭花、花蘭花、金心蘭、銀心蘭、闊葉文蘭、金邊文蘭、銀邊文蘭等。這種文蘭的觀賞價值和家裡的綠蘿、常春藤、龜背竹、虎皮蘭、蟹爪蘭等花一樣高
由於冬季溫度比較低,為了防止蘭花凍傷,應該減少水分。這時水分的蒸發速度也會變慢,如果經常澆水,哪種植物的根很容易腐爛。我們應該用常溫的水澆水,但要注意,太冷的水會使植物的根凍傷。
⑤ 蘭花室內冬天如何養殖
家庭蒔養蘭花常發生的種類有春蘭、蕙蘭、建蘭(又名秋蘭)、寒蘭、墨蘭(又名報歲蘭)等。品種差異,抗寒性能各異,所以冬季進房時間也不相同。寒蘭、秋蘭原生長在南方,須提早進房,春蘭、夏蘭抗寒力強,可在冰凍前進房。我國華東地區家庭蒔養的蘭花,通常11月中旬起就要移置室內或溫室。太遲易發生凍害。
蘭花人室以後,還要考慮放置的環境。古人養蘭有「天寒宜曝」之說,故入室後以放在朝南有陽光照射的窗檯或幾案上為好。對於溫度,建蘭、墨蘭的耐寒力較春蘭、蕙蘭差,當室內溫度低於10℃時,夜間應把盆花向里移動,白天再移回原處,或用棉毯等物遮蓋窗玻璃,預防受凍。當室外氣溫高於O℃時,有時會發覺花盆(非凡是紫砂盆)上潮濕有「汗」,這是悶熱、通風不良所致,不加關心輕易引發病蟲害。故白天應當打開門窗,保持室內通風透氣。 遇風大時.只需將門窗打開一些,不使寒風直接吹襲蘭花。冬季澆水宜保持潤中帶干,以盆土外表不燥裂為宜。俗話說的「秋不幹,冬不濕」就是這個道理。墨蘭、寒蘭在冬季開花,冬季澆水可適當多一些。春蘭在冬季花蕾也逐漸形成,應了解滋潤為宜。建蘭、惠蘭則宜稍干。蘭花喜愛清潔的環境,怕煙塵污染。如發覺葉面上有灰塵應准時用刷子輕輕刷去,或用清水沖洗於凈,保持葉面光亮清潔。
⑥ 軍紫蘭花怎麼養
君子蘭耐陰,喜歡潮濕陰涼的環境。夏季養植要盡量避免大太陽,15度以上,25以下,最合適其生長。冬天需要考慮如何創造溫暖的環境使其安全過冬。
⑦ 蘭花過冬溫度
冬天在長期的低溫高濕的環境中,會影響蘭株的呼吸,造成爛根。當溫度降至0度以下,必須採取保暖措施: 如用防護簾、取暖燈、加熱器 (用電熱爐及紅外線燈炮)等。用加熱器加熱時,還需與蘭草保持一定的距離,以防灼傷蘭葉。加熱器切忌用煤爐,防熏煤氣 。同時,也要防過於受熱 ,冬天蘭花已休眠,如溫度過高不利於蘭花的休眠,最忌的是蘭花處於忽高忽低的溫度中,會使蘭株變弱生病。因此蘭盆不要接近加熱器,太陽光到天中時也需適當遮陽。
蘭花的冬育靠陽光:在低溫的冬天,蘭草仍在進行生殖生長,就是營養生長也未完全仃止。如果把蘭花長期放在陰暗角落,見不到陽光,就必然削弱光合作用,使蘭花體內的有機物含量逐漸減少,對不良環境的抗逆能力就會減弱,嚴重影響蘭花的生長發育。
冬天若不控制澆水,長期保持低溫高濕,就會影響蘭株的呼吸,造成爛根。但也不是越干越好,過干也會導至蘭草空根。同樣會造成生理失水,影響蘭株生長發育。必須掌握好「潤而不濕」的尺度。
冬季澆水的時機,是在盆面植料干而不燥,盆底孔潤而不濕時,即為給蘭株澆水的最佳時機。也就是表土已干,下層盆土微潮的時候需要澆水。冬天澆水的時間,應選擇中午進行。
冬季澆水的間隔期,一般講:比夏、秋要延長,但延長的時間,不能公式化,要根據:不同的天氣變化,不同的蘭盆植料,不同的蘭花品種,不同的生長情況、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地區靈活掌握。如陰雨天氣,濕度高,比晴燥天氣,澆水期適當延長並少澆。用泥瓦盆,水分蒸發快,比紫砂盆、塑料盆,澆水期可縮短要勤些。用仙土、磚粒等硬植料,排水性好,比蘭花泥、塘泥等,澆水期限要短些,並多澆。蘭花苗弱小,根系差,要比生長好的苗,澆水期限延長些,要少澆。陽光充足濕度低的環境,比陽光少而濕度高的環境,澆水期限短些,要多澆,南方溫度高的地區,比北方寒冷地區,澆水期限可短些,要多澆。
冬季要控制施肥,適宜低濃度的以磷鉀肥為主的根外追肥。
冬季蘭花處於休眠半休眠狀態,根的吸肥能力非常薄弱。如果像秋季一樣繼續施肥,蘭根不能及時吸收,基質中的肥料濃度增加,容易產生肥害,損害蘭根。因此,冬季要控制施肥。但,只是控制,不是不施,因為蘭草為了新陳代謝,還日夜不停地進行呼吸作用。這種呼吸作用,不停地消耗養份,需要及時補充,否則,只靠球莖內貯藏的有機物來維持生命活動,就會產生入不敷出的矛盾,削弱蘭草的抗寒能力,給蘭株帶來凍害,而且會嚴重影響生殖生長。所以要及時進行根外追肥,使肥料直接從蘭葉吸收,既不影響蘭根的呼吸作用,又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及時補充有機物,使蘭株健康生長,安全越冬。根外追肥以磷、鉀肥為主,可採用磷酸二氫鉀、魚精肥
⑧ 蝴蝶蘭怎麼過冬
冬天室內溫度過低,白天應將蝴蝶蘭放置在向陽的地方並減少澆水次數,晚上可以給它套上蘭株套袋。另外一定要注意不能讓暖氣片離花太近。
蝴蝶蘭在冬季已進入生長休止期,新葉和新根均不再長出,看起來沒有什麼變化,但會長出花芽。花芽並非從株中央長出,而是由新葉的基部下方長出,起初看起來與根相似,但和根不同,因為新根是綠色的。
在冬末初春時,由於日照加強,溫度升高,空氣悶熱,此時溫室內的換氣工作相當重要,可利用抽風機或送風機調節室內空氣,不但可以預防病蟲害發生,而且可以提高開花的品質。冬季的最低溫不宜低於15℃,最少保持在18℃。
(8)紫蘭花過冬擴展閱讀:
澆水方法
蝴蝶蘭原產於原始森林中,霧氣較多,溫度較高。蝴蝶蘭沒有粗大的假球莖儲存養分,如果空氣中濕度不足,則葉面發皺且軟弱無力。因此,蝴蝶蘭宜在通風、濕度高的環境中栽培養護。
蝴蝶蘭適宜生長空氣濕度為60%~80%。蝴蝶蘭新根伸長旺盛期要多澆水,花後休眠期少澆水。春秋兩季每天下午五時前後澆水一次,夏季植株生長旺盛,每天上午九時和下午五時各澆一次水,冬季光照弱;
如遇寒潮來襲,不宜澆水,保持乾燥,待寒潮過後再恢復澆水。澆水的原則是見干見濕,當栽培基質表面變干時再澆一次透水,水溫應與室溫接近。當室內空氣乾燥時,可用噴霧器直接向葉面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