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園百科 » 蘭花幣斑病

蘭花幣斑病

發布時間: 2021-11-15 18:48:46

蘭花的斑點病要怎樣防治

蘭花斑點病:寄主范圍:在自然栽培條件下可以為害多種蘭花。可以人工接種在蘭科回、茄科等多種植答物上。

發病規律:傳毒介體尚不明確,蚜蟲不傳播。

檢測:1.電鏡下檢測150nm0nm彈狀病毒粒體。

2.利用蘭花斑點病毒抗血清進行血清學反應。

防治:1.對於一些名貴無病毒蘭花,必須與蘭花生產基地隔離栽培。

2.防止栽培過程中造成病毒傳播。分株和翻盆等園藝操作時,手指及工具每種植一棵都要重新進行消毒。用流水洗根。培養蘭花用泥炭、苔蘚及石礫等介質應進行消毒處理。

Ⅱ 蘭花銹斑病變

( 一)病害方面1.炭疽病 又名褐斑病,主要危害蘭葉,其症狀是葉面出現橢圓形病斑,由小到大,由黃變黑,嚴重時連片腐爛。大多在梅雨季節發生,散放孢子,傳染其它葉片。在廣州地區的7—8月,濕度80%以上,高溫悶熱時發病最盛。當發現時要立即剪除病葉,集中燒毀,清理周圍環境衛生,加強通風,減少水濕,隨即用多菌靈800倍液,或炭疽福美6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百菌清500倍液噴灑。每10一15天噴灑1次,連續2—3次,即可抑制下來。 2.軟腐病 又稱細菌褐斑病。多在4—5月份發生,由雨水帶菌進入幼芽心內,出現水漬狀小斑點,由褐黃變為黑色,而至發臭死亡。當發生後要及時移到通風少濕的地方,並用葯棉吸出芽心水分,用1%的波爾多液,或代森鋅600倍液,或百菌清500倍液噴射,每隔10一15天1次,連噴3次。 3.根腐病 多在高溫多濕時發生。當盆土漬水、土壤板結、酸性較多、施肥過濃時鐮刀菌趁機侵入根部,使根逐漸腐爛,植株吸收不到養分而死亡。如在早期發現,應迅即換盆,把所有植料倒掉,剪除爛根敗葉,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把整株蘭花浸入15分鍾左右,取出洗凈晾乾,再用「促根生」稀釋清水3000倍,浸透30分鍾後晾乾,重新種在更新的植料之內,放置在通風之處,讓它逐漸恢復生機。 4.白絹病 大多危害墨蘭和建蘭。當高溫多濕時節,其病菌的菌絲體先從假鱗莖或葉片基部入侵,接著危害根部。經發生後葉片由下而上逐漸發黃乾枯,表面纏繞白色絹絲狀的菌束,慢慢擴展到全株.凡是感染此病的蘭根,都會中間通空,只剩下表皮,而假鱗莖亦只剩下纖維組織,呈現出葉斷根斷的乾死現象。要防止白絹病的發生,首先要在種植前選用干凈和消毒過的植料,不宜施用過濃的有機質肥料。當初發病時,立即進行換盆,改用新的植料。並用五氯硝基苯500倍液噴澆,或用滅菌丹或多菌靈600倍液將病株浸上20分鍾,再用清水洗凈晾乾,再用「促根生」稀釋清水3000倍浸透20分鍾,重新栽種,另放置其它地方,與沒有發病的正常蘭花隔離,以防再發生傳染。 5.病毒病 這病在各地都有發生,約有10多種。現常見的有蘭花葉病毒和齒蘭環斑病毒兩種。使葉上出現多種花紋的斑點,葉正面色淺,背面色深,繼而擴大至整葉枯黑而死。群眾稱之為「拜拉絲病」,被視為蘭花的「癌症」,對家庭養蘭和國蘭出口威脅很大。有些海外蘭商把染上此病的名蘭品種帶來內地以廉價出售。購買時要特別警惕,以免受騙。這種病毒病到目前為止,尚未有什麼特效葯可以防治。如發生此病,應即清理燒毀,對用過的蘭盆、蘭具等均要徹底消毒。 6.日灼病 在缺乏遮光的地方,蘭花被夏天強烈的日光曬過,使葉肉內的一些葉綠素遭受壞死,繼而被病菌侵入而發生病變。其病狀多呈褐色或黑色斑點。防治的方法著重於加強蔭蔽設施,特別是防止中午的猛烈陽光照射。 至於有些衰老的蘭葉發黃,或有些葉尖乾枯,不一定都是由於病菌引起,大多是由於栽培管理不善而出現的生理現象。這就需要注意改善水肥條件,增加空間濕度,經常通風換氣等方法求 (二)蟲害方面 1.介殼蟲 俗稱「蘭虱」。為常見的主要害蟲。一般危害較重的有盾蚧、條斑粉蚧、褐圓蚧、紅蚧等。多在高溫多濕、空氣流動不暢的情況下發生。常粘附在蘭葉的葉脈和葉面上,即使該蟲被殺死後,其介殼仍附著不脫。發現後可用40%的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用5%的馬拉硫磷800倍液,或用50%的敵百蟲250倍液噴射2—3次即可殺死。必要時再用人工將介殼抹除。 2.蚜蟲 常見的有桃蚜、棉蚜等。常危害蘭花植株。它白色肉質、數量較大。在天氣乾燥時容易發生.其分泌物常誘致煤煙病等發生,轉移危害其它花草。可用20%的樂果乳油加水500倍,或505@辛硫磷乳油加水2000倍噴射2-3次便可殺滅。 3.蟎類 為軟體小動物,圓形,繁殖很快,主要危害葉片,有時也危害花朵,常見的紅蜘蛛危害較多。經發生後可用蟎必死可濕性粉劑加水1000倍,或用殺蟎松加水1000倍噴殺。 4.薊馬 薊馬的成蟲和若蟲均體型細長,黑褐色。其生活周期很短,發生代數較多,常危害蘭花葉片。 (三)蘭株在培養中常見病症的診斷防治 就大多數人來說,蘭花高貴嬌生慣養,在日常管理中最費心思的莫過於對蘭株生長的異常情況(如根細嫩,瘦弱,或衰敗壞死,葉有黑斑、褐斑、銹斑、葉燒,葉干失水,整株蘭花衰敗黃化,新芽長出就壞死等)的防治處理了。 蘭株出現異常情況首先要分清是由什麼原因造成的:環境因素,營養因素,還是病蟲害因素造成的,找出原因後,才能對症治療,使您的蘭花能驕傲地向人們展示。如若不然很可能盲目地去處理蘭株的病症,盡管懷著美好的願望,而於事無補,這種病症沒減輕,而其它病症又出現了.只好暗自後悔。 下面就將蘭株在培養中常見的病症如何診斷防治的知識介紹給蘭友。 (1)根尖——腐爛 根尖常久接觸培養土的積水,且通風不良,致細菌繁衍潰爛而引起。 種植時蘭株動搖使蘭根擦傷根尖,以及油、煙、汗濕觸傷根尖受傷害所引起。 防治:在換盆、種株時,不要觸及根尖,植後注意排水通風良好則可防止。 (2)爛根——呈黑爛 觸傷根尖未愈而澆水,使細菌繁衍所致,預防法與根尖治法同。 根部呈空心無肉,為細菌類蠶食,也有蟲類吞食,過濕或過干而發生黑網。 防治:種植時經消毒殺菌後,風吹至半干後再種植,則可防治。 (3)生長點——呈乾性 生長點暴露培養土外,經日曬風吹所致。 球莖種植太深積水,不通風,使生長點腐爛。 防治:避免以上情況發生,則可起防治作用。 (4)芽——易生銹斑綉 爛芽是當芽開葉時芽心積水,經日曬所致。 若氣溫高,蘭株在未回復正常溫度時澆水,致使芽易生銹斑,非常嚴重。防治方法:注意高溫和澆水時不可積在芽內。 (5)芽苞——株莖枯乾 苞葉枯乾,為天氣悶熱,通風不良,澆水把苞葉悶熱所致。 若苞葉呈黑爛時,為培養土過濕,或培養土過久未更換而細菌感染所致。 (6)假球莖——皺縮 假球莖逐漸皺縮,數星期或數月之後,葉片呈黃綠色。因澆水不足,以樹皮為栽植料者易發生,或長期低溫所致。 受灼焦成斑塊狀,因陽光太強,引起日燒病,應給於遮蔭。 (7)葉——變黃或變紅 老葉片變黃,脫落,屬正常老化現象。 葉片變成黃綠,其他各部份正常,因光照太強所致。 葉片變成紫紅色,以新葉較明顯。因紫外線,缺氮或低溫傷害所致。 新生葉片先端似被灼焦,嚴重時基部枯死,盆中根部會死去,但不感染。因施肥太多.栽植材料中養份積存太多所致,宜洗去過多養分。 嫩葉初呈鉤狀,後從葉尖和葉綠向內死亡,植株缺鈣所致。 嫩葉基部淺綠,從葉基起枯死,葉捻曲,植株缺硼所致。 (8)花苞——變黃或苞口不展開 花苞變黃再變褐色,因濕差太大或受乙烯污染所致一. 花苞粘合不易展開,濕度太低所致。 變質花苞,由遺傳因素或不明生理因素所致。 (9)花蕾——不生長 花蕾不生長,因遺傳因素或夜溫度太高所致。 花蕾黃化,呈橙紅色狀,不久即脫落,是乙烯污染所致。 密液凝固使花萼前端粘合而不能正常展開。因溫度太低,在蝴蝶蘭,卡特利亞蘭,萬帶蘭中均會發生。 (10)花朵——未成熟即凋謝 唇瓣基部變紅色,受低溫傷害。 唇瓣呈異常之紅而凋謝,因花粉塊脫落或已受精所致。 唇瓣外緣變色而枯,部分花朵畸形,是由於受光線照射太久。 未成熟即凋謝,同時子房部位變黃色或粉紅色,受乙烯污染所致。 (11)蟲、蟻——致病害 因蟲,蟻所引起致病害,只要把蟲蟻殺滅即可,以後繼續預防。 葉、芽、生長點、球莖、根的腐爛等,皆因天氣悶熱,溫度高,澆水不慎,盆土積水而通風不良所致。 (12)肥害、葯傷 肥傷即下肥過量,使蘭株生長抗拒能力受阻而致枯萎。 為了芽數增加,不擇手段多施肥,在一至二年內生長數量可觀,但老株葉子有枯黃,根部皆已腐爛,嚴重時,即成長一芽,枯一芽。 由於施肥過量,積存太多,致使蘭株無法消化而中毒素,傳給小芽,使長成後產生了「拜拉斯」病,這是養蘭人為追求數量而不擇手段的最後結果。 (四)蘭花缺素症的診斷與處理 在栽培蘭花的過程中,要使蘭花生長好,開花多而艷麗,除需要適當的陽光、濕度和通風外。還必須要供給適量的肥料。對於肥料如何配製和應用以及對蘭花的功用如何,首先要對肥料要素有一定的認識。如氮能促蘭花生長快,葉色濃綠;磷能使蘭株充實,根系發達,形成花芽;鉀能使蘭株細胞各組織充實,增加抵抗各種病害的能力;鈣能促根尖,和芽尖的生長;鎂能調節光合作用,控制病斑蔓延;硫能促進葉綠素的形成;硼能改善氧的供給,並促進氮素代謝;鋅是活化劑:鐵是植物氧化還源劑,也是生成葉綠素必不可少的元素;錳在醣類積累和運轉上有重要作用;銅是植物體內氧化還原酶,和呼吸作用相關。當蘭花缺少某一種元素或微量元素時,就會出現各種症狀,我們要予以診斷,並加以處理。 蘭花某些症狀是指某一種元素缺乏而出現的一些典型症狀。有時一種元素過多,也會出現其他一些症狀。如氮肥過多,形成莖葉徒長,株體軟,容易引起蘭根腐爛,抗病能力減低,不易起花;磷肥過量時,葉片退綠黃化,抑制蘭花生長等。因此,在實踐中必須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分析才能作出定論,做到對症用肥。

Ⅲ 我養的蘭花葉上有好多斑點,它得了什麼病,什麼葯能治

蘭花是我國傳統的名花,它的高雅、聖潔,代表著中華民族 的氣質與文明,常為人們所珍惜、崇尚。但人仍總認為「蘭花難 養」,其實並不然。蘭花原產於山谷林下,與草木為伍,並非榮 性素嬌,弱軀柔質,只要熟悉和掌握其生態習性,努力創設適合 其生長的環境條件,是完全可以養好的。我國古人早有「四戒」 的養蘭花經驗。即「春不出、夏不日、秋不幹、冬不濕」。 「春不出」即蘭花喜濕潤,春季多風乾燥,氣溫較低,為避 免遭受寒風侵害,春季蘭花不出室,宜放在室內半光處養護。但 春蘭及荔蘭需放在靠近窗檯的向陽處。 「夏不日」即蘭花性喜蔭蔽、涼爽,忌陽光直射,尤其怕烈日曝曬。因此夏季需放在冷涼、通風良好的半陰處培養。蘭花耐 陰程度以墨蘭最甚,建蘭次之,春蘭及惠蘭則需陽光較多。 「秋不幹」即蘭花(特別是建蘭)秋季正是孕蕾期,最喜歡 濕潤涼爽的環境,如果盆土或空氣乾燥,則不利其生長發育,葉 子易枯黃和落花落蕾,並影響翌年開花。所以秋天澆水量應適當 增多,並經常向葉面上噴霧。秋分前後適當多施些腐熟的稀薄液 肥,花期可向葉面噴施1-2次0.2%磷酸二氫鉀或根施草木灰水, 對促進蘭花根、莖、花的發育均很有益。 「冬不濕」即冬季蘭花處於休眠狀態,需節制澆水,一般以 保持盆土見干見濕為宜。若澆水過量,易爛根。只有墨蘭冬季開 花,澆水量應多些。

Ⅳ 蘭花霧斑是什麼情況

蘭花的葉片確實看起來有些發黃,而且葉片上有很多斑點,按照網友的說法,回有點像雀斑,這是怎麼回事答呢?其實就是典型的炭疽病了,蘭花炭疽病是很常見的病害,也是夏季容易爆發的病害,發生的條件主要是高溫多濕,盆土帶菌,或者旁邊的病菌感染等。

建議保持盆土偏干,但是也不要太干,多通風,採用坐盆法來保證環境濕度度,然後給蘭花噴霧農葯來防治,可以使用的農葯很多,三唑醇,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環唑等效果都不錯,半個月一次,傍晚涼爽噴葯,盆土也要噴霧。蘭花對肥料要求是要求比較稀薄,不喜濃肥,施翠姆肥要薄肥勤施。

Ⅳ 蘭花葉斑病的特徵

葉斑病是甜瓜重要病害之一,分布較廣,各地都有發生,一般在春、秋兩季發生較重。發病率10%~60%,嚴重地塊或棚室達100%,可減產10%~30%,特別嚴重時可減產60%以上。此病還可為害黃瓜、冬瓜、絲瓜、苦瓜等蔬菜。葉斑病造成局部壞死;僅少數可發展為系統侵染,如水稻白葉枯病的病菌侵入後在植株體內擴展,苗期症狀不明顯,至分櫱末期、孕穗初期呈現典型症狀。葉斑病菌在病殘體或隨之到地表層越冬,翌年發病期隨風、雨傳播侵染寄主。葉斑病的流行要求雨量較大、降雨次數較多、溫度適宜的氣候條件,但也有對濕度要求不高的情況,如馬鈴薯早疫病。

Ⅵ 蘭花的黃斑病怎麼治理

為了確保蘭花在整個生長期內能正常生長,防病治病環節不能忽視。
需強調的是:
採用殺菌劑來防病治病則是不得已的最終手段,關鍵是如何正確、合理地使用,因為這裡面有著很多的學問,有待我們認真、謹慎、科學地去認識、操作,才能真正達到目的。 一、 蘭花生理症狀要搞清楚,由病原微生物侵害所發生的病害,稱之為侵染性病害。侵害蘭花的病害主 要有: 1、黑腐病,又稱腐爛病,危害心葉,最先出現紫褐色斑,逐漸顯水漬狀並擴大。 2、褐斑病,又稱炭疽病或黑斑病,危害蘭葉,初出現褐色斑點,逐漸擴大顯橢圓形或半圓形的稍為凹陷的輪紋狀斑痕。 3、黴菌病,又稱白絹病。危害球莖。土壤表面,蘭莖頸部附著白色菌絲。 4、褐銹病,危害蘭葉,出現淡褐色或橙黃褐色的細斑點。 5、細菌軟腐病,又稱細菌褐斑病,危害新草球莖,初出現水漬小斑點,逐漸由暗綠色變成褐色或黑色,患部常有分泌物流出。 6、葉斑病,又稱櫱腐病,危害新芽。初現葉芽基部有軟爛病斑,像開水燙過,如用手輕輕一攏,葉片隨手而起,病斑中間為灰白色,外圍深褐色。 7、病毒病,又稱拜拉斯病,危害蘭株,葉片上現不規則黃斑,並有凹突感。這些均需用殺菌劑防治的。另一類非侵染性病毒,是其它原因引發的,這與殺菌劑無關。例如正常的新陳代謝,或者因水分、濕度不正常,無機物過量、失調,微量元素缺失,火氣污染等因素造成。 二、侵染性病原微生物是哪些要搞清楚,侵染蘭花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真菌,細菌和病毒,搞清楚哪種菌體是便於採用針對性葯劑進行防治。稱為對症下葯。先說軟腐病。就是細菌軟腐病,是由細菌侵染引起的。對蘭花的危害極大。針對這種病,必須使用抗生素。殺真菌的葯劑對付軟腐病是絕對無效的,也防不住。常用的葯劑主要有農用鏈黴素,農抗120,井岡黴素等。再說真菌。真菌又分卵菌、子囊菌、擔子菌、半知菌4大類。黑腐病和黴菌病是由卵菌引起的,常用的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竟然對它們根本沒用。只有甲霜靈、惡霜靈等才是防治卵菌的特效葯。褐斑病的病原體是子囊菌。褐銹病的病原體是擔子菌。葉斑病的病原體是半知菌,防治這三種真菌的葯劑很多。含銅、含硫、含磷的葯劑均有效。常用的是波爾多液,福美雙,代森錳鋅,乙磷鋁等。用得最多的是百菌清、多菌靈、甲基托布津等。不難看出,我們在認識上還存有不少盲點。我們不僅要認識病害,而且要了解、掌握殺菌劑,正確使用,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三、殺菌劑的作用方式要搞清楚,對待蘭花應該採用綜合治理、預防為主,對症下葯的方針。因此選用何種殺菌劑很重要。殺菌劑根據不同的要求分為保護、治療、鏟除三大作用。一些殺菌劑是以保護作用為主,並無治療作用。故需適時地使用。蘭花一旦被菌侵染,這類葯劑不能再用。例如,波爾多液、福美雙、代森錳鋅、百菌清、王氯硝基苯等均屬此類。有治療作用的也稱內吸殺菌劑。它們有輸導傳遞功能,基部用葯,頂部受益。頂部用葯,基部享受。它能在植物體內發揮殺菌作用。但要提醒的是,一旦發病較重,哪怕再用高效的內吸殺菌劑,也無法挽回已造成的損失,千萬不能誤解有內吸治療作用的葯劑是靈凡妙葯,包治百病,也需適時施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乙磷鋁、甲霜靈、惡霜靈等均屬此類。還有鏟除作用的一類,
一般用作清毒。它直接接觸病毒,以防止進入植物體內。三性類葯的防效率最高,我們一般用高錳酸鉀即可。 四、 殺菌劑的性能及副作用要搞清楚。首先,殺菌劑的有效成分原葯是不能直接使用的,而是均勻地分散在各種制劑中。大多數還要通過兌水來配製一定的濃度才能使用。那麼,什麼劑型,怎麼用必須掌握。
其次,殺菌劑的優、缺點,特別缺點要了解清楚。大多數葯劑是草劑使用,這最容易誘發抗性,導致防治效果下降。例如多菌靈,它對真菌有很高的活性,這是優點。可它的缺點是:第一、輸導向上,不向下。所以,施用時最好用於基部。第二、多菌靈屬苯並咪唑類葯,單劑使用易產生抗性,也就是菌類對葯的耐葯性。這時,你不能再用同類品種的葯去替換。甲基托布津是取代多菌靈的新品。施用後,在植物體外、體內、甚至在植料中馬上轉化成多菌靈產生葯效,因此,它與多菌靈之間有內在的正交互抗性。所以,不能頂替或交替使用。甲霜靈與惡霜靈是同類產品,亦中如此。
再次。草劑使用有缺陷,改用混合劑,把保護和治療合二為一,這樣復方使用同時也廣譜殺菌。但要注意:鹼性與酸性不能混用,高毒與高毒也不能混用。一旦為害,蘭草恢復的機率幾乎為零。特別是一些高檔蘭草,使用更要謹慎小心。
最後必須強調:無論是哪種葯劑,在蘭花的一個生長期內只能使用2-3次,間隔時間為7-10天左右。有些品種半衰期很短,注意衍標。

Ⅶ 蘭花的葉斑病怎幺辦

蘭花被喻為花中君子,大部分原產於我國。蘭花葉斑病是一種危害葉片的真菌性病害版,整個生長期均權可發生。
葉斑病:發病初期為褐色病斑,擴大後病斑呈長橢圓至長條斑狀,邊緣紅褐色,內灰褐色。後期病斑上散生黑色粒狀物。
防治措施:
①在高溫、潮濕的天氣情況下,有介殼蟲危害,通風不良會發生葉斑病,因此要改善通風條件、消滅害蟲。
②發病初期及時噴灑殺菌劑,常用一般葯劑有50%退菌特1000倍液,65%代森鋅800倍液。

Ⅷ 蘭花的黑斑病

蘭花是一種「觀葉勝觀花」的植物。在蘭花感染黑斑病時,最好的根治方法就是除其病葉,但這樣會降低蘭花(特別是珍貴品種)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以下三法可有效治癒蘭花黑斑病且不必摘除病葉。 龍膽紫法發現蘭花患黑斑病後,應立即用龍膽紫除擦患處(塗葯面積略超過病斑),斑塊即不再擴大,數日內即能痊癒,這樣可保全葉片,如果不用龍膽紫而用高錳酸鉀飽和溶液也一樣有效。 食酷法在花卉葉面上噴灑食用醋,可消滅黑斑病、白粉病、葉斑病,還可以防治茶花、杜鵑的黃化病。 韭菜法將韭菜葉子放在清水中浸泡24小時,一般是韭菜加水的比例為1:10。用泡韭菜的水澆花,可以預防黑斑病和白粉病,對已染病的花卉可以減輕病害。用泡韭菜的水噴在患病花卉的葉面上,也可治癒病症。

Ⅸ 蘭花斑點病毒病有哪些病原特性

病毒名稱:蘭花斑點病毒Orchid.fleck.virus(ORV)。病毒提純:在磷酸緩沖液(含二乙基二硫代內氨基甲酸酯鈉,容左旋抗壞血酸,三通X-100和脫氧膽酸鈉)中,再進行差速和蔗糖密度梯度離心,可制備部分提純液(Chang.et.al.,1976)。病毒粒子:桿菌狀或彈狀,150nm×40nm。其他:蘭花斑點病毒與彈狀病毒科Rhabdoviridae的病毒不同,後者病毒粒子具包被(Chang.et.al.,1976)。曾從石斛蘭(Petzold,1971)、蝴蝶蘭(Lesemann.and.Begtrup,1971)、咖啡和柑橘(Kitajima.et.al.,1972)中檢出類似的病毒。

熱點內容
海沙種盆景 發布:2025-07-03 19:14:13 瀏覽:409
七夕稅務 發布:2025-07-03 19:09:04 瀏覽:964
洛陽牡丹橋 發布:2025-07-03 19:04:04 瀏覽:802
嫩草的花語 發布:2025-07-03 19:03:16 瀏覽:161
西紅柿玫瑰花 發布:2025-07-03 18:58:08 瀏覽:636
描寫荷花的句子50字 發布:2025-07-03 18:53:35 瀏覽:840
插花材料和工具 發布:2025-07-03 18:48:37 瀏覽:360
中國傳統情人節典故 發布:2025-07-03 18:41:43 瀏覽:410
雷庄花卉搬遷 發布:2025-07-03 18:33:51 瀏覽:533
花卉認證號 發布:2025-07-03 18:19:36 瀏覽:954