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的蘭花新苗
⑴ 蘭花新苗出現莖腐怎麼辦
蘭花發生莖腐病後,真菌病菌先感染假鱗莖,假鱗莖發是發黑,然後發黑,進而腐爛枯萎,我們將一盆出現了莖腐病的蕙蘭大一品發出來與大家共同探討!
我們將這顆發生了莖腐病,還沒有枯萎的苗切下來,靠近假鱗莖的地方已經很黑了。
⑵ 蘭花新苗倒苗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蘭友們好!蘭花新苗倒苗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導致的。
一,澆水導致的,蘭花的新苗不耐水濕,澆水時淋到葉心,沒有及時吹乾,或者遇到高溫就很容易爛心倒苗。最常見的就是莖腐病和軟腐病,常常是損失慘重。
五,溫度,氣溫過高或過低都會危害新苗。太陽爆曬容易燒傷葉片或直接曬死新苗,氣溫高一定要遮陽,冬春大風吹襲新苗失綠也會倒苗。澆水見干見濕,通風透氣,薄肥勤施,用葯合理,適時遮陽降溫,預防風霜侵襲,讓新苗茁壯成長!
蘭花吧-蘭痴分享,蘭花吧,2012年至今專注蘭花知識的傳播,每天發布專業的蘭花知識,歡迎和我交流!
⑶ 蘭花新苗長後葉子在下面就散開的原因
這是蘭花土來的通透性不好、肥力不夠自或蘭花土太濕引起的,建議先看一下是不是體質已變粘,如果沒有可以用白醋泡雞蛋殼一周後按照1:10的比例兌水稀釋後灌根。如果是土太濕可以放在陰涼通風處一周等盆土干透以後再集合施肥澆一次水。
⑷ 珍品蘭花可以通過剛發的新苗來辨認嗎
品種蘭花的辨識有許多種方法,最直接的是以綻放的蘭花辨識為實在,既能辨別出品種,又能看出花的品位高低。但這種機會較少,尤其是落山新花就更少,一是采蘭的山民、蘭販不可能只在花開季節采蘭、販蘭,二是采蘭的山民、蘭販也不可能只採綻放的蘭花、販賣綻放的蘭花。我們去蘭花市場選蘭,看見的絕大部分是帶著花苞的蘭花和少數沒有花苞的蘭草。依據花苞擇選品種蘭花,現在針對少數沒有花苞的蘭草的辨識再談點個人看法。
對於沒有花苞的蘭草,由於失去了辨識品種的重要依據——花苞,所以要想較准確地辨出:是否是入品蘭花難度極大,但也不是沒一點識別的辦法,對於江浙一帶的春蘭梅瓣、水仙瓣一類的品種,較為顯著的特徵是花的捧瓣有色如乳、狀似兜的顯現,這些特徵除了在花的捧瓣上顯現,也或多或少地會在花苞苞殼的端部顯現,當然,這種在花苞殼端部顯現的這種現象就成了我們擇選蘭花的較為重要的依據。經過蘭人的長期觀察發現,在花苞殼端部顯現的這種現象也會或多或少地在蘭株抽發的新葉芽的端部顯現,俗稱「白頭」。「白頭」在葉芽上的顯現時間較短,一般以剛破土露出的芽顯現得最為明顯,葉芽張嘴後就不怎麼明顯了,待葉芽長到一寸之餘後,由於白頭部位的萎縮就更加難以辨認。另外,還由於有不少普通蘭草所抽發的新葉芽的端部也有白頭的現象顯現(但白頭形狀不同),這樣一來,無形中就增加了我們依據新葉芽的「白頭」現象擇選品種蘭花的難度。筆者通過歷年來對葉芽的觀察發現:春蘭梅瓣、水仙瓣一類品種所發的葉芽尖端的白頭較一般普通蘭草新葉芽尖端的白頭在形狀上有著明顯的區別,梅、水仙瓣品種所發的葉芽尖端「白頭」的形狀是一種明顯的乳白色珠粒狀,此珠粒比小米粒略小些,若用放大鏡看則更清楚。開口葉芽的中心葉的尖端部位會呈現出似梅瓣、水仙瓣一類蘭花的捧瓣端部的乳色的兜狀,只不過不太明顯罷了。對於普通蘭花來說,雖然有的普通蘭花抽發的葉芽也會有「白頭」的顯現,但其形狀絕對不會呈現出兜狀,這點就是我們依據葉芽端部「白頭」擇選蘭花的關鍵點。抓住這個關鍵點,我們就可以在春蘭抽發葉芽的過程中獨具慧眼擇選出梅瓣、水仙瓣一類的品種蘭花,否則,在擇選過程中將會耗費你更多的時間和錢財。
⑸ 怎麼通過蘭花的新苗來識別它得優劣
人工蘭難說. 有彩葯水浸泡造假的, 下山蘭看葉莖(土下部分). 初看都是白的,但幾種蘭對比就能看出"顏色,深淺"不同, 花的色和深淺大多如此.也有少量品種特殊的.
⑹ 蘭花新苗怎麼不長新根
很多人都認為蘭花在夏季是休眠停止生長的,其實不是這樣的,高溫是可以導致蘭花出現短暫休眠,但是夏天也是葉芽分化的時間,所以我們能夠看到冒出新芽,在這里再強調一下,不要一到夏天就認為蘭花休眠哦。
只需正常養護,當這些新芽慢慢變為葉片以後,根系就會自動冒出了,我們一直講,蘭花換盆在早春和秋季,蘭花分株在秋季,因為根系受損少,活力低,所以在生長旺季春季和夏季是生根的好時機,不用擔心,只要葉片足夠多,那麼根系一定會旺的。
⑺ 新買的蘭花盆栽後新苗爛心
栽得太深了,或者澆水時不注意,讓水濺入了葉芯中,都會導致倒苗現象的發生。
⑻ 蘭花新苗當年開花嗎
蘭花現在出的新苗。到明年開花啊
⑼ 剛剛買回的蘭花應該怎麼處理
1.等待
新上盆蘭花如果葉子沒有明顯的發黃或者乾枯,則不用太過緊張,這時候只需要慢慢等待即可。如果發現有葉子發黃或者乾枯的現象,而且沒有長出新芽,則可能是根系已經腐爛,這個時候就需要挖出來重新種植。
2.澆水
蘭花上盆後,要給植株澆一次水,叫做定根水,這一次的水務必澆透,方法是反復澆幾次,讓花盆裡的植株料全部浸濕,而且都吸收到一定的水分。有些花友澆不時看到盆底的排水也漏水出來,就認為澆透了,這種判斷方法是錯誤的,應該澆多幾次,才容易澆透。
文章圖片2
3.光照
剛上盆的蘭花,根須還沒有適應新的環境,活躍度低,此時需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養護,大約養護25-30天,根系才能漸漸適應新的花土。如果一上盆就放在陽光下,溫度高水分蒸發大,植株容易萎蔫。
4.催根
蘭花上盆2-3天後,澆水時可以適量施入一些蘭花植株專用的微生物菌,增強植株抵抗力,減少感染病害的機率。上盆半個月後,可以澆一次1500倍花根旺,以促進植株根系發達,澆施時濃度宜低。
文章圖片3
5.不施肥
如果發現新上盆的蘭花沒有生長,此時不要過於著急去給它施肥,只需要控制好澆水就好。過早施肥會導致蘭花死亡,慢慢等長出了新葉和新芽後就可以開始給它施肥了。
6.注意事項
蘭花澆好定根水後,在往後的半個月里,都不需要澆很多水,因為植株處於服盆期,水分能滿足植株正常消耗即可。水分過多容易使植株爛根,服盆失敗。植株過了服盆期後,可擺放到陰涼通風且漫光充足的地方,養護過程中注意把握光照、溫度、水分和肥料的管理,方能養出茁壯的蘭花。
⑽ 蘭花新苗沒有綠葉素怎麼辦
注意如下三點並解決三點之間的矛盾就可以養出一盆濃綠的蘭花了。濃濃的墨綠其實就是回蘭葉有充答足的葉綠素,葉綠素的合成需要兩個條件,合適的氮肥與必要的光照,二者缺一不可。除了肥料和陽光以外,蘭花葉片美觀還需要一定的空氣濕度,不然空氣過於乾燥的話,葉片就會出現枯黃現象。任何事情都是在矛盾中成長,蘭花也不例外。上面說了幾個可以使蘭葉墨綠的條件,但事物過猶則不及。
首先如果氮肥含量過高,蘭株就會合成並積累過多的蛋白質,造成細胞壁變薄,葉片顯得沒有骨力而變軟,容易倒伏。同時過多的植物蛋白會引來更多的害蟲,蟲害侵襲以後的傷口極易被病菌感染,由此形成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其次光照是合成葉綠素的基本條件,但蘭葉如果接受過多的光照(一般是指夏天的烈日),就會乾枯、發硬、粗糙、發黃。也是極大影響美觀的,所以夏天一定要遮蔭,避免中午的太陽曬到蘭葉。
再說環境濕度,充足的濕度是保障蘭葉美觀的關鍵,像野外的蘭花生長地,空氣濕度都不會小,常常還有朝露洗滌蘭葉。但是環境濕潤的同時,必須保證環境通風,不然濕潤的環境就會是一場災難,蘭葉很容易因為體內外水分不能互換而得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